生物多样性习题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生物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生物生物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生物生物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1. 根据地理分布划分生物区系的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根据地理分布划分生物区系的原则主要有三个,即地理分隔、陆地气候和海洋气候。

举例来说,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的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这是因为它们几乎被海洋所环绕,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

2.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分别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生物多样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基因多样性:指的是同一物种内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

基因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征和遗传信息。

- 物种多样性:指的是某一地区或整个地球上不同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之间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不同种类的生物群落、食物链、生态过程等。

3. 请解释什么是生物的独立演化。

生物的独立演化是指在不同地理区域中,因受到不同环境条件和生态系统要求的影响,相同祖先的生物出现了不同的演化方向和适应特征。

这种独立演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产生。

4. 什么是灭绝?列举一个现实中已经发生的物种灭绝的例子。

灭绝是指某个物种在地球上彻底消失,不再存在的状态。

一个已经发生的物种灭绝的例子是旧石器时代的巨型犀牛。

5. 请解释什么是栖息地破碎化以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栖息地破碎化是指原本连续的自然栖息地被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分割成不连续的小片断的过程。

栖息地破碎化会导致物种栖息地的丧失和分散,使得物种之间的迁徙和基因交流变得困难,最终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减少。

6. 请解释什么是物种保护。

物种保护指的是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保护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行为。

物种保护的目标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防止物种灭绝。

7. 请列举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 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专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保护物种栖息地的完整性。

小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模拟试题

小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模拟试题

小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模拟试题多样性是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之一。

为了提高小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下面给出一份小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模拟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生物多样性是指:a. 动物的数量之多b. 植物的种类之多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数量的总和d. 地球上的生物平衡状态2. 下面哪个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a. 乱砍滥伐b. 加强野外环境保护c.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d. 大面积开垦生态资源3. 下面哪个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a. 高楼大厦b. 森林c. 酒店宾馆d. 高速公路4.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 丰富的食用植物资源b. 微生物的数量之多c. 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d. 北极熊数量之多5.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 捕猎野生动物b. 补植野生动植物c. 乱丢垃圾d. 在野外随意燃放烟花6. 下面哪个属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形式?a. 气温的高低b. 小鸟的歌声c. 大海的波浪d. 春夏秋冬的变化7.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包括:a. 提供美丽的风景b. 为人类提供观赏性植物c.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多样性d. 生物多样性只是科学研究的课题8.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爱护野生动植物b. 大力保护自然环境c. 大量砍伐森林d. 增加植物的种类和数量9.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是:a. 乱扔垃圾b.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c. 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d. 大规模开垦生态资源10. 下面哪个做法是错误的?a. 培植绿色植物b. 乱砍乱伐c. 爱护自然环境d. 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指保护和维护地球上的 __________ 。

2. 生物多样性由 __________ 确定。

3.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价值包括提供 _________ 、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幼儿园小班生物多样性考试试题

幼儿园小班生物多样性考试试题

幼儿园小班生物多样性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丰富的_______种类和相应的_______。

2. 濒危物种是指_______数量逐渐减少,有可能_______的物种。

3. _______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传粉、传播种子等方式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4. 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因素包括_______和_______。

5.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层次?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种群多样性D. 区域多样性2.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好处主要是:A. 提供食物和药物资源B. 美化环境,增加景观价值C. 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D. 以上都是3. 意义重大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是指:A. 《红皮书》B. 《华盛顿公约》C. 《京都议定书》D. 《生物多样性公约》4.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原则是:A. 优先保护濒危物种B. 重视栖息地保护C. 促进可持续利用D. 全民参与保护5.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常用手段?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制定环境保护法规C. 加强科学研究D. 强制生物多样性考试三、解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丰富的生物种类和相应的生境、生态位及遗传变异等。

它是地球生物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保持生物多样性对于地球生态平衡维持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生物多样性能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药物资源。

许多作物和药物均来自于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其次,生物多样性也能美化环境,增加景观价值。

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再次,保护生物多样性能维持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

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依赖,保持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减缓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

最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有助于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各种生物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助于保护人类的文化多样性。

九年级生物人教版生物的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生物人教版生物的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生物人教版生物的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物的多样性是指什么?a) 同一类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b) 生物种类的数量和种群的个体数的差异c) 生物的进化和适应能力的差异d) 生物的形态和遗传基因的多样性2. 下列哪个属于物种的描述?a) 具有相同形态结构的个体b) 具有相同生理功能的个体c) 具有相同基因的个体d) 具有相同种群组织形态的个体3. 分子钟方法是通过比较哪个进行物种进化的估计?a) 形态特征b) 遗传信息c) 栖息地d) 生理特征4. 生物多样性对生物系统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促进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b) 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性c) 提供生物资源和生态服务d) 扩大地理分布范围5. 下列哪个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最大?a) 气候变化b) 栖息地破坏c) 污染d) 过度捕捞二、判断题1. 多样性只存在于动物世界中,对植物世界来说并不重要。

2. 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之一。

3. 种群基因的多样性越高,物种的适应能力越强。

4. 生物的多样性不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5. 物种的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一种体现。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2. 生物多样性如何形成?请从物种形成、进化和生态位分化等方面进行解释。

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三个。

4. 解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5.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人类有哪些可能的影响?举例说明。

答案:一、选择题1. b) 生物种类的数量和种群的个体数的差异2. a) 具有相同形态结构的个体3. b) 遗传信息4. a) 促进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5. b) 栖息地破坏二、判断题1. 错误2. 错误3. 正确4. 错误5. 正确三、简答题1.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生物种类的数量和种群的个体数的差异。

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它维持着生态平衡和稳定性,保护着生态系统的功能完整性,提供着各种生态服务和物质资源。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
关于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
1、我国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位居世界()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09,长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
A、环境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的是()
A、美国
B、巴西
C、印度
D、中国
4、下列我国生物种类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B、我国鸟类的种类位于世界第一
C、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种子植物种类居世界第三位
D、我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5、我国的科学家袁隆平利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多次杂交培育出了产量极高的杂交水稻,因而被称为“___________”并获得2001年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6、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种类都位于世界的___________。

【关于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多样性练习题

生物多样性练习题

生物多样性练习题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丰富程度和多样化的体现,它涵盖了从微观的微生物到宏观的动植物等各种生物形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练习题吧。

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之一?()A 生态系统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D 以上都是2、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以下哪项不是其重要作用?()A 维持生态平衡B 促进物质循环C 导致气候变化D 提供生态服务3、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最大?()A 砍伐森林B 适度放牧C 合理捕鱼D 修建水库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迁地保护C 加强法制管理D 开展宣传教育5、以下哪种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A 大熊猫B 长颈鹿C 袋鼠D 北极熊二、填空题1、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层次。

2、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______,保护______的多样性。

三、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请列举至少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某地曾经有一片繁茂的森林,栖息着众多珍稀的动植物。

然而,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森林被砍伐用于木材加工和开垦农田。

许多动物失去了栖息地,物种数量急剧减少。

问题:1、这种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哪些具体的影响?2、如果你是当地的决策者,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接下来,让我们逐一分析这些题目。

对于选择题,我们需要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作用、威胁以及保护措施有清晰的理解。

比如,第一题,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就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所以答案是 D。

第二题,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和提供生态服务,而不是导致气候变化,所以答案是 C。

生物的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练习题

生物的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练习题

生物的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练习题一、选择题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 基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环境多样性2、下列哪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迁地保护C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D 以上都是3、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选择B 物种退化C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4、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的破坏性加剧B 物种的自然灭绝速度加快C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D 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5、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是()A 大熊猫B 白鳍豚C 扬子鳄D 金丝猴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A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颁布法律和文件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C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B 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发生锐减C 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9、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A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B 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C 药用植物为人类提供了药用价值D 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材料等10、下列关于物种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物种的最佳方式B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可以保护物种的基因C 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D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可以提高人们保护物种的意识二、填空题1、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习题帮)(解析版)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习题帮)(解析版)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5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1.(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中华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根据以下资料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它属于穿山甲属、中华穿山甲种B.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C.体表覆盖坚硬的鳞甲起保护作用D.交配和产仔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答案】B【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通常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胎生哺乳。

常见的哺乳动物:蝙蝠、鲸鱼、鸭嘴兽、海豚、白鳍豚、江豚、家兔、藏羚羊等。

【详解】A.结合题图文字信息可知,它属于穿山甲属、中华穿山甲种,A正确。

B.中华穿山甲能够在洞穴中哺乳饲养幼惠,说明它是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B错误。

C.中华穿山甲体表覆盖坚硬的鳞甲起保护作用,有利于其生存和繁衍,C正确。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

所以,交配和产仔的行为都属于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D正确。

故选B。

图的位置都正确的是()A.甲:珙桐、银杏B.乙:水杉、银杉C.丙:扬子鳄、藏羚羊D.丁:金丝猴、大熊猫【答案】A【分析】生物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植物按照有无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可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图中的甲是种子植物(有种子)、乙是孢子植物(无种子)、丙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丁是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

【详解】A.珙桐、银杏都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A选项符合题意。

B.水杉、银杉都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不属于孢子植物,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藏羚羊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金丝猴、大熊猫都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确的是()A.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B.依靠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C.细胞结构中没有细胞壁D.必须直接从植物体获取营养【答案】C【分析】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进化现代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现代生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理论物进化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简介理论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注解】一、自然选择学说(一)主要内容有限生活条件→生存斗争过度繁殖−→−适者生存−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二)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三)局限性: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如何对遗传变异起作用不能科学地解释二、现代生物进化论(一)种群是进化的单位1.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2.基因库: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3.基因频率(1)概念:某个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频率(2)变动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遗传漂变、迁移等【例析】.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

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C)A.18%、82% B.36%、64% C.57%、43% D.92%、8%(二)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常统称突变(2)突变频率的绝对值是很低的,但突变的相对数量却很大(3)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并不绝对,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4)突变和变异都是不定向的,所以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却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进化方向3.隔离导致物种形成(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2)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①概念:将一个种群分隔成许多小种群,使之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地理隔离:分布于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②种类 而不能交配生殖隔离:种群间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 变异1−−−→−1自然选择变异类型 1生殖 (3)形成:原种−−−→−地理隔离 隔离变异2−−−→−2自然选择变异类型2→新种2【例析】.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

原因是(D )A .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B .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C .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D .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 .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 .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 .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 .不同的物种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同类题库】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A :知道).现代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种群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突变、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C )A .基因突变B .自然选择C .生殖隔离D .物种分化.蒲公英的种子像“小伞”,苍耳的种子,果实上有刺,这属于(D )A .遗传和变异B .地理隔离C .生存斗争D .生物的适应性 .生物进化的内因是(C )A .过度繁殖B .生存斗争C .遗传和变异D .适者生存.“白雪公主”兔是一种重要的产毛兔,它的形成是(D )A .人类对其产生的有利于其生存的变异选择的结果B .自然选择的结果C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D .人工对其产生的有利于人的需要的变异的选择.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林。

桦木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取代。

这种群落的演替表明(A )A .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B .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均有利于物种的延续C .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高等D .从结构上看,桦木比云杉高等.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A .过度繁殖不是生物的一种适应性B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C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D .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多种海鱼一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因此发育为成鱼的数量很少。

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B )A .长期的遗传与变异的结果B .一种适应性C .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D .适应的相对性.某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如右图所示。

后来该岛上经常刮大风,如果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则最能表示此时情况的曲线应是(B )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B:识记).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的曲线是(A)A.幼小动物 B.生物个体 C.生物细胞 D.生物物种.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D.种群有利于种内互助,使物种保存下来(也存在种内斗争).若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A)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B.该群体中具此性状的纯合体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 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若是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B)A.1%、2% B.0.5%、5% C.10%、10% D.5%、0.5%由于在该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相等, 所以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X B的基因频率应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

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有约1/2的含Y染色体的配子,另有约1/2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在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中, X B与X b的基因频率也分别为90%和10%。

可见,理论上X B Y基因型比例为45%,X b Y的为5%,X B X b的为9%,X b X b的为0.5%。

.在某一人群中,调查得知,隐性性状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按AA、Aa、aa排列)(A)A.0.36 0.48 0.16 B.0.48 0.36 0.16C.0.16 0.48 0.36 D.0.16 0.36 0.48.在一个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4%的果蝇为黑身(b隐性基因决定),96%的果蝇为灰身(B显性基因决定)。

在这个种群中,BB与Bb个体所占比例依次是(B)A.33%、67% B.64%、32% C.80%、16% D.48%、48%.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例为:X B X B∶X B X b∶X b X b∶X B Y∶X b Y=44%∶5%∶1%∶43%∶7%,则X b的基因频率为(D)A.13.2% B.5% C.14% D.10.5%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B:识记).在一个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下列生存机会最大的种群是(B)A.个体差异最小的种群 B.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C.个体最大的种群 D.个体最小的种群.对于生物进化最有意义的变异是(C)A.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 D.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B:识记).生物进化中的自然选择的作用,主要有利于下列哪种情况的生物生物进化(D)A.幼小生物 B.生物个体 C.生物细胞 D.生物物种.1937年某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白三叶草移到瑞典栽培,这里气候较寒冷.最初白三叶草的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对这一事实作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C)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C.三叶草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D.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为工业区。

下列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个变种尺蛾的数量比,这种变化的原因是(C)A.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为黑尺蛾Array B.灰尺蛾远离,黑尺蛾迁入C.自然选择作用D.定向变异作用.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一些抗药性强的细菌,使青霉素的药效降低。

其原因是(D)A.细菌适应了青霉素 B.青霉素使细菌产生了突变C.细菌为了适应青霉素而产生了定向变异 D.青霉素对细菌的不定向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这部分内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点,但其中的“基因频率”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基因频率是指某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

在高中生物中,对基因频率的计算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在掌握种群、种群的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以突破难点。

下面把有关的计算方法与规律进行归纳。

1.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型的个体数,求基因频率。

例1.在一个种群中,AA的个体有30个,Aa有60个,aa有10个,求A、a的基因频率。

解析:该种群中一共有100个,共含有200个基因,A的总数有30×2+60×1=120,A的频率为120/200=60%。

由于在一个种群中基因频率有A+a=100%,所以a=1-60%=40%.归纳总结: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的个体数,求基因频率时,用:A=A的总数/(A的总数+a的总数)= A的总数/总个体数×2。

a=1-A。

2.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型的比例,求基因的频率。

例2.在一个种群中,AA的个体有25%,aa的个体有15%,求A、a的基因频率。

解析:由于在一个种群中,各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100%,AA的个体有25%,aa的个体有15%,可以知道Aa的个体有60%。

A=25%+60%×1/2=55%,a=1-A=1-45%=45%。

归纳总结: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可以采用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与1/2杂合子频率之和。

3.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某基因的频率,计算基因型的频率。

例3.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

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为()A.25%B.32%C.50%D.64%解析:因为BB=80%,bb=20%,所以B=BB+1/2×Bb=80%+0=80%,b=1-B=1-80%=20%。

则有Bb=2PQ=2×80%×20%=32%。

正确答案为B,32%。

归纳总结: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里,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的条件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计算基因频率时,就可以采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即(p+q)2=p2+2pq+q2=1,p代表A,q代表a,p2代表AA,2pq代表Aa,q2代表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