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16页

合集下载

大型设备-核医学影像技师专业考试大纲

大型设备-核医学影像技师专业考试大纲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
1.肾动态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处理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2.肾静态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正常影像所见 (8)注意事项 3.肾小球滤过率测定(GFR)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处理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4.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处理 (8)正常影像所见
(5)PET 图像的校正 (6)PET 图像重建 8. 兼容型 ECT-SPECT/PET (1)基本构成和成像原理及方法 (2)ECT 符合成像与 PET 成像的差异 9.PET/CT (1)PET/CT 的原理、结构与性能 (2)PET/CT 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3)PET/CT 图像与 PET 图像的区别 10. Micro PET (1)Micro PET 的基本结构 (2)Micro PET 的性能 11. 非显像测量仪器 (1)非显像测量仪器概述 (2)非显像测量仪器性能指标
第九章 神经系统
1.脑血流灌注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重建与分析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2.18F-FDG PET 脑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重建 (8)正常图像所见 (9)注意事项
第二章 核物理基础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影像医学与核医学I.考试范围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及各系统大体解剖、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

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X 线、DSA、CT、MRI、B 超、核医学)的特点、基本成像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图像质量控制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比剂的使用、毒副作用的表现及抢救原则。

了解各种介入治疗方法的治疗原则、适应证和禁忌证。

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学改变、临床特点、实验室相关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治疗原则及相关临床学科知识,掌握并能综合应用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各系统少见疾病或疑难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II.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影像医学中最主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运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要求】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对医学影像学领域中最主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2.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综合判断和评论的正确程度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III.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180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

三、题型分数比例选择题A1 型选择题85 题约42.5% A2 型选择题40 题约20% B 型选择题50 题约25% X型选择题25 题约12.5%IV.大纲内容第一部分放射医学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1. X 线成像(掌握)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识记)3.计算机断层成像(CT)(掌握) 4.磁共振成像(MRI)(掌握)二、呼吸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肺部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5.气管和支气管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6.支气管及肺先天性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7.胸部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8.肺间质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9.胸膜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0.纵隔肿瘤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诊断(应用)和鉴别诊断(应用)三、循环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4.后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5.心包疾病及大血管疾病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四、消化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
3.空腔脏器:食管、胃肠道疾病X 线诊断(掌握)、食管炎性病变及肿瘤、胃溃疡及胃肿瘤、十二指肠及小肠病变、结肠病变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4.实质脏器:肝、胆、胰、脾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5.腹膜腔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6.腹膜后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五、泌尿及生殖系统(包括肾上腺、乳腺)
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5.肾及输尿管感染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6.肾及输尿管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7.肾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8.膀胱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9.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 10.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1.子宫、输卵管及卵巢感染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识记)、诊断和鉴别诊断(识记) 12.肾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3.乳腺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六、骨骼肌肉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骨先天性畸形与骨发育障碍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识记)、诊断和鉴别诊断(识记)4.骨与骨关节损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5.骨髓炎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6.骨与关节结核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7.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9.骨与软骨缺血性坏死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0.骨髓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1.代谢和营养障碍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2.内分泌性骨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识记)、诊断和鉴别诊断(识记)13.慢性关节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七、神经系统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颅脑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5.脑血管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6.脑内感染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7.颅脑先天性畸形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8.新生儿脑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9.脑白质病及脑变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0.脊髓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八、头颈部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3.眼及眼眶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4.眼眶炎性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5.鼻及鼻窦炎症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6.鼻及鼻窦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7.咽及喉部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8.口腔及颌面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9.颌面部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0.中耳乳突炎、胆脂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1.中耳癌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2.颈静脉球瘤、颈动脉体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13.甲状腺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14.颈部淋巴结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九、介入放射(心脏介入不属于本大纲范围)1.概述(识记)2.血管介入放射学(识记)3.非血管介入放射学(识记)4.综合介入治疗技术(识记)第二部分超声医学一、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1.超声波的一般性质、基本物理量、成像基本原理(掌握)2.超声多普勒效应、人体血流动力学基本知识(掌握)3.人体组织的回声表现、超声伪像(掌握)4.超声新技术:超声组织谐波成像、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其他新技术(识记) 二、心脏及大血管1.正常心脏及大血管的解剖和生理概要(掌握)
2.超声检查技术及心功能测定(掌握)3.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包疾病、心脏肿瘤等(应用)4.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口狭窄、肺动脉口狭窄、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应用)5.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缩窄(应用)三、消化系统1.肝:正常超声表现,肝局灶性病变(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包虫病)、肝弥漫性病变(脂肪肝、肝硬化、血吸虫肝病) (应用)2.胆道系统:正常超声表现,胆囊疾病、胆管疾病(应用)3.胰腺:正常超声表现,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占位性病变、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应用)
4.脾:正常超声表现,脾常见疾病(掌握)5.胃肠:超声检查技术、正常超声表现、常见疾病(掌握)
四、泌尿系统
1.解剖概要及正常超声表现(掌握)2.肾疾病:肾积水、肾囊性病变、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肾结石、感染性病变、肾功能不全和移植肾(应用)3.输尿管疾病: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囊肿、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肿瘤(应用)4.膀胱疾病: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肿瘤、膀胱憩室、膀胱异物及凝血块(掌握)5.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炎(掌握)五、腹膜后间隙及大血管、肾上腺
1.腹膜后间隙:腹膜后肿瘤(掌握)
2.肾上腺:常见疾病(应用)3.腹膜后大血管: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疾病、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疾病(应用)六、妇科1.子宫疾病:子宫发育异常(掌握)、子宫肌层病变(应用)、子宫内膜病变(应用)、子宫颈癌(掌握)
2.卵巢疾病:卵巢瘤样病变、卵巢良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应用)3.盆腔炎性疾病(掌握)
七、产科
1.妊娠解剖及生理概要、正常妊娠超声表现(应用)2.异常妊娠超声表现:流产、胚胎停育、异位妊娠、多胎妊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羊水过多或过少(应用)
3.胎盘脐带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应用)4.胎儿常见畸形及染色体异常(掌握)
5.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应用)
八、外周血管
1.颅脑血管:解剖概要、超声检查技术、常见疾病(掌握)2.颈部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颈动脉其他病变、颈动脉支架(应用)3.四肢动脉: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动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掌握)4.四肢静脉:四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动静脉瘘(应用)
九、浅表器官
1.涎腺:涎腺炎症与结石、涎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掌握)2.甲状腺:甲状腺先天发育异常、甲状腺炎症性疾病、甲状腺增生性疾病、甲状腺肿瘤(应用)
3.甲状旁腺常见疾病(应用)4.乳腺: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炎、乳腺癌(应用)5.阴囊与阴茎:阴囊急症、睾丸肿瘤、睾丸良恶性肿瘤、精索静脉曲张(掌握)6.浅表淋巴结:正常超声表现、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结核性淋巴结炎、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应用)十、肌肉骨骼系统1.肌肉、肌腱、韧带:超声检查技术,正常超声表现,肌肉、肌腱或韧带撕裂、损伤(掌握)2.骨、软骨及关节:正常超声表现,滑膜增生、骨折、骨骼侵蚀、关节软骨损伤(掌握)3.与肌肉骨骼系统相关的常见软组织肿物(识记)
十一、介入超声
技术概述、技术原则、穿刺方法、介入性超声并发症和处理(识记)第三部分核医学一、总论1.核医学、临床核医学定义(掌握)2.核医学的学科内容、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的内涵(识记)3.核医学的特点(掌握)
二、基础理论篇(一)核医学的核物理基础(识记)1.原子的基本结构稳定性核素、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衰变2.核衰变的类型及规律α 衰变、β 衰变、γ 衰变
3.核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离、激发、散射、轫致辐射、切伦科夫辐射、吸收、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
4.辐射量及其单位放射性活度及单位、半衰期(二)影像核医学仪器
1.核射线探测的原理(识记)
电离作用、荧光现象、感光作用
2.放射性探测器的类型(识记) 闪烁型探测器、电离型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感光材料探测器、放射性探测仪器的电子学线路(放大器、脉冲高度分析器、计数定量、记录、显示及供电线路)
3.γ 照相机(识记) 准直器的作用、空间分辨率、灵敏度、适用能量范围及类型,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预放大器及放大器和X、Y 位置电路,脉冲高度分析器、模数转换器4.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掌握) SPECT 组成、SPECT/CT 组成、探测器(探头)类型、图像采集方式、图像重建方式、衰减校正、SPECT 的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价5.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掌握) PET 的组成、显像原理、采集的计数类型、图像采集方法、图像重建方法、质量控制、PET 的性能评价6.PET/CT(掌握)
PET/CT 的结构及功能、图像采集方法、性能评价7.功能测定仪器(识记)
工作原理、甲状腺功能测定仪8.体外样本测量仪器(识记)
γ 计数器、活度计、液体闪烁计数器9.辐射防护仪器(识记) 场所辐射剂量监测仪、表面污染检测仪、个人剂量监测仪(三)放射性药物
1.基本概念(识记)
放射性药物的概念、特点2.医用放射性核素的来源(识记) 放射性核素的来源、99Mo-99mTc 发生器3.放射性核素标记方法(识记) 同位素交换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金属络合法4.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掌握) 物理鉴定、化学鉴定、生物学检测5.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常用的放射性药物(掌握) 99mTc 化学性质、99mTc 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其他单光子放射性核素6.放射性药物的应用原则(应用) 正确使用总原则、特殊人群的应用原则(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放射性药物与普通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四)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显像1.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识记)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原理及核心、基本类型、方法学特点2.放射性核素显像基本概念(掌握) 放射性核素显像定义、定位机制(合成代谢、细胞吞噬、循环通路、选择性浓聚、选择性排泄、通透弥散、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特异性结合)
3.放射性核素显像类型(识记) 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阳性显像和阴性显像、静息显像和负荷显像、单光子显像和正电子显像4.图像质量的评价和分析(掌握) 图像质量的评价、正常及异常图像的认识、影响图像质量的常见原因分析、临床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5.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特点(掌握)(五)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
1.辐射生物效应(识记) 辐射生物效应分类及作用、照射量、吸收剂量、当量剂量、剂量限值2.辐射防护辐射防护目的和基本原则(掌握)、内、外照射防护措施(应用)3.核医学诊治的安全性评估及相应防护要求(识记)三、临床诊断(一)神经系统
1.脑的解剖与生理(识记)2.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放射性核素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4.脑代谢断层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6.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
7.脑静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8.脑池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9.脑肿瘤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二)循环系统1.心脏的解剖与生理(识记)2.平衡法心室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3.首次通过法心室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4.心肌灌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6.心肌代谢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7.双核素心肌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8.心脏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9.下肢静脉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三)呼吸系统1.肺的解剖与生理(识记)2.肺灌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肺通气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四)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识记)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3.肝动脉血流灌注和血池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4.胆道系统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食管通过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
6.胃食管反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7.胃排空试验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
8.十二指肠- 胃反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9.肠道转运时间测定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11.异位胃黏膜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12.唾液腺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五)内分泌系统1.内分泌系统解剖与生理(识记)2.甲状腺功能测定:甲状腺功能的体内测定法、甲状腺相关激素和抗体的体外测定、甲状腺功能测定方法的综合应用(掌握、应用)3.甲状腺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4.甲状旁腺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肾上腺皮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六)骨骼系统1.骨骼系统解剖与生理(识记)2.静态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动态骨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4.关节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七)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识记)2.肾动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肾功能非显像检查法——肾图原理与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
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识记)5.膀胱尿反流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6.阴囊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八)血液与淋巴系统
1.血容量测定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识记)2.红细胞寿命测定与破坏部位测定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识记)3.脾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4.骨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5.淋巴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九)肿瘤与炎症1.肿瘤非特异性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2.肿瘤代谢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应用)3.肿瘤放射免疫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识记)4.前哨淋巴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掌握)5.肿瘤受体显像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临床应用及鉴别诊断(掌握)6.反义显像和基因表达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影像分析及结果判断、临床应用(识记)7.炎症显像原理与方法、正常影像分析及结果判断、临床应用(识记)(十)体外放射分析(识记)1.体外放射分析基本类型:竞争性分析、非竞争性分析2.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放射受体分析、受体放射。

影像科技能和理论考试大纲(专科医师培训结业考试大纲)

影像科技能和理论考试大纲(专科医师培训结业考试大纲)

影像科技能考试大纲
放射部分:
理论考试大纲内容为技能考试内容,以读片方式进行考试,注重对影像诊断思维、分析能力和不同疾病影像诊断路径分析的考察。

超声部分:
1.职业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有保护患者隐私的措施。

与患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同事之间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2.能够使用超声检查仪器进行腹部、浅表器官、妇科、产科、血管和心脏的超声常规检查,包括检查预设置、测量、冻结、灰度调节、总增益、时间增益补偿、彩色取样框、频谱多普勒取样容积、基线、速度量程、体表标记等的设置和调节。

能够熟练掌握超声工作站超声图文报告的编辑。

较熟练地掌握常见病及少见病的影像诊断,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核医学部分:
理论考试大纲内容为技能考试内容,以读片方式进行考试,注重对影像诊断思维、分析能力和不同疾病影像诊断路径分析的考察。

影像科理论考试大纲
放射部分。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核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核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核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导读:本文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核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核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核医学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的核物理学、核化学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核医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质量控制。

3.熟练掌握放射性药物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原理。

4.熟练掌握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原理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熟练掌握体外放射分析和非放射体外分析原理。

6.掌握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和放射防护理论。

7.了解分子影像学的基本理论。

8.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学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

3、了解临床医学中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核医学仪器(SPECT或SPECT/CT,PET或PET/CT,功能测定仪,活度计,污染监测仪,体外放射分析仪)的操作常规、适用范围、质量控制和日常维护。

2、熟练掌握放射性药物的制备、质量控制和管理。

了解放射性药物研制的基本方法。

3、熟练掌握心血管系统、骨骼、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呼吸、消化、血液与淋巴系统及肿瘤显像,包括显像前准备、图像采集和处理。

4、熟练掌握非显像脏器功能测定。

5、熟练掌握体外放射分析技术及质量控制,了解非放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6、掌握脏器显像、功能测定、体外放射分析和核素治疗的适应症。

7、掌握放射防护技术及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处置。

8、具有一定科室及实验室管理能力。

三、学科新进展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如PET/CT、SPECT/CT及放射性药物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2、对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应有一定的了解。

附本专业检查和治疗项目1、甲状腺显像2、心肌血流灌注显像3、心肌代谢显像4、心血池显像5、骨显像6、肺灌注/通气显像7、肾脏显像8、脑血流灌注显像9、脑代谢显像10、甲状旁腺显像11、肾上腺髓质显像12、淋巴显像13、骨髓显像14、脾脏显像15、肝脏显像16、异位胃黏膜显像17、肝胆显像18、胃肠道出血显像19、上消化道功能测定和显像20、唾液腺显像21、中枢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18F-FDG肿瘤显像22、201Tl 、99mTc-MIBI亲肿瘤显像23、99mTc(V)-DMSA肿瘤阳性显像24、67Ga肿瘤与炎症显像25、炎症显像26、甲状腺功能测定27、肾图28、甲状腺疾病的131I治疗29、骨转移癌核素治疗30、核素敷贴治疗31、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32、核素组织间质治疗33、体外分析技术。

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

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第一章核医学总论1.核医学定义与内容(1)定义(2)内容(3)发展简史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1)示踪剂的概念(2)示踪技术的原理(3)示踪技术的优点(4)示踪技术的缺点与局限性(5)示踪实验的设计(6)示踪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应用3.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1)显像原理(2)脏器或组织摄取显像剂的机理(3)显像条件及其选择(4)显像类型(5)图像分析方法及要点(6)图像质量的评价(7)核医学影像及其他影像的比较第二章原子核与放射性1.原子及原子核(1)原子结构(2)原子核结构(3)结合能(4)放射性与放射性核素2.核的放射性衰变(1)α衰变(2)β衰变(3)β+衰变(4)电子俘获(5)γ衰变(6)内转换3.放射性活度(1)放射性活度定义(2)活度单位(3)放射性浓度4.衰变规律(1)衰变规律(2)衰变常数(3)半衰期(4)递次衰变5核反应(1)核反应概述(2)核反应分类(3)核反应遵从的守恒定律(4)反应能(5)反应道(6)核反应截面(7)核反应产额(8)回旋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9)反应堆实现的核反应第三章电离辐射与剂量学1.电离辐射(1)电离辐射的种类(2)电离辐射剂量2.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相互作用类型(2)能量的电离损失和辐射损失(3)碰撞阻止本领(4)辐射阻止本领(5)射程3.γ和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相互作用类型(2)光电效应(3)康普顿效应(4)电子对生成(5)各种相互作用的比较(6)γ和X射线的衰减4.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弹性散射(2)非弹性散射(3)中子俘获5.辐射剂量学的基本概念(1)辐射剂量学的定义(2)比释动能(3)照射量(4)授予能与吸收剂量(5)当量剂量与有效剂量6.微剂量学的基本概念(1)微剂量学的定义(2)传能线密度(3)比能(4)线能第四章核医学放射防护1.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1)随机效应(2)确定性效应2. 照射(1)职业照射(2)公众照射(3)医疗照射3.放射防护的标准与原则(1)放射性防护的标准(2)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3)个人剂量限值4.核医学工作场所(1)选址(2)功能分区(3)工作场所分级(4)工作场所分类5.核医学工作中的防护(1)核医学中的辐射危害因素及防护(2)核医学工作中的放射防护要求(3)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4)剂量监测5. 核医学中患者的防护(1)核医学诊疗防护原则(2)核医学诊疗正当性(3)核医学诊疗防护最优化(4)核医学诊疗的指导水平与剂量约束6.放射性废物处理(1)固体废物的处理(2)液体废物的处理(3)气体废物的处理第五章辐射探测及非显像设备1.核医学仪器设备分类(1)按用途分类(2)按探测原理分类2.活度计(1)活度计组成与工作原理(2)活度计性能(3)活度计的质量控制3.放射防护仪器(1)个人剂量仪(2)表面沾污检测仪(3)环境辐射监测仪4.非显像测量仪器(1)非显像测量仪器概述(2)甲功仪(3)肾图仪第六章显像设备1.SPECT与γ相机(1)SPECT与γ相机结构(2)SPECT与γ相机工作原理概述(3)SPECT与γ相机性能指标2. CT(1)CT的工作原理(2)CT的基本结构与技术(3)CT性能指标(4)CT图像采集与处理3.SPECT/CT(1)SPECT/CT特点(2)SPECT/CT中CT的作用(3)SPETCT/CT显像步骤4.PET(1)PET工作原理(2)PET设备结构(3)PET主要性能指标(4)PET图像的采集5.兼容型ECT——SPECT/PET(1)基本构成和成像原理及方法(2)ECT符合成像与PET成像的差异6. PET/CT(1)PET/CT的原理、结构与性能(2)PET/CT图像的采集与处理(3)PET/CT图像与PET图像的区别7. PET/MRI(了解)(1)PET/MRI的结构(2)PET与MRI的相互影响8. Micro PET(了解)(1)Micro PET的基本结构(2)Micro PET的性能第七章核医学图像的处理、重建与校正1.核医学图像的数字化技术1)数字图像的表达和显示(1)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及其核医学含义(2)数字图像的显示技术(伪彩色编码)2)数字图像的品质及处理技术(1)核医学图像的统计噪声(2)数字图像的平滑与降噪3)数字图像的频谱分析(1)数字图像的Fourier变换(2)图像的频阈处理技术4)数字滤波技术(1)滤波函数的性质及选择(2)常用的滤波函数及其参数5)数字图像的分析(1)ROI生成及统计(2)TAC产生及分析2.核医学断层图像重建技术1)SPECT和PET产生的数据(1)SPECT的准直器和投影数据(2)PET的符合探测和LOR数据2)计算机断层重建的原理(1)投影变换和断层重建(2)解析方法和反投影方法3)FBP类断层重建(1)投影切片定理和付立叶变换法(2)滤波反投影法4)迭代类图像重建(1)代数重建技术(ART)(2)最大似然函数-期望值最大化算法(ML-EM)(3)有序子集—期望值最大化算法(OS-EM)(4)表模式OS-EM算法(One-Pass List-Mode EM)(5)使用TOF技术的迭代重建算法3.重建图像的校正1)人体衰减及其校正2)人体散射及其校正3)准直器的深度响应及其校正4)LOR的几何误差及弓形校正5)DOI技术及LOR视差校正6)迭代过程中的校正方法第八章PET图像定量分析(整章了解)1. PET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概述(1)示踪动力学局部房室模型(2)建立房室模型的步骤2. 葡萄糖代谢的定量分析(1)FDG代谢过程的数学模型(2)参数的计算方法(3)输入、输出函数(4)集总常数LC及其计算方法3. 葡萄糖代谢的半定量分析(1)葡萄糖部分摄取率(FURGlc)(2)FDG的标准化摄取值(SUV)(3)比值法(T/NT)4.受体显像的定量分析(1)概述(2)受体与配体的结合(3)受体定量分析模型(4)求解模型参数的方法5.心肌血流量测定(1)显像剂(2)15O-H2O PET RMBF测定(3)13N-NH3 PET RMBF测定6.局部脑氧代谢率测定(1)概述(2)rCBF测定(3)rCBV测定(4)rOEF测定7.统计参数图(SPM)(1)SPM概念(2)SPM的特点及应用领域(3)SPM软件包的分析流程第九章显像设备的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概念(1)常规测试(2)验收测试(3)参考测试(4)测试标准2.γ相机和SPECT质量控制(1)平面成像的质量控制(2)断层成像的质量控制(3)全身成像的质量控制3.PET/CT质量控制(1)PET质量控制(2)CT质量控制(3)PET/CT质量控制第十章放射性测量与误差1.测量与误差(1)测量(2)误差(3)平均值(4)误差的表示(5)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2.误差的传递与计算(1)平均误差的传递(2)标准误差的传递3.有效数字与运算(1)有效数字的概念(2)数字取舍规则(3)有效数字运算规则4.放射性计数的统计误差(1)放射性计数的统计涨落(2)放射性计数的统计误差5.统计误差的控制(1)样品净计数率的标准误差(2)计数率误差的控制(3)按测量精度确定测量时间第十一章医学诊断方法的效能评价1.诊断准确性指标(1)决策矩阵(2)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3)误诊率和漏诊率(4)正确度、优势比及Youden指数2.ROC分析(1)ROC曲线(2)ROC曲线分析(3)诊断分界点3.Meta 分析(1)Meta分析的概念(2)Meta分析的原理和方法(3)Meta分析的优点(4)Meta分析的缺点第十二章回旋加速器1.回旋加速器的理论基础(1)静电场力作功(2)洛伦兹力(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4)相对论中的质量与能量(5)磁场(6)谐振电路元件(7)串联谐振2.回旋加速器原理(1)经典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构造(2)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3)谐振条件(4)等时性加速器(5)粒子回旋频率fc 与粒子能量的关系(6)粒子轨道半径r 与粒子能量的关系3.加速器的主要参数(1)磁钢度G(2)粒子的能量(3)粒子束流的品质参数(4)双束流打靶(5)自屏蔽4.回旋加速器的组成及功能(1)磁场系统(2)射频系统(3)离子源系统(4)引出系统(5)靶系统(6)真空系统(7)冷却系统(8)控制系统(9)自屏蔽装置(10)诊断系统5.核素的生产(1)生产控制条件(2)18F的生产(3)碳-11的生产(4)13N 的生产(5)15O 的生产第十三章核素内照射吸收剂量估算1.组织替代材料组成的模体(1)模体的种类(2)体模的特点2.MIRD方法(1)适用范围(2)标准参考人(3)MIRD计算靶器官吸收剂量(4)吸收分数(5)S值(6)累积活度(7)滞留时间(8)MIRDOSE程序3.蒙特卡罗法(1)基本思想(2)主要计算过程(3)应用软件4.常用种子源(1)种子源用核素(2)几种常用的种子源5.种子源植入治疗的剂量估算(1)放射性种子源的剂量分布特点(2)植入放射性粒子的空间分布原则(3)匹配周缘剂量(4)处方剂量(5)植入粒子数的简单估算(6)粒子植入的治疗计划系统第十四章局域网1.PACS(1)PACS的组成及功能(2)DICOM标准2.HIS(1)HIS的组成及功能(2)电子病历(3)与HIS相关的标准。

放射医学技术考试大纲

放射医学技术考试大纲
(6)胸腺
掌握掌握了解
(7)生殖腺
熟练掌握
9.感官系统
(1)视觉器
(2)听觉器
掌握掌握
(3)其它感觉器
了解
二、医用物
理学基础
1.物质结构
(1)原子的核外结构
(2)原子能级
熟练掌握
掌握
与X 线摄影基础
2.磁学基础知识
(1)自旋和核磁的概念(2)磁性和非磁性原子核(3)共振和磁共振现象
(4)核磁驰豫
掌握掌握掌握
熟练掌握
2.数字 X 线摄
(1)CR成像原理
(2)DR成像原理(包括非晶硒、非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影成像原理
晶硅和 CCD)
(3)数字合成体层成像原理
掌握
十、各种影像 设备的成像理论
3.乳腺摄影成
像原理
(1)模拟乳腺摄影原理
(2)数字乳腺摄影原理
掌握
熟练掌握
4.CT 成像原理
(1)CT成像基础(数据采集、图像重建)
(2)量子检出率
(3)观察者操作特性曲线
5、计算机辅助诊断
(1)在乳腺疾病的应用
了解了解
(2)在胸部疾病的应用
相关专业知识
影像解剖、CT/MR 影像诊断基础、影像设备,PACS 技术、医学影像质量管理
单元
细目
要点
要求
五、人体影像解剖
(包括平面 和 断面)
1.头部
(1)经大脑半球顶部的横断层
(2)经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
(1)数字图像采集
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
(2)数字图像量化
(3)数字图像转换
3.数字图像处理
(1)窗口技术
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

核医学科笔试大纲

核医学科笔试大纲

核医学科笔试大纲一、临床核医学基础1.核物理基础:核素、同位素、同质异能素、稳固性和放射性核素的概念,核衰变的类型与规律,物理半衰期、生物半衰期及有效半衰期的概念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射线与物质的彼此作用。

2.核医学仪器探测的大体原理、大体结构、仪器类型及用途。

3.放射性药物的概念、作用和特点,放射性核素的来源,放射性核素发生器的原理和用途,放射性药物的制备方式和质量操纵。

4.辐射剂量的经常使用单位,辐射防护的目的和原那么,内照射和外照射防护原那么。

二、心血管系统1.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的原理、方式、图像分析及临床应用。

2.心血池与心功能显像原理、心室容积曲线及心功能参数分析。

3.亲心肌梗塞灶显像、PET心肌显像,下肢深静脉显像的临床应用。

三、神经系统1.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原理、显像剂的特性、显像方式、图像分析及临床应用。

2.脑代谢显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3.脑受体显像的原理及类型。

四、消化系统1.肝胆动态显像的原理、图像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2.肝胶体显像、肝血池显像和肝癌阳性显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3.胃食道返流、肠胃返流、胃排空功能和异位胃黏膜的核医学检查方式。

4.唾液腺显像的结果判定和临床意义。

5. 13C、14C呼气实验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的大体原理和临床意义。

五、血液、淋巴系统系统1.骨髓显像的原理、经常使用骨髓显像剂、图像分析和临床意义。

2.脾显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3.淋巴显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六、呼吸系统1.肺灌注、肺通气显像的原理及显像检查的技术要点。

2.肺灌注显像、肺通气显像的临床应用。

七、骨骼系统1.骨显像的原理、适应症、图像分析及在各类骨骼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骨显像与X线平片或CT对照,初期诊断的优势依据。

八、内分泌系统1.血清甲状腺激素与相关抗体的体外测定与临床意义、甲亢和甲减的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检查程序。

2.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与甲状腺激素抑制实验。

3.甲状腺显像的原理、显像剂的性能、显像方式、图像分析方式及临床应用。

核医学医师上岗证考试大纲

核医学医师上岗证考试大纲
第十二章 泌尿生殖系统 1.肾脏的解剖和生理 (1)肾实质的细微结构 (2)肾脏的血液循环 (3)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4)肾清除率的概念 (5)尿生成三个步骤 (6)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 2.肾动态显像和非显像检查法 (1)肾动态显像和肾图检查的原理 (2)肾动脉灌注和肾动态显像及肾图检查的方法
(2)胃食道返流显像 (3)胃排空试验 (4)十二指肠-胃返流显像 3.消化道出血显像 (1)99mTc 标记硫胶体消化道出血显像 (2)99mTc 标记红细胞消化道出血显像 (3)99mTc-RBC 和 99mTc 胶体作消化道出血显像的比较 4.异位胃黏膜显像 (1)美克尔憩室显像 (2)Barrett’s 食管显像 5.肝胆系显像 (1)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 (2)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 (3)肝脾胶体显像 (4)肝动脉灌注显像 6.消化系统核医学中的非影像学方法 (1)尿素呼吸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4)放射性药物与普通药物的相互作用 (5)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4.99mTc 化学与 99mTc 的放射性药物 (1)Tc 的主要化学性质 (2)99mTc 的标记 (3)99mTc 发生器 (4)临床常用的 99mTc 的放射性药物 5.放射性碘、镓、铟、铊药物 (1)123I、131I、67Ga、111In、与 201Tl 的来源 (2)放射性碘标记 (3)放射性铟标记 (4)临床常用碘、镓、铟、铊的放射性药物 6.放射性治疗药物 (1)核素的选择 (2)临床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治疗药物 7.放射性药物新进展 (1)受体显像剂 (2)代谢显像剂 (3)乏氧显像剂 (4)肿瘤导向诊断与导向治疗的放射性药物 (5)基因显像与基因治疗的放射性药物 (6)反义显像和反义治疗的放射性药物
3.门电路心血池显像(平面及断层)与心功能参数 (1)门电路心血池平面显像 ①原理 ②适应证 ③显像剂 ④显像方法 ⑤正常图像及相关功能参数 ⑥异常图像及相关功能参数 ⑦临床应用 (2)门电路心血池断层显像 4.心肌灌注显像(平面及断层) (1)原理 (2)适应证 (3)显像剂 (4)显像方法 (5)正常图像 (6)异常图像 (7)临床应用 5.心肌受体显像 (1)原理 (2)显像剂 (3)显像方法 (4)影像分析 (5)临床应用 6.介入试验 (1)运动负荷试验 ①原理 ②适应证及禁忌证 ③运动试验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200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第一章核医学总论1.核医学定义与内容(1)定义(2)内容(3)发展简史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1)示踪剂的概念(2)示踪技术的原理(3)示踪技术的优点(4)示踪技术的缺点与局限性(5)示踪实验的设计(6)示踪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应用3.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1)显像原理(2)脏器或组织摄取显像剂的机理(3)显像条件及其选择(4)显像类型(5)图像分析方法及要点(6)图像质量的评价(7)核医学影像及其他影像的比较第二章原子核与放射性1.原子及原子核(1)原子结构(2)原子核结构(3)结合能(4)放射性与放射性核素2.核的放射性衰变(1)α衰变(2)β衰变(3)β+衰变(4)电子俘获(5)γ衰变(6)内转换3.放射性活度(1)放射性活度定义(2)活度单位(3)放射性浓度4.衰变规律(1)衰变规律(2)衰变常数(3)半衰期(4)递次衰变5核反应(1)核反应概述(2)核反应分类(3)核反应遵从的守恒定律(4)反应能(5)反应道(6)核反应截面(7)核反应产额(8)回旋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9)反应堆实现的核反应第三章电离辐射与剂量学1.电离辐射场(1)电离辐射(2)辐射量2.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相互作用类型(2)能量的电离损失和辐射损失(3)碰撞阻止本领(4)辐射阻止本领(5)射程3.γ和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相互作用类型(2)光电效应(3)康普顿效应(4)电子对生成(5)各种相互作用的比较(6)衰减系数(7)能量转移系数(8)能量吸收系数4.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弹性散射(2)非弹性散射(3)中子俘获5.剂量学的基本概念(1)剂量学的定义(2)比释动能(3)照射量(4)授予能与吸收剂量(5)当量剂量(6)有效剂量6.微剂量学(1)微剂量学的定义(2)传能线密度(3)比能(4)线能(5)生物效应-靶理论第四章核医学放射防护1.辐射的生物效应(1)随机效应(2)确定性效应2.放射防护的标准与原则(1)放射性防护的标准(2)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3)个人剂量限值3.核医学工作场所(1)选址(2)三个功能分区4.核医学工作中的防护(1)核医学中的辐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2)核医学工作中的放射防护要求(3)核医学中患者的防护原则及措施(4)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5)剂量监测5.放射性废物处理(1)固体废物的处理(2)液体废物的处理(3)气体废物的处理第五章辐射探测及非显像设备1.核医学仪器设备分类(1)按用途分类(2)按探测原理分类2.活度计(1)活度计组成与工作原理(2)活度计性能(3)活度计的质量控制3. 放射防护仪器(1)个人剂量仪(2)表面沾污检测仪(3)环境辐射监测仪4. 非显像测量仪器(1)非显像测量仪器概述(2)非显像测量仪器性能指标第六章显像设备1. SPECT与γ相机(1)SPECT与γ相机结构(2)SPECT与γ相机工作原理概述(3)SPECT与γ相机性能指标2. CT(1)CT的工作原理(2)CT的基本结构与技术(3)CT性能指标(4)CT图像采集与处理3.SPECT/CT(1)SPECT/CT特点(2)SPECT/CT中CT的作用(3)SPETCT/CT显像步骤4.PET(1)PET工作原理(2)PET设备结构(3)PET主要性能指标(4)PET图像的采集5.兼容型ECT——SPECT/PET(1)基本构成和成像原理及方法(2)ECT符合成像与PET成像的差异6.PET/CT(1)PET/CT的原理、结构与性能(2)PET/CT图像的采集与处理(3)PET/CT图像与PET图像的区别7.Micro PET(1)Micro PET的基本结构(2)Micro PET的性能第七章断层图像的重建与校正处理1.重建算法(1)重建算法的原理(2)SPECT断层图像的重建(4)PET图像重建2.滤波函数(1)滤波函数的定义(2)滤波函数的性质(3)滤波函数的参数(4)几种常用滤波函数(5)滤波函数的选择3.重建图像的校正(1)SPECT断层图像的校正(2)PET图像的校正第八章 PET图像定量分析1. PET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概述(1)示踪动力学局部房室模型(2)建立房室模型的步骤2. 葡萄糖代谢的定量分析(1)FDG代谢过程的数学模型(2)参数的计算方法(3)输入、输出函数(4)集总常数LC及其计算方法3. 葡萄糖代谢的半定量分析(1)葡萄糖部分摄取率(FURGlc)(2)FDG的标准化摄取值(SUV)(3)比值法(T/NT)4.受体显像的定量分析(1)概述(2)受体与配体的结合(3)受体定量分析模型(4)求解模型参数的方法5.心肌血流量测定(1)显像剂O PET RMBF测定(2)15O-H2(3)13N-NHPET RMBF测定36.局部脑氧代谢率测定(1)概述(2)rCBF测定(3)rCBV测定(4)rOEF测定7.统计参数图(SPM)(1)SPM概念(2)SPM的特点及应用领域(3)SPM软件包的分析流程第九章显像设备的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概念(1)常规测试(2)验收测试(3)参考测试(4)测试标准2.SPECT和γ相机质量控制(1)γ照相质量控制(2)SPECT断层扫描质量控制(3)带符合线路的SPECT质量控制3.PET/CT质量控制(1)PET质量控制(2)CT质量控制(3)PET/CT质量控制第十章放射性测量与误差1.测量与误差(1)测量(2)误差(3)平均值(4)误差的表示(5)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2.误差的传递与计算(1)平均误差的传递(2)标准误差的传递3.有效数字与运算(1)有效数字的概念(2)数字取舍规则(3)有效数字运算规则4.放射性计数的统计误差(1)放射性计数的统计涨落(2)放射性计数的统计误差5.统计误差的控制(1)样品净计数率的标准误差(2)计数率误差的控制(3)按测量精度确定测量时间第十一章医学诊断方法的效能评价1.诊断准确性指标(1)决策矩阵(2)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3)误诊率和漏诊率(4)正确度、优势比及Youden指数2.ROC分析(1)ROC曲线(2)ROC曲线分析(3)诊断分界点3.Meta 分析(1)Meta分析的概念(2)Meta分析的原理和方法(3)Meta分析的优点(4)Meta分析的缺点第十二章回旋加速器1.回旋加速器的理论基础(1)静电场力作功(2)洛伦兹力(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4)相对论中的质量与能量(5)磁场(6)谐振电路元件(7)串联谐振2.回旋加速器原理(1)经典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构造(2)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3)谐振条件(4)等时性加速器(5)粒子回旋频率 fc 与粒子能量的关系(6)粒子轨道半径 r 与粒子能量的关系3. 加速器的主要参数(1)磁钢度G(2)粒子的能量(3)粒子束流的品质参数(4)双束流打靶(5)自屏蔽4.回旋加速器的组成及功能(1)磁场系统(2)射频系统(3)离子源系统(4)引出系统(5)靶系统(6)真空系统(7)冷却系统(8)控制系统(9)自屏蔽装置(10)诊断系统5.核素的生产(1)生产控制条件(2)18F的生产(3)碳-11的生产(4)13N 的生产(5)15O 的生产第十三章核素内照射吸收剂量估算1.组织替代材料组成的模体(1)模体的种类(2)体模的特点2.MIRD方法(1)适用范围(2)标准参考人(3)MIRD内辐射剂量计算公式(4)吸收分数(5)S值(6)累积活度(7)滞留时间(8)MIRDOSE程序3.蒙特卡罗法(1)基本思想(2)主要计算过程(3)应用软件4.常用籽源(种子源)(1)种子源用核素(2)几种常用的种子源5.籽源植入治疗的剂量估算(1)放射性籽源的剂量分布特点(2)植入放射性粒子的空间分布原则(3)匹配周缘剂量(4)处方剂量(5)植入粒子数的简单估算(6)粒子植入的治疗计划系统第十四章局域网1.PACS系统(1)PACS的组成及功能(2)DICOM标准2.HIS系统(1)HIS的组成及功能(2)电子病历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