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申论(省部级)参考范文
2016年省考申论作文

2016年省考申论作文在做题时,我们会遇到一些需要从规定的材料中为文章添加标题的题目。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写一篇文章,但不能在文中直接使用与标题相同的词语。
以下是一篇2016年省考申论作文的例子: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对此,我深感担忧。
首先,环境污染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各种有害物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呼吸系统,导致许多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同时,环境污染还会引发各种慢性病,如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其次,环境污染对我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厂和汽车尾气等污染源也日益增加。
导致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地区,我们都无法逃避这个问题。
恶劣的空气质量让我们的步行、户外运动等活动受到限制,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心情。
最后,环境污染对我们未来的子孙后代造成了潜在威胁。
环境污染不仅污染了我们目前的生活环境,而且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损害,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环境污染将会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构成更大的威胁。
鉴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从个人层面上,我们要注重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保意识,从点滴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以此为例,我们可以充分展示出对环境污染以及其影响的关注,同时表达个人的担忧和呼吁。
虽然文章没有直接使用与标题相同的词语,但通过表达对环境污染的深刻认识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仍然能有效地传达出信息。
2016国考真题及答案_申论(省部级)

2016年国考真题及答案(省部级)申论一、给定资料(部分)资料1一篇题为《独一无二的“中国范儿”》的文章在网上传播,其中下面两段文字尤其引起了网友的热评:“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范儿’,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国家范儿’。
我华夏泱泱大国,五千年的传承,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中国范儿’。
”“‘和为贵’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从汉唐直至当代,彰显着大国气度,航海家达伽马,在到达非洲大陆时树起了旗帜,标示葡萄牙王室的主权。
然而他不知道,比他早一百多年,一位叫郑和的中国人早已到达了非洲。
郑和并没有树立标示大明主权的旗帜,而是树立了一座丰碑,一座友好而和平的丰碑。
拒绝侵略,传递友好,这就是我中华气度,我们的‘中国范儿’。
”有网友点评说:这样的文章读得人热血沸腾,豪情万丈,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大国意识”,看过之后不禁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资料2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诚信知理、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优良传统。
如今,中国正处于经济中高速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物质财富的日渐丰富,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此,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指出,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资料3“不学礼,无以立。
”F说,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貌,不讲礼仪,就不懂怎样做人、处世。
或者说,一个人不懂得基本的规矩,就难以在家庭和社会中立身行事。
而如果把“礼”与“立”做更宽泛的理解,那么是否“学礼”,是否懂得规矩,还事关公民意识的自觉、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或许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提出要“严明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资料4网友“子曰”和“雨后”认为,传统文化被漠视也是导致教养缺失的原因之一,网友“子曰”说:“家长、老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践行传统文化精髓,领会其中真谛,并结合当今社会大背景,努力修身养性,三五个月内,肯定会影响到一些人。
2016国考申论范文

2016 国考申论范文 2016 国考申论范文一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论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公平对于民族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而 言至关重要。
改革发展的洪流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累累硕果无疑为中国经济的 持续前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欣喜之余我们也应注意到,发展成果并未完全惠及广大群众, 分配不均、贫富悬殊已然成了当前社会一大急症,无法回避,若不能及时 根治,势必造成人心不稳、社会动荡。
因此,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收入 分配格局是关键。
积极完善初次分配机制是均衡收入分配的基本前提。
初次分配机制是根据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然而 当下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过度悬殊的行业收入差距将机制的硬伤暴 露无遗。
因此,初次分配在注重效率的基础上应关注如何才能公平。
一方面,需要大力促进就业机会公平,通过大力扶持服务业及劳动密 集型行业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就业平台, 并加强对招聘过程的引导和监管, 尽量避免就业歧视及招聘不公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要着力促进中低收入行业工资合理增长,真正实现劳有所得。
加快健全再次分配调节机制是均衡收入分配的重要保证。
再次分配是缩小贫富差距、均衡分配的有效举措,通过国家这一有形 的手,发挥税收、社会保障等机制的调节作用来追求公平。
如何才能让再次分配机制发挥效力,首先要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 改善民生,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教育、医疗、扶贫开发等 方面的财政投入, 逐步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 其次需完善税收的调节机制, 健全对于高收入群体的个税征收标准,细化相关财产征税规则,从而让社 会逐步回归橄榄形的健康分配结构。
回首来处,我们有知难而上的开拓进取,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奋 勇迈进;展望前程,我们也要有静水深流的长远构建,从富起来强起来向 共同富裕扎实前行。
在历史前行的车轮中牢牢抓住民生关怀这一历史命脉,着力推进制度 改革,定能开创和谐社会新格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再造奇迹。
申论范文2016(3篇)

申论范文2016 第1篇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行测加申论两门考试,行测又分成了言语、判断、数量、常识、资料分析的内容。
整体来说,各位考生在考前需要准备的内容还是很多的,那么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制定一个更加合理的计划表呢?这次我们以申论为例,看看如何复习。
首先我们看一看申论真题(一)“给定资料2-3”反映了在反腐倡廉的背景下,对于改变过去工作生活中某些错误的习惯性做法,一些单位和个人态度不同、表现不一。
请用精炼的语言依次将这些态度或表现归纳为若干类型。
[ 要求:(1)准确全面;(2)用“①XXXX型;②XXXX型……”这样的形式归纳;(3)不超过40字] (15分)(二)根据“给定资料1”,请分析画线部分所说的创客“让人爱也难,不爱更难”的主要原因。
[ 要求:(1)准确全面;(2)“爱也难”与“不爱也难”分开表述;(3)简明扼要,300字左右]( 20分)(三)“给定资料6”中,小黄的“苦恼”反映了基层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请紧扣“改变不良陋习,改善生活环境”这一主题,并以“环保志愿者小黄”的名义,向H市环保部门写一份建议书。
[要求:(1)针对性强,建议合理可行;(2)主题明确,思路清晰;(3)结构完整,语言得体;(4)450-500字](四)“给定资料7”中的“归零”说法,耐人寻味。
请你依据自己的心得,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观点正确,思想深刻;(2)内容充实,论证有力;(3思路开阔,条理清晰;(4)结构紧凑,语言流畅。
(45分)20国考申论复习计划第一步:模块训练1、拆分模块学习,分概括归纳类、综合分析类、提出对策类、文章写作类等模块学习,用真题练习,并建议使用EXCEL表格,二维法记录历年真题考情考务特征。
2、模块练习中,分别认真记录所有练习过程中的问题、误区等,提高备考效率。
3、模块学习时间建议:3个月第二步:全真模拟演练1、不在拆分模块,开始做完整的真题套题,学会辨析题型,提高做做题的效率。
国考申论大作文满分范文:不学礼无以立

国考申论大作文满分范文:不学礼无以立现在的申论大作文往往要求结合一句话来写,如何理解这句话?是按照考生自己的认识想当然地去理解?还是按照句子或古语本来的意思理解?都不是,需要放到材料中去把握。
2016年国考申论大作文“不学礼,无以立”,本题首先需要准确理解所给句子的内涵,“学礼”是指什么?结合全文来看,是指“国民素质”,具体包括:道德素质、文明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
“立”是指什么?就个人而言,是指做人处事;就社会而言,是指社会发展进步;就国家而言,是指国家形象;就民族而言,是指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复兴。
2016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第五题:“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
”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范文】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丝绸之路的开通、大唐盛世的开放包容、郑和下西洋,“中国范儿”走向世界,将传统文化传播海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如今,我们从自我封闭再次走向世界,对西方文化热情拥抱,将传统文化封藏箱底,却暴露出与大国风采不相称的国民素质。
硬形象离不开软实力,用传统文化滋养国民素质,造就时代新人(总论点)。
(开头:对比式)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要义(分论点一:承)。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国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依托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
(分析论证,分析传统文化与国民素质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直是国民的道德追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故事,是千百年传颂的文明礼仪;诸之百家构建的思想体系,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沃土。
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保护文化内涵打造精品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纵横发达的交通网络,川流不息的各色车辆……这一幕幕勾勒出我们城市发展取得的成绩。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成绩背后的不足:从中国式过马路屡禁不止到违章停车随处可见;从建筑风格雷同到城市格局单一;从人们休闲方式的匮乏到城市发展缺乏后力……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其问题也愈加凸显。
分析这些“城市病”,我们能发现其病灶在于城市文化内涵的缺失。
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打造精品城市,必须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和凸显文化内涵。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保护和凸显文化内涵,能够提升人们文明素养,改变城市面貌。
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里楼越来越高,路越来越宽,车越来越多……但是这种城镇化只是一种低水平的城镇化,人们的文明素养并未跟随着城市的硬件设施同步发展。
这不但严重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的幸福指数,更严重影响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甚而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极大违背了我国大力发展城镇化的初衷。
在重重问题背后所潜藏的深层原因则是文化建设不足所导致的公民文明素养低下。
试想,如果执政者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能够将文化建设放在首位,这些问题还会像乌云一样笼罩着整个城市吗?答案不言自明。
因此,要建设精品城市,就必须将文化建设全面融入城市建设中,不断提高民众的文明素养。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保护和凸显文化内涵,能够形成独特的文化名片,提升城市魅力。
“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因剪纸蔚县蜚声中外;“大好河山张家口”让“边地”张家口声名鹊起;完整的水乡古镇风貌让乌镇成为旅游者心中的天堂。
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是因为它们独特的文化内涵。
而文化保护工作的成功一方面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高瞻远瞩,不管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整体规划,政府都给文化保护留出足够的空间,将文化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则归功于民众的积极参与,近年来我国民众文化保护意识逐渐提高,积极响应政府的各项文化保护政策,成为城市文化保护工作的主体。
贵州2016年省申论作文

贵州2016年省申论作文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城市的繁荣离不开良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而城市规划与管理又依赖于政府的有效治理。
然而,在一些地方,政府对城市规划和管理的不力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首先,城市规划的不科学和城市管理的不到位使得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的困扰。
因为城市规划不合理,大量的人口和车辆集中在狭小的区域内,道路容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加之缺乏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交通事故频发,不仅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构成了阻碍。
其次,城市管理的不规范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恶化。
一些企业不顾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大肆排放有害气体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空气和水资源。
政府部门对于这些企业的监管和惩处力度不够,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长期存在。
此外,城市管理的不力也直接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中的垃圾处理问题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和管理不到位,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大量垃圾无处可去,给城市环境和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卫生隐患。
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它们按照环保要求开展生产活动。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和投入,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到交通问题,增加交通设施和改善交通流动。
最后,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建
设和更新,提供更好的垃圾处理服务。
总之,城市规划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合理安排。
只有政府在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做出合理的决策和有效的措施,才能推动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写作范文(一)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范文(一)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产话题一、背景材料:2014全国夏粮总产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十一连丰”。
但是,经管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粮食等农产品供需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仍然时刻不能掉以轻心。
我国每年谷物5.2亿吨的消费量,巨大的消费量,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长期巨大的压力。
我国目前耕地产出的粮食刚刚够用,土壤本身肥力我国平均只能达到50%左右,因此我国的土地瘠薄化的态势有点严峻。
化肥用量增加而线性上升,造成一定的土地板结,土地流转现象频繁,失去稳定基础,基础农田水利设施不到位。
农业发展超越了资源环境承受能力。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打包”似乎只存在于小范围的私人聚餐中。
光盘行动”引热议网友称剩宴是官场文化须铲除。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
对于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一是要提高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二是要提高国际市场粮源掌控能力,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对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作出了明确部署。
会议提出,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
二、考点分析: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米袋子关系到生产与发展问题。
这类材料,是复合型材料。
1.考察了国家安全观的粮食安全观2.考察了对国家农业政策三农政策的理解3.考察了国民形态,勤俭节约的传家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考察了转基因安全应对,粮食生产政策、技术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国考申论(省部级)参考范文
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
学习礼仪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是对我们优良传统的重要传承,也事关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关系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学礼,无以立”,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礼制的作用就更为凸显。
崇尚礼仪,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
人之为人,在于人类拥有文明,在于人人皆有礼仪涵养。
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仪规范的学习是修身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敬人者,人恒敬之”,增进人与人的交往,把人际关系的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还能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良好效果,甚至还可以治国平天下。
反之,纵然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只能沦落为金钱的俘虏,成为粗野、暴力的拥趸。
近年来媒体对国人“低素质事件”的曝光,国外对中国游客不文明举动引发的争议便是例证。
因此,衡量一个人修养的高低,不在于拥有多少知识和财富,而在于是否怀有对礼仪的崇尚之心,在生活中,是否常有涵养礼仪之举。
崇尚礼仪,是政府施政的立信之根。
在社会生活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政府强力推进。
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取决于财富积累的程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良好的运营环境,而后者往往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社会崇尚礼仪之风没有兴起,相反,物质财富的日渐丰富给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假冒伪劣之风日盛,欺行霸市日益横行,社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体制性的问题,公共利益的维护,社会风气的引导,政府都应该大有所为,承担起责任。
而且,政府行为的本身就是一面镜子,重礼仪、讲诚信的政府,廉洁、勤政的官员,必然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形成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良性循环。
崇尚礼仪,是国家的立国之基。
五千年的传承,坚守“友好而和平丰碑”的“大国范儿”,引发国人热血沸腾,豪情万丈。
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内政治环境日益清明,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一带一路”、“亚投行”的提出,更是引发举世关注,既坚持睦邻友好,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又不惧“霸权”,着眼建立世界新的公平秩序,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不和谐声调中,中国大张旗鼓地宣传“和平发展”模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和为贵的发展理念,同时妥善处置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冲突,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在提高中国软实力的同时赢得了世界的普遍尊重。
“道虽迩,不至不行”。
礼仪规范要求的内容,看似“微不足道”,但点滴见智慧,在崇尚礼仪中,灵魂被洗礼,个人修养一点点提升;陋习被摒弃,社会文明程度一点点在进步;力量在蓄积,国家社会一点点在前行。
这些个一点点,如星光般灿烂,冉
冉升起,交相辉映,闪耀在人类文明的史册,昭示着礼仪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