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游会稽

合集下载

会稽刻石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会稽刻石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会稽刻石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会稽刻石”是秦始皇巡游会稽(在今浙江绍兴)时,为了祭奠大禹,宣扬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手书铭文,刻石记功的石碑。

李斯所写的这篇铭文即题为《会稽刻石》,后来被司马迁载入《史记》。

会稽刻石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会稽刻石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会稽刻石文言文原文会稽刻石作者:李斯皇帝休烈(1),平一宇内,德惠攸长(2)。

卅有七年(3),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4),黔首斋庄(5)。

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6)。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7),显陈旧章。

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六王专倍(8),贪戾慠猛(9),率众自强。

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10)。

阴通间使,以事合从(11),行为辟方(12)。

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13),乱贼灭亡。

圣德广密,****之中(14),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并通,善否陈前(15),靡有隐情。

饰省宣义(16),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

夫为寄猳(17),杀之无罪,男秉义程(18)。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19)。

皆遵度轨,和安敦勉(20),莫不顺令。

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

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21)。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李斯会稽刻石文言文注释(1)休烈:盛美的事业。

(2)攸:原作“修”,据严可均辑校《全秦文》卷一所收申屠駉重刻会稽碑拓本改。

“攸”在此作语助。

(3)卅:原作“三十”,据严辑《全秦文》会稽碑拓本改。

(4)省(xǐng):明白。

(5)黔首: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

斋:肃敬。

(6)道:原作“首”,据严辑《全秦文》会稽碑拓本改。

高明:指秦始皇的所作所为。

(7)刑名:本指形(事实)和名(名称)。

始皇东巡会稽祭大禹之缘浅说

始皇东巡会稽祭大禹之缘浅说

始皇东巡会稽祭大禹之缘浅说摘要: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东游会稽,祭大禹,立石刻,饰省习俗,彰显皇帝神圣权威,越人起意,“彼可取而代也”;望南海,访句曲,再琅琊,寻求不老神药,却驾崩沙丘。

关键词:始皇会稽大禹神药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秦始皇东游,祀虞舜於九疑山。

过钱塘,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于会稽山。

还过吴,从江乘渡。

北至琅琊。

问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事。

至平原津而病。

始皇三十八年(前209)七月,始皇驾崩沙丘平台。

秦始皇何缘要东巡会稽?一、始皇东巡会稽祭大禹缘起《史记·秦始皇本记》载,始皇三十六年(前211),一颗陨石从东郡上空坠落,有人在陨石上刻“始皇死亡,土地分割。

”秦始皇知道该事后,十分震怒,下令追查。

因查不出结果,就命人把居住在陨石坠落附近地带的村民全部杀掉,并毁掉陨石。

到了秋天,有使者转呈一块玉璧给秦始皇,玉璧上有“今年祖龙死”之语。

秦始皇让御史审视玉璧,发现是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巡视长江时留下的。

秦始皇十分迷信,急忙命人占卜,卜得“游徙吉利”一卦。

于是安排了东巡会稽之行。

二、始皇东巡会稽祭大禹之缘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十月癸丑,秦始皇出游。

十一月,行至云梦,祀虞舜於九疑山。

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

过丹阳,至钱塘。

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于会稽山。

李斯请书。

其文有: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

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

会稽石刻指出始皇东巡会稽的两件事,一是“饰省习俗”,二是“追首高明”。

“饰省习俗”,即宣扬新习俗,废止旧习俗。

其碑文中有: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

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

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

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所谓“禁止淫佚”者有二:对丈夫而言,禁其“寄豭”,寄宿他女子之室,杀之无罪;对妻子而言,禁其“有子而嫁”。

第2课 秦始皇游会稽

第2课 秦始皇游会稽

第2课秦始皇游会稽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有关秦始皇游会稽的故事,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解的兴趣。

2、通过了解秦始皇在会稽设县这件事情让学生简单知道郡县制。

3、通过会讲家乡地名的来源让学生认识到许多地名都有其来源,并对家乡各个地名来源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有关秦始皇游会稽的故事。

教学难点:通过会讲家乡地名的来源让学生认识到许多地名都有其来源。

一、导入1、游绍兴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绍兴吗?(如果有,让学生说说,接着说:现在让我们跟着这位同学的介绍一起去绍兴游一游吧!)(如果没有,就直接说现在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去绍兴游一游)图片出示:师做简要介绍1、水乡风情: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粉墙黛瓦是绍兴的建筑特色,游走期间犹如走进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

2、乌篷船为用脚划动的黑棚木船,是绍兴地区特有的。

3、兰亭:传说中书法家王羲之在这里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集《兰亭序》4、沈园:宋代大诗人陆游和唐婉重聚之地,历来被誉为爱情之园。

5、会稽山:绍兴有座会稽山,那里千岩竞秀,玉溪浅流,构成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

众多文人学士泛舟若耶溪,轻步会稽山,留下许多丽词佳句,给人们留下人文和美景相融的记忆。

(定格)2、绍兴的会稽山是如此美丽,古代的一位大人物也来这儿游玩过呢,他就是——出示图片:秦始皇(同时出示课题)3、师:孩子们,你们对秦始皇有哪些了解呢?学生简单介绍,师根据学生说的出示相关词条介绍资料: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嬴姓,名政。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秦始皇以后“皇帝”一词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不出示师口头介绍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被誉为“千古一帝”。

(师小结:小朋友们的知识真丰富,对秦始皇有这么多的了解)4、师:同学们秦始皇来咱们会稽山,他做过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读读课本第4面的内容,找一找,待会儿老师请同学起来回答。

二、理解故事内容。

秦始皇刻石的绝响《会稽刻石》

秦始皇刻石的绝响《会稽刻石》

秦始皇刻石的绝响《会稽刻石》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会稽,祭大禹庙,以望南海。

命李斯手书铭文,刻石立碑。

在回途中,秦始皇病死沙丘,因此《会稽刻石》也成为秦始皇刻石中的绝响。

《会稽刻石》原石已不在,之后几经翻刻已失原迹风韵,仅存结构原样,已失去秦篆生动活灵的笔势。

《会稽刻石》全碑《会稽刻石》乃始皇东巡六大刻石之一,风格似峄山碑,笔致工整,结体规格化。

碑文四字一句,三句一韵。

庄重凝炼,是铭文文体的代表作。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

卅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

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

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

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

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

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

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

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

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会稽刻石》翻刻后虽失原有风韵,但保留了婉转圆润、严谨工整的风格特点,和《峄山碑》相似。

都不失为学习小篆的范本。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六课《鸿门宴》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六课《鸿门宴》
故事发展、 高潮(3-4)
故事结束 (5-7)
第一部分(第1段) 项羽大军压境, 刘邦处境危急。 ——故事的开端
沛公 军(于)霸上 ,未 得与项羽相见。
驻军
没有能跟
军:名作动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 言于项羽曰:“沛公
言于,向……报告
欲王(于)关中,使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
称王
让 作(他的)国相 占有它
制作yu
@长河语文
1.阅读积累: 古文化常识、重点实虚词 及文言句式
2.阅读感知: 在激烈矛盾斗争中的人物 性格的揭示
片断一
•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 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 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 族矣!”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 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 如此也!”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 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 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 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 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 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 为我擒也。
交情 故:形作名
(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
交往
救了他。活:使动用法,
使……活,救
故 幸 来 告良。”沛公曰:“孰与君
少长?”
所以幸亏(他)告诉
他跟你相比,谁大谁小
与君孰少孰长(固定结构)
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
呼入,
比。于在形容词后表比较 (把他)喊
吾得 兄
事 之。”张良出,要项伯。
者,用在时间副词后,凑足音节无实义
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
说的话 之,代曹的密报
籍 何以 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秦始皇游会稽

秦始皇游会稽

会稽刻石
秦始皇游会稽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 210年)冬,秦始皇 游会稽途中患病, 派身边的蒙毅(yì) 去祭祀(jì sì )山川祈 福。不久病死于沙 丘。
会 稽 山
绍兴飞瀑
兰亭--书法家王羲之在此写出兰亭集序。 鹅字是王羲之所写,池是王献之所写。
柯岩景区
钗头凤 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 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 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钗头凤 ----红酥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 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新昌大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绍兴东湖

诸暨五泄
秦始皇游会稽
你知道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谁吗? 他统一了中国 后,统一了文字、 货币和度量衡,建 立了郡县制。他将 领土划分为40多个 郡,同时在郡下设 立县作为下级行政 机构。
秦始皇游会稽

据史记《项羽本记》 有“秦始皇游会稽, 渡浙江”的记载。 公元前210年(秦 始皇三十七年), 始皇巡行东南,上 会稽山(今浙江省 绍兴市东南)祭大 禹,望于南海,立 石刻歌颂秦德 。

秦始皇南巡会稽

秦始皇南巡会稽

秦始皇南巡会稽秦始皇于二十五年大兴兵甲,命大将王翦遂定荆江南之地,降越君,置会稽郡。

用钢烈威猛血腥手段统一全国,然而由于古越国民风强悍,山居部族人民血气刚烈,又传东南王者之气浩浩,使秦始皇对会稽之地有所顾虑,于是于秦历三十七(公元前210)年南巡会稽。

据《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

左丞相从,右丞相去疾守。

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

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

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

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水波恶,乃西行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秦德"史记所叙述的秦始皇从江西(湖南)九嶷山祭祀虞舜后,乘船沿长江到江苏丹阳上岸,一路直奔到故钱塘县浙江江岸。

这里的浙江(钱塘江)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十《浙江篇》云:"浙江又东迳馀杭故县南,新县北,秦始皇南游会稽途出是地"。

那这个"馀杭故县南,新县北,"在什么位置呢?按水经注叙述,"浙江(钱塘江)迳县左,合馀杭大溪。

江北即临安县界"。

是指现在六和塔钱江第一大桥上游的钱塘江湾南折处,这里有个闸口,闸口上面即是余杭大溪。

史记表述的"临浙江,水波恶"就是秦始皇一行到达浙江江岸(钱塘江)正巧遭遇天文大潮,为避汹涌大潮之威只有往上游西行百二十里。

西行之路从今杭州宝石山麓向西沿武林山(现西湖群山)一线绕行,南折至凤凰山麓的柳浦再西行从狭中渡。

这里的狭中渡是指钱江大潮的潮汐临界分水线,在今桐庐境内,钱江大潮的影响到此为止。

这里江面狭窄,水势平缓,秦始皇在大自然面前退避三舍,也属无奈。

秦始皇南巡队伍在渡过浙江(钱塘江)后,已经是正月甲戍到达大越。

《越绝书》卷八记载:"政更号为秦始皇帝,以其三十七年东游之会稽,道途牛渚,奏东安、东安,今富春。

丹阳,溧阳,鄣故,余杭轲亭南。

东奏槿头,道途诸暨,大越。

以正月甲戍到达大越,留舍都亭。

取钱塘浙江"岑石cén shí"。

((1).高锐的山石。

2023年《鸿门宴》教案四篇

2023年《鸿门宴》教案四篇

2023年《鸿门宴》教案四篇《鸿门宴》教案篇1一、激趣导入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

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

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

结果呢?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

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

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作者、背景简介1、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

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

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三、运用点拨手段,引导学生分析__重点字词句1、课文疏通: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惊心动魄的鸿门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帝 丞 相
御史 大夫
太 尉
三公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九 卿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大力发展交通,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渠等。
修驰道直道、统一车轨




长城
甘肃西南部 和云南北部
咸阳

东 海
南海和越南
探究
巩固边疆上
北拒匈奴修长城
辽 东
临洮 修长城,北拒匈奴, 开灵渠,南统越族, 使秦朝拥有了一个 广阔的疆域。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 军事博物馆。 •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 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 “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 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目前已挖掘 出3个俑坑。
秦灭六国形势图
• 温岭的名字始于民国初期。 原先叫太平县,因国内存在同县名, 民国期间更改为温岭。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 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 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 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 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 在过洞中。
(1)秦始皇是谁? (2)他来过浙江的什么地方? 他做过什么事?
秦始皇游会稽
你知道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谁吗? 他统一了中国 后,统一了文字、 货币和度量衡,建 立了郡县制。他将 领土划分为40多个 郡,同时在郡下设 立县作为下级行政 机构。
秦始皇游会稽

据史记《项羽本记》 有“秦始皇游会稽, 渡浙江”的记载。 公元前210年(秦 始皇三十七年), 始皇巡行东南,上 会稽山(今浙江省 绍兴市东南)祭大 禹,望于南海,立 石刻歌颂秦德 。
⑷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度量衡、 车轨
齐 燕圆Βιβλιοθήκη 方孔钱楚韩赵魏秦度
度:尺寸的长短
量:斗的容积 衡:斤两的轻重
度:长度单位 量:容积单位
统一度量衡
衡:重量单位
秦 朝 中 央 地 方 行 政 体 制
皇帝
中央机构 郡 县 乡 里 三公九卿
郡守、郡尉、监御史 县令、县丞、县尉
三老、啬夫、游徼 里典
(2)三公九卿制
影响
保护边疆, 有利于国家 统治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 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 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 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 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 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 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 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 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据《史记》 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 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 章邯监工,修筑 时间长达38年之久。
采用了“皇帝”的称号。
自称是始皇帝。 并梦想子孙从“二世” “三世”传至“万世”。
“皇帝”一词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中国 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会稽刻石
秦始皇游会稽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 210年)冬,秦始皇 游会稽途中患病, 派身边的蒙毅(yì) 去祭祀(jì sì )山川祈 福。不久病死于沙 丘。
世界文化遗产-----秦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神态逼真,生动传神,庞 大的地下军阵,再现了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 威风场面。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古代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 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 是殉葬品。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 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燕 赵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韩 楚
/zhonghuawuqiannia n/classpage/video/20101002/100344.shtml
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
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 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这是秦始皇重大的历史贡献。秦始皇 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他采取有利 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 这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政治家的杰出之处。但是,为了稳固统 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 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 能忍受的极限,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 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