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肾内科品管圈 降低血透过程中病人低血压发生率护理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降低血透过程中病人低血压发 生率。
品管圈定义与目的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 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 小组。
目的:通过团队合作,运用科学的方 法,降低血透过程中病人低血压的发 生率,提高患者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 。
低血压可能导致血透 过程中血流动力学不 稳定,增加治疗风险 。
03
目标设定
目标值设定
目标
将血透过程中病人低血压发生率 降低至20%以下。
目标值
将血透过程中病人低血压发生率 降低至10%。
目标可行性分析
当前情况
目前血透过程中病人低血压发生率为30%,存在较大的改 善空间。
资源
具备专业的医护团队、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充足的医疗资源 。
02
血透过程中病人低血压 发生现状及影响
低血压发生现状
统计数据显示,血透过程中病人 低血压发生率较高,达到10%-
30%。
低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年龄、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
等。
不同的透析方式对低血压的发生 率也有影响,例如,连续性肾脏 替代治疗(CRRT)较常规血液透析
(RDT)更易发生低血压。
方案。
扩大品管圈活动范围,将更多科 室纳入品管圈活动,提高全院护
理质量。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探讨降低血透过程中病人低
血压发生率的方法。
未来展望
期望通过品管圈活动的不断深入和推广,能够为更多的血透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 服务,降低血透过程中病人低血压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期望能够将品管圈活动成果应用于更多的临床护理领域,为提高全院护理质量做 出更大的贡献。
优秀品管圈 降低血透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护理课件

管圈活动的主 题和目标。
制定计划
根据PDCA循环等科学方法,制定详细的实施 计划和时间表。
收集数据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现状分析和原因分析 。
制定对策
针对原因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案。
实施与检讨
按照改进措施和方案进行实施,定期进行效果评 估和检讨。
通过品管圈的持续改进,护理流程得到不断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的安全 性。同时,优化后的护理流程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满意 度。
05
CATALOGUE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医院血透中心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 ,显著降低了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 提高了护理质量。
案例二
某三甲医院血透中心在推行品管圈管 理后,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下降了30% ,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验教训总结
01
02
03
经验一
重视团队协作,加强沟通 与交流,确保团队成员积 极参与品管圈活动。
经验二
明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 的计划,确保品管圈活动 的有序推进。
经验三
注重数据收集、分析和运 用,为品管圈活动提供科 学依据。
优秀品管圈 降低血透过 程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
护理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品管圈介绍 • 血透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问
题 • 降低血透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
率护理措施 • 品管圈在降低血透过程中患者低血
压发生率的作用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CATALOGUE
品管圈介绍
品管圈的定义与特点
标准化
将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方案纳入标准化流程,确保成果的 可持续性。
制定计划
根据PDCA循环等科学方法,制定详细的实施 计划和时间表。
收集数据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现状分析和原因分析 。
制定对策
针对原因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案。
实施与检讨
按照改进措施和方案进行实施,定期进行效果评 估和检讨。
通过品管圈的持续改进,护理流程得到不断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的安全 性。同时,优化后的护理流程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满意 度。
05
CATALOGUE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医院血透中心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 ,显著降低了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 提高了护理质量。
案例二
某三甲医院血透中心在推行品管圈管 理后,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下降了30% ,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验教训总结
01
02
03
经验一
重视团队协作,加强沟通 与交流,确保团队成员积 极参与品管圈活动。
经验二
明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 的计划,确保品管圈活动 的有序推进。
经验三
注重数据收集、分析和运 用,为品管圈活动提供科 学依据。
优秀品管圈 降低血透过 程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
护理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品管圈介绍 • 血透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问
题 • 降低血透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
率护理措施 • 品管圈在降低血透过程中患者低血
压发生率的作用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CATALOGUE
品管圈介绍
品管圈的定义与特点
标准化
将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方案纳入标准化流程,确保成果的 可持续性。
降低血透过程中病人低血压发生率品管圈护理课件

备。
低血压的定义与影响
01
02
03
低血压定义
血透过程中出现的血压降 低,通常收缩压低于 9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 低超过20mmHg。
低血压症状
病人可能出现头晕、乏力 、胸闷、心悸、出汗等症 状,严重时可导致意识丧 失或心跳骤停。
低血压影响
低血压可能导致血透不充 分,影响治疗效果,同时 增加病人痛苦和医疗费用 。
继续监测与评估
持续监测血透病人低血压发生情况,评估品管圈活动效果,不断 完善和改进护理措施。
推广经验
将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为其他科室提供 借鉴和参考。
深化研究
进一步研究血透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探索更加有效的 护理措施和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2023 WORK SUMMARY
血透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由于超滤量过多或血流速度过 快等原因,导致有效循环血容
量减少。
血管收缩功能障碍
透析液温度过高或病人存在自 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 血管舒缩功能异常。
心脏疾病
病人原有心脏疾病或血透过程 中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
营养不良、贫血
病人长期营养不良或贫血,导 致机体对血透过程中的血压变
案例二
某团队护理措施不当,导致病人低 血压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案例三
某医院血透中心缺乏团队协作,导 致低血压问题处理不当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经验教训
必须重视血透病人低血压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干 预
改进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对低血压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优化护理流程,规范操作规程;加强团队协作,形成有效的 沟通机制。
降低血透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PPT

生存质量。
优化透析流程
03
在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可以对现有的透析流程 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提高透析的效率和安
全性。
提高医护人员能力
02
通过参与品管圈活动,医护人员可以学习和掌 握更多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专
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建立长效机制
04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持续开展,可以建立一套有 效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机制,为血液透析医
现状分析及原因探讨
现状分析
收集血透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 率的数据,了解当前问题的严重 性和普遍性。
原因探讨
通过鱼骨图、头脑风暴等方法, 从患者、医护、设备、环境等多 方面分析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
制定措施
根据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 施,如优化透析方案、提高医护人员 操作技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等。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著改善
品管圈活动后,我们进行了患者满意度调查,结 果显示患者对透析治疗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升。
医护人员技能提升情况
医护人员对透析中低血压的认识加深
01
通过品管圈活动,医护人员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预防
措施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得到规范
02
品管圈活动中,我们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了培训和考核
保障患者安全
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可以减少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促进团队协作
品管圈活动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团队 协作精神。
预期目标与效果
降低低血压发生率
01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预期能够显著降低透 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和
优化透析流程
03
在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可以对现有的透析流程 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提高透析的效率和安
全性。
提高医护人员能力
02
通过参与品管圈活动,医护人员可以学习和掌 握更多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专
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建立长效机制
04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持续开展,可以建立一套有 效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机制,为血液透析医
现状分析及原因探讨
现状分析
收集血透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 率的数据,了解当前问题的严重 性和普遍性。
原因探讨
通过鱼骨图、头脑风暴等方法, 从患者、医护、设备、环境等多 方面分析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
制定措施
根据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 施,如优化透析方案、提高医护人员 操作技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等。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著改善
品管圈活动后,我们进行了患者满意度调查,结 果显示患者对透析治疗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升。
医护人员技能提升情况
医护人员对透析中低血压的认识加深
01
通过品管圈活动,医护人员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预防
措施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得到规范
02
品管圈活动中,我们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了培训和考核
保障患者安全
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可以减少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促进团队协作
品管圈活动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团队 协作精神。
预期目标与效果
降低低血压发生率
01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预期能够显著降低透 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和
血透室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课件PPT

03
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和实施
数据分析与问题识别
数据分析
收集并分析血透室患者低血压发 生的数据,包括发生率、发生时 间、影响因素等,以便全面了解 问题现状。
问题识别
通过数据分析,识别导致低血压 发生的主要因素,如透析方案、 患者自身状况、护理操作等。
制定改进计划和目标
制定改进计划
根据问题识别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 进计划,明确改进措施、责任人、时 间安排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以改善患者 的身体状况和营养状况。
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
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透析管道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和 血栓形成。
强化医疗团队协作
1 2
加强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沟通
医生和护士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患者治 疗方案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促进多学科协作
01
02
经验教训二
血透室应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 患者自我管理和饮食控制能力。
03
改进建议一
血透室应定期对透析设备进行检查和 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准确设置 参数。
05
04
改进建议二
血透室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
06
未来展望与持续改进计划
未来质量改进的方向
调整透析液成分
根据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情况,调整透析液的成分,以降 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改善透析液温度
适当降低透析液的温度,可以减少因温度下降引起的血管舒张和血 压下降的情况。
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01
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压的认知和应对能力,确保能够及时发现
和处理低血压。
透析低血压PPT课件

第41页/共74页
• 米多君能显著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特别是交感神经功能,有助于透析低血压 的治疗
• 米多君主要通过对小动脉以及静脉的收缩,增加平均动脉压和外周血管阻力, 升高血压。
• 通过维持CO和CBV改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第42页/共74页
• 由于其直接作用于外周α-1受体,对心脏作用较小,无心率增加。 • 不透过血脑屏障的特性,副作用较少 ,偶有起鸡皮疙瘩(13%)、皮肤搔痒(10%)、恶心、胃肠不适、
60
50
透析前
透析中最低血压 透析后血压
Cruz DN, et al. Clin Nephrol 1998;50(2):101-107
第45页/共74页
平均动脉压的升高
• 血透低血压患者使用米多君治疗(5mg,透前) 后,MAP显著升高(N=12,P<0.05)
治疗前 治疗后
Yuh-feng Lin, et al. Am J Med Sci 2003;325(5):256261
• 容量负荷增加肺水肿 • 血容量不足低血压
第10页/共74页
Simplified schematic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progression to overt heart failure via increased incid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 well as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病人增多 • 透析时间缩短,溶质清除效率增加
第3页/共74页
透析中低血压的并发症
心肌缺血 中风 胃肠道缺血恶心、呕吐、腹痛 血管通路血栓形成 视神经缺血视神经萎缩,失明 透析时间不足透析不充分 容量负荷增加
• 米多君能显著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特别是交感神经功能,有助于透析低血压 的治疗
• 米多君主要通过对小动脉以及静脉的收缩,增加平均动脉压和外周血管阻力, 升高血压。
• 通过维持CO和CBV改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第42页/共74页
• 由于其直接作用于外周α-1受体,对心脏作用较小,无心率增加。 • 不透过血脑屏障的特性,副作用较少 ,偶有起鸡皮疙瘩(13%)、皮肤搔痒(10%)、恶心、胃肠不适、
60
50
透析前
透析中最低血压 透析后血压
Cruz DN, et al. Clin Nephrol 1998;50(2):101-107
第45页/共74页
平均动脉压的升高
• 血透低血压患者使用米多君治疗(5mg,透前) 后,MAP显著升高(N=12,P<0.05)
治疗前 治疗后
Yuh-feng Lin, et al. Am J Med Sci 2003;325(5):256261
• 容量负荷增加肺水肿 • 血容量不足低血压
第10页/共74页
Simplified schematic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progression to overt heart failure via increased incid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 well as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病人增多 • 透析时间缩短,溶质清除效率增加
第3页/共74页
透析中低血压的并发症
心肌缺血 中风 胃肠道缺血恶心、呕吐、腹痛 血管通路血栓形成 视神经缺血视神经萎缩,失明 透析时间不足透析不充分 容量负荷增加
血透室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PPT课件

(二)严格执行称体重流程
所有血液透析患者称重必须有护士在场, 专人负责称重,称重前询问并检查衣物更 换情况,对衣物不一致的需称量衣物重量, 所带食物也需称重,有需要者先如厕。使 用专用记录本,称重后及时记录。
(二)严格执行称体重流程
(三)避免透析中进食
指导患者血液透析前必须进餐,尽量避免 透析中进食。如因时间安排问题,透析过 程中需进食者,可指导患者进食面包馒头 等干食,进食量约50毫克。时间选在透析 开始后3小时内,血压不高的患者尽量避免 在血压透析3小时后进食。对易发生低血糖 的糖尿病患者加强巡视,必要时测血糖, 透析过程中给予糖果及葡萄糖补充,避免 低血糖发生。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相应并发症的各种预防措施。
(一)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对病人实行分管护理,责任护士 对分管的患者及家属介绍IDH的 相关知识,告知IDH的危害、引 起原因、临床表现、如何防止等。
重点突出饮食指导,控制水分的 摄入,使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保持 在干体重的3-5%,体重增加过多 患者延长透析时间,指导患者增 加透析次数。
药物影响:
透析前或透析中使用降压药
透析低血压的概念
平均动脉压= 舒张压+1/3脉
压差
透析低血压(IDH)是指平均动脉 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 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
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 症,其发生率约为20%~40%。
55页优秀护理品管圈 降低血透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调整透析方案、加强营养 支持等。这些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03
目标设定
设定目标的目的
01
02
03
改善患者治疗体验
通过降低血透过程中低血 压的发生率,减轻患者不 适感,提高治疗过程的舒 适度。
提高治疗质量
减少低血压事件的发生, 有助于保证血透治疗的顺 利进行,提高整体治疗效 果。
患者饮食不当
患者饮食不当,摄入水分过多或过 少,导致血容量不稳定,引起低血 压症状。
05
对策制定与实施
对策一:优化护理流程
总结词: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减少血透 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和时间,降低低血压 的发生率。
定期评估和优化护理流程,确保其持续 符合患者需求和安全标准。
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环节,提高血透效率 。
详细描述
制定标准化的血透操作流程,确保每一 步操作都符合规范。
对策二: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详细描述
总结词:通过加强护理人员 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低血压
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01
02
03
定期开展低血压相关的培训 课程,确保护理人员掌握相
关知识。
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分享低血压应对经验
和技巧。
04
05
降低血透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现状分析 • 目标设定 • 原因分析 • 对策制定与实施 • 效果确认 • 标准化与持续改进
01
引言
主题选定理由
低血压是血透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产生负面影响。
低血压可能导致血透不充分,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03
目标设定
设定目标的目的
01
02
03
改善患者治疗体验
通过降低血透过程中低血 压的发生率,减轻患者不 适感,提高治疗过程的舒 适度。
提高治疗质量
减少低血压事件的发生, 有助于保证血透治疗的顺 利进行,提高整体治疗效 果。
患者饮食不当
患者饮食不当,摄入水分过多或过 少,导致血容量不稳定,引起低血 压症状。
05
对策制定与实施
对策一:优化护理流程
总结词: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减少血透 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和时间,降低低血压 的发生率。
定期评估和优化护理流程,确保其持续 符合患者需求和安全标准。
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环节,提高血透效率 。
详细描述
制定标准化的血透操作流程,确保每一 步操作都符合规范。
对策二: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详细描述
总结词:通过加强护理人员 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低血压
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01
02
03
定期开展低血压相关的培训 课程,确保护理人员掌握相
关知识。
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分享低血压应对经验
和技巧。
04
05
降低血透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现状分析 • 目标设定 • 原因分析 • 对策制定与实施 • 效果确认 • 标准化与持续改进
01
引言
主题选定理由
低血压是血透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产生负面影响。
低血压可能导致血透不充分,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过性意识丧失、 心律失常、死亡
实施对策
(一)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二)严格执行称体重流程 (三)避免透析中进食 (四)选择合理的透析器 (五)药物的合理使用 (六)科室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掌握透析
相应并发症的各种预防措施。
(一)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对病人实行分管护理,责任护士 对分管的患者及家属介绍IDH的 相关知识,告知IDH的危害、引 起原因、临床表现、如何防止等。
(二)严格执行称体重流程
所有血液透析患者称重必须有护士在场, 专人负责称重,称重前询问并检查衣物更 换情况,对衣物不一致的需称量衣物重量, 所带食物也需称重,有需要者先如厕。使 用专用记录本,称重后及时记录。
(二)严格执行称体重流程
(三)避免透析中进食
指导患者血液透析前必须进餐,尽量避免 透析中进食。如因时间安排问题,透析过 程中需进食者,可指导患者进食面包馒头 等干食,进食量约50毫克。时间选在透析 开始后3小时内,血压不高的患者尽量避免 在血压透析3小时后进食。对易发生低血糖 的糖尿病患者加强巡视,必要时测血糖, 透析过程中给予糖果及葡萄糖补充,避免 低血糖发生。
当超滤过多或超滤 速度过快。使超滤 率大于毛细血管再 充盈率时,会引起 有效血容量不足心 脏灌注及心输出量 下降而发生低血压
原因
血管感受器反
应低下,不能 及时调节血压
有效血容量减少
自主神经功能 紊乱
如严重贫 血、低蛋 白血症、 低血糖休 克、心功
透析患者自身 因素
透析中进餐、
透析膜相容 性差
透析前服用大量 长效降压药
降低血液透析患者 低血压发生率
血透室2016年第一季 度持续质量改进
原因分析
药物影响:
透析前或透析中使用降压药
透析低血压的概念
平均动脉压= 舒张压+1/3脉
压差
透析低血压(IDH)是指平均动脉 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 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
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 症,其发生率约为20%~40%。
(四)选择合理的透析器
透析器的选择应个体化 对首次透析者选择面积小低通量透析器,
并增加预冲量。 对年老体弱的患者或者体重较小的女性患
者适当采用小面积透析器。
(四)选择合理的透析器
低通量透析器:尿素清除率180-190ml/min, 肌酐清除率160-172 ml/min,维生素B12清 除率60-80 ml/min,几乎不清除β2-微球蛋白
(六)IDH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通知医生,将透析患者去枕平卧,头 低位,可将床尾抬高,出现呕吐时,头应 偏向一侧。 停止超滤,减慢血流量,同时给予 吸氧,测量血压。 输入生理盐水100~200ml,输液时 可阻断动脉血流,以加快输液速度。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降低透析液温度。
(六)IDH紧急处理措施
必要时可用50%葡萄糖注射液,血清蛋白或 输血等,多数患者可缓解。 血压恢复正常后,再继续透析,同时 密切观察血压,根据血压情况增减 超滤量。 对心源性低血压或感染性休克的患者, 根据情况给予强心剂或升压药。
金宝14L透析器膜面积1.4平方米
FX10透析器膜面积1.8平方米
NIPRO空心纤维透析器
(五)药物的合理使用
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的患者由于超滤脱水, 透析过程中血压会下降,因此,有低血压 倾向的患者,透析当天,透前尽量避免使 用或少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血压过高可根 据医嘱给药,给药后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 化,一般患者透析后再用。
可以激活
补体,诱 发低血压
老年 心包疾病
糖尿病
易发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H 的
危险人群
自主神经病 变
透析间期体 重
增加过多
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
IDH临床症状
早期症状
严重表现
打哈欠、乏力、 恶心、呕吐、
腹痛、便意感、 血压正常或稍有下降、 脉搏加快、头昏眼花、
出冷汗、后背发酸
呼吸困难、黑朦、 胸痛、腹痛、
四肢某部或多部肌肉抽筋 心绞痛发作、
重点突出饮食指导,控制水分的 摄入,使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保持 在干体重的3-5%,体重增加过多 患者延长透析时间,指导患者增 加透析次数。
对老年及理解力差的患者应不断 强化,使他们真正理解。
(一)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护士在交谈中应告诉 患者有任何异常感觉要及早诉说,以便及时 处理。 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惧怕心理,增加病人 依从性,降低或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告诉患者在透析结束后起床不要过快, 避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高通量透析器:尿素清除率185-192ml/min, 肌酐清除率172-180 ml/min,维生素B12清 除率118-135 ml/min,β2-微球蛋白透析后下 降率为40-60%。
(四)选择合理的透析器
透析膜面积:通常面积越大,尿素清除效 果越好,但预充血量也越大,透析器面积 <1.0m2 为小面积,1.0~1.8m2为中面积, >1.8m2为大面积。
积极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
(六)IDH的护理
一般病人每小时测量血压1次,新病人和危重 病人每15~30min测量血压1次,
同一病人两次血压的差值若大于20mmHg (排除使用降压药的情况)应视为低血压。
加强巡视,观察血流量、神志、面色等情况,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病情变化,早期处理, 不适症状容易缓解。
(六)IDH紧急处理措施
如经上述处理仍无无改善,立即终止血液 透析。 患者下机后应平卧15~30分钟再起 床,起床动作应缓慢,不宜过快, 如继续头晕无力,血压无明显回升 者,可留院观察。
(六)IDH的护理
低温透析:低温可以提高血浆儿茶酚胺水 平,血管收缩,增加血管外周阻力,减少 体表血流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可调钠透析:在透析开始时,透析液钠浓 度145-150,在透析结束时调至正常范围。
序贯透析:先行单超,然后进行透析,可 以清除大量液体,序贯透析时血浆渗透压 下降相对少而缓慢,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实施对策
(一)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二)严格执行称体重流程 (三)避免透析中进食 (四)选择合理的透析器 (五)药物的合理使用 (六)科室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掌握透析
相应并发症的各种预防措施。
(一)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对病人实行分管护理,责任护士 对分管的患者及家属介绍IDH的 相关知识,告知IDH的危害、引 起原因、临床表现、如何防止等。
(二)严格执行称体重流程
所有血液透析患者称重必须有护士在场, 专人负责称重,称重前询问并检查衣物更 换情况,对衣物不一致的需称量衣物重量, 所带食物也需称重,有需要者先如厕。使 用专用记录本,称重后及时记录。
(二)严格执行称体重流程
(三)避免透析中进食
指导患者血液透析前必须进餐,尽量避免 透析中进食。如因时间安排问题,透析过 程中需进食者,可指导患者进食面包馒头 等干食,进食量约50毫克。时间选在透析 开始后3小时内,血压不高的患者尽量避免 在血压透析3小时后进食。对易发生低血糖 的糖尿病患者加强巡视,必要时测血糖, 透析过程中给予糖果及葡萄糖补充,避免 低血糖发生。
当超滤过多或超滤 速度过快。使超滤 率大于毛细血管再 充盈率时,会引起 有效血容量不足心 脏灌注及心输出量 下降而发生低血压
原因
血管感受器反
应低下,不能 及时调节血压
有效血容量减少
自主神经功能 紊乱
如严重贫 血、低蛋 白血症、 低血糖休 克、心功
透析患者自身 因素
透析中进餐、
透析膜相容 性差
透析前服用大量 长效降压药
降低血液透析患者 低血压发生率
血透室2016年第一季 度持续质量改进
原因分析
药物影响:
透析前或透析中使用降压药
透析低血压的概念
平均动脉压= 舒张压+1/3脉
压差
透析低血压(IDH)是指平均动脉 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 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
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 症,其发生率约为20%~40%。
(四)选择合理的透析器
透析器的选择应个体化 对首次透析者选择面积小低通量透析器,
并增加预冲量。 对年老体弱的患者或者体重较小的女性患
者适当采用小面积透析器。
(四)选择合理的透析器
低通量透析器:尿素清除率180-190ml/min, 肌酐清除率160-172 ml/min,维生素B12清 除率60-80 ml/min,几乎不清除β2-微球蛋白
(六)IDH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通知医生,将透析患者去枕平卧,头 低位,可将床尾抬高,出现呕吐时,头应 偏向一侧。 停止超滤,减慢血流量,同时给予 吸氧,测量血压。 输入生理盐水100~200ml,输液时 可阻断动脉血流,以加快输液速度。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降低透析液温度。
(六)IDH紧急处理措施
必要时可用50%葡萄糖注射液,血清蛋白或 输血等,多数患者可缓解。 血压恢复正常后,再继续透析,同时 密切观察血压,根据血压情况增减 超滤量。 对心源性低血压或感染性休克的患者, 根据情况给予强心剂或升压药。
金宝14L透析器膜面积1.4平方米
FX10透析器膜面积1.8平方米
NIPRO空心纤维透析器
(五)药物的合理使用
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的患者由于超滤脱水, 透析过程中血压会下降,因此,有低血压 倾向的患者,透析当天,透前尽量避免使 用或少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血压过高可根 据医嘱给药,给药后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 化,一般患者透析后再用。
可以激活
补体,诱 发低血压
老年 心包疾病
糖尿病
易发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H 的
危险人群
自主神经病 变
透析间期体 重
增加过多
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
IDH临床症状
早期症状
严重表现
打哈欠、乏力、 恶心、呕吐、
腹痛、便意感、 血压正常或稍有下降、 脉搏加快、头昏眼花、
出冷汗、后背发酸
呼吸困难、黑朦、 胸痛、腹痛、
四肢某部或多部肌肉抽筋 心绞痛发作、
重点突出饮食指导,控制水分的 摄入,使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保持 在干体重的3-5%,体重增加过多 患者延长透析时间,指导患者增 加透析次数。
对老年及理解力差的患者应不断 强化,使他们真正理解。
(一)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护士在交谈中应告诉 患者有任何异常感觉要及早诉说,以便及时 处理。 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惧怕心理,增加病人 依从性,降低或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告诉患者在透析结束后起床不要过快, 避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高通量透析器:尿素清除率185-192ml/min, 肌酐清除率172-180 ml/min,维生素B12清 除率118-135 ml/min,β2-微球蛋白透析后下 降率为40-60%。
(四)选择合理的透析器
透析膜面积:通常面积越大,尿素清除效 果越好,但预充血量也越大,透析器面积 <1.0m2 为小面积,1.0~1.8m2为中面积, >1.8m2为大面积。
积极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
(六)IDH的护理
一般病人每小时测量血压1次,新病人和危重 病人每15~30min测量血压1次,
同一病人两次血压的差值若大于20mmHg (排除使用降压药的情况)应视为低血压。
加强巡视,观察血流量、神志、面色等情况,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病情变化,早期处理, 不适症状容易缓解。
(六)IDH紧急处理措施
如经上述处理仍无无改善,立即终止血液 透析。 患者下机后应平卧15~30分钟再起 床,起床动作应缓慢,不宜过快, 如继续头晕无力,血压无明显回升 者,可留院观察。
(六)IDH的护理
低温透析:低温可以提高血浆儿茶酚胺水 平,血管收缩,增加血管外周阻力,减少 体表血流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可调钠透析:在透析开始时,透析液钠浓 度145-150,在透析结束时调至正常范围。
序贯透析:先行单超,然后进行透析,可 以清除大量液体,序贯透析时血浆渗透压 下降相对少而缓慢,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