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金大力PPT课件
合集下载
汪曾祺金大力专题培训课件

A.小说开篇寥寥数语就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职业、性格 和家庭情况,只是金大力既无大力气,又无大本事,只是一 个普普通通的人而已。
B.“他怎么会当了瓦匠头儿呢?”这一问,引出了当瓦匠 头的条件。从全文来看,金大力凭好人缘当上了这个瓦匠头。
C.金大力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在别人上工前他已经做好了 开工干活的各种准备,在别人收工后,他还要检查一番,中 间歇工时,他还要服务于工友。
汪曾祺的小说总是不动声色地苦守着一抹诗意,这种诗意阅 读者只有超越红尘、穿透庸常,以一颗赤子之心靠近才能彻悟 。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平凡的生平注定要隐于自然或社会的哪 个角落,在那里上演着各式的悲欢,这并没有什么,顺境能进 逆境能退,冷也过得热也安得,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打不败的奇 迹。(人情美 人性美)
3、金大力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 老实本分、人缘很好的普通人。①老 实本分,易于满足。①沉默寡言。不 事张扬。②干活认真,吃苦耐劳。③
善良淳朴,不贪图钱财。
4、(有观点,2分;具体分析,每点2分,答 对3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小说意在引导 我们关注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的生活。①赞 美以金大力为代表的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勤劳 朴实的美德。②展现家乡淳朴善良、勤劳和 睦的风俗人情。③隐含着对这些辛苦劳作的 普通人晚年命运的一丝担忧。④反思怎样提 高普通大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
D.金大力普通得连他的大名都无人知晓,他是当时社会劳 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他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很多美德。
E.这篇小说语言朴素无华,描写方式较为单一,除了几句 简单的对话描写,没有其他的描写手段,主要以叙述形式展 开故事情节。
2.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3.生活中不乏像金大力这样的人,金大力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B.“他怎么会当了瓦匠头儿呢?”这一问,引出了当瓦匠 头的条件。从全文来看,金大力凭好人缘当上了这个瓦匠头。
C.金大力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在别人上工前他已经做好了 开工干活的各种准备,在别人收工后,他还要检查一番,中 间歇工时,他还要服务于工友。
汪曾祺的小说总是不动声色地苦守着一抹诗意,这种诗意阅 读者只有超越红尘、穿透庸常,以一颗赤子之心靠近才能彻悟 。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平凡的生平注定要隐于自然或社会的哪 个角落,在那里上演着各式的悲欢,这并没有什么,顺境能进 逆境能退,冷也过得热也安得,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打不败的奇 迹。(人情美 人性美)
3、金大力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 老实本分、人缘很好的普通人。①老 实本分,易于满足。①沉默寡言。不 事张扬。②干活认真,吃苦耐劳。③
善良淳朴,不贪图钱财。
4、(有观点,2分;具体分析,每点2分,答 对3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小说意在引导 我们关注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的生活。①赞 美以金大力为代表的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勤劳 朴实的美德。②展现家乡淳朴善良、勤劳和 睦的风俗人情。③隐含着对这些辛苦劳作的 普通人晚年命运的一丝担忧。④反思怎样提 高普通大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
D.金大力普通得连他的大名都无人知晓,他是当时社会劳 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他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很多美德。
E.这篇小说语言朴素无华,描写方式较为单一,除了几句 简单的对话描写,没有其他的描写手段,主要以叙述形式展 开故事情节。
2.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3.生活中不乏像金大力这样的人,金大力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金大力》ppt课件完美版

精品实用课件PPT
4
预习交流 再次诵读课文,概括介绍文中的人物形象,
对其加以介绍。(100字左右)
• 提示:介绍中应涉及到:人物的职业、 外貌形象、行为特点以及作者对他们的 态度。
精品实用课件PPT
5
讨论分析“金大力”形象
(1)总结金大力这个 人物形象。 (2)作者说“不知为 什么,他的人缘儿会 那么好”请从原文中 找答案。
于平淡中显现奇 崛,情韵灵动淡 远,风致清逸秀 异。
精品实用课件PPT
15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 学不佳,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 看书很杂。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 乃成作家。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 无可矜夸。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里, 抒情其华。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 文俗则雅。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 实在无啥。”(《我为什么写作》)
精品实用课件PPT
6
《金大力》中,为什么特别介绍了金家茶 炉的生活场景?
1、展示真实生活环境。 2、长年累月在一个单调的生活环境中, 每天重复同样的劳动,所以形成他淳朴的 性格和易于满足的状态。 3、他的人缘好和做茶炉生意分不开的。
精品实用课件PPT
7
《金大力》文中,每 一篇的结尾都意味深 长,给读者回味和咀 嚼的空间。这是汪曾 祺作品独特的结尾方 式,请问这是为什么?
汪曾祺以其文本谈天论地,谈人说己, 坦坦荡荡,了无心机,像一个自足的隐者。
精品实用课件PPT
16
落 花 无 言 , 人 淡 如 菊
精品实用课件PPT
17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崇尚和谐,以静为本,以
“和”为贵;一方面顺应人情,重视常识,讲究日常的生
活经验,体现了一种享受现世的乐观精神。汪曾祺写故乡、
金大力PPT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
5
3理清文章结构
.
6
三、结合人物描写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高大结实
老实人
拙于手艺
拙于言辞
人缘好
勤劳质朴
正直 有责任心
朴实善良 不在人前炫耀
不贪钱 对生活知足
对生活没有抱怨 热爱生活 勤劳
.
7
四、研读第3段,学习写作手法
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
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
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
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
千部一腔”,功不可没。汪曾祺的散文不注
.
3
二、整体感知
1 生字词 河堤 湍急 一爿 逞能
信笺 烹制
腌制 炮制
间或
.
4
2 体裁知识:小说
三要素——人物(人物外貌、心理、神态、 动作、语言等描写)
的担忧
.
11
思考: 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艺
术效果?
.
8
明确:
1、欲扬先抑
先写金大力身为瓦匠头手艺不精湛,拙于 言辞,这些与瓦匠头身份不符,再写他的 好人缘,以此突出金大力老实本分的性格 特点。
2、白描
以叙述形式交代人物的表现,语言朴素无 华,寥寥数字点出金大力老实淳朴,不事 张扬的形象。
.
2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
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
来,如话家常。 作品集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
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
金大力课件

作品 在疏放中透出凝重,
于平淡中显现奇 崛,情韵灵动淡 远,风致清逸秀 异。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 学不佳,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 看书很杂。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 乃成作家。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 无可矜夸。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里, 抒情其华。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 文俗则雅。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 实在无啥。”(《我为什么写作》)
作者在第一段介绍“金大力”的得名, 目的是什么?
金大力能当上瓦匠头,靠的不是技 艺手艺和交际手段,而是“以德服 人”,在乡亲里很有人缘,做事认 真,勤劳质朴,踏实做事,得到了 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
第5段:描写兴建动工的风俗有什么 作用?
兴建动工的习俗非常传统,金大力 和周围的伙计们和谐相处,反映出 金大力所在的环境也是一个很纯朴、 很古朴的社会环境。
笨拙:拙于手艺、拙于言辞
人缘好:与同行商议;代主人接 待
朴实善良,不炫耀
不贪财
热爱生活,不抱怨
讨论分析“金大力”形象
• 第1段:为什么要叫他“金 大力”?
“为什么叫他金大力,已经无从查考。他姓金,块 头很大,他家放剩饭的淘箩,年下腌制的风雨咸肉, 都挂得很高,别人够不着,他一伸手就能取下来, 不用使竹竿叉棍去挑,也不用垫一张凳子。身大力 不亏。”
相(xiāng)地(观察地形地物,勘察土地) 砌(qì)墙 瓦脊(jǐ) 和(huó)泥 笨拙(zhuō) 冲坍(tān)(因冲刷而倒塌) 铁锹(qiāo) 器皿(mǐn) 筛(shāi)子 房liáng(梁) 高liáng(粱) 在腰带里掖(yē)一把菜刀 逞(chěng)能(显示自己才能,含贬义) 兑(duì)现 半晌(shǎng) 簸箕(bò·ji) 稻糠(kāng) 闷声不响:不言不语,一声不响。
金大力课件

一担口水缸这对容二水十生八四担活担;金水没家都一是有天金至抱大少力怨要挑用的; 二有十活四 热爱生活 时;他早晚挑;没活时瓦匠不能每天有活白
天挑
你要是路过金家茶炉子;常常可以看
见金大力坐在一根搭在两只水桶的扁担 上休息;好像随时就怨;热爱生活
• 喝待工酒;待工酒是款待匠人和帮工者酒席 的总称 一日三餐;餐餐佳肴;其中还需摆开工 酒 上梁酒 圆工酒 建房耗资大;故民间有没 有三年陈酒浆;不能动用木瓦匠的说法
汪曾祺
生于1920年;逝于1997年 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大 著名作家散文 小说 获奖小说 受戒 大淖nào记事戏 曲 沙家浜垒起七星灶散文笔调 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 zuō泛指各种行业的见闻和风 物人情 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
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 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简介:192O~1997;现 当代作家 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 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 影响 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 毕业后在昆明 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 历史博物馆职员 1946年起在 文学杂志 文艺复兴和 文艺春秋上发表 戴车匠 复仇 绿猫 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 文坛注目 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 中国民 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 北京文艺和 民间文学等刊物 1962年调入北京京剧 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
拙于言辞 利的应酬门面话讨主人家喜欢;也不会说
几句夸赞奉承;道劳致谢的漂亮话叫同行高 兴;更不会长篇大套地训教小工以显示一 个头儿的身份 他说的只是几句实实在在的 大实话 说话很慢;声音很低;跟他那副大骨架 很不相符
拙于言辞
只有一条;他倒是具备的:他有一 个好人缘儿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人缘
天挑
你要是路过金家茶炉子;常常可以看
见金大力坐在一根搭在两只水桶的扁担 上休息;好像随时就怨;热爱生活
• 喝待工酒;待工酒是款待匠人和帮工者酒席 的总称 一日三餐;餐餐佳肴;其中还需摆开工 酒 上梁酒 圆工酒 建房耗资大;故民间有没 有三年陈酒浆;不能动用木瓦匠的说法
汪曾祺
生于1920年;逝于1997年 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大 著名作家散文 小说 获奖小说 受戒 大淖nào记事戏 曲 沙家浜垒起七星灶散文笔调 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 zuō泛指各种行业的见闻和风 物人情 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
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 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简介:192O~1997;现 当代作家 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 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 影响 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 毕业后在昆明 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 历史博物馆职员 1946年起在 文学杂志 文艺复兴和 文艺春秋上发表 戴车匠 复仇 绿猫 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 文坛注目 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 中国民 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 北京文艺和 民间文学等刊物 1962年调入北京京剧 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
拙于言辞 利的应酬门面话讨主人家喜欢;也不会说
几句夸赞奉承;道劳致谢的漂亮话叫同行高 兴;更不会长篇大套地训教小工以显示一 个头儿的身份 他说的只是几句实实在在的 大实话 说话很慢;声音很低;跟他那副大骨架 很不相符
拙于言辞
只有一条;他倒是具备的:他有一 个好人缘儿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人缘
《金大力》pptx课件(20页)

10.不贪钱,对生活很知足 11. 对生活没有埋怨
热爱生活
结尾段落
金大力不变样,多少年都是那个样子。高 大结实,沉默寡言。
不,他也老了。他的头发已经有了几根白 的了,虽然还不大显,墨里藏针。
问题:
在课文结尾的两段 话中,作者为什么 在结尾说金大力老 了?
你体会到作者什么 心情?
作者想抒发的情感 是什么?
这人很拙于言词,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老是闷声不
响,他不会说几句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应酬门面话讨 主人家喜爱;也不会说几句夸赞奉承,道劳致谢的美丽话
叫的同身行份高。他兴说;更的不只会是长几拙篇句大于踏套踏言地实训辞实教的小大工实以话显。示说一话个很头慢儿,
声音很低,跟他那副大骨架很不相符。
只有一条,他倒是具备的:他有一个好人缘儿。不 知道为什么,他的人缘儿会那么好。
勤劳质朴 板子上昨天滴下的灰泥,把"脚手"往上提一提,捆"脚
手"的麻绳紧一紧,扫扫地,然后,挑了两担水来,用
做事认真 铁锹抓钩和青灰,--石灰里兑了锅烟;和黄泥。
黄昏收工时,他总是最后一个走。他要各处看看,看 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他的手艺不高,这些都还是会看 的),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木匠熬胶要点火,瓦匠 里有抽烟的)。
语言尽显“自然、随意〞, 背后却是苦心孤诣。
二、文章背景
《金大力》选自汪曾祺 小说作品《故乡人》。
该小说集共三部分组成: 《打鱼的》《金大力》 《钓鱼的医生》
三、人物形象
他姓金,块头倒是很大。他家放剩饭的淘箩,年下 腌制的风鱼咸肉,都挂得很高,别人够不着,他一伸手 就能取下来,不用使竹竿叉棍去挑,也不用垫一张凳子。
汪曾祺
一、作者简介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 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 家的代表人物
热爱生活
结尾段落
金大力不变样,多少年都是那个样子。高 大结实,沉默寡言。
不,他也老了。他的头发已经有了几根白 的了,虽然还不大显,墨里藏针。
问题:
在课文结尾的两段 话中,作者为什么 在结尾说金大力老 了?
你体会到作者什么 心情?
作者想抒发的情感 是什么?
这人很拙于言词,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老是闷声不
响,他不会说几句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应酬门面话讨 主人家喜爱;也不会说几句夸赞奉承,道劳致谢的美丽话
叫的同身行份高。他兴说;更的不只会是长几拙篇句大于踏套踏言地实训辞实教的小大工实以话显。示说一话个很头慢儿,
声音很低,跟他那副大骨架很不相符。
只有一条,他倒是具备的:他有一个好人缘儿。不 知道为什么,他的人缘儿会那么好。
勤劳质朴 板子上昨天滴下的灰泥,把"脚手"往上提一提,捆"脚
手"的麻绳紧一紧,扫扫地,然后,挑了两担水来,用
做事认真 铁锹抓钩和青灰,--石灰里兑了锅烟;和黄泥。
黄昏收工时,他总是最后一个走。他要各处看看,看 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他的手艺不高,这些都还是会看 的),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木匠熬胶要点火,瓦匠 里有抽烟的)。
语言尽显“自然、随意〞, 背后却是苦心孤诣。
二、文章背景
《金大力》选自汪曾祺 小说作品《故乡人》。
该小说集共三部分组成: 《打鱼的》《金大力》 《钓鱼的医生》
三、人物形象
他姓金,块头倒是很大。他家放剩饭的淘箩,年下 腌制的风鱼咸肉,都挂得很高,别人够不着,他一伸手 就能取下来,不用使竹竿叉棍去挑,也不用垫一张凳子。
汪曾祺
一、作者简介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 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 家的代表人物
2.《金大力》课件

感谢聆听
授课人:程安仲
1. 作者简介
汪曾祺《我为什么写作》,全诗如下: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 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 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 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
金大力
汪曾祺
授课人:程安仲
目 录
c
01 02
作者简介 课文结构 表达技巧
o n t e n t s
03
01 作者介绍
1.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市人。 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 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 1940年开始创作小说,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有:《受戒》 《大淖nào记事》。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 北京京剧院编辑;文革中参与现代京剧《沙家浜》的修改。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第6自然段写工程过程。金大力早来晚走,照应 工程,体贴同行,关照主人,进一步刻画了他勤劳、 朴实和善良的本性。这一段是场景的进一步描画,增 加了人的行为,显得更为逼真、亲切。 第7自然段写金大力很知足。金大力与同行师傅 和睦相处,同行师傅们要给他加工钱,他拒绝了,说 了四句话:第一句是拒绝;第二句是他的价值观;第 三句是以己度人,关心人;第四句是他的人生观— —知足。话语实在、质朴,体现了他善良、知足的品 德。
第4自然段写金大力接瓦匠活,展开写他的“人缘 好”。在乡邻们,有大的瓦匠活“就会把金大力叫来”, 是相信他;在金大力自己,虽然“一辈子经手了数不清 的砖瓦石灰,可是没有得过一手钱的好处”,是诚实正 派。尽管他算工算料什么也不会,但他会找“有经验的 同行商议”。这就是金大力人缘好的主要原因:善良、 正直、知足、不贪。 第5自然段写工程开工,金大力破土、喝酒、点鞭。 这一段展现了主人公生活的社会环境,充满着浓厚的乡 土气息:遵循着生活的自然规律,人们和谐相处,真诚 相待,安然地过着日子。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18《金大力》课件32张

五、总结
金大力的淳朴老实,勤劳踏实,以及他与周围乡人 的人和人关系融洽和谐,交往率直的环境,构建出一个 重义轻利、仁和爱人的古朴乡镇风俗场景。这正是汪曾 祺文学审美理想的核心。
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最高明之处就是不刻意雕琢。 作者颇似一位回乡寻访旧事的游子,如叙家常一样款款 地向读者讲述左邻右舍的故事,疏放中透出凝重,平淡 中显现奇崛。刻画人物如此,环境描写更是如此。看似 不经意的一笔,却有高妙的用意。
可是他的瓦刀抿子几乎随时都是干的。他一天使的家伙就是铁锹抓钩, 他老是在和灰、和泥。他只能干这种小工活,也就甘心干小工活。
• 朴实善良,不在人前炫耀
• (6)第7段 金大力是个瓦匠头儿,可是拿的工钱很低,比一个小工 多不了多少。同行师傅们过意不去,几次提出要给金头儿涨涨工钱。 金大力说:“不。干什么活,拿什么钱。再说,我家里还开着一爿茶 水炉子,我不比你们指身为业。这我就知足。”
建房奠基,民间俗称“下屋基”,一般要在墙基上砌一块青色的奠基石, 上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作为镇宅符,寓意所向无敌、百鬼可镇、 灾祸敢当。
上梁求吉,选择上梁木,有的用榆木,榆的谐音“余”,取“余粮万石” 之意。有的用枣木做檩,取“早积余粮”之意。
上梁披红,由木工用红绸或红棉布包梁,起梁时间大多选择在正午时分, 石、瓦、木、锯四匠齐集,左邻右舍都来捧场凑热闹,在掌墨师傅的口 令下,由四个木工小伙用新绳索将房梁向上提升到位,在场的人们兴高 采烈,房主放鞭炮,撒喜糖。
• 人缘好,能找同行商议而不会被嫉妒,能代替主人招待工人,人 缘好由见一斑。
清未、民国时期,富户建房要做的第一桩事就是相住宅地风水,把 人的未来命运、子孙后代的祸福与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在相地时进行卜吉活动,大都按《黄帝内经》中的“以形势为身体, 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 为冠带,若如斯,是事严雅,乃由上吉”的风水整体系统原则办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戒》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汪曾祺写作风格体现在:
❖ 语言亲切朴实,善用短句、口语写人叙事。
❖ 文章描写金大力及其他人安静悠闲地生活状 态及淳朴善良的人性美。作者对他的描写和 赞同,体现作者内心的向往和人格的追求。
任务是生活在环境中的,作者对环境的描写
没有刻意雕琢只是娓娓道来,看是不经意却
用以高妙。
.
21
《金大力》中的金大力也“拙于言词,一天说不了几句话”
,没有什么出奇的本领,“墙都砌不直”的他做瓦匠也“不够
格”。因为尽职尽责,做事老实“有一个好人缘儿”他成为瓦
匠头儿,得到主人家的礼遇和同行的爱戴。他拿同小工差不多
乏厚重的历史感,并不缺乏那种普遍的、极
具针对性的指代意义。(疏放中有凝重,平
淡中有奇崛)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和谐安适才是汪曾祺真正的美学旨趣与人文 理想。孔子激赏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 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人格 大境,在汪曾祺的文字世界俯拾即是。其实 ,只要乐天知命、急公好义,我们就都有机 会修成自己的诗人、圣人。
.
33
1.D C(答D得3分,答C 得2分,答 B得1分,答A E不给分。)
2.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金大力身为瓦
匠头既不是年高望重,手艺也不精湛,还不
善言辞,这些都与瓦匠头的身份不相符合,
最后再写他具备好人缘,就自然突出了金大
力老实本分的性格特点。②采用白描手法。
这一段文字主要以叙述形式交代人物的表现,
它,任何干枯的生活都会绿意盎然。他们一
直在翻找,他们心中也必有一个目标是常人
所不知道的,却正是他们的快乐所在。人物
极像简笔画,甚至我们只能看到背影。他们
的生命是否有色彩,是否有价值,我们的心
中都有一个判断。《金大力》标题也可以改
作《人生》,人物显然来自我们之中,或者
小说就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地段。小说并不缺
汪曾祺
.
1
.
2
.
3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 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 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 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 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 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
,扑鲁鲁鲁飞远了。
……
.
4
❖ 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 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 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 服格挣挣的。——这里的风俗,十五六岁的 姑娘就都梳上头了。
“鸭蛋青”、“棋子黑”、“清水”、“ 星星”,新鲜、形象、生动,在接连不断的 比喻中,表现了两位乡村少女的质朴与美丽 ,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的工钱,大家很不安。他说:“不。干什么活,拿什么钱。再
说,我家里还开着一爿茶水炉子,我不比你们指身为业。这我
就知足。敦厚、乐观、自足的金大力则能很好地融入人群,这
是一种进步。他对金钱的淡看,对众人的关心,从至为粗朴的
语言和行动中透出,也一样令人心生感佩。 汪曾祺的小说总是不动声色地苦守着一抹诗意,这种诗意阅
读者只有超越红尘、穿透庸常,以一颗赤子之心靠近才能彻悟
。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平凡的生平注定要隐于自然或社会的哪
个角落,在那里上演着各式的悲欢,这并没有什么,顺境能进
逆境能退,冷也过得热也安得,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打不败的奇
迹。(人情美 人性美)
.
22
❖ 平凡得如同草芥的人物,他们的生命中包孕
着某种顽强,这种顽强能够战胜一切,有了
语言朴素无华,寥寥数语点出了金大力老实
淳朴、不事张扬的形象。
.
34
3、金大力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
老实本分、人缘很好的普通人。①老
实本分,易于满足。①沉默寡言。不
事张扬。②干活认真,吃苦耐劳。③
善良淳朴,不贪图钱财。
4、(有观点,2分;具体分析,每点意在引导
❖ C.金大力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在别人上工前他已经做好了 开工干活的各种准备,在别人收工后,他还要检查一番,中 间歇工时,他还要服务于工友。
❖ D.金大力普通得连他的大名都无人知晓,他是当时社会劳 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他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很多美德。
❖ E.这篇小说语言朴素无华,描写方式较为单一,除了几句
我们关注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的生活。①赞
美以金大力为代表的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勤劳
朴实的美德。②展现家乡淳朴善良、勤劳和
睦的风俗人情。③隐含着对这些辛苦劳作的
普通人晚年命运的一丝担忧。④反思怎样提
高普通大众的生活水平. 和幸福。
35
.
36
简单的对话描写,没有其他的描写手段,主要以叙述形式展
开故事情节。
.
32
2.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3.生活中不乏像金大力这样的人,金大力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用质朴的语言刻画了金大力这个 普通得连他的大名都无人知晓的人物形象, 也勾画出了人物生活的环境,从全文来看, 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请结合文本和现 实,简要分析你的理解。
.
30
.
31
巩固练习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小说开篇寥寥数语就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职业、性格 和家庭情况,只是金大力既无大力气,又无大本事,只是一 个普普通通的人而已。
❖ B.“他怎么会当了瓦匠头儿呢?”这一问,引出了当瓦匠 头的条件。从全文来看,金大力凭好人缘当上了这个瓦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