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对焊工艺
U对焊机N系列闪光闪光对焊的主要焊接工艺及原理

U对焊机N 系列闪光闪光对焊的主要焊接工艺及原理:1.焊接电极加紧工件,在工件尚未完全接触时,开始闪光。
2.接下来,焊接电极夹紧的工件缓慢接近,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工件间接触处开始熔化,同时有部分金属熔液溢出,形成初始的对焊节点。
3.焊接区域变得越来越热,对焊的速度也随着加速。
4.闪光和飞溅使两个接触面完全焊接在一起。
5.最后再利用高压进行顶锻,切断电流,焊接完成。
主要应用领域:1.各种餐具,厨房和餐具刀具的焊接;2.自行车,摩托车,汽车车圈,及其他金属环的对焊;3.各种金属丝,金属带,铁棒,建筑用钢筋对焊;4.各种圆管,方管的“L”形与“T”形焊接;5.窗框与门框的对角焊接。
主要技术参数:参数额度功率额度电压额定频率最大短路电流负载持续率最大加紧力最大顶锻力冷却水流量平均重量外形尺寸型号UN-50 50KVA 380V/420V50/60Hz19000A50% 4000N 2000N 150L/H350Kg 100*90*150CMUN-75 75KVA 380V/420V50/60Hz24000A50% 6500N 3000N 150L/H450Kg 100*90*150CMUN-100 100KV A 380V/420V50/60Hz28000A50% 6500N 3000N 150L/H550Kg 100*90*150CMUN-150 150KV A 380V/420V50/60Hz32000A50% 8500N 4000N 300L/H1200Kg140*100*170CMUN-200 200KV A 380V/420V50/60Hz37000A50% 8500N 4000N 300L/H1400Kg140*100*170CMUN Series Pneumatic Flash Butt Welder。
闪光对焊的工艺流程

闪光对焊的工艺流程英文回答:Flash butt welding is a type of resistance welding process used to join two metal pieces together. It involves heating the ends of the two pieces by passing a high current through them, and then quickly applying pressure to forge them together. This process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automotive, aerospace,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for joining components such as rails, pipes, and wires.The process of flash butt welding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steps. First, the two metal pieces to be joined are aligned and clamped together. Then, a high current is passed through the ends of the two pieces, causing them to heat up. As the current passes through the metal, resistance to the flow of electricity generates heat, which raise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etal. The heat causes the metal to soften and become malleable.Once the metal reaches the desired temperature, the current is quickly shut off, and pressure is applied to the ends of the metal pieces. The pressure forces the softened metal to flow together, creating a solid and continuous joint. The pressure is maintained until the joint cools and solidifies. The entire process is completed in a matter of seconds.Flash butt welding offers several advantages over other welding methods. It produces a strong and reliable joint with minimal distortion or deformation. The process is also highly automated, allowing for efficient and consistent production. Additionally, flash butt welding does not require the use of filler material, reducing costs and simplifying the process.An example of flash butt welding in practice is the joining of two steel rails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The ends of the rails are aligned and clamped together. A high current is then passed through the rails, heating them up. The current is quickly shut off, and pressure is applied to forge the rails together. The resulting joint is strong anddurable,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the weight and forces exerted on the railway track.中文回答:闪光对焊是一种电阻焊接工艺,用于将两个金属件连接在一起。
闪光对焊施工工艺处理标准规定

2.钢筋闪光对焊施工工艺标准2.1.总则2.1.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直径14~25mm的HPB235、HRB335、HRB400钢筋接长的对焊焊接。
2.1.2.术语(1)闪光对焊:闪光对焊是将两根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根钢筋接触点产生的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熔化,产生强烈的飞溅,形成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2)对焊连接:通过钢筋热熔顶锻压力作用,使两根钢筋热熔后粘接,将一根钢筋受到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
(3)抗拉强度:接头试件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按钢筋公称面积计算所达到的最大拉应力值。
2.1.3.基本规定(1)含有焊接接头的钢筋在冷拉过程中,若在接头部位发生断裂时,可切除热影响区后再焊再拉;但不得多于两次。
且其冷拉工艺与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2)在工程开工或每批钢筋正式焊接之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性能试验。
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试件数量与要求,应与质量检查与验收时间相同。
(3)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或钢板焊接部位和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当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4)进行闪光对焊时,应随时观察电源电压的波动情况。
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或小于8%时,应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当大于或等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
(5)焊机应经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正常使用。
(6)对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班组及有关人员应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中有关规定,并应执行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焊接设备等事故。
(7)钢筋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关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钢筋闪光对焊工艺标准(完整版)

钢筋闪光对焊工艺标准(完整版)范本一:钢筋闪光对焊工艺标准(完整版)1. 引言1.1 目的1.2 范围1.3 参考文件2. 术语和定义2.1 术语定义3. 基本要求3.1 材料要求3.2 设备要求3.3 人员要求4. 工艺流程4.1 准备工作4.2 工艺步骤4.3 操作说明5. 工艺控制5.1 焊接参数控制5.2 焊接质量控制5.3 焊接缺陷处理6. 安全操作6.1 焊接操作安全要求6.2 设备安全要求6.3 应急处理7. 质量检验7.1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7.2 检验方法7.3 检验记录8. 技术要点8.1 焊接施工班组的建设和管理 8.2 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8.3 焊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9. 附件附件:1. 工艺流程图2. 设备清单3. 检验报告样本4. 焊接缺陷处理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钢筋:指由钢铁制成的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长条状材料。
2. 闪光对焊:一种金属焊接方法,利用高温电弧将钢筋焊接在一起的工艺。
3. 工艺控制:指根据焊接工艺要求,对焊接参数、设备和工艺步骤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焊接质量的一系列措施。
4.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是指对焊接质量进行评估和确定的一套标准,用于判断焊接缺陷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5. 应急处理:是指在突发情况下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保证焊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范本二:钢筋闪光对焊工艺规范(完整版)1. 简介1.1 目的1.2 范围1.3 参考资料2. 术语和定义2.1 术语定义3. 材料准备3.1 钢筋准备3.2 焊接材料准备3.3 其他材料准备4. 设备要求4.1 焊接设备要求4.2 其他设备要求5. 工艺步骤5.1 准备工作5.2 焊接操作步骤5.3 焊接后处理步骤6. 焊接参数6.1 电流参数6.2 电压参数6.3 闪光时间参数7. 质量控制7.1 焊接质量标准7.2 焊接质量控制措施7.3 焊接缺陷处理方法8. 安全操作8.1 个人防护8.2 焊接设备操作安全要求8.3 紧急处理方法9. 质量检验9.1 检验项目9.2 检验方法10. 技术要点10.1 施工队伍建设与管理 10.2 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10.3 设备维护与保养附件:1. 工艺流程图2. 焊接设备清单3. 质量检验记录样本4. 焊接缺陷处理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钢筋:指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金属条2. 闪光对焊:一种金属焊接方法,利用高温电弧将钢筋焊接在一起的工艺3. 工艺步骤: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钢筋和焊接材料的准备、焊接设备的设置等。
闪光对焊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和工艺

闪光对焊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和工艺闪光对焊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
这种焊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两个对接工件时产生的电阻热效应,将工件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然后施加顶锻压力,实现工件的连接。
闪光对焊的基本原理当两个金属工件对接时,电流通过这两个工件形成一个回路。
由于金属的导电性和电阻,电流会受到阻碍。
这些阻碍电流的效应会产生热量,使工件的温度升高并达到熔化或塑性状态。
这种电阻热效应的现象被称为“焦耳热”,是闪光对焊的基本原理。
闪光对焊的方法闪光对焊主要分为两种方法:闪光焊和脉冲闪光焊。
1.闪光焊闪光焊是最常用的闪光对焊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大电流通过工件接头,使工件迅速加热并达到熔化或塑性状态。
在工件接头处,液态金属由于表面张力和重力作用会向下流动,形成“闪光”现象。
在顶锻压力的作用下,液态金属被挤出接头间隙,形成焊接接头。
2.脉冲闪光焊脉冲闪光焊是另一种常用的闪光对焊方法,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交替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产生间断性的闪光和液滴喷射。
这种焊接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加热过程和顶锻过程,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闪光对焊的工艺闪光对焊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对接工件对接前需要将两个工件进行清理和修整,确保对接面平整、无杂质、无氧化膜等。
同时,要保证两个工件的厚度、材质、直径等参数一致。
2.对接工件将两个清理和修整好的工件按照一定的要求对接在一起,确保对接间隙均匀、无错位。
3.通电加热将对接好的工件放置在焊接夹具中,然后通过通电的方式加热工件。
加热时间、电流大小、通电方式等因素需要根据不同的焊接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4.顶锻压力当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施加一定大小的顶锻压力将工件对接接头挤压在一起。
顶锻压力的大小、时机等因素需要根据不同的焊接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5.冷却和取件顶锻完成后,需要将工件自然冷却一段时间,以确保焊接接头质量稳定。
然后就可以将焊接好的工件从焊接夹具中取出。
闪光对焊工艺施工要点

在进 行连续 闪 光焊之 前 ,对钢 筋增 加预热 过程 。将 钢 筋夹 紧在 对焊机 的钳 E上 ,接 通 电源后 ,开始 以较 小 的压 l 力 使 钢 筋 端面 接 触 ,然 后 又 离开 ,这 样 不 断地 离 开 又 接 触 ,每 接触 一次 ,由于 接触 电阻 及钢筋 内部 电阻使焊 接 区
加 热 ,拉开 时产 生瞬 时的 闪光 。经上 述反 复多 次 ,接 头温
上 限直径 ,应根 据焊 机容 量 、钢筋级 别等 具体 情况而 定 。
采 用连续 闪光焊 接 时 ,烧 化过 程应较 长 (以获 得必 要 的加
热 )。烧 化 留量应 等于 两根 钢筋在 断料 时切 断机 刀 E严 重 l
压 伤部 分 ( 括端 面的不 平整度 ),再/ 8 包 J 毫米 。 I
c 、预热 闪光 焊 时的 留量应 包括 :一次烧 化 留量 、二
度 逐渐 升高 ,实 现 了预热过 程 。预热 后接 着进 行闪 光与顶 锻 ,这 两个 过程 与连 续 闪光焊 一样 。进行 大直 径钢 筋焊接 时 ,宜 首 先 采 取 锯 割 或气 割 方 式 对 钢 筋端 面 进 行 平 整处
钢 筋 焊 接 采 用 闪 光 对 焊 ,焊 接 人 员 均 应 经 考 试 合 格 ,持 证上 岗 ,对 于 钢筋焊 接接 头的焊 接工 艺 、参数 、质
量 以及操作 人 员的培 训 、考 试 等要求 ,都 应符 合现行 国家 规范 、规程 的有 关规定 。 ② 工艺 方法及 焊机 的选择 a 、当超过 下表 中的规定 ,且 钢筋 端 面较 平整 ,宜 采 用 预热 闪 光焊 。采用 闪光 一 热 闪光 焊 时 ,应 区分一 次 烧 预 化 留量和 二 次烧化 留量 。一 次烧化 留量 等于 两根 钢筋在 断
闪光对焊施工工艺

闪光对焊施工工艺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热轧钢筋的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一预热闪光焊。
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进口钢筋还应有化学复试单,其化学成分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
2.1.2主要机具:对焊机及配套的对焊平台、防护深色眼镜、电焊手套、绝缘鞋、钢筋切断机、空压机、水源、除锈机或钢丝刷、冷拉调直作业线。
常用对焊机主要技术数据见表4-20。
常用对焊机主要技术数据表4-20焊机型号UN1?0UN1?5UN1?00UN2?50UN17?50?动夹具传动方式杠杆挤压弹簧(人力操纵)电动机凸轮气椧貉?额定容量kV A5075100150150负载持续率%2520202050电源电压V220/380220/380380380380次级电压调节范围V2.9~5.03.52~7.044.5~7.64.05~8.103.8~7.6 次级电压调节级数6881616连续闪光焊钢筋大直径mm10~1212~1616~2020~2520~25预热闪光焊钢筋最大直径20~2232~36404040每小时最大焊接件数507520~3080120冷却水消耗量L/h200200200200600压缩空气压力MPa0.550.6压缩空气消耗量m3/h1552.2作业条件:2.2.1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考试合格证。
2.2.2对焊机及配套装置、冷却水、压缩空气等应符合要求。
2.2.3电源应符合要求,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小于8%时,应采取适当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大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
2.2.4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设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烧伤、触电及火灾等事故。
2.2.5熟悉料单,弄清接头位置,做好技术交底。
3.1工艺流程: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焊接→质量检验3.1.1连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闭合电路→闪光(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3.1.2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闭合电路→断续闪光预热(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3.1.3闪光一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闭合电路→一次闪光闪平端面(两钢筋端面轻微徐徐接触)→连续闪光预热(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二次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3.2焊接工艺方法选择: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闪光对焊的工艺特点

闪光对焊的工艺特点闪光对焊工艺过程是先把焊件装配成对接接头,然后接通电源,并使焊接端面逐渐移近至局部接触,利用电阻热加热这些接触点,产生闪光,使焊接端面熔化,直至焊件端部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达到预定温度,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焊接。
闪光对焊过程由闪光、顶锻、保持、休止等阶段组成。
闪光、顶锻两个阶段是闪光对焊接头形成过程,保持和休止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焊缝质量。
闪光对焊电路如下图所示。
▲闪光对焊电路1—焊件2—绝缘绝热装置3—焊接电极4—焊接变压器在闪光阶段,两焊接端面轻微接触,形成多个接触点,焊接回路电流导通,接触点熔化后形成连接两焊接端面的金属液体过梁。
由于液体过梁中的电流密度极高,使过梁中的液体金属蒸发、过梁爆破。
在蒸气压力和电磁力的作用下,液态金属微粒不断从焊接端面间喷射出来,形成火花急流-闪光。
在闪光过程中,焊件逐渐缩短,焊接端面温度逐渐升高,过梁爆破速度加快,闪光加速。
在闪光过程结束前,应使焊接端面形成厚度均匀的液体金属层,并在一定深度上使金属达到塑性变形温度。
1、闪光的主要作用(1)加热焊件,闪光对焊的热量主要来源于液态过梁的电阻热和过梁爆破时部分金属液滴喷射在焊件对口端面上带来的热量。
(2)烧掉焊接端面上的氧化物及污物,闪平焊接端面。
(3)闪光过程中液态过梁爆破产生的金属蒸气对焊接端面形成自保护作用,有效避免空气对端面间隙的侵入。
(4)闪光后期在焊接端面上形成厚度均匀的液态金属层,为顶锻时排除氧化物和过热金属,形成接头提供条件。
闪光过程结束顶锻开始时,迅速对焊件施加足够的顶锻压力使焊接端面间隙迅速减小,过梁停止爆破,闪光停止,焊接端面及邻近区域开始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
顶锻的作用是密封焊接端面的间隙和液体金属过梁爆破后留下的火口,同时挤出焊接端面的液态金属及氧化夹杂物,使洁净的塑性金属紧密接触,并使接头区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促进焊缝再结晶,形成共晶组织获得牢固接头。
闪光对焊工艺过程如下图所示。
▲闪光对焊工艺过程a)焊件定位夹紧b)闪光开始c)闪光d)顶锻和休止2、闪光对焊的优势采用固体熔化方法,焊接质量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闪光对焊工艺试验
1. 工程概况
本标为焦作1段第三施工标,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区的西半部,合同范围桩号:Ⅳ38+000~Ⅳ41+400,标段总长3400m,沿线布置各类建筑物4座,分别为:翁涧河渠倒虹吸(为河渠、铁路交叉建筑物),李河渠倒虹吸(河渠交叉建筑物),东环路公路桥(公路交叉建筑物),墙南村生产桥(跨渠桥梁)。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倒虹吸顶板、底板、墙身的水平筋Φ16、Φ18、Φ20及Φ22采用闪光对焊(采用的是闪光—预热闪光焊)。
为确保钢筋焊接质量,在正式进行焊接施工前,先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2. 试验目的
确定最佳焊接参数(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一次烧化留量、预热留量、二次烧化留量、变压器级次等)、了解钢筋闪光-预热闪光焊性能以及掌握担负生产的焊术水平,确保现场钢筋闪光-预热闪光焊质量。
3. 试验依据
(1)招、投标文件及招标图纸;
(2)南水北调相关技术要求及其他规定;
(3)《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4. 试验准备
4.1 材料要求
本次试验材料主要是Φ16、Φ18、Φ20及Φ22钢筋,钢筋力学性能和直径均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书,钢
筋无锈蚀和油污。
4.2主要机具设备
(1)主要设备:对焊机UN1-150型具及配套的对焊平台;
(2)辅助设备:深色防护眼镜,电焊手套、绝缘鞋、钢筋截断机、除锈机或钢丝刷防护深色眼镜、电焊手套、绝缘鞋。
4.3作业条件
(1)对焊机检修完好,对焊机容量、电压,符合要求并符合安全规定;
(2)操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上岗证必须在有效期内;
(3)钢筋焊口要平口、清洁、无油污杂质等;
(4)对焊机容量、电压要符合要求。
5.试验场地
本次试验在1#生产营地钢筋加工厂进行。
6.试验试件
本次试验取4组(Φ16、Φ18、Φ20及Φ22各1组),每组6个试件(其中3个用于拉伸试验,3个用于弯曲试验)。
试件长度45cm。
7.试验工艺和方法
闪光对焊是利用对焊机使两段钢筋接触,通以低电压的强电流,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当钢筋加热到一定程度后,立即施加轴向压力挤压(称为顶锻),使形成对焊接头。
7.1试验工艺
根据现场钢筋安装情况,钢筋安装采用的是闪光—预热—闪光焊,其试验工艺如下:
闭合电路→一次闪光闪平端面(两钢筋端面轻微徐徐接触)→断续闪光预热(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二次连续闪光加热到将
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
7.2 试验参数选择
(1)调伸长度
它影响加热条件和塑性变形,选择原则是从减少向电极的散热、确保顶锻时焊件加热部分的刚度、以及焊口加工的可能性等方面考虑。
当长度过小,随向电极散热的增加易使加热区变窄,不利于塑性变形,顶锻时所需压力较大;当长度过大时,则使加热区变宽,电能消耗大;当焊件较细时容易产生弯曲。
调伸长度取值为:Ⅱ级钢筋为1.0~1.5d,直径较小的钢筋宜取较大的值。
(2)闪光留量
即烧化留量,为了满足焊件均匀加热的要求。
若焊件直径较粗,则闪光留量要增大。
钢筋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时,一次烧化留量等于两钢筋切断时的严重压伤部分之和,二次烧伤留量不宜大于8毫米,钢筋越粗,所需的闪光留量越大。
(3)闪光速度
闪光速度应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而降低,在闪光过程中闪光速度由慢到快,一般是从0~1毫米/秒、1.5~2.0毫米/秒,闪光时要求稳定张裂,以防止焊缝金属氧化。
(4)顶锻速度
顶锻开始的0.1秒内应将钢筋压缩2~3毫米,以使焊口闭合,保护焊缝金属免受氧化。
在火口紧密封闭之后,应在每秒压缩量不小于6毫米的速度下完成整个顶锻过程,顶锻速度应愈快愈好。
(5)顶锻压力
顶锻力的大小应是保证液体金属全部挤出、并使焊件对口产生适当的变形的关键。
顶锻压力应随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加,顶锻应在足
够大的压力下快速完成。
(6)顶锻留量
顶锻留量是指在闪光过程结束,将钢筋顶锻压紧后接头处挤出金属而缩短的钢筋长度。
顶锻留量随着钢筋直径增加而增加,闪光—预热—闪光焊为5~8毫米。
其中有电顶锻留量约占2/3。
(7)焊接变压器级数选择
焊接变压器级数可用调节通过钢筋端部的焊接电流来控制。
焊接的钢筋直径大,选择的变压器级数要求就高。
(8)焊接预热时间选择
根据钢筋级别及其直径大小来决定,预热接触时间宜介于0.5-2秒/次内选择。
预热间隙时间应大于每次预热的接触时间。
7.3 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的是闪光—预热—闪光焊,方法如下:
将焊接件紧夹在钳口上,接通电源后,使钢筋逐渐移近,端面局部接触,工作端面的接触点在高电流密度作用下迅速熔化、蒸发、爆破,呈高温粒状金属,从焊口内高速飞溅出来。
预加闪光阶段,把钢筋端部压伤部分烧去,使其端面达到平整。
同时,使焊接件接触,然后又离开,反复多次的断开和接触,接头温度逐渐升高形成预热阶段,焊接达到预热温度后进行连续闪光阶段,工作端面的旧爆破点爆破后又形成新的接触点,这就形成了连续不断爆破过程。
为了保证连续不断闪光,随着金属的烧损,焊接件需要连续不断的送进,以送进速度适应焊接过程的烧化速度。
钢筋经过一定时间的烧化,使其焊口达到所需的温度,并使热量扩散到焊口两边,形成一定宽度的温度区,在撞击式的顶锻压力作用下液态金属排挤在焊口之外,使连接件焊合,并在焊口周围形成毛刺,在结合面周围形成较小的凸起。
试验注意事项:
①焊接前检查焊机各部件和接地情况,调整变压器级次,开放冷却水,合上电闸,始可工作。
②钢筋端头顺直,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两钢筋轴线偏差不得超过0.5mm。
③对II~III级钢筋采用预热闪光对焊时,做到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而有力。
对IV级钢筋,焊接时要做到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适中,频率中低;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而用力得当。
④不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时,其直径差不大于2~3mm。
焊接时,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
⑤负温(不低于-20℃)下闪光对焊,采用弱参数,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使室内保持0°以上。
⑥焊接完毕,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取出钢筋,以免产生弯曲。
⑦当调换焊工或更换钢筋级别和直径时,按规定制作对焊试样(不少于2个)作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
8.试验过程记录
我部于2011年10月26日上午9:00在1#生产营地钢筋加工厂进行进行了闪光—预热闪光焊试验,试验取4组(Φ16、Φ18、Φ20及Φ22各1组),每组3个试件。
试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表:闪光—预热闪光焊试验参数记录表
试验操作人员:林少荣试验时间:2011年10月25日9:30
注:d为钢筋直径。
9.试验结果及结论
9.1试验结果
试验完成后,所取四组试件送检,试验检测结果详见附件。
附件:钢筋焊接接头检测报告。
9.2试验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试件抗拉强度及断口特征均满足标准值(见附件),弯曲试验合格。
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所检项目合格,试验参数满足要求。
钢筋进行闪光对焊时,采用下表参数指导施工。
表:钢筋闪光对焊施工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