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对比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中西文化对比教案模板

小学中西文化对比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文化对比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中西文化在节日、饮食、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2. 如何运用英语表达这些文化差异。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对比。

2. 如何让学生在对比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展示中西文化差异的图片和视频。

2. 小组讨论卡片:每组一张,用于小组讨论。

3. 文化差异表格:用于记录学生发现的文化差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用英语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inese culture?”(你们了解中国文化吗?)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展示中西文化差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组讨论,用英语表达他们发现的文化差异。

三、课堂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文化差异表格,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在节日、饮食、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2. 学生根据表格内容,用英语进行文化对比。

四、小组讨论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张讨论卡片。

2. 学生根据讨论卡片上的内容,用英语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文化差异。

3.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西文化差异。

2. 学生用英语总结自己学到的文化差异。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What did you learn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last class?”(上一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关于中西方文化的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展示中西文化差异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化差异。

2.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视频中展示的文化差异。

三、课堂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视频中展示的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比较教案

中西文化比较教案

中西文化比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中西文化比较的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文化的定义和背景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1.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文化比较导论网络资源:中西文化比较相关文章和视频1.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第二章: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饮食文化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饮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自己家庭的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2.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网络资源:中西饮食文化相关文章和视频2.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第三章:中西社交礼仪的比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社交礼仪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社交礼仪对人们交流的影响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社交礼仪的基本差异和特点角色扮演,模拟中西社交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3.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社交礼仪比较网络资源:中西社交礼仪相关文章和视频3.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模拟报告和心得体会第四章:中西教育方式的比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教育方式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教育方式的理解和尊重4.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教育方式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教育方式对学生发展的影响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教育方式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自己在中西教育方式下的学习体验4.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教育方式比较网络资源:中西教育方式相关文章和视频4.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第五章:中西节日文化的比较让学生了解中西节日文化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节日的理解和尊重5.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节日文化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节日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5.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节日文化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自己家庭和西方家庭庆祝节日的差异5.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网络资源:中西节日文化相关文章和视频5.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第六章:中西艺术文化的比较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文化的欣赏能力6.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艺术文化对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艺术文化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中西艺术文化在特定艺术形式上的异同6.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艺术文化比较网络资源:中西艺术文化相关文章和视频6.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第七章:中西价值观念的比较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尊重7.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价值观念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价值观念对人们行为的影响7.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价值观念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中西价值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7.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价值观念比较网络资源:中西价值观念相关文章和视频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第八章:中西历史发展的比较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历史发展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理解8.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历史发展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历史发展对文化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历史发展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中西历史事件对文化的贡献8.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历史发展比较网络资源:中西历史发展相关文章和视频8.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第九章:中西宗教信仰的比较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宗教信仰的理解和尊重9.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宗教信仰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宗教信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9.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宗教信仰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中西宗教信仰在实践中的应用9.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宗教信仰比较网络资源:中西宗教信仰相关文章和视频9.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第十章:中西科学技术的比较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科学技术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认识10.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科学技术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科学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趋势10.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科学技术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中西科学技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10.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科学技术比较网络资源:中西科学技术相关文章和视频10.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第十一章:中西娱乐休闲的比较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娱乐休闲方式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娱乐休闲方式的欣赏和理解11.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娱乐休闲方式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娱乐休闲方式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1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娱乐休闲方式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中西娱乐休闲方式在自己生活中的体验11.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娱乐休闲方式比较网络资源:中西娱乐休闲方式相关文章和视频11.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第十二章:中西环境保护观念的比较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环境保护观念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环境保护观念的认识和尊重12.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环境保护观念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环境保护观念对人们行为的影响1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环境保护观念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中西环境保护观念在实践中的应用12.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环境保护观念比较网络资源:中西环境保护观念相关文章和视频12.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第十三章:中西商业伦理的比较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商业伦理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商业伦理的理解和尊重13.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商业伦理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商业伦理对商业活动的影响1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商业伦理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中西商业伦理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13.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商业伦理比较网络资源:中西商业伦理相关文章和视频13.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第十四章:中西法律制度的比较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法律制度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法律制度的认识和尊重14.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法律制度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法律制度对社会秩序的影响1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法律制度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中西法律制度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14.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法律制度比较网络资源:中西法律制度相关文章和视频14.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第十五章:中西未来发展趋势的比较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未来发展趋势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发展趋势的认识和思考15.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未来发展趋势的基本差异和特点探讨中西未来发展趋势对全球化的影响15.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中西未来发展趋势的基本差异和特点小组讨论,比较中西未来发展趋势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应用15.4 教学资源参考书籍:中西未来发展趋势比较网络资源:中西未来发展趋势相关文章和视频15.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的比较报告和心得体会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西文化比较的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中西饮食文化、社交礼仪、教育方式、节日文化、艺术文化、价值观念、历史发展、宗教信仰、科学技术、娱乐休闲、环境保护观念、商业伦理、法律制度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

中西文化比较教案

中西文化比较教案

中西文化比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2. 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3.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饮食文化2. 西方的饮食文化3. 中国的传统节日4. 西方的传统节日5. 中国的社交礼仪6. 西方的社交礼仪7. 中国的家庭观念8. 西方的家庭观念9. 中国的教育观念10. 西方的教育观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四、教学方法1. 比较法: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案例,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文化案例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准备参与小组讨论。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兴趣。

2. 讲授中国的饮食文化: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特点,如餐桌礼仪、食材选择等。

3. 讲授西方的饮食文化:介绍西方的饮食文化特点,如分餐制、餐桌礼仪等。

4. 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点,如烹饪方法、饮食习惯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分享讨论成果。

七、课堂活动1.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案例,如春节和圣诞节,引导学生分析其差异。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分享讨论成果。

八、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兴趣。

2. 讲授中国的社交礼仪:介绍中国的社交礼仪特点,如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等。

3. 讲授西方的社交礼仪:介绍西方的社交礼仪特点,如个人主义、尊重隐私等。

中西文化交流教案:探究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

中西文化交流教案:探究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

中西文化交流教案:探究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和相同处2、通过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3、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接纳,尊重他人文化背景二、教学内容1、中西方文化概述2、礼仪与文化3、时间观念4、价值观念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教师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在学生分析后引进主题。

2、中西方文化概述中西方文化历史悠久,有很多差异和相同处。

从茶道和红酒文化、饮食文化、音乐、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多方面介绍中西方文化。

3、礼仪与文化讲解中西方的礼仪有何区别。

从就餐礼节、礼仪用语等多方面说起,引导学生提高文化接纳能力。

4、时间观念介绍中西方国家的典型时间观念,中国的“黄道吉日”与西方的“星期”有何不同,阴历与阳历的区别等等。

5、价值观念从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入手,介绍两种文化中的家庭、教育、婚姻、人际关系、人生观念等差异和相同之处,在讲解过程中体现中西文化交流之间的重要性。

6、总结回顾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相同之处,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接纳能力。

四、课程设计1、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概述通过绘图、图表、反思等方式,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中西方文化的概要。

2、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方式通过读书、观看环节,让学生展现个人文化差异和认识。

3、帮助学生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和相同之处通过提问、讨论和阅读文献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和相同之处。

4、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与同学交流、组派讨论及参加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提高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方式与方法本教学活动将采用讲授、演示、情景模拟等方式及当堂讨论、小组讨论、研究与实践型等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有效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六、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及相同之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2、单元测试设定4个选择题,3个简答题和一篇小论文,测试学生对于中西文化交流教学的掌握情况。

中学英语中西文化对比教学教案

中学英语中西文化对比教学教案

中学英语中西文化对比教学教案目标:通过中学英语中西文化对比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教学内容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2. 中西方文化在语言、礼仪、饮食、节日等方面的差异3. 中西方文化对于时间、沟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认知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掌握中西方文化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差异2. 能力目标- 能够进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 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 中西方文化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 经典的中西方文化对比案例2. 教具- 多媒体投影仪- 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引入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认知,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或图文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一些差异和相似之处。

Step 2: 呈现(1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一些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案例,比如:中西方饮食的差异、中西方节日的不同庆祝方式、中西方对时间的不同态度等。

Step 3: 学习(30分钟)结合教材、课件或其他学习资源,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中西方文化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差异,比如:中西方的语言表达方式、礼仪规范、饮食习惯、价值观念等。

Step 4: 分析(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大班交流,比较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不同文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Step 5: 运用(20分钟)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对话,运用学到的中西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Step 6: 总结(10分钟)学生归纳总结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并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延伸。

五、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杂志、网站等扩展自己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了解。

中西文化差异对比教案

中西文化差异对比教案

中西文化差异对比教案《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研究》教学方案主讲人姓名陈娇一、课程简介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当前大学生由于受基础教育的影响,对中西文化了解非常少,即使对于身处于其中的中国文化也只是甚少,导致无法看清诸多问题,混淆了中西教育世界,也无法有效吸取西方文明并有机融入自己的文化,当前,中国文化处在了危机状态,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对中西文化做一个全面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为其它教育学科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日后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2.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以中西方之间的三个不同方面作为范本,从中引发出许多现实问题,从饮食文化文化、宗教差异以及建筑差异三个角度,对中西差异进行对比,并在古今历史变迁中为学生了解一些对现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问题,并引导学生将其与其它课程结合在一起,为其它课程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学目标及请求:目的是使学生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对重要中西文化中的差别做到了解,并运用所研究的常识举行相关问题的分析,逐渐形成一种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不同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请求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来龙去脉。

知道:知道相关作品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

中西文化差别对比教案理解:理解作品的逻辑起点、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等。

熟悉: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熟悉相关作品的核心思想。

学会:请求学生在熟悉的基础上,学会阅读经典的基本技巧,并运用相关理论综合分析息争决稍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4.该门课程的课程师资队伍介绍:主讲人:陈娇材料制造人:陈娇、肖德凤、吴晓芳、张加丽、徐俊、罗进、郑宏伟。

二、教学方式办法1.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办法:教学方法:讲解法、看图法、列举法教学手段:ppt讲解2.研究、研究办法指导:中西方文化差别问题比较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着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别、宗教差别、建筑差别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在充分把握材料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加大课外研究的力度和深度,内容主要基于课堂讲述的重点作为自学的要点,课外内容需要结合课上内容将自学的思路和规模加以相当程度的拓宽,在自学的同时,要不竭锻炼自己的研究办法、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既有的内容,学生需要做的是突破教材既有常识体系,经由过程自学逐渐锻炼起自学的意识和能力,并逐渐突破现有常识的条条框框,实现自己常识体系以及思维体系的重新构建,为以后的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中外文化比较教案

幼儿园中外文化比较教案

幼儿园中外文化比较教案幼儿园中外文化比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对中西方文化有简单的了解。

2. 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培养幼儿的跨文化意识。

3. 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比较中学习英语表达。

二、教学内容1. 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2. 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

3. 中西方食物、服装、建筑、艺术的比较。

三、教学方法1. 通过图片、PPT等视觉化展示方式,让幼儿直观理解。

2. 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

3. 通过游戏与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不同文化。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PPT依次展示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传统节日的图片,引出幼儿对中西方文化有简单了解。

2. 学习比较(30分钟)(1)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

通过问答互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节日的异同。

(2)中西方食物的比较。

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认识中国传统的糯米团、汤圆、龙虾等食物和西方的披萨、汉堡等食物,并总结两种饮食文化的异同。

(3)中西方服装的比较。

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认识中国传统的旗袍、唐装和西方的连衣裙、西装等服装,并总结两种服装文化的异同。

(4)中西方建筑的比较。

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认识中国的古建筑、寺庙和西方的城市高楼、宫殿等建筑,并总结两种建筑文化的异同。

(5)中西方艺术的比较。

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认识中国的国画、剪纸和西方的画家、音乐家等艺术形式,并总结两种艺术文化的异同。

3. 拓展游戏(15分钟)(1)中国文化游戏。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培养幼儿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2)西方文化游戏。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培养幼儿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4. 总结环节(10分钟)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让幼儿总结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培养幼儿的跨文化意识。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理解程度。

中西文化对比教程 刘春芳 课程教案

中西文化对比教程 刘春芳 课程教案

中西文化对比教程刘春芳课程教案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比与交流越来越重要。

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并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中西文化对比,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为他们的国际交往提供指导和启示。

二、中西文化的比较中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差异之一就是价值观。

在中国文化中,家庭观念和孝道非常重要,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独立性被高度重视。

这种差异在不同的行为和习惯中得到体现。

2.社交礼仪在社交礼仪方面,中西文化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礼仪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人们注重面子和尊卑之分。

而在西方,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使得他们更倾向于放松和随性的交往方式。

3.沟通方式中西方的沟通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人们普遍倾向于间接表达和含蓄的表达方式,注重语气和非语言的暗示。

而在西方,人们倾向于直接表达和直言不讳,注重清晰和直接的交流方式。

4.饮食文化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显。

中国饮食注重色、香、味的搭配,讲究荤素搭配,追求的是五味调和。

而西方的饮食文化更加简约和注重原汁原味,追求的是原料的新鲜和口感。

5.时间观念时间观念在中西文化中也存在差异。

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和家庭,往往会以人为中心,时间相对灵活。

而西方人注重时间和效率,往往更加注重准时和高效。

三、教学方法1.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的特点和背后的价值观。

可以通过图表、文字描述等方式呈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

2.案例研究法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文化对比的具体体现。

可以选取一些国际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和误解作为案例,并鼓励学生们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3.互动式教学通过游戏、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促使学生们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中西文化差异。

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模拟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差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研究》教学方案
主讲人姓名陈娇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当前大学生由于受基础教育的影响,对中西文化了解非常少,即使对于身处于其中的中国文化也只是甚少,导致无法看清诸多问题,混淆了中西教育世界,也无法有效吸取西方文明并有机融入自己的文化,当前,中国文化处在了危机状态,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对中西文化做一个全面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为其它教育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日后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2.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以中西方之间的三个不同方面作为范本,从中引发出许多现实问题,从饮食文化文化、宗教差异以及建筑差异三个角度,对中西差异进行对比,并在古今历史变迁中为学生了解一些对现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问题,并引导学生将其与其它课程结合在一起,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学目标及要求:目的是使学生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对重要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做到理解,并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逐渐形成一种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不同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要求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来龙去脉。

知道:知道相关作品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

理解:理解作品的逻辑起点、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等。

熟悉: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熟悉相关作品的核心思想。

学会:要求学生在熟悉的基础上,学会阅读经典的基本技巧,并运用相关理论综合分析和解决稍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4.该门课程的课程师资队伍介绍:
主讲人:陈娇
资料制作人:陈娇、肖德凤、吴晓芳、张加丽、徐俊、罗进、郑宏伟。

二、教学方式方法
1.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看图法、列举法
教学手段:ppt讲解
2.学习、研究方法指导:
中西方文化差异问题比较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着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宗教差异、建筑差异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在充分掌握资料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加大课外学习的力度和深度,内容主要基于课堂讲述的重点作为自学的要点,课外内容需要结合课上内容将自学的思路和范围加以相当程度的拓宽,在自学的同时,要不断锻炼自己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既有的内容,学生需要做的是突破教材既有知识体系,通过自学逐渐锻炼起自学的意识和能力,并逐渐突破现有知识的条条框框,实现自己知识体系以及思维体系的重新构建,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进程安排
第一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
(一)课堂讲授部分:饮食文化差异、宗教差异、建筑差异三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并且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增加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围绕着每一篇的核心思想展开思考,理解这些思想在古代的合理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于现代社会具有怎样的影响,并运用这些思想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并针对时下的各种问题给予适合的建议。

[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 是被一个群体共享的价值观念系统;
文化--- 是被人类创造的,经过历史检验沉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文化--- 是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 引用梁晓声对文化概况的四个句话:
一、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二、无需提醒的自觉
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四、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二、内容简介:
一、饮食文化:
1、简述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1)西方:同中国人一样,英美等国家也习惯一日三餐。

早餐一般吃麦片粥,鸡蛋,烤面包和牛奶等;中餐比较简单,或从家中带点食品,或到快餐店吃点三明治喝点咖啡之类;晚餐正式且丰富。

一般比较齐全的正餐包括1)开胃品,如饮料,色拉,汤之类;2)主菜;3)甜食,点心,冰淇淋或水果等。

(2)中国:“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在丰富的饮食实践的基础上, 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养生理论和文化,这些饮食文化对我们今天的饮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简短的介绍中国人在喝东西上的区别(中国:茶西方:咖啡)
二、宗教差异:中国文化的信仰和西方宗教的信仰是不同的文化层次:
(1)中国禅宗和道教文化的宗教精神意识是性命双修。

儒家文化是仁智双彰的人性显。

中国文化的儒释道开显人性.人人皆可成佛,皆可成圣。

中国文化的人性乃赋于自然的人性。

赋于自然的人性和赋有原罪的人性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性命双修和仁智双彰的文化意识。

人源于祖宗飞越在天的信仰是中国文化的信仰。

祖宗神是民俗的宗教信仰。

它不是西方社会国家体制下的宗教信仰。

(2)西方宗教的神和上帝的天堂与佛教的佛性呈现不是同一个概念。

西方宗教开显上帝创造人的神性,人性在神性的仳佑之下赋有原罪。

三、建筑差异:
(1)中国文化重人,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

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国建筑形式封闭:
中国的四合院、围墙、影壁等显示出内向的封闭心态,甚至有人认为:“封闭的庭院象征着我们封闭的社会。

(2)西方文化重物,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

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西方建筑形式开放:
而西方强调以外部空间为主,把中心广场称为“城市的客厅”、“城市的起居室”等等,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

四、差异原因:
◆西方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
◆西方古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趋向于流动的生活方式,地
中海地区航运业发达,周围的文化也发达起来.相对于东方文化而言,西方文化整体趋向于动态的文化模式.
◆中华文化是一种静态文化:
农耕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可以长期地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动,就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起来
五、授课意义: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我们应该进一步
增强民族自信心,珍重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的思想精华.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弱点,讳疾忌医,而要努力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进东西和合理因素,使我们古老的中华文明焕发新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