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品质大师的品质理念(ppt 37页)
合集下载
品质意识理念与品质案例PPT(53张)

20.05.2019
6
质量的内涵: 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
及其他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加以表征。因此我们说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 性、时效性、相对性和满意性。
1。质量的经济性 2。质量的广义性
3。质量的时效性 4。质量的相对性 5。质量的满意性
真20正.05物.20美19 价廉(高性价比)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服务)才是好的质量!7
20.05.2019
13
正确的客户观念
1.“用户至上”、“用户第一”、
2.“市场竞争是赢得用户的竞争”、
3.“只有用户满意,企业才能生存”,
4.“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
5.“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
6.“用户满意是企业永无止境的追求”、
7.“以自己的永远不满意达到用户完全满意、”
8.“在用户完全满意之前,我们将永远不能
质量定义的改变
20世纪40年代,符合性 质量概念以符合现行标准 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符 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 质量,符合的程度反映了
产品质量的水平
符合性质量
20世纪60年代,适用 性质量概念以适合顾客需要 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从 使用的角度定义产品质量认 为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 适”用性质量
质量定义的误区
1.合格品不一定是高质量的产品 (标准有高有低,符合标准的产品并非符合客户要求) 2.质量就是符合要求,并非越高越好 (必须考虑到经济性,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基础上以最低的
成本造出来,所以那些真正物美价廉,符合消费者需求的 产品,才是好的产品,好的质量! ) 3. 质量的好坏是以客户的满意度为衡量 标准的,是要让客户评判的 (以消费者来评判的,不是自己说的)
品质大师之理念简介新版(PPT)

(2) 质量是要根据顾客所说的。
(3) 质量与本钱是一总和而非差异。
(4) 质量要求个人与团队的狂热。
(5) 质量是一种管理(guǎnlǐ)方式。
第十五页,共一百六十三页。
15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6) 质量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7) 质量是一种伦理。 (8) 质量要求持续不断的改善。
(2) 如意(rú yì)的想法〔Wishful thinking〕:认为采取保护 主义措施就能免去质量的竞争。
(3) 移到海外生产〔Producing overseas〕:认为以眼 不见为净的方式就能解决质量相关的问题。
(4) 质量是现场的责任〔Confining quality to the
factory〕:认为现场部门应对质量负起责任,其它部
1188 第十八页,共一百六十三页。
三、W. Edwards Deming〔1900~1993〕
Deming也认为管理人员假设未能规划未来及预见 问题所在,将造成人力(rénlì)、材料以及机器时间的 浪费,如此一来将使得制造本钱提高,消费者也 要负担较高的价格;
1199
第十九页,共一百六十三页。
2200
第二十页,共一百六十三页。
三、W. Edwards Deming〔1900~1993〕
Deming 一生(yīshēng)中的著作颇多,他重要的著作 如下: (1) Theory and Sampling〔1950〕
(2) Statistical Adjustment of Data〔1943~1964〕 (3) Sampling Design in Business Research〔1960〕 (4)Quality,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 Position (1982〕 (5) Out of the Crisis〔1986〕
品管大师的质量理念

圖 1.1 品質規格
品質規格 – 田口玄一
❖ 田口認為品質可以衡量其損失,損失越大表示品質越差。 ❖ 品質損失函數= Lk(XT)2 。 ❖ Where X = 品質特性;T=偏離目標值,L=損失 ❖ 品質特性質等於目標值時→損失=0 →品質最好 (成本最低)
圖 1.2 二次對稱損失函數
品質是精準的 – 田口玄一
品管大师的质量理念
品質管理概述
❖ 壹、品質的定義 ❖ 貳、品質的特性的定義 ❖ 參、品質的歷史 ❖ 肆、品管大師的品質理念
壹、品質的定義
❖ 品質是適合使用(fitness for
生
use)(Juran,1974)。
產 者
產品品質適用。
導 向
❖ 品質是符合要求或規格(Crosby,1979)。
❖ 品質是在競爭的價格下,滿足顧客的需要和
檢驗
❖ 最早的品管技術是檢驗產品是否符合規格, 但檢驗並無法改善品質。(耗費人力與材料成 本)
❖ Inspection versus Detection ❖ 所以產品品質不是檢驗出來的的輸出
轉換過程
壞的輸出
資源: - 材料(Materials) - 設備(Equipment) - 人工(Labor) - 資本(Capital) - 空間(Space)
❖ ISO 認證
全面品質管理 行銷與市場研究
研發與設計產品
廢棄物處理
物料取得
技術支援與維護
製程規劃
安裝與操作
生產
銷售與分配 包裝與儲藏
圖1.6 品質迴圈
檢驗與測試
肆、品管大師的品質理念
❖ 舒華特(Shewhart) ❖ 戴明(Deming) ❖ 裘蘭(Juran) ❖ 費根堡(Feigenbaum) ❖ 石川馨(Ishikawa) ❖ 田口玄一(Taguchi) ❖ 狩野紀昭(Kano)
品質規格 – 田口玄一
❖ 田口認為品質可以衡量其損失,損失越大表示品質越差。 ❖ 品質損失函數= Lk(XT)2 。 ❖ Where X = 品質特性;T=偏離目標值,L=損失 ❖ 品質特性質等於目標值時→損失=0 →品質最好 (成本最低)
圖 1.2 二次對稱損失函數
品質是精準的 – 田口玄一
品管大师的质量理念
品質管理概述
❖ 壹、品質的定義 ❖ 貳、品質的特性的定義 ❖ 參、品質的歷史 ❖ 肆、品管大師的品質理念
壹、品質的定義
❖ 品質是適合使用(fitness for
生
use)(Juran,1974)。
產 者
產品品質適用。
導 向
❖ 品質是符合要求或規格(Crosby,1979)。
❖ 品質是在競爭的價格下,滿足顧客的需要和
檢驗
❖ 最早的品管技術是檢驗產品是否符合規格, 但檢驗並無法改善品質。(耗費人力與材料成 本)
❖ Inspection versus Detection ❖ 所以產品品質不是檢驗出來的的輸出
轉換過程
壞的輸出
資源: - 材料(Materials) - 設備(Equipment) - 人工(Labor) - 資本(Capital) - 空間(Space)
❖ ISO 認證
全面品質管理 行銷與市場研究
研發與設計產品
廢棄物處理
物料取得
技術支援與維護
製程規劃
安裝與操作
生產
銷售與分配 包裝與儲藏
圖1.6 品質迴圈
檢驗與測試
肆、品管大師的品質理念
❖ 舒華特(Shewhart) ❖ 戴明(Deming) ❖ 裘蘭(Juran) ❖ 費根堡(Feigenbaum) ❖ 石川馨(Ishikawa) ❖ 田口玄一(Taguchi) ❖ 狩野紀昭(Kano)
成功品格主题班会PPT课件

志愿服务
积极参与到社区公益事业中,用自己的行动关怀他人,传播正能量。
正义感
敢于为他人伸张正义,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成为正义的代言人。
时间管理
提高时间利用率
通过制定明确的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减少时间浪费等方法,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合理分配任务
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合理的时间管理策略,确保关键任务得到优先处理。
情绪管控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稳重,不被感情冲动左右。
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作息规律、饮食均衡、锻炼身体。
好学不倦
保持好奇心
对未知保持好奇心和学习欲望是成功品格的核心。应时刻保持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渴望和探索欲望。
终身学习
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充实自己,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面。学习不应限于学校时期,而是应该贯穿一生。
宽容互谅,化解矛盾
积极主动地宽容和包容别人,以开放、理解的态度化解矛盾,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表现积极乐观的心态
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他人,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这有助于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激发学习热情
对知识怀着好奇心和热情,主动探索新事物,保持学习的动力。
制定学习计划
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将学习目标细化,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这是养成充满激情心态的关键。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沟通交流
善于倾听他人想法,表达自己诉求,表达方式准确、恰当。
团队协作
积极融入团队,发挥自身长处,与他人合作共事,互帮互助。
情商培养
善解人意,体谅他人感受,展现同理心,维系和谐人际关系。
成功品质大师的品质理念(ppt 37页)

• 蕭華德不斷宣揚其「品質的經濟管制」想法, 在1931年經典之作第3章的內容主旨為 (1) 降低檢驗成本;(2) 降低拒收成本;(3) 由量 產中獲取最大利益;(4) 即使在破壞性檢驗 下,仍可獲取均勻品質;以及 (5) 在間接品 質量測下,縮小公差界限。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16
戴明的淵博知識系統
1. 系統的認知 2. 有關變異的知識 3. 知識論 4. 心理學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17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14
11. (1)廢除工作現場的工作標準量,代之以學 習和建立改進的方法。 (2)廢除目標管理,代之以學習過程能力和 改進方法。
12. 排除不能讓人員以技術為榮的障礙。
13. 鼓勵每個人受教育與自我改善。
14. 採取行動完成轉型。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10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11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12
戴明14要點
1. 向所有員工創造和公告公司或其他組織的 目的和目標宣言。管理者必須展示對此宣 言持續不斷的承諾。
2. 高層管理者和每個人都需學習新理念。 3. 瞭解檢驗的目的在於改進過程和降低成本。 4. 廢除以最低價競標的制度。 5. 持續不斷地改善生產與服務系統,以改善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7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8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16
戴明的淵博知識系統
1. 系統的認知 2. 有關變異的知識 3. 知識論 4. 心理學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17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14
11. (1)廢除工作現場的工作標準量,代之以學 習和建立改進的方法。 (2)廢除目標管理,代之以學習過程能力和 改進方法。
12. 排除不能讓人員以技術為榮的障礙。
13. 鼓勵每個人受教育與自我改善。
14. 採取行動完成轉型。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10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11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12
戴明14要點
1. 向所有員工創造和公告公司或其他組織的 目的和目標宣言。管理者必須展示對此宣 言持續不斷的承諾。
2. 高層管理者和每個人都需學習新理念。 3. 瞭解檢驗的目的在於改進過程和降低成本。 4. 廢除以最低價競標的制度。 5. 持續不斷地改善生產與服務系統,以改善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7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8
来自 中国最品大質的大资師料的库品下質载理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品管管理补充资料——品质大师之理念简介(ppt170)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5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他同時也主張以管理的觀點和人際關係作為 品質管制活動的基本課題;並且認為統計方 法可隨時隨地應用在所有的品質管制計畫上, 但是統計方法只是品質管制系統的一部份, 而不是系統本身;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最不投資密集的。
(10)品質要建立在顧客與供應商的整體系統中。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16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基於Feigenbaum對品質改善的貢獻,美 國品質學會(ASQ)於1986年頒發給 Feigenbaum榮譽會員獎章,以示敬重。
2019年11月18日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18
三、W. Edwards Deming(1900~1993)
Deming也認為管理人員若未能規劃未來 及預見問題所在,將造成人力、材料以 及機器時間的浪費,如此一來將使得製 造成本提高,消費者也要負擔較高的價 格;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19
三、W. Edwards Deming(1900~1993)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11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Feigenbaum又進一步提出品質的19個觀念,從而對 品質作更詳盡的說明(Feigenbaum,1991;Foster, 2001):
(1) 全面品質管制被定義為改善的系統。
(2)大Q品質(全公司承諾執行TQC)比小q品質(在 生產線上作改善)要來得重要。
2019年11月18日
品质大师的理念简介(英文版)(ppt 170页)

品管管理
補充資料
第一章 第六節 品質大師之理念簡介
2019/10/18
品質大師
1
一、Walter A. Shewhart(1891~1967) (Alwan, 2000)
如果有人可被譽為現代品質哲學之父的話, 無疑的Shewhart當之無愧,雖然Shewhart最被 稱譽的是他發展了統計管制圖,但他對品質 領域的貢獻,卻是廣泛得多,在Shewhart的 品管經典之作( 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ing Product, 1931)中明確指出,公司 需專注於顧客且設法滿足顧客,這正是現代 品質管理系統的基本信念所在。
2019/10/18
品質大師
10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基於上述的錯誤想法或做法,Feigenbaum提 出改善品質的三個步驟過程(Foster,2001):
(1) 品質領導:是品質改善的原動力。
(2) 品質技術:包括統計與那些能用以改善技 術的機器設備。
(3) 組織承諾:包括品質努力中的每一個人。
2019/10/18
品質大師
11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Feigenbaum又進一步提出品質的19個觀念,從而對 品質作更詳盡的說明(Feigenbaum,1991;Foster, 2001):
(1) 全面品質管制被定義為改善的系統。
(2)大Q品質(全公司承諾執行TQC)比小q品質(在 生產線上作改善)要來得重要。
2019/10/18
品質大師
4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補充資料
第一章 第六節 品質大師之理念簡介
2019/10/18
品質大師
1
一、Walter A. Shewhart(1891~1967) (Alwan, 2000)
如果有人可被譽為現代品質哲學之父的話, 無疑的Shewhart當之無愧,雖然Shewhart最被 稱譽的是他發展了統計管制圖,但他對品質 領域的貢獻,卻是廣泛得多,在Shewhart的 品管經典之作( 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ing Product, 1931)中明確指出,公司 需專注於顧客且設法滿足顧客,這正是現代 品質管理系統的基本信念所在。
2019/10/18
品質大師
10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基於上述的錯誤想法或做法,Feigenbaum提 出改善品質的三個步驟過程(Foster,2001):
(1) 品質領導:是品質改善的原動力。
(2) 品質技術:包括統計與那些能用以改善技 術的機器設備。
(3) 組織承諾:包括品質努力中的每一個人。
2019/10/18
品質大師
11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Feigenbaum又進一步提出品質的19個觀念,從而對 品質作更詳盡的說明(Feigenbaum,1991;Foster, 2001):
(1) 全面品質管制被定義為改善的系統。
(2)大Q品質(全公司承諾執行TQC)比小q品質(在 生產線上作改善)要來得重要。
2019/10/18
品質大師
4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品管管理补充资料——品质大师之理念简介(ppt 170)

品管管理
補充資料
第一章 第六節 品質大師之理念簡介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1
一、Walter A. Shewhart(1891~1967) (Alwan, 2000)
如果有人可被譽為現代品質哲學之父的話, 無疑的Shewhart當之無愧,雖然Shewhart最被 稱譽的是他發展了統計管制圖,但他對品質 領域的貢獻,卻是廣泛得多,在Shewhart的 品管經典之作( 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ing Product, 1931)中明確指出,公司 需專注於顧客且設法滿足顧客,這正是現代 品質管理系統的基本信念所在。
(16) 為不斷的承諾而努力。
(17) 應用統計工具。
(18) 自動化不是萬靈丹。
(19) 在源流的地方管制品質。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14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在Feigenbaum的Total Quality Control一書的四十 週年紀念版中曾提到全面品質成功的10項標竿 (Bendell,1998),列示如下,以作為今後TQC 發展的參考: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5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他同時也主張以管理的觀點和人際關係作為 品質管制活動的基本課題;並且認為統計方 法可隨時隨地應用在所有的品質管制計畫上, 但是統計方法只是品質管制系統的一部份, 而不是系統本身;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3) Sampling Design in Business Research(1960)
補充資料
第一章 第六節 品質大師之理念簡介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1
一、Walter A. Shewhart(1891~1967) (Alwan, 2000)
如果有人可被譽為現代品質哲學之父的話, 無疑的Shewhart當之無愧,雖然Shewhart最被 稱譽的是他發展了統計管制圖,但他對品質 領域的貢獻,卻是廣泛得多,在Shewhart的 品管經典之作( 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ing Product, 1931)中明確指出,公司 需專注於顧客且設法滿足顧客,這正是現代 品質管理系統的基本信念所在。
(16) 為不斷的承諾而努力。
(17) 應用統計工具。
(18) 自動化不是萬靈丹。
(19) 在源流的地方管制品質。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14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在Feigenbaum的Total Quality Control一書的四十 週年紀念版中曾提到全面品質成功的10項標竿 (Bendell,1998),列示如下,以作為今後TQC 發展的參考: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5
二、Armand V. Feigenbaum(1922- )
他同時也主張以管理的觀點和人際關係作為 品質管制活動的基本課題;並且認為統計方 法可隨時隨地應用在所有的品質管制計畫上, 但是統計方法只是品質管制系統的一部份, 而不是系統本身;
2019年11月18日
品質大師
(3) Sampling Design in Business Research(19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蕭華德將引起過程變異的原因區分為機 遇原因 (chance cause) 和可歸咎原因 (assignable cause) 兩類。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4
蕭華德1938年在美國農業部授課時,曾經描述管 制作業的要求如下:
1. 管制準則應能顯示變異的可歸咎原因。 2. 不但要能凸顯可歸咎原因,同時也應協助發現其根源
1. 暖房品質 (hothouse quality) 2. 浪漫思維 (wishful thinking) 3. 海外製造 (producing overseas) 4. 將品質責任歸於工廠 (confining quality to
the factory)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4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5
2. 高層管理者和每個人都需學習新理念。 3. 瞭解檢驗的目的在於改進過程和降低成
本。 4. 廢除以最低價競標的制度。 5. 持續不斷地改善生產與服務系統,以改
善品質與生產力。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2
6. 建立在職訓練制度。 7. 建立領導體系。 8. 掃除恐懼,創造互信及創新的氛圍。 9. 讓團隊、小組和幕僚領域的努力朝公司
6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7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8
2.3.2 戴明的重要貢獻
戴明的PDCA (PDSA) 循環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9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0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1
戴明14要點
1. 向所有員工創造和公告公司或其他組織 的目的和目標宣言。管理者必須展示對 此宣言持續不斷的承諾。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1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2
2.5 費根堡
費根堡於1951年所出版的著作Total Quality Control中首次提到全面品質管 制TQC的構想。
QC強調必須體現如下兩個思想:
1. 預防為主、不斷改進的思想。 2. 為顧客服務的思想。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3
改進品質的主要障礙包含以下四大致命 絕症 (four deadly sins):
最佳化的目的與目標邁進。 10. 消除要求員工做到零缺點及高生產力水
準的口號。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3
11. (1)廢除工作現場的工作標準量,代之 以學習和建立改進的方法。 (2)廢除目標管理,代之以學習過程能 力和改進方法。
12. 排除不能讓人員以技術為榮的障礙。 13. 鼓勵每個人受教育與自我改善。 14. 採取行動完成轉型。
awareness),使之成為企業文化的一 部分。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9
6. 找出問題,並根絕之。 7. 以審慎的態度規劃零缺點活動。 8. 設計品質教育系統來教育員工。 9. 莊嚴隆重地舉行「零缺點日」。讓主管
與員工在這一天共同立下承諾與決心。 10. 經由團隊的討論,設定品質目標,以逐
– DD7:龐大的法律費品用質大支師出的品(質e理x念cessive legal
15
戴明的淵博知識系統
1. 系統的認知 2. 有關變異的知識 3. 知識論 4. 心理學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6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7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8
2.4 朱蘭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兩大類。前者在本質
上屬局部性的,來源可能是特定的一群
作業員、機器或局部環境等,這些特殊
原因可以由作業員或領班採取行動解決。
如果特殊原因未能消除,則過程仍未處
於「統計管制狀態」,將無法預測未來
所生產的品質。而共同原因則是系統或
制度上發生的缺失,僅由管理者採取行
動,才有可能矯品正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4
戴明的企業管理七大絕症
戴明認為西方企業管理在轉變中絕對不可有如下 不良作法,其稱之為致死罪狀 (deadly sins) 或絕 症 (deadly dieasesl)。
– DD1:經營欠缺持續性 (lack of constancy)
– DD2:強調短期利益 (short-term profits)
所在。 3. 儘可能以簡單的方式達成持續和可自我矯正的管制作
業。 4. 促使尋求可歸咎原因。 5. 變異的可歸咎原因幾乎出現於早期階段。這些原因總
是時常發生,同時統計管制的達成是一個漸進過程。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5
2.3 戴明
戴明將製程變異分成「特殊原因」
(special cause) 和「共同原因」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
2.2 蕭華德
蕭華德是發現「產品績效和以現場績效 表示的相關品質間的一致性存有強烈關 係」的第一人。
蕭華德不斷宣揚其「品質的經濟管制」 想法,在1931年經典之作第3章的內容 主旨為 (1) 降低檢驗成本;(2) 降低拒收 成本;(3) 由量產中獲取最大利益;(4) 即使在破壞性檢驗下,仍可獲取均勻品 質;以及 (5) 在間品質大接師的品品質質理念量測下,縮小
– DD3:員工績效評估 (performance appraisals)
– DD4:管理者跳槽 (job-hopping)
– DD5:經營公司僅用可見數字 (use of visible figures
only)
– DD6:龐大的醫藥費用支出 (excessive medical
expenses)
1. 邊際效益的想法
2. 眼前的賺賠
3. 「人非聖賢,孰能品質無大師過的品」質理念
26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7
五大「克氏疫苗」
1. 共識 2. 系統 3. 溝通 4. 執行 5. 確定方針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8
改善品質的「14項步驟」
1. 管理階層對品質的承諾。 2. 採用團體的行動方式達成品質目標。 3. 擬定明確的衡量標準。 4. 審慎客觀地掌握品質成本。 5. 灌輸員工對品質的意識 (quality
2.6 克勞斯比
克勞斯比這個名字讓人聯想到零缺點 (zero defect, ZD) 及品管成熟度方格 (Quality Management Maturity Grid) (表2.5)。
提高品質會造成成本上升而削弱競爭力 的想法,是由一些習焉不察的品管迷思 (myth) 所造成,其中最容易將人導入 歧途的迷思包括如下三點:
蕭華德將引起過程變異的原因區分為機 遇原因 (chance cause) 和可歸咎原因 (assignable cause) 兩類。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4
蕭華德1938年在美國農業部授課時,曾經描述管 制作業的要求如下:
1. 管制準則應能顯示變異的可歸咎原因。 2. 不但要能凸顯可歸咎原因,同時也應協助發現其根源
1. 暖房品質 (hothouse quality) 2. 浪漫思維 (wishful thinking) 3. 海外製造 (producing overseas) 4. 將品質責任歸於工廠 (confining quality to
the factory)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4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5
2. 高層管理者和每個人都需學習新理念。 3. 瞭解檢驗的目的在於改進過程和降低成
本。 4. 廢除以最低價競標的制度。 5. 持續不斷地改善生產與服務系統,以改
善品質與生產力。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2
6. 建立在職訓練制度。 7. 建立領導體系。 8. 掃除恐懼,創造互信及創新的氛圍。 9. 讓團隊、小組和幕僚領域的努力朝公司
6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7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8
2.3.2 戴明的重要貢獻
戴明的PDCA (PDSA) 循環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9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0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1
戴明14要點
1. 向所有員工創造和公告公司或其他組織 的目的和目標宣言。管理者必須展示對 此宣言持續不斷的承諾。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1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2
2.5 費根堡
費根堡於1951年所出版的著作Total Quality Control中首次提到全面品質管 制TQC的構想。
QC強調必須體現如下兩個思想:
1. 預防為主、不斷改進的思想。 2. 為顧客服務的思想。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3
改進品質的主要障礙包含以下四大致命 絕症 (four deadly sins):
最佳化的目的與目標邁進。 10. 消除要求員工做到零缺點及高生產力水
準的口號。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3
11. (1)廢除工作現場的工作標準量,代之 以學習和建立改進的方法。 (2)廢除目標管理,代之以學習過程能 力和改進方法。
12. 排除不能讓人員以技術為榮的障礙。 13. 鼓勵每個人受教育與自我改善。 14. 採取行動完成轉型。
awareness),使之成為企業文化的一 部分。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9
6. 找出問題,並根絕之。 7. 以審慎的態度規劃零缺點活動。 8. 設計品質教育系統來教育員工。 9. 莊嚴隆重地舉行「零缺點日」。讓主管
與員工在這一天共同立下承諾與決心。 10. 經由團隊的討論,設定品質目標,以逐
– DD7:龐大的法律費品用質大支師出的品(質e理x念cessive legal
15
戴明的淵博知識系統
1. 系統的認知 2. 有關變異的知識 3. 知識論 4. 心理學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6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7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8
2.4 朱蘭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兩大類。前者在本質
上屬局部性的,來源可能是特定的一群
作業員、機器或局部環境等,這些特殊
原因可以由作業員或領班採取行動解決。
如果特殊原因未能消除,則過程仍未處
於「統計管制狀態」,將無法預測未來
所生產的品質。而共同原因則是系統或
制度上發生的缺失,僅由管理者採取行
動,才有可能矯品正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4
戴明的企業管理七大絕症
戴明認為西方企業管理在轉變中絕對不可有如下 不良作法,其稱之為致死罪狀 (deadly sins) 或絕 症 (deadly dieasesl)。
– DD1:經營欠缺持續性 (lack of constancy)
– DD2:強調短期利益 (short-term profits)
所在。 3. 儘可能以簡單的方式達成持續和可自我矯正的管制作
業。 4. 促使尋求可歸咎原因。 5. 變異的可歸咎原因幾乎出現於早期階段。這些原因總
是時常發生,同時統計管制的達成是一個漸進過程。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5
2.3 戴明
戴明將製程變異分成「特殊原因」
(special cause) 和「共同原因」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1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
2.2 蕭華德
蕭華德是發現「產品績效和以現場績效 表示的相關品質間的一致性存有強烈關 係」的第一人。
蕭華德不斷宣揚其「品質的經濟管制」 想法,在1931年經典之作第3章的內容 主旨為 (1) 降低檢驗成本;(2) 降低拒收 成本;(3) 由量產中獲取最大利益;(4) 即使在破壞性檢驗下,仍可獲取均勻品 質;以及 (5) 在間品質大接師的品品質質理念量測下,縮小
– DD3:員工績效評估 (performance appraisals)
– DD4:管理者跳槽 (job-hopping)
– DD5:經營公司僅用可見數字 (use of visible figures
only)
– DD6:龐大的醫藥費用支出 (excessive medical
expenses)
1. 邊際效益的想法
2. 眼前的賺賠
3. 「人非聖賢,孰能品質無大師過的品」質理念
26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7
五大「克氏疫苗」
1. 共識 2. 系統 3. 溝通 4. 執行 5. 確定方針
品質大師的品質理念 28
改善品質的「14項步驟」
1. 管理階層對品質的承諾。 2. 採用團體的行動方式達成品質目標。 3. 擬定明確的衡量標準。 4. 審慎客觀地掌握品質成本。 5. 灌輸員工對品質的意識 (quality
2.6 克勞斯比
克勞斯比這個名字讓人聯想到零缺點 (zero defect, ZD) 及品管成熟度方格 (Quality Management Maturity Grid) (表2.5)。
提高品質會造成成本上升而削弱競爭力 的想法,是由一些習焉不察的品管迷思 (myth) 所造成,其中最容易將人導入 歧途的迷思包括如下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