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pptx

合集下载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件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件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6g,精密称定,置 具塞锥形瓶中,加氢氧化钠试液3ml,混匀,放置30分钟,精密加入三 氯甲烷20ml,密塞,称定重量,置水浴中回流提取2小时,放冷,再称 定重量,用三氯甲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分取三氯甲烷液,用铺 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滤纸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3ml,置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牛黄中游离胆红素的检查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 乙腈-1%冰醋酸溶液(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50nm。理论板 数按胆红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胆红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二氯甲烷制 成每1ml含6.87μg的溶液,即得。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灯盏生脉胶囊中的焦袂康酸的检查 取本品内容物0.5g,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三氯 甲烷提取3次,每次2ml,合并三氯甲烷液,在水浴上蒸干, 残渣加水1ml使溶解,置试管内,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不得 显红色。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点滴积累
1.特殊杂质指在某些药物制剂生产和贮运过程中,由于药物本身的 性质、生产方式及工艺条件可能引入的杂质。
基分别与乙酸、苯甲酸结合成双酯型(乌头碱型)生物碱,如乌头碱、 美沙乌头碱等,这种双酯型生物碱亲酯性强,毒性大。炮制品在加工过 程中双酯型生物碱易水解,依次生成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和不带酯 键的胺醇型生物碱。
《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应进行酯型生物碱的检查。常用的检查方 法有TLC法,此外也可采用HPLC法。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六号筛)约10m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 瓶中,精密加入二氯甲烷50ml,密塞,称定重量,振摇混匀,冰浴中超声处理 (功率500W,频率53kHz)4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二氯甲烷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离心(转速为每分钟4000转),分取二氯甲烷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 ✓测定及结果判断: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 仪,测定,即得。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对应的位置上出 现的色谱峰面积应小于对照品色谱峰面积或不出现色谱峰。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可见异物检查法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件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可见异物检查法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件

可见异物检查法
3. 光散射法
(4)检查方法
溶液型供试品
供试品20支(瓶) 除不透明标签 擦净容器外壁 置仪器上瓶装置
选择适宜的参数 启动仪器检测3次
记录结果
注射用无菌粉末
取供试品5支(瓶) 使药物全部溶解 按上述方法检查
无菌原料粉末
称取最大规格量5份
分别置洁净透明的适宜玻璃容器内
使药物全部溶解
按上述方法检查
保证安全—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
全面检测和控制中药制剂质量
目录
CONTENTS
任务一 杂质概述 任务二 灰分测定法 任务三 重金属检查法 任务四 砷盐检查法
任务五 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 任务六 可见异物检查法 任务七 农药残留测定法 任务八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可见异物检查法
药品安全,重于泰山
可见异物检查法
2支(瓶)以上超出,不 符合规定。
3支(瓶)以上超出,不 符合规定。
可见异物检查法
2. 灯检法
(4)结果判断
非生物制品注射液、滴眼剂结果判定
类别
微细可见异物限度
初试20支(瓶)
初、复试40支(瓶)
静脉用 注 射 液
非静脉用
如1支(瓶)检出,复试; 如2支(瓶)或以上检出,不符合规定。
如1~2支(瓶)检出,复试; 如2支(瓶)以上检出,不符合规定。
可见异物检查法
2. 灯检法
(2)操作方法 ③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按抽样要求称取各品种制剂项下最大规格量5份, 分别置洁净透明的适宜容器内,用适宜的溶剂及适当的方法使药物全部溶解后, 按上述方法检查。 ④眼用液体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20支(瓶),按上述方法检查。
注意:临用前配制的滴眼剂所带的专用溶剂,应先检查合格后,再用其溶解滴 眼用制剂。

3中药制剂的检查PPT课件

3中药制剂的检查PPT课件

§1 中药制剂杂质检查
杂质限量检查及计算方法
例. 肉桂油中重金属检查 取肉桂油10mL,加水10mL与盐酸1滴,振摇后,
通硫化氢气使饱和,水层与油层均不得变色。
§2 一般杂质检查方法
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在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 或硫化钠作用呈色的金属. 如:Ag、Pb、Hg 、Cu、Cd、Bi、Sb、Sn、As、Ni、Co、Zn等 。
➢ 一般杂质(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铁盐、 重金属、砷盐)
➢ 特殊杂质
杂质来源
中药材原料中带入 生产制备过程中引入 贮存过程中引起的中药制剂自身理化性质的改变
§1 中药制剂杂质检查
杂质的限量检查
杂质限量: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通常用% 或ppm来表示。
杂质限量检查及计算方法
§2 一般杂质检查方法
重金属检查法(注意事项)
方法灵敏度: 适用于含铅量在10µg-30µg之间。 标准铅液的用量以20µg(相当于标准铅溶液 2mL)为宜。
反应条件: 硫代乙酰胺试液与重金属反应的最 佳pH值是3.5,硫代乙酰胺试液加入量以2mL时 呈色最深,最佳显色时间为2分钟。
有色供试液的处理 供试品在加硫代乙酰胺试液 以前如带色,可用稀焦糖液或加常用的指示剂调 整标准溶液,使两者颜色一致。
重金属存在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铅易在体内积蓄中毒,以Pb为代表。 硫代乙酰胺法、炽灼残渣法、硫化钠法、微
孔滤膜法
§2 一般杂质检查方法
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检查法基本原理:
C3 C HS 2 N H 2 O H p 3 H .5 C3 C HO 2 H N 2 SH P2 b H 2 S H Pb 2 S H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pptx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pptx
适用于供试品需炽灼破坏,不溶于水、 稀酸、乙醇及碱或能与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 物的有机药物(含芳环、杂环)
1. 原理 对照法 500~600℃炽灼后的残渣,经处
理后,依第一法检查。
2. 操作方法
样品S置 :坩埚 5 0中 ~ 06 0℃ 0 炽 灼 残 残 渣渣 H N 3、 O H C 、 l氯化 物 H 2O N H 3 H2 O调 节 p 至 H 7左 .0右 p H 3 .5缓 冲 2. 0液 m l 依一法检查
A. 0.20g B. 2.0g C.0.020g
D. 1.0g E. 0.10g
已知:c=1 g/ml=1×106 g/ml
V=2ml L=0.0001%
S V c 100 % L
2 1 10 6 100 % 0 .0001 %
2.0g
96:79.检查维生素C中的重金属时,
若取样量为1.0g,要求含重金属不得
中药制剂的检查
制剂通则检查 一般杂质检查 特殊杂质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
第一节 中药制剂中的杂质检查
一、杂质及其来源
中药制剂评价:首先是效力及其副作用;其次是所含杂质的 程度及其影响。
杂质来源: 一是由中药材原料中带入; 二是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引入; 三是贮存过程中,制剂的理化性质改变而产生
杂质的分类:一般杂质,检查方法均在药典附录中加以规定。 特殊杂质,在药典中列入个别制剂的检查项下。
2. 特殊杂质(special impurities): 指某制剂的生产或贮藏过程中,根据 其来源、生产工艺和药品的性质可能 引入的杂质。特殊杂质检查方法收载 在中国药典正文各药品的质量标准中。
99x:85.中国药典(1995年版)中 规定的一般杂质检查中不包括的项目 是

第八章-药物的杂质检查PPT课件

第八章-药物的杂质检查PPT课件
第四法(又称微孔滤膜法)适用于有色溶液或 含2~5µg重金属杂质的检查。
硫代乙酰胺法
原理 利用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溶液 (pH3.5醋酸盐缓冲液)中水解产生硫化 氢,与微量重金属离子生成黄色到棕黑 色的硫化物均匀混悬液,与标准铅溶液 一定量按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以判 断供试品重金属离子是否超过限量。
第一法(古蔡氏法)
原理 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 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挥发性的砷化 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 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 较,判断药物中砷盐的含量。
各种试剂的作用
碘化钾和氯化亚锡: (1)将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 (2)氯化亚锡与碘化钾还可抑制锑比氢的生
3.铁盐检查法
原理 (硫氰酸盐法) 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
与硫氰酸铵生成红色可溶性硫氰酸铁配 位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 理后所呈的颜色进行比较,以判断药物 中铁盐是否超过限量。
条件: 稀盐酸4ml/50ml;铁盐浓度10~50µg/50ml, 相当于标准铁(硫酸铁铵)溶液1~5ml;
条件: 稀盐酸2ml/50ml(溶液pH≈1);硫酸盐 浓度0.1~0.5mg/50ml,相当于标准硫酸钾溶 液1~5ml。
注意: 黑色背景,从上向下观察。须注意平行 原则。
供试品溶液如需滤过,可用含盐酸的水洗净滤 纸中的硫酸盐后滤过; 供试品溶液有色,可用 与氯化物相同的处理方法排除干扰。
平底玻璃管 5.0ml刻线
条件
装置中D为平底玻璃管(具5.0ml刻度),此不 同于第一法。盐酸酸性;25℃~40℃水浴,45 分钟;白色背景,自上向下观察比色,或测吸 收度。
试剂作用同第一法。 注意:比色时须注意平行原则;
《中国药典》用Ag(DDC)的三乙胺-氯仿溶 液作为吸收液,而不用Ag(DDC)的吡啶溶液。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重金属检查法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件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重金属检查法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件
破坏完全,然后按硫代乙酰胺(第一法)进行检查。
适用于:需先灼烧破坏,使与有机分子结合的重金属游离出来, 再取炽灼残渣进行检查的供试品。中药及其制剂的重金属检查 多采用此法。
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检查法
二、炽灼法
操作
供试品
缓缓炽灼 炭化
放冷 H2SO4 0.5~1.0ml 硫酸除尽 低温加热
HNO3 0.5ml 氧化氮除尽 蒸干
(共25ml)
重金属检查法
一、硫代乙酰胺法
标 准 铅
硫 代 乙
供 试 品











硫 代 乙







酰 胺 试 液
对照液管
供试品液管
监控管
显色与判断:乙管中显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 丙管中显出的颜色不浅于甲管!
重金属检查法
一、硫代乙酰胺法 显色与判断:于甲、乙、丙三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
标准铅溶液的用量
用量为2ml。
显色条件
PH=3.5醋酸盐缓冲液
最佳显色时间 2min
供试品溶液有颜色,应怎样处理? 对照管中加入“焦糖溶液”
供试品溶液含高铁盐如何处理? 甲乙丙管中加入“维生素C”
第二法炽灼温度? 500-600℃
重金属检查法
硫化钠法(第三法)
重金属检查法
三、硫化钠法
适用于:能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物
铅在人体内蓄积中毒
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检查法
土 壤
空 气
水 源
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检查法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四章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四章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
杂质分类
根据杂质的来源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一般杂质、特殊杂质和有害杂质。一般杂质是指在多种药物中均存在的杂质, 如水分、灰分等;特殊杂质是指某种或某类药物中特有的杂质,如鞣质、树脂等;有害杂质则是指对人体有害的 杂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杂质检查目的和意义
1 2
保证药物质量
杂质的存在可能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因此 通过杂质检查可以控制药物的质量,确保用药安 全有效。
中国药典规定的杂质限量标准
详细列出了各类中药制剂中可能存在的杂质种类及其限量,为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明确依 据。
国际上通行的杂质限量标准
如美国药典、欧洲药典等,也对中药制剂中的杂质限量做出了相应规定,但与中国药典存在一定 差异。
国内外杂质限量标准的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杂质限量标准的异同点,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药制剂中杂质的认识 和控制要求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各国的用药习惯、监管政策等因素有关。
指导药物生产
杂质检查可以反映药物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为改 进生产工艺、提高药物纯度提供指导。
3
保障人不良反应的发生。
杂质检查方法简介
一般检查方法
光谱法
色谱法
其他方法
包括外观检查、溶解度检查、 酸碱度检查等,这些方法简单 易行,但灵敏度较低,适用于 对杂质含量要求不高的药物。
学员提问
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解答:需要根据中药制剂的具体成分、生产工艺及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种类选择合 适的检测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检测中药制剂中的有毒有害物 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对于特殊要求的中药制剂,还 需进行特定的理化分析,如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对马福炉的使用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⑤ 如供试品不易灰化,可将坩埚放冷,加热水或10%硝酸铵溶 液2ml,使残渣湿润,然后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照前法炽灼,至 坩埚内容物完全灰化。
⑥ 炽灼操作时,实验人员不得离去,并注意防止供试品燃烧或 引起其它事故。
4.计算
总灰分含量( % )= M1/M ×100% M 为炽灼前供试品的重量,g
L % (ppm) =
V× C
S
×100% (106)
计算实例(P137) 1.阿胶中砷盐限度的计算 2.黄连上清丸重金属检查时,所需标准铅溶液体积的
计算。
②准确测定法
采用重量法、仪器分析法等测定杂质的准 确含量,并与杂质限量比较做出判断。灰分 (泥沙)、农残、铅等有害元素、甲醇等杂 质的检查均采用此法。
五、杂质的限量检查
在不影响疗效和不产生毒副作用的前提下,允许制剂中的杂质 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存在。因此,中国药典规定的杂质检查均为限 量检查。
六、杂质限量
是指药品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 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
杂质限量公式:
杂质最大允许量
杂质限量%(ppm)=
×100%(106)
2.操作方法
按上述总灰分测定法制备供试品的总灰分。取所 得的灰分,在坩埚中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 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热水 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 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 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同滤纸移至同一坩埚中,干 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酸不 溶性灰分的含量(%)。
样品量
七、杂质检查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比色法)
即取一定量与被检杂质相同的纯物质或其他对照 品配制成标准溶液,与一定量供试品溶液,在相同 实验条件下,比较反应结果(如颜色深浅),从而 确定制剂中杂质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度。重金 属、砷盐、乌头碱等杂质检查即采用该法。
由于样品(S)中所含杂质的含量是通过与杂质 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来确定的,杂质的最大允许量也 就是杂质标准溶液的体积(V)与其浓度(C)的 乘积,因此杂质限量(L)可按下式计算:
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
(Check of Foreign Matter)
第一节 概述
一、杂质的定义
一般是指无医疗作用且能影响制剂质量的或对人 体产生危害作用的物质。
二、杂质检查的意义
为了确保中药制剂的安全性,《中国药典》2005 年版对杂质检查做出重要修订,收载了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等先进技术,对重金属、砷盐等有害物 质进行检测;增加了有机磷类农药、除虫菊酯类农 药残留量的检查项目。
2.酸不溶性灰分 系指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后,得到的不溶于盐酸
的灰分。由于草酸钙等生理灰分可溶于稀盐酸, 而泥沙(主要为硅酸盐)等外来无机杂质难溶于 稀盐酸,因此,对于那些生理灰分含量差异较大, 特别是在组织中含草酸钙较多的中药(例如大 黄),酸不溶性灰分能更准确反映其中泥砂等杂 质的掺杂程度。
三、总灰分测定法
二、灰分检查
包括总灰分检查和酸不溶性灰分检查。
1.总灰分 系指样品经高温炽灼,破坏分解后,剩下的非挥
发性灰烬 。较纯净的药材或制剂,其总灰分主要为 生理灰分即药品本身所含的各种盐类 (例如夏枯草 中的钾盐,大黄、甘草、红花中的草酸钙等,故生 理灰分不属于杂质。),以及少量允许存在的外来 无机杂质(泥沙等)。 在生理灰分相对稳定的前提 下,药品具有一定的总灰分含量限度。如果总灰分 含量超限,则说明药品含有过多的泥沙(主含硅酸 盐)等外来杂质。
M1 为炽灼后供试品的重量,g 5. 结果判断
将计算结果与药品标准进行比较,低于或 等于限度的,总灰分符合规定;高于限度的, 则不符合规定。
四、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1.测定原理
供试品在500~600℃高温炽灼,使其中有机物 完全氧化分解逸出,往残留灰分中加入稀盐酸, 溶解其中的草酸钙等生理灰分,滤去酸水,得到 难溶性残渣(酸不溶性灰分),根据残渣重量, 即可计算出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
③灵敏度测定法
该法不用标准溶液进行对比分析,而是在供 试品溶液中加入检测试剂,在一定条件下,观 察有无反应发生,即以该反应的灵敏度来控制 杂质限量。
如肉桂油中重金属检查。(P138)
第二节 灰分检查法
(Ash Test)
一、意义
灰分检查主要是控制药材和中药制剂中泥沙等 杂质的含量,对于保证药品品质和洁净度有着重 要意义。
1. 测定原理: 供试品在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600℃高温炽灼,使其
中有机物全部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 等逸出,而无机成分生成灰分残渣,根 据残渣重量,即可计算出供试品中的总 灰分的含量。
2. 操作方法
供试品粉碎,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取供 试品2~5g(如需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可取供 试品3~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 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 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 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 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三、杂质的来源
中药制剂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 是由中药材原料中带入;二是在生产制备过程 中引入;三是贮存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使 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改变而产生的。
四、杂质的分类
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两类。
1.一般杂质
指自然界中分布比较广泛,普遍存在于药材之中, 易在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3. 注意事项
① 测定前,坩埚应洗净,干燥至恒重(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 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供试品炽灼后也要至恒重。
② 取供试品2~3g(3~5g),可用托盘天平(感量0.1g); 称 定重量(准确至0.01g),应使用分析天平(感量0.001g)。
③ 移动坩埚应使用坩埚钳,不得徒手操作;称量操作应准确无 误,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如泥沙(硅酸盐)、重金属、砷盐、有机氯类农药、 甲醇、酸、碱、氯化物、硫酸盐、铁盐等。它们的检 查方法均在《中国药典》附录中加以规定。
2.特殊杂质
指在制剂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可能引入或产生的某 种(类)特有杂质,而非大多数制剂普遍存在的。这 类杂质被列入《中国药典》中有关品种检查项下。
如,大黄流浸膏中的土大黄苷、阿胶中的挥发性碱 性物质和附子理中丸中的乌头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