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201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课题公告 Sinoss.doc

冷传莉
贵州大学教授
157.
海洋环境污染典型案例分析与国际求偿机制研究
邓海峰
清华大学副教授
158.
生态整体主义视野下的自然资源权体系及实施机制研究
刘卫先
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
159.
境外追赃中的资产分享机制构建研究
邢爱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60.
国际条约解释方法及案例研究
陈心歌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
137.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杨迎泽
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
138.
量刑建议规范化实证研究
曹新民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副检察长
139.
我国应对“普遍管辖之诉”的刑事法学研究
高秀东
外交学院教授
140.
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研究
叶肖华
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
141.
轻微刑事犯罪社区司法解决模式研究
114.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孔令学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助理调研员、博士
115.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法律制度研究
李红润
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
116.
公司治理的民族文化基因研究
孙光焰
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
117.
我国参与型土地征收制度构建研究
熊晖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118.
农村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法律机制研究
武汉大学教授
24.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法治研究
许玉镇
吉林大学教授
25.
WTO/DS363裁决研究
吕晓杰
清华大学副教授
中国法学会20xx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CLS(2021)B02 党内法规实施效果评估机制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田振洪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CLS(2021)B03 司法权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研究
高一飞 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授
CLS(2021)B04 CLS(2021)B05 CLS(2021)B06
司法权跨域运行研究
“爱国者”标准研究——以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为 视角
伍德志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CLS(2021)C26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生物遗传资源安全立法研究
王镥权 嘉兴学院文法学院讲师
CLS(2021)C27 民刑共治体系下污染环境罪法益的确定方法
李文吉 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
CLS(2021)C28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研究
丁 霖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讲师
CLS(2021)C03 新时代军事法治基本原则研究
郭向军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
CLS(2021)C04 CLS(2021)C05 CLS(2021)C06
数字社会治理机制问题研究:优化营商环境的视角
数字社会背景下我国法院参与跨境数据治理体制机制研 究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协同发展合作立法机制研究
付微明 重庆邮电大学网络安全与信息法学院博士
CLS(2021)D54 算法代理歧视及其规制研究
陈 曦 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CLS(2021)D55 平台企业自我优待行为垄断风险防控法律问题研究
陈肖盈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
CLS(2021)D56 网络时代我国仇恨犯罪治理研究
郝冠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讲师
CLS(2021)D44 行政复议改革中的“政策试验”机制及其反思
卢 超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
中国法学会201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最终立项名单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55
一般课题
CLS(2013)C55
信托法修改与完善研究
朱圆
福州大学副教授
56
一般课题
CLS(2013)C56
保险法修改重点7
一般课题
CLS(2013)C57
继承法修改重点问题研究
杨立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58
一般课题
CLS(2013)C58
中美专利法比较研究
彭涛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
46
一般课题
CLS(2013)C46-1
中俄反腐败立法比较研究
潘勤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46
一般课题
CLS(2013)C46-2
中俄反腐败立法比较研究
庞冬梅
黑龙江大学副教授
47
一般课题
CLS(2013)C47
城乡拆迁诉讼问题研究
李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48
一般课题
CLS(2013)C48
罗东川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59
一般课题
CLS(2013)C59
税收信息管理法制创新研究
张怡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61
一般课题
CLS(2013)C61
外资跨国并购国家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王健
浙江理工大学教授
62
一般课题
CLS(2013)C62
经济社会转型与环境监管法治变革研究
魏汉涛
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
64
一般课题
CLS(2013)C64
82
一般课题
CLS(2013)C82
新刑事诉讼法视野下侦查阶段辩护律师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汪海燕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年月中国法学会会长办公会议通过,年月中国法学会会长办公会议修订,年月中国法学会会长办公会议第二次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的管理,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促进法学繁荣和发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提供法学理论支撑,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为部级研究课题。
研究工作的规划由中国法学会制订。
课题的具体管理工作由中国法学会研究部负责。
第二章课题选题与类别第三条中国法学会课题的选题,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着力研究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法学理论问题和法治实践问题,以及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第四条中国法学会课题分为:重大专项课题、年度课题、后期资助项目、委托课题、合作课题、专项课题。
第五条重大专项课题是为解决影响我国法治进程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而设立的课题,由中国法学会通过委托或招标立项。
第六条年度课题是中国法学会每年一度通过招标立项的课题。
年度课题包括: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调研项目和自选课题。
其中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调研项目由中国法学会资助经费。
自选课题是自筹课题经费的课题。
年度课题立项评审、成果鉴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关键环节邀请中国法学会纪检部门负责人、专家代表参加,接受监督。
课题选题指南由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在向中央部门、法学法律界广泛征集的基础上,经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评议,中国法学会审定。
部分资助课题的选题由申报人自拟。
第七条委托课题分为年度重点委托课题、临时性委托课题、中央部门委托课题以及其他委托课题。
年度重点委托课题由中国法学会党组会议或中国法学会会长会议审定选题及实施方案。
临时性委托课题由中国法学会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实际工作需要临时确定选题。
中央部门委托课题是由中央政法委员会或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委托中国法学会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承担的课题。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课题公告

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课题公告————————————————————————————————作者:————————————————————————————————日期:22011年度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共189项)课题类别立项题目主持人单位及职称重大课题5项苏州大学教授1.科学发展的法治化机制研究胡玉鸿北京大学教授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甘培忠3.社会管理的法治化研究贾宇西北政法大学教授4.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李瑜青华东理工大学教授5.轻刑化刑事政策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张军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重点课题16项6.资源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法制保障研究(并列)刘国涛山东师范大学教授7.资源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法制保障研究(并列)田土城郑州大学教授38.我国海洋权益保护的国际法问题研究刘楠来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9.行政决策体制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傅士成南开大学教授10.司法公信力研究徐亚文武汉大学教授11.司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功能杨建学西南政法大学教授12.宏观调控程序法律问题研究颜运秋中南大学教授13.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中的公平性问题和发展权研究王灿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14.食品安全法律保障的实证研究娄丙录河南大学教授15.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组织治理肖金明山东大学教授16.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研究张怡西南政法大学教授17.政府投融资法律问题研究肖海军湖南大学教授18.规制工具的选择与运用研究应飞虎深圳大学教授19.国际人权法与我国人权保障制度研究齐延平山东大学教授20.网络犯罪立法系统化研究于志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421.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法制保障问题研究张琦福建省法学会副会长青年项目9项22.中国宪法实施的有效性问题实证研究贾海洋沈阳师范大学教授23.税赋公平与社会和谐研究熊伟武汉大学教授24.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法治研究许玉镇吉林大学教授25.WTO/DS363裁决研究吕晓杰清华大学副教授26.我国反垄断法国际合作的模式选择问题研究于馨淼同济大学讲师、博士27.遗嘱信托在我国信托法律制度中的构建研究徐卫上海交通大学讲师28.死刑案件的辩护标准研究魏昌东南京审计学院副教授29.再审启动权研究冯仁强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30.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制约机制研究周光权清华大学教授一般课题47项31.我国宪法解释机制的完善研究张翔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532.区域一体化推进与地方立法协调问题研究陈俊华东政法大学教授33.社区管理创新法律制度研究唐清利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34.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纠纷解决体系研究段文波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35.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形式戚建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36.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机制研究凌斌北京大学副教授37.法学研究方法创新研究郑磊浙江大学副教授38.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问题研究李国强吉林大学副教授39.公司法结构性改革研究(并列)殷盛四川元绪律师事务所律师、副教授40.公司法结构性改革研究(并列)王延川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41.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法律控制研究董大胜审计署副审计长42.外商投资企业法的现实功能评估沈健中央财经大学讲师、博士43.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制度研究邢会强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44.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问题研究王海英烟台大学教授645.地役权法律适用研究——从规范到实践孙鹏西南政法大学教授46.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其他方式”研究任丹丽东南大学副教授47.农村传统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法律问题研究吴长波西南政法大学讲师、博士48.股份公司类别股份制度研究(并列)汪青松天津财经大学副教授49.股份公司类别股份制度研究(并列)刘俊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50.医疗损害责任在司法实践中若干问题的研究侯国跃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51.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法律制度研究李晗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52.境外企业境内上市与境内股东权保护研究冯果武汉大学教授53.林权改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杜群武汉大学教授54.票据法修改研究董惠江黑龙江大学教授55.破产管理人的地位研究刘沂江贵州大学副教授56.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研究(并列)闫文军中国科学院副教授57.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研究(并列)李永明浙江大学教授758.网络版权技术措施法律问题研究(并列)田刚中国政法大学博士59.网络版权技术措施法律问题研究(并列)郭鹏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60.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相关问题研究宁立志武汉大学教授61.司法解释适用中的问题研究王伟国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副研究员62.刑事证据规则实施效果实证研究王新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博士63.警察取证行为实证研究杨宗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64.职务犯罪的侦查优先权研究刘广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65.民事再审与既判力关系研究林剑锋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66.发回重审制度研究张嘉军郑州大学副教授67.非讼程序特殊规则研究郝振江河南大学副教授68.民事诉讼与诉外调解对接机制研究汤维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69.我国条约法修改研究朱晓青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70.国际组织在中国的特权与豁免问题研究李赞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871.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刘诚上海师范大学教授72.精神障碍者强制医疗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王岳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73.构建有区域特色的CAFTA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史晓丽中国政法大学教授74.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主导制研究王磊北京大学教授75.宪法相关法的修改完善研究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76.民法的修改完善研究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77.社会法的修改完善研究贾俊玲北京大学教授自选课题112项78.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平政院案例研究宋玲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79.以世界城市为目标的法治运作考察研究白桂秀北京市法学会副教授80.儒学与王权的斗争:帝制时代王权合法性问题研究潘传表上海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81.儒家“活法”与中国法制现代化关系研究徐少彬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82.“依法办事”与中国传统司法理念的现代转换马小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983.情理在中国传统司法中的作用研究董长春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84.自然灾害下的人权保障——以国家义务为中心宁立标贵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85.地方立法良法标准研究周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博士86.行政合同诉讼问题研究王旭军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一级法官87.电视广告监管制度研究王小梅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88.涉法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机制研究李倩北京市法学会博士89.收容教育制度研究及其发展趋势探索赵力军济南市政法委副书记90.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治化研究王彦东北财经大学教授91.行政给付诉讼制度研究黄先雄中南大学副教授92.行政指导在行政执法中的规范运用陆伟明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93.就业权的行政法保障研究王晓杰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94.国家人权教育行动计划研究陈佑武广州大学副教授95.我国立法中民意沟通机制实证研究张洪涛东南大学副教授1096.新农村视域下农民政治参与权有序行使研究黄进才河南师范大学教授97.近代判决修辞研究田荔枝山东大学副教授98.中国商法史略论李功国甘肃省法学会教授99.中国商事物流法立法研究范健南京大学教授100.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朱淑丽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101.区分所有建筑物重建法律问题研究陈华彬中央财经大学教授102.社会排挤与女性婚姻家庭权益的法律保障王歌雅黑龙江大学教授103.公法组织获得私法上主体地位的法律机制研究张力西南政法大学教授104.论我国职工持股会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其解决黄福玲上海政法学院讲师105.非公共利益利用集体土地机制研究申慧文郑州大学讲师、博士106.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地调整”法律问题研究王立争天津商业大学讲师107.网路服务提供商的信息监管责任——“百度文库”案例分析夏晓红北京交通大学讲师、博士108.金融产品定价的法律规制研究冯博天津财经大学讲师、博士11109.我国合作社的运行现状与立法规制朱晓娟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110.论我国做空性场内衍生品的推出和完善杜晶中央财经大学讲师、博士111.中国农业巨灾保险立法研究胡晓珂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112.我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规定的不足和完善研究王小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113.消费者权利变迁的实证研究钱玉文常州大学副教授114.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孔令学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助理调研员、博士115.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法律制度研究李红润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116.公司治理的民族文化基因研究孙光焰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117.我国参与型土地征收制度构建研究熊晖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曹泮天西南政法大学助教、博士118.农村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法律机制研究——基于成渝“实验区”的实证分析119.传统医药产业创新问题的知识产权研究张冬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120.中国社会对知识产权的认同基础研究夏扬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12121.知识产权质权的制度完善唐义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122.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版权法及其超越毕荣建烟台大学讲师、博士郑世保郑州轻工业学院副教授123.海峡两岸网络域名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对海峡两岸网络域名纠纷解决机构的实证调研124.建设国际旅游岛法律对策研究刘云亮海南大学教授125.犯罪形态视域下的身份犯及其展开吴飞飞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126.俄罗斯刑法学中的犯罪构成论庞冬梅黑龙江大学副教授127.风险社会下刑法中的“危险”研究刘媛媛天津商业大学讲师128.国际刑事法院的“歧视弱小战略”及中国应策研究宋建强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博士129.涉罪留守少年司法保障与社区矫正对策研究雷小政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博士130.中俄刑事立法改革与问题发展比较研究赵路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博士131.法社会学视野下我国毒品犯罪治理机制及死刑控制研究何荣功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32.检察机关诉讼职权与监督职权配置研究卢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长13133.博弈论视野下的区域侦查协作研究刘为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134.秘密侦查措施规范化研究刘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135.刑事诉讼视野下的法医物证研究樊学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136.司法鉴定制度完善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协调陈心歌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137.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效果实证研究杨迎泽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138.量刑建议规范化实证研究曹新民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副检察长139.我国应对“普遍管辖之诉”的刑事法学研究高秀东外交学院教授140.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研究叶肖华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141.轻微刑事犯罪社区司法解决模式研究王琪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142.弱势群体犯罪视角下刑事司法与民意的实证研究徐光华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143.转嫁抗辩与间接购买者的诉讼地位研究綦书纬山东政法学院讲师144.民国民事诉讼制度研究刘玉华天津医科大学讲师145.交错语境的成长——对我国民事诉讼法修订进路的思考相庆梅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14146.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土法官研究潘怀平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副教授147.“碳政治”时代环境责任保险法律问题研究陈方淑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148.企业碳减排法律规制研究刘芳雄温州大学副教授149.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利益表达及救济机制研究戈华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150.生态恢复政治法律制度研究张建伟河南大学副教授151.低碳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法律机制研究蒋亚娟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152.我国城市建筑废物回收与循环利用法律规制研究乔刚西南政法大学讲师、博士153.自然灾害的法律应对——以适应制度建设为中心欧阳恩钱温州大学副教授154.城市社会弱势群体支持制度研究建设周青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155.劳动权保障的国家义务研究龚向和东南大学教授156.民生视野下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居住权保障研究冷传莉贵州大学教授157.海洋环境污染典型案例分析与国际求偿机制研究邓海峰清华大学副教授158.生态整体主义视野下的自然资源权体系及实施机制研究刘卫先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15159.境外追赃中的资产分享机制构建研究邢爱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60.国际条约解释方法及案例研究韩燕煦同济大学讲师161.跨界含水层法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王秀梅西北政法大学教授162.空间站法律问题研究赵海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63.《巴勒莫议定书》及其实施机制研究柳华文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164.美国337调查与TRIPS协议一致性问题研究冯寿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律系副教授165.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风险防范与法律保障制度研究朱鹏飞东南大学讲师、博士166.WTO新形势下中美双边投资法律问题研究于丹翎外交学院教授167.“双向嵌入观”下中国代工制造业升级的法律环境优化研究胡峰浙江工商大学教授168.WTO/DS379 裁决研究余菲上海财经大学讲师、博士169.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侦查制度之完善刘东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170.医疗损害责任在司法实践中若干问题的研究纪格非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171.网络犯罪立法系统化研究赵国玲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16172.行政法律责任的基础理论与中国实践朱新力浙江大学教授173.构建大规模退赃制度研究:以被害人保护为中心王永杰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174.我国治理城市违法建筑的法律制度研究沈晖同济大学副教授175.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法治研究刘忠同济大学讲师176.紧急救治义务研究姜雯南方医科大学讲师177.司法审判适用法律方法及方法的运用郝建设辽宁大学教授178.我国证券市场国际板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马其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179.刑事证据规则实施效果实证研究余茂玉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80.“社会腱”视野下的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吴殿朝黄河科技学院副教授181.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潘峰厦门大学法学院讲师182.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法律控制研究张建文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183.醉驾肇事新论:基于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视角黄旭巍南京大学讲师184.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问题研究丁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17185.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形式齐小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186.中日公益法人制度比较研究徐洁西南政法大学教授187.警察取证行为实证研究郭松四川大学讲师188.甘肃省重大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法律对策研究刘志坚兰州大学教授189.反腐败与个人分配制度研究李子顺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研究员18。
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公告

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法学会
•【公布日期】2014.12.16
•【文号】
•【施行日期】2014.12.16
•【效力等级】团体规定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公告12月4日—14日,我会在中国法学会网、中国法学创新网对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进行公示。
公示期内,收到有效异议。
经审核,有一项自选课题在课题名称、内容、研究思路、主持人及研究团队组成、研究基础等方面均与司法部2013年度已立项专项任务课题高度近似。
该申报课题主持人所做解释未能排除合理怀疑。
根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取消该课题立项资格。
现将最终正式立项名单(共192项课题,其中重大课题1项,重点课题7项,一般课题53项,青年项目11项,自选课题120项,)予以发布(名单详见附件)。
特此公告。
附件:《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中国法学会
2014年12月16日附件:
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我国有组织犯罪发展规律实证研究——以河南、湖南两省为例

Hale Waihona Puke 自2 0世纪下半叶伊始 , 有组织犯罪 已成为世界各 国可持续性发展和建立稳定法治秩序 的主要威胁之一 , 我 国也未能例 外。 自改革开放 以来 ,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 我 国有组织犯 罪逐渐滋生 、 壮大 , 向国家政治 、 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渗透 , 严
重威胁 人民生活与社 会稳定 , 受到 了党 中央的高度 重视与全社会 的广泛关注 。 笔者以为 , 有组织犯罪并 非某种模式化的静态 存 在物 , 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 , 具有 由小到大 、 由低级 向高级形态演进的 自主趋势。把握并 正视有组织犯罪的演变 规律及 本土表现 , 是科学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逻辑起点的事 实基础 [ 1 ] 。只有搞清本 国有组织犯罪 的发展规律和 主要形态 , 并探 寻出其演变 的趋势 , 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 更加科学有效地抑制和打击有组织犯罪 。因此 , 通 过实证方法对我 国当前有组 织 犯罪的发 展规 律进行研究 , 具有较强的理论 与实践价值 。
见图14罪名团伙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频数百分比频数百分比故意伤害罪抢劫罪赌博罪开设赌场罪寻衅滋事罪有悔罪表现无悔罪表现敲诈勒索罪14二规律总结犯罪规律是犯罪现象存在和变动的规律即隐伏在犯罪数量质量结构等表象背后的犯罪现象存在和变动的一般过程和趋向它能够深刻地反映出犯罪现象与一定的社会环境与人类自身之间的关系2
第4 1卷
第 6期
辽 宁大 学学 报 ( 哲 学社 会 科学版 )
J o u r n l a o f L i a o n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青年调研课题

我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青年调研课题我国法学会是我国大陆现行最大规模的法学学术团体,于1950年5月1日在北京成立。
是我国法学会的研究领域涉及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也是我国法学界的主要研究方向。
我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青年调研课题则是该地区法学领域的一个专注点,是国家在法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课题旨在促进法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和创新发展。
一、课题意义我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青年调研课题的设立是为了引导和支持广大法学研究工作者深入了解当前我国社会法治建设的紧迫需求和重大问题,推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
该课题的意义在于激励和鼓励年轻学者在法学研究领域展现才华,提高青年法学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水平,促进法学研究领域的持续发展。
二、课题内容我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青年调研课题的内容多样且广泛,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青年学者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且具有一定深度的课题进行研究,借助专业的法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探索学术前沿,推动全社会法学研究的发展。
三、课题影响我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青年调研课题的开展对法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当前法治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促进我国法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该课题对于培养青年法学研究人才,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形成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课题研究成果的产出,为社会提供了多样化的法学视角,为法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课题展望我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青年调研课题的设立不仅带动了青年法学研究人员的研究热情,也为法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希望该课题能够继续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青年学者在法学研究领域的持续成长和进步,推动我国法学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五、个人观点我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青年调研课题的设立对于促进法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课题类别
课题名称
申请人
申请人所在单位及职务职称
1重大课题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法制机制研究
秦前红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2重大课题“十二五”期间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政策研究孔祥俊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3重大课题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法治保障若干问题研究郭永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秘书长4重大课题集体合同立法可行性研究张鸣起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5重大课题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研究林文肯中纪委驻国务院侨办纪检组原组长6重大课题依法审判与舆论监督徐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律顾问、高级编辑7重大课题非法集资犯罪研究
魏东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8重大课题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后司法解释研究王敏远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9重大课题中国参与多边投资规则制定问题研究邓瑞平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10
重大课题
国家豁免问题新发展和中国的选择
杜新丽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
编号
课题类别
课题名称
申请人
申请人所在单位及职务职称
11重点课题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居民自治的关系问题研究张清扬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12
重点课题
医疗体制改革与医务人员合法权益保障研究
程关松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法学会201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公示名单(共254项)
一、重大课题10项二、重点课题2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