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合集下载

液限、塑限联合试验

液限、塑限联合试验

液限、塑限联合试验液限和塑限是土壤力学中重要的两个指标,在土壤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液限是指土壤含水量在一定条件下从流动状态向塑性状态转变的含水量,塑限是指土壤含水量在一定条件下从塑性状态向半固态状态转变的含水量。

液限和塑限通常是通过试验来确定的,两者的试验可以一同进行,即液限、塑限联合试验。

液限的试验常常使用Casagrande液限仪进行。

该液限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标准圆形塑性限量模、跌落杆、橡胶墩等,液限试验就是指在液限仪中进行的试验。

液限试验一般使用标准土壤样品,对试样进行加水,然后通过跌落杆的跌落次数和高度,测定试样流变状态的变化,得到反映土壤流变状态的液限值。

塑限的试验通常使用压片法(英文名称为Proctor test)。

该试验需要将试样放置在一压片仪的平面压板中,经过固定时间和一定次数的荷载,测定试样体积的较大变化,得到反映土壤塑性状态的指标——塑限值。

液限、塑限联合试验是指将液限试验和塑限试验一同进行的试验,其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探究土壤的力学特性。

具体试验过程如下:首先,取一定量的干燥土样,在干燥箱中进行烘干处理,得到干土质量。

然后,将干土样放入试验容器中,并通过注水的方式增加土样的含水量,以获得液限、塑限的相关数据。

对于液限试验,通常需要在试验容器内以标准化的条件进行摆动试验。

摆动的次数和深度是固定的,通过记录液体通过土样的次数和深度,得到液限值。

对于塑限试验,需要将润湿的土样放在压片试验仪中,施加荷载,使样品在一定时间内塑性定形,通过测量挥发后的样品体积变化,得到塑限值。

通过液限、塑限联合试验,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为土壤的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在圆锥下沉深度为2mm处含水率的差值<2%时,用这两个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
连成一条直线(如附图中的B线)。
在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图上,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查得下沉深度为 10mm 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李坤隆 王小文
指导教员:陈 玲
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人防中心
试验目的:测定黏性土的液限和塑限。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的土, 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的试样,但也可以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 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或杂质时,应过0.5mm的筛。
一、试验原理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是根据圆锥仪的圆 锥入土深度与其相应的含水率在双对数坐 标上具有线性关系的特性来进行的。 利用圆锥质量为76g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测得土在不同含水率时的圆锥入土深度, 并绘制其关系直线图 在图上查得圆锥下沉深度为17mm(或者 10mm,看具体的规范要求)所对应得含 水率即为液限,查得圆锥下沉深度2mm所 对应的含水率即为塑限。
二、试验的仪器设备
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圆锥仪:质量为76g带有平衡装置的圆锥,锥角 为300,距锥尖10mm处有环状刻度)
二、试验的仪器设备
2、电子天平; 3、烘箱、干燥器。 4、其他有铝制称量 盒、调土刀、孔径 0.5mm的筛、研钵 、瓷碗、加水器、 凡士林等。
三:试验操作步骤
1、土样制备
2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
五、试验记录表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的记录格式如表所示, 将试验数据填入表格, 经计算即可完成试验报 告,并完成试验。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
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
人防五队学学员:李坤隆,王小文

T 0118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T 0118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T 0118-2007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1.2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O. S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2仪器设备2.1圆锥仪:锥质量为100g或76g,锥角为300,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数码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2盛土杯:直径SOmm,深度40一SOmmo2.3天平:称量200g,感量0.Olgo2.4其他:筛(孔径O. S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附带橡皮头的研柞或橡皮板、木棒)、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3试验步骤3.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土中含大于0.5~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柞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的筛。

取0.5~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8,分开放人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

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人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 10 . 2mm,对于76g锥应为17mm。

测定c点的锥人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以下,对于76g锥应控制在2~以下。

对于砂类土,用100g锥测定c点的锥人深度可大于5mm,用76g锥测定c点的锥人深度可大于2mmo3.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人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先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试验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此时游标或百分表读数为零)、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3.4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Ss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人深度h,o 3.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lcm),重复本试验3.3和3.4步骤,得锥人深度h20 hl, h:允许平行误差为O . Smm,否则,应重做。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液态状态下的塑性极限的方法。

塑性极限是指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由固态过渡到流动态的临界点。

液塑限是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在许多工业生产和工艺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塑性极限是衡量材料塑性变形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定物质的液塑限,可以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变形能力,从而指导材料的选用和工艺的设计。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是一种综合考虑物质的流变特性和塑性变形特性的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单一测定方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能够更全面地揭示物质的流变行为和塑性变形能力。

在该方法中,通过对物质进行流变学实验和塑性变形实验,可以得到物质的流变参数和塑性参数,从而综合评估物质的液塑限。

本文旨在介绍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探讨该方法的优缺点。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深入理解物质的塑性变形行为和提高材料的工程性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同时,对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为读者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让读者了解为什么需要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以及该方法的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液塑限的概念和意义,以及限联合测定法的原理。

在2.1小节中,将对液塑限进行概念解释,并说明液塑限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在2.2小节中,将介绍限联合测定法的原理,包括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和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将在2.3小节中进行详细叙述。

这一部分将包括实验的具体步骤,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以及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通过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如何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的实验。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2仪器设备(1)圆锥仪:锥质量未100g或76g,锥角未30°,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数码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盛土杯:直径50mm,深度40^50mm o(3)天平:称量200g,感量0. 01g o(4)其他:筛(孔径0. 5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3 •试验步骤(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上中含有大于0. 5mm的土粒或杂物时9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的筛。

取代表性上样200g,分开放人三个盛上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馆水,使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g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附近。

用调土刀调匀,密封放置18h 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 ±0. 2mm,对于76g 应为17mm o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 一下,对于76g锥应控制在2mm以下。

对于砂类土,用100g锥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o用76g 锥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o (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4)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是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5s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入深度山。

(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lcm),重复本试验步骤(3)和(4),得锥入深度h2o hi、th允许平行误差为0. 5mm,否则,应重做。

T0118 2007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T0118 2007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T 0118-2007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1.2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O. S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2仪器设备2.1圆锥仪:锥质量为100g或76g,锥角为300,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数码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2盛土杯:直径SOmm,深度40一SOmmo2.3天平:称量200g,感量0.Olgo2.4其他:筛(孔径O. S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附带橡皮头的研柞或橡皮板、木棒)、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3试验步骤3.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土中含大于0.5~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柞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的筛。

取0.5~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8,分开放人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

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人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 10 . 2mm,对于76g锥应为17mm。

测定c点的锥人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以下,对于76g锥应控制在2~以下。

对于砂类土,用100g锥测定c点的锥人深度可大于5mm,用76g锥测定c点的锥人深度可大于2mmo3.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人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先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试验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此时游标或百分表读数为零)、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3.4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Ss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人深度h,o 3.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lcm),重复本试验3.3和3.4步骤,得锥人深度h20 hl, h:允许平行误差为O . Smm,否则,应重做。

液限塑限联合试验

液限塑限联合试验

试验一液限塑限联合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细粒土(粒经小于0.5mm,并且有机质含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5%的土)的液限和塑限含水率,用于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为粘性土的分类定名和状态确定等提供依据。

二、试验方法:目前标准试验方法为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作为过渡可沿用液限用圆锥式液限仪测定,塑限用搓滚法测定。

后者的操作方法附后。

三、试验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76g,锥角30°,读数显示形式有光电式、游标式和百分表式。

学生试验采用游标式液塑限仪。

2、铝盒、天平、烘箱、调土刀、凡士林等。

图1-1 游标式液塑限仪四、试验步骤:1、备样:取天然含水率土样或风干土样约400g(当土样中含有粒经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剔除或过0.5mm的筛),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纯水,制成不同稠度的试样,试样的含水率宜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的状态(使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宜为3~5mm,8~10mm,16~18mm的范围)。

将试样调匀后放入密封的保湿缸中,静置24h。

2、装样:将制备好的试样用调土刀充分调拌均匀,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

注意装样时避免试样中存留空隙或气泡,刮土时不得用调土刀在土面上反复涂抹,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3、放锥:①旋转游标式液塑限仪上的水平调节螺丝,使仪器水平泡居中。

②将带有游标的圆锥提起,顺时针旋转控制旋钮将其固定(使游标下刻度对零)。

擦净试锥,在锥体上涂以薄层凡士林。

③将盛有试样的是试样杯放在升降座上,调节升降座至锥尖刚好接触土面。

④顺时针旋转控制旋钮,使圆锥自由下落,经5s后立即松开控制旋钮,测读圆锥下沉深度。

4、取样测含水率:取出试锥,用调土刀挖除带有凡士林部分的土,然后在试样中心附近取10g以上的土两盒,在天平上称盒加湿土质量m。

打开盒盖,1将试样带盒放入烘箱,在105~110℃的温度下烘至恒量后称盒加干土质量m,用以计算试样在该圆锥下沉深度下的含水率。

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报告

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是为了研究土体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等提供依据。

通过本实验,了解土体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变形极限,评估和比较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液限和塑限是黏性土的重要物理特性指标,反映了土中水对土性质的影响。

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

本实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通过测定土样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圆锥体下沉深度,绘制出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从而确定液限和塑限值。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粒土、蒸馏水。

2. 实验仪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电子秤、烘箱、称量碗、调土碗、调土刀、锥式仪、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土样: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或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m的筛,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

2. 调制土样:向三个盛土皿中分别加入不同数量的蒸馏水,使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略大于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

3. 调匀土样:用调土刀调匀每个盛土皿中的土样。

4. 测定圆锥下沉深度:将调制好的土样分别放入锥式仪中,进行圆锥下沉深度测定。

5. 记录数据:记录每个土样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圆锥下沉深度。

6. 绘制关系曲线: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

7. 查找液限和塑限值:在关系曲线上,圆锥下沉深度为10mm的点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下沉深度为2mm的点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查得液限和塑限值。

2. 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土样的液限和塑限值,可以进一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等提供依据。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成功测定了土样的液限和塑限值,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等提供了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2仪器设备
(1)圆锥仪:锥质量未100g或76g,锥角未30o,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数码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盛土杯:直径50mm,深度40~50mm。

(3)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4)其他:筛(孔径0.5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3.试验步骤
(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上中含有大于0.5mm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的筛。

取代表性上样200g,分开放人三个盛上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使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附近。

用调土刀调匀,密封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0.2mm,对于76g应为17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一下,对于
76g 锥应控制在2mm 以下。

对于砂类土,用100g 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

用76g 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 。

(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4)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
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是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5s 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入深度h 1。

(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 ),重复本试验步骤(3)和(4),得锥入深度h 2。

h 1、h 2允许平行误差为0.5mm ,否则,应重做。

取h 1、h 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

(6)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 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XXXX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XXXX-03-3.16
第2页 共 2 页
主题: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方法 第B 版 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7年8月
15日
0.01g),测定其含水率w1、w2(计算到0.1%)。

计算含水率平均值w。

(7)重复步骤(2)到(6),对其他两个含水率土样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率。

(8)用光电式或数码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时,接通电源,调瓶机身,打开开关,提上锥体。

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试杯徐徐上升,土样表面和锥尖刚好接触,指示灯亮,停止转动旋钮,锥体立刻自行下沉,5s 时,自动停止下落,读数窗上或数码管上显示键入深度。

试验完毕,按动复位按钮,锥体复位,读数显示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