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中考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陋室铭》优秀ppt课件

《陋室铭》优秀ppt课件
排比
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 了陋室主人的高雅活动和交往人群的高素质。
文章中的名句解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句话是文章的核心思想,表达了作者认为陋室并不陋,因为主人品德高尚, 具有精神上的富足和美感。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交往的人群都是高素质的人,没有平庸之辈,突出了作者的 高尚情操和品质。
主题思想分析
文章通过对陋室的简陋环境、陋室主 人的高雅活动和陋室主人的高尚品质 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高尚情操和淡 泊名利精神的追求。
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1 2
3
比喻
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将苔藓痕迹比作绿色台阶, 将草色比作窗帘的青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陋室的环境。
对偶
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将陋 室与历史名人的居所进行对比,突出了陋室虽简但主人的高雅。
总结词
后人对《陋室铭》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详细描述
许多文学家和评论家都对《陋室铭》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不仅展示了刘禹锡卓越的文学才华,还 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生追求。后人也常常将该作品作为激励自己追求理想和美德的座右铭 。
《陋室铭》对后世的影响
总结词
《陋室铭》在企业中的应用
《陋室铭》所传达的清高脱俗、不畏权贵的品质,可以作 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可以通过弘扬《陋室 铭》的精神,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 和职业操守。
《陋室铭》所强调的淡泊名利、专注品质的态度,可以作 为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追求目标。企业可以通过借鉴《 陋室铭》的理念,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消费者 的信任和忠诚。

陋室铭中考复习ppt课件

陋室铭中考复习ppt课件
15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 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对比和虚实结合等手法, • 通过描写陋室环境幽雅、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的高雅, • 表现了自己具有渊博的学识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
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16

陋室铭
;.
1


1、了解作者,了解“铭”的文体特点

2、能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4、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道德品质和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
2
文学常识 • 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文
学家。本文选自《全唐文》。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 铭》一文,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6
结构
一、用 比兴手法引出题旨——惟吾德馨。
二、描写陋室
1、居室环境 2、交往人物
3、日常生活 (生活情趣)
恬静雅致 学识渊博 脱俗高雅
托物言志 安贫乐道 淡泊名利 高洁傲岸
三、引古贤以自况,画龙点睛,总结全文
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把山水比作陋室,表明陋室
出作者对这种景物的喜爱之情。
10
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 • 正直,善良,上进的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个朋友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交正直的朋友,自己也会变得品德高尚,交不好的朋友,自己的品德也会变得败坏。

陋室铭 课件(共31张PPT)

陋室铭 课件(共31张PPT)
以为陋的高尚情操,也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 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 的生活情趣。(中心思想)
陋室铭
——刘禹锡
第二课时
文本挖掘
在《陋室铭》第一课时中我们学习了《陋 室铭》的文章内容,这篇铭文句式整齐,骈散 结合,通篇协韵,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 来朗朗上口,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东西。
初读课文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 “可以调丝竹,阅书籍。”
我们来对比一下,刘禹锡在陋室中的情趣 和业余爱好是怎么样的?
生活情趣高雅。
那我们来总结一下刘禹锡的陋室生活。
(1)景:自然环境清幽; (2)人: 交往人物不俗; (3)事: 生活情趣高雅。
初读课文
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 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陋室
在中国的诸多文 化遗迹当中,有很多 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 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 让人惊叹不已,或者 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 忘返。但有一处居所, 它既小且陋,却因主 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 千载。
陋室铭
——刘禹锡
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话说中唐时期有个官n代叫刘禹锡,据说他是中 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这个老刘出身不错,可惜他 少年时因为爱下围棋交了个棋友,此后他一生受这个 棋友牵连,而他却无怨无悔。这个棋友就是当时太子 李诵、后来的唐顺宗的伴读——王叔文。他撺掇的 “永贞革新”历时一百四十六天后失败了,而参与其 中的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被贬为远洲司马,史称“八 司马”。王叔文被赐死,顺宗也被迫退位,而我们的 主人公刘禹锡,也开始了他历时二十三年的贬谪之路。
三、迁移运用——体会鉴赏美
主题上,两文都表现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 生活态度。《爱》文表达的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 持自己清白节操的志向,《陋》文流露的则是作 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陋室铭复习课ppt课件

陋室铭复习课ppt课件
20
课堂反馈:填空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写陋室中人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5、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商汤盘铭: 苟日新,
又日新,日 日新。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 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 文字,叫做“铭”,后 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 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4
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
些字的韵母都是_in_g_或。in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在 多
刘禹锡
须 大
23
24
苔痕上阶绿: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长到
二、倒装句(宾语前置)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何陋
之:助词,宾语(何陋)前置的标志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9
翻译课文:
仙:神仙
灵:神奇,灵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耸入云,只要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 山;水不一定要深不可测,只要有蛟龙潜藏,就成 为灵异的(水)。
室 陋室不陋 交往高雅(友) 道

生活恬适(趣)
古贤自喻 反诘点题
高 洁 伟
岸 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
16
想一想
1、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用意何在?
意在以古代名贤类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 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 因。

刘禹锡《陋室铭》ppt课件

刘禹锡《陋室铭》ppt课件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资源
阅读刘禹锡的其他作品,如《竹 枝词》、《乌衣巷》等
了解唐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可 以阅读《唐诗三百首》等相关书

观看与唐代文学、历史相关的影 视作品或纪录片,如《唐之韵》、
《大唐歌飞》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3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重点字词解释及用法举例
陋室
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 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 “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出名,著名,名词作动词。灵:神奇; 灵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 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 入帘里。
音频资源
插入与《陋室铭》相关的音频资 源,如配乐朗诵、相关历史事件 的音频讲解等,增加学生的听觉
体验。
视频资源
整合与《陋室铭》相关的视频资 源,如名家解读、历史背景介绍 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
材料。
交互式元素
添加交互式元素,如超链接、交 互式图表等,方便学生在课件中 进行跳转和操作,提高学习效率。
《陋室铭》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 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刺史。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
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环节
Hale Waihona Puke 010203思考1
你如何理解《陋室铭》中 表达的“斯是陋室,惟吾 德馨”的思想?

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陋室铭》课件(共16张PPT)

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陋室铭》课件(共16张PPT)
3.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 顿挫,和谐悦耳。
案牍劳形
一、重点字词 1.词类活用
①苔痕上阶绿 ②无案牍之劳形
2.一词多义
重点知识归纳
上:名词用作动词,_蔓__延___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使__…__…__劳__累___
①名
有仙则名 _出__名__,__有__名___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命名 故虽有名马(《马说》) 名贵的 莫名其妙 说出
古诗文对比梳理
篇目 对比点
分析阐述
《陋室铭》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表
现了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 关 雎 》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借
陋 室
弹琴鼓瑟对“淑女”表示亲近,想象恋爱生活
描写对象: 琴
的和谐美满。

《伯牙善鼓琴》中“ 伯 牙善 鼓 琴, 钟 子期
善听”,写钟子期能领悟伯牙的琴声传达出
的情感意境,来表现伯牙与子期心意相通,
互为知音。
古诗文对比梳理
篇目
陋 室 铭
对比点
分析阐述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当时作者被贬,居所 简陋,但志趣不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
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
同一作者: 伏笔。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 于 宝 历 二 年
②之
何陋之有 _宾__语__前__置__的__标__志__,__不__译___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助词,译为“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垂天之云(《北冥有鱼》) 结构助词,译为“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北冥有鱼》)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一年之计在于春 结构助词,译为“的”

第17课《陋室铭》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陋室铭》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陋室铭
刘禹锡
学习目标
1、认识作者,了解“铭”这种古代文体极其特点。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3、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他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
安徽和县刘禹锡的陋室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被称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诸葛庐、子云亭 古代名贤 吾之陋室 惟吾德馨
5.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4.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的用意是什么?
类比,作者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又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概括主题
《陋室铭》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ppt课件完整版

陋室铭ppt课件完整版
文化生活
唐代士人热衷于诗词歌赋的创作与欣赏,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形成了 独特的文化氛围。
社会交往
唐代士人在社会交往中注重礼仪与风度,他们之间的宴饮、游历等活动,不仅增进了友 谊,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思想解读
隐逸思想的起源
隐逸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说,强调回归自然、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方式。
统文化。
培养学生品德
通过学习陋室铭,可以引导学生注 重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 人生观。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陋室铭作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 能力和审美水平。
跨文化传播与接受度探讨
跨文化传播
陋室铭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 地位,而且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 到世界各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 魅力。
隐逸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隐逸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体现。许多文人墨客通过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隐 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隐逸思想的社会意义
隐逸思想不仅体现了个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社会对多元生活方式的包容与尊重。同时,隐 逸思想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文风与士人心态
唐代文风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都得到了极 大的发展。唐代的文风以雄浑豪放、清新自然为主要特点,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 思想。
士人心态
在唐代,士人普遍具有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心态。他们追求功名利禄,但同时 也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在士人眼中,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气节和尊严 。因此,即使身处陋室,他们也能保持高尚的情操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体现了一种不受环境 限制,注重内在修养 的精神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
(6)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 什么作用?
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
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是
因为主人品德高尚。
2020/4/13
11
金题演练
一、阅读《陋室铭》,完成1~4题。(12分)
2020/4/13
14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回答1~4题。(12分) 【甲】《陋室铭》全文 【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 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 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 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 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 芬芳。
2020/4/13
17
3.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 “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请结合【甲】【乙】语段的内容,来说说这两篇“铭”在 思想主旨上有何不同之处。(4分)
1.解释下面变色的词。(2分) (1)往来无白丁 ( 没)有学问的人 (2)无案牍之劳形 ( 使 …)…劳累 2.下列各句中变色词的意义和用法与“无丝竹之乱耳” 中“之”相同的一项(2分)( )
A.何陋之有 B.已而之细柳军
C.小大之狱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020/4/13
12
【解析】A项“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B项 “之”为动词,翻译为“去、到、往”。C项中“之”为 结构助词,翻译为“的”。D项“之”与例句中相同, 均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六、陋室铭
2020/4/13
1
知识梳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xīn)。//(点明主旨:陋室值得铭颂,是因 为身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写陋室的环 境及主人的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总 结上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
【答案】D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020/4/13
13
4.课文题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 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4分)
不矛盾。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简陋,而结 尾处的“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房屋的主 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以此说明陋室不 陋。
2020/4/13
7
4.文意理解 (1)作者以“山”“水”为对象,写下了“山不在
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请你 采用这样的句式,以“居室”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 (字数可以不受限制,但句意必须符合《陋室铭》的 文意)
例句一:居室不在宽敞华美,有君子居住则高雅别致。 例句二:居室不在高大宏伟,有高尚之士居住则不会简 陋。
2020/4/13
8
(2)对于作者这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的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示例一: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 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相互学习共同 进步。 示例二: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作者自命清高, 看不起平民百姓。
2020/4/13
9
(3)试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的言外 之意。
作者向往保持高洁傲岸的情操,独居陋室,弹奏净
化心灵的古曲,而厌弃官僚们“乱耳”的寻欢作乐
的生活。
(4)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举例分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自然环境优美表现
“陋室不陋”。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往
来人物博学表现“陋室不陋”。
2020/4/13
10
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劳形”以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陋室不陋”。
劳:
形: 使……劳累
形体,身体
2020/4/13
5
2.句子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一定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管弦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 公文劳累身心。
2020/4/13
6
3.句子朗读节奏 (1)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 帘青。 (2)可以 /调素琴,阅 金/ 经。 (3)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 牍之劳形。
(崔瑗《座右铭》)
2020/4/13
15
1.解释变色的字词。(2分)
(1)无丝竹之乱耳 使……扰乱
(2)无道人之短
说、谈论
【解析】(1)中“乱”为形容词使动用法,应译为 “使……扰乱”。(2)“道”为一词多义词语,此处应译 为“说,谈论”,与《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 中的“道”意思一致。
2020/4/13
2020/4/13
2
【全文中心】本文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 “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 道的情趣。
1.词语解释
(1)有仙则名
名:
出名
(2)有龙则灵
灵: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惟[F]:
灵异 这
只有,只要
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020/4/13
3
(4)苔痕上阶绿 上: 长到
Hale Waihona Puke 1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不加装饰的古琴,看佛家的金经。 (2)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
【解析】(1)句“调”应译为“弹奏”;“素琴”应译 为“不加装饰的古琴”;“金经”是佛家经书。(2)句 中的“过”应译为“超过”;“臧”应译为“赞赏”。
(5)谈笑有鸿儒 (6)往来无白丁
鸿: 大
白丁: 没有官职的人,平民。 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7)可以调素琴 调: 弹奏
素:
不加装饰的
2020/4/13
4
(8)阅金经
金经:
(9)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
指佛经
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 借指奏乐的声音
乱[F]:
使……扰乱
(10)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官府的公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