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基本功能

合集下载

GIS知识点总结

GIS知识点总结

GIS知识点总结地理信息的定义: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地理信息的特征:具有空间上的分布性、数据量上的海量性、载体的多样性和位置与属性的对应性等特征GIS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eo-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特征:(1)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2)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3)海量数据管理能力GIS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功能 2、数据编辑与处理 3、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 4、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 5、数据输出功能GIS组成:1、硬件 2、软件 3、网络 4、空间数据 5、人员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空间尺度:涉及四种尺度:观测尺度、操作尺度、比例尺(当制图区域比较小时,地图比例尺指图上长度与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当制图区域相当大时,地图比例尺指在进行地图投影时,对地球半径缩小的比率)、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地理格网: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格网。

按不同的坐标系统可以分为:地理坐标格网(按经纬度坐标系统)直角坐标格网(按直角坐标系统)地理空间实体概念:对复杂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简化抽象得到的不可再分割的同类对象,就是地理空间实体,简称空间实体。

地理空间实体具有4个基本特征:1、空间位置特征 2、属性特征 3、时间特征 4、空间关系空间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最高层、常用E-R模型)、逻辑数据模型(通常所称的空间数据模型其实是空间数据的逻辑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最低)概念模型(对象、场、网络),场模型有6种表示方法。

GIS基本功能范文

GIS基本功能范文

GIS基本功能范文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进行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它通过有效的数据处理和抽象,将现实世界的现象转化为地图形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空间信息。

以下是GIS的基本功能。

1.数据采集:GIS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遥感、GPS测绘、地理勘探等。

这些数据可以是地形、气候、土壤、人口、交通等各种地理信息,用于构建和完善GIS数据库。

2.数据管理:GIS可以有效地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包括数据的存储、编码、分类和索引。

它可以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数据结构,方便用户根据需要进行数据查询和访问。

3.数据分析:GIS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包括空间分析、属性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通过分析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关系和变化趋势,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预测自然资源分布、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情况。

4.空间模型:GIS可以构建空间模型,将地理现象表示为地理实体和其属性之间的关系。

这些模型可以用于建立空间目标、实现空间约束和模拟空间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5.地图制图:GIS可以将地理空间数据制作成各种形式的地图,包括二维地图、三维地图和动态地图等。

地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特征,有助于人们对地理问题的认识和决策。

6.地理可视化:GIS可以将地理空间数据通过图表、图形、动画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可视化,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知和理解地理现象,帮助他们作出更准确的决策。

7.空间查询:GIS可以提供强大的查询功能,帮助用户根据地理位置或属性条件查询地理空间数据。

这对于一些需要特定空间数据的决策和分析非常有用,如选址分析、风险评估等。

8.空间统计:GIS可以进行各种空间统计分析,如空间自相关、空间聚集和空间差异等。

通过这些统计分析,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影响关系,有助于提取地理信息和发现空间规律。

GIS基本功能范文

GIS基本功能范文

GIS基本功能范文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技术。

它通过将地理数据与空间参考相关联,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以下是GIS的基本功能:1.数据获取与采集:GIS能够获取各种地理数据,包括地图、卫星图像、GPS数据等。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无人机、卫星等多种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2.数据存储与管理:GIS能够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大量的地理数据。

它可以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使用空间索引进行快速查询。

3.数据处理与分析:GIS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分析。

它可以进行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插值等操作。

此外,GIS还可以进行空间分析,例如地理叠加、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4.地图制作与可视化:GIS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

它可以将地理数据可视化为点、线、面等不同形式,并通过符号、颜色等方式来表达不同的地理属性。

5.决策支持:GIS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空间信息。

通过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模拟,GIS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最佳决策方案,例如土地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

6.空间查询与定位:GIS可以通过空间查询来获取与一些位置或区域相关的地理信息。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经纬度坐标来查询该位置的地理特征和相关数据。

此外,GIS还可以通过GPS定位来实现位置服务,并提供实时导航和路线规划等功能。

7.地理模型与预测:GIS可以建立地理模型来模拟和预测地理现象。

例如,通过建立气候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通过建立流域模型可以模拟水资源的分布和供需情况。

9.空间规划与管理:GIS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资源管理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规划者评估不同方案的影响,优化资源分配,制定空间发展策略等。

总之,GIS具有多样的功能,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不仅可以提供定量与定性的地理信息,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支持决策制定和规划管理。

(完整版)GIS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GIS知识点总结

GIS知识点总结地理信息的定义: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地理信息的特征:具有空间上的分布性、数据量上的海量性、载体的多样性和位置与属性的对应性等特征GIS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eo-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特征:(1)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2)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3)海量数据管理能力GIS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功能 2、数据编辑与处理 3、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 4、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 5、数据输出功能GIS组成:1、硬件 2、软件 3、网络 4、空间数据 5、人员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空间尺度:涉及四种尺度:观测尺度、操作尺度、比例尺(当制图区域比较小时,地图比例尺指图上长度与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当制图区域相当大时,地图比例尺指在进行地图投影时,对地球半径缩小的比率)、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地理格网: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格网。

按不同的坐标系统可以分为:地理坐标格网(按经纬度坐标系统)直角坐标格网(按直角坐标系统)地理空间实体概念:对复杂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简化抽象得到的不可再分割的同类对象,就是地理空间实体,简称空间实体。

地理空间实体具有4个基本特征:1、空间位置特征 2、属性特征 3、时间特征 4、空间关系空间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最高层、常用E-R模型)、逻辑数据模型(通常所称的空间数据模型其实是空间数据的逻辑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最低)概念模型(对象、场、网络),场模型有6种表示方法。

高中地理教案:认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

高中地理教案:认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

高中地理教案:认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认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成了地图和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

它能够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

本教案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1. 数据管理功能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进行管理,包括地图数据、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通过数据管理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存储、查询和更新地理数据,提高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可维护性。

2. 数据分析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用户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模式。

例如,通过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计算地理对象之间的距离、面积和相交关系;通过属性分析功能,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空间关联分析,帮助用户获取有关地理现象的更深入的信息。

3. 数据可视化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地理数据以地图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使用户可以直观地理解和观察地理现象。

通过数据可视化功能,用户可以绘制各种类型的地图,如点状地图、线状地图和面状地图,以及制作专题图和动态图等,帮助用户传达地理信息,支持决策和规划。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 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者可以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交通网络和环境质量,制定有效的规划方案。

土地管理者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进行土地登记、不动产管理和土地交易等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和公平性。

2. 自然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农业部门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和气象条件,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的最佳种植方案。

水利部门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监测和管理水资源,预测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GIS定义

GIS定义

GIS定义:是由计算机硬软件、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采集,输入、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数据,从而为工程设计、土地利用、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管理决策等应用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GIS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开发/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GIS基本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与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与编程.GIS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检测,辅助决策。

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

矢量数据:用欧氏空间的点、线、面等几何元素来表达实体的几何特征的数据。

矢量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矢量数据结构分为简单数据结构(实体数据结构,也称面条结构)、拓扑数据结构和曲面结构;栅格数据: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栅格数据结构指将空间分割成各个规则的网格单元,然后在各个格网单元内赋以空间对象相应的属性值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栅格数据结构分为栅格矩阵结构、游程编码结构、四叉树数据结构、八叉树数据结构和十六叉树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数据按点、线或多边形为单元进行组织,数据编排直观,数字化操作简单。

(2)每个多边形都以闭合线段存储,多边形的公共边界被数字化两次和存储两次,造成数据冗余和不一致。

(3)点、线和多边形有各自的坐标数据,但没有拓扑数据,互相之间不关联。

(4)岛只作为一个单个图形,没有与外界多边形的联系。

矢量数据结构:优点:1.便于面向现象(土壤类、土地利用单元等);2.数据结构紧凑、冗余度低;3.有利于网络分析;4.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

缺点:1.数据结构复杂;2.软件与硬件的技术要求比较高;3.多边形叠合等分析比较困难;4.显示与绘图成本比较高。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工具和技术。

它结合了地理学、地图学、电脑科学以及统计学等多个学科,并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

一、GIS的定义与背景GIS是一种将地理信息和数据与地图相结合的系统,它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信息相结合,提供了对地理现象的可视化和分析。

GIS的发展源于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进步,它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

二、GIS的组成与基本功能1. 数据采集与处理:GIS通过采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数据的录入、编辑、转换和清理,以建立完整的地理数据库。

2. 空间分析与模型建立:GIS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型建立,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3. 地图制作与可视化:GIS可以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并通过地图的可视化展示地理信息,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

4. 空间查询与数据查询:GIS可以进行空间查询和属性查询,帮助用户查找特定区域或特定属性的数据。

5. 决策支持与规划分析:GIS能够进行决策支持和规划分析,通过模拟实验、评价分析等方式,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支持。

三、GIS的应用领域1. 土地利用规划:GIS能够分析土地利用现状、预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帮助规划部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 城市规划:GIS能够模拟城市建设与发展情况,辅助城市规划部门进行城市布局和规划。

3. 环境保护:GIS能够分析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和时空变化,提供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环境管理措施的依据。

4. 交通管理:GIS能够分析交通流量、优化道路网络,提供交通管理部门的决策支持。

5. 自然资源管理:GIS能够对森林、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进行管理和监测,帮助实现可持续利用。

GIS概述

GIS概述
生成四叉树的方法:
自上而下:先检测全区域,其值不相同时就四叉分割,直到最小栅格或数值都相同为止。
自下而上:按MD码标记的栅格顺序扫描栅格单元,先检测0、1、2、3单元,若4个单元值相同,则合并;反之,作为4个叶节点记录。然后4、5、6、7单元,依次逐层向上,直到最后生成根节点。自下向上扫描栅格单元的顺序代码称为莫顿码。
实体型数据结构的优点:结构简单、直观,编码容易
实体型数据结构的缺点:①数据冗余,相邻多边形的公共边易产生分歧;②实体互相独立,缺乏联系;③岛弧处理比较困难。
ESRI公司的Shapefile文件是描述数据的几何和属性特征的非拓扑实体矢量数据结构的一种格式。一个Shapefile文件包括一个主文件(.shp),一个索引文件(.shx)和一个(.dbf)dBASE表文件。
弧段:构成多边形的线又称为链段或弧段。
结点:两条以上的弧段相交的点称为结点。
岛:由一条弧段组成的多边形称为岛或洞。
简单多边形:多边形图中不含岛的多边形。
复合多边形:图中含岛的多边形,多边形为外边界,岛为内边界。
4、栅格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结构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空间元数据: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法、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数据标准: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TC211,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地球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211
空间元数据的作用:帮助空间数据使用者查询所需的空间信息,进行空间数据的共享,并进一步处理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查询:非空间的信息查询、简单查询、条件查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GIS基本功能
1.1.1图形基本操作
图形基本操作包括图形的放大、缩小、漫游、全图、前一视图、后一视图、量测点坐标、量测距离、量测面积。

如下图所示:
图1 图形基本操作
1.1.2地图辅助功能
地图辅助功能包括指北针、比例尺、鹰眼图、比例分级滑块(做地理缓存出现)、图层图例等功能。

如下图所示:
图2 地图辅助功能
1.1.3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包括地图上设定一个点位进行查询、地图上在指定的位置画一个圆查询圆内的地物要素、地图上在指定的区域绘制一个矩形框查询相关的地物要素。

如下图所示:
图3 空间查询
1.1.4热点定位
所谓热点就是在地图上点定位后,这个点就具备了鼠标操作的各种事件;例如:一个污染源企业在图形上定位后,鼠标移动到这个企业上,点击热点图标,弹出这个企业相关的信息,用户可以方便的查看这些信息。

如下图所示:
图4 热点定位
1.1.5关注要素检索
关注要素检索就是对用户所关注的污染源企业、河流、监测点等信息进行查询搜索的功能,查询的结果可以在图形上定位,同时也可以展示相关的属性信息。

如下图所示:
图5 关注要素检索
1.1.6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两种。

缓冲区分析就是以某一要素为源、周边多少米范围的地物信息,例如一个企业发生爆炸事故,现在通过系统可以分析出该企业周边1公里范围的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信息,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的依据。

叠加分析功能就是基础地理数据与环境保护业务数据叠合进行空间分析,达到辅助决策的目的。

1.2 业务应用功能
1.2.1专题图展示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专题图展示分析功能包括两种。

一种是地理分布专题,如污染源企业分布专题、河流专题、河流断面专题、空气质量监测点分布专题、饮用水源地分别专题等。

另一种是专题统计图表,直观分析展示出各种指标信息以及对比结果情况。

大气监测站专题图如下图所示:
图 6 大气环境专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