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军神》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体会课文内容;2、通过充分的阅读,了解刘伯承意志坚强的特点;3、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并体会这种感情;4、进一步掌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以“题”入手,激发孩子阅读期待。

1、说题解题。

神:(师板书)请同学们来读读,并问:看到这个字,你的脑海里会产生些什么想法或是画面?军神:(师续写板书)再读,追问:军神也是我们刚才说的那样的人物吗?那军神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幻灯出示:军神是指具有卓越军事指挥才能;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军人。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三位被人们称为军神的人物(曹操、刘基、刘伯承)。

问:通过课前的读书,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的军神指的是谁吗?(板书:刘伯承)2、简介刘伯承。

你们知道刘伯承吗?阅读资料(出示幻灯片)。

再读课题。

想读课文吗?二、以“疑”为法,激发孩子默读思考。

1、自读课文,要求:找到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句子,划出来,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读读词、句。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一个填空)课文按___________的顺序,具体描写了刘伯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方面的表现,被德国医生_____称为军神。

3、品读中心句(出示幻灯片)。

体会一下沃克医生说这句话时的语气(赞美、敬佩……)。

试着读一读。

学生质疑: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三、以“读”促悟,提升孩子情感体验。

1、默读思考: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把你认为可以解释的句子划出来,同桌之间可以小声交流。

军神教学设计15篇

军神教学设计15篇

军神教学设计15篇军神教学设计1一、简介、导入1、布置学生收集刘伯承资料。

2、板书:神(1)指名学生读。

(2)学生,“神”在字典里是什么意思?(3)补充“军”,学生齐读课题:军神。

指名学生理解军神。

师:通过预习,课文中军神指谁?板书:刘伯承。

强调“承”的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中间是“了”。

指名学生读“承”,读准后鼻音。

(4)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可适当介绍刘伯承和故事发生的背景。

3、课文中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板书:沃克,教师范写“沃”,强调第四笔为“撇”。

谁把刘伯承称为军神,他是怎么说的?出示: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我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说话用感叹号?那该怎么读?指名学生读这三句话,指名学生评价。

齐读。

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设计意图:课文中的生字虽然较多,但学生在识记方面容易写错的只有“承、沃”这两个字,教师将其挑出来进行专门的读写训练,有利于学生认清、读准这两个生字。

在学案中,学生已能根据老师布置的相关内容进行预习,所以很快就能找到沃克医生所说的话,而这句话是课文理解的难点,围绕这句话进行教学,就能起到“提领面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二、初读指导1、教师范读。

2、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按照“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成四段。

三、出示学案内容,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担心损伤外科男子汉军医职员失声年轻人沃克伤势土匪手术X刀数一共愣住崭新晕绷带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就字词提出疑问并释疑。

镇定:遇到紧急的饿情况不慌不忙。

损伤:损害、伤害。

土匪:地方上有武装的匪徒。

3、小组讨论分段。

4、汇报分段结果并阐述理由。

《军神》教学设计5篇

《军神》教学设计5篇

《军神》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通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2、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课题⑴看过电视剧《八仙过海》吗?神仙与凡人与有什么区别?⑵揭题。

理解“神”字的意思。

带着这样的理解,响亮地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谈话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也是为上课进行“预热”。

抓住题眼“神”字,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谈话,让学生说说对神仙的认识,从而以神仙为话题,将课堂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预习课文,整体感知1、按要求自学课文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

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

在对这两个句子的反复朗读中,发现沃克医生评论语言的不同,继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产生本课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沃克医生开始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人,后来又为什么称他为军神?三、围绕问题,深入探究环节一:感悟“军人”特质句子: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感悟刘伯承伤势的严重程度和他的从容镇定。

1、伤势有多重?补充资料。

2、从容镇定是什么意思?读读表现刘伯承从容镇定的句子。

(可以分角色读)环节二:感悟“军神”特质1、拒绝使用麻醉剂⑴刘伯承是怎样拒绝的?指名读句子。

句子: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⑵在这段话中,他最想强调什么?——他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的大脑?——你从中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为革命乱迪氲枚啵约合氲蒙伲┐抛约旱睦斫舛辆渥印⑶他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你从“平静”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他深思熟虑,已经作好了忍受巨痛的准备)带着你的理解再读句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7课《军神》二、教材分析:《军神》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身上的人格精神”。

《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的钢铁般的意志赢得德国医生赞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三、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

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四、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训练阅读速度,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情感的价值。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品读探究、小组合作、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军神”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分析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2、难点——体会领悟“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3、教学突破——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学生也动脑筋思考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叙述语言,进而抱我“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七、问题预设: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八、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ppt课件;刘伯承资料。

军神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军神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军神教学设计(精选18篇)军神教学设计(精选1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军神教学设计(精选1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军神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理念:1、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内容以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衬托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教学时要切入中心,引导学生质疑、多层次读书解疑,自主探究,以深入理解、体会。

2、教学准备:3、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刘伯承的资料(图片、生平事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板书课题。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扣紧神,你怎么理解军神一词?设想一下,被称为军神的一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学生发言。

3. 经过预习,知道军神是指--刘伯承。

由同学们谈对刘伯承的了解,教师补充介绍刘伯承的事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词语的预习情况。

2、指导难写字龄匪承的写法,学生把13个生字正确书写一遍。

3、指名读课文,并评价,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随课文理解个别新词,如施行、由衷、肃然起敬等。

4、质疑问难。

三、整体感知: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主要人物、主要事情)2、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3、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4、仔细再默读课文,尝试自读品味,根据描述人物的文章特点,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作阅读批注,思考解决质疑中提到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2024年春季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教学设计

2024年春季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教学设计
2.教学改进:根据反思结果,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九、教学计划
1.长期计划:将《军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制定后续的教学计划,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勇敢精神。
2.短期计划:安排后续的课程,如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以及组织相关的知识竞赛等。
二十、教学总结反馈会
1.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的核心价值和学生的表现。
2.学生感悟:学生分享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感悟,表达对未来学习的期待。
十六、教学延伸作业
1.创作延伸:鼓励学生以“军神”为灵感,创作绘画、诗歌或短文,表达自己对英勇精神的理解和敬意。
2.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如“如果你遇到困难,你会如何以‘军神’的精神去面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
九、教学拓展
1.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与《军神》主题相关的书籍,如《红岩》、《激战》等,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2.活动拓展: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十、教学总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强调课文所传达的勇敢、拼搏精神。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情感价值的传递,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军神》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勇敢、坚韧、奉献等品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十六、教学总结
2.引入学生互评机制,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十四、教学资源持续更新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引入新的案例和素材,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军神教案教学设计(合集三篇)

军神教案教学设计(合集三篇)

军神教案教学设计(合集三篇)军神教案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让学生自读感悟,自我探究。

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表现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坚强的意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_________,这是________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吗?(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一)导学“求治”部分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是军人的?3、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学“术前”部分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为什么不肯用麻药?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的资料猜想: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4、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三)导学“术中”部分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沃克表现的词句。

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2、课堂交流(CAI演示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

比较句子(正面描写):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一条崭新的垫单被抓破了。

比较句子(侧面描写):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手术中,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对比中感悟的“军神”形象。

5、小结(四)导学“术后”部分1、默读课文。

军神教学设计模板5篇

军神教学设计模板5篇
(学生研究、发表见解。)
小组2:
生:我们组采用3种方法:1、分角色朗读;2、联系课文插图;3、查阅资料。
师:你们采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能不能把这些方法结合得很好呢?
生:能!。
小组3:
生:我为大家介绍关于眼部手术的一些常识。
(介绍眼部手术。)
小组4:
(对课文质疑。)
生:我们想问一下,为什么沃克医生那么想知道刘伯承的真实姓名?
《军神》一文主要赞美了刘伯承坚如钢铁、令人敬畏的意志。
教学反思:
在《军神》这一课教与学的过程中,力图体现新课标的一些新理念,结合课文特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课的教学。
1、在充分感受、体会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培养和指导,如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多种方法体会保文等,鼓励学生运用个性的方式体会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是本课训练的重点读好人物的语言可以促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沃克医生的话反衬了刘伯承的镇定自若因此精讲这一段时教者抓住不悦一词引导学生反复读品评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沃克医生精湛的医术感悟刘伯承重伤之下依旧镇定自若的顽强意志
军神教学设计模板5篇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_
土匪 手术 _ 刀数 一共 愣住 崭新 晕 绷带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就字词提出疑问并释疑。
镇定:遇到紧急的饿情况不慌不忙。
损伤:损害、伤害。
土匪:地方上有武装的匪徒。
3、小组讨论分段。
4、汇报分段结果并阐述理由。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本。
过渡: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让我们用心地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出声地自由读课得不可思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组织学生探究课文,体验课文,在探究中获得自己的感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3、理解沃克医生的一番话,体会军神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感染。

4、初步感受课文写作方法的独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悬念
1、师讲述刘伯承眼睛受伤的故事。

2、简介刘伯承生平,设置悬念。

知道这位年轻的军官是谁吗?他就是刘伯承,刘伯承一生70多年从事军事工作,指挥了很多著名的战役,为我们国家的解放和后来的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受到很多人的尊敬,爱戴,连他的敌人都对于他敬佩不已。

曾经有位德国医生,惊叹地称他为军神。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设计意图:由刘伯承眼部受伤的故事导入,铺设课文情感基调。

再由德国医生对刘伯承的称呼,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
二、读熟课文,理解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请打开课文,边读边思考,努力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师组织学生复述,引导学生整体掌握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

学生初接触课文时,应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接触课文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而对课文的复述不仅提高了读的效率,还锻炼了学生运用课文语言表述的能力。

]
(3)逐段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先指定一名同学朗读,再让这名同学推荐另一名同学,并说出推荐理由。

以此类推。

读中相机突出有关生字的教学,对一些词语的理解进行适当点拨,并指导读好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字词掌握扎实,与课文朗读得正确流利,是课文开讲的前提。

]
三、认真细读,潜心会文
1、引导学生质疑,激发阅读期待。

读了课文,大家心中最大的疑问是什么?(引导学生提出“人怎么会是神”的问题。

)沃克医生惊叹地称刘伯承为军神,人怎么会是神呢?答案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请大家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将有关词句勾画出来。

2、组织学生交流。

重锤敲击下面两段话。

可那位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底下的垫单。

手术结束,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1)读读这段话,好好感受感受。

(2)刘伯承动手术的过程我们看不到,但我们可以想象出来。

大家再用心读读这两个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试着想象当时的情景。

(生认真读文后交流,引导学生体味“紧紧”“崭新”“抓破”等词。


(3)(师动情地)是呀,手术在紧张地进行着,手术刀在不停地挥舞着,躺在手术台上的刘伯承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垫单,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大家再细细地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心研究这个问题。

(4)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把目光对准他的双手。

那会是一双怎样的手呢?(生交流)
(5)疼痛如潮水一样汹涌而来,他坚持着,抵挡着,如一个坚固的堤坝,决不屈服。

那么,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是一种什么精神在鼓舞着他呢?让我们怀着对刘伯承的无限敬佩,齐读这段话。

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1)自己读读,然后联系上文想一想,沃克医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这番话的?
(2)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刘伯承在漫长的手术中,仍忍受着巨痛,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使心灵再度受到震撼。

(3)(师引读)手术刀在不停地割着,而刘伯承一声不吭,默默数着刀数,一下又一下……手术结束了,他竟然笑着说出手术的刀数。

面对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沃克医生惊呆了,他不禁失声喊道(生齐读此段话。


读着,读着,我们被刘伯承坚强的毅力感染了,这坚强的毅力就像什么?(一块钢板)
一般人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一般的军人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什么才能做到?(神)这实际上是对刘伯承的(称赞)。

(3)是呀,他不是普通的军人,而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让我们怀着对军神的无限敬佩,齐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语言文字的习得总是离不开情感的伴随,而良好语感的培养则需要一个值得诵读品味的语感点。

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后,重点抓住这两个语感点,引导学生反复接触感受,品味想象,然后再借助形象咀嚼语言,领悟语言,生发情感,从语言的桥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刘伯承的心里。

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
3、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

(1)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沃克先生的态度随着事情的发展在不断变化,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请大家再次读文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体会沃克医生神态变化的原因。

(2)读读课文,看能不能在表达对刘伯承这种敬佩感情的同时把沃克先生态度的转变过程读出来?(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看能不能把沃克先生这种由冷到敬的态度变化和刘伯承这种坚定刚强的意志读出来。

(生分角色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沃克医生神态的变化,令学生更真切地领悟到刘伯承意志的坚强。

而分角色朗读课文,则又将学生从对细节的品味拉回到整体。

体现出“整体——部分——整体”的设计意图,感受到一种圆浑的美!]
四、抒发壮志,升华情感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想法,或有什么决心,请联系自己的实际用一段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情感在充分的蕴蓄后,会有抒发的冲动。

在学生被课文,被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深深感染的同时,学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而写,可以令他们的思考和想法趋于清晰,令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
自我点评:
此教学设计有如下几个特点:
1、教学目标综合化。

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感情的熏陶、感染、升华,思维的撞击,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为目的的。

2、强调读中感悟。

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它保证了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而且读有层次,读有目的。

尤其是对两个语感点的重锤敲击,体现出教者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领会文章题旨的新的课堂观。

3、重视情感体验。

新课标提倡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设计,以教师的情,文本的情,生发学生的情,使课堂成为一次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一次学生情感经历的过程。

4、巧设阅读期待。

课始由故事导入,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在学生熟读课文后,以“人怎么会是神”的疑问,又一次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整节课中都始终处于热情的探究学习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