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民间偏方
慢性浅表性胃炎偏方

(4)苡仁30g,制附子15g。研末贮存,每服 1 5g。治胃寒痛,是很不错的慢性浅表性胃 炎偏方之一。 (细末,热汤调下。治慢性胃炎之胃寒气滞 疼痛。 (6)香附6g,高良姜3g,水煎服。适用于胃 脘痛之泛酸明显者。
慢性浅表性胃炎偏方
综上所述,慢 性 浅 表 性 胃炎偏 方很多, 大家切勿 盲目 治疗,要根 据自 身病 情选 择合 适 的 方法。建议广大患 者在发现病 情后用专业的方法调 理,有兴趣的可以试 试 ,纯草本精华,能理气和 胃,健身宁心,每天两杯哦!
三、饮食要有规律 患者的饮食应该要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轻胃部负担。三 次正餐食量较少可于餐间定时加餐。注意 食物搭配,最好有干有稀,有蛋白质食品 也有少量主食。
慢性浅表性胃炎偏方
慢性浅表性胃炎偏方很多,大家要根据自 己的病情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偏方,千万 不要病急乱投医,盲目治疗,这样只会让 病情更加严重,在平时更注意调节饮食结 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慢性浅表性胃炎偏方
常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偏方如下: (1)鸡内金10g,香橼皮10g。共研细末,每服 1~2g。治慢性胃炎之食积胃脘疼痛。 (2)莱菔子15g,水煎,送服木香面4 5g。治 慢性胃炎之食积胃痛。 (3)金香消胀散:郁金6g,广木香6g,香附6g, 干姜6g。共为细末,日服1~2次,每次3~6 g, 米汤送下。可治慢性胃炎之两胁攻撑作痛、胀满、 食欲不振、嗳气者。
慢性浅表性胃炎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要 配合饮食调养 一、避免吃各种刺激性食物 如烈性酒、浓缩咖啡、生蒜芥末等对胃粘 膜有损伤的食物,同时避免吃过硬、过酸、 过辣、过冷、过热和过分粗糙的食物。可 选用易于消化食品并注意少用油炸、油煎 等烹调方法。
慢性浅表性胃炎偏方
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

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症状包括胃痛、腹胀、恶心等。
中药土方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独特治疗方法,它以自然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药材为基础,通过药物的相互作用来治疗疾病。
在治疗胃炎方面,中药土方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希望能为胃炎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1.土茯苓黄耆汤【药材】土茯苓、黄耆、白术、茯苓、陈皮、甘草。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煎煮3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100毫升,连续服用7天。
2.芦荟金银花汤【药材】芦荟、金银花、菊花、甜菜根。
【制法】将芦荟剥皮切小块,金银花、菊花、甜菜根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2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空腹服用,每次服用150毫升,连续服用10天。
3.茵陈蒿菊合剂【药材】茵陈、蒿菊、荆芥穗、薄荷。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4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三次温服,每次服用100毫升,连续服用5天。
4.杜仲熟地夜交藤煎剂【药材】杜仲、熟地、夜交藤、川断、鹿角胶、羊肚菌。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6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200毫升,连续服用14天。
5.乌梅迷迭香汤【药材】乌梅、迷迭香、柴胡、茯苓、甘草。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5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150毫升,连续服用7天。
以上是几种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各个秘方的制法和用法用量都已详细介绍。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不相同,因此在采用中药土方治疗胃炎之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慢性胃炎实用秘验方

慢性胃炎实用秘验方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本病随年龄增长患病率相应增高。
大多无明显症状;若有发生,多为消化不良症状,如饭后饱胀,无规律性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验方1】柿饼炭面5克,苏打1.5克,开水一次送下。
忌食生冷。
【验方2】鲜石榴皮500克,切碎用沙锅煎取汁2次。
以文火浓缩至黏稠时,加蜂蜜200毫升,搅匀至沸停火,冷后装瓶。
每次10毫升,开水冲服,每日3次。
【验方3】土豆汁1酒盅,滴入生姜汁少许,橘子汁少许,空腹服,每日3次。
【验方4】蔗汁、藕汁、荸荠汁、韭菜汁各等份,白糖60克,和匀煮热服。
【验方5】麻雀3只,生姜10克,陈皮3克,大枣5枚。
将麻雀炖熟吃。
【验方6】硼砂、木香各10克,白蔻25克,乌梅肉15克,共为末,白蜜为丸黄豆大,早、晚空腹服各1次,每次1丸,连服10日。
【验方7】白萝卜叶,捣烂取汁,开水送下。
【验方8】素馨花6克,春砂仁6克(打碎),分2次泡茶,频饮之。
【验方9】小茴香、石菖蒲、枳壳各100克,烧酒1 000毫升浸10日,每日2次,饭后适量饮服。
【验方10】茶叶、白糖各250克,蜂蜜250毫升,加水4大碗,煎成2碗,滤渣,贮于瓶中,经10日后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汤匙。
(陈青红)。
4种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介绍

4种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介绍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长期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压力和紧张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
一旦胃炎发生,病人除了到医院寻求专业的治疗外,还可以尝试一些偏方来缓解症状。
一、芦根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以及消化不良等。
对于这种疾病,病人可以使用芦根汁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为:取新鲜芦根一根,去皮切碎,加100毫升开水榨汁,每天喝三次,每次50毫升,连续饮用一周即可缓解腹痛,治疗慢性胃炎。
二、鳖甲清胃砂治疗慢性胃窦炎慢性胃窦炎是一种比较棘手的胃部疾病,如何治疗成为了很多病人的烦恼。
鳖甲清胃砂成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具体方法为:取黑鸡骨头、慈姑粉、黄连粉、砂仁粉、鳖甲同量,研细末混合,每次取3克,开水冲服,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可以有效缓解慢性胃窦炎。
三、薏苡仁水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症状为胃胀、饱胀、恶心、嗳气等。
薏苡仁水成为一种治疗这种疾病的健康饮品,具体方法为:取薏苡仁50克、山楂15克、冰糖适量,加水300毫升,煮沸后小火煮20分钟,放凉后饮用,每日两次,连续饮用一周,可以缓解疾病症状。
四、生姜汤治疗慢性胃炎生姜汤有一定的缓解胃炎症状的效果,具体做法为:将10克姜片和500毫升水放入锅中,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取出姜片,加入冰糖适量搅拌均匀即可饮用,每日饮用一次,可以缓解慢性胃炎。
总之,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需要病人在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才能够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偏方只是对症状的缓解,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手段,如果症状严重,还是需要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介绍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介绍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介绍:大家都知道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造成的,因此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首先要从饮食方面和生活方面的调理开始,除此这些下面就来介绍几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医偏方,希望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一些帮助。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一)【辨证】气滞食阻,胃失和降。
【治法】理气和血通降。
【方名】加味香苏饮。
【组成】香附10克,橘皮10克,枳壳10克,鸡内金5克,香橼皮10克,佛手5克,大腹皮10克,砂仁5克,木香6克,三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董建华方。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二)【辨证】肝郁化火,气滞血瘀,久病入络。
【治法】理气化瘀通络。
【方名】金延香附汤加减。
【组成】金铃子10克,香附10克,元胡5克,枳实10克,大腹皮10克,黄连3克,吴萸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良姜10克,香缘皮10克,煅瓦楞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董建华方。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三)【辨证】中焦湿热互阻。
【治法】益气健中,理气除满,清热燥湿。
【方名】清胃健中汤。
【组成】党参9克,制半夏9克,黄芩9克,黄连3克,公英12克,炙甘草3克,木香9克,陈皮9克,六曲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介绍:以上介绍了三种治疗慢性胃炎的偏方,希望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有所帮助,如果患者对以上的偏方不够了解或者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复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以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5)慢性胃炎名医妙方(一)

(45)慢性胃炎名医妙方(一)慢性胃炎名医妙方(一)1.董建华泻心汤加味【方药】黄芩10g,黄连3g,酒大黄3g,全瓜蒌15g,枳壳10g,竹茹5g,石斛10g,香橼皮10g,佛手5g,白芍1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1服。
【功效】通泻腑滞,滋养胃阴。
【案例】梁某,男,54岁。
胃镜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脘隐痛缠绵不休,胃酸甚低,纳食衰少,食则作胀,形体削瘦,面色萎黄,近日胃中灼热,口渴引饮,大便干结。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
此乃胃痛日久,气滞化火,阴津内伤。
先拟通泻腑滞以祛邪,再予滋养胃阴以治本,津液来复,胃气下行,自有效验。
上方进6剂,腑气已通,痛势亦缓,口渴大减,胃口觉舒,纳食渐增,舌质红、少苔。
胃火已挫,津液未充。
继以养阴通降为治。
石斛10g,沙参15g,麦门冬10g,乌梅5g,甘草5g,天花粉10g,芦根15g,香附10g,枳壳10g,酒大黄g,香橼皮10g。
上方加减进12剂,胃中灼热感解除,痛胀亦平,仍感口干、口苦,大便时常干结,多食即觉胃中不适。
守方加减调治4个月,胃痛未作,口味和,纳食增加,面色转润,体渐丰盈。
【按语】本例主要采用通腑泄热之法,此法对于胃中积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者,效果最佳。
通过采用本治法,可给邪火以出路,取效最捷。
对胃阴不足者,董建华拟加减益胃汤,药用北沙参15g,麦门冬10g,丹参15g,玉竹20g,白芍10g,佛手10g,苏梗10g,香橼皮10g,荷梗10g,香附10g,陈皮10g,半枝莲20g,三七粉3g(冲服)。
以养阴益胃,通降和中。
2.朱良春滋阴和胃方【方药】北沙参12g,麦门冬10g,炒白芍15g,徐长卿15g,生麦芽20g,绿萼梅8g,凤凰衣4g,失笑散4g,乌梅肉5g,生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疏肝理气,滋阴和胃。
【案例】刘某,女,62岁。
宿有胃痛病史,刻下头眩胸闷,脘腹胀满,神疲无力,口干欲饮,时时脘中嘈杂。
名医高效良方——慢性胃炎秘验方

名医高效良方——慢性胃炎秘验方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呕吐'病范畴。
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多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或过食生冷,克伐中阳,又可致脾胃虚寒;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脾虚失运,肝木乘之,而致肝胃不和;又肝郁化火,耗伤胃阴,胃阴不足,失其润降;或肝郁气滞,血行失畅,脉络瘀滞,阻遏胃脘;又病久不愈,久病入络。
凡此种种,均可致病。
症状上腹部胀满疼痛(或偶有剧痛),食后加重;或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饱满嗳气,吞酸,或伴恶心呕吐,口苦,腹泻等。
经常反复发作。
后期可见营养不良等证。
下腹压痛多呈弥漫性,较溃疡病压痛广泛。
根据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分析∶如胃酸过多,则为肥厚性胃炎,胃酸减少,则为萎缩性胃炎。
中医分析,病有久暂,证有虚、实、寒、热、气、血之殊。
如痛无休止,绵绵作痛为寒;时作时止,有烧灼感为热。
拒按,暴痛为实。
喜按,久痛为虚;攻冲窜痛为气,固定不移为血瘀。
论治本病可随证选用下列高效良方以疗之。
1平肝和胃饮【组成】代赭石15 克,旋复花 9 克(布包煎),法半夏、川黄连各3克,吴茱萸1克,丹参 15 克,青木香6克,麦芽9克,甘草 2.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2次。
【功用】平肝降逆,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肝气横逆犯胃,脘腹疼痛,牵引胁肋,呃逆吐酸,心烦易怒,口苦、苔黄、脉弦数。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5剂左右即痛止。
【来源】彭述宪(《广西中医药》(2)1980年)。
【附记】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则脘胁作痛,方用旋复代赭汤去参、姜、枣、平肝降逆;左金丸(川连、吴茱萸)开郁清肝,解酸和胃;香附开气郁,丹参通血滞;青木香行气止痛;麦芽健脾消积。
甘草和中益胃。
合而为用,效果颇著。
随证加减∶痛甚,加甘松、元胡各 6克;呕吐酸水,加瓦楞子 15克;溃疡病,加乌贼骨、白芨各9 克;胃出血,加刺猬皮12 克,三七粉3 克(冲服);脘部灼痛,加蒲公英15克、黄芩9 克;大便不通,加大黄 6 克,厚朴9克;阴液受伤,舌红无津,去法半夏,加石斛,麦冬各12 克;体虚脉弱,加当归、党参各 12 克。
【慢性胃炎:名家秘验方4首】

【慢性胃炎:名家秘验方4首】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网 2022-04-11 08:08金延香附汤(董建华)【组成】金铃子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陈皮6克、枳壳10克、大腹皮15克【功效】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症见胃脘痞塞满闷,胀满与疼痛并重者。
【用法】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方解】金铃子行气中之血滞,延胡索行血中之气滞;香附入肝理气解郁止痛,主入气分,行气时兼行气中血滞,为气中血药。
上述三药配合,既能活血止痛,又能理气宽中。
陈皮理气和胃化湿,与金铃子、延胡索、香附为伍,既能活血止痛和胃,又能舒肝理气,配合枳壳、大腹皮,取其下气消胀除满,通利大小肠。
【加减】如气血郁久,化热化火,伴见灼痛或烧心、反酸者,可加黄连、吴茱萸清火解郁行气,煅瓦楞子化瘀止酸。
若见胃脘胀痛,喜温畏寒者,可加用高良姜、肉桂、甘松以行气散寒止痛。
如见心烦喜呕、舌红苔黄者,可加山栀、黄芩以清热除烦。
【按语】上消化道疾病常见胃脘部痞塞满闷,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久之多兼有胀痛,灼痛,或刺痛诸症。
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董师认为其总的病机是以气机停滞,脾胃升降失常,以“滞”为重点。
因此治疗强调以通降为法,顺应胃的生理特征。
又胃为多气多血之府,外邪内积,郁于其中,气血必受其阻。
一般初起在气,日久病由气入血,导致气血同病。
气滞则血行不利,血行迟缓而形成血瘀。
董师常采用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之法进行治疗。
所拟金延香附汤舒肝理气,活血和胃,针对病机,每获良效。
柴芍和胃汤(张镜人)【组成】柴胡10克、炒白芍10克、水炙甘草6克、生白术10克、桔梗10克、平地木10克、徐长卿10克、连翘10克、八月札10克、制香附10克【功效】调肝和胃,健脾运中。
【主治】慢性胃炎。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连续服药3个月为一疗程,症状好转或消失者,仍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巩固疗效。
【方解】张老拟定的柴芍和胃汤乃宗《伤寒论》的芍药甘草汤、《和剂局方》的香苏散、《景岳全书》的柴胡疏肝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胃炎民间偏方
什么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
好发年龄为31~50岁。
临床上,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进食后上腹不适等。
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隐痛症状,多与饮食有关,空腹时比较舒服,进食后会感到不适。
长久下去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一定要及时治疗。
慢性胃炎的偏方:
1、取焦山楂15克,延胡索9克,香附子12克,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
2、取北沙参30克,淮山药30克。
将北沙参、淮山药分别洗净切碎,一同入锅,加适量水,先浸渍2小时,再煎煮40分钟,取汁:药渣加适量水再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合并两次药汁。
日服1剂,分早晚2次温服。
3、取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炒枳壳各10克,焦槟榔、厚朴、鸡内金、青皮、木香各6克,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
4、将50克半枝莲切成小段,放入纱布药袋中(扎口),20克红枣(去核),一起放入砂锅,加水,大火煮开,改中火熬煮半小时,喝汤吃枣。
5、韭菜白300克、鲜蜂蜜250克、鲜猪油200克。
用法:将前一味药烤干研粉,后两味拌匀成蜜油。
每次服蜜油9克加韭菜白6克,
每日3次,连用1~周。
慢性胃炎的饮食调理方法: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多餐,饭只吃七份饱。
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
多喝水加上胃泰散不错。
2、改变饮食习惯:按时就餐,坐着吃饭不要站立或蹲着。
戒吃辛辣、油炸、烟熏食物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
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3、积极食疗和按摩保健: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适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杀菌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建议多吃;另外枸杞、银耳、红枣、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
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
完毕搓热双手按摩小腹。
慢性胃炎的按摩疗法:
1、患者取仰卧位,以中脘穴为圆心,用掌根在上腹部(脐至剑突)做顺时针方向轻轻摩动,约3分钟,以腹内觉温热为宜。
然后用两手分别捏住两侧腹直肌(前正中线旁开约3厘米处的纵行肌),由上至下慢慢提拿约2分钟。
最后揉按天枢、胃俞、足三里,以酸麻感为宜,约2分钟。
2、患者坐位或仰卧。
术者坐其旁,一手握住患者之手,另一手拇指、食指分置于患者内关、外关穴上,相对用力挤1~2分钟。
两手交替施治,用力大小应视患者能忍受为度。
操作前,施术者要修平指甲,以免损伤患者皮肤。
此法患者也可自行操作。
慢性胃炎的日常生活注意:
1、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硬的、纤维类的东西不好消化建议少吃。
2、胃病的人要绝对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饮品汽水)避免胃癌的出现。
3、豆奶虽好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有条件的可以适当添加牛奶。
4、馒头可以养胃,不妨试试作为主食。
5、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是人体不能缺乏的,应该足量。
6、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可以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缓和再开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