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配位化合物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无机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与周围配体形成的稳定化合物,其中配体可以是有机分子、无机物以及某些复杂的大分子。

这些化合物在化学、材料和生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进行详细介绍。

一、配位键的形成在配位化合物中,中心金属离子通过与配体的配位键结合在一起。

配位键可以是共价键,也可以是离子键。

在共价配位键中,金属离子与配体共享电子对,形成共有的化学键。

而离子配位键中,金属离子通过吸引配体上的电子形成离子键。

二、常见的配体在配位化合物中,各种不同的配体可以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常见的配体包括一价的阴离子(如Cl-、Br-、I-)、二价的阴离子(如O2-、OH-)以及有机分子(如NH3、CO、CN-等)。

这些配体的不同基团和电性决定了它们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配位键的强度。

三、配位化合物的结构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可以是简单的一对一结构,也可以是复杂的多中心配位结构。

在一对一结构中,一个中心金属离子配位于一个配体上。

而在多中心配位结构中,一个或多个中心金属离子与多个配体形成配合物。

四、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受到配体和中心金属离子的影响。

配合物的颜色、溶解度、稳定性以及一些化学反应都与配体和金属离子的性质密切相关。

例如,某些过渡金属离子与氮、氧等电负性较高的配体形成的配合物具有较强的酸性;而某些具有大的络合度的配合物则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五、应用无机配位化合物在化学、材料和生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催化剂中,配合物的金属离子可以提供活性位点,从而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在生物医学中,金属配合物可以用作药物,通过与特定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来治疗疾病。

此外,配位化合物也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用于制备光电材料、磁性材料、液晶材料等。

六、进展与展望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在结构设计、属性调控以及应用领域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无机化学课件-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课件-配位化合物

乙二酸根(草酸根):
O
O 2-
CC
OO
六齿配体:乙二胺四乙酸根 EDTA(Y4-)
OOC– H2C
CH2 – COO 4-
N–CH2 –CH2 –N
OOC– H2C
CH2 – COO
3.配位数:
指在配合物中直接与中心原子配合的配位 原子的数目
表示:n 特点:一般是2,4,6,8 (偶数)
单齿配体: [ Cu(NH3)4]2+
{ 3.特殊配合物
簇状配合物
π-酸配体配合物
桥基配合物:
H O (H2O)4 Fe Fe(OH2)4 O H
簇状配合物 :
CO CO CO CO
Fe Fe
CO
CO CO
CO
CO
四、配合物的几何异构现象
几何异构体:组成相同、空间排列方式不同的物质 平面四方形空间构型的[Pt(NH3)2Cl2],就有两
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Cl
NH3
Pt
Cl
NH3
顺式
μ≠0 棕黄色
有抗癌活性
Cl
NH3
Pt
NH3
C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反式
μ=0 亮黄色 无抗癌活性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一、价键理论
(一)基本要点:
1.配合物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是以配位键结合的: M ← L。
2.在形成配离子时,中心原子所提供的空轨道必须首 先进行杂化,形成数目相同的新杂化轨道,M以杂化 空轨道接受L提供的电子而形成σ配键。配离子的空间 构型、配位数、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形成配位键时, M所用的杂化轨道的类型。 3.M的原子轨道杂化时,由于参加杂化的轨道能级不 同,形成的配离子可分为内轨型、外轨型。

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在无机化学中,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中都存在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配位化合物是指带有一个或多个配体的金属离子与一些不含金属离子的分子化合物相互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配位化合物在生物、工业和材料科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因此,了解一些基本的配位化合物合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 酸碱法合成酸碱法合成是最常用的合成方法之一。

在此方法中,金属离子首先与碱性配体反应,形成产物的“母液”。

然后,向其中加入酸性配体,使其与金属离子螯合形成所需的配位化合物。

例如,将某些金属离子和氢氧化物反应,可以得到一些碱式金属盐。

接下来,加入某些酸性配体,如某些羧酸盐或胺类,可以得到配位化合物。

例如,可以通过酸碱法合成一些重要的金属络合物,如FeCl3所形成的Fe(C6H5COO)3。

这种化合物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某些有机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 光合成光合成是另外一个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各种水溶性离子或氢氧化物的配位化合物。

在此方法中,将金属离子和配体放入光敏溶液中照射,以光催化的方式促进反应发生。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因此,成本比较高,但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例如,对于RhCl3和6,6’-二(β-萘乙酰氨基)-2,2’-双吡啶盐,可以通过光合成得到一个配位化合物。

可以利用这种配位化合物的吸咐特性进行分离和提取某些特定的分子。

三. 热解法热解法也是一个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将金属离子与其它配体混合,加热使得溶剂蒸发,留下固体混合物。

然后,将这个混合物加入到高温的熔盐中进行热解,以形成所需的配位化合物。

例如,可以将铜与苯并芴并吡啶合并形成金属配合物Cu(bpy)(Pbenz), 其中bpy为2,2'-联吡啶,Pbenz为苯并芴并吡啶。

四.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一种较新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将金属离子和配体混入一个溶剂中,在高温高压下反应。

由于高温和高压的影响,反应的速率显著提高。

此外,溶剂热法多能够得到高度晶化的产物,这对于实验室合成和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无机化学-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

正四面体构型
同样是四配位,但对配合物[Ni(CN)4]2–就成了另一回事 3d 4s 4p
中心离子Ni2+的结构
3d [Ni(CN)4]2–的结构 CN CN dsp2杂化
平面正方形构型
CN CN

[FeF6]3–的结构?
sp3d2杂化
八面体构型
[Fe(CN)6]3-的结构?
d2sp3杂化
八面体构型
↑↓ ↑↓ ↑↓ ↑ ↑ 3d
↑↓ ↑↓ ↑↓ ↑↓ _ 3d
_
_
_ _ _ 4s 4p
_ _ _ 4s 4p dsp2杂化,四方形
同一中心原子的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
(3)内外轨型取决于 ♦ 配体的强弱
配体 (主要因素) 中心离子(次要因素)
(1)电负性小的配位原子易给出孤对电子,如:CN-, CO, NO2-(配位原子:C,N) 。对中心离子(n-1)d轨道影响较 大,内轨型,配体的配位能力强; (2) 电负性大的配位原子(如卤素X-和氧O),不易给出孤 对电子,对中心离子影响不大。外轨型,配体的配位能
力弱 。
配体的强弱——光谱化学系列: I- <Br-<S2-<SCN-≈Cl-<NO3-<F-<OH-<C2O42-<H2O<NCS<NH3<en≈SO32-<o- phen<NO2-<CO(羰基),CNH2O以前:弱场; H2O ~ NH3:中间场;NH3以后:强场
♦ 中心离子的价层电子数
(1) d10型,无空(n-1)d轨道, 易形成外轨型 (2) d4 ~d8型, 需根据配体强弱判断内外轨型 (3) d0~d3型,有空的(n-1)d轨道,形成内轨型

《无机化学》第8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

《无机化学》第8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

配位化合物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材料与新能源
随着人类对新材料和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配位化合物有望在太 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医药领域
配位化合物在药物设计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人类疾 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环境科学领域
配位化合物在处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未来有望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螯合物
由两个或更多的配位体与同一 中心原子结合而成的配合物,
形成环状结构,如: Fe(SCN)3。
命名
一般命名法
根据配位体和中心原子的名称,加上 “合”字和数字表示配位数的顺序来 命名,如:Co(NH3)5Cl。
系统命名法
采用系统命名法,将配位体名称按照 一定的顺序列出,加上“合”字和数 字表示配位数的顺序,最后加上中心 原子名称,如: (NH4)2[Co(CO3)2(NH3)4]·2H2O。
配位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其组成和结 构取决于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的 性质。
配位化合物的形成条件
01
存在可用的空轨道 和孤对电子
中心原子或离子必须有可用的空 轨道,而配位体则需提供孤对电 子来形成配位键。
02
能量匹配
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的能量 状态需要匹配,以便形成稳定的 配位化合物。
03
空间和电子构型适 应性
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的空间 和电子构型需相互适应,以形成 合适的几何构型和电子排布。
02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
配位体
提供孤电子对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常见的配位 体有:氨、羧酸、酰胺、酸酐、醛、酮、醇、醚等。
中心原子
接受配位体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常见的中心原子有: 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

无机化学 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 配位化合物


配合物命名实例
二氯· 二氨合铂(Ⅱ)
1. [Pt(NH3)2Cl2] 2. [Cr(H2O)2(Py)2Cl2]Cl 氯化二氯· 二水· 二吡啶合铬(Ⅲ)
3. [Co(NH3)3(H2O)Cl2]OH
氢氧化二氯· 三氨· 水合钴(Ⅲ) 4. K3[Co(ONO)3Cl3] 三氯· 三(亚硝酸根)合钴(Ⅲ)酸钾 5. [Co(NO2)(NH3)5]Cl2 氯化硝基· 五氨合钴(Ⅲ) 6. [Fe(CO)5]

一 些 常见 配 体 单齿配体
:F– :Cl– :Br– :I– H2O: :NH3 :CN– :OH– :NO 氟, 氯, 溴, 碘, 水, 氨, 氰, 羟, 亚硝酰 :CO :ONO– :NO2– :SCN– :NCS– 羰基,亚硝酸根,硝基,硫氰酸根,异硫氰酸根

双齿配体
乙二胺(en) 氨基乙酸根 草酸根 H2N – CH2 – CH2 – NH2 H2N – CH2 – COO– – OOC – COO–
例如[Ag(NH3)2]+ 配离子
)采取sp杂化形成两 个 新 的 能 量 相 同 的 空 的 sp 杂 化 轨 道 , 两 个 NH3 中的 N 上的孤对电子,进入 Ag+ 的空的 sp 杂化轨道中,形成[Ag(NH3)2]+ 配离子。
4d 5s 5p
+ 10 0 0 47Ag ([Kr]4d 5s 5p




课 堂 练 习 [Co(NO2)(NH3)5]Cl2 氯化硝基· 五氨合钴(Ⅲ) [Co(en)3]Cl3 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Ⅲ) [Cu(NH3)4](OH)2 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Pt (Py)]4[Pt Cl4] 四氯合铂(Ⅱ)酸四吡啶合铂(Ⅱ) [Cr(H2O)5Cl]Cl2·H2O 水合二氯化一氯· 五水· 合铬(Ⅲ)

无机化学: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第八章配位化合物第八章配位化合物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配位化合物的定义及其组成定义:把由一定数目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与阳离子或原子以配位键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称配合单元。

含有配合单元(配位键)的化合物即配合物。

配合物可看成是一类由简单化合物反应生成的复杂化合物。

配合单元相对稳定,存在于晶体及溶液中,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离解为简单组成的部分。

配位键——由配体单方面提供电子对给中心原子(离子)而形成的共价键。

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又称“配合物形成体”。

特征:带有空轨道。

组成中心离子的元素种类:◆能充当中心离子的元素几乎遍及元素周期表的各个区域,但常见的是金属离子,尤其是一些过渡金属离子,如[Co(NH3)6]3+、[Fe(CN)6]4—、[HgI4]2—。

◆高氧化态非金属元素原子:如B、Si、P等形成[ BF4]—、[SiF6]2—、PF6—。

◆金属元素电中性原子:如[ Ni(CO)4]、[ Fe(CO)5]、[Cr(CO)6]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组成。

内界为配合物的特征部分(即配位个体),是一个在溶液中相当稳定的整体,在配合物的化学式中以方括号表明。

方括号以外的离子构成配合物的外界。

内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故在水溶液中易解离出外界离子,而内界即配合单元很难发生离解。

如[Cu (NH3)4] SO4↓↓↓中心原子,配位体,外界在配合物中同中心原子/离子配位的分子如NH3、H2O或阴离子如Cl—、CN—、SCN—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

配体属于Lewis碱,都含有孤对电子,是电子对的给予体。

中配体无机化学配位化学CO 一氧化碳羰基OH—氢氧根离子羟基NO2—亚硝酸根硝基ONO—亚硝酸根亚硝酸根SCN—硫氰酸根硫氰酸根NCS—硫氰酸根异硫氰酸根Cl—氯离子氯配位体中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直接成键的离子称为配位原子。

配位体所提供的孤对电子即是配位原子所具有的孤对电子。

常见的配位原子有:F、Cl、Br、配位体分类——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单齿配体:一个配位体只提供1个孤对电子与1个中心离子结合形成1个配位键。

《无机化学》第8章

《无机化学》第8章

钴(Ⅲ)
Co3+ NH3 N 6
+2
溴化二(乙二胺)
④[Cu(en)2]Br2 合铜(Ⅱ) Cu2+ en N 4 +2
二、2、
① 六氯合铂(Ⅳ)酸 ② 硫酸四氨合铜(Ⅱ) ③ 四硫氰·二氨合钴(Ⅲ)酸铵 ④ 五羰基合铁 ⑤ 二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⑥ 一氯化二氯·一水·三氨合钴(Ⅲ)
习题:
一、选择题。
(2)形成体:(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
接受孤对电子的阳离子或原子 ①特点:具有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 ②常见中心原子:过渡元素(特别是ⅧB族)
或具有高氧化态的P区非金属元素
③举例:
形成体 (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
[Cu(NH3)4]2+ [Fe(CN)6]3[PtCl2(NH3)I2] [Fe(CO)5] [SiF6]2-
Cu2+ Fe3+ Pt4+ Fe原子 Si4+
(3)配位体和配位原子:
①配位体:(配体) 在配合物中,与中心离子(或原子)
相结合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简 称配体。 例如:
[Cu(NH3)4]SO4 配体: NH3
②配位原子: 在配体中,与中心离子(或原子)
相结合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常见配位原子:X、O、S、N、C
一、指出下列配合物的配位原子和配位数:
配合物
[PtCl2(NH3)2]2+ [Fe(en)3] 3+ [Ag(NH3) 2] [Pt (NH3)6] 4+ [Cr Cl2 (en)2] 2+
配位原子 Cl、N
N N N Cl、N
配1、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以_离__子__键相结合。 2、配合物的配体和中心离子(或原子)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氰化法提炼银 1)矿粉中的银生成[Ag(CN)2]4Ag + 8NaCN + O2 + 2H2O = 4Na [Ag(CN)2] + 4NaOH 2)过滤 3)滤液中加入锌粉
2 [Ag(CN)2]- + Zn = 2Ag + [Zn(CN)4]2{ [Ag(CN)2]- Ag+ + 2CNAg+ + Zn Ag + Zn2+ }
[FeF6]3- 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型,Fe3+位
于正八面体的中心,F位于正八面体的六 个顶点上。
又例: [Fe(CN)6]3- 中心体是 Fe3+
3d5
Fe3+电子分布
μ = 2 → n=1 → 5 个未成对电子需重排 配位数是6,需6个空轨道,应是 d2sp3 杂化
空间构型也是正八面体
Fe3+位于正八面体的中心,C位于正 八面体的六个顶点上
设解离出的c(Ag+) = x
Ag+ + 2NH3 [Ag(NH3)2]+
x (3.0-2 × 0.08)+2x
0.08-x
K稳 = (0.08-x) / x(2.84+2x)2 = 1.12×107 ∵ K稳很大, ∴ x 较小
0.08-x ≈ 0.08
2.84+2x ≈ 2.84
x = 9.1×10 -10 mol ·dm-3
若倒过来
Ag+ + 2NH3 [Ag(NH3)2]+
平衡时 K不稳 K稳=1
{c
eq
(Ag(NH
3
)
2
)}
{ceq (Ag )}{ceq (NH3 )}2

K稳

Kf
思考题:能否说对不同的配离子,K稳越大,配离子越稳 定?
利用K稳和K不稳数据,计算配合物中的离子浓度 40ml 0.1mol ·dm-3 AgNO3 + 10ml 15 mol ·dm-3 NH3H2O
S-C=N)、NCS-(异硫氰酸根,N作配位原子,异硫氰
酸H-N=C=S)、Br-、I- 、CO(羰基,C是配位原
子,
)、NO2- (硝基,N作配位原子,NO2-与
O3结构相似) 、ONO-(亚硝酸根, O作配位原子,亚
硝酸H-O-N=O )、S2O32-(硫代硫酸根,其中的一个S
作配位原子,
)等;
C电负性小,C提供孤对电子,配位原子是C而不是N
8.3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8.3.1 配离子的解离平衡
[Ag(NH3)2]+ Ag+ + 2NH3 一定T 下达平衡时
{ceq (Ag )}{ceq (NH3 )}2 {ceq (Ag(NH 3 )2 )}

K不稳

Ki
K↑,配离子越不稳定,称为不稳定常数,用符号K不稳或 Ki 表示
8.1.2 组成
N: 配位原子 (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由哪个原子提 供孤电子对是由实验来确定的)
NH3:配位体 (提供配位原子的一定数目的分子或离子) 4: 配位数(与中心体结合的配位原子的总数) Cu2+:中心体(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大部分为过
渡元素的离子或原子) [Cu(NH3)4]2+:内界,又称配离子 SO42-: 外界
配位体的数目写在配位体前面,用一、二、三等数字表示
内界中以“合”字将配位体和中心体联接起来
中心体后面用圆括号内的罗马数字代表中心体的氧化数
例如,[Ag(NH3)2]Cl 称为氯化二氨合银(Ⅰ)
每个配位体都只提供一个配位原子,称为单齿配位体
常见单齿配位体:NH3、Cl-、OH- (羟基,O作配位原 子) 、H2O (水,O作配位原子) 、CN-(氰,C作配位 原子)、SCN-(硫氰酸根,S作配位原子,正硫氰酸H-
另一种解法:设平衡时的[Ag(NH3)2]+为x
Ag+ + 2NH3 [Ag(NH3)2]+
0.08-x 3.0-2x
x
K稳 = x / (0.08-x )(3.0-2x)2 = 1.12×107
试求 AgCl在6.0mol·dm-3氨水中的溶解度
分析: AgCl + 2NH3 [Ag(NH3)2]+ + Cl-
配位化合物 [Cu(en)2]2+ 中心体是:Cu2+ 配位体是:en 配位原子是:N 配位数是4
螯合物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它具有特殊的性能。
填表
8.2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价键理论认为:形成配合物时,中心体提供杂化的空轨 道,配位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σ配键。
1 配位数=2
例 Ag(NH3)2]+ 中心体 47Ag+ Ag+电子分布
4d105s1
配位数是2,可提供2对孤对电子, Ag+需要2个空轨道, 所以是sp杂化 Ag(NH3)2]+
sp杂化,所以[Ag(NH3)2]+的几何构型为直线型
2 配位数=4
例 [Zn(NH3)4]2+ Zn2+电子分布
中心体是 30Zn2+
3d104s2
sp3杂化
[Zn(NH3)4]2+ 几何构型为 正四面体型,Zn2+位于正四面 体的中心,四个配位原子N位 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
又例 [Ni(CN)4]2- 中心体是 28Ni2+ Ni2+电子分布
3d 84s2
配位数是4,似乎也是sp3杂化,构型也该是正四面体。但 实验测定,构型为正方形。 原因: Ni2+杂化时,空出 一个3d 轨道(3d 轨道要重 排),进行dsp2杂化
这个理论是否正确呢? n(n 2)
实验测得其磁矩为0 反推其 n=0,所以正确
[Ni(CN)4]2- 几何构型为正方形, Ni2+位于正方形中心,C在四个顶点上
动用了内层轨道形成的配合物→内轨型配合物(较稳定)
3 配位数=6
例 [FeF6]3- 中心体是 26Fe3+
3d5
Fe3+电子分布
μ =5.8 → n=5 → 5个未成对电子不重排 配位数是6,需6个空轨道,应是sp3d2 杂化
如果一个配位体能提供多个配位原子,则称为多齿配位 体,常见的多齿配位体有:
乙二胺分子(缩写为en, H2N-CH2-CH2-NH2,它作配 位体时,一个乙二胺配位体能提供2个配位原子即2 个 N原子。)、
草酸根(C2O42- ,它作配位体时,一个草酸根配位体能 提供2个配位原子即2 个O原子。)
乙二胺四乙酸根(乙二胺四乙酸简写为H4EDTA或H4Y, 是难溶于水的四元酸。它的二钠盐易溶于水。乙二 胺四乙酸和它的二钠盐一般都用符号EDTA表示。作 配位体时,一个EDTA配位体能提供6个配位原子即4 个羧基离子中的O原子和2个氨基上的N原子。)
AgCl + 2NH3 [Ag(NH3)2]+ + Cl-
起始 /mol·dm3
6.0
0
0
反应中变化量/mol·dm-3 -2x
x
x
平衡/mol·dm-3来自6.0-2x xx
x2 / (6-2x)2 = K =1.75×10-3
x= 0.23mol·dm-3
8.4 配合物的应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求c(Ag+)=? 分析:混合后的起始浓度
c(Ag+)= 40 × 0.1/50= 0.08 mol ·dm-3 c(NH3)= 10 ×15/50= 3 mol ·dm-3 Ag+ + 2NH3 [Ag(NH3)2]+ K稳=1.12×107 从定性看: K稳很大,正向反应的程度很大 ∵ c(Ag+) < c(NH3) 可以设想起始的 Ag+ 全部转变成 了[Ag(NH3)2]+ ,再有[Ag(NH3)2]+解离出部分的Ag+
K

c(Cl )c(Ag(NH3 )2 ) c( NH3 )2

c(Ag c(Ag
) )

K稳

Ksp (AgCl)
1.12 107 1.561010 1.75103
设AgCl 溶解度为 x mol·dm-3 ∵ [Ag(NH3)2]+ 解离度很小 (K稳很大),所以可忽略其解离部分,可把溶解的x mol·dm-3 Ag+ 认为已全部转化为[Ag(NH3)2]+,则得
思考题:氰化钠(NaCN)是剧毒物质,为避免环境污染, 常采用硫酸亚铁来处理含CN-的工业废水。其原理?
答:原理是:使CN-发生配合反应,生成毒性极小的亚铁 氰化铁,即 6NaCN + 3FeSO = Fe [Fe(CN) ] + 3Na SO
8.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CuSO4 +NH3H2O → Cu2(OH)2SO4↓(浅蓝色) +NH3H2O → [Cu(NH3)4] SO4
8.1.1 定义(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说法) 是指可以提供孤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的一定数目的
离子或分子(称为配体或配位体)和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 或离子(称为形成体或中心体)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 所形成的化合物。
[FeF6]3- 与[Fe(CN)6]3-比较,后者稳 定,原因后者是内轨型配合物
说明:在CN-中,为何配原子是C,而不是N呢? HCN 6C
7N 对C:一个sp杂化轨道与H成σ键,另一个sp杂化轨道与N 的px成σ键,py、pz分别与N的py、pz成二条π键 对N: px与C的sp杂化轨道成σ键, py、pz与C的py、pz成 二条π键,剩余一对孤对电子 实验证明:HCN是直线型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