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5 圆4.扇形 (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扇形(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扇形(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索扇形的性质与计算方法。
介绍扇形的定义,即由圆心角和圆弧所围成的闭合图形。
讨论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与圆面积的关系。
通过实例讲解扇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扇形的定义。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扇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美的感知和欣赏。
教学难点1. 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其正确应用。
2. 学生对扇形与圆面积关系的理解。
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识别扇形并运用相关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1. 准备各种半径的圆纸片和剪刀,以便于学生亲手制作扇形。
2. 准备圆形模型,用于直观展示扇形与圆的关系。
3. 准备计算器,以便学生在练习中使用。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比萨饼的切片)引入扇形的定义。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剪纸活动,亲自制作扇形,并观察其特点。
3. 讲解:详细讲解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完成一系列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展示扇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统计图表、机器零件等。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扇形的定义、面积公式及其应用进行展开。
使用图表和色彩对比,使扇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一目了然。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扇形的面积。
2. 提高题:应用扇形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3. 挑战题:探讨扇形与其它几何图形的结合应用。
课后反思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将评估学生对扇形概念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分析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同时,反思还将关注学生在应用扇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教案遵循了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扇形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第4课时 扇形(课件)

心角和心角半的径大小的有大关小。 有关。
探索新知
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以
1 4
圆为弧的扇形呢?
180°
以半圆为弧的扇形 的圆心角是180°。
90°
360×
1 4
=90(度)
探索新知
扇形与三角形有什么异同点?
1.三角形和扇形都是有三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 2.三角形中三条边都是线段,扇形中有两条是线段,一条是曲线。 3.三角形内有三个角,扇形内只有一个角。
“圆心角越大,扇形的面积就越大”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扇形的大小由半径长短和圆心角大小两个条件决定。
辨析:扇形面积的大小与半径也有关系,所以在判断扇形面积大 小时不仅要考虑圆心角,还需要考虑半径。
学以致用
小试牛刀
1.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是扇形的在下面的( )里画“√”。
√
√
小试牛刀
2.填一填。
1 4
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90° )。
小试牛刀
3.画一个半径为1.5 cm的圆,并在这个圆中画出一个圆心角为60° 的扇形。 略
4.求下面扇形的周长与面积。
周长:2×3.14×4× 1+4×2=14.28(cm)
面积:3.14×42×
1 4
4
=12.56(cm2)
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
扇形的认识:
扇形
目录
01 课前导入 02 新课精讲 03 学以致用 04 课堂小结
课前导入
情景导入
各种各样美丽的扇形图案:
生活中随处可见许多的扇形物体和扇形图案,它起探索吧!
新课精讲
探索新知
探究点
扇形的认识
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4-扇形》

《5-4-扇形》一、教学目标1.认识弧、圆心角、扇形,知道圆心角、半径的大小与扇形的面积的关系。
2.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人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2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扇形、扇环等物体,但对于扇形的具体特征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时首先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扇形,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构建“扇形”这一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
2.教学难点:知道同一个圆内圆心角大小与扇形的面积的关系,体会扇形与圆的关系。
四、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生活引入,揭示课题1.视频引入,抽象图形。
(1)教师出示一段和扇子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感觉最吸引自己的地方,从而引出扇形的课题。
提问:(电脑投影)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外形像老师手中的图形。
学生可能会说银杏叶、扇贝、扇形藻等。
(电脑展示)(2)谈话:美吗?这些美丽的物体形状像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3)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让我们一起把这些物体的外形描下来。
师演示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图形都是有两条线段和一条曲线围成的。
体会从具体实物抽象到平面图形的过程。
问:你知道这些图形叫什么吗?(扇形)同学们知道吗?生活中使用扇形有很多好处,比如节省空间,美观,方便,安全等等。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生活中跟扇形有关的图片吧!(课件展示)质疑:扇形就这些特点吗,当然不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吧!2.动画演示,质疑解惑。
观察这些扇形,猜猜这些美丽的扇形可能与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有关呢?(学生自由发言)可能生成的答案有:(1)扇形可能与角的知识有关,因为每个扇形上都有角。
(2)扇形可能和圆有关,因为扇形是从圆上剪下来的,圆是有曲线围成的,而扇形的一条边也是曲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案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案2一. 教材分析《扇形》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扇形的概念,掌握扇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扇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本教案为第二课时。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圆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扇形知识相对较为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圆形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扇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扇形的概念,掌握扇形的面积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扇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扇形的概念,扇形的面积公式。
2.难点: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扇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扇形的概念和应用。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扇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扇形模型、计算器。
2.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扇形实例,如雨伞、风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与数学中的扇形有什么关系?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扇形的概念,并通过模型展示扇形的组成。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扇形与圆形有什么关系?扇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扇形面积的计算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扇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扇形的总面积、部分面积等。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扇形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设计扇形图案等。
学生分组探讨,分享成果。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扇形的概念和面积计算方法。
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圆与扇形同步讲义(无答案)

圆与扇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一、圆的定义: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个定点叫圆心,定长叫圆的半径。
二、与圆有关的概念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直径。
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弧。
半圆:圆上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优弧与劣弧:大于半圆的弧叫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劣弧。
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圆周角:顶点在圆周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三、圆的性质圆的对称性: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围绕圆心旋转任何一个角度,都能和它原来的图形重合。
四、与圆有关的计算 1、 圆的周长与弧长公式圆的周长:2C r π=弧长:180nl r π=(n 为圆心角度数)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圆周率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近似等于3.14,即 3.14π≈)。
2、 圆面积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圆的面积:2S r π=214d π=.第五讲 圆与扇形扇形面积:213602n S r lr π==扇形(扇形的半径为r ,圆心角为n ,弧长为l ).【前铺1】 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圆或扇形的物体。
(至少说出5种)【前铺2】 一头驴被栓在磨盘旁边一直走,它走的线路是一个什么图形?温馨提醒:本讲除题目中有特殊说明外,π取3.14【例题1】 (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半径是0.33米,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一块长方形木板,长6分米,宽4分米,截出一个最大的圆,那么这个圆的周长为 分米;(4)已知小圆的半径是大圆半径的13,大圆的周长是12π,则小圆的周长是____【例题2】 (1)一个圆的周长为6.28厘米,则该圆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2)把一根长25.13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圆(接头处共0.01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3)一个圆形花池,池边周围栏杆长50.24米,则该花池的底面积是______平方米(4)圆的半径从6厘米减少到4厘米,面积减少 平方厘米;【例题3】 (1)将一根长10厘米的绳子绕一根吸管10圈,还余下0.58厘米,这根吸管的外直径是 毫米;(2)大圆半径是小圆的1.5倍,大圆面积比小圆面积大10平方厘米,大圆面积是 平方厘米;(3)一张三角形铁片与一张半径是50毫米的圆形铁片的面积相等,已知三角形铁片的底边长250毫米,则这个三角形在这条底边上的高是毫米;(4)有相同周长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它们的面积从大到小是。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4扇形人教版(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4 扇形人教版 (2)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5单元的第4课,也就是扇形。
我们将深入探讨扇形的定义、性质以及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扇形的概念,掌握扇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扇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扇形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扇形的计算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扇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讲解扇形,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扇形和多媒体教具。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笔记本和彩色笔,以便于记录和绘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个扇形实物,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一下扇形的特点。
2. 概念讲解:接着,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扇形的图片,并详细讲解扇形的定义和性质。
3.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例题来讲解扇形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扇形的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方法,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用板书列出扇形的定义、性质和计算公式,以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运用扇形的知识,计算出下面这个扇形的面积。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课堂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运用扇形的知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的实物扇形展示,这是我用来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手段。
通过让学生们亲手触摸和观察实物扇形,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扇形的特点,为后续的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概念讲解环节中的多媒体展示和详细讲解是我认为另一个重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5单元4 扇形 人教版

《扇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5、76页。
教学目标: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认识扇形。
2.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3.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个圆中与圆心角有关,了解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
4.感受图形之美,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个圆中与圆心角有关,了解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圆规、量角器、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一、操作导入,揭示新课。
1.猜一猜:把一个圆形纸片对折两次,会得到什么图形?2.折一折:请拿出圆形纸片,把它对折两次。
3.说一说:观察手中的图形,它像什么图形?师: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扇形。
(板书课题:扇形)【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折一折”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师:关于扇形,你想知道什么?生:定义,各部分名称,周长,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怎样画扇形……师:现在老师把你们的问题初略整理了一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自学提纲,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课本第75的内容。
1.学生自学。
生自学,同时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虚线圆和扇形不作标注,另外再画两个圆,标好圆心和一条半径。
2.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
3.学生汇报展示。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什么叫做弧?生: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师:你能在黑板上找到弧AB吗?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指出。
教师课件演示“弧AB”。
师:什么叫做扇形?生: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师随意的画出两条线段,问:这是扇形吗?师生共同小结:扇形是由一条弧和两条半径围成的,所以扇形的定义是: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课件演示】课件显示:OA、OB两条半径闪动,然后问:“两条半径所夹的角∠AOB,它的顶点在哪儿?”师: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什么?师生归纳: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4.扇形(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4.扇形【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及练习十六1~4题。
【教学目标】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2.理解扇形概念,知道扇形有一条对称轴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教学重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
【教学用具】课件、纸圆片2个、一张纸上画好一个圆、彩笔一支。
【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扇形物体:扇贝、折扇……同学们,刚才你们认识了扇形物体,大家想知道扇形的哪些知识呢?学生:什么样的图形叫扇形?学生:扇形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学生:扇形跟圆有什么关系?……嗯,同学们的问题真的不少,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扇形。
板书课题:4.扇形【新课讲授】1.认识弧:出示一个圆,在上面任意点两个点A、B(1)A、B两点在什么位置?(圆上)(2)老师: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弧。
(课件演示。
)(3)追问: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什么?什么叫弧?(板书弧: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读作:弧AB(4)请在圆上用彩笔画一条弧。
你是怎样画的?(边用手指描弧边说弧AB)2.认识圆心角:课件演示连接OA和OB(1)线段OA 、OB是圆的什么?(半径)半径OA 、OB所夹的部分叫什么?(角)这个角的顶点在圆的什么位置?(圆心)老师: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什么叫圆心角?(板书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2)请学生在圆上标出圆心角。
谁是圆心角?(∠AOB是圆心角)(3)练习:教材76页第2题。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圆心角?在()里面打“√”。
3.扇形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出示课件:提问: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以14圆为弧的扇形呢?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80°,以14圆为弧的扇形是90°。
我的发现:同一圆内,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圆心角越大,扇形面积越大;圆心角越小,扇形面积越小。
4.认识扇形:(1)用鼠标指扇形一圈,我们把围成的图形叫扇形,什么叫扇形?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79542258933684215856544447
学校:课程胜市会五声镇田进小学*
教师:诏证第*
班级:滑行参班*
4.扇形
一、导入新课。
(5分钟)
1.组织学生先画一个圆,再画出圆的
两条半径,将圆分成两部分,并将其中的
一部分涂色。
2.组织学生说一说涂色部分的形状。
3.交流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扇形物品。
4.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与圆
有关的图形——扇形。
1.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操作。
2.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说出涂色部分是
扇形。
3.扇子,扇贝……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用圆规画一个半径为1cm的
圆,并标出圆心O,半径r。
二、探究新知。
(20分钟)
课件出示扇形。
1.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用自己的语言
描述扇形有什么特征。
2.引导学生认识弧。
(1)出示教材第75页扇形图,组织
学生认识弧。
(2)指导学生画弧。
3.认识扇形。
(1)课件依次闪烁半径OA、OB和弧
AB。
让学生尝试叙述扇形概念。
(2)组织学生在圆内画扇形。
(3)设疑:扇形应具备哪些条件?
4.认识圆心角。
(1)指导认识圆心角。
(2)提问: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顶点在什么上?
(3)设疑:圆心角和普通的角有什么
区别?
(4)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在圆上分别
画出圆心角是150°、20°、70°的扇形。
引导学生比较这些扇形的大小,提问:你
们发现了什么?
5.拓展。
设疑: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角是多少
度?以四分之一的圆为弧的扇形呢?
1.观察图形,对扇形做简单概括:扇形
是由两条线段和一条曲线组成的图形。
2.(1)观察动画演示,明确闪烁的曲线,
即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读作:
弧AB。
(2)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虚线圆,并画一
段实线弧,同桌之间说一说什么是弧。
3.(1)观看动画演示,直观形象地感受
扇形的特征,小组内描述概念:一条弧和经
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
扇形。
(2)在练习本上画出扇形,进一步感受
扇形的特征。
(3)明确扇形的特点。
①有一条弧。
②有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
4.(1)在教师的指导下标出圆心角,明
确像∠AOB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同桌之间交流,明确圆心角是由两
条半径和圆心组成的,所以圆心角的顶点在
圆心。
(3)对比圆心角和普通的角,明确圆心
角的顶点在圆心,角的两条边是圆的半径;
普通的角的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4)观察教师画的扇形,发现:在同一
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
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
5.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同桌之间交流,
尝试回答。
2.下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
角是圆心角吗?是的画“√”,不
是的画“×”。
3.下列图形中的扇形是几分
之几圆?
三、应用巩固。
(10分钟)1.完成教材第76页第2题。
2.完成教材第76页第3题。
1.结合圆心角的特征进行判断后汇报。
2.动手操作,小组内展评。
4.先画出一个半径为1.2cm的
圆,并在圆中画出圆心角是160°
的扇形。
四、课堂总结。
(5分钟)讨论:扇形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讨论小结:
(1)一条弧;
(2)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观察并动手操作。
事实证明,动手操作的确是学生理解和认识新知的最佳途径。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现象,从而加深了理解。
但是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知识,并不等于能熟练地掌握知识,能灵活地运用知识。
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光有理解,没有巩固,只会事倍功半。
所以我又安排了反馈练习,以此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做到灵活运用。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