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四宝篇

合集下载

中国道家传统养生四宝2007

中国道家传统养生四宝2007

中国道家传统养生四宝2007-09-06 07:15叩齿咽津握固鸣天鼓能治心血管病参考《养生大世界》叩齿、咽津、握固、鸣天鼓,是中国道家传统养生四宝。

很多人以往长期伏案工作,头晕、目弦、心悸、耳鸣、失眠病症长期困扰,十分痛苦。

自坚持修炼叩齿、咽津、握固、鸣天鼓以后,彻底治愈了上述疾病。

现将叩齿、咽津、握固、鸣天鼓的机理、操作及效应作一简要介绍:(一)叩齿的操作与效应叩齿,真气可流通于周身百节,能去心火,治牙痛。

《九真高上宝书神明经》中讲:“叩齿之法,左相扣,名曰:‘打天钟’;右相叩,名曰:‘捶天磬’。

”叩齿三十六遍为佳。

《长生秘旨》讲:“叩齿行功时必要舌抵上腭,则舌下玄膺穴矣。

”“此窍开,真气可流通于周身百节。

”(二)咽津操作及效应咽津,“玉池清水灌灵根。

”心液滋合,气血流畅,水火既济,上润顶门,中注五岳,溉脏润身,诸疾不生。

《逍遥子导引诀》讲:“以舌搅牙龈之上下(一般三十六下为佳),每作三次乃止。

”“津液满口,分三口咽下。

”《仙术秘库》讲:“津液者吾身之精气,聚而成液,辅助五脏之机能,滋润六腑之作用者也。

人无津液则五脏停其机能,六腑失其作用,气绝精尽而至于死,犹如水无源则流涸,灯无油则火灭也。

仙家名之曰玉液……玉浆、神水。

……练而咽止,则成不老之丹。

”(三)握固操作及效应握固,使人心气归一,有助于思想安宁,邪气百毒不得人也。

《道枢众妙篇》讲:“握固者何也?吾左右拇指施其四指或四指总握其拇指,用左右手以挂腰腹之间者也。

这种手式有促进使心气归一,辟邪毒之气的作用。

”《道德经》讲:“骨弱筋柔而握固。

”葛洪讲:“握固守一。

”《云笈七签》讲:“握固与魂魄安户也,此固精明日,留手还魂法,若能终日握之,邪气百毒不得人内。

”(四)鸣天鼓操作及效应鸣天鼓,两手掩耳两食指压中指,然后食指用力滑下,略有敲击弹性。

可闻若鸣天鼓声,击三十六下,有通血脉、激发内气作用。

《圣济圣录》讲:“击天鼓,天鼓者,耳中声也。

”《十二度按摩图》讲:“鸣天鼓治头晕目眩”,可“醒神益脑”、“清心明目”。

养生四宝——叩齿 咽津 握固 鸣天鼓_txt

养生四宝——叩齿 咽津 握固 鸣天鼓_txt

(一)叩齿的操作与效应
叩齿,真气可流通于周身百节,能去心火,治牙痛。
《九真高上宝书神明经》中讲:“叩齿之法,左相扣,名曰:‘打天钟’;右相叩,名曰:‘捶天磬’。”叩齿三十六遍为佳。《长生秘旨》讲:“叩齿行功时必要舌抵上腭,则舌下玄膺穴矣。”“此窍开,真气可流通于周身百节。”
(二)咽津操作及效应
叩齿、咽津、握固、鸣天鼓最佳是四联动连锁操作,方能众星拱月。具体操作法:清晨旭日东升之时,面向东方站立,东方甲乙木,木是青绿色的,象征无限生机。先作深呼吸6次,紧接着叩齿36下,再用舌搅牙龈上下36下,3遍,待津液满口,分3口咽下,这叫咽津人丹田。然后操作鸣天鼓36下,最后双手握固,闭目养神3分钟结束。
《养生四宝——叩齿 咽津 握固 鸣天鼓.txt》全文在线阅读及txt下载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
养生四宝——叩齿 咽津 握固 鸣天鼓.txt
养生四宝——叩齿 咽津 握固 鸣天鼓
叩齿、咽津、握固、鸣天鼓,是中国道家传统养生四宝。鄙人以往长期伏案工作,头晕、目弦、心悸、耳鸣、失眠病症长期困扰,十分痛苦。自坚持修炼叩齿、咽津、握固、鸣天鼓以后,彻底治愈了上述疾病。现将叩齿、咽津、握固、鸣天鼓的机理、操作及效应向朋友们作一简要介绍:
咽津,“玉池清水灌灵根。”心液滋合,气血流畅,水火既济,上润顶门,中注五岳,溉脏润身,诸疾不生。
《逍遥子导引诀》讲:“以舌搅牙龈之上下(一般三十六下为佳),每作三次乃止。”“津液满口,分三口咽下。”《仙术秘库》讲: “津液者吾身之精气,聚而成液,辅助五脏之机能,滋精尽而至于死,犹如水无源则流涸,灯无油则火灭也。仙家名之曰玉液……玉浆、神水。……练而咽止,则成不老之丹。”

道家养生四宝

道家养生四宝

道家养生四宝
*导读:中国古代养生术多源于道家,民间广为传承的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四法,被合称为道家养生四宝,常做
中国古代养生术多源于道家,民间广为传承的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四法,被合称为道家养生四宝,常做可强本固肾,延年益寿。

握固,是道家养生的常用手式(如图),晋朝名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即倡导握固守一。

具体方法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的根部,然后弯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握宝贝一般。

古人认为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收藏精气,可使气血布散,辟邪防疾。

叩齿,是指将门齿相对,轻轻做上下有节律的叩击。

古代养生家把叩齿作为延年益寿的妙法,每天早晚各叩齿49次。

中医
认为齿为骨之余,肾又主骨生髓,所以叩齿能够激发和固护肾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强化生命功能。

咽津,是指用舌头在口腔中反复搅动多次后至津液满口,再将之在口中反复含漱,自觉津唾甘甜时,将津液徐徐咽下,可起到大补肾阴的功效。

鸣天鼓,可聪耳明目、补肾固肾。

具体方法是:两手掌心搓热后,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搭在中指上,向脑后枕骨轻轻叩击60下,发出像敲鼓一样的声音。

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达到调补肾元、保护听力的功效,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

樊正伦季话养生

樊正伦季话养生

樊正伦季话养生篇一:秋季话养生“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处暑已过,金风袭来,秋雨送爽,空气中明显多了丝丝凉意,暑夏的高温慢慢退去,人们沉浸在凉爽的环境中,开始欣赏秋季美景。

身体的燥热已不在,人们在舒适的温度中往往忽略了秋季养生,许多亚健康状况也悄然爬上身体。

夏季刚过,高温对人体损耗过多,所以进入秋季应及时关注养生保健。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尽管秋季早晚凉爽,但人体还是极易出现困顿、乏力、疲倦等症状。

你不调理身体,身体就会调理你,让我们看看秋季养生需注意哪些事项:一、起居:“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正值天高气爽之时,阳气渐收,阴气渐盛,应增加夜间睡眠时间,来补充夏季不够充足的睡眠。

“早卧”可以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阳气收敛太多。

二、衣着:“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 美丽冻人,要有尺度露肩露脐上衣想必是姑娘们的最爱,但是入秋了就要注意了,露肩上衣很容易使得肩膀受凉,易发肩周炎和劲椎病,露脐装也会引起凉气进入体内,使得阴气渐重。

可以适当搭配丝巾,不仅可以保护颈椎,还可以增添气质。

男士也要适当增加外套,不建议在车内使用空调,晚上休息应关好窗户,以防邪风侵入。

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运动”秋季运动,登山和慢跑最合适不过了,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加肺活量,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慢跑可以增强心肌供氧能力,改善心脑供血不足。

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运动都要量力而行。

四、饮食:“宜食麻以润其燥”秋季养生,首先要以滋阴养肺为主,防止秋燥。

进入秋季,人们常常感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鼻炎、咽炎等病症发作,这都属于秋燥症状,此时,需要多补充水分,早晨以饮蜂蜜水为佳,也可搭配雪梨、银耳、百合、芝麻、莲藕等润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刺激性较强的辛辣油腻食物。

此外,还可以适量进补“秋季四宝”——枸杞、红薯、百合、大枣,对于体虚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篇二:秋季话养生秋季话养生秋高气爽的季节,阳消阴长,免疫力相对低下,各种疾病也会乘虚而入。

延年益寿养生方法

延年益寿养生方法

一用就灵效的排毒祛湿食疗方
(适合少食而肥者)
• 每天红豆薏米粥 • 全家健康乐悠悠 • 再说红豆薏米粥 • 随症加减百病休
一用就灵效的排毒祛湿食疗方
山药薏米粥(适合多食而瘦者)
阴阳太极糊:黑豆黑芝麻薏米
肾好的人福气大,肾精足身体健康又舒服
抗衰老补肾益生饮
原料:葡萄干15g、黑桑葚干15g、大枣3个,
长寿老人有哪些特征:观耳朵
长寿老人有哪些特征:观鼻子和人中
人中短的人寿命短:
• 王均瑶:39岁,大肠癌,英年早逝…… • 梅艳芳:40岁,宫颈癌,英年早逝……
长寿老人有哪些特征:观鼻子
• 陈立夫(101)岁 •养生之道:
• 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 多食果菜,少食肉类; • 头部宜凉,足部宜热; • 知足常乐,无求乃安, • 减少俗务,寻求安宁!
知 艾 者 福 , 善 灸 者 寿 !
艾 灸 疗 法
古法女子长寿灸
关元,血海 足三里,三阴交
古法女子四要穴灸疗法
关元,血海 足三里,三阴交
古法男子长寿灸
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
春夏一周1次,10-15分钟 秋冬一周2-3次,15-20分钟
窈窕身材 少不了减肥四宝
•排毒瘦身:天枢 •减肥溶脂:中脘 •抗衰养元:关元 •调节阴阳:丹田

魅力女性美颜纤体养生操 颐养天年的 四季经络导引术
1.仙鹤飞翔 2.罗汉托天 3.腾云驾雾 4.云雾缭绕 5.嫦娥奔月 6.回眸一笑 7.金鸡独立 8.风中摇曳 9.开天辟地 10.龟鹤延年 11.曼妙蛇舞 12.似水年华
道 家 驻 颜 术
有诸于内,必形于外……
“ 颜 如 玉 ” 面 部 刮 痧 法 —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ppt课件全篇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ppt课件全篇
23.9 超过24,增加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 低于18.5,寿命的因素* 中医观点
1 精气不足
2 营养不良
3 五脏受损
4 情志过激
5 劳逸失度
6 遗传禀赋
7 社会环境
ppt课件
精气虚损,动力不足 五脏失衡,调节无力 气机受阻,抗病无力
10
现代研究
1 自然环境污染
ppt课件
18
中医的四维健康观

形体 心理

社会适应性良好

道德

ppt课件
19
形与神俱的健康标准
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征
ppt课件
20
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与健康相互排斥 疾病与健康是共存的
ppt课件
21
第四节 预防观
疾病可知,则可防治 预防为上,防重于治 审因察势,辨证预防 综合预防、内调为主
地理环境
社会环境
行为因素
疾病损伤
ppt课件
5
长寿
1 “人生七十古来稀” 2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
44岁以下为青年人, 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 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 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3 长寿之乡 3/10万
世界五大长寿之乡:原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巴基 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ppt课尔件 卡班巴、中国新疆的南6
ppt课件
3
本源: ➢ 源于 —— “人以天地之气生”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
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
➢ 源于父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灵
枢·决气》

老祖宗留下的28件养生宝贝

老祖宗留下的28件养生宝贝

老祖宗留下的28件养生宝贝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法一提到养生,我们就会想到中医养生、运动养生,或者有的人会想到去高级的养生会所来达到自己的想要的养生效果,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养生宝贝,都是老祖宗留下的,知识我们没有在意过它们,都忽略了它们的价值。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

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汗水没落,冷水莫浇。

温水刷牙,防敏固齿。

2.吃米带糠,吃菜带帮。

男不离韭,女不离藕。

青红萝卜,生克熟补。

食不过饱,饱不急卧。

3.所谓的养生,一方面是养生,另一方面还有养心,一般我们的养生在动,但是养心却在于静。

假如您的心不静的话,那您的思想就比较的复杂,并且还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让您承受心理的压力,所以说心宁才能安神,才能远离疾病的困扰。

4.药补食补,莫忘心补。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烟熏火燎,不吃为好。

油炸腌泡,少吃为妙。

5.臭鱼烂虾,索命冤家。

食服常温,一体皆春。

冷勿冰齿,热勿灼唇。

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6.多食果菜,少食肉类。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头部宜冷,足部宜热。

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7.还有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就是所谓的养生在于我们的勤劳,养生在于静思。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到勤劳,用心早好自己的事情,并且认真的完成,我们就会感觉到快乐和成就,心情就会越来越好。

8.人到老年,必须锻练,散步慢跑,练拳舞剑;莫怕严寒,清扫庭院,绘画添趣,心胸广宽;9.闻鸡起舞,床不可贪,种花养鸟,习书览篇;奕棋唱戏,房事莫贪,私事勿念,便宜勿占;11.饮食勿暴,少吃晚餐,吃饭勿语,切勿吸烟;低盐低糖,勿食太咸,少吃脂肪,饭莫过量;12.每日三餐,调剂适当,蔬菜水果,多吃无防;按时入睡,定时起床,起身要慢,勿急勿慌;13.饮酒勿过,名利勿钻,闲气勿生,胸怀要宽。

14.心无病,防为早,心里健康身体好;心平衡,要知晓,情绪稳定疾病少;15.练身体,动与静,弹性生活健心妙;要食养,八分饱,脏腑轻松自疏导;16.人生气,易衰老,适当宣泄人欢笑;品书画,溪边钓,选择爱好自由挑;17.动脑筋,不疲劳,思睡养心少热闹;有规律,健身好,正常生活要协调;18.常搓手,可健脑,防止冻疮和感冒。

情志养生大全

情志养生大全

情志养生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

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

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式列为致病内因。

但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

人的心理活动,中医学将其统称为情志,或叫做情绪,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综合反映。

合理的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生中有重要价值,自古以来就被人类所注目。

早在春秋战国乃至更早以前,诸子百家就有较精辟的论述。

其中《管子》中的《内业》篇,可说是最早论述心理卫生的专篇。

内,就是心;业,就是术。

内业者,养心之术也。

《管子》将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以这些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

具体地说是三点:一是正静,即形体要正,心神要静,如能这样,就有益于身心;二是平正,也就是和平中正的意思,平正的对立面,就是“喜怒忧患”;三是守一,就是说要专心致志,不受万事万物干扰则能心身安乐。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黄帝内经》,其心理保健思想要比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文集》丰富得多,成熟得多。

综观《内经》,无论是对身心疾病的社会心理致病因素,发病机制的认识,还是对身心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并已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

如在形神关系方面,《内经》已认识到,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驾御形体,形神统一,才能身心健康,尽享天年,要求人们做到自我控制精神,抵制或摆脱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

此外,对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个性心理特征的种种分类,对于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对于心理治疗的意义,对于调神摄生的心理卫生等等,《内经》均作了原则性的总结,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见解,是我们研究情志保健的宝贵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四宝篇目录养生之道四件宝(读书、饮茶、散步、书法)养生四件宝读书养生读书读书养生四字歌读书如望月书法养生书法四季读书歌冬读懒人读书歌《论书歌》散步养生散步歌散步好之歌散步好方式科学散步饮茶饮茶养生四季饮茶夏季饮茶----八注意《饮茶歌》《饮茶歌》(1)《饮茶歌》(2)《饮茶歌》(3)饮茶与养生养生之道四件宝读书、饮茶、散步、书法(2001年8月)健康养生退休始,选择方法最重要,必须坚持四件宝,读书饮茶散步好,练习书法亦气功,长期坚持身体悄;读书养心调情操,饮茶养心真奇妙,散步养生身体健,书法养心气血调。

人生道路不平坦,退休驿站新开始,心态平衡用四宝,静则神藏燥则悄,精心读书和书法,散步喝茶要做到。

养生四件宝养生四件宝读书和书法散步和娱乐一件不能少。

读书陶情操,书法冶意志,散步身体好,娱乐寿命高。

读书养生(01年8月)古往今来,养生方法,种类繁多,无可胜记,不可忘记,读书养生;药物调理,适当运动,健康养生,当然必要,药石之外,平和心态,豁达胸怀,更为重要,读书学习,能够保持,良好心境,书本提供,不可替代,良方妙剂,书籍使吾,明白事理,受到高尚,人生陶冶,感受生活,自然美丽,阅读过程,脉波跳动,沉稳节律,烦乱心绪,趋于平静,养心健身。

读书(01年9月)健康养生宜读书,贵在坚持伴终生,一曰谓之读好书,二曰作到善读书。

一曰所谓读好书,是指书中内容好;说理透辟哲理书,明白事理受熏陶;科学斑斓文艺书,阅读之后能使你:大惊之后有大喜,大疑之后有大快,大急之后有大慰,增添兴味乐人生。

常读健康养生书,身心陶融在舒泰,养生知识得明确,锻炼规程也会行,陶冶情操静养心,劳逸适度读好书。

二曰谓之善读书,选择好书是关键,边读边思作笔记,善于联系利于行,推动思维身脑健,思维体操即读书。

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书距离要得当,注意光线要充足,读书时间要控制。

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

人的生命如小草,阳光养料在书中。

读书养生四字歌(01年11月)读书养生,文化营养,艺术享受,精神妙药。

闲时静坐,一杯清茶,一本好书,愉悦身心,读书疗法,净化心灵,书犹药也,善读治愚,启蒙心智,增长知识, 读书明理,胸襟开阔,处事从容,心态平衡,好学不厌,修身养性,勤用大脑,夕阳更红,奋发图强,体魄健康读书方法,因人各异,古人采取,如下形式:读经宜冬,读史宜夏,读子宜秋,读集宜春。

四季读书歌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

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

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

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

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

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

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

丈夫欲遂平生志,十载寒窗一举场。

冬读“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弥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懒人读书歌春天无系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笼待明年…《论书歌》(引)书风日下,于怀耿耿。

唯藉古风,飨以后生。

体虽五言,足以吐鲠。

书之论之,开张启弓。

凡百韵千言,命曰《论书歌》。

时壬午冬。

书法玄微微,品绘幽娴娴。

优劣今之论,神留元化间。

惕然疑将寤,郁郁揭迷团。

旨迷表其意,明析解幽玄。

上古蒙昧初,计物划增减。

祭祀祈鬼神,结绳系事繁。

古文仓颉始,综美遗大篆。

卜辞刻甲骨,铭铸钟鼎盘。

李斯省别署,史籀适时简。

颂辞抚东夷,玉箸秦诏版。

两汉嬗楷隶,记用迟且缓。

因而衍章草,书家由此滥。

张芝蔡中郎,杜度及崔瑗。

索靖钟太傅,皇象至韦诞。

二王宗俊逸,仙骨奕翩翩。

书品邃有道,自唐正规范。

领袖欧虞薛,继之禇河南。

推挽尤两帝,太宗武则天。

北海气吞象,耿介柳公权。

小楷钟绍京,榜书颜平原。

怀素孙虔礼,草书遗馨远。

宋人攸尚意,笔墨数米颠。

苏蔡冠当世,伟异黄庭坚。

纵横一万里,上下五百年。

松雪集大成,悱恻愧仕元。

后者不足论,聊聊仅可观。

临池循道法,踪履细细研。

孜孜求格致,终能窥一斑。

欲书凝神静,和风清露恬。

胸中育成竹,起笔意在先。

合情跃纸上,穷变末毫端。

纤纤指间生,遒劲发于腕。

横展布云霭,纵驰似雷电。

枯笔非凝脂,飞白石上湍。

游鸿兽骇姿,惊态起凤鸾。

导之清泉注,顿则稳如山。

重若崩残云,轻如蝉翼衫。

刚柔赒相济,宾主揖让贤。

点殊衄挫奇,锋颖运八面。

转势逆流徊,蓦然泻深潭。

映带温尔雅,离合妙泳涵。

顾盼倚左右,上下悄缠绵。

犹如步云索,环环扣环环。

呼应须得体,偃仰贵提按。

若差一毫发,失之千里远。

结体因势发,灵巧多变换。

用笔终不易,千金一字言。

合势互交浸,云霞聚朱焰。

初月升天崖,众星列河汉。

磊落体壮丽,光润姿璀璨。

隽拔比仕子,英武娇而健。

工拙险与敛,神韵出天然。

淋漓适纸性,休猎狂怪颠。

体贱乱抖笔,瘛疭首尾颤。

鹤膝螳螂肚,跛脚痀偻肩。

鼠尾鲶鱼须,牛头画竹竿。

墨猪炖肥鸭,枯骨柴担弯。

秃疮破僧帽,妪搔腋下癣。

意违势屈屈,风燥日炎炎。

才疏露腐俗,孤陋虚发翰。

心昏仼杪去,手迷锋不返。

空竭乏心力,生疏妄杜撰。

聚墨绕僵蛇,布算累年年。

狐疑故淹留,狼藉诩超凡。

泼妇挠四邻,左右强侵占。

荒野枯芒飞,规距难悉辨。

拖泥涨墨癃,蓬头污垢面。

劣迹痻而羸,恶札墨一片。

无稽浓淡湿,谬误焦枯干。

率真滞蛮荒,时尚返史前。

落纸鬼画符,自誉书中仙。

虚幌官宦辞,假托名人传。

诡词复异说,则好溺固偏。

不悟情所致,莫知所以然。

鬻弄盗铃技,井蛙臆云天。

欺世作虚论,呓语诌连篇。

疾风卷枯草,虎啸百兽跧。

謇谔笑斯辈,法度彼益浅。

稼接片纸语,畏雄掩势短。

徒见人之美,终归戚惨惨。

君子仁为本,立世德才兼。

天道贶酬勤,古今一贯串。

山水仙隐肃,幽贞贤适澹。

言必中其理,取舍精乃善。

稽古继绝世,亹亹著素纨。

使转溢性情,执用露怡闲。

百家气韵神,诸体脉相连。

综艺穷无极,寸毫舞大千。

驰骛沿革史,物理已常然。

冀追逾高古,崇尚艺之巅。

修身知廉耻,勿使众人嫌。

人前戒邀宠,无觅他处显。

须有平常心,人长补已短。

励练工于外,磨洗自寻安。

广汲名家帖,博览古人卷。

非为名利修,恬然自省鉴。

明珠置匣内,潜龙沉于渊。

守恒忌浮躁,十年铸一剑。

终归图破壁,滴水石亦穿。

待到彩云飞,一点镶龙眼。

书法养生(2001年11月)退休之后,练习书法,健身养性,益寿延年。

书法气功,机理相同,外练是字,内练是气,动静结合,气血调和,血气畅达,调理精神。

练习书法,排除杂念,绝虑疑神,天人合一,不思声色,不思得失,不思荣禄,心无烦恼,心平气和,方能动笔。

执笔在手,落笔之前,欲书之时,收视反听,意在笔前,字在笔后,手随意转,书为心画。

静中求动,以意引气,心律平稳,调节呼吸,书法养静,形神归一,练习书法,音乐运动,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养心要静,养身要动,练习书法,有动有静;长期坚持,调理肌体,身心健康,乐融人间。

读书如望月(2002年12月)人生如月,人生如书,人生历程,不同阶段,读书目的,各不相同。

少年读书,如隙中望月,似明非明,似懂非懂,怎么不能,好奇遐想?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多侧面的,观察世界,变得宽容,变得自信;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退休之后,风雨历程,尝尽人间,酸甜苦辣,蓦然回首,人生如梦,看淡一切,返朴归真,人生有限,读书无限,活到老也,学到老也,故读书如玩月,玩的怡然自乐,达到赏心悦目,热爱人生生活。

书法(2002年2月)练习书法,作到三净;居室要净,桌椅地面,打扫干净;整衣净手,面壁端坐,净心养性;书写之前,观摩字帖,书兴俱生,展纸拈笔,濡墨挥毫,满纸云烟;写好之后,挂在墙上,仔细端详;对照字帖,看看字法,运笔结构,是否合乎,排列规范;看看章法,字体墨迹,前后是否,贯通一气;看看字蕴,字里行间,是否已有,自己心灵,律动轨迹,字中体现;找出差距;有所颖悟,再行书写,百练不厌,长期坚持,必有长进,修行养心,身体健康。

散步养生(01年9月)散步养生,三大好处:一是增强,心肺功能;二是降低,甘油三脂;三是保养,心脏血管;散步注意:三点放松:一是时间,放松自如,路程长短,量力而行;二是精神,轻松自然,排除杂念,心旷神怡;三是心态,移步换景,平静看待,悠闲自得。

散步(2001年10月)散步好处多,听我细细说:人老脚先老,散步脚力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常坚持,健康又幸福;散步易作到,疾病不会找;散步要作到:快慢相结合,两臂要摆动,距离要适中,散步好运动,祛病又健康。

散步好之歌东方既白,天已破晓,不惊家人,莫扰邻里,悄然而起,缓步而行。

天宽地广,极目远眺,天地相连。

此时此地,自由呼吸,新鲜空气,心邝神贻,其乐无穷。

常年散步,四时景色,佳境美趣,各不相同。

春夏最好,秋冬亦佳。

春天温馨,早晨散步,微风拂面,花草芬芳。

夏天清晨,酷热全无,是一天中,最好之时,散步最佳。

虽然秋天,金风萧瑟,却是收获最大时刻,这时散步,步伐加快,以之求得,增暖防冻,抵御风寒。

如遇冬天,北风小雪,则是炼之,身体意志绝好时机,当了严寒,仍之坚持,收益匪浅。

散步好方式(02年2月)颐养天年退休后,健身保健选散步,有养运动好方式,各部关节都锻炼。

肌肉韧带强有力,防治骨质疏松症,血液循环能促进,预防心脑血管病。

科学散步(02年4月)散步健身讲科学,坚持步行三五七,每天健走一小时,每次步行三公里,每周运动有五次,运动剂量达到七。

持续不断坚持走,身体健康夕阳红。

注:七---指心律加年龄等于170次/分饮茶(2001年8月)中国名茶扬四海,色香味性四美称,贵在高尚内在美,古人做诗留美名。

“扎根青山翠谷中,温和清雅四季葱,除病解忧助人乐,任凭东西南北风。

”饮茶方法有讲究,一般分为‘品喝吃’,古人饮茶贵在饮,近代饮茶重在喝,吃茶面窄人不多;茶壶器具备齐全,煮茶点茶古代法,明清至今为泡茶。

大碗急饮不冲泡,连饮带咽谓之‘喝’,以茶入菜烹调作,咀嚼下咽为之‘吃’,鉴别香气和滋味,欣赏茶汤和英姿,自娱自乐为品茶,细品缓啜真功夫。

品茶对水有讲究,水茶比例量相当,水的质量要求高,味道鲜美真是好,三口方知真滋味,三番才能动知心,清心养目神脑健,自泡自饮乐无穷。

储藏茶叶将方法,两个特性要牢记:不可逆性和吸收,瓦罐保存最适宜;选购新茶闻香味,外形观看好色泽,当年新茶色亮度,清香入鼻粒整齐。

四季饮茶有学问,从古至今成规律,春饮花茶茉莉花,夏饮绿茶碧螺春,秋饮青茶铁观音,冬饮红茶喝祁红。

不同季节不同茶,养心健身夕阳美。

饮茶误区要根除,保温(杯)泡茶不可取,沸水泡茶有损害,泡茶头次不可用,过量饮茶变痴呆,饭后不宜立饮茶,睡前饮茶易失眠,隔夜之茶必倒掉。

自古饮茶好处多,提神健脑保健康,来客端上一杯茶,增进友谊话题多;口干舌燥茶杯端,润喉生津强身体,疲乏劳累喝杯茶,舒筋活血累自销;空闲休息喝杯茶,耳鼻生香心神怡,心烦意乱饮杯茶,静心清神心情爽,滞食肚涨饮杯茶,消食去腻腹中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