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液压传动

合集下载

机械基础 14-15液压

机械基础  14-15液压

机械基础-液压18.3一、填空题66分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以________作为工作介质,依靠__________的变化来传递运动,依靠__________来传动动力。

2.液压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液压马达属于______。

3.液压泵将______能转换______能;液压缸将________能转换成________能,并输出_______运动。

4.泄漏会引起______________,这是液压传动中的主要损失。

5.液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液阻可以控制_______和________。

8.径向柱塞泵通过改变________来改变泵的吸压油口方向;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改变液压泵的流量。

轴向柱塞泵通过改变________来改变泵的吸压油口方向;通过改变________来改变液压泵的流量。

10.单作用叶片泵通过改变________来改变泵的流量;通过改变_________改变吸压油口的方向。

13.描述油液流动时的两个主要参数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流动液体的压力损失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油液在直管内流动引起的压力损失为_________;油液流过截面积突然改变或者管道弯曲等局部位置时所造成的损失为__________。

液压系统的泄漏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渠道。

15.液压缸的密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16.液压缸的间隙密封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常用密封元件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液压缸实现缓冲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换向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_的改变来改变____________。

电子课件-《机械基础(教师用书)》-A02-9162 15-5

电子课件-《机械基础(教师用书)》-A02-9162 15-5
当锅内压力达到限定值,压力锅在设计上是怎 样实现安全保障的?
第十五章 液压传动
二、压力控制阀
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或利用系统中的压 力的变化来控制其它液压元件的动作,简称压力阀。
工作原理:利用作用于阀芯上液压力与弹簧力 相平衡的原理。
溢流阀
减压阀 顺序阀 压力继电器
第十五章 液压传动
1.溢流阀
第十五章 液压传动
节流阀应用举例
节流阀的应用
第十五章 液压传动
பைடு நூலகம்
2.调速阀
调速阀
由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而成的组合阀。
第十五章 液压传动
外观图
工作原理图 调速阀
调速阀一般 图形符号
第十五章 液压传动
调速阀应用举例
调速阀的应用
第十五章 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系统对流量控制阀的主要要求
1.较大的流量调节范围,且流量调节要均匀。 2.当阀前、后压力差发生变化时,通过阀的 流量变化要小,以保证负载运动的稳定。 3.油温变化对阀的流量影响要小。 4.阀口开全时,液流通过时的压力损失要小。 5.当阀口关闭时,阀的泄漏量要小。
换向阀常用的控制方式符号
第十五章 液压传动
换向阀的图形符号示例
二位三通机械控制式换向阀 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三位四通液控式换向阀 三位四通手动式换向阀
第十五章 液压传动
三位换向阀的中位机能
三位换向阀的阀芯在阀体中有左、中、右三个工作 位置。中间位置可利用不同形状及尺寸的阀芯结构,得 到多种不同的油口连接方式。三位换向阀在常态位置 (中位)时各油口的连通方式称为中位机能。
出水量和温度是怎样控制的呢?
盆浴前调试水温
第十五章 液压传动
三、流量控制阀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液压)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液压)
1.液压泵是靠来实现吸油和压油的,所以称容积泵。
2.液压泵是提供一定和的油液的动力元件。
3.泵的输油量与及成正比。
二、判断题:
1.液压系统中的功率大小与系统的流速和压力有关。( )
2.运转中密封容积不断交替变化的液压泵都是变量泵。( )
三、选择题
拖动液压泵工作的电机功率应比液压泵输出功率( )
A.相等 B.小些 C.大些 D.不能确定
5.其余液压缸及液压缸的密封、缓冲、排气装置。
教学难点:
1、单杆活塞缸推力、速度公式的应用,差动连接。
2、双杆活塞缸推力速度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精讲:
液压缸(执行元件):液压能 机械能
一般用来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或摆动。
一、分类及结构特点
(1)按运动形式:直线往复运动液压缸和摆动液压缸
2、单作用叶片泵(非卸荷式叶片泵)
(1)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密封工作腔吸油、压油各一次。
(2)偏心距 e=0 双向变量泵(改变偏心距的大小和方向)
(3)特点:
(与双作用泵相同)但径向力不平衡。
(4)配流装置:配油盘(不动)
(5)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叶片泵适用于中压系统,6.3Mpa以下。
(三)、柱塞泵
根据柱塞排列方向不同,分径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泵。
(1)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密封工作腔吸油、压油各两次。
(2)工作原理:由定子的表面,转子的外表面及相邻两个叶片组成的密封容积,且密封容积交替变化,完成吸油和压油。
(3)偏心距 e=0 定量泵
(4)特点:
径向力平衡,运转平稳,输油量均匀,噪音小,但结构复杂,吸油特性差,对油液污染敏感。

《机械基础》(液压和气压传动)试卷(有答案)

《机械基础》(液压和气压传动)试卷(有答案)

2014至2015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基础》期末考试试 题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液压传动是以 液体 为工作介质、依靠 密封容积 的变化来传递运动,通过液体内部的压力传递 动力 。

2、液压传动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 动力组件 、 执行组件 、 控制组件 和 辅助组件。

3、液压泵属于 动力组件 ,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属于 执行组件 。

4、液压泵靠 密封容积 的变化来实现吸油和压油,其输出流量的多少取决于 密封工作容积变化 的大小。

5、按照功用,液压控制阀分为 方向阀 、 压力阀 和 流量阀 三大类。

6、调速阀由 减压阀 和 节流阀 串联而成。

7、液压基本回路是指由 某些液压元件和附件 所构成的能完成 某种特定功能 的回路。

8、在液压基本回路中,将节流阀 串联 在液压泵与液压缸之间,构成进油节流阀调速回路。

9、气压传动是一种以 压缩空气 为工作介质,利用 空气压力 进行 能量 传递的运动形式。

10、气压传动系统由 气源装置 、 执行组件 、控制组件 和 辅助组件 四部分元件组成。

11、气压传动系统是以 空气压缩机 作为气源装置。

12、在生产实际中,常把 过滤器 、 减压阀 和 油雾器 这三个元件做成一体,称为气源三联件(气动三大件)。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30分)1、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较,液压传动(B )。

A 、不易实现无级调速B 、系统故障维修困难C 、传动不够平稳2、在液压千斤顶中,(A )属于液压系统的控制部分。

A 、放油阀B 、手动柱塞泵C 、油箱3、单作用式叶片泵一般为(A ) A 、变量泵 B 、高压泵 C 、定量泵4、蓄能器是一种(C )的液压元件。

A 、存储液压油 B 、过滤液压油 C 、存储压力油5、对双作用单杆缸来说,若输入的流量和工作压力不变,则无活塞杆油腔进油时产生的作用力(A )。

机械基础课件——液压传动

机械基础课件——液压传动

§9-1液压传动概述
②可压缩性。液体的可压缩性比钢铁大。纯油的可压缩性随压缩
过程、温度及其压力的变化而变动,但变动量不大,可不予考虑。在一 般情况下,油的可压缩性对液压系统的性能影响不大,但在高压情况下 以及在研究系统动态性能时则不能忽略。
③粘性。流体流动时,在流体内部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称为粘性。
粘性的大小可用粘度来衡量,粘度是选择流体的主要指标,是影响流动
流体的重要物理性质。粘度大,液层的内摩擦力就大,油液就“稠”;
反之,油液就“稀”。油液的粘度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当温度升高时,
粘度显著下降。当压力升高时,油液的分子间距离缩小,粘度提高。
(2)液压油的选择。液压油的质量及其各种性能将直接影响液压系 统的工作。选择液压油时,应考虑工作压力、环境温度以及工作部件的 运动速度等因素。工作压力高,应用粘度高的油,以减小泄漏,提高容 积效率。环境温度高时,应用粘度较高的油;反之,环境温度较低时, 应用粘度较低的油。当工作部件的运动速度较高时,为了减少压力损失, 应用粘度较低的油;反之,应用粘度较高的油。
v=Q/A 式中,v为液体的平均流速,m/s;Q为流入液压缸或管道的流量,m3/s;A为
活塞的有效作用面积或管道的流通面积,m2。
1,2—活塞 3,4—油腔 5—油管
图9-4活塞运动速度与流量的关系
§9-1液压传动概述
④活塞运动速度与流量的关系。如图9-4所示,假定在时间t内,
活塞2移动的距离为H2,则:
此外,选择液压油时还应该注意油的润滑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对金属材料具有防锈性和防腐性,比热、热传导率大,热膨胀系数小,
油液质地纯净,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杂质、水分和水溶性酸碱等。
§9-1液压传动概述

《机械基础》之液压传动课教案

《机械基础》之液压传动课教案

《机械基础》之液压传动课教案授课班级:04综高(2) 授课时间:45分钟授课教师:张平组织教学(2分钟):1、学生按时进入课室,师生互相问候。

2、检查学生出勤、装束、精神状态情况。

3、宣布本次课题的内容及任务。

教学过程:一、复习有关内容(5分钟):1、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管路或液压缸某一截面的油液体积称为流量,用qv表示。

qv=V/t单位:m3/s实用单位:L/min换算关系为1m3/s=6×104L/min1L/min=1/6×104 m3/s2、流速:油液通过管路或液压缸的平均流速V=qv/A由此得出:(1)、活塞的运动速度仅与活塞的有效面积和流入液压缸中油液的流量有关,与油液的压力无关。

(2)、活塞的有效作用面积一定时,活塞的运动速度决定于流入液压缸中的油液的流量,改变流量就能改变运动速度。

3、液流连续性原理:理想液体在无分支管路中作稳定流动时,通过每一截面的流量相等。

即A1V1=A2V24、压力:油液单位面积上承受的作用力称为压强,工程上称为压力。

符号为,单位为三、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1、有利于学生掌握的一面:该节知识点是上一节知识点的延续和发展,与上一节知识点关系极为密切,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讲析与点拨,本节知识点能够正确理解并能迅速掌握。

2、不有利于学生掌握的一面:由于液压系统油液的运动均在密封空间进行,学生缺少必要的能帮助理解的感性知识,同时影响压力损失、能量损失的因素很多,精确计算较为复杂,通常采用近似方法进行计算,因而给本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学法指导1、课前预习:熟读教材、理解概念、理清知识点。

2、认真听课:上课注意老师对重点、难点知识点的讲解,借助于辅助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3、课后复习,适当作业:课后再精读教材,学会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适当练习、作业,以进一步加深巩固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

《液压传动》-张英梅

《液压传动》-张英梅

课题:
《液压传动原理》
五、学习场地设计
白色物为电脑
(网上视频)
比谁的力气大的挑战书?瘦小的老猴想呀想,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比赛结束后,笨重的熊猫
(巧妙的导课,让学生带着好奇进入了新知识的殿堂)
师:今天的课我们一起来熊猫分析输给猴子的原因。

师:用图片介绍液压传动的发展史及应用:开阔学生的眼界,为了解液压传动作好铺垫。

(液压
汽车的自卸装置等图片
环节二:动画演示,形成概念
用视频介绍液压传动应用的工作过程(上优酷网液压传动的应用实例)
教师问:①油液在机器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针对第二环节得到的答案对学生进行启发,然后总结归纳液压传动的含义,肯定正确的理解,纠正错误的理解。

让概念进一步得到深化。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原理)
思考下列问题(可反复操作,适合不同层次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针对实际情况给予肯定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

、升降台、飞机。

机械基础液压传动教案

机械基础液压传动教案

机械基础液压传动教案机械基础液压传动教案1一、教材分析⒈教材的地位《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对从事机械工程的人员来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知识,能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同样,对作为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来说,本课程也是为机床、工艺、自动化等一些专业课必备的技术基础课。

⒉课程分析培养学生专业必备基本素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教学目标认知目标:①掌握各类液压元件的功用、工作原理、性能和用途。

②掌握典型回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③掌握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了解气动传动的应用。

能力目标:①辨别和说出有液压系统的各零部件的名称和功用。

②通过系统图能分析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③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简单的液压实验台和基本测试方法,能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能处理实验数据和编写实验报告。

④通过习题培养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了解理论和实验的关系。

⒋教学资源选用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主编:许福玲机械工业出版社⒌学情分析优势:思维较活跃,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喜欢有意思的具体问题劣势:思考问题缺乏严密性,学习自信心不够。

理论知识有限,不能很好的将前后所学知识串联起来综合运用。

二、教学设计⒈教学方法与实践《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为依据,强调学习的实践性。

着重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平时多注意观察。

本节课以“诱发―――质疑―――探讨”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理论推导――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程序,自然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练习,实现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

?讲授法:注重师生互动,采用讲与问结合的方法 ?直观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讨论法:突出本课程的教学特点⒉学习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多感官的参与活动对于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都有很大的促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