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7. 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18. 文中的“似乎确凿”怎么理解?(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
(五)(16分)
一夜能走多远
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爱国”的句子,请写出完整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农历五月毒辣辣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并明确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2. 结合全文,你从文章最后一段读出了什么?再结合你的生活感受,谈谈你的理解.
三、应用(10分)
23.本借条有诸多错误,请至少找出四处并改正.
借条
今天借到李同学人民币50元整,(用于买词典)估计本月底一定还清.特立此据.
部 编 版 语 文 七年 级上学 期
期末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积累(28分)
1.匾额以文字艺术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篆刻、建筑装饰等元素融为一体.下图是故宫的养心殿,这里是皇帝日常召见大臣、商讨政务和引见官员的地方.请你从下面四块匾额中挑选一块悬挂在大殿上.()
6.名著
(1)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青书堂期末考试试题

青书堂期末考试试题

青书堂期末考试试题# 青书堂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火药E. 望远镜2. 世界著名的“蒙娜丽莎”画像是由哪位艺术家创作的?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拉斐尔D. 梵高E. 毕加索3. 光年是用来测量什么的长度单位?A. 时间B. 距离C. 速度D. 质量E. 能量4.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法国C. 德国D. 俄罗斯E. 美国5. 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编程语言?A. JavaB. PythonC. HTMLD. C++E. Swift##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7.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

8. 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中的动物是________。

9.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10.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是________。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牛顿三大定律的基本内容。

12. 描述一下什么是光合作用,并简述其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4. 讨论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 五、案例分析题(10分)15. 假设你是一名历史学家,分析以下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工业革命。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E2. A3. B4. C5. C### 二、填空题6. 247. 马里亚纳海沟8. 狮子9. 撒哈拉沙漠10. 亚当·斯密### 三、简答题11. 牛顿三大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12.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太阳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它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基础。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文化生活答题模板
文化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各种形式的艺术、传
统习俗、文学、音乐、舞蹈等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因为它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首先,文化生活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放松。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人们可以通
过欣赏艺术作品、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来放松自己,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增强生活的幸福感。

其次,文化生活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参加文化活动,人们可
以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对艺术的喜爱和感悟。

这样的交流不仅可以拓宽人们的社交圈子,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再次,文化生活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和习俗,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文化生活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
满足,还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因此,我们应该多多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老人的智慧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老人的智慧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老人的智慧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老人的智慧通常体现在哪些方面?A. 丰富的生活经验B. 深厚的文化底蕴C. 广泛的社交网络D. 所有选项2. 以下哪项不是老人智慧的体现?A. 善于倾听B. 善于沟通C. 善于解决问题D. 缺乏耐心3. 老人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通常是什么?A. 决策者B. 执行者C. 顾问D. 旁观者4. 老人的智慧对于年轻一代有何影响?A. 没有影响B. 传承文化C. 传授经验D. 引导成长5. 以下哪个成语最能体现老人的智慧?A. 老马识途B. 老当益壮C. 老谋深算D. 老成持重6. 老人的智慧在哪些领域最为突出?A. 科技B. 艺术C. 教育D. 管理7. 以下哪个选项能正确描述老人智慧的传承方式?A. 通过书籍B. 通过实践C. 通过言传身教D. 通过互联网8. 老人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是什么?A. 被忽视B. 被低估C. 被重视D. 被遗忘9. 老人的智慧如何帮助年轻人面对挑战?A. 提供物质帮助B. 提供精神支持C. 提供具体解决方案D. 提供逃避现实的途径10. 以下哪个不是老人智慧的来源?A. 人生阅历B. 社会观察C. 自我反省D. 虚构想象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老人智慧在解决家庭纠纷中的作用。

2. 请举例说明老人智慧在社会和谐中的贡献。

3. 请分析老人智慧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老人智慧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2. 论述如何有效地传承和利用老人的智慧,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老人的智慧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C4. D5. A6. C7. C8. C9. B 10. D二、简答题1. 老人智慧在解决家庭纠纷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人生理解上。

他们能够以更加客观和宽容的态度来看待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家庭成员化解矛盾,维护家庭和谐。

丰台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丰台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丰台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丰台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初一年级组织“京城花木亦有情"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下是同学们的研学笔记,请你帮助修改完善。

1.(1分)用正楷字书写“京城花木亦有情”七个字,作为研学笔记的题目。

2.(2分)对文段中画线字的读音或字形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读花花,串接起北京五彩斑lán的四季。

春天,紫藤萝在各个园子里如瀑布般流淌,淡紫色的花瀑中似有水花迸溅;夏日,莲花盛开在各大公园的水面,引来观者无数;秋天,街头巷尾的菊花成片绽放,浅色的小花清雅而淡bó;冬日,雪中那一树梅花开得繁盛,香气清幽,惹得行人驻足。

放眼望,花之美尽收眼底;细咀嚼,花之韵润泽人心。

身边的一草一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A.“斑lán"意为“灿烂多彩”,应写作“斑斓"。

B.“迸溅”意为“向四外溅”,“迸”为形声字,应读作bìng。

C.“淡bó"意为“恬淡”,“泊"意为“恬静”,应写作“淡泊"。

D.“咀嚼”意为“对事物反复体会”,“嚼”应读作jué。

3.(6分)请你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识木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也是世界上古树最多的现代化城市之一。

①四万余株古树历经了时序更替,穿越了漫长岁月,见证了历史变迁,是珍贵的“活文物"。

在密云区新城子镇,有一株树龄达3500年的侧柏,树干需九人合围才能抱拢,巨大的树冠由十八个大杈组成,苍劲有力,充满动感;②在怀柔区红螺寺,一棵油松和两棵紫藤组成了“紫藤寄松”,它们和睦相处了八百余年【甲】③在东城区文丞相祠,有一株树龄七百年左右的“指南枣”,树体向南倾斜,与地面几近45度角,仿佛彰显着文丞相“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贞【乙】古树在景观、生态、历史文化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需要我们大力保护。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承德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七年级语文试题1.试卷共6页,总分 120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 2 题 14 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8分)打开语文课本,墨香让人沉醉,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我们 (徘徊/徜徉)其间,跟随朱自清在(yùnniàng)着花香的春风中散步,和老舍一起欣赏终年贮蓄着绿色的济南的水,陪刘湛秋在静谧清冷的秋雨中伫立,与莫怀戚在散步中领悟生活中 (流淌/流动)着的亲情,感受史铁生与母亲(juébié)之后在秋天对母亲的怀念……(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yùnniàng)②(juébié)(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贮蓄②静谧(3)从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分)(4)文段中的“簇”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2分)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 6分)①千百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辉煌文化。

②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国家和民族的起起落落,还记录了世事的变迁。

③正是在历史和文化的孕育中,中华民族才具备了卓绝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④因而,保护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⑤通过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1)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看,第①句中的“辉煌”是词;从词性来看,第④句中的“使命”是词。

(2分)(2)文段中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2分)(3)文段中第⑤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

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

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

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材料二: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

2019 年底,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 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

有的则因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

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

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一致。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考生相关信息,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

之所以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和梳理意象理论的思想资源,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是尚象重象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包含着丰富的“象”的文化基因,这从远古时期的神话和器具意识的起源、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构造、《易经》的卦象符号创造中就充分体现出来。

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论超越,提出一系列重要命题与观点,如老子将“道”“气”“象”联结起来的哲学观念,庄子的“象周”命题和关于“言意关系”的理解,《周易》的“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哲学命题,先秦儒家以“象”比德和《诗》之“比兴”的观念等,对于中国古代意象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中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活水源头。

其次,它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不仅要注意理论形态的著作,而且尤其要重视几千年的艺术创造。

中国美学史面对的审美形态和艺术形态十分丰富,不仅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诗、书、画、音乐、舞蹈、戏剧,而且有建筑、雕塑、陶瓷、玉器、青铜器等艺术审美形态,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审美意象的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

市民素质的形成()a.离不开社会实践b.只能依靠学校c. 也可以是天生的d. 家庭教育最重要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这表现在()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d.只要经济、政治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更加重视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在家庭消费总额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最大。

这说明()a.我国居民以前不重视文化消费b.重视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c.在当前,物质消费不如精神消费重要d.文化消费必然带来人的素质的提高4、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a.潜移默化的影响b.深远持久的影响c.精神愉悦的影响d.健康向上的影响5、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

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

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6、笛卡尔说:“读一切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我们之所以经常读好书,是因为()a.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c.优秀文化能促进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d.读书时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7、下列属于文化遗产的是()①中国的长城②九寨沟自然风景区③埃及的金字塔④司马迁写的《史记》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8.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c. 教育d.口语传播9、孔子的“仁爱”、“天人合一”思想之所以影响两千多年,主要是因为()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儒家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c.孔子的后裔及弟子的传播d.孔子的思想是先进的,一直为人们所推崇10、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

这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11、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a.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b.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12、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3、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

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14、但丁的名言: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这一观点()a.强调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b.认为道德要远比智慧更重要c.认为智慧比道德更重要d.认为道德和智慧是完全对立的15、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形式的是()①各级党政机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②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③打击非法走私、刑事犯罪、行贿受贿④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16、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a.邓小平理论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17、近几年,“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共识。

“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战略。

“富脑袋”主要是指()a.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b.解放思想、开拓创新c.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18、下列文化现象属于腐朽文化的是()①电脑算命②带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③宣传暴力色情的文化④婚事大操大办⑤讲排场、挥霍浪费⑥“法轮功”邪教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⑥c. ③④⑤⑥d. ①②③19、今天,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国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先进的和颓废的等等。

对此,我们应该()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②取缔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③提倡“绿色阅读”④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坚决抵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⑤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c. ①④⑤d. ①③④⑤20、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从《东方红》到《复兴之路》说明中国文化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我国政府开放了文化市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d.外国文化对我国文化的不断补充2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

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a.不平衡性b.同一性c.时代性d.包容性22、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评选活动。

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人物。

”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精神至今深入人心。

可见雷锋精神()①仍有现实意义②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③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④是爱国主义的主题a.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4、下列表述中能体现“勤劳勇敢”精神的是(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志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⑥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a.①②③④b. ①②⑥⑦c. ①②⑤⑥d. ①③⑥⑦25、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对我们先进文化发展的启示是()a、既要重视文化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b、文化教育是次要的,关键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c、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d、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非选择题(共4题总分50分)26、“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以下是其中的两个:其一: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其二:埋儿奉母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

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12分)27、材料一上海某校开展了以“通过世博看祖国”为主题的谈天说地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开园以来,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到世博园参观,游客们可以尽情领略世博风情,不仅能欣赏各式各样的建筑,还可以感受到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游客们大开眼界,精神愉悦。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10分)28、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9分)29、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

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9分)(2)我们应该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0分)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

(3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①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③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6分)(2)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