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题(完整资料)
高二期末政治试卷文化生活

高二期末政治试卷文化生活(必修3)班级姓名座号评分时间:9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44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用电脑打字方便、快捷,有人提出可以放弃汉字的书写。
但学者指出,在电脑时代,我们还是要多写字,写好字。
当汉字逐渐地在我们的手下变得生疏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遗失的时候。
这是因为(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汉字是世界上运用人数最多的文字③汉字具有象形和表意的特点④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①④2. 2006年12月在多哈举行的第15届亚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展现亚洲各国产品和技术的盛会,在多哈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包括纺织品、玩具、食品等,甚至连此次多哈亚运会的吉祥物奥利也是中国制造。
这说明( )A.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B.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C. 文化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音乐的网络传播展示着它们惊人的成就和迷人的色彩。
回答3--4题3. 随着网络的发展,《老鼠爱大米》、《猪之歌》等一系列网络歌曲红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音乐这一新鲜事物,许多网民更是亲自参与其中。
这表明( )A. 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离不开网络B. 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文化产品能迅速被人们接受C. 网络文化是人们需要的大众文化D.网络技术使文化消费跨越了地域界限4. 有人预言:网络音乐必将成为未来音乐的主流载体。
这种观点认为( )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B.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 传媒的唱片制作已经走到了尽头D. 人们的音乐观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5木槿花是韩国国花,象征着大韩民国历经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民族性格。
美国人认为玫瑰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因而定位国花。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题资料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总分 100 分第 1 部分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答题卡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一、单项选择题(25 × 2)1. 在长久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量富裕岭南特点的经典音乐,驰名中外。
这说明 (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取和享受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建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民众需要健康有利的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 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宽泛的影响。
这表示()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建并享受文化B.文化拥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建的主体是知识分子3.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以下说法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B.经济和政治是由劳动者创建的,文化是由知识分子创建的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应D.政治由文化、经济所决定,又赐予文化和经济以重要影响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初次使用了“软实力”观点。
“软实力”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构成的“硬实力”相区其他一个观点。
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包含文化、制度、价值观点等所谓的软件因素表现出来的能力。
重申“软实力”是看到了( )A.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B.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C.文化软实力日趋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D.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5.清华大学的“发奋图强,厚德载物” 、南京大学的“诚朴宏伟.励学敦行”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
这说明优异文化能够①促使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者的精神力量④促令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会为“慢待客人” ;西方人会餐时各付各的账,常常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吝啬;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一样,经常产生误会,闹出笑话。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末测试 B卷必修三 试题(共16页)

高中(gāozhōng)思想政治③文化生活期末测试试卷时间是:120分钟满分是:150分第一卷〔选择题,一共87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里面,只有一项是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一小题分3分,一共87分)1.2005年9月29日,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出决定,正式批准设立国际“〞,奖励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做出突出奉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
这是首次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
A.鲁迅文学奖 B.孔子教育奖 C.巴金文学奖 D.陶行知教育奖2.2005年11月11日,2021奥运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桔祥物“福娃〞正式发布。
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福娃带着的盛情,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
福娃是五个得意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形象。
A.鱼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京燕 B.中国龙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京燕C.鱼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丹顶鹤 D.鱼熊猫奥运圣火孙悟空京燕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我国第二次进展(jìnzhǎn)载人航天飞行。
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答复3—4题。
3.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肩负着祖国的重托,驶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开场了中国人第次双人太空多日行。
A.一 B.二 C.三 D.四4.“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再一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看到了巨龙的吼叫腾飞。
广阔航天工作者铸就了的载人航天精神。
①特别能吃苦②特别能战斗③特别能攻关④特别能奉献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今年是中国人民HY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60周年,明年是红HYHY成功70周年。
中一共HY宣传部2005年11月20日公布了第三批6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HY。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建立,有利于〔〕①广阔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②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③HY员HY理解HY的历史、加强HY性锻炼④推进普法教育工作、贯彻依法治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期末复习试题精品

1.材料一: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材料二: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8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2分)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会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商机,会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2分)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2分)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分)2、材料:早在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明确指出:由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个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来往和相互依赖所代替。
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各个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巨大压力,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挟政治、经济、科技上的强势力量,在全球推广和散播欧美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辨题: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附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附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附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期末考试是对高二师生一学期的政治必修三文化与生活教学效果进行的检测,是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期末考试是对高二师生一学期的政治必修三文化与生活教学效果进行的检测,是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经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这说明文化现象( )A.无处不在B.无时不有C.具有多样性D.具有复杂性2."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东晋画家顾恺之《庐山图》(右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3.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4.广东省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
把文化大省作为发展目标是因为( )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②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④社会发展应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和谐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活动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部大开发又掀高潮②校园文明建设轰轰烈烈③共和国国庆大典举世瞩目④美国高层访华深化中美对话⑤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气势恢宏⑥诺贝尔奖评选激发国人创新决心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7."《阿依达》是什么?在中国,它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英国,它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高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中离不开期末考试的检查,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高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中离不开期末考试的检查,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1.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布署的必然要求。
四个全面布署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正确原则C.四个全面布署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表现D.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一切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2.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上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下列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性的是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哲学是法国高中生的必修课和高考的第一门科目,语文和数学因为属于技能则被放在哲学考试之后;今天法国依然保留了18世纪在咖啡馆、沙龙中讨论甚至辩论哲学的习惯,这种经常组织哲学讨论咖啡馆在法国有数百家。
据此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哲学产生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A..①②B.③④C. ①③D.②④4.2015 年6月27日,法国新锐哲学家夏尔佩潘接受采访时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哲学问题,比如克隆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问题,挑战了伦理道德,值得哲学家思考。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测试题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测试题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2分,共50分)今天,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经济、政治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
根据此回答1~2题1.上述材料表明,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A.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B.人民不仅物质生活更加殷实,而且能享有更民主权利的社会C.不再存在贫富差别的社会D.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2.下面属于狭义的文化范畴的是()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教的进步④、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3.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客观反映,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主要表明()A.道德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的促进作用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只要加强了公民道德建设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D.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中有了经济,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而经济中有了文化,更能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
根据此回答4~54.文化中有了经济,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
这说明()A.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唯一动力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有重大影响5.经济中有了文化,更能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
这说明()A.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的影响C.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D.实现了文化的繁荣就能实现经济的繁荣先进文化要有强大的文化产业作为支撑才能健康发展,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更新文化发展观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必修三《文化生活》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每题2分,共50分)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总结。
这主要表明A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2近年来美国好莱坞根据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制作而成的动画电影《花木兰》轰动一时;而挖掘功夫、山水画等中国传统文化之作而成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也风靡全球。
这启示我们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文化产品B增强文化创造力,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C抵御外来文化掠夺和入侵,维护国家文化安全D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3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和谐就能构建和谐社会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2——2022年)》指出,国家每年要建设农家书屋7万家左右,到2022年底全国共建成农家书屋23、7万余家。
上述举措1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2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发展 3会使农村文化呈现出“喜”与“忧”的现象 4会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23 C5《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不是简单重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而是力图通过这段历史让人思考不同人对待战争、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这样的场景让人震撼!起到了唤醒国人,激发民族责任感的作用。
这说明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B优秀文化作品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C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的反对,执意在巴黎举办专场拍卖会,拍卖1860年英法联军自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估价为800万至1千万欧元,总价高达人民币2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1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答题卡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
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
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7.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地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丢掉了饭碗。
这表明( )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完全不同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D.思维方式不同,反映的文化内涵也完全不同8.“徜徉于山林水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
”这告诉我们()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活动使人高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9.虽然以前我国只把春节设为公众节假日,但中国人历来也十分重视清明、端午、中秋节传统惯日,这是因为文化对人具有()的影响。
A.深远持久 B.潜移默化 C.积极向上 D.消极被动10.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
这类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和特点,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吉祥物的头饰从多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符合北京奥运会将营造一个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视觉形象系统的要求。
吉祥物设计特点告诉我们()A.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B.文化传播对文化传承起促进作用C.文化只有是世界的才是民族的D.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世界文化的遗产12.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
这是因为()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③各国都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 )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14.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含义。
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包容性B.阶级性C.民族D.地域性16.“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民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广纳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17.“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
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琼州胜景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腾,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9.针对部分媒体“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的现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严厉打击,坚决取缔B.文化多元,鼓励支持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D.不闻不问,放任自流20.当诸如《哈利波特》《神秘岛》等外国作品接二连三地风靡我国时,我们本土原创的未成人文学作品,至今还拿不出一部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经典之作。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文艺作品的内容脱离了未成年人的实际,文艺创作的过程脱离了未成年人的主体。
这启示我们( )A.要提高人民的素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B.要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的需求C.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D.文化创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21.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
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江苏省将把教育普及率作为各地全面实现小康的核心指标,像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一样,纳入考核体系,建立真正的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
上述做法的依据是( )A.发展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C.教育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D.教育的发展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23.道德冲突( )①是经济生活日益发展的反映②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③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④是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产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24.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5.夸美纽斯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这说明()A. 知识比道德更重要B.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C. 知识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D.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二、辩析题26.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10分27.全国文化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免费接待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学习。
某校决定组织全体学生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纪念馆。
下面是围绕这件事的一段父子对话:子:爸爸,你知道吗?博物馆、纪念馆对我们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费开放啦!父:免不免费,没什么意义。
子:明天学校就组织我们去参观xx纪念馆。
父:你还不如在家做几道练习题呢。
子:这怎么行?父:没关系,爸爸给你请个假,就说你病了。
问题:请你以所学的知识评析其父的言行。
10分三、简答题28.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楷模许振超,少年时期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但他初中毕业时正好赶上文革,只能去当了一名码头工人。
许振超没有因此沉沦,他坚信:知识就是力量!他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但不可以不学习。
他几十年如一日,系统学习和掌握了英语、液压基础学、电机学、电机自动化、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学科知识。
他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工作岗位上,干就要干一流,争就要争第一,为企业增效,为国家争光。
”在这种精神的支撑和鼓舞下,“振超效率”诞生了。
结合材料,谈谈许振超的经历和事迹是怎样体现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的?12分30.近几年,许多地方为了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强化人们的道德行为,纷纷开设了“道德银行”。
浙江工业大学也开设“道德银行”,这是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办的“银行”,下设存储部、支取部、中介部。
从社会层面看,有必要建立一种奉献回报机制,而道德银行恰恰是有益的尝试。
这一“银行”以存储志愿者为他人服务的时间为依据,在志愿者自己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可向“道德银行”申请得到免费服务。
(1)“道德银行”的兴起与发展,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有什么重要作用?6分(2)从社会层面看,建立一种奉献回报机制有什么意义?6分(3)开设“道德银行”,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哪些主要内容?6分26.答:(1)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
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3)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题中观点是不科学的。
27.答:这位父亲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1)博物馆、纪念馆等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有利于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该父亲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不符合国家的要求,也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3)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28.答:(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许振超没有因当一名普通工人而沉沦下去,而是始终坚信:知识就是力量。
他不怕困难,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始终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就体现了这一点。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总是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