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课件1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课件1

果无疑是植物送给人们的又一美好礼品。全世 界种植量达3亿吨的果树植物有苹果、梨、桃、 杏、李子、鳄梨、芒果、菠萝、香蕉、柑橘、 番木瓜、草莓、覆盆子、扁桃、开心果、鸡腰 果、栗子、核桃等。另外,还有洋葱、生菜、 胡萝卜、芹菜、葡萄、猕猴桃、茶、咖啡等。 这些果树不仅直接提供水果,同时也为种植者 带来无尽财富。
新鲜的洋白菜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止痛及促进 愈合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洋白菜 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E,这种物质能改善许 多老年症状,对医治病人衰老症有一定疗效。 此外,洋白菜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 有一定效果。
韭菜,通身皆有药用。韭叶补虚,人们用其解 毒;韭茎则对诸廯、妇女赤白带有较好的效果; 而韭根及韭籽皆有壮阳固精、补肝肾、暖腰膝 的功效。李时珍曾说:“韭之为菜,可生可熟, 可菹可久,乃菜中最有益者。”但韭菜难消化, 不宜多吃。特别是有蛔虫的小孩,韭菜吃多了 能使蛔虫扭结成团,造成肠梗塞。
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糖类、茶叶、 咖啡等都直接源于植物体,而吃的肉类, 副食品等则间接来源于植物体。约有5000 种植物被人类作为粮食种植,150余种植 物进入商品市场流通,30种成为人们广泛 种植的粮食作物,其中水稻、小麦和玉米 约占了需要量的一半。小麦、稻子和大麦 是三种头等重要的谷物。它们含有丰富的 淀粉,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植物是绿化美化城乡的最佳材料。五颜六色的 植物花朵、许多植物散发的芳香,给人以赏心 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例如菊花的香味对头 痛、头晕和感冒均有疗效。此外绿地和森林里 的新鲜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森林里 每立方米空气中高达2万个以上,而在城市室 内空气中只有40-50个。负氧离子能给人以清 新的感觉,对肺病有一定治疗作用。据调查凡 是环境绿化美好的地方,事故发生率减少40%, 工作效率可提高15-35%。优美的环境还能极 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创作灵感。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植物和我们的生活2种植技术的发展来学一点种植技术,我为植物做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植物和我们的生活2种植技术的发展来学一点种植技术,我为植物做什么

1植物和我们的生活2 种植技术的发展3 学一点种植技术4我为植物做什么植物和我们的生活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许多物质,有石子、沙子,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等等;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3、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愿意亲近土壤。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难点: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在黑板上写“土壤”。

说明今天的研究对象。

2、解读“土”字。

人们挖开土层,就会发现,土总是一层一层的,在上面一层长着许多植物,这一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

(教师边说边作简笔画)3、组织学生讨论:关于土壤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土壤的哪些问题?4、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和对土壤的了解。

二、预测我们可能在土壤里面发现什么:教师谈话:要研究土壤,我们应该怎样去研究?首先应该亲自去观察。

要观察就要到外面去挖土,根据同学们的经验,大家来猜猜看:大家能在土壤里发现些什么?(板书:土壤里有什么?)让学生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讨论:我们可能发现什么?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根据。

学生的根据就使学生已有的经验。

三、到实地去挖土壤并且观察土壤。

由学生亲自参加的挖土活动,可以使学生非常兴奋,因为学生可以在劳动中体会一种快乐,这样也使学生能够亲近自然,体会到一种真切的泥土的芳香,体会到大自然的真实的味道。

而且,学生从挖土活动中获得的信息,来自于他们真实的生活,学生将确信不疑。

在挖土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观察土壤并发现它包含什么,放大镜可以让他们观察菜园土中更多的东西通过观察它们可以了解到:☆土壤颗粒的不同大小☆土壤中间有各种东西——有些有光泽、有些比较昏暗、有的有明显的颜色☆土壤有湿度,取决于收集样土之前的天气☆土壤里有活的昆虫和其他小的有机物☆土壤有腐烂的动植物的尸体活动过程:1、告诉学生我们将去干什么,然后将学生每两人一组分好。

【名师课件】 人教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4.1植物和我们的生活

【名师课件】 人教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4.1植物和我们的生活

木芙蓉
▪ ▪


散尾葵(棕榈科),净化空气的头号植物是散尾葵,被誉为 “最有效的空气加湿器”。在干燥时期槟榔能让你的房间或办 公室保持湿润,持续除去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在冬季,它 甚至可以取代加湿器

净化器 塑料
空气
火炉 电器 一氧化碳 过氧化氮

▪ 氨基酸
新陈代谢
▪ 现已发现有300多种植物能分泌出挥发性的杀 菌物质;1亩松柏林每天可分泌2公斤杀菌素; 拥挤的商场内每立方米空气中有细菌400万个 ,林荫大道上为58万个,绿化公园1000个, 而林区只有55个。新鲜的桃树叶可驱杀臭虫; 黄瓜的气味可使蟑螂逃之夭夭;洋葱和番茄植 株可赶走苍蝇;木本夜来香或罗勒能驱蚊。
2、生产、饮食方面的作用:


维生素B6

神经衰弱பைடு நூலகம்
胺 肾上腺激素
多巴
▪ ▪



六月雪
绿萝
▪ 绿萝
▪ 仙客来
3、植物的日常药用



▪ ▪



▪ 我国的观测证明,森林能使降水量平均增加 2%-5%,如果把森林增加大气凝结水也估算在 内,则森林能提高平均降水量的10%。有的学 者认为,我国西北绿化后,降水量可增加110 毫米,届时西北干旱缺水状况就能得到很大程 度的缓解。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植物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的内容主要围绕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植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知道植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知道植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观察法: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生动有趣的PPT,展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植物标本:准备一些植物标本,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

3.实验材料:准备一些实验材料,进行植物的生长实验。

4.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制定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美。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植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植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如植物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提供食物等。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如何关爱植物。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让他们感受到植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常见植物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关爱植物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植物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植物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2.呈现(10分钟)思考,了解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植物在生活中的各种作用。

4.巩固(5分钟)进行植物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如:“苹果属于什么植物?”、“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等。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植物?讨论保护植物的方法,如节约用水、减少农药使用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关爱植物。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状况,思考如何保护它们。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复习巩固。

小学科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并知道各部分及其名称;
2.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3.知道我们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部分;
4.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调查讨论,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难点:分析吃植物的某一部分时,对植物的各部分名称有所认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植物和我们
1.认识植物对人类的多方面贡献
看屏幕:提问:在植物和动物中你认为谁和我们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活动2【讲授】植物和我们
植物动物
学生讨论,举手表决(植物)
板书课题:植物和我们。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植物和我们的生活》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植物来改善生活环境。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他们在观察植物时,可能还缺乏一定的系统和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植物的特点,并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植物。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和作用,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以及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植物相关的图片、实物、视频等素材。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3.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植物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颗苹果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这颗苹果树有哪些特点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各种植物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植物有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观察和分析身边的植物,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物和我们的生活》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植物有好奇心,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主动探索植物与生活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植物与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常见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难点:培养学生探究植物与生活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与生活的关系;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植物种植、养护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标本、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2.准备种植植物的容器、工具等;3.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与生活的关系;4.安排课堂活动空间,便于学生观察、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与生活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植物的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植物,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种植植物,体验养护植物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种植过程和观察到的植物特征,教师点评并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氛围,引领全体学生走近科学,培养学生勤动手、善动脑、爱科学、乐创造的科学素养,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并从学校实际、立足课堂、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开展生动、活泼、实用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从而激发他们“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推动我校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

开展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从身边做起”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

二、活动背景:
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与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类的生存与植物息息相关。

本活动结合我校综合实践的研究思路,从学生身边的植物入手,使学生在认识和观察身边的环境的过程中,熟悉一些经常见到的植物,并了解植物的相关知识。

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喜爱,和植物交朋友,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热爱之情,增进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意识。

三、活动目标:
1、先引导学生认识校园内的各种植物,了解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留心环境的良好习惯。

2、学生亲手为校园内的植物设计不同风格的名片,加深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巩固已有的一些关于植物的小知识,培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热爱。

3、扩大视野,丰富课外植物知识,了解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

4、引导学生留心自己见到的植物,主动地进行观察和了解,培养学生观察生存环境的习惯,增进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意识。

5、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四、活动计划:
1、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2、参加人员:三年级一班全体学生
3、活动内容:了解身边的植物;制作植物小名片;认识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

4、活动方式:教师讲解,带领观察,动手制作,走进自然,上网查资料,讨论交流。

五、活动实施:
第一周:认识身边的植物
1、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了解其名称及一些相关知识。

2、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植物名称及特点,观看相关图片,填写表格(一)
指导学生调查自己家庭、学校周围、居住环境周围的植物状况,培养环境意识,填写表格(二)。

1、谈一谈自己最感兴趣的植物。

2、引导学生制作植物名片,在制作的过程中巩固知识,陶冶情操。

第四周:认识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
1、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资料;
2、学生展示自己了解掌握的奇特植物,讲述有关植物的故事。

六、活动展示:
1、举办一次植物博览会,、提前让学生到植物较多的地方收集一些直观资料,如树叶,果实等;为自己的植物查找资料,准备汇报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实物,图片等。

2、活动相片展示。

3、学生心得体会的交流。

4、植物小名片的展示。

5、活动调查记录展示。

七、评价反思: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会收集、整理信息资料;能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并进行探索实践;具有友善交往、协调工作、敢于探索的品质。

动手、动脑能力,创造思维,科学素养,分工协作团队精神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

使自己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收集的能力得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