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看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依据植物生长的已有学问,猜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爱好。

【教学重点】:引领同学产生问题并乐观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生疏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看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预备】:(老师预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同学预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同学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受诞生、成长、繁殖、年轻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呈现同学画的作品。

4、师:指名同学说说自己画的YIIB稀油站油泵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生疏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头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看种子6、开花了,结果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KCB齿轮油泵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过程与方法:依据观看到的现象进行猜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看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依据从外到里的挨次解剖花。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同学对生命现象探究的爱好。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教材,涵盖全部内容,共计24课时。

主要章节包括:春天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生活中的科学、多样的物质、地球与宇宙。

详细内容如下:1. 春天的变化: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如植物的生长、气温的变化等。

2. 植物的生长: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所需条件等。

3. 动物的生长与繁殖: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生命周期等。

4. 生活中的科学: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等。

5. 多样的物质:认识不同物质的特点、分类等。

6. 地球与宇宙:了解地球的结构、宇宙的组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物质的特点。

2.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探究、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穿插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4. 小组讨论: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 内容:以提纲形式展示教材章节、重点知识、实践活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春天的一个自然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2)列举三种植物的繁殖方式,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3)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产生。

2. 答案:(1)示例:春天,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河流水位上升。

原因是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水流增多,从而使河流水位上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深入探讨《生活中科学》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物体浮沉、植物生长、天气变化、磁铁性质以及简单电路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原理,解植物生长基本过程,认识天气变化规律,理解磁铁性质以及电路组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探索未知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浮沉原理、植物生长过程、天气变化规律、磁铁性质以及电路组成。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浮沉物体、植物、天气图、磁铁、电路元件等)、PPT、板书材料。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记录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现象,如浮沉物体、生长植物、变化天气等,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1)展示物体浮沉现象,提问:“为什有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却沉入水底?”(2)展示植物生长过程,提问:“植物是如何从小种子长成大树?”(3)展示天气变化规律,提问:“为什天气会不断变化?”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和演示。

(1)物体浮沉原理:讲解基米德原理,演示浮沉实验。

(2)植物生长过程:讲解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基本过程,演示植物生长实验。

(3)天气变化规律:讲解天气形成原因,演示天气变化实验。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解决问题。

(1)分组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物体浮沉、植物生长、天气变化等。

(2)记录与分析:学生将观察到现象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六、板书设计1. 物体浮沉原理2. 植物生长过程3. 天气变化规律4. 磁铁性质与电路组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物体浮沉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植物的生长》:第一节植物的基本结构,第二节植物的生长过程,第三节植物的营养。

2.第二章《动物的生活》:第一节动物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动物的行为,第三节动物的生长与繁殖。

3.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第二节气温与降水,第三节气象现象。

4.第四章《电与磁》:第一节简单电路,第二节磁铁的性质,第三节电与磁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行为特点。

2.学会观察天气变化,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3.认识电与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因素。

2.电与磁的概念、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植物样本、动物模型、显微镜、气温计、雨量计、指南针等。

2.简单电路套件、磁铁、导线、电池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例题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拓展:布置课后实践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2.提纲: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简洁明了。

3.图表:用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4.关键词:用不同颜色或字体标出关键词,增强记忆。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植物的生长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2)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特点。

(3)简述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4)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与磁现象。

2.作业答案:(1)植物的生长过程分为: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成熟。

(2)动物的行为特点: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迁徙等。

(3)天气:短时间内大气层的变化;气候:长时间内某一地区的天气平均状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1.仰望天空【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研究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举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举动是奉告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匡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历。

可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比方他们每每没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窥察图片与会商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研究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况。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2、种植我们的植物3、我们先看到了根4、种子变成了幼苗5、茎越长越高6、开花了,结果了7、我们的大丰收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蚕的生长变化3、蚕变了新模样4、蛹变成了什么5、蚕的生命周期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7、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2、测量水的温度3、水结冰了4、冰融化了5、水珠从哪里来6、水和水蒸气7、水的三种形态第四单位:磁铁1、我们知道的磁铁2、磁铁有磁性3、磁铁的两极4、磁铁的相互作用5、磁力大少会变化吗6、指南针7、做一个指南针1 / 14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讲授计划1、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研究活动.培养他们的猎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素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研究和生活打好根蒂根基。

二、全册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

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位.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身、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位.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干系。

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讨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匡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亲昵相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ZYB增压燃油泵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

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

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ZYB型系列渣油泵豆的种子。

【板书设计】: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外部:形状、大小、颜色植物的种子内部:胚根、胚芽2、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沥青拌合站增压泵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一、学习播种方法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

怎样种植凤仙花呢?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sn三螺杆泵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

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每周3GR普通型三螺杆泵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

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凤仙花。

【板书设计】2.种植我们的植物记住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关注种子生长: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3、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YCB系列圆弧齿轮泵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难点】: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2、生:思考后回答。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KCB型不锈钢齿轮泵物的根来。

(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二、(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1、师: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2、生: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师: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4、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5、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RYB电动齿轮泵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三、(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师: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5、生:讨论后回答。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6、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实验步骤如下: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7、师: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RYB系列燃油泵变化说明了什么?8、师:(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作业布置】:家庭实验:参看P8页书,制作一个“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装置,并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水量的变化。

【板书设计】:3.我们先看到了根固定植物植物根的作用吸收水分4、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NYP高粘度保温泵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难点】: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活动导入: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NYP高粘度泵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活动指导:1、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

2、师:组织学生交流。

(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3、师: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

4、师: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

二、我们的思考1、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CYB稠油泵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2、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1、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2、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4、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

5、师:板书: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6、师:(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燃烧器油泵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回家仔细地去观察一棵植物,观察植物的叶子分布的情况,想想植物的光合作用。

【板书设计】:4.种子变成了幼苗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5、茎越长越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有依据地对植甲醇燃烧器泵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难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学生准备)三周前凤仙花生长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1、师:(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