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与植物配置课程作业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小学学生园林绿化活动方案(含各年级绿化任务书)

小学学生园林绿化活动方案(含各年级绿化任务书)

小学学生园林绿化活动方案(含各年级绿化任务书)小学学生园林绿化活动方案(含各年级绿化任务书)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我国教育部和绿化部门共同倡导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园林绿化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园林绿化知识,积极参与校园绿化建设,为打造美丽校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园林绿化对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们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校园整体环境。

三、活动时间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四、活动地点我校校园内五、活动对象全校小学生六、活动内容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园林绿化知识学习(2023年4月1日-2023年4月10日)1. 各年级开展园林绿化知识课堂,让学生了解园林绿化基本知识、植树造林的意义等。

2. 组织学生观看园林绿化宣传片,加深学生对园林绿化的认识。

3. 开展园林绿化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爱护绿化环境。

第二阶段:校园绿化实践活动(2023年4月11日-2023年4月30日)1. 一年级:开展“绿植领养”活动,让学生带回家养护,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2. 二年级:进行“绿色小天使”行动,学生分组负责校园的垃圾分类和绿化带清洁。

3. 三年级:组织“植树节”活动,学生在校园内植树,体验植树造林的乐趣。

4. 四年级:开展“绿化知识问答”竞赛,测试学生对绿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5. 五年级:举办“绿色手工艺品”制作比赛,让学生发挥创意,宣传绿色环保。

6. 六年级:开展“校园绿化我来设计”活动,鼓励学生为校园绿化提出建议和方案。

七、活动组织及分工1. 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参与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绿化部门:提供活动所需绿化知识和技能指导。

3. 学生处:负责活动期间的学生安全管理和生活保障。

植物造景实训任务书四

植物造景实训任务书四

植物造景实训任务书
一、题目某公共绿地“红轴”局部绿地植物景观设计
二、本次实训的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训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植物造景的理论用于植物造景的设计中,加强学生对植物景观的功能、植物景观类型、植物造景形式等理论原理的认识,提高植物造景的业务水平。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
(1)某公共绿地南面绿地植物景观设计;
(2)要求学生按照现场踏查后的平面图进行整改提高;
(3)完成植物种植设计平面图(含设计说明和植物名录表)及立面图。

(4)植物种植设计平面图2号图纸1张,立面图1张。

四、需要的实训材料
2号图板、图纸等绘图工具
五、实训步骤
(1)现场勘查
(2)现状分析
(3)构思
(4)绘制草图
(5)完成正图
六、教学方式
独立设计
七、考核要求
根据实习过程和完成的设计图纸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分。

八、作业要求
植物景观设计合理、图面整洁、规范。

交图时间:2010年1月5日
附录:
1、本方案可以采用小组形式协作完成;
2、植物种类:要求50种以上;
3、群落结构为半稳定性植物结构;
4、植物群落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案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案

市民需求
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 求日益增长,植物配置方 案能满足市民需求。
技术支持
先进的植物配置技术和理 念为方案提供了有力保障 。
02
植物配置原则与要点
Hale Waihona Puke 植物配置的原则生态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优先考虑本 土植物,同时考虑生态平衡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功能性原则
应根据园林绿地的功能和用途 进行植物配置,如观赏、遮阳 、防尘等。
天气影响
暴雨、干旱等天气可能影响施工进度 和植物生长,应做好防范措施。
05
质量保证与监控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选取优良植物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 植物品种,保证植物生长良好,
提高成活率。
严格控制苗木质量
采购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确保 苗木质量符合要求。
合理配置植物
根据地形、环境和功能需求,合理 配置植物种类和数量,使植物生长 和谐,提高生态效益。
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02
合理配置植物
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观赏特点 ,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园林的
整体效果。
04
突出文化内涵
将文化元素融入植物配置中,体 现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提升园
林的文化价值。
未来发展的规划与展望
1 2
持续优化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优化植物 配置方案,提高园林的艺术价值和生态效益。
色彩搭配
应根据植物的色彩特点进行搭配,以 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层次分明
应合理安排植物的层次,以实现高低 错落、层次分明的效果。
植物配置的效果图示
图1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效果图
图2
城市公园植物配置效果图

《带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带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植被的重要性,培养其爱护植被和绿化祖国的意识,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以及激发其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植被认知学生需收集至少五种不同类型植被的资料,包括其名称、生长环境、特点以及生态价值等,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记录。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往学校附近的绿地或公园,实地观察植被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植被的种类、生长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

3. 绿色创作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创作与绿化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小型花园、绿植盆景等,并在创作过程中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4. 倡议书撰写编写一份关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倡议书,内容需包括对植被重要性的认识、保护植被的措施以及鼓励同学们参与绿化活动的建议。

三、作业要求本作业的具体要求如下:- 学生需确保收集的植被资料真实可靠,且不少于规定的种类;- 实地考察需仔细观察,详细记录植被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生长状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绿色创作需注重环保与创意的结合,尽量使用废旧物品,不造成新的环境负担;- 倡议书需表达清晰,条理分明,体现出对植被保护的认识和参与绿化活动的热情。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实地考察的细致程度与记录的详实性;- 绿色创作的创意与环保理念的体现;- 倡议书的表达与建议的可行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与反馈:-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核实,对错误或遗漏的地方进行指导与补充;- 对学生的实地考察记录给予评价,指出观察的细致之处及需改进的地方;- 对学生的绿色创作进行评价,肯定其创意与环保理念,提出改进建议;- 对倡议书的内容与表达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参与绿化活动。

通过上述综合评价将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促进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好地实践所学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园林景观设计A2教案任务书园林

园林景观设计A2教案任务书园林

园林景观设计A2教案任务书园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园林景观设计》教材第四章“园林空间布局与设计”,具体内容包括园林空间的基本概念、空间布局原则、设计手法及案例分析。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空间布局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园林空间布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2. 掌握园林空间设计的手法,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3. 分析经典园林案例,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园林空间布局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园林空间设计的手法及案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园林案例图片、设计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经典园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园林空间布局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园林空间的基本概念、布局原则和设计手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园林空间设计的手法,并举例说明。

(2)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园林案例,让学生了解空间布局原则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园林空间设计题目,让学生现场进行设计实践。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园林空间设计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园林空间布局的基本概念2. 园林空间布局原则3. 园林空间设计手法4. 经典园林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面积为500平方米的园林空间。

2. 答案要求:(1)明确园林空间的功能分区。

(2)运用园林空间布局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3)使用适当的设计手法,提高空间美感。

3. 评分标准:(1)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40%)(2)设计手法运用得当,空间美感强(40%)(3)创意新颖,具有个性化(2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反思自己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不足,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

2. 拓展延伸:(1)参观当地园林,实地感受园林空间布局。

《带三单元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带三单元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增强学生对植被重要性的认识,理解绿化祖国的意义。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关爱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观察身边的植被:学生需选择一处校园或社区内的绿色空间进行观察,记录下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生长情况。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增强对自然生态的了解。

2. 绿化建议: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提出一份绿化建议书。

建议书应包括绿化方案、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植物种植: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本地常见的植物,进行种植和养护。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还能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关爱之情。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和地点完成,确保学生的安全。

2. 观察记录和绿化建议书应提交给老师或班级小组进行评估和指导。

3. 植物种植完成后,学生需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四、作业评价:1. 观察记录和绿化建议书将根据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

2. 植物种植的成果将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养护记录以及学生的感想和反思进行评价。

评价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以确保公平和透明。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课堂表现的一部分,纳入期末总评。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将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及时反馈给老师或班级小组。

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以便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2. 老师或班级小组应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以便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和教学策略。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作业反馈部分,学生应积极参与,认真反思自己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小型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植物配置课程作业)

小型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植物配置课程作业)

小型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植物配置课程作业)
小型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植物配置)
根据某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市政府拟将大学南侧一块用地改建为一个城市休闲滨河绿地(详见地形图),要求针对地块现状,作出既符合城市需求,又具有现实开发可能性的规划方案,要求该滨河绿地的规划设计功能合理、环境优美,能够优美时代气息。

规划设计要求:
用地功能:文化教育、休息、锻炼、休息交流;
绿化率不小于60%;
基地内设一定的铺装场地,供市民文化、公益之用;
绿地内布置绿化小品和适当的环境设施。

要求能体现城市空间的舒适、休闲、美观的环境氛围。

方案要求能利用周围的环境条件,创造出相对活泼、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环境,成为城市景观特色地段。

其他规划设计条件(如城市区位),由学生自定。

图纸内容与设计要求:
1.公园总平面图:(须标明竖向标高);
2.公园横剖面图1 个:(须标明竖向标高);
3.规划分析图:内容和比例不限
4.植物配置总平面图:选择合适比例,力求能清晰反映植物造景设计构思,尤其注意植物配置的区位性特色,需规范详细的苗木名录表及简洁有针对性的设计说明。

5.公园主要景点详细设计4-5:以平面、立(剖)面及透视图的形式表达,要求能反映景观节点的植物配置特色。

以4-5两部分内容为主体,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提交设计成果为两张A1的图纸,成果提交时间17周星期五,收齐图纸后集体提交。

园林景观设计A2教案任务书园林

园林景观设计A2教案任务书园林

园林景观设计A2教案任务书园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园林景观设计》教材第二章“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内容主要包括:园林设计的理念、原则、程序及设计要素;重点探讨形态、色彩、质地等在设计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园林形态、色彩、质地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园林审美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园林设计原则与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素及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园林设计案例、设计图纸、彩笔等。

2. 学具:A2图纸、绘图笔、橡皮、尺子、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园林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园林设计的美感和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简要介绍园林设计的理念、原则、程序。

b. 详细讲解园林设计的基本方法,如形态、色彩、质地的运用。

3. 实践操作:a.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b. 学生在A2图纸上进行园林设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a. 选取一个典型的园林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原则、方法及要素。

b. 结合案例,讲解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 随堂练习:a.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简单的园林设计方案。

b.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 设计要素:形态、色彩、质地3. 设计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校园园林设计方案。

详细作业要求:a. 确定设计主题,明确设计目标。

b. 运用所学原则与方法,进行园林设计。

c. 绘制A2图纸,标注设计要素。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园林设计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与植物配置》课程设计指导书
本课程设计是《园林绿化与植物配置》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景观规划设计和园林绿化与植物配置的基本理论在室外环境中使用植物材料造景。通过设计的完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材料的特殊性及其在室外环境中的功能与作用,掌握种植设计的基本程序、设计要点和方法,并且学会如何综合使用植物材料及其他园林设计要物配置总平面图,比例自定
2)苗木配置表
3)设计说明
4)一张A2图纸,表现形式不限。
设计要点:
1)布局合理,与环境相符,能够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
2)能够在设计中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各种特性,发挥植物的造景功能,创造丰盛多变的园林环境
3)能够烂熟应用多见的配置方式,植物配置手法灵活多样
4)能够综合运用植物材料和其他设计要素造景
交图时间:
16周周二提交设计成果。
参考书目:
课题内容:
选择鲁东地区某车辆管理所附属庭院绿地为设计对象,进行以植物造景为主的植物种植设计(详尽场地现状见电子文件)。车辆管理所占地总面积为2268平方米,南北向54米,东西向42米。用地地势平展,东南角有一棵百年银杏树,南侧有主入口,北侧和东北侧各有两座建筑。设计红线见电子资料。利用合适于本地生长的植物创造丰盛多变的园林空间,充分考虑到四季植物的变化,综合考虑植物体型、姿态、颜色、花期、生态习性进行组合配置。
设计要求:
1)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利用植物材料自身的特性,以乔、灌、藤、草及地被植物相结合,进行合理配置。
2)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自然资源,考虑场地中建筑、出入口、道路与停车位等要素,可辅以必要的硬质景观要素,如硬地、小型亭廊、树池等,进行场地设计。
3)不要求在植物配置总平面图中标注植物详尽名称,但是在植物苗木配置表中要求对植物的图例、名称、规格、数量做必要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