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2020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 页,四个大题,满分120 分,考试试卷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份) 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 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3.古诗文默写(8 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
归根结底,。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镌.刻/意味隽.永禁.钢/情不自禁贻.笑大方/心旷神怡.B.阴晦./诲.人不倦差.遣/参差.不齐肆无忌惮./弹.尽粮绝C.炮.火/如法炮制胸膛./瞠目结舌任.重道远/光阴荏.苒D.夜幕./蓦.然回首和.煦/和.衷共济视若寇.仇/豆蔻.年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恻隐孺子牛满腹经伦蔚然成风B.羁绊三部曲侍才放旷相得益章C.绮丽度假村器宇轩昂谈笑风声D.缔造打擂台舐犊情深相濡以沫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锱铢必较。
B.“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小选手,聪明伶俐,贻笑大方,小小年纪就记得很多汉字和词语,深受观众喜爱。
C.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俸编织到一起,汇成~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下面一段话中,两个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
(2分)在时光的咏叹调中,人正如一朵花,①自己的果实,全靠自己是否投入地去吸收大自.然的营养。
时光无情的平等,②它无时无刻告诉你:青春有过但只有一次,肌体活过也仅此一生。
你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5.古诗文默写。
(8分)(l)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3)杜牧《泊秦淮》中,巧用典故表达对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的嘲讽,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中考2020语文试题及其答案

河南中考2020语文试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踌躇(chóu chú)B. 辐射(fú shè)C. 解剖(pōu)D. 寥落(liáo luò) 答案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悲切B. 悲戚C. 悲凄D. 悲哀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B.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C.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D.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答案C二、填空题4.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作品富有深度,_____了现实生活的种种困境。
②只有_____自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③这次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_____努力。
A. 揭示B. 揭示C. 揭示D. 揭示答案A三、阅读理解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背影》背影,是一种深深的情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
背影,是父亲的一次次离去,是母亲的默默守候。
背影,是老师的耐心教导,是同学的关心帮助。
背影,是祖国的繁荣昌盛,是人民的幸福安康。
问题:1. 背影在文章中代表了什么?2. 文章中提到了哪些人与背影有关?3.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答案1. 背影代表了深深的情感和无法言说的痛。
2. 父亲、母亲、老师、同学、祖国、人民。
3. 文章主题是背影所代表的情感和痛。
四、作文6.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略)以上就是河南中考2020语文试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解析

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解析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The world-renowned novel "Harry Potter" has captured the hearts of millions of readers since its publication. It tells the story of a young wizard named Harry and his adventures at 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 __1__The main theme of "Harry Potter" is the power of love and friendship. Harry's friends, Ron and Hermione, are always by his side, supporting and helping him through difficult times. Their loyalty and bravery often save the day. The novel also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the right choices, even when faced with challenges. __2__Another significant theme in the book is the battle between good and evil. Harry and his friends fight against Lord Voldemort and hisfollowers, who seek power and control over the wizarding world. The story highlights the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needed to stand up against injustice and protect what is right. __3__A. The novel's themesB. The popularity of "Harry Potter"C. The battle between good and evilD. The power of love and friendshipE.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choicesF. The idea of destiny and self-discovery答案:A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哈利·波特》这本世界知名的小说,对于这本小说的主题进行了介绍。
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解析

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zhù xù)
B.解剖(pōu)
C.倾轧(yà)
D.创伤(chuāng)
答案:
(请在此处填写答案)
二、填空题
2.【填空题】古诗文名句默写。
(1)山山_____(注意“晖”的书写)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_____(注意“徘徊”的书写)。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答案:
(请在此处填写答案)
三、阅读理解
3.【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背影》
背影这个标题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
答案:
(请在此处填写答案)
四、作文
4.【作文】题目:我的成长故事
要求:
(1)写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2)表达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3)语句通顺,条理清晰,不少于600字。
答案:
(请在此处填写答案)
以上就是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解析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2020河南中考语文科试题及答案

2020河南中考语文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辐射(fú shè)C. 解剖(pōu)D. 创伤(chuāng shāng)答案B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寥若晨星B. 倾筐倒庋C. 呕心沥血D. 悲天悯人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河南省的中考生人数逐年增加,导致中考竞争越来越激烈。
B. 河南省的中考生人数逐年增加,使得中考竞争越来越激烈。
C. 河南省的中考生人数逐年增加,从而使得中考竞争越来越激烈。
D. 河南省的中考生人数逐年增加,进而导致中考竞争越来越激烈。
答案B二、填空题4. 补全下列句子①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②海内存知己,______。
③春眠不觉晓,______。
答案①柳暗花明又一村②天涯若比邻③处处闻啼鸟三、阅读理解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背影》背影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可能代表着离别,代表着思念,也可能代表着成长,代表着勇气。
我记得小时候,每次父亲送我去上学,他总是站在校门口,看着我走进教室,然后才转身离开。
他的背影,高大而坚定,让我觉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人在背后支持我。
背影也代表着思念。
每当我想起远方的亲人,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他们离去的背影。
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我的视线,但他们的爱和关怀,却始终如一。
背影还代表着成长。
当我们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成年人,我们会经历许多挫折和困难。
这些挫折和困难,让我们不得不学会独立,学会面对。
每一次我们回头望,都会看到自己成长的背影。
背影也代表着勇气。
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会感到恐惧和不安。
但只有勇敢地迈出脚步,才能留下坚定的背影。
背影是一个充满寓意的词语。
它让我们明白了离别的痛苦,思念的煎熬,成长的艰辛,以及勇气的可贵。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回头的瞬间,因为那是我们成长的见证。
河南2020年度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览

河南2020年度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玢瓜(fēn guā)悲切(bēi qiē)怅然(chàng rán)B.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奋发(fèn fā)谨严(jǐn yán)恬静(tián jìng)C. 珠圆玉润(zhū yuán yù rùn)洪亮(hóng liàng)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没落(mò luò)D. 寥落(liáo luò)殷切(yīn qiē)暮气沉沉(mù qì chén chén)没精打采(mò jīng dǎ cǎi)答案: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精密精诚团结精神焕发B. 暮气沉沉没精打采毛骨悚然C. 谨小慎微兢兢业业谨言慎行D. 奋发图强奋发有为奋发向前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问我们:“你们为什么没完成作业?”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因为家里停电了。
”B. 妈妈做的菜真好吃,有红烧肉、糖醋排骨、鱼香茄子,还有西瓜。
C. 夏天来了,树叶茂盛,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一片斑驳的光影。
D. 他说:“我要去北京。
”我说:“北京是个好地方。
”他说:“我一定要去。
”答案:C二、填空题1. 《沁园春·雪》中的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其中“竞折腰”的下一句是:答案:稍逊风骚2. 《背影》一文中,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子时,提到的“我”的两位老师是:答案:国文老师、历史老师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乳名是:答案:宝玉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钦B. 解C. 果D. 憔【答案】B【解析】【详解】AC.果D.徘故选B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法治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
无论科技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法律、规则都是“基础设施”。
①A. ①捍②遵③践C. ①悍②尊③饯【答案】A【解析】【详解】捍卫:保护,防卫的意思。
例如:捍卫边疆。
悍:①勇猛,干练;②凶狠,蛮横。
写作“捍卫”;尊:①地位或辈分高;②敬重;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④量词。
遵:沿着,依照,按照。
写作“遵纪守法”;践行:读音为3.古诗文默写。
(1(2(3(4【答案】【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4.名著阅读。
((1(2【答案】((2【解析】【详解】((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
”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1A.①因为②所以C.①不是②而是(2【答案】((2示例二:取决于创作者是否有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解析】【详解】(6.班级开展“‘老家河南’文化旅游”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材料一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人乃至许多海外华人的“祖根地”。
2012材料二2019年材料三2020年(2【答案】(示例二:河南省重视“老家河南”文旅宣传,启动智慧文旅项目,实施旅游条例。
(2示例二:主题明确(富有情感)。
用“远方”“老家河南”“欢迎来到河南**”示例三:时代气息与文化意蕴巧妙融合。
宣传卡片设计成高铁票的样子,配上二维码方便人们享受智慧文旅服务,有时代气息;卡片上“明月”“故乡”“老家河南”等词语和展开的书有文化意蕴,突出文化旅游主题。
【解析】【详解】((2示例1示例2示例3二、现代文阅读(共28(一)(共16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B.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C.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枢纽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B.决窍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C.懈怠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D.庇护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①②⑤④③B.③⑤④①②C.④①⑤②③D.④①③②⑤4.古诗文默写写。
(8分)(1),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2)峰回路转,,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名著阅读。
(4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
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②武松(《水浒》)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6.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3分)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共7分)(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
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③不少于50字。
(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共16分)母亲养蜗牛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
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
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
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
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
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
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
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
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
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奶奶,你吃过蜗牛吗?”“吃?……”“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可……它们现在还小啊……”“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
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
奶奶你说是不是?”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
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
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不行。
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
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
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
”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
”我狠狠瞪儿子一眼。
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
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
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
”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
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作者:梁晓声。
有删改)(1)①,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
波澜再起。
(3)②,波澜又起。
9.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10.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分)11.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共12分)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
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
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
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
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作者:胡宇齐。
有删改)12.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哪些成果?(2分)1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14.第⑤-⑦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分)15.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
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请简述理由。
(3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
(共10分)(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非虚言也。
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
《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
”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
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注:①秉:执掌。
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
③殆:大概。
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
⑤英俊:杰出人物。
A.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第5/9页B.食不饱,力不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C.策之不以其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8.“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
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分)19.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3分)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
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语段(二)用②的论证方法,强调③。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
(共4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眷泥更护花。
20.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分)21.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分)四、作文(50分)22.任选一题作文。
(50分)(1)题目:我的青春里有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o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溃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