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医特色护理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临床运用情况总结

4、2018年11月份比10月份收入上升,因科室新开展了项目-艾条灸及农合、 医保新签字单的实施,及科室医生的积极配合,护士可以更加放心的开展中医特 色技术。
普 外 科2017、2018年度 中 医 特 色 治 疗收入统计
2018年上、下半年收入对比-下 降46.8%
骨 伤 科2017、2018年度 收入对比图
骨伤科原因分析:
1、2018年第一季度:因病人较多(相比于2017年),病人比较配合治疗, 中医特色技术开展的较好;
2、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因护士长外出学习手外科术后功能锻炼指导及农合 、医保反骗保工作的严查,导致中医特色技术开展受限;
二、各科室开展的中医特色技术收入统计及分析:见下列各图
2017、2018年度中医特色治疗收入统计,上升11.6%
科室
骨伤科 普外科 内二科 妇产科 心病科 急诊科 内三科 儿科 血透室
2017年
金额(元)
合计(万 )
447941
334466
714857 247741 803539 未开展
289.695 6
2017、2018年度护士开展中医特色技术统计及分析
我院护理部于2016年始,在全院所有临床科室积极推广应用中医特色 技术,经过近几年来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一定的经验,也存在很多不足, 现将近两年护士开展的中医特色技术统计及分析如下:
一、临床开展项目:中药热奄包、灸法(包括温灸仪)、中药封包治 疗、耳穴压豆(包括耳针)、TDP、扶阳罐、辩证施膳指导、艾条灸、红 外线治疗、手指点穴、中药直肠滴入、贴敷疗法、烫熨疗法、中药涂擦、 穴位贴敷、内科妇科推拿治疗、小儿推拿、电子生物反馈、穴位按摩、中 药定向透药、中药雾化吸入、磁热疗法(血透室开展)等。
2017年全院护士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培训计划

2017年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培训计划为了落实《2017年XX市中医院开展“健康XX”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全院护士的中医辨证施护及技术操作水平,提高我院护理质量,更好的为病人提供全面优质安全的中医特色专科护理。
护理部将对全院护士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特制订以下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以国家中管局颁发《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15版)》、《52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为标准,规范临床护士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强化临床护士中医基础及专科理论知识。
二、培训内容全院护士按计划学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及操作项目的相关知识点和中医经典理论、辨证施护理论。
重点培训“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相结合。
熟练掌握刮痧、拔火罐、艾灸、耳穴埋豆、穴位敷贴等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及熟悉各专科中医辨证施护理综合技能。
三、培训带教小组为落实培训目的,保障培训效果,特成立培训带教小组,负责全院护士的培训工作。
组长:副组长:成员:四、具体培训方案1.全院临床科室护士的全面实训(2017.08-2018.07)(1)中医经典理论和辩证施护理论授课。
培训对象为全院临床科室全体护士,具体由外出参加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班人员授课。
详细安排见附表1.(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培训。
培训对象为各科室护士长和科室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带教员,培训对象每人脱岗培训2天以上,由培训带教小组负责集中在示教室带教培训(带教小组成员:)。
详细安排见附表2。
2.科室分层级培训(2017.08-2018.07)(一)聘用0~1年护士的培训1.培训目标按计划重点培训“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新开展的新技术新操作。
使其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熟悉各专科辨证施护理论与技能。
2.培训方法中医护理理论由护理部及所在科室按不同培训内容进行培训;中医护理操作原则上由科室护士长和操作带教员负责带教工作,每月初在科室内完成分批操作培训。
中医特色护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

中医特色护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
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感染几率。
结果患者经中医特色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6.25%,明显高于未实施前(81.25%);实施后患者感染率仅为2.50%,低于未实施前的12.50%,且P<0.05。
结论在重症医学科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重症医学科;满意度;感染重症医学科患者具有病情严重、病情复杂、高生命风险等特征。
中医特色护理是临床护理手段之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
主要包括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艾灸、灌肠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本院护理质量[1-2]。
为此,本次研究则主要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临床数据展开分析。
其中男为45例,女为35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6.23±4.70)岁;急性重症为13例,危重症孕妇为5例,急性左心衰为1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为1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为7例、急症急腹症为18例、多发伤为15例。
我院于2017年1月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不能生活自理,且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以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为中心,分床到人,并建立医护小组,保障患者均能得到连续及完整治疗。
待患者入院后,采用中医望、闻、问、切的评估方式,对患者病情、一般资料等进行评估与收集,初步了解与判断患者病情程度。
并仔细观察患者舌象、脉象、是否存在出汗、恶寒等现象,并详细填写其护理记录单;准确分析其潜在问题或现存问题,结合患者病情辩证结果,有效制定中医特色护理方案流程并加以实施。
症瘕(子宫肌瘤)中医护理方案

• 2. 痰湿瘀结证:饮食清淡,可食用健脾利 湿,化痰祛痰之类,如:白萝卜,白
• 果,扁豆,红小豆等,忌食肥甘厚味,勿 过饱,限制食盐摄入
h
11
四、健康指导
• (二)饮食指导 • 3. 湿热瘀阻证:宜食清淡食物,忌食桂圆、
红枣、阿胶、蜂王浆等助湿生热之物; • 4.肾虚血瘀证:多食补益肝肾的食品,如枸
2
一、常见证候要点
• (三).湿热瘀阻证:下腹部肿块,触之痛 剧,痛连腰骶,经行量多,经期延长,带 下量多,色黄如脓;舌黯红,有瘀斑,苔 黄,脉弦滑数。
• (四)肾虚血瘀证:小腹部结块,触痛;月 经量多或少,经色紫黯有块,婚久不孕或 曾反复流产;舌黯,脉弦细。
h
3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h
4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二)月经改变
• 1.观察患者月经改变的程度,如周期,月经 量,颜色,有无伴随症状。
• 2注意经期卫生,选择宽松透气的衣裤,不 使用不洁卫生用品
• 3、经期要防寒避湿,注意保暖
• 4、遵医嘱耳穴贴压,痛经取神门、交感、 内分泌、子宫等穴。
h
5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三)带下异常 • 1.卧床休息,注意观察带下量、色、质、气
味及全身情况 • 2.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清洗,勤换内裤。 • 3.注意性生活卫生。
h
6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四)下腹坠胀、腰酸背痛 • 1..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
作时间及伴随症状,
•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 3.遵医嘱予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合谷等穴。 •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神门、子宫等穴。 • 5.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或松弛疗法,如缓慢
2017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情况总结 东院区

武威职业学院附属中医医院2017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情况总结一、基本情况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更好的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实施“全员培训、全面推行、动态管理”的原则,据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科室共15个,2017年以来共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数30个,病例数8260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672例、中风(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期)1360例、胸痹心痛病319例、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585例、肺胀(COPD稳定期)396例、喘病(COPD急性发作期)7例、胃脘痛(慢性胃炎)115例、尪痹(类风湿关节炎)114例、消渴病(2型糖尿病)264例、胆胀(胆囊炎)163例、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1051例、混合痔230例、心衰病(心力衰竭)28例、紫癜风(过敏性紫癜)3例、带下(盆腔炎性疾病)7例、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95例、肛瘘75例、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3例、胫腓骨骨折21例、骨痹(骨关节炎)108例、臁疮(下肢溃疡)2例、胃癌39例、肺癌16例、面瘫病(面神经炎)474例、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109例、骨蚀2例、结直肠癌9例、哮病(支气管哮喘)30例、积聚(肝硬化)1例。
各科室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护理效果评价、中医护理技术效果分析及护理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汇报。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1、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情况2、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各科室患者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三)各科室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过多方案在同一科室实施,护士对所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掌握不足;2.方案中证型与实际临床工作中疾病辩证型部分不符,护士中医护理知识基础薄弱,导致不知如何开展方案具体内容;3.部分中医护理方案尚无主要症状量表,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4.患者对护士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有待提升整改措施:1.加强中医护理方案的培训,提高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理解与掌握;2.科室加强医、护沟通,统一辩证标准,更好的开展中医护理方案;3.逐步制定相应的主要症状评价量表,使护理方案实施后护理效果的评价具有依据;4.各科室加强护患沟通,通过加强护士培训,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计划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计划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计划:
1. 了解患者信息: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过敏情况等,以便做出科学的护理计划。
2. 监测生命体征:护士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和心率等生命体征,并
记录下来,以便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3. 清洁伤口:如果患者有伤口或创口,护士需要定期清洁伤口,并更换敷料,以防止
感染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4. 协助医生诊断:护士需要提供所需的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协助医生诊断疾病和制定
治疗方案。
5. 给药和输液:根据医生的嘱咐,护士需要给患者正确的药物和输液,确保患者按时
按量服药和输液。
6. 病情观察和记录: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程度、意识状态、
排尿和排便情况等,并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参考。
7. 提供心理支持: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
恢复信心。
8. 教育患者:护士需要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运动、心理调节等,
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和预防复发。
9. 保持环境清洁:护士需要保持病房和治疗区域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10. 与团队合作:护士需要与医生、其他护士和病房管理人员密切合作,共同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以上是中医医院护理工作的基本计划,具体执行细节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院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中医护理技术

针灸: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
筋络氧疗
通筋活络
促进代谢
针刺 吸氧
调畅气血 调和阴阳
适应症: ※ 脑源性疾病,如瘫痪、麻木、失语、眩 晕、耳鸣、舞蹈病等等; ※ 神志类疾病,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
文献记载
※ 治疗焦虑抑郁 ※ 治疗神经症 ※ 治疗胃肠神经症 ※ 治疗亚健康状态
常用穴位
焦 虑: 内关穴、印堂穴、百会穴、神庭穴、肝俞穴、 足三里穴、脾俞穴、期门穴。
内科 肿瘤科
呼吸科
风湿科
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
骨科 儿科
脾胃科
针灸科
耳鼻喉
21500 190
扶阳罐
扶阳罐
将热能、磁能、红外线的同步导入,透过人体皮肤组织,产 生谐振,能量被生物细胞所吸收,引起组织的温热效应,活化细 胞组织,激发脏器功能,用以排毒祛瘀、驱寒祛湿,宣通瘀结的 经络、温补亏损的阳气。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二 阳气在生命过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阳气者 ,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它具有温 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抗御外邪侵袭,主 持气化开合,维系阴阳平衡等功能。 所以阳气在生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阳气虚 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 力下降。 也就是说,阳气虚衰,机体的抗病能力 就会下降。冬病夏治就是根据“春夏养阳”的原 则派生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协助 患者取舒适体位
中医特色护理在缓解普外科病人术前焦虑中的应用

中医特色护理在缓解普外科病人术前焦虑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在缓解普外科病人术前焦虑的过程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6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各80例。
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焦虑心态、紧张情绪、抑郁心理以及失眠状态的具体评分。
结果:试验组病人的焦虑心态、紧张情绪、抑郁心理以及失眠状态的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病人,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结论:普外科病人术前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心态、紧张情绪和抑郁心理,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普外科病人;术前焦虑;心理状态目前,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都需要采取手术的方式,手术对机体的切割、分离,使得很多病人难以避免地对其产生恐惧或焦虑的心理,这种不稳定的心理情绪,可能导致病人的身体产生一些应激反应,对手术的正常进行和手术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影响病人的术后康复[1]。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在术前必须要对病人的不良情绪加以排遣,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本文以中医特色护理作为主要研究依据,分析其在缓解普外科病人术前焦虑状态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7年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6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
常规组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18~66(44.37±7.92)岁,其中阑尾手术32例,胆囊手术14例,胃癌根治术3例,疝气切除术7例,乳腺手术10例,其他手术14例。
试验组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6~69(43.62±6.73)岁,其中阑尾手术23例,胆囊手术20例,胃癌根治术5例,疝气切除术4例,乳腺手术15例,其他手术13例。
比较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基本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实施方案
为了发挥中医药优势,传承中医技术操作,夯实基础护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改进工作模式,改善服务品质,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积极响应我院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特制订实施方案如如下:
一、成立实施方案工作小组:
组长:王伟杰
副组长:邹志杰李峰卫
成员:金妍河、王丽、邱春艳、赵敏、田俊月、张海英职责: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考核、督导。
二、工作目标: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发挥中医护理优势,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三、实施标准:
1、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2、医院中医护理特色评价标准
3、患者满意度
4、中医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四、实施方案:
(一)、加强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开展中医特色辩证护
理。
1、积极开展辨证施护。
在每月进行的护理查房及护理病例讨论中,突出中医特色的护理内涵,并针对其中医优势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持续改进工作。
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本专科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同时护理部增设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检查组,每月对科室的中医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反馈,有效地促进了我院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
2、开展以聘请专家授课、组织科室讲座、进行晨间学习提问等方式,强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
并对学过的知识每月进行考核。
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和各种形式函授学习,提高护士个人文化素质修养。
3、每季度进行全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学习和考核一次,并通过参加中医传统疗法技术观摩和技术比赛等形式,积极开展中药灌肠、拔火罐、艾灸、推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贴敷等传统技术疗法。
4、针对科室收治范围,制定了中医辨证施护病种。
根据病种制定辨证护理常规,并逐年进行评价、改进和完善。
发挥了中医护理在心血管科疾病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将辨证施护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了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康复护理之中。
将治未病的预防贯穿于患者健康教育全过程,
指导病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概念。
重视情志对手术疾病的影响,食疗和药膳对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以及能使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自觉地在精神护理、生活起居、饮食均衡、疾病防治等方面予以配合。
每月的公休座谈会我们为患者提供“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患者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什么方式康复等,变病人被动接受治疗为病人积极参与到自我护理之中,真正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特点。
(二)、满足病人需求,夯实基础护理
明确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
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
根据病人病情、自理能力和对护理需求进行分级,将分级护理中生活护理的内容,纳入各班工作职责和流程,并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和标准。
使基础护理工作常态化。
保持床单位的整洁、舒适;每日协助病人梳头、洗脸、泡脚,对卧床病人给予洗发、剃胡须、床上擦浴,协助病人进食(鼻饲)等。
(三)、增进护患沟通,开展亲情服务
1、从行为规范、服务规范、文明用语、服务禁语等方面规范和统一护士言行,在护理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精细化护理"的服务理念,使患者从就诊到出院都能享受到人性化、规范化服务。
2、在运用现代化的医学检查、治疗技术的同时,更多关注到患者的心理感受、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用中医传统手法减轻或缓解病人疼痛,用中医护理手段解决常见及疑难护理问题,为病人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沟通方式,为病人进行康复指导,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人性化,个性化的中医优势病种护理方案,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技术操作及对病人的护理工作中。
3、推行首问首迎负责制;入院零分钟接待;当日护士长到病人床前主动与病人及家属见面,进行自我介绍并了解病人需求,做到“想在病人需求之前,做在病人开口之前,走在红灯亮之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切实把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工作行动准则。
4、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
成立客服务部,了解病人需求,按个性化服务,满足病人的特殊需求。
(四)、分层使用人才,进行绩效管理
对科室护士进行分级使用和管理,各级人员赋予不同的职责和岗位要求,由丰富经验和扎实专科护理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高年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全程对患者的一切治疗、护理进行动态掌握。
每月对各级护理人根据岗位职责进行考核奖惩。
(五)、加强健康宣教,使服务内涵外延
责任护士在病人治疗期间,对患者及时进行安全须知、用药指导、特殊药物的使用、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辨证饮食指导、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出院后,护理人员采用家访、电话回访,和健康教育大课堂的形式对病人进行回访和指导。
(六)、奖惩
在实施中医特色优质护理过程中,对表现优秀的护士及科室给予表彰奖励,评选“中医护理明星”并以此为契机加大宣传先进、学习先进的力度,激发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珲春市中医医院护理部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