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法(2)》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2)——公式法(平方差公式)课件

-b2=(a+b)·(a-b).
(3)4x2 - 1 = ( 2x )2 - (
(2x+1)(2x-1)
______________;
3.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4)25 - 4m2 = (
a2-b2
(5+2m)(5-2m)
_________________.
(a+b)(a-b)
1
)2 =
5 )2 - ( 2m )2 =
1
024,y=
,求(x+y)2-(x-y)2的值.
2 024
解:(x+y)2-(x-y)2=[(x+y)+(x-y)][(x+y)-(x-y)]=4xy.
当x=2
1
024,y=
时,原式=4×2
2 024
1
024×
=4.
2 024
因式分解(2)——公式法(平方差公式)
预习导学
1.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
以把某些多项式因式分解,这种
方法叫公式法.
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a+x)(a-x)
(1)a2-x2=____________;
(x+3)(x-3)
(2)x2-9=x2-( 3 )2=____________;
2.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a2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直接运用公式因式分解
【例1】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3m+2n)(3m-2n)
(1)9m2-4n2=(3m)2-(2n)2=__________________;
2-62
2
2
(xy)
(xy+6)(xy-6)
(2)x y -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2 公式法第2课 根的判别式-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2
解得 m≥ 且 m≠1.
3
不解方程,判断关于 x 的方程 x 2 2 2kx k 2
解: Δ =( 2 2 k )2 − 4×1×k2 = 4k2.
∵ k2≥0,
∴ 4k2≥0,
即 Δ≥0.
∴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0 根的情况.
在等腰△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 a,b,c,其中 a = 5,若关于 x 的方程
(2)方程化为 4x2 − 12x + 9 = 0,a = 4,b = −12,c = 9,
∴ Δ = b2 − 4ac = (−12)2 − 4×4×9 = 0.
∴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方程化为 5y2 −7y + 5 = 0,a = 5,b = −7,c = 5,
∴ Δ = b2-4ac = (−7)2-4×5×5 = −51<0.
课堂练习
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2 + x =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 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该方程无实数根
D. 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2.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
围是( D )
A.m≥1
B.m≤1
C.m>1
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B )
课堂小结
根的情况
判别式的情况
Δ= b2 − 4ac > 0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Δ= b2 − 4ac = 0
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Δ = b2 − 4ac< 0
没有实数根
两个实数根
Δ= b2 − 4ac≥0
注意:1.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
解得 m≥ 且 m≠1.
3
不解方程,判断关于 x 的方程 x 2 2 2kx k 2
解: Δ =( 2 2 k )2 − 4×1×k2 = 4k2.
∵ k2≥0,
∴ 4k2≥0,
即 Δ≥0.
∴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0 根的情况.
在等腰△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 a,b,c,其中 a = 5,若关于 x 的方程
(2)方程化为 4x2 − 12x + 9 = 0,a = 4,b = −12,c = 9,
∴ Δ = b2 − 4ac = (−12)2 − 4×4×9 = 0.
∴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方程化为 5y2 −7y + 5 = 0,a = 5,b = −7,c = 5,
∴ Δ = b2-4ac = (−7)2-4×5×5 = −51<0.
课堂练习
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2 + x =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 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该方程无实数根
D. 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2.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
围是( D )
A.m≥1
B.m≤1
C.m>1
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B )
课堂小结
根的情况
判别式的情况
Δ= b2 − 4ac > 0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Δ= b2 − 4ac = 0
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Δ = b2 − 4ac< 0
没有实数根
两个实数根
Δ= b2 − 4ac≥0
注意:1.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第2节《公式法》课件

△=b2﹣4ac=4+4=8>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课堂检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基础巩固题
1.方程x2-4x+4=0的根的情况是( B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一个实数 D.没有实数根
课堂检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基础巩固题
2.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等 的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B )
探究新知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3)4x2+1=-3x
(4)x²-2mx+4(m-1)=0
解:移项,得4x2+3x+1=0, 解:a=1,b=-2m ,c=4(m-1)
a=4,b=3 ,c=1
∵ △= b2-4ac
=9-4×4×1=-7<0 ∴该方程没有实数根
∵ △= b2-4ac
=(-2m)²-4×1×4(m-1) =4m2-16(m-1) =4m2-16m+16 =(2m-4)2≥0
2a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由求根
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
当 b-4ac <0 时,方程有实数 根吗?
探究新知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素养考点 1 公式法解方程
例1 用公式法解方程:
(1)x2-4x-7=0;
解:∵a=1,b=-4,c=-7, ∴b2-4ac=(-4)2-4×1×(-7)=44>0.
例2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x2 2 6x 6 0
(2)x2+4x=2
解:a=﹣1,b= 2 6,c=﹣6 解: 移项,得 x2+4x-2=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课堂检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基础巩固题
1.方程x2-4x+4=0的根的情况是( B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一个实数 D.没有实数根
课堂检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基础巩固题
2.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等 的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B )
探究新知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3)4x2+1=-3x
(4)x²-2mx+4(m-1)=0
解:移项,得4x2+3x+1=0, 解:a=1,b=-2m ,c=4(m-1)
a=4,b=3 ,c=1
∵ △= b2-4ac
=9-4×4×1=-7<0 ∴该方程没有实数根
∵ △= b2-4ac
=(-2m)²-4×1×4(m-1) =4m2-16(m-1) =4m2-16m+16 =(2m-4)2≥0
2a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由求根
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
当 b-4ac <0 时,方程有实数 根吗?
探究新知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素养考点 1 公式法解方程
例1 用公式法解方程:
(1)x2-4x-7=0;
解:∵a=1,b=-4,c=-7, ∴b2-4ac=(-4)2-4×1×(-7)=44>0.
例2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x2 2 6x 6 0
(2)x2+4x=2
解:a=﹣1,b= 2 6,c=﹣6 解: 移项,得 x2+4x-2=0
教学课件:七下湘教公式法第2课时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a+b)2=a2+2ab+b2,(a-b)2= a2-2ab+b2 .
将完全平方公式从右到左地使用,就可以把形
如这样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 x2+4x+4 = x2+2·x·2+22 = (x+2)2 .
a2+2·a·b+b2 = (a+b)2
知识讲授
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
a 2 2ab b 2 a b
2
a 2ab b a b
2
2
2
注意:公式中
的, 既可以
是单项式,也
可以是多项式.
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
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知识讲授
我们把a²+2ab+b²和a²-2ab+b²这样的式子叫做完全平方式.
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的特点
(x2-1)2
[(x+1)(x-1)]2
(x+1)2(x-1)2.
知识讲授
例5 因式分解:
(1)3ax2+6axy+3ay2 ;
(2)( + )-( + ) + .
解:(1)原式=3a(x2+2xy+y2)
有公因式,先
提公因式
=3a(x+y)2.
(2)原式 = ( + )- × ( + ) × +
法公式,我们得到了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提取公因
式法、平方差公式法.现在,大家自然会想,还有哪些
乘法公式可以用来分解因式呢?
完全平方公式
将完全平方公式从右到左地使用,就可以把形
如这样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 x2+4x+4 = x2+2·x·2+22 = (x+2)2 .
a2+2·a·b+b2 = (a+b)2
知识讲授
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
a 2 2ab b 2 a b
2
a 2ab b a b
2
2
2
注意:公式中
的, 既可以
是单项式,也
可以是多项式.
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
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知识讲授
我们把a²+2ab+b²和a²-2ab+b²这样的式子叫做完全平方式.
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的特点
(x2-1)2
[(x+1)(x-1)]2
(x+1)2(x-1)2.
知识讲授
例5 因式分解:
(1)3ax2+6axy+3ay2 ;
(2)( + )-( + ) + .
解:(1)原式=3a(x2+2xy+y2)
有公因式,先
提公因式
=3a(x+y)2.
(2)原式 = ( + )- × ( + ) × +
法公式,我们得到了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提取公因
式法、平方差公式法.现在,大家自然会想,还有哪些
乘法公式可以用来分解因式呢?
完全平方公式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数学《公式法(2)》课件

重点、难点知识★▲
练习2. 用公式法解方程 4x2+4x+10=1-8x
解:整理,得 4x2+12x+9=0 因为b2-4ac=0
所以
x 12 0 8
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活动2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例3. 用公式法解方程: 2x2﹣5x 2 0
x5
5x 3
1
5x 3
知识梳理
求根公式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专用公式,只有在确 定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时才能使用,同时,求根公式 也适用于解任何一元二次方程,是常用而重要的一元 二次方程的万能求根公式.
重难点归纳
(1)用求根公式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a,b,c的值. 2、求出b2-4ac的值. 3、代入求根公式 : x b b2 4ac (a≠0, b2-4ac≥0)
重点、难点知识★▲
练习5. 已知 x2-x-1=0,求:(1)求x的值.
(2)求
x4 2x2 1 x5
的值.
解:(1)x2-x-1=0, b2-4ac=(-1)2-4×1×(-1)=5,
x 1 5 21
x1
1 2
5,
x2
1 2
5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练习5. 已知 x2-x-1=0,求:(1)求x的值.
x 2 5 12 2 10 2 6 10 6
22
4
2
10 6
10 6
x1
2
, x2
2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例4.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kx-3=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公式法》第2课时教学课件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观察思考
你能把下面4个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并求出你拼成的图形的面积 吗?
a a²
ab a
a
b
同学们拼出的图形为:
ab a b
b² b b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观察思考 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么求?
b ab
做一做
分解因式: (1) 3a²x²24a²x48a²
(2)412(xy)+9(xy)²
解:(1)原式 3a²(x²8x16) 3a²(x4)²
有公因式要先提公因式.
(2)原式=2²2×2×3(xy)+3(xy)² 23xy² 23x3y²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 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归纳
完全平方式:a²2abb²
完全平方式的特点: 1.必须是三项式(或可以看成三项的); 2.有两个同号的数或式的平方; 3.中间有两底数之积的±2倍.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延伸
1.计算 : (1)100²21009999²
解:(1)原式(10099)² =1
(2)原式(3416)² 2500
(2)34²+3432+16²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可以简化计算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延伸
2.如果x²6x+N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N是( B )
14.3.2公式法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3.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使之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1)x2 ( )xy+25y2; (2) 9a2 36ab ( ) .
14.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且a2 b2 c2 ab bc ac 0
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15.证明:无论a,b为何值,a2 b2 6a 10b 40 的值都大于0.
(1)a2b2 10ab 25;
(2) 16m2 40mn 25n2 ;
(3) x2 y2 8xy3 16 y4;
(4) x4 6x2 y2 9 y4 ;
(5) (m n)2 8(m n) 16 ; (6) (x y)2 4xy ;
(7) x2 4x 4;
(8) m2 12m 36 ;
16.若x 2z 3y,求 x2 9 y2 4z2 4xz 的值.
(3) x2 2x 1 ;
(6) 1 x2 x 1; 4
(9) a2 1 ab 1 b2 ; 24
(12) a2b2 6ab 9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2 12a 36; (3) 9x2 12xy 4 y2 ; (5) 3x2 6xy 3y2; (7)(a b)2 6(a b) 9; (9) x4 2x2 1 ;
把(a-b)看作一个整体,这个多项式恰好是
(a-b)与5的平方,及(a-b)与5的乘积的2
倍,这样就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了.
解:(1)m2 10mn 25n2 (m)2 2 (m)(5n) (5n)2 (m 5n)2
(3)(a b)2 1(0 a b) 25 (a b)2 2 5(a b) 52 (a b 5)2
(4)
x2 4x
2
8
x2 4x
(1)x2 ( )xy+25y2; (2) 9a2 36ab ( ) .
14.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且a2 b2 c2 ab bc ac 0
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15.证明:无论a,b为何值,a2 b2 6a 10b 40 的值都大于0.
(1)a2b2 10ab 25;
(2) 16m2 40mn 25n2 ;
(3) x2 y2 8xy3 16 y4;
(4) x4 6x2 y2 9 y4 ;
(5) (m n)2 8(m n) 16 ; (6) (x y)2 4xy ;
(7) x2 4x 4;
(8) m2 12m 36 ;
16.若x 2z 3y,求 x2 9 y2 4z2 4xz 的值.
(3) x2 2x 1 ;
(6) 1 x2 x 1; 4
(9) a2 1 ab 1 b2 ; 24
(12) a2b2 6ab 9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2 12a 36; (3) 9x2 12xy 4 y2 ; (5) 3x2 6xy 3y2; (7)(a b)2 6(a b) 9; (9) x4 2x2 1 ;
把(a-b)看作一个整体,这个多项式恰好是
(a-b)与5的平方,及(a-b)与5的乘积的2
倍,这样就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了.
解:(1)m2 10mn 25n2 (m)2 2 (m)(5n) (5n)2 (m 5n)2
(3)(a b)2 1(0 a b) 25 (a b)2 2 5(a b) 52 (a b 5)2
(4)
x2 4x
2
8
x2 4x
《公式法》因式分解PPT课件(第2课时)

B. + −
C. − +
D. − + +
D
)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如果x2-6x+N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N是(
A . 11
B. 9
C. -11
)
B
D. -9
4.如果x2-mx+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的值为________.
±8
课堂检测
∴++=(+) =112=121.
连接中考
(2020•眉山)已知 + = − − ,则 −
. 4
的值为
解析:由 +
得
+
= − − ,
− + + = ,
即 − + + + + = ,
∵ − = , = ,
∴原式=2.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已知-+-+=,求++的值.
解:∵x2-4x+y2-10y+29=0,
∴(-)+(-)=.
∵(-) ≥ ,(-) ≥ ,
∴-=,-=,∴=,=,
是.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将前面例题的(2)(3)(4)变为完全平方式?
(2) + ²;
+ ² + ;
(3) + − ;
+ + ;
(4) + + .
+ + .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a
25
10
即:x1
6 5
,
x2 2
3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例2.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x2+4x=2
解: 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 x2+4x-2=0 因为 b2-4ac=24 所以 x 4 24 2 6
2
即: x1 2 6, x2 2 6
4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2 公式法 第二课时
1
(1)用求根公式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a,b,c的值.
2、求出b2-4ac的值.
3、代入求根公式 : x b b2 4ac (a≠0, b2-4ac≥0)
2a
4、写出方程的解: x1 b
b2 4ac 2a
, x2
b
b2 4ac 2a
(2)求
x4 2x2 1 x5
的值.
解:
(2)x2-x-1=0, x2=x+1,
x4=(x2)2=(x+1)2=x2+2x+1=x+1+2x+1=3x+2,
x5=x(3x+2)=3x2+2x=3(x+1)+2x=5x+3,
2x2=2(x+1)=2x+2,
x4 2x2 1 3x 2 2x 2 1 5x 3
2
10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例5. 那么
如果a、b都是正实数,且
a b
(
C
)
1 a
1 b
1 ab
0
,
A. 1 5
2
B. 1 2
2
C. 1 5
2
1 2
D. 2
【思路点拔】整理原式后得到a2+ab-b2=0,把b当作 已知数,先求出a的值,再代入求出即可.
11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a 2 3 1
∴原式=
1 a2
a 1
| a 1|
a a 1
1 a
=a-1
2 3 1
即
1 2a a2
a 1
a2 2a 1 1
a2 a
1 a
3
15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练习6. 已知a,b,c均为实数,且 a 2 b 1 (c 3)2 0,
求关于x的方程ax2+bx+c=0的根.
重点、难点知识★▲
练习2. 用公式法解方程 4x2+4x+10=1-8x
解:整理,得 4x2+12x+9=0 因为b2-4ac=0
所以
x 12 0 8
即:
x1
x2
3 2
5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活动2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例3. 用公式法解方程: 2x2﹣5x 2 0
(2) 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 表示,即 b2 4ac .
2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练习1. 5x2-4x-12=0.
解:因为 a=5,b=-4,c=-12
b2-4ac=256
所以 x b b2 4ac (4) 256 4 16
解: a 2,b 5,c 2 Δ=b2-4ac=25-8=17
x 5 17 5 2 34
22
4
x1 5
2 4
34 , x2 5
2 4
34
6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练习3. 用公式法解方程: 2x2﹣2 5x 2 0
解: a 2,b 2 5,c 2 Δ=b2-4ac=20-8=12
14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解:①∵ a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1=0的根,
∴ a2-4a+1=0,
∴ a2-4a=-1;
∴ a2-4a+2012=-1+2012=2011;
②原方程的解是:x 4 2 3 2 3
2
∵a一元二次方程x2-4x+1=0的两个实数根中的较小根,
0
,
A. 1 5
2
B. 1 2
2
C. 1 5
2
1 2
D. 2
解: 1 1 1 0 , 即 a b 1
a b ab
ab a b
去分母后整理得:a2+ab-b2=0,
∵a、b都是正实数
a b b2 41 (b)2 b 5b
21
2
a b 5b
a b+ 5b 1+ 5
2
b 2b
x5
5x 3
1
5x 3
13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例6. 已知a是一元二次方程 x2-4x+1=0 的两个实数根
中较小的根,
①求a2-4a+2012的值;
②化简求值 1 2a a2 a2 2a 1 1 .
a 1
a2 a
a
【思路点拨】 ①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将x=a代入原方程,即可求得a24a的值;然后将a2-4a整体代入所求的代数式并求值即可; ②先利用公式法求得原方程的解,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值;然后将 其代入化简后的代数式求值即可.
,
x2
k
k 2 12 2
【思路点拨】先由根的判别式 Δ=b2-4ac≥0 判断是否有解, 再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解.
8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练习4.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3x2+6x+k=0.
解:由题意得: 36 12k
若 0, 即k 3
x 6 36 12k 6
解:∵ a 2 b 1 (c 3)2 0
∴ a-2=0,b+1=0,c+3=0,
∴ a=2,b=-1,c=-3.
x 2 5 12 2 10 2 6 10 6
22
4
2
10 6
10 6
x1
2
, x2
2
7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例4.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kx-3=0.
解:由题意得: k2 12 0
k k 2 12 x
2
x1 k
k2 2
12
x1 3
9 3k , 3
x2 3
9 3k 3
若 0, 即k 3, 则 x1 x2 1
若 0, 即k 3, 则原方程无解
9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活动3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运用
例5. 那么
如果a、b都是正实数,且
a b
(
C
)
1 a
1 b
1 ab
重点、难点知识★▲
练习5. 已知 x2-x-1=0,求:(1)求x的值.
(2)求
x4 2x2 1 x5
的值.
解:(1)x2-x-1=0, b2-4ac=(-1)2-4×1×(-1)=5,
x 1 5 21
x1
1 2
5,
x2
1 2
5
12
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知识★▲
练习5. 已知 x2-x-1=0,求:(1)求x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