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复习题

合集下载

呼吸高级职称题库

呼吸高级职称题库

呼吸高级职称题库1. 人体呼吸系统主要由哪些器官组成?-答案: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2.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以维持身体正常的气体交换。

3. 肺泡是呼吸系统中的重要结构,其作用是什么?-答案: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泡壁与毛细血管相接触,实现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4. 气管炎是指什么疾病?-答案:气管炎是指气管发生炎症导致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等。

5. 请简要描述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答案: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包括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等控制症状,并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

6. 什么是肺栓塞?它可能导致哪些症状?-答案: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的血管被血栓或其他物质堵塞的情况。

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

7. 描述一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答案: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8. 请解释一下呼吸衰竭的概念。

-答案:呼吸衰竭是指机体无法维持正常的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出,导致气体交换异常。

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发绀等。

9. 什么是胸腔积液?它可能引起哪些症状?-答案: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过多的液体积聚。

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

10. 描述一下肺炎的病因和常见症状。

-答案:肺炎是指肺部发生感染引起的疾病。

常见病因包括细菌、病毒等。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

11. 请简要介绍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答案: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肺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水肿和呼吸功能受限。

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创伤等。

12.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DB)?它可能导致哪些问题?-答案:SDB是指在睡眠期间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现象。

常见问题包括嗜睡、白天疲劳、高血压等。

13. 描述一下肺癌的常见类型和症状。

呼吸系统复习题+参考答案

呼吸系统复习题+参考答案

呼吸系统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依据是( )A、阳性体征B、心电图改变C、肺功能检查D、病史和症状E、胸部X线检查正确答案:D2.病人男性,70岁。

肺心病,下肢水肿,呼吸困难严重并呈端坐呼吸,护理人员观察此病人时应重点观察( )A、尿量B、体温C、病人的饮食状况D、输液滴注情况E、呼吸、血压、脉搏的变化正确答案:E3.病人,男性,60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活动后气促8年,病情加重2周,神志清楚,发绀,桶状胸,剑突下可见心脏搏动,两肺闻及干湿哕音,心率110次/分,肝肋下 2.0cm,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两下肢水肿。

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动脉血气分析: PaO258mmHg, PaCO2 70mmHg。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哮喘继发感染B、慢性肺心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C、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D、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衰竭E、慢性支气管炎并发冠心病正确答案:B4.患者,女性,55岁。

因肺气肿人院,患者呼气费力,在护理此患者的过程中,以下做法不妥的是( )A、测量呼吸时,做好解释,以便配合B、调节室内空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C、勤巡视,多安慰,满足其安需要D、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减少耗氧量E、需要时给予吸痰和氧气吸入正确答案:A5.某呼吸衰竭病人,应用呼吸兴奋剂的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面颊潮红、肌肉颤动等现象应首先考虑( )A、痰液阻塞B、通气量不足C、肺性脑病先兆D、呼吸兴奋剂过量E、呼吸性碱中毒正确答案:D6.男性,90岁,反复咳嗽、咳痰30多年,活动后气促10年,加重5天,近3天伴嗜睡,既往吸烟史,体检:双肺布满干湿哕音,以湿哕音为主,双下肢水肿,动脉血气PH7.30, Pa0247mmHg,PaCO2 80mmHg。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B、II型呼吸衰竭C、中毒性脑病D、型呼吸衰竭E、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0正确答案:B7.结核病人用过的餐具,最易消灭病菌的方法是( )A、阴湿处B、暴露在空气中C、烈日曝晒D、煮沸E、在胃酸中正确答案:D8.支气管扩张病人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保持腔卫生B、增进营养C、促进排痰D、预防窒息E、增强体质正确答案:C9.病人女,40岁。

呼吸复习题

呼吸复习题

第五章呼吸一、名词解释1.每分通气量2.氧饱和度3.氧解离曲线4.通气血流比值5.余气量6.肺牵张反射7. 解剖无效腔8. 氧容量9. 氧含量10. 减压反射11. 补吸气量12. 补呼气量13. 呼吸中枢14.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15. 呼吸16. 呼吸运动17. 潮气量18. 生理无效腔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肺换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B 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C 血液与组织液间的气体交换D 组织液与细胞间的气体交换2.下列对肺通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B 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C 血液与组织液间的气体交换D 组织液与细胞间的气体交换3.决定气体进出肺泡流动的因素是()A 肺的回缩力B 胸廓的扩张和回缩C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D 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4.下列对肺泡表面张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肺泡表面液体层的分子间引力所产生B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产生C 肺泡弹性纤维所产生D 肺泡内皮细胞所产生5.胸内压在吸气末时()A 低于大气压B 高于大气压C 低于肺内压D 高于肺内压6.深吸气量是指()A 补吸气量B 余气量C 潮气量加补吸气量D 补吸气量加余气量7.功能余气量等于()A 潮气量加补吸气量B 余气量加补呼气量C 潮气量加余气量D 潮气量加肺活量8.氧分压最高的是()A 静脉血B 动脉血C 组织液D 新鲜空气9.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时意味着()A 功能性无效腔增大B 解剖无效腔增大C 呼吸膜通透性增高D 肺弹性阻力增大10.使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的情况是()A CO中毒B CO2分压增高C O2分压增高D PH增高11.呼吸的基本节律产生于()A 延髓B 脑桥C 中桥D 丘脑12.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A 颈动脉窦B 颈动脉体C 主动脉弓D 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13.正常人吸入下列哪种混合气体时,肺通气量增加最明显: ()A 21%氧和79%氮B 2%二氧化碳和98%氧C 20%二氧化碳和80%氧D 30%二氧化碳和70%氧14. 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增加肺泡表面张力B 降低肺的顺应性C 阻止血管内水分滤入肺泡D 增强肺的回缩力E 降低胸内压15. 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肺泡II型细胞合成和分泌B 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C 减少时可引起肺不张D 增加时可引起肺弹性阻力增大E 增加时可阻止血管内水分进入肺泡16.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 ()A呼吸肌运动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D气体的分压差 E 肺的弹性回缩17. 肺换气的动力为: ()A呼吸运动 B 呼吸膜两侧气体的分压差 C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E肺的弹性回缩力18. 有关平静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 吸气时膈肌收缩C 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D 呼气时胸廓自然回位E 吸气是主动的过程19. 胸膜腔内的压力等于: ()A 大气压+肺内压B 大气压+肺回缩力C 大气压-肺回缩力D 大气压-非弹性阻力E大气压+非弹性阻力20. 引起肺泡回缩的主要因素是: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B 肺泡表面张力C 胸内负压D 大气压E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21. 有关胸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胸膜腔内存有少量气体B 有利于胸腔内静脉血回流C 在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无变化D 胸内压大于肺回缩力E 气胸时胸内压为负压22. 维持胸内负压的前提条件是: ()A 呼吸肌收缩B 胸廓扩张阻力C 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D 胸内压低于大气压E 胸膜腔密闭23. 安静时胸内压: ()A 吸气时低于大气压、呼气时高于大气压B 呼气时等于大气压C 吸气和呼气均低于大气压D 不随呼吸运动变化E 等于大气压24. 胸内负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肺回缩力B 肺泡表面张力C 气道阻力D 吸气肌收缩25. 肺泡通气量是指: ()A 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B 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C 每分钟进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D 用力吸入的气量26. 肺活量等于: ()A 潮气量+补呼气量B潮气量+补吸气量C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D肺容量-补吸气量27. 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 物理溶解B 高铁血红蛋白C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D 氧合血红蛋白28. 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 动脉血B 组织液C 静脉血D 肺泡气E 毛细血管血液29. 关于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A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变B 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成正变C 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有利于换气D 通气/血流比值减少不利于换气E 扩散速率比值与温度成反变30. 氧离曲线右移是因为: ()A 体温升高B 血液pH值升高C 血液PCO2降低D 2,3-磷酸甘油酸E H+浓度下降31.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 ()A 每分肺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B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C每分最大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 D 肺活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E每分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速度之比32. 氧离曲线是: ()A PO2与血氧容量间关系的曲线B PO2与血氧含量间关系的曲线C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D PO2与血液pH值间关系的曲线E PO2与PCO2间关系的曲线33. 下列哪一因素不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 ()A 血中PCO2B 血中PO2C 血液H+浓度D 血液温度E 血型34. 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 物理溶解B H2CO3C NaHCO3D HbNHCOOHE 以上都不是35.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 ()A CO2B H+C O2D OH-E NaHCO336. 对肺泡气分压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 ()A补吸气量 B 补呼气量 C 余气量 D 功能余气量37. 增强呼吸运动主要是通过刺激: ()A 中枢化学感受器B 外周化学感受器C 延髓呼吸中枢D 脑桥呼吸中枢E 大脑皮层38. 缺氧兴奋呼吸的途径是通过刺激: ()A 外周化学感受器B中枢化学感受器 C 延髓呼吸中枢D 脑桥呼吸中枢E 下丘脑呼吸中枢39.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 ()A 大脑皮层B 延髓腹侧外部C 脑桥D 下丘脑E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40. 有关肺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反射B 又称黑-伯氏反射C 肺泡内存在牵张感受器 E 初生婴儿敏感性较高E 在平静呼吸时不起重要作用41. 下列缺O2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B 直接兴奋脑桥呼吸中枢C 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D 严重缺O2时呼吸加深加快E轻度缺O2时呼吸加深加快42.关于外呼吸的叙述,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B肺泡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C肺泡气和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D肺通气和肺换气43.肺的总容量减去余气量等于:()A深吸气量B补吸气量C肺活量D功能余气量44. 如果呼吸的潮气量减小50%,同时呼吸的频率增加1倍,其结果是: ( )A 肺的通气量增加B 肺泡通气量不变C 肺泡通气量增加D 肺泡通气量减少45. 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气体的分压差B 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C 气体分子质量的大小D 呼吸膜对气体的通透性46. 实验中将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剪断,呼吸发生的变化是: ()A 变快、变深B 变快、变浅C 变慢、变深D 变慢、变浅47.平静呼吸时,在哪一时相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A 呼气初B 吸气末C 吸气初D 呼气末48.血液中CO2升高,最主要的是通过刺激什么影响呼吸?()A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B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C 肺部感受器D 中枢化学感受器49.胸廓的弹性回缩力最大时出现在:()A 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B 平静呼气末C 深吸气末D 平静吸气末50.内呼吸是指:()A 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 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D 肺换气以后的呼吸环节四、判断题1.切断兔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其呼吸变慢变浅。

呼吸系统试题及答案

呼吸系统试题及答案

呼吸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供应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B) 分解食物和产生能量C) 保护内脏器官D) 控制体温和水分平衡答案:A) 供应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2. 以下哪个器官不属于呼吸系统?A) 鼻腔B) 肺部C) 心脏D) 气管答案:C) 心脏3. 呼吸的过程中,氧气进入肺部的主要途径是:A) 咽部B) 气管C) 支气管D) 鼻腔答案:D) 鼻腔4. 当我们呼吸时,呼吸肌肉的运动使得:A) 肋骨扩张B) 肺容积增加C) 气压降低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5. 哪种现象说明呼吸系统功能出现问题?A) 严重喘息B) 嗓子痛C) 头晕乏力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1. 氧气进入肺泡后,通过()和()进入血液循环。

答案:肺毛细血管或肺小血管2. 细菌感染会导致()性疾病,如支气管炎和肺炎。

答案:炎症3. 气管内有多个由()构成的环状软骨支架,它们能够保持气管畅通。

答案:软骨环4. 气管分叉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肺,这两支被称为()。

答案:支气管5. 每次呼吸静息过程中经过的肺泡数目约为()个。

答案:300-500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氧气在呼吸系统中的传输过程。

答:氧气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呼吸系统,经过喉头和气管进入肺部,最终到达肺泡。

在肺泡中,氧气通过肺毛细血管(或肺小血管)的薄壁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结合后被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氧气的传输过程依靠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的协同作用完成。

2. 请简要介绍呼吸系统的主要解剖结构。

答: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腔(或口腔)、咽部、喉头、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鼻腔是气体进入呼吸系统的主要通道,具有细长的鼻毛和黏膜,能够滤除空气中的灰尘和其他杂质。

咽部连接鼻腔、口腔和食管,是空气和食物共同通过的交汇处。

喉头含有声带,是呼吸和语音产生的重要器官。

气管是连接喉头和支气管的管道,具有软骨环支架,能够保持气管的稳定和通畅。

呼吸复习题

呼吸复习题

一、填空题1.外界空气由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称为_______;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_______。

2.内呼吸指的是_______与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或称组织换气。

3.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的神经是_______,该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其作用的受体是_______。

4.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减小的神经是_______,该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其作用的受体是_______。

5.表面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分泌的。

其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6.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

肺通气的阻力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7.迷走神经通过M型胆碱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_______,使气流阻力_______。

8.正常成人腹式与胸式呼吸同时存在,但以为主_______;小儿主要是_______呼吸;妊娠后期的妇女则以_______为主。

9.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另外还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形式。

10.呼吸的无效腔越大,则肺泡通气量越_______。

11.氧解离曲线为_______形曲线,它表示Hb中O2的饱和度与_______的关系。

12.低O2对呼吸中枢神经元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而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是_______。

13.肺牵张反射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反射。

14.机体对呼吸运动调节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

15.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_______和_______。

16.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它对细胞外液中_______浓度十分敏感。

17.调节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

三、判断题1.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迄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 )2.功能残气量代表了吸气肌处于松弛状态时肺容量。

( )3.关于胸内压,吸气时比呼气时低。

呼吸系统复习题

呼吸系统复习题

复习题一、A1型题1.肺根的组成不包括()A.肺动脉B.肺静脉C.气管D.淋巴管2.平静呼吸时,肺下界在腋中线与第几肋相交()A.第6肋B.第7肋C.第8肋D.第10 肋3.开口于上鼻道的是()A.筛窦前小房B.筛窦中小房C.筛窦后小房D.蝶窦4.上颌窦开口于()A.上鼻道B.中鼻道C.下鼻道D.蝶筛隐窝5.上呼吸道是()A.口腔、咽、喉B.口腔、咽、喉、气管C.鼻、咽、喉D.鼻、咽、喉、气管6.有关右主支气管错误的描述是()A.不如左主支气管垂直B.比左主支气管短C.管径比左主支气管宽D.构造与气管类似7.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在肩胛线与第几肋相交()A.第8肋B.第9肋C.第10肋D.第11肋8.喉腔可分为()A.喉前庭、喉室、声门下腔B.喉室、喉中间腔、声门下腔C.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D.喉口、喉中间庭、声门下腔9.关于两肺描述错误的是()A.下缘都锐利B.前缘都有心切迹C.右肺三叶,左肺两叶D.肺尖都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10.后纵隔不包括的结构是()A.迷走神经B.膈神经C.食管D.胸导管11.后纵隔不包括的结构是()A.奇静脉B.胸导管C.食管D.气管12.成对的喉软骨是()A.甲状软骨B.环状软骨C.杓状软骨D.会厌软骨13.关于喉错误的是()A.位于第4~6颈椎高度B.前方有喉结C. 喉中间腔在声门裂以下D.喉前庭在前庭裂以上14.关于纵隔()A.上窄下宽B.位于胸膜腔内C.气管位于前纵隔D.后纵隔有心脏15.肋膈隐窝位于()A.肋胸膜与纵隔胸膜之间B.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C.纵隔胸膜与膈胸膜之间D.肋胸膜与膈胸膜之间16.喉室位于()A.喉前庭两侧B.喉中间腔两侧C.声门下腔两侧D.喉咽部17.人在直立或坐位时,胸膜腔最低处是()A.肺下界B.膈上界C.肋膈隐窝D.心包下界18.肺尖的体表投影是()A.高出胸骨上方2~3cmB.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C.高出锁骨外侧段上方2~3cmD.高出锁骨中段上方2~3cm19.肺()A.位于胸膜腔内B.肺尖不超出胸廓上口C.左右肺大小对称D.左肺前缘有心切迹20.鼻()A.既是呼吸道,又是嗅觉器官B.外鼻全部以鼻骨为支架,不含鼻软骨C.中鼻甲是单独的一对骨D.中鼻道的前部有鼻泪管的开口二、B型题1.A.声襞 B.前庭襞 C.舌下襞 D.前庭裂 E.声门裂(1)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2)喉腔粘膜皱襞上方的一对称()2.A.第6肋 B.第8肋 C.第9肋 D.第10肋 E.第11肋(1)肺下界在腋中线交于()(2)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交于()3.A.气管 B.食管 C.膈神经 D.心脏 E.胸腺(1)属于后纵隔的结构是()(2)属于中纵隔的结构是()4.A.额窦 B.上颌窦 C.筛窦前、中小房 D. 筛窦后小房 E. 蝶窦(1)开口于上鼻道的是()(2)开口于蝶筛隐窝的是()5.A.甲状软骨 B.会厌软骨 C.杓状软骨 D.环状软骨 E.气管环(1)具有唯一完整的软骨环的喉软骨是()(2)最大的喉软骨是()三、X型题1.喉的软骨包括()A.甲状软骨B.舌骨C.会厌软骨D.杓状软骨E.环状软骨2.胸膜腔()A.只有一个B.呈负压C.与心包腔不通D.由脏胸膜围成E.高出锁骨上方2~3cm3.开口于中鼻道的结构有()A.上颌窦B.额窦C.鼻泪管D.蝶窦E.筛窦后小房4.属于上纵隔的是()A.奇静脉B.胸导管C.主支气管D.食管E.迷走神经5.属于后纵隔的是()A.膈神经B.气管C.迷走神经D.食管E.胸导管6.喉腔侧壁上有()A.前庭裂B.声门裂C.前庭襞D.声襞E.喉中间腔7.通过肺门的结构有()A.气管B.主支气管C.肺动脉D.肺静脉E.淋巴结8.壁胸膜包括()A.肺胸膜B.膈胸膜C.肋胸膜D.纵膈胸膜E.胸膜顶9.胸膜腔()A.由脏胸膜和壁胸膜围成B.左右各一C.呈负压D.与心包腔相通E.内含少量浆液10.左主支气管的特点是()A.比右主支气管粗B.比右主支气管短C.比右主支气管长D.比右主支气管细E.比右主支气管垂直四、填空题1.临床上把、和称为上呼吸道,而把和称为下呼吸道。

2020年人教版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题(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题(含答案)
C.游泳可有效锻炼膈肌和肋间肌等呼吸肌D.长期游泳可使肺活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
19.右图是人在慢跑时肺容积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_b时:呼气,肋间外肌收缩
B.b_c时:吸气,膈顶下降
C.c_ d时:肺内气压持续增加
D.d_ e时:胸廓容积减小
20.下图为人体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①②为气体成分,ⅠⅡ为血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任何直径的颗粒物在肺泡中的沉积率都要高于气管中
D.颗粒物的沉积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2.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需要吸入氧气B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C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D人吸入氧气,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
23.冬天,教室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 )
(3)由于胎儿肺泡内充满羊水,无法进行呼吸运动,生命活动所需氧气通过____从母体获得。羊水逐渐对肺泡祖细胞产生压力,使部分肺泡祖细胞被拉伸成扁平状形成肺泡____细胞。
(4)羊水减少导致胎儿的肺功能不全,根据此项研究,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 _。
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题
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气含量减少④氧气含量增加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⑥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⑤
4.人体的呼吸道中,气管能保持气体通道畅通的原因是( )
A.肌肉较松弛B.有“C”型的软骨支架C.气管壁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
5.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呼吸频率和深度都会相应增加。下列有关运动与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原理实现交换的
B.肺泡和乙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呼吸复习题

呼吸复习题

五、呼吸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 ~57)1.内呼吸是指A.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D.线粒体膜内外的气体交换E.气体的跨细胞膜扩散2.肺通气的动力来自A.肺的舒缩运动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E.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3.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吸气时隔肌收缩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 呼气时隔肌和肋间外肌舒张E.呼气时胸骨和肋骨回复原位4.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下列哪一个时相中低于大气压?A.呼气初B.呼气未C.吸气初D.吸气未E.停止呼吸时5.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A.吸气和呼气初B.吸气末和呼气初C.呼气初和呼气末D.呼气末和吸气初E.呼气末和吸气末6.正常人紧闭声门而用力呼气时,肺内压可达A.8.0~13.3 kPa(60~100 mmHg)B.4.0~6.7Pa(30~50mmHg)C.1.3~2.7Kpa(10~20mmHg)D.-1.3~-2.7 kPa(-10~-20 mmHg)E.-4.0~-10.7kPa(-30~-80 mmHg)7.胸膜腔内的压力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A.大气压一非弹性阻力B.大气压十跨肺压C.肺内压十跨胸壁压D.气压一肺回缩力E.大气压十肺回缩力8.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B.胸膜腔密闭C.呼气肌收缩D.呼气肌收缩E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9.呼气末胸膜腔内压A.高于大气压B.等于大气压C.低于吸气末胸内压值D.高于呼气初胸内压值E.低于吸气初胸内压值10.如在平静呼气末胸内压为-0.4KP a(-3mmHg),在平静吸气末,它可能是下列哪个数值?A.-0.13 kPa(-1mmHg)B.+0.13kPa(+lmmHg)C.0 kPa D.- 0.8 kPa(-6 mmHg) E.+0.8kPa(+6mmHg)11.肺的弹性问缩力见于A.吸气初B.呼气初C.呼气末D.吸气末E.以上都存在12.胸廓回缩的弹性阻力见于A.开放性气胸时B.胸廓的自然位置时C.平静呼气末D.深呼气末E.深吸气末1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A.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B.使肺顺应性增加C.由肺泡Ⅰ型细胞所分泌D.主要成分是二硬酯酸卵磷脂E.覆盖在肺泡内层液泡与肺泡上皮间14.以下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稳定肺泡容积D.降低肺的顺应性E.防止毛细血管内液滤入肺泡1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肺的静态顺应性增加?A.气道阻力增加B.气道阻力减小C.肺弹性阻力增加D.肺弹性阻力减小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16.平静呼吸时肺通气耗能占全身总耗能量的3%;剧烈运动时肺通气增加,此时肺通气耗能可占全身总耗能量的A.3%~4%B.5%~9%C.10%~14%D.15%~19%E.>20%17.下列关于使呼吸道管径变小的因素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呼气B.胸内压升高C.呼吸道周围压力下降D.迷走神经兴奋E.肾上腺素β受体阻断剂18.肺总容量等于A.潮气量+肺活量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C.功能余气量+肺活量D.余气量+补吸气量E.余气量+肺活量19.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A.潮气量B.功能余气量C.肺活量D.补吸气量E.时间肺活量20.正常人无效腔容量约占潮气量的A.70%B.10%C.30%D.5%E.50%21.对肺泡气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A.补吸气量B.补呼气量C.深吸气量D.余气量E.功能余气量22.气道阻力轻度增加时A.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不变B.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增加C.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减少D.肺活量必然减少,时间肺活量可能正常E.肺活量可能正常,时间肺活量必然减少23.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 ml减少到250 ml,则A.肺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与量增加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通气量减少E.肺泡通气量减少24.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2次/min,则肺泡通气量约为A.3L B.4 L C.5L D.6L E.7 L25.每分肺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A.潮气量×呼吸频率B.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C.余气量×呼吸频率D.无效腔容量×呼吸频率E.肺活量×呼吸频率26.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的溶解度B.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C.气体分子量的大小D.肺泡膜的通透性E.气体的分压差27.关于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因素的关系,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与温度呈正变B.与扩散距离是反变C.与气体溶解度呈正变D.与气体分子量呈反变E.与扩散面积呈正变28.体内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是A.静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C.动脉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29.二氧化碳分压由高至低的顺序通常是A.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B.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C.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呼出气D.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E.呼出气,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30.正常人平静呼吸时A.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B.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约两倍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C.肺泡水汽压约为肺泡二氧化碳分压的1/2 D.肺动脉血氧分压约等于肺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E .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高于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1.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安静时正常值为0.85 B.通气血流比值减小,意味着生理无效腔增大C.肺尖部增大,可达 3 D.肺下部部分血液得不到充分气体交换,比值减小E.肺动脉栓塞时,比值增大32.设某人的肺通气量为7500ml/min,呼吸频率为20次/min,无效腔容量为125ml,每分心输出量为5 L,他的通气/血流比值应是A.0.7 B.0.8 C.0.9 D.1 .0 E.1.133.无效腔容量加倍时,肺通气/血流比值将A.加倍B.减半C.增大,但不到加倍D.减小,但不到减半E.不变34.正常人在直立时,肺尖部的通气/血流比值为A.0.63 B.0. 24 C.0.84 D.>3 E.0.4635.气体的肺扩散容量是指A.每分钟在肺部扩散的总量B.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在肺部扩散的容量C.基础情况下,每分钟在肺部扩散的总量D.在0.13kPa(1mmHg)分压差情况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气体在肺部扩散的总量E.在0.13k Pa(lmmHg)分压差的情况下,每分钟在肺部扩散的总量36.下列关于肺扩散容量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老年人小于青年人B.运动时会增加C.肺血流速度减慢时,它因气体得以充分扩散而增加D.分压差增大时增加E.肺泡膜面积缩小时减小37.正常人进行深呼吸而使每分钟通气量增加2倍时A.肺泡气氧分压将增加2倍B.动脉血氧饱和度将增加2倍C.动脉血氧饱和度将增加10%D.肺泡通气也必定增加2倍E.以上都不对38.血液的氧离曲线左移A.发生在肺毛细血管B.发生在温度升高时C.有利于氧从血液进入组织D.发生在血液PH值降低时E.发生在红细胞中2,3一二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加时39.血液的氧离曲线由正常位置向左移A.使血液在一定的氧分压时含氧量减少B.可发生在贫血时C.使由血液进人组织的氧量增加D.可见于贮藏了数周的血液E.以上都不对40.下图为血液的二氧化碳离解曲线,可以推想(缺图,不要求)A.血液氧分压降低时,使曲线A向曲线B移动B.如果X 点代表体循环毛细血管静脉端情况,则y点可代表同样的血液在肺循环毛细血管静脉端的情况C.血液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使曲线B向曲线A移动D.血液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时,使曲线B向A移E.以上都不对41.正常人吸入下列哪种混合气体对,肺通气量增加最明显A .21%氧和79%氮B.17%氧和83%氮C.2%二氧化碳和98%氧D.20%二氧化碳和80%氧E.30%二氧化碳和70%氧42.呼吸中枢A.位于下丘脑B.在平静呼吸时,节律性地发放冲动至吸气肌C.在平静呼吸时,节律性地发放冲动至呼气肌D.在吞咽或呕吐时活动加强E.位于中脑43.下列关于动脉血二氧化碳张力升高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它发生在中等程度的肌肉运动时B.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C.可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D.可反射性地引起动脉血压升高E.可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44.下列关于颈动脉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按每克组织计,其血流量与脑组织的相同B.发出的神经冲动可影响心血管中枢的活动C.其感受器在血液中的H +浓度升高时兴奋D.其感受器主要是对动脉血氧分压而不是对氧含量的变化敏感E.和主动脉体一起.成为体内感受低氧并引起呼吸增强反应的主要装置45.将动物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完全切除后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75%不能使呼吸发生明显变化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10%不能使呼吸发生明显变化C.肌肉运动时呼吸不会加强D.该动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降低E.缺氧可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46.延髓呼吸神经元主要分布在A.迷走神经背核和孤束核背侧B.下橄榄核背内侧和中缝核C.孤束核腹外侧区和疑核D.网状结构背侧部E.网状结构腹侧都47.血液二氧化碳张力升高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过A.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B.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E.刺激心肺感受器48.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过A.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B.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 C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E.刺激心肺感受器49.支气管平滑肌上分布的受体有A.β1-肾上腺素受体和M型胆碱受体B.β1一肾上腺素受体和N型胆碱受体C.β2一肾上腺素受体和M型胆碱受体D.β2一肾上腺素受体和N型胆碱受体E.α一肾上腺素受体和M型胆碱受体50.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轻度升高而引起每分钟通气量增加的反应中,下列哪种感受器起的作用最重要?A.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B.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肺牵张感受器D.肺血管化学感受器E.延髓化学感受器51.呼吸基本节律产生于A.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B.延髓呼吸神经元C.脑桥呼吸中枢D.下丘脑E.大脑皮质52.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主要功能是A.限制吸气相的时间B.激活延髓长吸中枢C.作为肺牵张反射的中枢D.形成基本的呼吸节律E.接受由迷走神经传入的信息53.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A.呼吸频率加快B.呼吸幅度减小C.吸气时相缩短D.血液二氧化碳张力暂时升高E.呼吸变深变慢54.控制呼吸基本节律的神经元位于A.脊髓前角B.下丘脑C.延髓D.脑桥背外侧部E.大脑皮质55.下列关于肺牵张反射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感受器接受肺扩张的刺激B.感受器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C.正常人平静呼吸时,此反射对控制呼吸节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D.传人纤维在迷走神经干中上行至延髓E.促使吸气及时转入呼气56.下列关于大脑皮质对呼吸运动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对呼吸运动的随意控制必须依赖于大脑皮质B.大脑皮质通过控制低位脑干呼吸神经元调节呼吸C.在建立与呼吸有关的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大脑皮质起重要作用D.在人类平时生活中,呼吸对环境的适应并不需要大脑皮质参与E.言语与唱歌反映了大脑皮质对呼吸的控制作用57.给病人吸入纯氧,不能改善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缺氧状态?A.肿瘤引起的支气管阻塞B.肺炎C.左心衰竭肺水肿D.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至左心室的分流E.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肌肉运动B型题(58~67)A.胸内压上升,跨壁压变小,呼吸道管径扩大B.胸内压上升,跨壁压变小,呼吸道管径变小C.胸内压下降,跨壁压变小,呼吸道管径扩大D.胸内压下降,跨壁压变大,呼吸道管径扩大E.胸内压下降,跨壁压变小,呼吸道管径变小58 吸气时59.呼气时A.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展,肺的弹性回缩力消失B.胸厉以其弹性向内回缩,肺的回缩力向内C.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展,肺的弹性回缩力向内D.胸廓的弹性作用消失,肺的弹性回缩力消失E.胸廓的弹性作用消失,肺的弹性回缩力向内60.胸廓容量在其自然位置时61.胸廓容量大于其自然位置时62.胸廓容量小于其自然位置时63.开放性气胸时A.血液pH值升高,二氧化碳张力升高B.血液pH值升高,二氧化碳张力降低C.血液pH值降低,二氧化碳张力降低D.血液pH值降低,二氧化碳张力升高E.血液pH值正常,二氧化碳张力降低64.突然加快呼吸频率,但潮气量不变65.糖尿病酸中毒时66.呼吸停止时67.代谢性减中毒时C型题(68~75.)A.细胞与细胞外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68 肺通气69.肺换气70.内呼吸A.顺应性是指B.比顺应性是指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71.肺容量变化/跨肺压72.顺应性/肺容量73.容量变化/压力变化、;A.延髓呼吸中枢B.中枢化学敏感区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74.缺氧引起呼吸兴奋,主要是通过直接刺激75.二氧化碳过多引起呼吸兴奋,主要是通过直接刺激K型题(76~113)(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④,E=①+②+③+④)76.呼吸道在肺通气中的作用是①使吸入气湿润、温暖②净化吸入气③调节气流阻力④减少肺泡通气量77.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的因素有①变态反应②心得安③乙酸胆碱④异丙基肾上腺素78.下列哪些肌肉是吸气肌?①胸锁乳突肌②腹肌③斜角肌④肋间内肌79.胸内负压的生理作用有①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②降低气道阻力③使肺叶保持扩张状态④减少呼吸时胸膜腔容积的变化80.吸气肌的收缩时需要克服哪些阻力?①胸廊和肺的弹性阻力②肺泡内层液泡的表面张力③非弹性阻力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的肺回缩力81.肺泡弹性回缩力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肺泡隔内弹性纤维的多少②肺泡内层液泡表面张力的大小③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多少④肺泡直径的大小8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①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扩大②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肺泡扩大③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肺泡缩小④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缩小83.肺的顺应性变大可由于①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弹性阻力变小所致②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弹性阻力增大所致③肺泡表面张力减小,弹性阻力增大所致④肺泡表面张力减小,弹性阻力变小所致84.呼气时①肺内压降低②胸内负压减小③肺泡单位表面活性物质减少④静脉回流量减少85.呼吸的非弹性阻力来自①肺泡表面张力②气流通过呼吸道的摩擦阻力③胸廓顺应性④呼吸器官移位的惯性阻力86.呼吸系统的弹性阻力是指①隔肌的弹性回缩力②肺的弹性回缩力③胸膜的弹性回缩力④胸廓的弹性回缩力87 肺的顺应性①在20岁时大于新生儿时②大于胸廊和肺的总顺应性③在潮气量范围内大于深呼吸时④在肺充满生理盐水时大于肺充满气体时88 在呼吸运动中①在潮气量范围内吸气时肌肉作功大于呼气时②用力呼气比用力吸气困难③肺的弹性阻碍吸气④胸廓的弹性有利于平静吸气89 单位时间内气体通过呼吸膜扩散的量取决于①呼吸膜的面积②呼吸膜的厚度③气体的分压差④气体的溶解度/√气体分子量90.反映肺扩展性的是①弹性阻力②气流阻力③肺扩散容量④肺顺应性91.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的因素有①变态反应②心得安③乙酰胆碱④异丙基肾上腺素92.静脉血对二氧化碳的运输过程包括①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成②氯离子扩散进入红细胞③二氧化碳溶解于血浆和红细胞胞浆④HCO3- 形成93.2,3-二磷酸甘油酸①存在于血浆内②可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③在低氧环境中其含量减少④增多时可使血液氧离曲线右移94 剧烈运动可导致①血红蛋白释放氧的速度增加②组织液氧张力降低至2.0kPa(l5mmHg)③氧利用系数接近0.75 ④每个心动周期每100ml 血液运氧5ml95.能引起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收缩的物质有①组胺②5-羟色胶③缓激肽④慢反应物质96.呼吸肌本体感受器引起的反射有哪些生理意义?①使呼吸运动能维持一定深度②参与形成正常的呼吸节律③有利于克服气道阻力④使吸气运动及时转为呼气运动97.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是通过①直接刺激呼吸中枢②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③加强肺牵张反射④刺激延髓化学敏感区98.贫血和一氧化碳中毒时,可携带氧的血红蛋白都减少,但并不引起呼吸加强,这是因为①颈动脉体血流量减少②动脉血液内总的氧含量仍维持在正常水平③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④动脉血氧张力在正常水平99.关于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②能感受缺氧刺激③对氢离子的敏感性比外周化学感受器的高④血液中的氢离子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迅速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100.在四叠体中间横断脑干的猫①体温保持基本不变②血压保持基本不变③肌紧张保持基本不变④呼吸节律保持基本不变101.加深麻醉时①低氧不再引起呼吸反应②血液pH值进行性升高③外周化学感受器活动停止,导致呼吸停止④二氧化碳过多引起的呼吸反应减弱10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二氧化碳滞留的患者,在吸入纯氧时可导致呼吸暂停,主要原因是①氢离子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消失②二氧化碳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消失③缺氧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消失④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消失103 血红蛋白和氧的结合①不需要酶的催化②在氧分压较高的情况下,可迅速达到较高的饱和状态③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张力的影响④在温度升高时,其饱和程度增高104.大脑皮质对呼吸作用可进行调节,表现为①呼吸的深度和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随意控制②人的语言活动③许多呼吸反应可以建立条件反射④在动物实验中,将大脑皮质切除后节律性呼吸即消失105.肺牵张反射①其感受器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子滑肌层②其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中上行入脑③其作用在于使吸气及时地转入呼气④在成人安静情况下,并不参与对呼吸深度的调节106.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①其感受器是呼吸肌的肌梭②在平静呼吸时不出现③呼吸道阻力增大时此反射的出现有利于克服阻力④仅存在于吸气肌107.咳嗽反射①可以由机械性刺激或化学性刺激引起②其感受器存在于肺泡壁③咳嗽时胸内压急剧升高④咳嗽时支气管管腔扩大108.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生理特点有①当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张力升高时兴奋②对呼吸调节的重要性比主动脉体大③单位时间单位重量组织的血流量高达心肌组织的2涪④其传入冲动经由舌咽神经进入延髓109.中枢化学感受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氧容量: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

氧含量:100m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氧量。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氧饱和度:Hb的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称为Hb的氧饱和度。

波尔效应:酸度升高,Hb氧亲和力下降,这种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肺牵张反射:由于肺的扩张或萎缩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二、填空
气体在血液中主要是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被运输的。

根据参与呼吸肌的不同,可以把呼吸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CO2在血液中主要以(碳酸氢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两种化学形式运输。

肺通气的阻力来源于(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温度升高,氧离曲线(向右移动),P CO2升高,氧离曲线(向右移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它具有(降低肺泡表面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II型扁平上皮细胞)细胞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

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呼吸调整中枢位于(脑桥)。

调节呼吸和循环的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三、选择
吸气肌主要有(肋间外肌和膈肌)
CO2在血液中的最主要运输方式是(形成碳酸氢盐)
呼吸调整中枢位于(脑桥)
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
外周化学感受器能感受的刺激不包括(血钠浓度)
中枢化学感受器只感受脑脊液中([H+]变化)
刺激迷走神经,呼吸运动(变浅,变快)
肺泡的回缩力主要来源于(肺的弹性纤维)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减少时,将会引起(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缩小)
四、判断
O2与Hb的结合受氧分压的影响。

…(√)
呼吸的基本中枢在延脑。

…(√)
呼吸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

…(×)
肺的总容量等于肺活量与功能余气量之和。

…(×)
CO2与Hb的结合受血液氧分压的影响。

…(√)
肺的顺应性越大,其弹性阻力也越大。

…(×)
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分压差和稳定成正比,与扩散距离和分子量成反比。

…(×)氯转移发生在二氧化碳的碳酸氢盐运输过程中。

…(√)
血液中CO2浓度变换所引起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而起作用的。

…(×)
五、简答
简述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及影响因素。

运输形式:物理溶解(5%)、化学结合(95%),主要是碳酸氢盐,少量是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影响因素:二氧化碳分压越高运输量越大;氧与Hb结合可促进二氧化碳释放。

说明氧解离曲线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氧解离曲线特点:氧解离曲线是表示氧分压和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由于Hb的变构效应,该曲线呈S型。

上段:Hb与氧的结合部分,曲线平坦,氧分压对氧饱和度影响不大。

中段:较陡,是Hb释放氧的部分;
下段:最陡的部分,是Hb与氧解离的部分;
影响因素:
pH降低或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温度、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曲线右移;
其它因素:如铁、CO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