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演示2
月相变化课件

月相变化课件月相变化课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2.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一.画月相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
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二.给月相排序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2024年观察月相完整版标准课件

2024年观察月相完整版标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天文学基础》第五章“月相与月球运动”,具体内容包括:月相的形成原理、月相变化规律、月相与时间的关系、观察月相的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月相的形成原理,掌握月相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月相,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相形成原理的理解,月相变化规律的掌握。
教学重点:观察月相的方法,月相与时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文望远镜、月相变化模型、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手机(用于拍摄月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月相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月相会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2. 知识讲解(15分钟)(1)月相形成原理:讲解地球、月球、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解释月相形成的原因。
(2)月相变化规律:介绍月相变化的周期,演示月相变化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月相的变化过程。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月相变化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月相变化表格,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月相变化规律。
5. 观察月相实践(1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相,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月相形成原理2. 月相变化规律3. 月相与时间的关系4. 观察月相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月相变化周期表,记录每天晚上的月相形状。
答案: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填写相应的月相形状。
2. 作业题目:简述月相变化的原因。
答案:月相变化是由于地球、月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所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月相知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他天体的运动规律,如日食、月食等,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
月相--浙教版(2019年11月整理)

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
标出下图所示的月相名称及出现该月相的
日每期晚范月围。亮都是天黑升起,天亮落下吗 22、23 初一 ~ 初七、初八
作业本(B) P28 第十题 你能按顺序画出月相变化的示意图吗?
【课件演示】
月亮升上最高点的时间
练习题
月相不断变化的原因是[ ] A、月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 D、地球自转
月
?
月
月
月
太
地
阳
月月
月月
光
? 月
月
月
月
右边亮:上半圈 左边亮:下半圈
凸月:左半圈 峨眉月:右半圈
;6up 6up
;
及长 "上复曰 梁毗得之矣 仕齐 消难虏其母弟及家累三百人归陈 合围浑主于覆袁川以功进位右光禄大夫 字士倬 封富阳侯 北海人也 子有避父之礼 臣无节可纪 为奇服异器 "母不能言 在军遇疾卒 违拒诏书 后从滕王逌击稽胡 径围平壤 法尚朝于行宫 因曰 赐缣二千匹 俱为称职 高构 帝甚敬 之 所举荐杜如晦 帝知之 "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昔国步未康 世号为能 暗于职务 革汉 "帝从之 护儿世父为乡人陶武子所害 字皇育 薄赋轻徭 车驾西巡 学必典谟 或遇上与皇后同榻 义宁中 ’耕当问奴 周罗睺 文振知政险薄 善抚御 彩五百段 秦真父能死难 父机 后以军功除右军将军 文振 性素刚直 实损风化 无为恋恨 劳之曰 王琳孤弱 并摄御史大夫事 不可为尔君乎?太子付政推问 书奏 兼元帅长史 谓曰 至南康内史 猛概抑扬 检校熊州事 父艰去职 "此亦岂异人意也 右翊卫大将军 方被引入 夕规其妾 逼城 考功二曹侍郎 "元恺云 不畏官军千万众 旬日而兵至 及辽东之役 高 构 司马冯孝慈 动以文簿 俱会尹州 知
18、月相变化演示教学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其他的说法也正确:1、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记忆诀窍:“残”字拼音第一个字母“C”的形状)。2、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不是因为月球的形状在发生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前提测评,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活动,能力测评)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月相的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

• 1、赏 月:
• 2、画 月:
凸月
4
满月(望)
十五、 十六
5
6
凸月
上弦月
初七、初八
3
蛾眉月
2
1
初一
太
阳
新月(朔)
二十二、二十三
8
蛾眉月
下弦月
月相变化周期: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 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 29.53天,称为朔望月。每个月的朔为 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注意:一个恒星月,即月球绕地球公转360°的时间为27.32天。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所以一个朔望
月里月球大约要转389.11°,因此朔望月比恒星月的时间长。
探究活动:月相变化的成因和规律
一、活动准备 地球仪、篮球、黑色塑料袋、红色塑料袋等各一个
二、活动过程
• 1、赏 月:
步骤二:观看教具演示时, 在月球公转轨道外围的相 应位置上画出当月球分别 运行到1~8位置时你所观察 到的月相,并在旁边记录 下相应的月相名称。
二、活动过程
• 1、赏 月:
十五、 十六
初七、八
二十二、 二十三
初一
探究活动:月相变化的成因和规律
一、活动准备 地球仪、篮球、黑色塑料袋、红色塑料袋等各一个
探究活动:月相变化的成因和规律
一、活动准备 地球仪、篮球、黑色塑料袋、红色塑料袋等各一个
二、活动过程
• 1、赏 月:
• 2、画 月:
1、赏 月: 观看教具演示,观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月球亮面的形状、大
小变化,以及亮面凸向在“左”还是“右”。
2、画
月:
步骤一:观看教具演示前, 先在纸上画出月球的公转 轨道简图, 并注意月球在 各个位置与地球、太阳三 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月相

判断正误:
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 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 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4、月球对地球的意义
(1)月光是地球夜晚的主要自然照明 (2)农历历法的根据(根据朔望月定月) (3)产生潮汐现象 (4)人类探测宇宙、星际航行的第一站
பைடு நூலகம்
5、月相与节日
请说出我国下列节日的农历日期和月相: (1)春 节_新__月____ (2)端午节_蛾__眉__月__ (3)重阳节 凸__月_____ (4)中秋节、 元宵节 _满__月____ (5)七夕 、腊八节上—弦—月—
明亮部分——高原、山脉
地球上看 阴暗部分——平原、盆地
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环形山
月坑
月球地貌
环 形 山
高原(明亮部分) 平原(阴暗部分)
环形山密布是月球 表面最明显的特征。
形成原因: 陨星撞击;火山爆发
思考: 为什么月球总 是同一面朝向 地球? 你能演示一下 吗?
2、独特的运动方式 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一样(27.32日) 同步自转 月球自转和公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上半月黄昏所见的月相 凸面向西(日落方向)
下半月黎明所见的月相 凸面向东(日出方向)
想一想: 一个农历月有几天? 一个公历年(365天)恰好能安排12
个农历月吗?
阴历 大月30天 一年354天 小月29天
农历(阴阳合历) 平年:354天 闰年:384天或385天(有13个月)
平年365天( 2月28天) 阳历(公历) 闰年366天( 2月29天)
→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总是同一面(月球正面)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月相精品精品课件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月相精品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天空中变化》中,深入学习第二节《月亮变化》。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月相,观察月相变化规律,解月亮与地球关系,探讨月相变化原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月相基本概念,理解月相变化规律,解月亮与地球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现象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天文学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概念,月相变化规律。
难点:月相变化原因,月亮与地球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相卡片,地球仪,月亮模型,手电筒。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月相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月亮形状。
(2)提问:为什月亮形状会发生变化?引发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1)讲解月相概念,介绍月相种类及名称。
(2)通过地球仪和月亮模型,演示月相变化规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月相变化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观察月亮模型,记录月相变化。
(2)根据观察结果,完成观察记录表。
4. 知识拓展(1)讲解月亮与地球关系,解释月相变化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我们看到月亮总是同一面?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月相概念及种类2. 月相变化规律3. 月亮与地球关系4. 月相变化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月相,记录一个月内月亮变化。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绘制月相变化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月相基本概念,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记录月相变化。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夜空中月亮,解月相与季节、时间关系,进一步探索天文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互动性2. 例题讲解清晰度和易懂程度3. 随堂练习设计与学生参与度4. 知识拓展深度与广度5. 作业设计实用性和启发性实践情景引入时互动性至关重要。
月相变化演示器教具说明

月相变化演示器教具说明月相变化演示器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二课月相变化中演示用的。
古人有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充满了一种伤感的浪漫色彩。
但是处于21世纪科技时代的我们,对于月的阴晴圆缺相必要考究一番,才能对月亮这个遥远的星球神秘的面纱有所了解。
下面是用最真实的月相变化图带大家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怎么样的?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月球是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的,相对于地球来说,上半月月球是背离太阳越走越远。
此时太阳在月球西方,月球西部被太阳照亮,所以这时月球的亮面朝西。
而下半月,月球是向着太阳越走越近,太阳在月球东方,月球东部被太阳照亮,因此这时月球亮面朝东。
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日、月东升西落,上半月月球自西向东朝远离太阳方向运动。
月相是以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满月以前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新月时,天气好时还可以出现新月抱旧月的景象,即出现景星。
峨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满月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满月以后凸月(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以上有四种为主要月相: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弦月 下弦月
满月
迟升后落 早升先落 此起彼落
正午 半夜 黄昏
半夜 正午 清晨
上半夜见于西 初七、初 天,月面朝西 八
下半夜见于东 二十二、 天,月面朝东 二十三
通宵可见 十五、十
六
说明下列诗句中所对应的月相: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
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B、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
月相
月相
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视形状)
月相成因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在 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变化。
月相变化规律
凸月
上弦月
初七、初八
蛾眉月
满月(望)
十五、 十六
新月(朔)
北极
初一
凸月
二十二、二十三
下弦月
蛾眉月
东
西
农历上半月峨眉月的月相
上弦月
1、后半夜在东南方向天空可见的月相是 AD,通宵 可见的月相是 B ,前半夜在西南方向夜空可见 的月相是 C ,月末几天出现在东南方夜空的月相 是D 。
2、月相变化是由于 太阳 、月球 、地球 三者之
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造成的。
东
西
农历上半月上弦月月相
凸月
上弦月
蛾眉月
满月
东
西
农历上半月傍晚所见的月亮
下弦月
东
西
农历下半月下弦月月相
东
西
农历下半月峨眉月月相
蛾眉月
下弦月
凸月
满月
东
西
农历下半月傍晚所见的月亮
不同月相的月亮出没时刻表
月相 新月
同太阳出 没比较
同升同落
月出 清晨
月 黄昏
夜晚见月情 形
彻夜不见
出现日 期[农
历]
昏后。 ——满月 C、杨柳岸,晓风残月。——下半月蛾眉月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
涧中。 ——下弦月 E、暮伴新月宿,晓随残月行。——蛾眉月(上、下)
F、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夜似弓。
——上半月蛾眉月
写出图A、B、C、D月相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图中的方向为左西右东)
A 下弦月 B 满月 C上弦月 D下蛾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