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才高八斗的典故
形容曹植的成语

形容曹植的成语
形容曹植的成语是“才高八斗”。
这个成语出自谢灵运对曹植的赞美:“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这个成语形容人的文才极高,后来也被用来比喻才学高超的人。
这个故事是关于谢灵运对曹植的赞美,原文为:“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这个故事表达了谢灵运对曹植才华的高度评价和敬仰。
相传,谢灵运在评价天下人的才华时,认为曹植的才华最为出众,达到了八斗之高,而他自己只有一斗的才华。
这个比喻是说,天下人的才华总共只有一石的容量,而曹植一个人就占据了八斗,其他人只能分享剩下的部分。
这个故事表达了谢灵运对曹植才华的高度评价和敬仰,同时也突显了他的谦逊和自知之明。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非常出众,并对他的才学给予极高的评价。
总之,这个故事是关于谢灵运对曹植的高度赞美和评价,它表达了对曹植才华的敬仰和对自身才华的自知之明。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才华非常出众。
才高八斗的历史典故

才高八斗的历史典故
才高八斗的典故出自《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为陈王,他从小就很聪明,才思敏捷,文词富丽,曹操很喜欢他。
曹植的创作,包括赋颂诗铭和论文,留下的虽然不多,但是旧时作家对他都有很高评价。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既称赞了曹植的文才之高,也蔑视了天下人的才华。
但这份不将天下人放在眼里的自信与轻狂,又何尝不是他内心孤独的隐喻呢。
后来,人们便称曹植是“八斗之才”,同时也将学问高、文才好的人形容为“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的儿童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的儿童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曹植的诗人,他被称为“才高八斗”。
这个成语就是来源于他的故事。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的诗歌深受人们喜爱,人们都称他为“才子”。
曹植从小就聪明过人,学识渊博,特别是对于文学和诗词有着独特的见解。
有一天,曹操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参加。
在宴会上,曹操兴致勃勃地向大家展示了他新写的一首诗。
大家都纷纷称赞曹操的诗写得好,但是年幼的曹植却觉得父亲的诗写得并不完美。
曹植自信地说:“父亲,我觉得您的诗还有改进的空间。
”曹操听了有些惊讶,问曹植:“那你觉得应该怎么改呢?”曹植毫不畏惧地说:“我觉得您的诗缺乏情感和生命力,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
曹操听后非常高兴,他说:“那你能给我写一首更好的诗吗?”曹植点点头,于是他开始构思,很快就写出了著名的《洛神赋》。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洛神和人间爱情故事,诗中充满了情感和生命力,人们都被深深地打动了。
曹操对曹植大加赞赏,说:“我儿子真是才高八斗啊!他的诗写得比我还好。
”从此以后,“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才情极高的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
义。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才能成为真正有才华的人。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勇气和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曹植年幼时就敢于向父亲提出建议,这种勇气和自信值得我们学习。
才高八斗是谁对曹植的称赞之词

“才高八斗”是谁对曹植的称赞之词
【示例范文仅供参考】
---------------------------------------------------------------------- “才高八斗”是南朝才子谢灵运对曹植的称赞。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他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成语出处: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才高八斗的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的成语故事
咱来说说“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故事。
话说在魏晋时期啊,有个超级有名的大才子叫曹植。
这人的才华就像开了挂似的。
当时有个叫谢灵运的,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挺有才华的,那在当时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呢。
可是呢,谢灵运一提起曹植,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就到处跟人说:“天下的才华啊,如果一共有一石(这‘石’是一种容量单位哈),那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
”您听听,这评价高得简直要冲破天际了。
他还接着说呢,“我呢,也就占一斗。
”这就够狂的了吧,可他还没忘补上一句,“剩下那一斗啊,就全天下其他人去分吧。
”
就这么着,“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就传开了,专门用来形容那些才华极高的人。
你想啊,能被夸到占了天下才华的八成,那得是多厉害的人物啊。
现在咱们要是说谁才高八斗,那就是把这人的才华夸到天上去了呢。
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之才高八斗(曹植)

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之才高八斗(曹植)摘要: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以及解释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之才高八斗(曹植)才高八斗[成语故事]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拼音:cái gāo bādǒu[释义] 才:文才。
形容人文才很高。
[语出] 宋·佚名《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
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正音] 斗;不能读作“dòu”。
[辨形] 才;不能写作“材”。
[近义] 八斗之才才识过人才华横溢[反义] 才疏学浅才疏智浅[用法] 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郭沫若在青年时期创作的《女神》长诗;就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形象。
才高八斗是谁来形容谁的

才高八斗是谁来形容谁的
才高八斗是谢灵运来形容曹植的。
1、才高八斗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比喻人极有才华。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政治上的失意,从而寄情于山水,写有大量山水诗,与文章冠绝当时的另一个文人颜延之齐名,并称为“江东第一”。
2、曹植极大可能犯了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背叛父亲,效忠于汉献帝。
这个推断有数个史实依据,我整理后分段讲述:献帝被曹操软禁封锁后,曹植很可能私见献帝,引发曹操震怒并被定性为背叛。
曹植妻子和岳父均有通汉嫌疑,并被曹操处死。
曹植托醉拒绝攻打包含迎接献帝目的的关羽军队。
献帝禅位后曹植为他服丧痛哭。
曹植晚年诡异地用一首挽歌表达忠君爱国思想。
3、曹植身上背负了太多太沉的东西,尽管这并不是他所能选择的。
他的才华在为他赢得赞誉与赏识的同时也把他扶表进了权力斗争的中心。
如果他只是碌碌无为平庸无奇的曹氏子弟中的一个,他也许能顶着一个某某侯的名号在一块不算大的封地里安宁地平淡地度过余生,如果他是一个才华出众的异姓士人,也许还能在曹氏政府里大放光彩,为他心心念念的大魏贡献力量。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典故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典故才高八斗形容文才非常高。
学富五车意思是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典故才高八斗的典故汉朝500多年后的魏晋时期,著名的大才子谢灵运曾赞誉曹植“才高八斗”。
谢灵运出身名门,是东晋名臣谢玄的孙子。
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也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被誉为山水田园诗鼻祖,非常有才华,高傲冷蔑,一般人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
才高八斗出处来源于南朝·宋·无名字《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
”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典故,用来比喻文才极其高超的人。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就曾在《可叹》诗中,这样写道:“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诗中就借用了“才高八斗”这个典故。
才高八斗近反义词近义词:学富五车、如椽大笔、满腹经纶、八斗之才、才识过人、才占八斗、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反义词:才疏志浅、才疏学浅、胸无点墨、才疏智浅学富五车的典故宋国的惠施是庄子的好友,他曾经当过梁惠王的宰相,在惠施的意识形态里世间万物是流变无常的,任何东西都没有相对固定的状态。
他曾经说过:“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意思是太阳刚刚走到正中的地方就开始偏斜了,万物刚刚出生就已经死去。
这种观点是从时间长流的角度来看的。
惠施的见解是,万物不变,无时不动,任何东西的性质都不是绝对的,所以各种事物间都没有根本的区别。
“天和地卑,山和泽平。
”说的就是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湖一样平,天地万物都是合为一体的。
惠施还提出过“太一、小一、大同异、小同异”等各种观点,说的就是万物相同也完全相异的见解。
庄子对惠施的评价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诘子对惠施的学识非常肯定,称赞惠施的书多得五车也装不下去。
但庄子也对惠施的思想提出了“舛驳,其言也不中。
”说的是惠施所表达的道理很驳杂,在言语方面表达得有时也不是很恰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植才高八斗的典故
本文是关于曹植才高八斗的典故,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才高八斗的意思
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曹植才高八斗的典故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
才高八斗的造句
1、他虽自诩才高八斗,但我读他的着作并无此感觉。
2、他演讲时,博徵古今,真是才高八斗。
3、不被自己弄晕,胜过才高八斗。
4、听君一席话,始知才高八斗语非假。
5、机智问答时,只见他对所有问题都能应答如流,真是才高八斗!
6、我看他空有才高八斗的学问,一到紧要关头却总是连话都说不出来。
7、论起音乐,他可谓才高八斗,但其他学问就难登大雅之堂了。
8、在编撰此书的过程中,他采访了300多位从事前瞻性科研工作的科学家,涉及了计算机、医药、纳米技术、空间探索和能源等众多领域这使本就聪睿的他显得更是才高八斗。
9、我不敢说自己才高八斗,但对副对子还是可以的。
10、一个人要是时运不济,纵然才高八斗,也难有成就。
11、他的诗文既好,又能写得一手好字,真是才高八斗,令人钦佩!
12、反而公务员却没有同等的宪法授权,就算是才高八斗,仍是直接或间接受聘于政府,制度上应安于本份,对特首可提供意见,但政策一有决定,便得唯命是从,谨守政治中介的角色,义无反顾地全力执行。
13、他是一位才高八斗的诗人。
14、平庸的才能只是从未得到高分,注意,才高八斗总是得到。
15、圣经的权威不是来自人间作者的才高八斗,而是来自天上作者的属性使然。
16、一个男人,可以不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应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无论怎样,你总要养家糊口。
17、他是一位才高八斗的诗人。
18、敝人深知布什总统身边有着众多才高八斗的演讲辞写作高手,但不才依然斗胆自荐为总统先生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