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
四年数学《温度》说课稿

四年数学《温度》说课稿四年数学《温度》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温度》是北师大版学校数学四班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中的第一课。
它是同学熟悉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以及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每天气温的改变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
因此,教材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北京等地的温度,使同学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时,应从同学实际阅历动身,引导同学通过观看,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表达同学的主体性,我引导同学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学问目标:通过收集信息,让同学在熟识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读写,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凹凸。
思维力量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注意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力量,自主探究力量和合作沟通力量。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同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同学主动主动性和爱好。
〔三〕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1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读写。
2正确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凹凸。
3让同学经受调查气温活动的过程中,从中积累感性学问,并通过商量、沟通把感性学问升华为理性熟悉。
二、说教法温度对同学来说是很抽象的,如何把理性的学问转化为同学感性熟悉?我是这样设计的:1情景创设,激发爱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本节课我创设了各种情景,如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猜一猜、测一测,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引导同学由对“活动的爱好”进展为“数学的志趣”。
2联系生活,体验感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纳了“联系生活体验感悟”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
三、说学法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
因此本节课我教给同学这样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沟通,敢于创新。
让同学自己探究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1《温度》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1《温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温度》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温度的概念、温度的计量单位以及温度的转换。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基本概念,掌握温度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进行温度的转换。
在教材中,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温度的存在,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温度的变化,从而加深对温度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温度这个概念并不陌生。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温度变化的情况,比如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热。
但是,他们可能对温度的计量单位和转换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并能够进行温度的转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温度的基本概念,了解温度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进行温度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感受温度的存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并能够进行温度的转换。
2.教学难点:温度转换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温度的存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让学生了解温度的基本知识。
3.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温度的变化,加深对温度的理解。
4.讲解与练习:讲解温度的转换方法,并进行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个温度转换的实验或练习题。
6.总结与拓展: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关的拓展训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温度》(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温度一、教材分析本篇教材针对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点是温度。
通过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温度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的基本概念。
2.掌握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表示方法。
3.能够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4.培养观察现象、实验探究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温度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明确温度指的是物体的热度高低,温度高低的大小表示物体的热态。
2.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表示方法:学生需要掌握两种温度的转换方法以及两种温度的大小比较。
3.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学生需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1.温度计2.温度转换表格3.比较温度大小的练习题五、教学内容与过程1.3分钟,导入(1)教师可以发放温度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温度计的作用,引出温度的概念。
(2)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温度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
(3)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思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温度的定义。
2.7分钟,讲授温度的定义(1)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体验结合起来,掌握温度的基本概念。
(2)通过示范、实例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温度的大小表示物体的热态。
3.25分钟,学习并计算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1)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两种温度的应用场景。
(2)通过制定温度转换表格,让学生掌握两种温度的转换方法、大小比较等技巧。
(3)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4.15分钟,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1)将温度计逐一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悉温度的读数方法。
5.5分钟,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到的温度知识,关键点以及温度的实际应用。
(2)引导学生发表相关的观点与看法,交流想法和感悟。
六、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板书教学、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其中情景教学和实践操作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温度》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表示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认识正负数,理解正负数在温度中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正负数。
能够比较温度的高低,会用正负数表示温度的相对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温度计、记录温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正负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了解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文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表示方法和读写。
直观演示法:通过使用温度计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温度的刻度和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表示方法和测量原理。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学法
观察法:让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的结构、刻度和示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节意识。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天气预报中听到了哪些关于温度的信息?温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温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地区温度的差异,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认识温度计
(1)教师出示温度计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的结构,包括刻度、单位、液柱等。
温度的表示方法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 《 温 度 》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说说为什么。 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认为17大,所以零下17℃温度高,引导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温度计的特征来理解。
师:同学们看漠河的低温和拉萨的低温,哪个温度更低一些? 学生自己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指名汇报。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怎样比较温度的高低了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小结:零上的温度肯定大于零下的温度,都是零下的温度,数字越 大温度越低。
小组内交流展示,并作全班汇报。
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涂? 小结:我们知道温度越高,温度计里面的液体出来得越多;温度越低,温 度计里面的液体出来得越少。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你说零下2℃和5℃哪个温度高? 学生容易得出,零上的温度是高于零下的温度的。 师:那零下17℃和零下4℃,哪个温度高一些?
(二)、探究新知 师:说一说:零下2℃~5℃表示什么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请同学们动动 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以知道:-2℃,+5℃。 展示学生自己的方法。 师指导:通常情况下,“5℃”表示“零上五摄氏度”,在前面加上“+”来表示 “零上”,读作“正五摄氏度”或“零上五摄氏度”;而“-2℃”表示“零下 二摄氏度”,在前面加上“-”来表示“零下”,读作“负二摄氏度”或“零下 二摄氏度”。 小结:大家看,用符号表示,比图画或文字表示简洁多了。 师:说一说,用数学符号怎样表示剩下的几个城市的温度?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表达能力有限,这各阶段的学生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让学生明 白学习是为了应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日常生活的数 字计算提供简便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 读写。 2.借助温度的情境感受负数的意义,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高低。 3.经历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及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4. 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它们在 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读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第七单元《温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温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使学生掌握摄氏度的单位,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温度的概念2. 摄氏度的单位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4. 实际生活中的温度测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摄氏度的单位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实际生活中的温度测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温度的概念、摄氏度的单位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法: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测量温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变化,提出问题:气温为什么会变化?(2)引出温度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讲解温度的概念(1)讲解温度的定义,让学生明确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举例说明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气温、体温等。
3. 讲解摄氏度的单位(1)讲解摄氏度的定义,让学生知道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
(2)讲解摄氏度的划分,让学生了解摄氏度的刻度。
4. 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讲解温度计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组成部分。
(2)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5. 实际操作(1)让学生动手测量温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指导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温度的概念、摄氏度的单位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温度概念、摄氏度单位和温度计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实际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测量温度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温度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温度》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常用温度单位摄氏度。
2.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正确读取温度值。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温度变化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教学难点:正确读取温度值,分析温度变化。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温度计3.实物图片(如冰块、热水、火焰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冰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冰块的特点。
(二)新课讲解1.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讲解摄氏度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
3.示例讲解:用温度计测量冰块和热水的温度,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三)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温度计,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
3.学生分享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一组温度变化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温度变化的原因。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1.请学生回家后,用温度计测量家中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2.分析测量结果,思考温度变化的原因。
六、教学反思1.在讲解温度的概念时,是否可以引入更多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温度的含义。
2.在实践操作环节,是否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课堂氛围。
3.在案例分析环节,是否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讨温度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摄氏度的使用。
对话示例: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是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冷热程度吗?”学生答:“用温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说课稿

1
10
10
10
—10— -10
—20—
20
-10
-10
—20—
20
-30
-10℃
-30
30
30
-15℃
哪个温度低?
巩 固 加 深 , 深 化 温 度
1、读出写出下面的温度。
5℃( ) 0℃(
—11℃( ) —4℃( )
95℃( ) 零 上 8 ℃ ( )
零下5℃ ()127℃ (
2、读出水银柱所表示的温度。
本课教学模式 谈话引入,了解温度 探究新知,感受温度 巩固加深,深化温度
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1、认识温度计
请你仔细 观察,从 中你有什
么发现?
℃-摄氏度
2、规范读写 北京:最高气温5℃最低气温零下2℃
最高气温5℃写作:+5℃,5℃ 读作:零上5摄氏度或正5摄氏度;
最低气温零下2℃写作:-2℃, 读作:零下2摄氏度或负2摄氏度。
教材分析
《温度》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上册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一 课时,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数 的认识范畴。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 学习了自然数的知识,并有了一定的数感, 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 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负 数的学习。掌握好这一内容,为学生下节 课学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打下良好的 基础。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读写温度。
教学难点
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法
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发展创新为 宗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学法
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 流法,充分发挥主体参与作用,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 官,使学生全心全程地参与到学习过 程之中,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 5℃ 冷 2℃
+5℃ -2℃
探究新知
请你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我们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 表示零下2 ℃。
+5℃ 读作:零上五摄氏度 - 2℃ 读作:零下二摄氏度
零上5℃和零下2 ℃是什么意思?
探究新知 我们一起来认识温度计吧!
零下 4℃比零下2℃低, 零下17℃比零下4℃低, 零下17℃最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堂练习 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 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
(+12)°C( -1)°C (+9 )°C(+2)°C ( 0 )°C(-12)°C
课堂练习 笑笑从北京飞抵哈尔滨,你认为 她应该增加衣服,还是减少衣服。
哈尔滨:-20℃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温度的单位是℃ ,读作摄氏度。 2.红色液柱越高,温度就越高,
红色液柱越低,温度就越低。 3.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谁比0 ℃低得更多谁就更低。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85页1、2、3题。
探究新知
零上5℃在0 ℃以上, 零下2 ℃在0 ℃以下。
零上5℃
零下2℃
探究新知
零上 零下
科学家把水结冰 的温度定为0℃。
温度计以0 ℃ 为零上和零下 的分界线。
探究新知
在温度计图中标出下面城 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漠河:零下17 ℃ ~零下5 ℃ 西安:0 ℃ ~6 ℃ 台北:17 ℃ ~6 ℃ 拉萨:零下4 ℃ ~12 ℃
温度
祥福小学 李乔
激趣导入
北京:零下2 ℃ ~5 ℃ 漠河:零下17 ℃ ~零下5 ℃
西安:0 ℃ ~6 ℃ 台北:17 ℃ ~6 ℃ 拉萨:零下4 ℃ ~12 ℃
温 请度 你的 试单着位读是出℃这几读个作城:市摄的氏温度 。
探究新知
请你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小组合作(3分钟)
探究新知
北京:-5℃
拓展提高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哈尔滨 西安 杭州
拉萨
香港 台北
最低气温
-10℃ -8℃ -2℃ -19℃ 0℃
2℃
最高气温
-3℃
-2℃ 4℃
-4℃
5℃
7℃
1.把各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从低到高排列起来。
-19 ℃﹤-10 ℃﹤-8 ℃﹤-2 ℃﹤0 ℃﹤2 ℃
2.把各个城市的最高气温从高到低排列起来。 7 ℃﹥5 ℃﹥4 ℃﹥-2 ℃﹥-3 ℃ ﹥-4℃
同桌比一比 谁的小手最巧
探究新知
在温度计图中标出下面城
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5 17
漠河
6 0
西安
17 6
台北
12 4
拉萨
探究新知
填一填,说一说, 哪个温度最低? 零下2℃ 零下4℃ 零下17℃ ( -2 )℃ ( -4 )℃ (-17)℃
探究新知
填一填,说一说, 哪个温度最低?
零下2℃ 零下4℃ 零下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