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军服设计师
中国军装的变迁史(组图)

中国军装的变迁史(组图)中国军装的变迁史(组图)发帖人:打酱油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受客观条件限制,人民军队的军服式样单调、品种单一,基本上只能维持最低的功能需要。
建国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军队建设发展的需要,人民解放军军服先后进行了十余次调整改革,是换代最多的军需装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军军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目前已基本实现制式统一化、品种系列化、功能综合化、号型标准化,整体装备水平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0”式军服第一次全军统一服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开始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很快由单一军种发展为陆、海、空诸军兵种合成军队。
军队供应方式也由分散的就地筹措、取之于敌,转变为主要依靠国家集中统一供应。
为适应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尽快统一全军服装,以利于全军统一编制、统一指挥。
为此,总后勤部组织专门人员对军服制式进行了研究,结合我军实际,提出军服的式样、颜色、用料,并设计了新的帽徽。
由于当时时间很紧,来不及系统研究,军服式样比较简单。
其中,陆军主要是仿效苏联军队的军服式样,海军参考了国民党军队的军服,空军仿效中山装。
经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亲自审定,1950年1月4日中央军委批准实行新的军服样式,简称“50式”军服。
50式军服是解放后我军第一次全军统一装备、统一制式、统一标准的军服。
统一的军服有利于统一组织生产供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全军整齐划一、统一指挥管理,对于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意义非凡。
50式军服按陆、海、空三军,干部、战士,男军人、女军人,夏服、冬服等区分。
全军干部、陆空军战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陆空军战士夏服上衣为套头式,紧袖口;全军女军人夏服为连衣裙,冬服为列宁服。
陆、海、空军佩带统一制式的“八一”五角星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
50式军服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分为不同军种的服装,其中,空军服装样式和陆军基本相同,只是颜色不同;而海军则完全自成体系,与陆、空军完全不同。
涨知识:解放军军服经历15次变迁发展史,一定有你的记忆

涨知识:解放军军服经历15次变迁发展史,一定有你的记忆新中国成立后,军队制服进行了多次变迁,军服款式从简到繁,军服材料从低端到高级,军服功能从单一到完备,军服改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首要因素就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整体发展水平,建国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给军服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是军队作战思想与军服设计观念的进步;第三是中国外交发展尤其是军事交流的程度推动了军服改革;第四个因素是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人民军队军服历经国民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历史阶段。
由于环境所限,绝大部分军服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
1949年1月,在解放战争后期新中国成立之前,军委后勤部开始着手制作统一全军军服款式。
新中国从成立到现在前后进行了15 次军服改革调整,按时间分分别是50式、55式、58式、62式、65式、71式、74式、78式、85式、87式、97式、99式、04式、05式和07式,其中成体系换发的军服有50 式、55 式、65 式、85式、87式以及07式。
下面以时间为轴线,对不同时期的军服变迁进行介绍、分析。
50式军服——首次统一军服制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开始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很快由单一军种发展为陆、海、空三大军种。
中央军委于1950年1月4日批准实行新的军服样式,这是我军第一次统一装备、统一制式、统一标准的制式军服,开创我军拥有军种服装的历史,简称“50式”军服。
款式分为干部、战士、男、女4 种。
在单衣标准方面,干部是开襟式,战士是套头式,女兵为连衣裙,男女均戴大檐帽。
55式军服——第一套军衔服装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全军从当年10月1日开始,着新式军衔服装——“五五”式军服。
这是我军军服史上一次较大的改革,首次突破了我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军衔服分为礼服和常服两类,军衔和勤务识别标志也比较系统,使我军军容仪表有了较大的改善。
55 式军服分常服、礼服两种,所有人员配发常服,校级以上军官加配礼服。
浅谈军服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军服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作者:葛欣桐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2期摘要:服装的传统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特征,并且其内在是值得人们深入的不断探索与研究的,并且运用到现代日常生活中去的。
现代的服装设计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经过自身的文化修养与精神气息把作品升华到另一个层面,使精神与心灵相结合,既是对服装风格、款式的一种创新探索,同时也是对服装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经过艺术加工,无论使穿着者还是欣赏者都站在美的角度去体会,让生活更有他该有的味道,正如艺术一样,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最终又回归生活,将军服文化及历史战争进行理性和感性的分析,进行重新组合,使现代女装设计在具有现代感的同时,也能够充分的表达独特的艺术气质,展现女性特有的精神面貌及时代韵味。
关键词:军服元素;服装设计1、现代军服元素的情感表达在军服风格的服饰以其独有的精神气质,特有的服装风格魅力征服着穿着者的内心。
在心理学的研究,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社会的,在服装,生理需要是冷的需要温暖,保护身体。
社会需要的是个人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尊重的需要归属感的追求。
因此,在不出现一种服装风格的服装选择理由的人,更因为它包含的意义,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打扮的意味象征着与人的价值认可感、情感、对社会事物的立场有密切关系。
其中价值认可反映了人们但愿从打扮中获取如何的满足,它确定了人们所选择的的穿戴方式,而立场便是一种价值判断和活动趋向,军装元素的服装跟表达心理的军事方面,在对士兵的整体价值判断的社会集团,也部分满足佩戴者的自我保护和自我认同。
应用程序是在服装更均匀的元素想借用服装这个载体来反映现实生活和精神境界,它创造的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产品。
在这个看似和平的时代,是统一样式的服装是一种勇气,信心和力量感,吸引着每一个人,尤其是女人。
军服似乎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时尚界的大多数人,设计师们无法抵挡那特有的魅力,那些硬朗的线条,夸张的扣子设计,口袋等这些元素与女性妩媚的身体相遇,必然会绽放出奇特的花火。
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材料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首先,真诚的欢迎省市的各位领导和专家来公司传经送宝,检查和指导公司的工业设计创新工作,我们将虚心学习,力争把公司的工业设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下面我将我们公司工业设计中心的建设情况作一个汇报:第一部分,公司基本情况介绍际华三五三六职业装有限公司(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六工厂),原军队一级企业,现隶属于世界500强的新兴际华集团,是国务院评定的行业50家最大企业之一,拥有48年专业从事军需被装产品、各类职业服装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服务的历史,是国家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基地,国家规定的14个统一着装行业服装供应骨干企业,国家特种劳动防护服定点生产企业,中国民政部应急救灾产品定点设计和生产单位,四川省应急保供重点联系企业;西南地区产品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职业服装生产企业,公司注册资本亿元,员工1600多人,年生产军警制服、职业服装400万套/件/条;公司军警制服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约8%;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
公司是全国两家生产07式全系列新式军服的企业之一;全国服装百强企业,国家认定的“创新型企业”,全国质量诚信示范单位,西部唯一一家被中国服装协会邀请参加职业服装标准制定、研讨和会审的企业(全国被邀请的企业仅6家),四川省优秀职业装生产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
曾先后为我军的200多位将军量身定制军服,设计便装,参与了07式新军服、06式铁路制服、2011新式保安制服、2011中国联通制服、南方电网等职业服装的设计开发,协同设计和研制军品标准、行业标准11份,为川威集团、四川石油石化、川矿集团、兰炼石化、陕西延长集团等国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设计生产过职业工装。
公司的军品质量连续十年全军统检排名第一;拥有国家授权的专利成果27项;公司在行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一是领先的职业装生产模式示范:首创并实施了逐人量体、样服套穿、号型归并、统一生产、配份发送、集中售后服务的职业装生产模式。
中外服装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工程大学

第一章测试1.“十字型、整一性、平面化,”是西方服装结构特征。
A:错B:对答案:A2.中国服装史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环境中发展的。
A:错B:对答案:B3.服装史是一部不同地域人类的风俗史,因为()A:地域的差异B:社会习俗的不同C:人类居住环境D:民族的不同答案:ABCD4.学习《中外服装史》还需涉及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如()A:哲学B:文化艺术C:宗教D:经济科技答案:ABCD5.中国传统服装从结构特征看,其特征为()A:立体形B:平面化C:十字型D:整一性答案:BCD第二章测试1.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一枚古针。
A:对B:错答案:A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饲养家蚕和制作丝绸的国家。
A:错B:对答案:B3.胡服的形制特征为:短衣、长裤、革靴、裹腿,款式窄紧,便于活动。
A:错B:对答案:B4.商朝时期,服装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
A:对B:错答案:A5.春秋战国时期,服装上最明显的变化为()的盛行,胡服的出现。
A:深衣B:袍服C:汉服D:长衫答案:A6.下列那项不属于冕冠的组成部分()A:笄、纽B:旒、黈纩C:丝、紘D:綖板、充耳答案:C第三章测试1.“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制国家。
A:对B:错答案:A2.男子在袍服的里面会穿内衣,称为中单。
A:错B:对答案:B3.秦汉时期,男子袍的特点为()A:上衣下裳连属B:交领C:“张袂成荫”D:右衽答案:ABCD4.秦汉时期的女子,由于绾髻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古人给这些髻式起了不少新鲜的名称()A:迎春髻B:垂云髻C:倭堕髻D:双环望仙髻答案:ABC5.汉代流行的“堕马髻”是由谁发明的()A:卫子夫B:赵飞燕C:蔡文姬D:孙寿答案:D第四章测试1.以下哪些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的着装风尚?A:戴冠B:褒衣博带C:扎巾D:长衫为尚答案:ABCD2.魏晋时期女子在腰间穿一个(),主要是用来束腰的,款式长短不同叫法略有不同。
军旅元素在休闲装设计中的运用

军旅元素在休闲装设计中的运用作者:徐强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徐强(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系,福建福州 350108)摘要:本文介绍了军装的总体风格特点,分析了军旅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和各大品牌军旅元素运用情况,提出了军旅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趋势。
关键词:军旅元素;休闲装;设计;运用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4-0173-02一、军服概述军服是军人穿着的制式服装,是军人的外在标志。
军服不仅是战士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战备物资,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军人的相互关系和精神风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水平,是国威、军威的具体标志。
质量优良、样式美观、功能完善的军服,不仅能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可以振国威、壮军威、鼓士气,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军服在不断地变革着,军服的作用也在不断地扩展;随着世界军服发展大趋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未来军服的识别功能将越来越丰富,军服上可佩戴姓名牌、军种胸标、年度、级别资历章和功勋章以及绶带、臂章等服饰标志。
同时,军服又不单纯起识别象征作用,而是朝着识别、象征、调节、防护等综合性功能发展,朝着系列化方向发展。
二、军旅风格服装元素特点(一)面料军装面料不同于一般的服装面料,不但要注重其装饰性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其功能性。
一种军装面料的研制开发首要考虑的是其功能性,看他的色彩能不能起保护作用,穿着是不是舒适,是不是具有耐磨性能等。
军装具有粗犷硬朗和功能性极强的特点,在休闲装的设计中很多品牌都用到了这点。
军装面料主要有卡其、迷彩和马裤呢。
卡其的主要特点是斜纹组织的棉型织物,吸湿透气耐磨;迷彩是特殊印花的一种,军用迷彩有纯棉、涤棉混纺等不同的类别,根据需要可通过后处理增加防水、防火等特殊功能;马裤呢属于精纺毛织物中身骨最重的品种,质地厚实,呢面光洁,挺括有弹性,坚固耐磨。
中山装的历史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
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犹如江河决堤,咆哮奔腾,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亿万华夏儿女振兴中华的伟业,从此开始,并发展壮大。
作为辛亥革命未竟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回顾辛亥革命百年历程,“中山装”承载着光荣的历史记载着民族的复兴史。
然而,对襟、立翻领、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特色鲜明的中山装到底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至今仍未有定论。
有机缘,当本刊编者与服装设计师刘湄女士相遇,谈及中山装这个似乎有了定论的话题,刘湄女士却另有发现,说起来,与其外祖父孟步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且,孟步云的长女孟石兰作过送宋庆龄的秘书,健在的次女孟夏兰即刘湄之母常常回忆往事,促使刘湄走进了遥远的历史。
孟步云何许人也?——被遗忘的终然会再次闪耀人间孟步云(1867-1932),字履青。
居住在祁县下闫灿村。
十六岁时因家贫习商。
旅即弃商就儒,刻苦自励,锐志典籍。
十八岁入邑痒,未几假馆本邑,授徒以自给。
光绪二十年中举人,三十一年任隰洲学正,后充军农林学堂算学练习。
三十三年在太原西夹巷创办女子速成师范及小学各一个班。
同年秋又创办公立工艺局,纺织棉布,抵制洋货。
辛亥起义,为义勇军赶制军服。
民国七年,当局提倡教育,在孟氏创办的女校基础上改为公立女校,设备日臻完善。
步云仍主持校务。
十二年夏成立“天文适用学会”,并创办简易天文传习所,由孟氏主持并任教。
十四年筹办女子初中一班,十五年开第二班,十六年设立女子政法学院,聘名流任教。
二十年改为公立女学为光华女子中学,仍由孟氏主持。
孟氏是我省提倡女子天足的第一人,以倡导妇女天足和兴办女校为己任。
在光绪年间,组织同志多人,成立“天足总会”,在各地设有分会。
通过印发材料,集会讲演,广泛宣传提倡天足,解放妇女,并先从他自己家作起。
他办的女校,完全录取天足幼女。
他早在隰洲学办正所,便助妻郭氏办起女子学堂。
这是我省最早的女校。
1937-1949国民革命军军服图册

1937-1949国民革命军军服图册A:中国,1937年A1:二等兵,第7集团军第72师,北平至绥远铁路,中国,1937年8月战争早期面对日军的攻击只有少数部队进行了轻微抵抗,第72师就是其中一支。
它的这名士兵穿着经常被描述为“北方中国”部队的军服,其大盖帽是德国式的,使用轻质棉制造,帽顶和脖带为棕色皮革材料。
他的制服和裤子采用与轻质卡其棉稍有不同的面料,绑腿也是同样材质。
士兵配备很轻的装备,其中包括少见的中国早期版本水壶和子弹袋,后者是用于装他的德国MP28-II式冲丅锋枪弹夹的,而MP28-II式冲丅锋枪是国丅民党政府大量装备的一种很重要的武器。
另外他胸前的皮袋子是装冲丅锋枪的装填工具的,并通过背带和腰带固定。
A2:下士,第88师,上海,1937年一些接受过德国训练的国军最好的师,在保卫上海的无用战斗中虽然表现勇敢,却无奈的被消灭,第88师就是这样一支部队。
作为对蒋介石最忠诚的师之一,国丅民党政府同意用有限的资源为它的成员提供良好的服装和装备。
这名士兵戴左侧有青天白日帽徽的德国M35式钢盔。
领章显示他的军衔,胸前部分被遮挡的布制鉴定牌则标注着他所在部队的详细资料、他的服役时间以及他的指挥官。
此外,他的巨大的帆布腰包是用来装他的捷克造ZB26式轻机丅枪的子弹的。
A3:二等兵,第56师,上海,1937年图中士兵的钢盔是一种中国陆军所使用的罕见款式,但在前线它经常能被看到。
略微像“平顶版”的德国钢盔的这种产品较粗糙且形状经常不一致,其中一些在前面有浮雕式的青天白日帽徽。
他左肩斜挎的卷起的毯子实际上是灰棉制造的,并可用于装干粮,而右肩挎的帆布背包可以装一些士兵的个人物品,由于缺乏帆布子弹袋,这个包也可以装他的汉阳88式步丅枪的子弹。
A4:中士,第29军第37师,卢沟桥,1937年7月当抗战爆发时,第29军正驻扎在北平近郊。
这名士兵属于这个军最精锐的部队“大刀队”。
这些大刀手在冲丅锋枪的掩护下潜入日军阵地砍杀了大量敌军,而另外一些部队在投入战斗时则一手持大刀一手持手丅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军服设计师
杨贺雄,2012年7月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同年在兰州军服服务中心担任新产品研发中心设计师,主要负责军品的研发设计工作。
积极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武警被服研究所、空军特体中心的军需新产品设计研发科研项目(新式飞行服设计、军需防寒服、海军舰艇防阻燃服等),而且参与设计开发了特种行业的防护用品。
我们设计研发的防水帽已经用于军队皮帽生产。
在公司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合理意见。
2013年3月被中国服装协会邀请参加了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
2014年9月参与了中国APEC峰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宾护卫队服装的研发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