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数据分析处理-期末大作业-试题H

合集下载

石油化工分析考试题库

石油化工分析考试题库

石油化工分析考试题库(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二章元素定量分析1.重量法测碳氢流程如下图,试问:烧碱石棉、Mg(ClO4)2、AgMnO2、Ag、MnO2等物质在测定中起什么作用图:高锰酸银热分解产物测定碳氢装置示意图1-干燥塔,2-Mg(ClO4)2,3-烧碱石棉,4-铂舟,5-小套管,6-高锰酸银热分解产物,7-电炉,8-银丝,9-MnO2答:烧碱石棉为二氧化碳吸收剂;无水高氯酸镁为吸水剂;高锰酸银热分解产物为催化剂;Ag作吸收剂,排除卤素和硫的干扰;MnO2作吸收剂,排除氮氧化物的干扰。

2.测定油品中氮含量的方法有几种,并讨论其应用范围?答:测定氮的方法有:(1)杜马法适用于高沸点馏分油、渣油、原油等,适用面广,可以分析大多数有机氮化物,是一种公认的定氮方法,常作为其他方法准确度的衡量标准。

但不能测微量氮。

(2)克达尔法适用于高沸点馏分油、残渣油、高含氮化合物,但不能测微量氮。

(3)镍还原法适宜重整原料油中痕量氮的测定,不适合测定重质石油馏分和黏稠的试样。

(4)微库仑法的适用于轻质油品中氮含量的测定,氮含量为~3000mg/kg 时,可得到满意结果。

但当S>5%时,有干扰。

(5)化学发光法有利于重质石油产品氮含量的测定。

3.简述克达尔法定氮原理,其中浓硫酸中加入硫酸钾的作用?加入锌粉或葡萄糖的作用?用汞或汞盐作催化剂时,为什么要加入硫代硫酸钠?答:(1)测定氮方法原理是:将含氮有机物用浓硫酸煮沸分解,其中的氮转变为硫酸铵。

再用氢氧化钠碱化,使硫酸铵分解。

分解产物用水蒸气蒸馏,蒸出的氨气用硼酸溶液吸收。

最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2)加入硫酸钾的作用,是为了使反应液沸点从290℃提高至460℃以上,以便提高煮沸温度,促使有机氮定量转化为硫酸铵。

(3)加入锌粉或葡萄糖的作用,作还原剂,使氮定量转化为氨。

(4)加入硫代硫酸钠的作用,因为用汞或汞盐作催化剂时,在反应过程中汞和氨会形成不挥发的硫酸铵汞,在蒸馏之前常加入硫代硫酸钠或硫化钠,用来分解络合物,以免结果偏低。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在化工学习的过程中,期末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

通过期末试题的设计和答案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的示例,希翼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匡助。

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化学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进行B. 化学反应是物质的转化过程C. 化学反应只能在液体中进行D. 化学反应不会释放能量答案:B. 化学反应是物质的转化过程解析: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通过化学反应,原有物质的化学键断裂并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使物质发生转化。

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化学反应的迹象?A. 温度变化B. 颜色变化C. 气体的生成D. 物质的凝固答案:D. 物质的凝固解析:化学反应的迹象包括温度变化、颜色变化、气体的生成等,物质的凝固属于物态变化,不是化学反应的迹象。

二、填空题1.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____ + ____答案:2H2O解析:这是水的合成反应方程式,2个氢气和1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水份子。

2.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____关系。

答案:正比解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化学平衡是什么?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仍在进行,正反应速率相等。

解析: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虽然反应仍在进行,但是正反应速率相等,系统中再也不有净反应产生。

2. 请简要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温度:温度升高会增加份子的平均动能,使得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增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 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物份子之间的碰撞频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化工作业考试题库完整

化工作业考试题库完整

化工作业考试题库完整以下是一份完整的化工作业考试题库,供学生参考使用:第一章:化学反应动力学1. 什么是反应速率?它有哪些影响因素?2. 描述反应速率的指数幂律方程及其含义。

3. 什么是活化能?如何用 Boltzmann 方程来描述它?4. 描述反应阶数的含义,并分别讨论一阶反应和二阶反应的特点。

5. 什么是反应机理?用反应机理的概念解释链反应的过程。

第二章:物理化学基础1. 描述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机制。

2. 什么是理想气体?描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推导过程。

3. 描述 Gibbs 自由能的概念,以及用 Gibbs-Helmholtz 方程来计算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4. 描述几种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因素,并以 Haber-Bosch 反应为例进行分析。

5. 描述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强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并介绍Kohlrausch 定律。

第三章:有机化学基础1. 描述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规则。

2. 描述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

3. 描述芳香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反应,并以苯为例进行分析。

4. 什么是立体化学?描述立体异构体的分类及其研究方法。

5. 什么是碳碳键的形成?描述常见的碳碳偶联反应及其应用。

第四章:化工原理1. 描述反应器的类型和基本原理,并以批式反应器为例进行分析。

2. 描述气体吸收和起泡塔的原理,并以填充塔为例进行分析。

3. 描述浓差极化现象及其应对措施,以及电渗析和气体渗透的原理。

4. 什么是沉淀反应?以硫化亚铁沉淀法为例进行分析。

5. 描述反应热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并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进行分析。

以上是该考试题库的全部内容。

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化工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含主观题)

化工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含主观题)

化工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含主观题)化工系统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含主观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1.过程是对原料进行某些物理或化学变换,使其性质发生预期变化,以下哪个不属于过程的范畴()A.烃类分离B.烃类裂解C.不锈钢棒加工成螺栓D.海水晒盐2.某换热系统,当I1=0时,温度区间之间的最小传热负荷为-200kW,最后一个温度区间输出负荷为60kW,则该系统的最小加热负荷和最小冷却负荷是多少kW?()A.0,60B.200,60C.200,260D.0,2603.输送剧毒介质管道的管材质量证明书应有()检测结果,否则应进行补项试验。

A.外观B.磁粉C.厚度D.超声4.正常生产时,工程师不能选择哪个变量作为优化变量()A.设备操作压力B.反应器温度C.塔的进料位置D.泵的输入功率5.计算机是利用哪一种图来识别过程系统的结构信息()A.原则流程图B.节点-边有向图C.方框图D.以上3种图形均可6.在对炼油厂进行生产计划优化时,下面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约束条件包括各设备的物料平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产品供求量等B.一股物料分成多股去向不同的设备时每个去向都必须设置为变量C.在目标函数中,数值是固定值的变量可以忽略,只保留可变变量,不会对最优解产生影响D.可以把系统中所有的选定的独立变量作为优化变量7.换热网络中有一股热流热容流率为4kW/K,温度从180→80℃;另一股冷流热容流率为2kW/K,温度从80→160℃;系统的最小允许传热温差为20℃,这两股物流的最大可交换热量是多少kW?热量富裕的物流换热开始或者结束的温度点是多少℃?()A.160,140B.320,100C.100,160D.120,1608.液相混合物中有5mol/h的A与10mol/h的B,温度为40℃,压力为1MPa。

进入反应器后发生液相化学反应生成产物C,要控制产物C 的收率,你能调节哪些变量?()A.反应温度B.反应压力C.出口物料冷却温度D.什么都控制不了9.一股有8个组分的物流,被分割成5股,可写出的独立物料平衡方程数量是几个?()A.4B.5C.6D.710.一股有8个组分的物流,其自由度等于()A.8B.9C.10D.1111.某节点相邻矩阵中第3列没有非零元素,则说明该列对应单元输入()A.孤立单元,与其它单元无关B.无法解释C.输入端单元D.输出端单元12.压力容器制造质量应由企业()负责。

化工基础数据试题库及答案

化工基础数据试题库及答案

化工基础数据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物质能用铝容器保存的是()。

A、稀硝酸B、冷浓硫酸C、冷浓盐酸D、稀硫酸正确答案:B2、封闭系统经任意循环过程,则()。

A、Q=B、W=C、Q+W=D、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C3、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KB、减压C、减小E的浓度D、降温正确答案:D4、pH=3和pH=5的两种HCl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是()。

A、3B、33C、4D、8正确答案:B5、盛烧碱溶液的瓶口,常有白色固体物质,其成分是()。

A、氧化钠B、碳酸钠C、过氧化钠D、氢氧化钠正确答案:B6、真实压力比大气压高出的数值通常用下列那一项表示()。

A、压强B、绝对压强C、真空度D、表压正确答案:D7、氯化氢的水溶性是()。

A、难溶B、极易溶C、微溶D、易溶正确答案:B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A、甲醇B、硫酸钠C、氯化钙D、碳酸氢钠正确答案:D9、理想气体经历绝热自由膨胀,下述答案中哪一个正确()。

A、△U=O,△S<OB、△U>O,△S>OC、△U=O,△S>OD、△U<O,△S<O正确答案:C10、用乙醇生产乙烯利用的化学反应是()。

A、氧化反应B、水和反应C、脱水反应D、水解反应正确答案:C11、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包含四步操作:①加热盛有氧化铜的试管,②通人氢气,③撤去酒精灯,④继续通入氢气直至冷却,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正确答案:C12、工业上生产乙炔常采用()。

A、电石法B、煤气化法C、煤液化法D、乙醛脱水法正确答案:A13、用Na2S23滴定I2,终点颜色是()。

A、无现象B、无色变蓝色C、蓝色出现D、蓝色变无色正确答案:D14、化工企业对污水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其中化学处理法包括()。

化工基础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化工基础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化工基础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化工基础期末考试试题汇总一、选择题1.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传热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对流- B. 辐射- C. 传导- D. 蒸发2. 以下哪个不是化工单元操作?- A. 蒸馏- B. 萃取- C. 聚合- D. 过滤二、填空题1. 化工生产中,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的过程。

2. 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通过物理方法分离的过程。

三、简答题1. 简述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三种分离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2. 描述化工反应器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四、计算题1. 某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A的摩尔质量为40g/mol,反应后生成产品B的摩尔质量为60g/mol。

若反应器中原料A的摩尔数为2mol,求反应后生成的产品B的摩尔数。

2. 假设一个化工反应器的体积为1立方米,其中装有气体,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

若反应器内的压强为1atm,温度为298K,求反应器内气体的摩尔数。

五、论述题1. 论述化工生产中能量平衡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 讨论化工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化工基础理论来预防和控制化工事故。

六、案例分析1. 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纯度下降,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描述一个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并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化工基础理论来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

七、实验操作题1. 描述如何使用蒸馏塔进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并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操作要点。

2. 简述如何通过实验测定某溶液的pH值,并解释实验原理。

八、综合应用题1. 假设你是一名化工工程师,需要设计一个生产流程,以生产一种新型化工产品。

请描述你的设计思路,并说明如何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2. 讨论在化工生产中,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来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

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2012化工分析试卷期末答案

2012化工分析试卷期末答案

2012-2013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分析试卷_________部班级姓名得分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D )(A)0.060 (B)0.0600 (C)pH = 6.009 (D)0.60002在下列数据中,两位有效数字的是(B)(2) 0.140 (3) 1.40 (3) K a=1.40×10-4 (4) pH=1.40(A)1,2 (B)3,4 (C)1,4 (D)2,33 醋酸的p K a = 4.74,则K a值为(A)(A) 1.8×10-5(B) 1.82×10-5(C) 2×10-5(D) 2.0×10-54 OH-的共轭酸是(B)A. H+B. H2OC. H3O+D. O2-5 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 a与K b的关系是(B)A. K a·K b=1B. K a·K b=K wC. K a/K b=K wD. K b/K a=K w6 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小的是(A)A. 0.1 mol·L-1 NH4OAc溶液B. 0.1 mol·L-1 NaOAc溶液C. 0.1 mol·L-1 HOAc溶液D. 0.1 mol·L-1 HCl溶液7 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时,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配位原子数是(C)A. 2B. 4C. 6D. 88 以EDTA作为滴定剂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A. 在酸度高的溶液中,可能形成酸式络合物MHYB. 在碱度高的溶液中,可能形成碱式络合物MOHYC. 不论形成酸式络合物或碱式络合物均有利于络合滴定反应D. 不论溶液pH的大小,在任何情况下只形成MY一种形式的络合物9 铬黑T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p K a2=6.3 p K a3=11.6H2In- HIn2- In3-紫红蓝橙它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显红色,则使用该指示剂的酸度范围是(B )A. pH < 6.3B. pH =6.3~11.6C. pH > 11.6D. pH = 6.3±110 用EDTA 滴定Mg 2+时,采用铬黑T 为指示剂,溶液中少量Fe 3+的存在将导致(C )A. 在化学计量点前指示剂即开始游离出来,使终点提前B. 使EDTA 与指示剂作用缓慢,终点延长C. 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无法确定终点D. 与指示剂形成沉淀,使其失去作用11 Ox-Red 电对,25℃ 时条件电位(θ'ϕ) 等于(C ) A. Red ox θlg 059.0a a n +ϕ B. Redox θlg 059.0c c n +ϕ C. ox Red Red ox θlg 059.0αγαγϕ⋅⋅+n D. RedRed ox ox θlg 059.0αγαγϕ⋅⋅+n 12 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使反应进行完全(反应程度>99.9%),必要条件为≥-''θ2θ1ϕϕ(B ) A. 2121059.0)(2n n n n + B. 2121059.0)(3n n n n + C.2121059.0)(3n n n n ++ D. 2121059.0)(4n n n n ++ 13反应 2A ++ 3B 4+ → 2A 4++3B 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D ) A. 2θBθA ϕϕ+ B. 56)2(θB θA ⨯+ϕϕ C. 532θB θA ϕϕ+ D. 523θB θA ϕϕ+(D ) 14 用Ce 4+滴定Fe 2+,当体系电位为1.44 V 时,滴定分数为(C )已知:' θCe /Ce 34++ϕ=1.44 V ,'θFe /Fe 23++ϕ=0.68 VA. 0B. 50%C. 100%D. 200%15 配制Fe 2+ 标准溶液时,为防止Fe 2+ 被氧化,应加入(B )A. H 3PO 4B. HClC. HFD. 金属铁二、填空题1 为降低某电对的电极电位,可加入能与 氧化 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若要增加电极电位,可加入能与 还原 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国家开放大学应用化工技术期末大作业:工业分析检测技术

国家开放大学应用化工技术期末大作业:工业分析检测技术

天津开放大学20 --20 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姓名:学号:成绩:考试科目:工业分析检测技术试卷号:2654 考试时间:年月专业名称:应用化工技术考核方式:开卷答卷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业分析检测技术是分析化学在中的具体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2. 是电阻率的倒数,指距离1cm和截面积1cm2的两个电机之间所测溶液的导电能力。

3.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以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

4. 是在好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

5.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生产的热量,以符号Q表示,也称为。

6.工业气体根据气体的组分,可分为和。

7. 是根据不同气体具有热传导能力的原理,以通过测定混合气体的热导率来推算其中某些组分的含量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方法。

8.测定硅酸盐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较多,通常采用和。

9.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称为。

10.对化工生产中间产品的分析称为,简称中控分析。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检测物质的标准可以分为()A 4类B 5类C 6类D 7类2. 客观评价一个分析方法的优劣,通常有三项指标,是()A 检出限、试验方法和准确度B 检出条件、精密度和准确度C 检出限、精密度和重复性D 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3. 下列()不属于水质指标A生物指标 B物理指标 C化学指标 D微生物学指标4. 测定不稳定成分的水样采集方法应该()。

A取好样后密封保存,送到实验室检测B采集完水样后马上送到实验室检测C现场取样,随取随测D以上方法都可以5. 水中pH的测定是以( )为参比电极。

A玻璃电极 B饱和甘汞电极 C膜电极 D铂电极6. 用酸度计测定水样的pH值之前,要先用标准()溶液进行pH校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一)设回归方程的形式为:),(182,13322110⋯=+++=i x b x b x b b u i i i i ,其矩阵形式的正规方程组为:⎪⎪⎪⎭⎫ ⎝⎛=⎪⎪⎪⎭⎫ ⎝⎛⋅⎪⎪⎪⎭⎫⎝⎛y y y l l l b b b l l ll l l l l l 321321333231232221131211。

令[]L l l ll l l l l l =⎪⎪⎪⎭⎫⎝⎛333231232221131211,即[]⎪⎪⎪⎭⎫ ⎝⎛=⎪⎪⎪⎭⎫ ⎝⎛⋅y y y l l l b b b L 321321,则:[]⎪⎪⎪⎭⎫ ⎝⎛⋅=⎪⎪⎪⎭⎫⎝⎛-y y y l l l L b b b 3211321;令[][]1-L C =,则:)3,2,1(31==∑=j l C b i iy ji j ,j j j x b Y b ∑=-=310。

其中:()()3,2,1,1181181181=⎪⎭⎫⎝⎛⎪⎭⎫ ⎝⎛-⋅=∑∑∑===t s x x n x x l i ti i si i ti si st ,()()3,2,11181181181=⎪⎭⎫⎝⎛⎪⎭⎫ ⎝⎛-⋅=∑∑∑===s Y x n Y x l i i i si i i si sy 。

计算过程的中间数据列于表1中。

表1计算过程的中间数据ix 1x 2x 3Yx 1·x 1x 1·x 2x 1·x 3x 2·x 2x 2·x 3x 3·x 3x 1·Yx 2·Yx 3·YY 2u i()2Y u i-1 0.4 53 158 64 0.16 21.2 63.2 2809 8374 24964 25.6 3392 10112 4096 65.41 251.94 2 0.4 23 163 60 0.16 9.2 65.2 529 3749 26569 24 1380 9780 3600 68.71 157.88 3 3.1 19 37 71 9.61 58.9 114.7 361 703 1369 220.1 1349 2627 5041 53.56 768.14 4 0.6 34 157 61 0.36 20.4 94.2 1156 5338 24649 36.6 2074 9577 3721 67.19 198.605 4.7 24 59 54 22.09 112.8 277.3 576 1416 3481 253.8 1296 3186 2916 59.55 472.27 6 1.7 65 123 77 2.89 110.5 209.1 4225 7995 15129 130.9 5005 9471 5929 61.08 407.75 7 9.4 44 46 81 88.36 413.6 432.4 1936 2024 2116 761.4 3564 3726 6561 64.17 292.62 8 10.1 31 117 93 102.01 313.1 1181.7 961 3627 13689 939.3 2883 10881 8649 77.95 11.10 9 11.6 29 173 93 134.56 336.4 2006.8 841 5017 29929 1078.8 2697 16089 8649 89.81 72.85 10 12.6 58 112 51 158.76 730.8 1411.2 3364 6496 12544 642.6 2958 5712 2601 79.35 3.72 11 10.9 37 111 76 118.81 403.3 1209.9 1369 4107 12321 828.4 2812 8436 5776 77.91 11.37 12 23.1 46 114 96 533.61 1062.6 2633.4 2116 5244 12996 2217.6 4416 10944 9216 99.41 328.90 13 23.1 50 134 77 533.61 1155 3095.4 2500 6700 17956 1778.7 3850 10318 5929 102.30 442.04 14 21.6 44 73 93 466.56 950.4 1576.8 1936 3212 5329 2008.8 4092 6789 8649 90.30 81.34 15 23.1 56 168 95 533.61 1293.6 3880.8 3136 9408 28224 2194.5 5320 15960 9025 107.28 676.15 16 1.9 36 143 54 3.61 68.4 271.7 1296 5148 20449 102.6 1944 7722 2916 67.08 201.49 17 26.8 58 202 168 718.24 1554.4 5413.6 3364 11716 40804 4502.4 9744 33936 28224 119.20 1437.80 18 29.9 51 124 99 894.01 1524.9 3707.6 2601 6324 15376 2960.1 5049 12276 9801 112.74 990.14 Σ215758221414634321.0210139.527645350769659830789420706.26382518754213129914636806.11算出矩阵[L ]为:[]⎪⎪⎪⎭⎫ ⎝⎛=⎪⎪⎪⎭⎫⎝⎛=355723364120033643155.7781085.61112001085.6111752.96333231232221131211l l ll l l l l l L ,其逆矩阵为:[][]⎪⎪⎪⎭⎫⎝⎛=⎪⎪⎪⎭⎫⎝⎛==0.000031260.00003299-0.00000097-0.00003299-0.000437480.00024835-0.00000097-0.00024835-0.000724933332312322211312111-c c cc c c c c c L C 。

根据表1中数据求出:⎪⎪⎪⎭⎫ ⎝⎛=⎪⎪⎪⎭⎫ ⎝⎛75932216.4443231.478321y y y l l l ,则:⎪⎪⎪⎭⎫ ⎝⎛=⎪⎪⎪⎭⎫ ⎝⎛⋅=⎪⎪⎪⎭⎫ ⎝⎛-0.16110.0834-1.7848][3211321y y y l l l L b b b ,43.6522310=-=∑=j j j x b Y b 。

即回归方程为:3211611.00834.07848.16522.43x x x u i +-+=。

下面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总变差平方和:12389.611121811812=⎪⎭⎫ ⎝⎛-=∑∑==i i i i Y n Y Q Σ,自由度:171=-=n f Σ;回归平方和:()6806.1112181i R =-=∑=i Yu Q ,自由度:3R ==k f ; 剩余平方和:5583.50R =-=Q Q Q Σ,自由度:141R =--=-=k n f f f Σ;回归方差:2268.704RR 2R==f Q S ,剩余方差:398.8212==f Q S ,方差比:69.522R ==S S F 。

显著性水平α=0.05,查表得:()34.3,R f =αf f A ,,由于F >A f ,可认为回归方程有效。

下面检验自变量的显著性:由iii i c b Q 2=,2S Q F i i =,求出Q i 和F i 如表2所示。

表2 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i Q i F i A f (1,n -k -1,α)是否显著 1 4394.1498 11.018 3.34 显著 2 15.8979 0.040 不显著 3830.44292.082不显著由于()05.0,1411,f A F >,()05.0,1412,f A F <,()05.0,1413,f A F <,则说明x 2和x 3这两个自变量都是不显著的。

剔除F i 较小的自变量x 2,令x 3取代x 2,重新进行二元线性回归。

(二)设回归方程的形式为:),(182,122110⋯='+'+'=i x b x b b u i i i ,计算过程的中间数据列于表3中。

表3计算过程的中间数据i x 1 x 2 Y x 1·x 1 x 1·x 2 x 2·x 2 x 1·Y x 2·Y Y 2 u i ()2Y u i-1 0.4 158 64 0.16 63.2 24964 25.6 10112 4096 66.64 214.28 2 0.4 163 60 0.16 65.2 26569 24 9780 3600 67.41 192.21 3 3.1 37 71 9.61 114.7 1369 220.1 2627 5041 52.59 822.72 4 0.6 157 61 0.36 94.2 24649 36.6 9577 3721 66.83 208.685 4.7 59 54 22.09 277.3 3481 253.8 3186 2916 58.78 506.10 6 1.7 123 77 2.89 209.1 15129 130.9 9471 5929 63.48 316.81 7 9.4 46 81 88.36 432.4 2116 761.4 3726 6561 64.93 267.12 8 10.1 117 93 102.01 1181.7 13689 939.3 10881 8649 77.14 17.09 9 11.6 173 93 134.56 2006.8 29929 1078.8 16089 8649 88.42 51.03 10 12.6 112 51 158.76 1411.2 12544 642.6 5712 2601 80.71 0.32 11 10.9 111 76 118.81 1209.9 12321 828.4 8436 5776 77.61 13.49 12 23.1 114 96 533.61 2633.4 12996 2217.6 10944 9216 99.27 323.59 13 23.1 134 77 533.61 3095.4 17956 1778.7 10318 5929 102.36 444.59 14 21.6 73 93 466.56 1576.8 5329 2008.8 6789 8649 90.31 81.61 15 23.1 168 95 533.61 3880.8 28224 2194.5 15960 9025 107.63 694.32 16 1.9 143 54 3.61 271.7 20449 102.6 7722 2916 66.92 206.06 17 26.8 202 168 718.24 5413.6 40804 4502.4 33936 28224 119.32 1447.2818 29.9 12499894.013707.6 15376 2960.1122769801112.63 982.92 Σ2152214 1463 4321.02 2764530789420706.2 187542 13129914636790.21算出矩阵[L ]为:[]⎪⎪⎭⎫ ⎝⎛=⎪⎪⎭⎫ ⎝⎛=35572120012001752.96422211211l l l l L ; 其逆矩阵为:[][]⎪⎪⎭⎫⎝⎛⨯⨯⨯⨯=⎪⎪⎭⎫ ⎝⎛==---555-4222112111-102.8777101.9699-101.9699-105.8395c c c c L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