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区域地理 东亚日本 超详细解析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东亚和日本

为均匀。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气温年较差较小
原因:a.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 大 b.沿岸又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大陆性强
海洋性强
(1)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2月; (2)年平均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 (3)北海道东部沿海一带多雾,日照少,阻碍
农作物生长; 寒暖流交汇
(4)夏秋季台风,既带来降水又造成灾害。
高原高山气候
东亚气候类型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分布: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日本北部一、月气韩温国:北0部℃、以下朝(鲜寒及冷)我0国℃秦以岭上淮(河温暖 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日本南部雨韩季:国南部)及短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长区 为亚热带带季风气候。
北海道
国
经纬度位置: 130°E—145°E
旗
徽
太
本州
平 洋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九州
濑户内海 四国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大;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4)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⑴ 地形多种多样 ⑵ 主要地形及分布:
• 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 • 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
• 东部半岛和岛屿:多山地和丘陵 ,平原狭小
⑶ 地西高东低 ⑷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岛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东亚和日本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①气温何时高何时低、气温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量大小、降水季节变化)等
水文水系
水文:流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含沙量、凌汛、流速、水能 水系:流向、流程,水系形状,流域面积,河道宽窄深浅,水网密度
东亚
东亚思维导图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绝对位置
① 半球位置 • 北半球,东半温 带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西临日本海,西隔日本海 和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 鲜、韩国相望,西南隔东 海与中国相望
日本
130 ° 135 °
组成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 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多个 小岛屿组成
北海道岛
濑户内海 九州岛
千岛群岛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会有 什么影响?
岛国曲折的海岸线,多优 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 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 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等地质灾害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每年有感地震1500 多次,平均一天4~5次
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多火山、地震。
欧亚板块
富士山 3776m 陆 地
日本最高峰,是一座活火山
太平洋板块
边缘海
(日本海)
岛弧
(日本)
海沟 洋盆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说出图中数字所在区 域的气候类型
1 4
5
2 3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特征
西部内陆地区大陆 性气候显著。
西部地区深居大陆 内部,距离海洋远, 加之地形阻挡。
东部沿海地 区 季风 气候 显著
濑户内海冬夏降水少的原因: 地处冬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日本检测题(有详解)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日本(含详解)读“甲、乙两岛屿轮廓图”。
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岛屿气候的相同之处是()A.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B.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C.受海洋影响,降水较丰富D.受暖流影响,最冷月均温高于0℃2.有关乙岛所属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技发达,产品多出口国外B.矿产资源缺乏,森林覆盖率高C.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D.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左图表示日本略图,右图为日本某城市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关于日本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领土由四大岛组成,九州岛是最大的岛屿B.各大河流注入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C.渔业发达,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D.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4.图示气候资料对应的城市是()A.F B.M C.Q D.X5.1月0℃等温线在日本的纬度比中国东部的纬度高,该事实说明()A.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B.日本水田种植的分布纬度比中国东部低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D.日本雨季持续时间比中国长读“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
回答下面各题。
6.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A.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B.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C.各大河流注入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D.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7.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因为主要是( )A.日本是个群岛国家B.日本位于在板块交界处C.日本东临太平洋D.日本处在中低纬度地区8.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A.渔业发达,但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B.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单产高C.人口稠密,投入劳动力多,精耕细作D.水果、蔬菜为主要出口农产品9.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 )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B.港湾水深的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C.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富良野,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薰衣草大面积盛开,被誉为“东方的普罗旺斯(5°27′E,43°31′N)”。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世界地理--东亚和日本

(1)分析长津湖 地区夏季气温低 的原因。
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夏季 降水天数多,大气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
长津湖附近分层设色地形图图
牛刀小试
材料一: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至12月在长津湖地区与美军进行了直接较量。长津湖地 区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高原面为面积广大的玄武岩,长津湖是在断裂下陷的河谷上形 成的人工湖,最终注入鸭绿江。该地区周围多山,林木繁盛。1950年长津湖战役恰逢“拉尼娜 现象”,造成冬季频繁的寒潮大风。长津湖地区处于寒潮南下的东部通道上,风从鄂霍次克海 和日本海吹来,形成60年来极端严寒天气。 材料二:体感温度指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温指数,受气温、风速等因素影响。温度较低时,风速 越大,体感温度越低。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长期埋伏在山脊,美军基本都在河谷之中,相较 于美军,志愿军的体感温度更低。
(2) 分 析 战 争 期 间长津湖地区积 雪偏厚的原因。
拉尼娜现象,使得气候异常,提高了长津湖地区
寒潮的频率;寒潮频繁南下,风力更大,海洋蒸
发量更大;寒潮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易受高原
抬升作用,降雪更多,积雪偏厚。
长津湖附近分层50年11月至12月在长津湖地区与美军进行了直接较量。长津湖地 区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高原面为面积广大的玄武岩,长津湖是在断裂下陷的河谷上形 成的人工湖,最终注入鸭绿江。该地区周围多山,林木繁盛。1950年长津湖战役恰逢“拉尼娜 现象”,造成冬季频繁的寒潮大风。长津湖地区处于寒潮南下的东部通道上,风从鄂霍次克海 和日本海吹来,形成60年来极端严寒天气。 材料二:体感温度指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温指数,受气温、风速等因素影响。温度较低时,风速 越大,体感温度越低。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长期埋伏在山脊,美军基本都在河谷之中,相较 于美军,志愿军的体感温度更低。
高三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课件

地区安全
在维护地区安全方面,各
东亚和日本将更加积极地 参与国际事务,与其他国 家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东亚和日本的文化交流趋势
文化多样性
东亚和日本拥有丰富的文 化遗产和传统,未来各国 将加强文化交流,共同推 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教育合作
东亚和日本的政治关系
东亚国家与日本在历史问题、领土争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和矛盾。
日本在地区安全事务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与周边国家保持着密切的安全合作。
东亚国家与日本在民主、人权、法治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增多,共同推动地 区政治文明的发展。
东亚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日本文化在东亚地区具有广泛 的影响力,许多东亚国家都深 受日本文化的影响。
02
日本概述
日本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东亚,由四个主要岛屿 组成,包括本州、北海道、四国 和九州。
自然环境
日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 林、水力和矿产资源。同时,日 本也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
日本历史和文化背景
历史
日本历史悠久,经历了石器时代、古 代、中世和近世等阶段。其中,明治 维新是日本现代化的重要转折点。
高三一轮复习东亚和 日本课件
目录
• 东亚概述 • 日本概述 • 东亚和日本的关系 • 东亚和日本的未来展望
01
东亚概述
东亚地理位置和范围
总结词
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
详细描述
东亚地区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接中亚和俄罗斯。该地区包括中国、 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总面积约1600万平方公里,人 口约36亿。
高考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

整理ppt
21
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1)成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地形的阻挡(地势西高东低)
到达的海洋水汽 少,气候干燥
(2)特点: 冬冷夏热,降水少,夏季稍多。
(3)分布: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 和蒙古等地
整理ppt
22
四、人口和经济 1、人口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总 人口的四分之一
地形 气候
地势较低,平原为主,间有丘 陵或低山,河湖较多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湿润
地势较高,多山地 高原,河湖较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
经济 发展
交通方便,城市很多,工农业 发达,世界水稻、茶叶、蚕丝 主要产区,经济发展迅速
交通不便,以畜牧 业、畜产品加工和 采矿业为主
巩固练习:
1、东亚位于 亚洲 东部,太平洋 的西侧 ,最大 的半岛是 朝鲜半岛 ,最大的群岛是 日本群岛 ;居民 绝大多数为 黄色 人种。 2、东亚地势 西高东低 ,河流大多 自西向东 流入
高温多雨
16
三、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来源
性质
风向 气候特点
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寒冷干燥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温暖湿润 东南风 高温多雨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受纬度位置影响:分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 受 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陆
整理ppt
9
二、地形河流 分析东亚的地形、地势及海岸线的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东亚和日本(共29张PPT)

东部沿海: 地处沿海,平原广阔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水资源丰富 长期耕作,土壤较肥沃 劳动力充足 多优良港口,交通发达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西部内陆: 地处内陆,多高原山地 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草原广阔 矿产丰富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科技力量较弱
小结:
图中145°E东侧的四 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 析原因
小岛四面环海,水汽充足;岛屿附近寒流经过,遇冷水汽 凝结成雾。(或这些岛屿附近寒暖流交汇,暖流带来丰沛 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天气。)
四、人口和居民
人种:黄种人 宗教:佛教 民族: 朝鲜、韩国的主要民族是朝鲜族
蒙古国是蒙古族 日本是大和民族 中国以汉族居多的多民族国家
五、经济
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 之一。这里一向是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1)朝鲜:以农业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2)韩国:新兴工业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 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3)日本:是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蒙古: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 地位 (5)中国:香港、台湾和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是经济 发达和新兴的工业区。
② 工业向南北两端扩展 (九州南部,九州岛---硅岛;本州东北部)
③ 首都东京:最大城市、
交通枢纽、金融中心
思考:日本工业布局向国土南北两端发展的原因是?
科学城:筑波 硅谷:北九州
筑波 北九州
太平洋、濑户内海沿岸的老工业区已呈现“饱和状态”, 地价昂贵,工业成本高(根本原因);工业污染影响严重; 国土南北两端环境较好; 有现代飞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支撑
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考点东亚和日本课件

A.日本
B.印度
C.中国
D.美国
2.日本和美国的谷物单季产量较高,是由于( C) A.大农场经营为主 B.以小麦种植为主
C.重视科技的应用 D.以温带气候为主
14
(2010·成都模拟)下图是沿100°E绘制的地形 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15
3.距离板块消亡边界最近的地点是( A)
A.甲
B.乙
第三单元 区域地理
1
考点2 东亚和日本
考点透析
东亚地理特征在自然环境方面与中国有较大 的共性,是知识迁移的一个较好的命题空间。中 日之间政治经济往来事件较多,了解其地理背景 是高考热点所关注的。近年来,高考既对基本地 理特征有所关注,也对东亚贸易、东亚发达国家 产业转移等题材有深入的发掘。
2
规律技巧点拨 日本的气候特征与地理差异
植春小麦为主。乙位于日本北海道的东侧,由
于受千岛寒流的影响较大,而成为低温区,海
水表面等温线向低纬度(南)凸出;受千岛寒流和
日本暖流的影响形成北海道渔场;珊瑚岛形成
在热带海域,该区域纬度较高、水温较低,不
可能形成珊瑚岛。丙、丁两国分别是日本和俄
罗斯,境内水能资源丰富。
20
8. 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 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②经济发展对海外市场依赖严重
③海岸线弯曲,多优良港口
④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
解析 区域地理变式题核心是系统地理
知识在区域的运用,要考生根据区域的地理特 征和地理联系答题。本题中公路运输与地形的 关系、公路运输的特点要结合起来思考;水运 的自然条件在日本也受到限制,对水运的特征 还需准确把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 徽
绝对优势
• 世界上人口密
度最大的国家
之一
九州
本州
北海道
四国
练一练
①
③
11下、列字母和数字代号 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 A __中__国____ B __俄__罗__斯___ C __朝__鲜____ D __韩__国____
海洋:
②
① ____日__本__海____
② ____太__平__洋____
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一)、日本的地理位置
经国纬度位置:主要位于 13旗0ºE-145ºE之间,30ºN45ºN
国 徽
濑户内海
思考题:
1、日本位置
状况如何?
(海陆位置、
太
经纬度位置)
平
2、领土由哪
洋
几部分构成?
3、日本的面积与人口
• 国面积:37.7万平方千 旗米
• 人口:1.27亿多
• 民族:大和民族占
1、说出东亚 的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
东亚主要经纬度的范围 : 80ºE-140ºE,20ºN-50ºN
2、东亚主要 经纬度的范 围:
纬度位置:绝大 部分在
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3、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临海国: 中国
平壤
内陆国: 蒙古
韩国
半岛国: 朝鲜,韩国
农业、工业发达。 西部内陆 地区条件较差,人口稀少, 畜牧业发达。
各国经济特点
朝鲜: 韩国: 蒙古: 日本: 中国:
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 进出口贸易发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 发展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现代工业发达
小结:东亚的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
社会经济特征
地 势
主要 地形
河流
多平原和丘陵;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 多山地和丘陵,平原狭小。
3、海岸线_曲__折______, 多_半__岛__和_岛__屿__
(1)日本群岛 东亚最大的群岛 (2)台湾岛 中国第一大岛 (3)朝鲜半岛 东亚最大的半岛
海、海峡:渤海 日本海 黄海 东海南海 朝鲜海峡(四)、河流
1、大陆:多大江大河; 河流流向大河多 自_西___向_东___流入 _太__平__洋
学习目标
东亚的位置、范围及主要 区位特征 日本的地理特征
导学提示一
▪东亚的位置和范围 ▪东亚的主要半岛、岛屿、临海 ▪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东亚地区沿海与内陆地区的经 济差异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
亚欧大陆
太平洋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5、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地势高
二、人口和经济
1、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8.8亿(2006),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1/4 主 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平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
区之一。
2、人种:黄种人为主,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3、民族:汉族(中国)、蒙古族(蒙古)、大和
族(日本)、朝鲜族(朝鲜、韩国)等 4、经济:东部沿海 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年降水量 1626 922 101
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年降水逐渐减少; 原因:从东京、平壤到乌兰巴托,离太平洋渐远,气候 的海洋性逐渐减弱,而大陆性逐渐增强,所以气温年较 差逐渐增大,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4、内陆为温带大 陆性气候——降水 少,气候干旱,温 差大。
原因:距海远, 深居内陆,受海 洋影响小,终年 受大陆气团控制, 大陆性显著
(3)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海拔3776米, 是日本的最高峰。
富士山
日本的火山、地震 世界火山博物馆
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
2、半岛、岛屿: 河流短促?
三、东亚的气候
读图思考:东亚地 区的气候特征:
东部沿海 季风气候显著; 西部内部大陆性气候显 著,青藏高原为高山高 原气候(体现气候由海 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 候类型复杂。
——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 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
三、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的概念及东亚成因
a.季风是随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 b.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
年均温 13.8 9.2 -2.2
年降水量 1626 922 101
比较从东京、平壤到乌兰巴托气温年较差与降水量的大小, 并分析原因。
东京 平壤 乌兰巴托
最冷月均温 3.0(1月) -8.2(1月) -23.7(1月)
最热月均温 25.4(8月) 24.3(8月) 17.1(7月)
年均温 13.8 9.2 -2.2
(2)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思考:曲折的海岸 线对日本经济会有 什么影响?
岛国海岸线曲 折,多优良港 湾,这对日本 的渔业、造船 业、海上运输 和对外经济联 系十分有利。
关东平原
地形剖面图
富 士 山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剖面线
北纬36度
2、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思考: 地形特征怎样?
③ __濑__户__内__海____
岛屿: a __北__海__道__ b __本__州_____ C __四__国____ d __九__州_____
2、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思考: 地形特征怎样?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 面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多 分布在各岛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 的——关—东平原是面积最大的平原。
气候
地质
人口 密度
工业
农业
大陆 西部
高
高原 山地
自
温带大 地壳 陆性 稳定
小
西 气候
落后 畜牧业
向
大陆 东部
半岛、 岛屿上
低 平原 东 丘陵
起伏 大
山地 丘陵
短、急
季风 气候
地壳 活动 强烈
大 较发达 农业 林业
导学提示二
➢日本的自然地理条件 ➢发达的经济(条件、特点) ➢工业分布、主要城市 ➢渔业生产和种植业
2、东亚季风显著
(1)原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
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 著
比较从东京、平壤到乌兰巴托气温年较差与降水量的大小, 并分析原因。
东京 平壤 乌兰巴托
最冷月均温 3.0(1月) -8.2(1月) -23.7(1月)
最热月均温 25.4(8月) 24.3(8月) 17.1(7月)
首尔
岛国:
日本
日本
东京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半岛), 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海南岛, 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朝鲜海峡。
东亚地区的地形特征是怎样?
(三)地形特征
1、地势:_西__高_东__低_
2、主要地形及分布: 西部内陆: 多高原和山地 东部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