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

东亚与日本一、东亚概况1、位置和范围纬度位置:20°N—55°N(绝大部分北温带);经度位置:80°E—145°E海陆位置: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

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

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如何描述地形特征?海岸线地势地形3、地形特征(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 多港湾)海岸线比较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 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 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4、、季风气候显著东亚东部从南到北依次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5、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1)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2)河流: 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3)植被与含沙量: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6、人口分布及成因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1)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及成因: 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2)西部内陆人口密度小及成因: 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较少,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7、东亚的经济差异二、日本1、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1)日本是东亚东部海洋上一个群岛国家。

①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

②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

2、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3/4以上。

关于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课件

关于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课件

(1)日本地处温带,在亚 洲东部的季风气候区内, 季风气候显著。
(2)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 异。
(3)气候具海洋性特征。
日本
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 (与亚洲同纬相比)
温度 (0C)
7月
20

0
1月
北京
年 7月
降水 (mm)
2000
1月
1000 0 东 京
(4)有特殊天气现象-梅雨 和台风。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
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 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日本的经济
日本的经济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三、二、一” 属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日本的工业
P20 课前导学:3、4 P21 探究活动二
3、结合日本地形图,列举出日本较为
丰富的自然资源类型
日本的资源、能源
⑴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多山地地形,落差大;降水丰富 ⑵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原因是?) 多山,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土壤好 ⑶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成因是?) 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相交汇,饵料丰富;处在大陆架 上 多数自然资源贫乏,依赖进口
(2)分析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原因。 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明显,降水多,冬季风影响弱; 内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明显,冬温较低
P21 探究活动1: 下图为纬度位置接近的三地的降水和气温统计图,思考下列问题:
(3)比较仙台和济南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的差异。 济南夏温高,有利于喜温作物生长,冬季寒潮和春秋 季节低温冻害明显,洪涝和干旱灾害明显 仙台降水丰富,最低月均温大于0℃,利于亚热带作物生 长和越冬,夏温较低,光照较少,不利喜温作物生长
要点: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 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 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 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东亚与日本(区域地理详解)

东亚与日本(区域地理详解)

(5)农业: 1.渔业发达,捕鱼量居世界第一位,最大的渔场是 北海道渔场(成因:日本暖流不千岛寒流交汇处, 饵料丰富)。 2.种植业单产高,采用小型机械,农业地域类型是 水稻种植业。 习题 读“两类大宗货物海运线路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①②③表示甲城市从世界各地进口某类大宗工业原料的运输 方向,则该原料分别来自( ) A.①美国②澳大利亚 ③南非 B.①加拿大 ②印度尼西亚 ③中东 C.①巴西 ②澳大利亚 ③印度 D.①美国 ②新西兰 ③西欧
谢谢合作
(3)地形 1.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大部分地势是西高东低。 决定了河流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2.分布:西部内陆: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沿海: 以平原、丘陵为主;半岛、岛屿:以山地、丘陵为 主。 3.成因:沿海的半岛和岛屿由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 块碰撞挤压,在大陆板块形成岛弧链。
(4)气候 1.特征:东部季风气候显著,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 气候大陆性突出。 2.分布:东部地区及沿海岛屿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部内陆 气候类型包括: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3.成因:东部地区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西部地区主要是由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形成的。 4.水文:东部沿海河湖较多,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 内陆河湖较少,东部半岛和岛屿河流短促。
5.下列深受冬季风影响,而几乎丌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 A.蒙古西部 B.韩国南部 C.朝鲜北部 D.日 本南部 6.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形、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优越 B.自然资源丰富,自给有余 C.石油资源丰富 D.四面环海,海岸线曲折漫长,对外联系方便 7.有兲日本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稻米、水果、蔬菜均能自给 B.采用大型宽幅农机,发展水利事业 C.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细作 D.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 8. 日本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半岛国家 B.多火山、地震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粮食自 给有余 9.下列兲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日本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B.日本最高山为富士山,它是一座活 火山 C.兲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D.日本境内多山,3/4是山地和丘陵

区域地理-第四讲-东亚和日本

区域地理-第四讲-东亚和日本
区之一。
2、人种:黄种人为主,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3、民族:汉族(中国)、蒙古族(蒙古)、大和
族(日本)、朝鲜族(朝鲜、韩国)等 4、经济:东部沿海 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农业、工业发达。 西部内陆 地区条件较差,人口稀少, 畜牧业发达。
各国经济特点
朝鲜: 韩国: 蒙古: 日本: 中国:
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 进出口贸易发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 发展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 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 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 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 风坡,雨水较少。
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 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 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 需求量大。
29.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 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 少,解释其原因。
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 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 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 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比较从东京、平壤到乌兰巴托气温年较差与降水量的大小, 并分析原因。
东京 平壤 乌兰巴托
最冷月均温 3.0(1月) -8.2(1月) -23.7(1月)
最热月均温 25.4(8月) 24.3(8月) 17.1(22 101
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年降水逐渐减少; 原因:从东京、平壤到乌兰巴托,离太平洋渐远,气候 的海洋性逐渐减弱,而大陆性逐渐增强,所以气温年较 差逐渐增大,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26.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 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 ,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日本河流短;流 域面积小;水流 急;流量季节变 化较明显。
27.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 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 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 丰富。
28.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 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 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 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 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 因又是什么?

高二区域地理详细~东亚和日本

高二区域地理详细~东亚和日本

西部内陆(中国西部内陆和蒙古) 多高原和山地 东部沿海(中国东部沿海) 曲折 多平原、丘陵;海岸线 _____多岛屿,半岛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朝鲜、韩国、日本) 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
结论: 许多大河从西 往东注入太 平洋。 结论: 河流短促
一:水系特征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并指出影响这些特征的因素有哪些? 特征 影响因素
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 多_____________________能。
4.主要城市
萨哈林 岛(库 叶岛)
140°
鄂霍次 克海
国后、 择捉、 色丹、 齿舞
40°
日本海
神户 朝鲜海峡 黄 海 北九州
名古屋
东京 横滨
日本领土组成概况 由北海道、本州、 四国、九州四大岛 和附近的许多小岛 组成。(琉球群岛) 一个内海:濑户内 海
知识拓展:农业区位
1.地形与农业: 平原地区:种植业 山地(丘陵): 坡度较大的区域:林地,畜牧业 坡度较小的区域:林果,梯田,经济林 城市郊区:园艺业,乳蓄业 水库(沿海):渔业 2.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地形,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劳动力(这两个重点),市场, 农业技术,政策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 山地较多,气候干燥, 人口较少,草原广阔
小结:东亚的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
地势 大陆 西部 主要 河流 气候 地形 地质
社会经济特征
人口 工业 农业 密度 小 落后 畜 牧 业

高原 山地
平原 丘陵
大陆 东部 低
自 西 向 东
温带大 地壳 陆性气 稳定 候
半岛 起伏 山地 岛屿 大 丘陵
东亚的经济差异
差异 东 部 沿 海 日本,韩国,台湾 和香港地区及我 国的东部沿海为 经济发达和新兴 工业区 原因

人教版高中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ppt课件
1. 工业主要分布区 工业分布极不平衡:集中于“三湾一海”地 区,即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的五个工业区。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 沿岸和________ 太平洋 濑户内海 沿岸的“三湾一海”地带,多属临海 ____型布局。新 南北 两端(九州岛南部和本 兴电子工业向国土的_____ 州岛东北部)扩展。
在 森 林 环 抱 中 的 小 镇
日本森林资源丰富,大部分山区森林密布,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67%。
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 界著名的渔场。日本的年捕鱼量居世界前列。
考考你
九州
本州
北海道
四国
日本火山爆发
想一想:
你知道日本 多火山地震 的原因吗?
东亚有哪些国家?
东亚地形地势图
请查找: 主要的 高原、 盆地、 平原、 海域。 P22页)
东亚 东西部气候有什么差异?
东亚概述
1、地理位置:主要在北半球、东半球 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侧 2、地形特征: 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3、气候: 东部季风气候 ;西部温带大陆性 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日本
五、发达的经济
1. 工业主要分布区 工业分布极不平衡:集中于“三湾一海”地 区,即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的五个工业区。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 沿岸和________ 太平洋 沿岸的“三湾一海”地带,多属____型布局。新 兴电子工业向国土的_____两端(九州岛南部和本 州岛东北部)扩展。
五、发达的经济
3. 农业、渔业
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
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平原地区产 稻米 ,并能自给,丘陵地区栽培___________, _____ 但仍大量进口。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鱼是日 本人的重要食品有世界著名的_______渔场, 函馆和下关为主要渔港。

(完整版)东亚和日本(区域地理)

(完整版)东亚和日本(区域地理)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80°E—145°E,20°N—50°N 北半球,东半球;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1)海岸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 多港湾)
(2)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 东部地形: 以平原、丘陵为主
2000
1000 1月 0
北京
东京
东京 北京
1月均温 3.7℃ -4.77℃
7月均温 25.1℃ 26.1℃
年温差 21.4℃ 30.8℃
年降水 1610mm 636mm
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有特殊天气现象-梅雨和台风。

(1)岛国,四面环海;

(2)海岸线曲折,海洋影响大;
(3)东西季风都来自海洋;
主要分布在东亚东部地区。 东亚东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水源充足,农业发达;临海多港 本
思考: 东亚沿海经济发展程度超过西 部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东亚东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农业 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 动力充足;科技水平较高。
(1)日本以什么地形为主?
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
山地丘陵分布在岛屿的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比较狭小 的沿海地区。
(2)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日本海
太平洋
关东平原 富士山
日本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 壳 运 动(多火山地震)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海 日本
太平洋
日本所在区域
太平洋板块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高二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PPT课件

高二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PPT课件
相望。
3、领土组成:_北__海__道_ 、 _本__州___ 、 __四__国__ 、 _九__州___四岛。日本两
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__神__户__、、 _横__滨___。
15
二、自然地理特征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俄罗斯
日本地形以_山__地__
中国 朝鲜
九州
神户 富士山
横滨
优良港湾
北海道
太 平 洋
木木材材
55.1%
棉花
100%
国内生产 日本进口主要原料所占百分比
国外输入
1980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第一产业
3.9
2.7
2.1
1.6
第第三二产产业业比重最44.9大,特别4高2.1 新技术产40业.5 发达,3九1.4州
岛第—三—产业“硅岛”51.2
54.2
57.4
67.0
日本GDP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
.
6
3、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高原高山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1.东部沿海为 季风气候显著
2.西部内陆干 燥,大陆性气 候明显
3.青藏高原为高 山.高原气候
.
7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
8
三、人文地理环境
1.居民
(1)、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5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四分之一, 主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平原 ,是世界上人口最 稠密的地区之一。
自然资源(矿产、水力、森林、渔业) 1、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2、工业的分布
3、农业和渔业
.
13
一、位置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纬度与海陆位置、 与邻区相关位置
综合分析 人文特征
工农业类型与 分布
区域差异性 归纳共同性 归纳区域特征
探寻区域发展 的优化模式
经济结构(工 农业、交通)
区域内的地域 差异 区域生产力布 局、区位分析
河流水文、 水系特征
第2讲 东亚和日本
【考核重点】
1.熟记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能够分析东亚季风气候 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根据图文资料,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气候、地 形等特征,并会分析日本的工、农业发展,经济特点 及原因等
侧重发展生物技术 和水利

与东亚其他地区相比 ,日本四面环海,又 受到黑潮的影响,气 候海洋性特征突出。 具体表现是:冬温夏 凉年温差小,年降水 多且较均匀,最高气 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 现在8月和2月。
关键点拨
日本气候受地形影 响显著。 “里日本”冬季降水量 大,多阴雨天气; “表日本”冬日晴朗, 但夏季降水量大。



读图练
读图指出: 东亚主要的 国家、首都、 河流、湖泊、 濒临的海洋
读图练 读图指出:图
中字母代表的
岛屿、海洋、
工业区。
微思考
1、据图分析: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东部1月的气压和风向
亚洲东部7月的气压和风向 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


冬季蒙 古、西 冬 伯利亚 背靠 夏 为高压, 最大 的大 引起 海 导致 海洋为 形成 陆 低压; 陆面 温 夏季亚 临最 差 洲大陆 大的 大 为低压, 海洋 海洋为 高压

日本年均温较高,无霜 期较长。北部一年一熟 ,大部分两年三熟或一 年两熟,但北部的低温 冷害常使稻谷减产。 北海道东部沿海多雾, 不利于作物生长。 梅雨期和播种期一致、 雨热同期利于插秧和作 物生长。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带的原因: ①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于沿 海;②日本矿产资源短缺,需要从国外进口; ③国内市场狭小,产品依赖出口。
②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4、概括日本“加工贸易型”经济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用联系图归纳)
日本经济总量世界第三,但经济基础脆弱,为什么?
5、说明日本农业生产的特点。
6、抽象概括日本的经纬度位置特征。
关键点拨

与我国相比,日本亚 热带与温带气候的界 线纬度更靠北,因为 日本气候受海洋调节 ,最冷月均温为0°的 界线相应北移。
冬季 风从 陆吹 向海 夏季 风从 海吹 向陆
季 风 气 候 显 著
气候的地域差异:(从纬度、海陆分析)源自气候的地域差异微思考
2、读图说明: (1)图示地势有何特点? (2)日本群岛东侧海沟怎么形成的? 有资料说明日本海在缩小,你觉得可 信吗?请说明理由。
思维导图
微思考
3、读图分析:①北海道渔场的成因。
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位置和范围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分析自然环境特征
5+2(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位置、资源等)
探究人类活动特点 (人口、文化、工业、农业…… )
明确区域空间范围
综合分析 自然特征
地形结构、地 势、地形分布 气候类型、水 热状况及其组 合、特殊天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