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东亚

合集下载

世界地理知识

世界地理知识

世界地理知识点东亚一、朝鲜半岛地形1.特征: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城市1.朝鲜半岛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2.韩国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分布——西部沿海地区;原因——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农业1.西部和中东部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的差异及原因:西部地形平坦,以耕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多丘陵、山地,以林地、草地为主。

2.韩国在马达加斯加租地发展农业的原因:韩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韩国有资金和技术优势;马达加斯加水热条件好;农业落后,地租水平低;两国均临海,便于通过廉价的海运来运输粮食。

二、日本气候1.日本的海洋性气候:只是相对于大陆性气候而言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小,本身季节变化还是比较大的。

例:读甲、乙两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月分配柱状图,据图回答。

简述甲、乙两地降水和气温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差异的原因。

降水:甲地比乙地降水多,降水季节差异大气温:甲地夏季气温比乙地高,气温年较差大原因:甲地纬度位臵低,受季风的影响,冬夏气温和降水差异大;乙地纬度高,终年受西风的影响,降水稳定,气温差异小。

2. 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日本分布偏北的原因:受沿岸暖流的影响,对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日本是一岛国,大陆面积小,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影响明显,海洋性表现强;冬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性质变暖,变湿。

所以冬季温度比同纬度高;降水也明显增多;3. 分析九州岛和上海气候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暖少雨;不同点:九州岛的气温年较差比上海小,年降水量比上海多,降水的季节变化比上海小,即气候的海洋性比上海强。

气温降水1.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冬季西北多东南少,夏季东南多西北少。

原因:冬季该国的西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东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2.濑户内海沿岸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世界地理——东亚

世界地理——东亚

●东亚
©地形
东亚大陆的边缘,地质条件复
杂,多山,且多火山、地震。

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

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
岛屿和半岛;地形:多平原、
丘陵。

西部:远离海洋;地形:多高
原、山地。

这种东西地形的差异导致了
地势西高东低,大河多自西向
东,流入太平洋
©气候
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
风(日本)和大陆性季风(中国),
朝鲜半岛有过渡性(日本气候
具海洋性特征,因四周环海,受
海洋影响大,再加上沿岸日本
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且均匀,
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
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为凉爽。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
的地区,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多
雨,冬季温和湿润,降水的季节
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由于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
陆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
洋,海陆热力差异很大,从而形
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东亚西部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离海洋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从而形成降水较少,年较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并且这一气候区由于东西部距离海洋的远近差异很大,从而东西部气候差异也是十分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即东亚季风区,气候湿润温和;西部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地气候区。

世界地理5:东亚

世界地理5:东亚

课时5 东亚【考点点击】1.东亚的位置、范围、东西地理特征;2.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及文化特点。

【目标解读】1.结合本地区最新发生的地震灾害,分析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

2.结合气候形成因子、分析东亚季风的成因及区域差异。

3.结合区域地图分析日本、中亚地理环境特点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练习】1.完善知识框图,感知学习要点。

2.读东亚图,识别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l)国家及其首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边缘海: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

(3)东亚最大半岛是____________,最大群岛是____________。

3.读图回答问题。

(l)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城市的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2)图中A、D、E三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A→D→E表现在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所在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有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地理 东亚和日本

世界地理 东亚和日本
★影响植被与(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 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三、东亚——气候
西北部——大 陆性显著,干 燥少雨
东部——季风 气候显著
西南部——高 原山地气候
东亚的气候
思考:亚洲气候类型及东西部气候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四、日本的河流
根据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日本的河流有哪些特征?(径 流量、流速、水能资源、含沙量)
季风气候,多暴雨,水量较大,易带来洪涝灾害。 流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 多山地,落差大,水流急。 季风气候,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含沙量少。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亚——气候
西部地区深居大陆内 部,距离海洋远。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 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 陆冬夏温差大,气 压差大,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大。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夏季风
来源
性质
蒙古、西伯利亚 寒冷干燥
太平洋印度洋 温暖湿润
风向 西北风
偏南风
影响范围 东亚大部分
五、日本——地质
富士山为日本最高海拔的山峰,也是一座活火山,由于富士山的山顶被白雪覆 盖,远处看来就像散发着银色的光芒。因此,它被日本人称作“圣山”。富士 名称源于虾夷语,现意为“永生”。原发音来自日本少数民族阿伊努族的语言, 意思是“火之山”或“火神”。
三、日本的气候
38°N
思考:
(1)气候类型有哪些?如何分布?
请留意图中重要经纬线
东西跨度大,使西北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 到达。从而形成少雨的气候特征,大陆性显著。
东亚—区域范围

世界分区地理--亚洲 东亚 日本

世界分区地理--亚洲 东亚 日本

高中地理世界分区地理部分知识汇总A.亚洲—、亚洲的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东经29度到西经169度;南纬10度到北纬80度。

地跨热、温、寒三个温度带,并且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

海陆位置:北邻北冰洋,东邻太平洋,南邻印度洋,西接地中海。

(二)地形特征1、特点:地势起伏很大,地形复杂;高原、山地面积广,占3/4,(平均海拔950m );中间高,四周低;海岸线曲折,岛屿、半岛多。

2、主要地形区(1)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2)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3)山地: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东西伯利亚山地(4)丘陵:哈萨克丘陵(三)水文特征1.特点: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大河(1)外流河:北冰洋流域:额尔齐斯河,勒拿河,额毕河…………太平洋流域: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洋流域: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拿河…………(2)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流入咸海)、塔里木河、伊犁河(流入巴尔喀什湖)、约旦河(流入死海)特点: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而变化。

3、亚洲几个独特的湖泊(1)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湖—贝加尔湖【淡水湖】;(2)世界上最大的湖——里海[咸水湖】(3)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陆地最低点、最咸的湖泊—死海【-415m】(4)水一半咸水一半淡的湖泊——巴尔克什湖【西淡东咸】(四)亚洲气候1、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2、具体的分布看地图册探究’亚洲气候类型多样的原因’答;跨纬度大;距海远近不同;地势起伏地形复杂总结:东半球,北半球,亚洲在里头;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东西长,纬度多,世界最大洲;分中亚,东南亚,东西南北;亚州山地多,高原大,亚洲地形杂;中间高,四周低,江河放射流;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很复杂;季风性,水热同期促生长,降水不稳旱涝灾。

专题1.2 世界地理—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共24张PPT)

专题1.2 世界地理—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共24张PPT)

经济特点 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匮乏,对外依赖性大。 农业特征: 农业比重小,但现代化水平高。
工业分布: 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口 原料、燃料进口 洋

沿






的 产品出口





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城市和人口集中,市场 广阔
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 且素质高
知识点三:东南亚
地理位置:
相同点:灌溉 不同点:巴基斯坦水利工程主要排除盐碱水, 降低地下水位;印度水利工程主要是排涝
(3)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中国新疆喀 什的中巴铁路(如图5中所示),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 展的积极意义。
加强与巴基斯坦的经济联系,便于扩大贸易往来;大大缩短石油等能源运输时间和距离,丰富能源来源渠 道,减轻我国能源压力;扩大我国西部地区开放程度,促进经济发展。
气候特征: 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水旱灾害频繁。 地形特征: 亚洲南部,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有印度河、恒河 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河流特征:
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 拉伯海。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注 入孟加拉湾。 物产:水稻、棉花(孟买)、黄麻(加尔各答)、茶叶、铁、锰
(1)分析巴生港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港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 (2)根据橡胶树的生长习性,分析“胶锡地带”拥有橡胶生长的自然条件。(10分) (3)说明我国海南岛发展橡胶种植的不利自然条件。(4分)
(1)距首都近,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用品需求量大;丰富的锡矿和天然橡胶等工业原料出口量大; 铁路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邻马六甲海峡地处国际航运通道等

世界地理---东亚

世界地理---东亚

东亚一地形单元1 中国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山地:1南北向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2东西向山脉: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淮阳山南列---南岭3北西向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4北东向山脉: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东列---长白山、千山、鲁中低山丘陵、武夷山外列---玉山(台湾岛)岛屿:台湾岛钓鱼岛海南岛南海诸岛2 外蒙蒙古高原3 朝鲜半岛区太白山脉盖马高原4 日本群岛区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琉球群岛北方四岛二地形特征1 海岸线比较曲折,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2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由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3 西部内陆地区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

三气候类型及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四气候特征1 典型的季风性(东部)(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2 强烈的大陆性(西部)(原因: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3 东西部气候差异明显(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西部受夏季风影响小)4 青藏高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原因:受高山阻挡)五自然资源1 石油天然气2 煤炭资源3 水资源(东部水资源十分丰富,西部水源很不可靠。

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和年内分配不均)4 渔业资源(千岛渔场)六综合评价1 濒临太平洋,渔业资源丰富,多天然良港,利于渔业和对外经济联系发展。

2 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特别是稻谷的生长。

3 水及水力资源,石油,天燃气,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基础。

4大陆东缘多火山,地震,并易受台风侵袭,给居民生活和经济活动带来危害。

七人口环境问题人口众多(中国日本)环境:土地退化(土地沙化---干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地盐渍化---不合理的灌溉制度)森林减少(木材需求量增加、农业用地扩张、自然灾害和森林火灾)水资源匮乏(工农业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空气污染(中日二氧化碳排放)八领土及地缘关系问题1 北方四岛(齿舞、色丹、国后、择捉)问题2 朝鲜半岛问题3 中印边界问题4 海洋国土问题(独岛、钓鱼岛等岛屿、南海诸岛)日本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征东亚岛国面积狭小、人口稠密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多火山地震、温泉(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季风显著、海洋性强、多台风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气候地域分异日本海一侧冬季降雪多(西伯利亚气团经由日本海时加温加湿,遇到中央山脉被迫抬升所致)太平洋一侧受东南太平洋季风影响显著矿产贫乏、林木丰富、水资源丰富(地形→河流短小湍急)二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大国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经济对外依赖性强(钢铁、汽车、电子、造船、化学、纺织业)渔业发达,捕鱼量长居世界第一(近海千岛渔场、远洋捕捞技术发达、海陆养殖)农业单产高,多用小型机械(稻米自给,其他农产品大量进口)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三湾一海东京湾、骏河湾、大阪湾、濑户内海)四大工业地带(京滨工业地带、中京工业地带、阪神工业地带、北九州工业地带)三日本经济发展分析1有利条件自然:海岸曲折,多良港适宜的气候人文: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资本技术市场政府高度利用国土2 不利条件自然:面积狭小国内资源贫乏多自然灾害人文:国内市场狭小3 发展途径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开拓国际市场4 原料来源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木材---俄罗斯巴西东南亚北美。

世界地理东亚

世界地理东亚

大家好
4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大家好
5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说出东亚的 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
大家好
6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东亚主要经纬度的范围 : 80ºE-140ºE,20ºN-50ºN
37
东亚的经济差异
差异
原因
东 日本,韩国,台湾和 气候温暖,平原较广,耕地也
部 香港地区及我国的 多,人口稠密, 农业历史悠久。 沿 东部沿海为经济发 沿海地带又有优良港口,发展 海 达和新兴工业区 工农业、交通、科学技术和
对外贸易的条件优越
西 畜牧业和畜产品加
部 工业在经济中占重 内 要地位,矿产资源 陆 也在开发利用之中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 年较差大 降水少, 集中夏季 大陆性更强
北京
一月均温0℃以下 年较差大, 降水集中7、8月
大家大好 陆性季风
东京
一月均温0℃以下
年较差较小,
降水较均匀且量 大
海洋性季风 32
思考4:从东京→北京→乌兰巴托,东亚季风 气候表现出什么特点?
自东向西,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加 强。具体表现在:
① ②

大家好
53
下列字母和数字代号 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岛屿: a. ___北__海__道____ b. ____本__州_____ c. ____四__国_____ d. ____九__州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差异比较
范围 东亚东 部,包 括中国 东部沿 海,朝 鲜、韩 国和日 本 东亚西 部,包 括中国 西部和 蒙古 海陆位置 地形 气候 经济发展 交通方便,城 市很多,工农 业发达,是世 界水稻、茶叶、 蚕丝主要产区, 经济发展迅速 交通不便,以 畜牧业、畜产 品加工和采矿 业为主 地势较 低,平 原为主, 气候温 间有丘 暖湿润、 陵或低 降水较多 山,河 湖较多 地势较 气候干 高,多 山地和 旱,温 高原, 差较大 河湖较少
(3)水文
(4)自然资源
一、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位于30°N~45°N,东亚岛国,多优良港湾
下列字母和数字代号 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 ①. ___________ 日本海 ②. ___________ 太平洋 ③. ___________ 濑户内海

① ②
下列字母和数字代号 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 海: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思考1:东亚多岛屿、半岛,他们 的成因是什么?
东亚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板块交 界处,两板块相碰撞时,大洋板块因位 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大陆板 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岛弧链。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1)地势西高东低
(2) 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日 本
◆ 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 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 日本的工业分布及特点 ◆ 学科内综合与学科间综合
本州 九州 北海道
四国
1、 日 本 地 形
日本
日本岛国成因: 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
边界,多火山地震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海 亚欧板块 日本 太平洋
太平洋板块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2、河流: 3、气候: 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 西部内陆:大陆性气候为主: 青藏高原:高原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带性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 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地带性植被:热带季雨林
东西差异:
比较北京与东京的气温降水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
北京
一月均温0℃以下 年较差大, 降水集中7、8月
东京
一月均温0℃以下
年较差大
降水少, 集中夏季
年较差较小, 降水较均匀且量 大
大陆性更强
大陆性季风
海洋性季风
思考4:从东京→北京→乌兰巴托,东亚季风 气候表现出什么特点? 自东向西,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加 强。具体表现在:
世界区域的划分
第七讲 东亚—日本
【知识目标】 教学重点:1.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正确识记东亚的地位和范围、东西地理特征的差 2.日本的地理特征。 异。 教学难点:1.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2.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经济发展特点 2.东亚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差异。 【能力要求】 3.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1.运用板块构造原理分析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2.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东亚季风的特点与地区差异 3.结合区域分析图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及分布特点。
日本所在区域
熔岩
2、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⑴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日本两种季风气候的界线? 与中国相比,界线上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⑵海洋性显著的表现与原因: 年降水量偏多且季节分布较均匀, 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夏季较凉爽、冬 季较温和),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 在8月和2月。 原因是:受海洋和日本暖流影响
平壤 韩国 首尔 日本
东京
半岛国
岛国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80º E~140º E,20ºN~50º N 2、范围:包括中、日、蒙、朝、韩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 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3、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东 亚
背靠 最大 的大 陆面 引起 临最 大的 海洋
冬季亚洲 冬 冬季 大陆为高 夏 季 风从 压,海洋 海 陆— 风 为低压; 陆 —海. 气 形成 所以 温 导致 夏季亚洲 候 夏季 大陆为低 差 显 风从 压,海洋 大 著 海— 为高压 —陆
高温多雨
思考3: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 为什么冬季 风强于夏季风? 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
冬季风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劲, 影响范围广;东亚地区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受其 影响深刻
夏季风发源于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势力较弱; 东亚地区距夏季风的源地较远,受其影响较弱
3、东亚的气候
特点:冬冷夏热,冬夏温差大, 年降水量少 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地带性植被: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 原 气 候
特点:冬冷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年降水量较少 成因:海拔高 地带性植被:高寒草甸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二、自然环境 分析东亚的地形、地势特点 1、地形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海湾。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半岛、岛屿、海
• 半岛、岛屿:朝鲜半岛(东亚最大)、
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琉球群岛、舟山 群岛、台湾岛、海南岛、辽东半岛、山东 半岛、雷州半岛等。 北部湾、琼州海峡等。
岛屿: a. ___________ 北海道 b. ___________ 本州 c. ___________ 四国 d. ___________ 九州

① ②
(2)日本四大岛中,受本次地震影响较小的 两个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北海道 九州
(4)其他条件相同,B、C两地的地震烈度 ② 应该是:______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说出东亚的 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东亚主要经纬度的范围 :
80º E-140º E,20º N-50º N
2、范围
中国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临海国
内陆国
三、人口和经济 1.居民: (1)、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5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四分之一 主 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平原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 密的地区之一。 (1)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成因: 气候温 暖湿润,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 富,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2)西部内陆人口密度小。成因: 高原、山 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较少,畜牧业占重要 地位。
3、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来源
冬季风
蒙古、西伯 利亚一带
性质
风向
势力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强劲 东亚大部分 低温少雨
西北风 寒冷干燥 陆→海
3、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来源
夏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性质
温暖湿润
风向 势力 影响范围
偏南风 海→陆 较弱 东部近海
气候特点
(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海湾。 (4)东部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丘陵
沿40°N纬线剖面
思考2:东亚大河多什么流向?为什么?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地形对河流影响: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2、河流
•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 平洋。 • 东部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狭 小,河流短促。
2、气候
亚 洲 气 候 图
2、东亚的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东亚的气候
• 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温暧季风气候和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 温多雨) • 西部内陆大陆性气候为主:距海远,地形 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 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 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 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 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 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地势高)
思考:亚洲东西部的人口密度的差异及成因?
三、人口和经济 1.居民: (1)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5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四分之一 主 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平原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 密的地区之一。 (2)人种: 黄种人为主,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东部沿海 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2 .经济: 农业、工业发达。西部内陆 地区条件 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为主。
区域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1)南北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 哈尔滨 上海 区为温带季风; 一月气温:0℃以下(寒冷) 0℃以上(温暖) 日本南部(九州、四国、本州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国 雨季: 短 长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带季风
(2)东西差异:
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海 年较差大, 降水季节 变化大
东京 年较差小, 降水丰沛
东西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