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东亚和日本
高中地理东亚及日本

东亚及日本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东亚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岸亚洲东部东临日本海地理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经纬度范围: 中亚80°E-140°E, 20°N-50°N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地形及分布:①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②东部沿海: 多平原和丘陵;东部的半岛和岛屿:多山地和丘陵,平原狭小。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东亚最大的群岛:日本群岛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东亚最大的半岛:朝鲜半岛河流特征大陆:多大江大河;河流流向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河流流程短,流速快。
气候特征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日本南部(九州、四国、本州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N南地区为亚热带带季风哈尔滨东京一月气温:0℃以下(寒冷) 0℃以上(温暖雨季:"降水集中7、8月降水较均匀且量大。
气候特征-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1)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地形的阻挡(地势西高东低)(2)特点:冬冷夏热,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
(3)分布:(4)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和蒙古等地人口数量及分布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世界其他三大人口稠密地区: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总人口约16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各国人口密度均为130人/平方千米(除蒙古共和国之外)沿海平原地区人口密度甚至超过200人/平方千米人口和经济1.人口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原因) 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阔,土地肥沃。
高二世界区域地理(东亚、日本)

最冷月0℃ 等温线
38°N
2、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1)日本地处亚洲东部的季风气候区内,季风气候显著。
(2)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 季风气候;本州南部和四国、九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3)气候具海洋性特征。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 再加上沿岸日本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且均匀,与亚洲大 陆同纬度区相比,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
分),同时沿岸暖流增大了湿度(2
分),遇日本海沿岸山地的阻挡抬
升作用形成暴雪(2分) ;
●日本东西岸降水差异 (原因) 日本海
太 平
洋
夏季风
B A
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陆 性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北京
大陆性
过平渡壤性
东京 海洋性
2、日本的气候
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 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 候
东部沿海(季风气候)
气候:
海洋性减弱, 大陆性增强
西北内陆(温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 气温日较差大; 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①四大岛(名称、位置);岛屿成因
②人口超亿 a、多山,平原狭小
b、海岸曲折,多良港 (最大港:神户、横滨) ③地形: c、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最高峰,活火山)
自然:
b、水力资源丰富 径流量大 c、矿产资源缺乏
多山地 年降水量多
d、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成因)
北部(温带季风) 海洋 南部(亚热带季风) (海洋性特征显著) 暖流 ⑤气候:
a、38°N为界(1月0℃ ) b、气温年较差较同纬度小 c、年降水量偏多,季节
分配较均匀
雨季:
6月中旬—7月初梅雨 (准静止锋) 台风雨(夏秋季;太平洋沿岸)
东亚与日本(区域地理详解)

(5)农业: 1.渔业发达,捕鱼量居世界第一位,最大的渔场是 北海道渔场(成因:日本暖流不千岛寒流交汇处, 饵料丰富)。 2.种植业单产高,采用小型机械,农业地域类型是 水稻种植业。 习题 读“两类大宗货物海运线路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①②③表示甲城市从世界各地进口某类大宗工业原料的运输 方向,则该原料分别来自( ) A.①美国②澳大利亚 ③南非 B.①加拿大 ②印度尼西亚 ③中东 C.①巴西 ②澳大利亚 ③印度 D.①美国 ②新西兰 ③西欧
谢谢合作
(3)地形 1.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大部分地势是西高东低。 决定了河流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2.分布:西部内陆: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沿海: 以平原、丘陵为主;半岛、岛屿:以山地、丘陵为 主。 3.成因:沿海的半岛和岛屿由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 块碰撞挤压,在大陆板块形成岛弧链。
(4)气候 1.特征:东部季风气候显著,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 气候大陆性突出。 2.分布:东部地区及沿海岛屿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部内陆 气候类型包括: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3.成因:东部地区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西部地区主要是由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形成的。 4.水文:东部沿海河湖较多,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 内陆河湖较少,东部半岛和岛屿河流短促。
5.下列深受冬季风影响,而几乎丌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 A.蒙古西部 B.韩国南部 C.朝鲜北部 D.日 本南部 6.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形、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优越 B.自然资源丰富,自给有余 C.石油资源丰富 D.四面环海,海岸线曲折漫长,对外联系方便 7.有兲日本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稻米、水果、蔬菜均能自给 B.采用大型宽幅农机,发展水利事业 C.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细作 D.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 8. 日本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半岛国家 B.多火山、地震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粮食自 给有余 9.下列兲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日本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B.日本最高山为富士山,它是一座活 火山 C.兲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D.日本境内多山,3/4是山地和丘陵
高二世界区域地理——东亚日本通用课件

02
日本地理概述
日本地理位置和国土概况
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 部,是一个群岛国家,由四个大 岛和多个小岛组成。
国土概况
日本国土面积约37.5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曲折,总长约3万公里。
日本自然地理环境
气候
日本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海洋性特征显著。
文化交流
日本的文化在东亚地区具 有广泛影响,东亚其他国 家的文化也深受日本文化 影响。
旅游合作
日本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旅 游目的地之一,东亚其他 国家的游客也经常前往日 本旅游。
04
日本地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日本地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
农业发展
日本地理条件决定了其资源分布,进 而影响产业布局。例如,日本的森林 、水能、矿产等资源丰富,有利于发 展相关产业。
城市规划与建设
日本注重城市规划与建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日本地理环境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01
02
03
04
经济影响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 地理环境的发展对全球经济具
有重要影响。
环保示范作用
日本在环保领域的努力和成就 对全球具有示范作用,为其他 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02
03
贸易往来
日本与东亚其他国家之间 的贸易往来频繁,是东亚 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投资合作
日本在东亚地区有大量的 投资,涉及制造业、服务 业等多个领域。
技术合作
日本在技术领域具有领先 优势,与东亚其他国家在 技术转移和合作方面有广 泛合作。
PPT课件 高中地理 东亚及日本

与亚洲大陆同纬度
区相比,冬季较为
温和,夏季较凉爽。
探究1:日本东西部的降水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东部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较多, 是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西 部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 (多降雪),是处于西北季风 的迎风坡。冬太 平 洋夏3、海洋性显著的温带气候:
(1)、日本地处温带,在亚洲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内,季风气 候显著。 (2)、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 气候;本州南部和四国、九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3)、气候具海洋性特征。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 富,年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区相比,冬季 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
2、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 岛、台湾岛等)
看图 分析 东亚 的河 流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和地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 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2、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 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3、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九州
2、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 总面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多 分布在各岛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 的关东平原是面积最大的平原。 (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富 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3776米,是 日本的最高峰。 (3)海岸曲折(人工海岸占 1/3),多优良港湾(神户、横 滨)。
日本
Where:日本的位置在哪?
一、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日本是东亚东部海洋上一个群岛国家。
(1)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 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 1000多个小岛组成。 (2)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东亚 日本

A.日本全年降水较多 B.我国夏季普遍高温 C.日本冬季较为温暖 D.我国光照时间较长
学以致用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右图分别是合掌屋景观及分布图。 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白川乡合掌屋”位于日本西海岸。
由于房舍外貌酷似双掌相合,故取名为合掌屋。这是三四 百年前的普通民居,一般有3、4层高,建筑材料主要是茅 草和木材。木屋屋顶设计成45~60°的坡度,草顶厚度达 70~80厘米。合掌屋建筑不用钉子,只用绳子绑扎或采用 较有黏性的木头来架构房屋。
东亚五国 海陆兼备:中国(首都北京) 岛 国: 日本(首都东京)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
韩国(首都首尔)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一.东亚的自然环境 3 沿海和内陆的差异
气候特征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中国南方和北方,朝鲜、韩国、日本)
季风气候典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或冬季温和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学以致用
下图为沿39°N绘制的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降水量最少的是( ?D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影响①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C? )
A.地形、洋流
B.纬度、风向
C.风向、地形
D.纬度、洋流
2 日本
二.日本 1 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和范围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
素是( B )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 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 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东亚和日本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①气温何时高何时低、气温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量大小、降水季节变化)等
水文水系
水文:流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含沙量、凌汛、流速、水能 水系:流向、流程,水系形状,流域面积,河道宽窄深浅,水网密度
东亚
东亚思维导图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绝对位置
① 半球位置 • 北半球,东半温 带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西临日本海,西隔日本海 和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 鲜、韩国相望,西南隔东 海与中国相望
日本
130 ° 135 °
组成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 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多个 小岛屿组成
北海道岛
濑户内海 九州岛
千岛群岛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会有 什么影响?
岛国曲折的海岸线,多优 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 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 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等地质灾害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每年有感地震1500 多次,平均一天4~5次
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多火山、地震。
欧亚板块
富士山 3776m 陆 地
日本最高峰,是一座活火山
太平洋板块
边缘海
(日本海)
岛弧
(日本)
海沟 洋盆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说出图中数字所在区 域的气候类型
1 4
5
2 3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特征
西部内陆地区大陆 性气候显著。
西部地区深居大陆 内部,距离海洋远, 加之地形阻挡。
东部沿海地 区 季风 气候 显著
濑户内海冬夏降水少的原因: 地处冬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高中区域地理之东亚和日本

•
6.铜山湖远离城市,所以,能够本分 地、无 欲无求 地、自 然而然 地进行 着四季 轮回、 昼夜更 替,春 绿夏艳 秋静冬 安,白 天张扬 着活力 ,夜晚 安守着 宁静。 她,不 近人亦 不远人 ,不为 秋愁亦 不为春 喜,只 顺其自 然地存 在着, 任人亲 疏。
•
7.记得《易.系辞上》说过这样的话 :圣人 与天地 相似, 所以不 违背自 然规律 ;知道 周围万 物而以 其道成 就天下 ,所以 不会有 过失; 乐天知 命,没 有忧愁 ;安于 所居之 地,敦 厚而施 行仁德 ,所以 能爱。
西亚(钢铁、汽车)
西欧(船舶、汽 车、电子电器) 非洲(船舶、汽车)
印 度(钢铁 尼、 西 亚汽车)
(
澳钢
大 利
铁 、 汽
亚车
)
输出总额
>6
2-5
<2
(万亿日
圆)
日本主要工业产品输出
2016年4月6日,几十名北京市民来到位于北京居庸关山区的京张铁路,从山顶 拍摄樱花初开的美景,正好和谐号列车经过花海,该列火车被民众称为“开往 春天的列车”。图2为2016年日本樱花初放日期等值线图,分析完成1~2题。
影响河流(水系) 地势西高东低使东亚许多大河向东 流,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 系;
影响植被与含沙量(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 候湿润,有利于林木生长,森林覆 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东亚的气候特征(角度)
(1)西部内陆气 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
山地气候为主。 (2)东部沿海气 候: 湿润,季风气候典型。
三、东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1、东亚的人口
描述东亚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1:日本东西部的降水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东部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较多, 是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西
冬 部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
(多降雪),是处于西北季风 的迎风坡。
太 探究2:濑户内海沿岸为何多晴朗天气。 平
洋
四周多山,处于冬夏季风的背风坡
夏
3、海洋性显著的温带气候:
(1)、日本地处温带,在亚洲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内,季风气 候显著。
讨论:结合下图分析日本的工业应如何布局,并说明理由。
100
99.7 94.3 90.9
99. 8
92.3
100
80
60
54.9
40
20
0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铁矿石
铜矿石
木材
棉花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
煤 石油
铁铜
镍
铝土 铅锌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
中日国土面积、人口比较
1999年年中人 1999年人口密度
(2)、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 气候;本州南部和四国、九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3)、气候具海洋性特征。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 富,年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区相比,冬季 较为温和,夏季较凉爽。
(4)、东西两岸降水形式和季节分配不同。东部太平 洋夏季多雨,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雪。濑户内海沿岸 多晴朗天气。
乙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若图中甲乙是下表中的两地
则甲应是( 上海 )
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是(
上海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
较少,大陆性强;东京年温
甲
差小,年降水量较多,海洋性强 乙
最冷月平均 最热月平均 气温(℃) 气温(℃)
上海31.2N 3.7
27.8
东京36N 3.7
25.1
年降水量 (mm) 1 163 1610
3、民 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4、经济:东部沿 海 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农业、工业发达。 西部内 陆地区条 件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发达。
小结:东亚的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
社会经济特征
地 势
主要 地形
河流
气候
地质
人口 密度
工业
农业
大陆 西部
大陆 东部
半岛、 岛屿上
高
高原 山地
低 平原 丘陵
(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富
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3776米,是
日本的最高峰。
关东平原
(3)海岸曲折(人工 海岸占1/3),多优良 港湾(神户、横滨)。
日本
日本 地 壳 运 动 (多火山地震)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
日本海
太平洋
太平洋板块
日本所在区域
熔岩
右图中甲气候类型是 ( 亚热带季风气候),
(5)、有特殊天气现象 -梅雨和台风。
4、自然资源
日本的森林覆 盖率达70%, 被誉为“绿色 王国”。
4、自然资源
冒烟的火山口
硫磺矿
热泉
4、自然资源
日本境内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森林、 水力资源丰富。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所需的原料、 燃料,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起伏 山地 大 丘陵
自
温带大 陆性
地壳 小 稳定
西 气候
向
东
季风
地壳 活动
大
气候 强烈
短、急
落后 畜牧业 较发达 农林
日本
感受日本日本的书法日本的相扑日本的和服古老的京都
140°E
日本的地理位置
45°
日
130°E
本 海
30°
一、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日本是东亚东部海洋上一个群岛国家。
3、海洋性显著的温带气候:
(1)、日本地处温带,在亚洲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内,季风气 候显著。
(2)、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 气候;本州南部和四国、九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3)、气候具海洋性特征。 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 降水丰富,年降水 量达1000-2000毫米。 与亚洲大陆同纬度 区相比,冬季较为 温和,夏季较凉爽。
(1)领土由北海道、本 九
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 州
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 组成。
本 州
北
(2)面积比较狭小, 人口稠密。
海 道
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
1.2亿。人口单一,99%以上为
四
大和民族。
国
2、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 总面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多 分布在各岛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 的关东平原是面积最大的平原。
国土面积
口数
(人/平方公
(万平方公里)
(亿人)
里)
中国
960.0
12.53
131
日本
37.8
1.26
333
(1/26)
(1/10)
2.5
“加工贸易”型经济 “两头在外”经济
世界名次
钢 铁17.1% 1
原 材
进口
料
生产 加工
船 舶80.6% 照相机81.8% 钟 表79.8% 汽 车45.1%
2 1 出口
东 亚及日本
亚洲的分区
习惯上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一、位置及范围
80°E
50°N
20°N—50°N, 80°E—140°E
140°E
20°N
一、位置及范围
亚洲
太平洋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019/9/11
4
东亚的范围: 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
乌兰巴托
蒙古
中国
北京
平壤
朝鲜
看图 分析 东亚 的河 流
3、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4、东亚的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高寒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4、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特点: 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三、人口和经济
1、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4.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四分之一 主 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平原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 密的地区之一。 2、人种 黄种人为主,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2
电视机34%
发展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
二、日本的经济
1、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的地区, 主要有五大工业区: (1)京滨区:以东京和横滨为中心,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区。 (2)名古屋区(中京区):以名古屋为中心。 (3)阪神区:以大阪、神户为中心,是日本第二大工业区。 (4)濑户内区: 濑户内海沿岸。 (5)北九州区: 以北九州为中心。
首尔
韩国
日本
东京
( 1 ) 临海国:中国 (北京) (2)内陆国:蒙古 (乌兰巴托) (3)半岛国:朝鲜 (平壤)
韩国 (首尔)
(4)岛 国:日本 (东京)
思考:
东亚 的地 形、 地势 特征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和地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 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2、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 岛、台湾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