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记录007_模拟帆船航海实验
实验记录007_模拟帆船航海实验

实验后记
学生在实验中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增强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器材破损 记 录
器材无破损
处理意见
16
15实验记录日期101010101010班级616263人数303028实验题目模拟帆船航海实验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帆船航海实验知道地球是球形的实验要求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规范操作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实验原理装置图实验计划器材
实
日 班 人 期 级 数 10.10 6.1 30 10.10 6.2 30
验
10.10 6.3 28
记
录
实验题目
模拟帆船航海实验
实 类
验 型
教师演示 学生操作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帆船航海实验,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实验要求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规范操作,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实验原理 (装置图)
实验计划
器材:地球仪 帆船模型 分组:按班级人数分成 6 个小组 实验猜测:进港时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出港时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 失 实验过程: 1.用橡皮泥做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 器 材 规 格 数 量 分 组 情 况 等 )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实验计划 3.模拟船进港和出港时的情景并观察 实验现象或测量结果:
( 器 材 规 格 数 量 分 组 情 况 等 )
进港时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出港时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实验结论: 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 整理器材,保持清洁
青岛版(2017年秋)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思维导图版

第一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第二单元实验操作题(1):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实验器材:音叉、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水槽、水、石块、闹钟、玻璃罩 实验方法:1、一同学在材料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且将材料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材料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材料绷紧。
2、学生敲击音叉,另一名学生认真听。
3、分别用不同材料来试验。
4、在装有水的水槽里用两块石块互相敲击。
5、在玻璃罩中放入闹钟,抽掉玻璃罩内的空气,听闹钟的声音。
实验结果:1.从木制米尺另一端听到的声音效果_____________ 。
2.从尼龙绳另一端听到的声音效果_____________ 。
3.从棉线另一端听到的声音效果_____________ 。
4.在装有水的水槽里用两块石块互相敲击能听到_____________ 声。
5.在玻璃罩中放入闹钟,抽掉玻璃罩内的空气,_____________ 听闹钟的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
真题(一)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闹钟、钟罩等材料组成的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传播现象。
(1)用钟罩罩住发声的闹钟。
在抽掉钟罩内的空气之前小明_______到闹钟的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2)当钟罩内的空气逐渐被抽走之后,闹钟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
(3)如果在钟罩内装满水,小明_______听到闹钟的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 (4)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第二单元实验操作题(2):实验名称:观察比较声音的变化实验目标:明白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实验器材:钢尺、鼓、鼓槌等实验方法:1、用手把尺子压在桌子的边沿,先将尺子伸出桌面长一些,再将尺子伸出桌面短一些,骨同样的力分别用手拨动尺子,仔细听高低变化。
漂浮的小船实验写作文三年级

漂浮的小船实验写作文三年级示例范文第一篇:《神奇的漂浮小船实验》“哇,我们来做漂浮的小船实验啦!”我兴奋地喊着。
今天放学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客厅。
茶几上摆着一盆水,旁边还有一些纸和剪刀。
“宝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这个有趣的实验哦。
”爸爸笑着说。
妈妈也在一旁鼓励我:“对呀,看看你能不能成功做出漂浮的小船。
”我信心满满地拿起一张纸,开始动手折起来。
我一边折一边想:这有什么难的呀,不就是折个小船嘛。
“哎呀,我折得好像不太像小船呀。
”我有点着急地说。
爸爸走过来,温柔地说:“别着急,宝贝,我来教你。
”说着,爸爸拿起纸,仔细地给我示范起来。
在爸爸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折出了一只像模像样的小船。
我小心翼翼地把小船放到水面上,眼睛紧紧地盯着它。
“哎呀,怎么沉下去啦!”我失望地叫起来。
妈妈摸摸我的头说:“别灰心呀,我们再想想办法。
”我们一起研究起来,爸爸说:“是不是纸太重了呀?”妈妈点头说:“有可能,要不换一种更轻薄的纸试试。
”于是,我们找来了更薄的纸,我又重新折了一只小船。
这一次,当我把小船放进水里时,小船真的漂浮起来啦!“哇,成功啦!成功啦!”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看着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船,就好像它是一艘真正在大海上航行的轮船,乘风破浪。
这个实验可真神奇呀!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做事情不能着急,要仔细思考,不断尝试。
就像那只小船,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漂浮在水面上。
我以后还要多做这样有趣的实验,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示例范文第二篇:《有趣的漂浮小船实验》“哇,我们来做漂浮的小船实验啦!”我兴奋地喊道。
今天放学回家,我看到桌子上放着一些材料,有纸、剪刀、水盆还有一块小肥皂。
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这些是要做什么呀?”妈妈笑着说:“我们来做个好玩的实验呀,做漂浮的小船。
”我一听,立马来了精神。
我和妈妈来到水池边,妈妈拿起一张纸,熟练地折了起来,不一会儿,一艘小船就出现在她的手中。
我瞪大了眼睛:“妈妈,好厉害呀!”妈妈把小船轻轻地放进水盆里,小船就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
苏教版科学六上 实验报告单

记录员:
时间
年月 日Kw9徐州市城东小学教育网
实验名称
研究在什么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实验器材
四块馒头,用牙签在每块馒头上放一些霉菌;四个干净的塑料袋;细线。
实验步骤
1、使第一块馒头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馒头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
2、在第三块馒头和第四块馒头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然后,把第三块馒头放进冰箱,第四块馒头放到温度较高的地方。
一周后进行观察记录,并作出适当分析:
1.对于铁钉来说,前两个装置的同样条件有哪些?不同条件有哪些?在这两个装置中铁钉生锈了吗?
2.对于铁钉来说,第三个装置的条件有了哪些变化?铁钉生锈了吗?
4.实验总结
填写实验记录表,作出正确分析。
实验结论
铁钉在有、有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在绝对的空气中不会生锈,光有水没有空气也不会使铁钉生锈。
4、去下载玻片,整理好显微镜和实验器材。
5、将发霉的物品倒进垃圾桶,收拾、整理干净桌面,洗手。
实验现象
1、肉眼观察到物品上的霉,我们看到。
2、用放大镜观察到物品上的霉,我们看到。
3、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现象是(选择画其中的一个)
标本名称:
实验结论
霉是的生命的物体。不同的霉有的形状。
实验报告单
科学六上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模拟船进港和出港时的情景并观察。
实验现象
帆船进港时,先看见,后看见;出港时,先消失,后消失。
实验结论
地球的形状是的。
实验报告单
科学六上
班 级
记录员:
时间
年 月 日Kw9徐州市城东小学教育网
不同造型船只的抗风力实验

不同造型船只的抗风力实验引言:航行中,船只所受到的风力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不同造型的船只在抗风力方面可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不同造型船只的抗风力实验,以揭示它们在面对风力时的表现差异。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造型船只在不同风力下的抗风性能,进一步了解船只设计对其抗风力的影响。
二、实验方法1. 选取不同造型的船只进行实验,包括潜水艇、帆船和货船。
2. 在实验室中建立风洞,模拟不同风力条件。
3. 将不同造型船只置于风洞中,记录其在不同风力下的受力情况。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潜水艇潜水艇是一种具有流线型造型的船只,其整体形状允许其在水下航行。
实验结果显示,潜水艇在风力较强时表现出较好的抗风性能。
这是因为其流线型造型减小了风的阻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风力。
2. 帆船帆船是一种依靠风力驱动的船只,其造型主要是为了最大化利用风力。
实验结果显示,帆船在风力较弱时表现出较好的抗风性能。
这是因为其大帆的设计使其能够更好地捕捉风力,从而推动船只前进。
3. 货船货船是一种用于运输货物的大型船只,其造型相对矮胖。
实验结果显示,货船在风力较强时表现出较好的抗风性能。
这是因为其低矮的造型减小了风的作用面积,从而减少了风力对船只的影响。
四、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造型的船只在抗风力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
2. 潜水艇的流线型造型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风力。
3. 帆船的大帆设计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风力推动船只前进。
4. 货船的低矮造型减小了风力对船只的影响。
五、实验意义与应用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船只设计与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船只设计中,应根据实际用途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造型,以提高其抗风力能力。
在船只使用中,船员应根据风力条件合理调整船只的航行方向和速度,以确保船只的安全航行。
六、进一步研究展望本实验只考虑了不同造型船只在静止风力下的抗风性能,未考虑其他因素如波浪等的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将其他因素纳入考虑,以更全面地评估不同造型船只的抗风力能力。
古代帆船模型制作实践活动记录 初稿

制作过程影像记录
上色后的效果
效果图
谢谢大家的观看!
著名船只
中国帆船几次闻名于世的远航活动,其船型几乎都是福建传统帆 船: 1846年,耆英号(Keying)从香港航行至纽约,再到达伦敦。这 艘广州建造47.8米长的三桅帆船虽然采用广东船式的多孔舵,船 形及装饰则与福州运木船相同。 1913年,宁波号(Ningpo)帆船从上海远航至加利弗里亚海岸的 San Pedro,这是一艘原名景泰丰的福州运木船。 1922年,厦门号(Amoy)帆船越过太平洋到达美国加利弗里亚海 岸,船形是泉州白底船。 1955年,自由中国号从台湾基隆港出发,经停日本横滨后横渡太 平洋,历时不到两个月抵达旧金山。这是一艘1939年福州建造的 丹阳船。 在广东海域发现的“南海一号”也属于福船类型。
古代帆船模型制作 实践活动记录
——XX小组集体创造
我们选择制作模型:古福船
福船是中国古代海船中的一种船型,是中国“四大 古船”之一,为中国古代著名海船船型。福船是福 建、浙江一带沿海尖底海船的通称。
福船特点
一是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它的两舷向外拱, 两侧有护板。特别是福船有高昂首部,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 吃水又深,可达到四米,适合于作为战船。据何汝宾《兵录》, “大福船”长仅九丈,另据《 全浙兵制考》一号福舩九丈, 二号福舩八丈 。 二是船体高大,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船首两侧有一 对船眼。作为战船用的福船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 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 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 三是操纵性好,福船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 自如。 由于福船具有上述特点,适合于海上航行,可以作为远洋运输 船和战船。据古籍记载,明代我国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
航海模拟实验室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航海模拟实验室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快速发展,航海技术也日益成熟。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航海需求的优秀人才,我国许多高校都建立了航海模拟实验室。
本次实习,我有幸在航海模拟实验室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旨在了解和掌握航海模拟器的操作技巧,提高自己的航海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熟悉航海模拟器的基本设备与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了解了航海模拟器的主要设备,如舵盘、发动机、导航仪等,并学会了如何操作这些设备。
同时,我还了解了航海模拟器的基本功能,如航路规划、气象查询、船舶操纵等。
2. 学习航海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学习了航海知识,包括船舶的构造、船舶操纵原理、航海法规等。
通过学习,我加深了对航海工作的认识,为实际操作打下了基础。
3. 进行模拟驾驶训练:在掌握基本操作和航海知识后,我开始进行模拟驾驶训练。
通过多次模拟驾驶,我逐渐熟练掌握了船舶的操纵技巧,能够独立完成船舶的启动、航行、停泊等操作。
4. 应急处理训练: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参与了应急处理训练,学习了船舶在遇到险情时如何进行应急处理。
例如,船舶碰撞、燃油泄漏、火灾等应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掌握了航海模拟器的操作技巧,提高了自己的航海技能。
其次,我学习了丰富的航海知识,为将来从事航海工作奠定了基础。
最后,我在应急处理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会了如何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和船员的生命安全。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模拟驾驶过程中,我有时会因为操作不当导致船舶出现偏航现象。
此外,我在应急处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四、实习总结通过在航海模拟实验室的实习,我对航海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航海技能和应急处理方面的不足。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航海技能,为我国的航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园小帆船实验报告总结

幼儿园小帆船实验报告总结1. 引言在幼儿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开展各种实验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本次实验我们进行了小帆船的制作和比赛,旨在让孩子们了解水的浮力原理、学习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组织了孩子们动手制作小帆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比赛和总结。
2. 实验目的- 让幼儿了解水的浮力原理;-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内容3.1 小组分工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三至五名成员组成。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如制作船体、制作帆和装饰船体等。
3.2 制作小帆船根据实验要求,每个小组使用指定材料制作小帆船:纸板、胶水、牙签、彩纸等。
孩子们需要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船体的裁剪、折叠和粘合,然后再制作帆和装饰船体。
3.3 实验过程在实验开始时,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了水的浮力原理,解释了小帆船能够漂浮在水上的原因。
随后,孩子们分组进行制作,老师和助教向孩子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3.4 比赛和总结当所有小组完成制作后,我们安排了小帆船的比赛。
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小帆船放入水中,通过吹风或吹气的方式让小船驶出一段距离,并看哪个小组的小帆船驶得最远。
比赛结束后,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总结了实验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4.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大部分小帆船都能够漂浮在水上,并且完成了比赛的要求。
但是也有一部分小帆船因为制作不稳定导致无法正常驶行。
我们根据这些结果和孩子们的观察,引导他们讨论制作帆船的关键点和如何改进。
5. 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活动,幼儿们不仅学到了水的浮力原理和帆船制作的基本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孩子们在实验中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学会了在团队中协作解决问题。
同时,他们也学会了观察和总结实验结果,思考如何改进原有设计。
这些实践经验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 实验展望在今后的实验活动中,我们将继续引导幼儿们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后记
学生在实验中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增强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器材破损 记 录
器材无破损
处理意见
16
实
日 班 人 期 级 数 10.10 6.1 30 10.10 6.2 30
验
10.10 6.3 28
记
录
实验题目
模拟帆船航海实验
实 类
验 型
教师演示 学生操作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帆船航海实验,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实验要求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规范操作,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实验原理 (装置图)
实验计划
器材:地球仪 帆船模型 分组:按班级人数分成 6 个小组 实验猜测:进港时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出港时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 失 实验过程: 1.用橡皮泥做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 器 材 规 格 数 量 分 组 情 况 等 )
15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实验计划 3.模拟船进港和出港时的情景并观察 实验现象或测量结果:
( 器 材 规 格 数 量 分 组 情 况 等 )
进港时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出港时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实验结论: 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 整理器材,保持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