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R分析的原理及操作技术报告
ssr标记原理

ssr标记原理
SSR标记,即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是一种以特异引物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它利用了DNA序列中的简单重复序列,这些重复序列通常由1-6个碱基组成,形成长串重复。
由于这些重复序列在不同个体间的数量存在差异,因此能揭示比其他标记技术更高的多态性。
SSR标记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微卫星序列两端互补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微卫星片段。
由于核心序列串联重复数目不同,能够用PCR的方法扩增出不同长度的PCR产物。
将这些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根据分离片段的大小决定基因型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
SSR 标记具有一些优点,如一般检测到的是一个单一的多等位基因位点、微卫星呈共显性遗传,可鉴别杂合子和纯合子、所需DNA量少等。
在采用SSR技术分析微卫星DNA多态性时,必须知道重复序列两端的DNA序列的信息。
ssr标记的原理及应用

SSR标记的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SSR标记?SSR标记(Server Side Rendering,服务器端渲染)是一种将动态生成的内容直接嵌入到HTML页面中的技术。
传统的JavaScript渲染技术(如SPA单页面应用)需要在浏览器中使用JS代码动态生成页面内容,而SSR标记则在服务器端将动态内容生成后,将其直接嵌入到HTML页面中,再传输给浏览器进行展示。
2. SSR标记的原理SSR标记的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接收客户端请求:服务器通过监听HTTP请求,获取客户端请求的URL。
•路由解析:服务器根据URL进行路由解析,确定请求的页面和相应的数据。
•数据获取:服务器从数据库或其他数据源获取相应的数据。
•模板渲染:服务器使用模板引擎将数据填充到HTML模板中,并生成标记好动态内容的HTML页面。
•HTML页面发送:服务器将生成的HTML页面发送给客户端。
•客户端渲染:浏览器接收到HTML页面后,在展示页面之前,会解析其中包含的JavaScript文件并执行,以完成页面的交互和渲染。
3. SSR标记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客户端渲染,SSR标记具有以下几个优势:•更快的首次加载速度:SSR标记在服务器端生成带有动态内容的HTML页面,因此用户第一次请求页面时可以直接获取到完整的页面内容,无需等待JavaScript文件的加载和执行。
这可以显著减少首次加载的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更好的SEO效果:由于SSR标记在服务器端生成静态HTML页面,搜索引擎爬虫可以直接读取页面内容,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提高网页的收录率和排名。
•更低的服务器负载:SSR标记将页面的渲染工作放在了服务器端,相比于传统的客户端渲染,可以减轻浏览器的压力,降低服务器负载。
4. SSR标记的应用场景SSR标记在以下几个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需要更好SEO效果的网站:对于需要被搜索引擎爬虫收录的网站,使用SSR标记可以提高网站的可见性和排名,增加自然流量。
SSR标记的原理步骤

SSR:微卫星DNA又叫简单重复序列,指的是基因组中由1~6个核苷酸组成的基本单位重复多次构成的一段DNA,广泛分布于基因组的不同位置,长度一般在200bp以下。
研究表明,微卫星在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的含量非常丰富,而且常常是随机分布于核DNA中。
微卫星中重复单位的数目存在高度变异,这些变异表现为微卫星数目的整倍性变异或重复单位序列中的序列有可能不完全相同,因而造成多个位点的多态性。
如果能够将这些变异揭示出来,就能发现不同的SSR在不同的种甚至不同个体间的多态性,基于这一想法,人们发展起了SSR标记。
SSR标记又称为sequence tagged microsatellite site,简写为STMS,是目前最常用的微卫星标记之一。
由于基因组中某一特定的微卫星的侧翼序列通常都是保守性较强的单一序列,因而可以将微卫星侧翼的DNA片段克隆、测序,然后根据微卫星的侧翼序列就可以人工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从而将单个微卫星位点扩增出来。
由于单个微卫星位点重复单元在数量上的变异,个体的扩增产物在长度上的变化就产生长度的多态性,这一多态性称为简单序列重复长度多态性(SSLP),每一扩增位点就代表了这一位点的一对等位基因。
由于SSR重复数目变化很大,所以SSR标记能揭示比RFLP高得多的多态性,这就是SSR标记的原理。
? 与其它分子标记相比,SSR标记具有以下优点:(1)数量丰富,覆盖整个基因组,揭示的多态性高;(2)具有多等位基因的特性,提供的信息量高;(3)以孟德尔方式遗传,呈共显性;(4)每个位点由设计的引物顺序决定,便于不同的实验室相互交流合作开发引物。
因而目前该技术已广泛用于遗传图谱的构建〔11,12,18,19,33〕、目标基因的标定〔8,9,21,22,26〕、指纹图〔22〕的绘制等研究中。
但应看到,SSR标记的建立首先要对微卫星侧翼序列进行克隆、测序、人工设计合成引物以及标记的定位、作图等基础性研究,因而其开发费用相当高,各个实验室必须进行合作才能开发更多的标记。
SSR分析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SSR分析的原理及操作技术SSR(Server-Side Rendering)是一种用于开发 web 应用程序的技术,它主要通过将应用程序的初始渲染过程从客户端转移到服务器端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SSR 在加载时可以直接在服务器上渲染出完整的 HTML 页面,然后将其发送给客户端显示,而不是在客户端上等待JavaScript 渲染完成后再显示内容。
这种技术可以加快页面加载速度,提供更好的引擎优化(SEO)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
1.数据请求:SSR首先会发送请求到服务器获取应用程序所需的数据,这样服务器端就能够预先获取数据并进行处理,然后将响应发送给客户端。
这样客户端在接收到HTML页面后就已经包含了所需的数据。
2.模版渲染:服务器会使用应用程序的模版引擎来渲染出初始的HTML页面。
模版引擎会根据数据和模版文件生成HTML页面,然后返回给客户端。
这样客户端接收到的HTML页面已经包含了服务器端渲染的内容,可以直接展示给用户。
SSR的操作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选择框架:选择适合你的项目的 SSR 框架。
目前流行的 SSR 框架有 Next.js、Nuxt.js等。
这些框架为开发者提供了简化 SSR 开发流程的工具和规范。
2.路由配置:配置应用程序的路由,确保服务器能够正确地响应不同的路由请求,并加载相应的数据和渲染模版。
3. 数据获取:在服务器端获取数据的方法有多种,可以使用 AJAX请求、GraphQL、RESTful API等。
根据项目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获取方式,并保证数据可以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共享。
4. 模版引擎:选择适合你的项目的模版引擎,如 Handlebars、Pug 等。
模版引擎可以帮助你将数据和模版文件结合生成最终的 HTML 页面。
5. 客户端激活:在客户端接收到 HTML 页面后,需要编写JavaScript 代码来接管页面的交互和渲染。
这个阶段需要和服务器端渲染的 DOM 结构保持一致,可以使用一些库或框架来实现,如 React、Vue 等。
SSR分子标记技术简述

SSR标记
SSR 标记是当今流行的分子标记技术之 一。尽管 SSR 分布于基 因组的不同位置,但其两端多是保守 的单拷贝序列,因此可以根 据两端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 物,通过 PCR 技术将其扩增出来, 利用电泳分析技术获得长 度多态性, 即 SSR 标记。
SSR分子标记的优势
SSR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分布广
SSR标记的基本原理:根据微卫星序列两端互补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反应 扩增微卫星片段,由于核心序列串联重复数目不同,因而能够用PCR的方法扩 增出不同长度的PCR产物,将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根据分离片段的大小决 定基因型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多态性丰富
其产物进行测序胶电泳分离时单碱基分辨率 高、遗传信息量大
SSR通常为显性标记,呈孟德尔式遗传
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 DNA用量少 技术要求低,成本低廉 PCR扩增的可重复性高
SSR标记的劣势
开发和合成新的SSR引物投入高、难度大 现有的SSR标记数量有限,不能标记所有的功 能基因 SSR多态性的检测和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PCR 扩增的效果 SSR座位突变率高,对变异反应非常敏感等等
SSR标记的原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卫星中重复单位的数目存在高度变异,这些变异表现为微卫星 数目的整倍性变异或重复单位序列中的序列有可能不完全相同, 因而造成多个位点的多态性。如果能够将这些变异揭示出来,就 能发现不同的SSR在不同的种甚至不同个体间的多态性,基于这 一想法,人们发展起了SSR标记。
由于基因组中某一特定的微卫星的侧翼序列通常都是保 守性较强的单一序列,因而可以将微卫星侧翼的DNA片 段克隆、测序,然后根据微卫星的侧翼序列就可以人工 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从而将单个微卫星位点扩增出 来。由于单个微卫星位点重复单元在数量上的变异,个 体的扩增产物在长度上的变化就产生长度的多态性,这 一多态性称为简单序列重复长度多态性(SSLP),每一扩 增位点就代表了这一位点的一对等位基因。由于SSR重 复数目变化很大,所以SSR标记能揭示比RFLP高得多 的多态性,这就是SSR标记的原理
SSR分子标记剖析

SSR分子标记的优势
üSSR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分布广 ü多态性丰富 ü其产物进展测序胶电泳分别时单碱基区分率高、遗 传信 ü 息量大 üSSR通常为显性标记,呈孟德尔式遗传 ü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 üDNA用量少 ü技术要求低,本钱低廉 üPCR扩增的可重复性高
SSR分子标记的劣势
ü 开发和合成新的SSR引物投入高、难度大 ü 现有的SSR标记数量有限,不能标记全部的功能基因 ü SSR多态性的检测和应用很大程度上依靠PCR扩增的效果 ü SSR座位突变率高,对变异反响特殊敏感等等。
常见的二核苷酸重复单位:〔AC)n、〔GA)n、〔AT)n 常见的三核苷酸重复单位: 〔AAG)n、〔AAT)n
SSR分子标记的分子学根底
微卫星中重复单位的数目存在高度变异,这些 变异表现为微卫星数目的整倍性变异或重复单位序 列中的序列有可能不完全一样,因而造成多个位点 的多态性。假设能够将这些变异提示出来,就能觉 察不同的SSR在不同的种甚至不同个体间的多态 性,基于这一想法,人们进展了SSR标记 。
三、试验用品
1. 仪器设备与耗材:PCR扩增仪、电泳仪和电泳槽、 微型移液器、恒温水浴锅、凝胶成像系统等,离心 管、PCR管、移液器枪头等
2. 2. 试剂
3. 提取缓冲液:100mmol/L Tris·Cl,20mmol/L EDTA ,500mmol/L NaCl,1.5% SDS。
4. 氯仿:异戊醇:乙醇〔80:4:16〕。
专业综合力气训练与测试
利用SSR技术 进展玉米杂交种的纯度鉴定
2023.5
一、试验目的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作物,利用SSR技 术进展玉米种子纯度鉴定,已经筛选出多 对可利用的引物,综合运用SSR核心引物 和DNA指纹图谱,可以准确地鉴定父本、 母本、混杂品种及真实杂交种,其鉴定结 果与RFLP结果及系谱来源根本全都。
SSR分子标记剖析

三、实验用品
1. 仪器设备与耗材:PCR扩增仪、电泳仪和电泳槽、 微型移液器、恒温水浴锅、凝胶成像系统等,离心 管、PCR管、移液器枪头等 2. 试剂 ① 提取缓冲液:100mmol/L Tris· Cl,20mmol/L EDTA ,500mmol/L NaCl,1.5% SDS。 ② 氯仿:异戊醇:乙醇(80:4:16)。
引物 设计
二
使用,筛选SSR位点
5'锚定PCR 分离SSR标记
K可以跟任何核苷酸配对,V不 能与A配对,R不能与G配对, 其他核苷酸均可与它们配对。 这样,VRVRV五个碱基一起 构成了一个封闭碱基群。在 PCR过程中,由于VRVRV不 能与GA配对,该引物与模板 DNA结合的时候,就不会在 (GA)n重复区滑动,只会结合 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上,以保 证SSR位点的长度多态性不会 丢失。
SSR座位突变率高,对变异反应非常敏感等等。
2. SSR分子标记的步骤
第一步:基因组DNA 提取 第二步:PCR 第三步: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第四步:结果分析
微卫星分子标记对18份基因型的扩增结果
3. SSR分子标记引物设计
一
从有关数据库(GenBank, EMBL DDBJ等)或文章中查 询
之用。
2. DNA提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将玉米幼叶在研钵中加液氮磨成粉状后,取约0.1g放入1.5ml离心管中,立 即加入0.5ml提取缓冲液(60℃水浴预热),摇动混匀。 60℃水浴保温30~60min(时间长,DNA产量高),不时摇动。 加入0.5ml氯仿:异戊醇:乙醇(80:4:16)溶液,颠倒混匀,室温下静 置5~10 min,使水相和有机相分层。 室温下12000rpm离心5 min。 小心移取上清液至另一1.5ml离心管,加入等体积异丙醇,混匀,室温下放 置片刻即出现絮状DNA沉淀。 室温下12000rpm离心5 min,去除上清液,再加入100μl TE溶解沉淀。 加入1/10体积(约10μl)的3mol/L NaAc及二倍体积(约300μl)预冷的无 水乙醇,混匀,-20℃放置20 min左右。 室温下12000rpm离心5 min。 去上清,用1ml 70%乙醇漂洗沉淀二次,待沉淀干燥后,重新加入100μl TE溶解,-20℃贮存,备用。
SSR技术原理,方法及步骤课件.doc

SSR技术1. SSR 简介说明: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简单重复序(SSR)也称微卫星DNA ,其串联重复的核心序列为1-6 bp,其中最常见是双核苷酸重复,即(CA) n 和(TG) n 每个微卫星DNA 的核心序列结构相同,重复单位数目10-60 个,其高度多态性主要来源于串联数目的不同。
SSR标记的基本原理:根据微卫星序列两端互补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 反应扩增微卫星片段,由于核心序列串联重复数目不同,因而能够用PCR 的方法扩增出不同长度的PCR 产物,将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根据分离片段的大小决定基因型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
在真核生物中,存在许多2-5bp 简单重复序列,称为“微卫星DNA”其两端的序列高度保守,可设计双引物进行PCR 扩增,揭示其多态性。
SSR具有以下一些优点:(l) 一般检测到的是一个单一的多等位基因位点;(2)微卫星呈共显性遗传,故可鉴别杂合子和纯合子;(3)所需DNA 量少。
显然,在采用SSR 技术分析微卫星DNA 多态性时必须知道重复序列两端的DNA 序列的信息。
如不能直接从DNA 数据库查寻则首先必须对其进行测序。
SSR的分类:根据SSR 核心序列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3 种类型:1)完全型(perfect) ,指核心序列以不间断的重复方式首尾相连构成的DNA 。
如:ATATATATATATATATATATATATATATATATAT ;2)不完全型(imperfect) ,指在SSR 的核心序列之间有 3 个以下的非重复碱基,但两端的连续重复核心序列重复数大于 3 。
如:ATATATATGGATATATATATCGATATATATATATATATGGATATATATAT ;3)复合型(compound) ,指2 个或 2 个以上的串联核心序列由 3 个或3 个以上的连续的非重复碱基分隔开,但这种连续性的核心序列重复数不少于 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SSR简介
在生物的基因组中,特别是高等生物的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
根据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形式可分为: 串联重复序列(Tandemly repeated sequences) 分散重复序列(Interspersed repeated sequences) 依据重复基序的长度、拷贝数和位置等又将串联 重复序列分为: 卫星DNA:基序(motif)长10~300bp,甚至长1,000~100,000bp;
和测序,然后根据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 物,通过PCR技术将目的微卫星DNA片段扩增出来。
SSR标记的基本原理
由于单个微卫星位点的重复单元在数量上的不同,导致扩
增产物在长度上发生变化,即产生长度多态性,这种多态 性称为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SSLP),每一扩增位点就代表了该位点的 一对等位基因。
0.1%硝酸银400ml
ddH2O 8g NaOH,2ml 37%甲醛,0.1g四硼 酸钠定容至500ml
漂洗
ddH2O
8.观察 记录父母本及F1代的带型,供进一步的 分析用。
4.制备5%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将长、短玻璃板固定在制胶板上,用1.0%的琼脂糖封口,将配好
的胶溶液沿玻璃板点样端小心灌入,排除气泡,待胶灌满后插入梳 子,静置1h,让其聚合凝固。
5%变性胶 尿素 (Urea) 5×TBE buffer 40%丙稀酰胺 10%过硫酸铵 TEMED 40%丙稀酰胺溶液(19:1) 丙稀酰胺(Acrylamide) 甲义-丙稀酰胺(Bis-Acrylamide) 100ml 42g 20ml 12.5ml 400µl 87.5µl 100ml 38g 2g
用于双链DNA片段的分离和纯化。双链DNA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 的迁移率通常与其大小的常用对数值成反比。然而,电泳迁移率也受
其碱基组成和序列的影响,因此,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条 DNA的迁移率可
相差10%。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主要用于制备高纯度的DNA片段和检 测蛋白质-DNA复合物。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时,通 常PCR产物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分离效果优 于非变性胶。因为杂合个体在PCR后期的循环中 会产生异源双链分子,导致在杂合的情况下胶中产 生了3条带甚至是4条带,而不是正常的2条带。这 种情况出现会干扰等位基因的统计。
特点二:能够指导特定DNA片段的合成。
如何实现?
PCR反应体系
一对特异引物: 1.引物长度:典型的引物长度为18-24bp,引物需要足够长,保证序列 独特性。但是长度大于24bp的引物并不意味着更高的特异性。较长的 序列可能会与错误配对序列杂交,降低了特异性,而且比短序列杂交慢
,从而降低了产量;
是一类由几个核苷酸(多为2~4个)为基本单位多次串联重复而
形成的DNA片段,其长度一般较短,多在200bp以内。
微卫星在植物基因组中的含量非常丰富,均匀分布于整个植物 基
因组中,但不同植物中微卫星出现的频率变化非常大,但 (AT管微卫星DNA分布于整个基因组中的不同位置,但某 一特定的微卫星的两端侧翼序列通常都是保守性较强的 单一序列,将重复序列及其两侧的DNA片段进行克隆
载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
指示剂(溴酚蓝或二甲苯氰)一般与蔗糖、甘油或聚蔗糖400等组成载 样缓冲液,加入到扩增好的PCR产物当中。
作用: 1.增加样品密度,使其比重增加,以确保DNA均匀沉入加样孔内。
2.形成肉眼可见的指示带,预测核酸电泳的速度和位置。
3.使样品呈色,使加样操作更方便。
6.电泳:每个点样孔中,点加适量的混合物(4µL),每排梳孔中最左
边的梳孔用于点加DNA Marker(分子量标记物),以便计算分子量, 以300V电压进行恒压电泳,电泳液为0.5×TBE,待溴酚蓝条带泳动至 胶板底端时停止电泳。
7.染色
步骤 漂洗30s ddH2O 试剂
染色8min
漂洗30s 显色4min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材料
马贵荔(母本)×焦核三月红(父本)F1杂种群体中部分个 体的基因组DNA溶液。每人做4个模板。
一对特异引物: B-F09 F:5’TCTGCTTACCAGCATGAGTGA 3’ B-F09 R:5’CTGTTGGTCTGCAGGTTTTG 3’
2.配制SSR扩增的反应液:
PCR条件优化
优化引物设计:这是最关键的,可以借助计算机来辅助设
计引物。 热启动技术:在PCR反应的第一个循环中待温度升高且超 过模板Tm值(80℃)后,再加入关键试剂如Taq DNA聚 合酶等。这样操作可以减少非特异性扩增。
创造一个有利于增加特异性扩增的条件:如降低Mg2+,
dNTP浓度,优化pH及减少Taq酶的用量,减少循环中各 部分的时间或循环数,提高退火温度等。
各组份的用量及终浓度如下表,做多个反应时,可将所用的的相同组份 一次取样、混匀后再分装至各个反应中。
组分 ddH2O 10×buffer缓冲液 1个反应体积 10.2µL 2.0µL 1.6µL 1.0µL 1.0µL 4µL 0.2µL 20µL 1× 0.2mM 0.25µM 0.25µM 1ng/µL 1U 0.8µL 80µL 终浓度 4个反应体积 40.8µL 8µL 6.4µL 4µL 4µL
成三维带状网络结构的凝胶。
这些网格孔径的平均直径决定于丙烯酰胺和双功能交联剂 的浓度。
聚丙烯酰胺凝胶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用于单链DNA片断的分离与纯化。这些凝胶在尿素或甲酰胺等抑制核 酸碱基配对的试剂的存在下发生聚合。变性的DNA在这些凝胶中的迁移 率几乎与其碱基组成及序列完全无关。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小卫星DNA:基序长10~60bp;
微卫星DNA:基序长1~6bp,其功能:重组热点、对基因的调节和表达以 及性别决定等。
SSR简介
微卫星DNA即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或者微卫星序列(microsatellite,MS), 又称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STR),
型,所以其电泳迁移率较快。
电泳介质
琼脂糖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
优点:
① 分辨率极高,可分开长度仅相差0.1%的DNA分子,即 1000bp中相差1bp; ②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的DNA纯度很高,可用于要求 最高的实验。
聚丙烯酰胺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单体,在催化剂 TEMED(N,N,N,N’一四甲基乙二胺)和过硫酸铵的作用下, 聚合形成线状长链,在交联剂如N,N-甲叉双丙烯酰胺参与 下的共聚合反应中,聚丙烯胺的链与链之间交叉联接而形
(含15mM
Mg+)
2.5mM dNTP 5µM 引物F 5µM 引物R 模板DNA(5ng/µL) Taq酶(5U/µL) 总体积
3.SSR-PCR
配制好反应液后,放入PCR仪中进行扩增反应,扩增程序为: 94℃ 3min(预变性);
94℃ 50s→55℃ 50s→72℃50s(35个循环);
72℃ 10min(延伸反应)
染色方法与原理
溴化乙锭(EB)染色法:但是聚丙烯酰胺对荧光燃料溴化乙锭
的荧光有猝灭作用,EB染色法很难检测到少于10ng的DNA条带。
银染法(硝酸银):是一种检测微量DNA的理想方法。
优点:经济、简便、快速、灵敏,无污染、分辨率高、结果可
永久保存
原理:银染液中的银离子(Ag+)可与DNA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然后用 还原剂如甲醛在碱性条件下使Ag+还原成银颗粒,可把DNA电泳带 染色成黑褐色
2.引物浓度:一般0.1-0.5 mol/L,过高的引物浓度会加剧错配发生, 特异性下降;
3.合理的G/C含量:一般为40%~60%。
PCR反应体系
Mg2+溶液 :其浓度直接影响引物退火的特异性、产物特异性以及酶的 催化能力和准确性等,适当降低Mg2+浓度可增加特异性。 模板DNA:一般1ng/1µL,模板浓度过高会导致反应的非特异性增加 ; dNTP :常用浓度为50-200mol/L,种dNTP浓度应相等,浓度过高
易产生错误碱基的掺入,浓度过低则降低反应产量。
Taq酶 :DNA聚合酶,热稳定,最适温度72 ℃,酶量增加使反应特异 性下降;酶量过少影响反应产量。
10×buffer缓冲液(不含Mg2+ ):维持PCR pH的稳定。
PCR循环条件
高温变性:双链DNA模板加热变性成单链; 低温退火:在低温下引物与单链DNA互补配对; 退火温度针对不同的引物差别较大,退火温度过低,极易形成非特 异扩增,而退火温度过高,又难以扩增出条带,对于长度为20bp,GC 含量为50%的核苷酸的典型引物,55 ℃是比较适宜的退火温度。 适温延伸:在适宜温度下Taq DNA酶催化引物沿着模板DNA延伸。
电泳原理
在生理条件下,核酸分子之糖-磷酸骨架中的磷酸基团, 是呈离子化状态的。当核酸分子被放置在电场中时,他们 就会向正电极的方向迁移。
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这种迁移速度,亦即电泳
的迁移率,取决于核酸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分子量较
小的DNA分子,比分子量较大的DNA分子,具有较紧密的构
5.电泳样品的准备:在PCR产物中加入8µL的loading buffer混合,得到 混合物,95℃加热3min,迅速置于冰上冷却,然后点样。
Loadingbuffer组分 98%Formamide(甲酰胺) 10MmEDTA(pH8.0) 0.25%Bromophenol Blue(溴酚蓝) 用量 49ml(100%) 1ml(0.5M,pH8.0) 0.12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