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损耗计算
电机机械损耗计算公式

电机机械损耗计算公式
电机机械损耗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机械损耗 = K1 N^x.
其中,K1是一个与电机设计和制造有关的常数,通常由电机制
造商提供;N是电机的转速;x是一个与电机设计有关的指数。
这个公式是一个简化的形式,实际的机械损耗计算可能会考虑
更多因素。
例如,电机的负载、温度、摩擦等因素都可能对机械损
耗产生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额定负载下的效率、功率
因数等参数,以及电机的工作环境等因素。
另外,不同类型的电机(比如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等)其机械损耗的计算公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
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电机类型和工作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机械
损耗计算方法。
总的来说,电机的机械损耗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
考虑多种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最好依据电机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资料和相关标准进行计算,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发电机铁损计算公式

发电机铁损计算公式
发电机铁损计算公式是指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由于磁通变化而产生的铁损。
铁损是发电机中最主要的损耗之一,它会导致发电机的效率降低,同时也会影响发电机的寿命。
因此,准确计算发电机铁损是非常重要的。
发电机铁损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Pfe = Kfe × Bmax^2 × f × V
其中,Pfe表示发电机的铁损功率,单位为瓦特(W);Kfe是铁损系数,它是一个常数,通常在0.8到1.2之间;Bmax是发电机的最大磁感应强度,单位为特斯拉(T);f是发电机的频率,单位为赫兹(Hz);V是发电机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发电机铁损与磁感应强度、频率和体积有关。
磁感应强度越大,铁损就越大;频率越高,铁损也越大;发电机的体积越大,铁损也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少发电机的铁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降低发电机的磁感应强度,可以通过改变发电机的设计或者使用更好的材料来实现。
2. 降低发电机的频率,可以通过改变发电机的转速或者改变电网的频率来实现。
3. 减小发电机的体积,可以通过改变发电机的设计或者使用更好的材料来实现。
发电机铁损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发电机的铁损,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铁损,提高发电机的效率和寿命。
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损失电量计算是指在电能传输或转换过程中所损失的电能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损失电量计算公式:
1.导线电阻损耗:
导线电阻损耗是指电流通过导线时,由于导线本身的电阻而产生的能量损耗。
其计算公式为:
损耗电量=I^2*R*t
其中,I为电流强度(单位为安培A),R为导线电阻(单位为欧姆Ω),t为时间(单位为秒s)。
2.变压器铜损耗:
变压器铜损耗是指变压器中由于电流通过铜线圈而产生的热损耗。
其计算公式为:
损耗电量=I^2*R*t
其中,I为电流强度(单位为安培A),R为铜线圈电阻(单位为欧姆Ω),t 为时间(单位为秒s)。
3.电机功率损耗:
电机功率损耗是指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损耗,包括电阻损耗、摩擦损耗等。
其计算公式为:
损耗电量=P*t
其中,P为电机的功率(单位为瓦特W),t为时间(单位为秒s)。
4.变频器损耗:
变频器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可调变频、可调变幅度交流电源的装置。
其损耗主要包括开关损耗、滤波器损耗、散热器损耗等。
计算公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异,需要根据变频器的参数和工作条件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仅为一般情况下的损失电量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和修正项。
对于特定的电力系统或设备,建议参考相关标准、规范或设备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详细的损失电量计算。
电机的耗电量的公式计算

电机的耗电量的公式计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电机的耗电量以以下的公式计算:耗电度数=(根号3)X 电机线电压 X 电机电流 X 功率因数) X 用电小时数/1000电机的额定功率是750W,采用星形接法,接在三相380伏的电源上,用变频器监测电流是1.1A;我又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测得每相电流为1.1A,这就说明变频器和钳形电流表测得的电流是一致的。
因为电机是星形接法,线电压是相电压的倍,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380×× = 724 W,这样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接近于电机的额定功率。
如果电机是三角形接法,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是相电流的倍,电机实际消耗功率的计算是一样的。
这就说明:三相交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等于线电压 × 线电流。
电机额定功率为450kW,功率因数为,电机效率为%,现运行中发现电流为40A,电压为6000V,那么怎么正确计算电机的各项功率以及电机有功及无功的损耗高压电机一般为三相电机. 视在功率=×6000×40= 有功功率=×6000×40×= 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平方减有功功率平方开根二次方) 有功损耗=有功功率×%)=×= 无功损耗=无功功率×%)=×= 注明:电机不运行于额定状况,效率及功率因数是有偏差的,上述数值只能为理论值,可能与实际会有点小偏差。
因为铭牌上所标的额定功率是电机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所以不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就象一个10KW的电动机,他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是10KW,但它所消耗的电功率要大于10KW,三相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P=*U*I*cosΦ. 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不是一个定数,它与制造的质量有关,还与负载率的大小有关。
为了节约电能,国家强制要求电机产品提高功率因数,由原来的到提高到了现在的到,但负载率就是使用者掌握的,就不是统一的了。
电机的耗电量的公式计算

电机的耗电量以以下的公式计算:耗电度数=(根号3)X 电机线电压X 电机电流X 功率因数) X 用电小时数/1000电机的额定功率是750W,采用星形接法,接在三相380伏的电源上,用变频器监测电流是1.1A;我又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测得每相电流为1.1A,这就说明变频器和钳形电流表测得的电流是一致的。
因为电机是星形接法,线电压是相电压的倍,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380×× = 724 W,这样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接近于电机的额定功率。
如果电机是三角形接法,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是相电流的倍,电机实际消耗功率的计算是一样的。
这就说明:三相交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等于线电压× 线电流。
电机额定功率为450kW,功率因数为,电机效率为%,现运行中发现电流为40A,电压为6000V,那么怎么正确计算电机的各项功率以及电机有功及无功的损耗高压电机一般为三相电机.视在功率=×6000×40=有功功率=×6000×40×=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平方减有功功率平方开根二次方)有功损耗=有功功率×%)=×=无功损耗=无功功率×%)=×=注明:电机不运行于额定状况,效率及功率因数是有偏差的,上述数值只能为理论值,可能与实际会有点小偏差。
因为铭牌上所标的额定功率是电机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所以不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就象一个10KW的电动机,他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是10KW,但它所消耗的电功率要大于10KW,三相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P=*U*I*cosΦ. 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不是一个定数,它与制造的质量有关,还与负载率的大小有关。
为了节约电能,国家强制要求电机产品提高功率因数,由原来的到提高到了现在的到,但负载率就是使用者掌握的,就不是统一的了。
过去在电机电流计算中功率因数常常取,现在也常常是取。
电机的铜损

电机的铜损电机的铜损是指电机运行过程中由于铜材受到电流作用而产生的损耗。
铜损是电机损耗的一部分,也是影响电机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电机的铜损产生原因、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减少铜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机的铜损问题。
首先,电机的铜损主要来源于电机的线圈部分,线圈由绝缘材料包围,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铜导线。
当电机工作时,通过线圈的电流会导致铜导线产生电阻热,从而引起铜损。
铜损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同时也受到线圈的材料和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计算电机的铜损通常使用功率损耗公式:Pcopper = I^2R,其中Pcopper表示电机的铜损功率,I表示电流大小,R表示电阻大小。
根据此公式,我们可以通过电机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阻来计算电机的铜损。
这个计算结果是一个估算值,可以用来评估电机的铜损大小。
减少电机的铜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选择合适的线圈材料是关键。
铜导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导线材料之一,它具有较低的电阻和较好的导电性能,适合用于电机的线圈。
同时,也可以考虑采用其他高导电材料,如铝导线,来替代铜导线,以降低电阻、减少铜损。
其次,线圈的设计和制造也是减少铜损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线圈结构和制造工艺可以降低线圈的电阻,减少铜损。
例如,采用细导线而不是粗导线,增加线圈的绕组层数并减小线圈的长径比,都有助于降低电阻、减少铜损。
此外,减少电机的负载率也可以有效降低铜损。
负载率是指电机实际运行时所承受的负荷与额定负荷之比。
当负载率较低时,电机的电流也相应较小,从而减少了铜损。
因此,合理控制负载率,避免电机长时间在过载状态下运行,对于降低铜损非常重要。
最后,定期维护和检查电机也是减少铜损的关键。
及时清洁电机,检查线圈是否存在断裂等问题,保证线圈的良好工作状态,可以减少线圈的电阻、减少铜损。
综上所述,电机的铜损是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损耗。
了解铜损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铜损,提高电机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表贴式电机 风摩损耗公式

表贴式电机风摩损耗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表贴式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在电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摩擦损耗和风扇风阻损耗。
针对这些损耗,可以根据一定的理论模型进行计算,以便及时进行维护和优化。
了解一下表贴式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表贴式电机通常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定子是静止的部分,一般固定在电机外壳中。
转子则是旋转的部分,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而转动。
当电机通电时,电流流过定子线圈,产生电磁力使转子旋转,从而驱动电机的工作。
在电机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摩擦损耗。
这种损耗主要是由于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
摩擦力会使机械部件发生相对移动,从而耗散一定的能量。
电机的摩擦损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fr = f × vPfr为摩擦损耗,f为摩擦系数,v为相对速度。
摩擦系数是一个固定值,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
相对速度则是机械部件相对运动的速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摩擦损耗。
Pw = Cd × A × ρ × V^3Pw为风扇风阻损耗,Cd为阻力系数,A为阻力面积,ρ为空气密度,V为风速。
阻力系数和阻力面积是电机结构决定的参数,空气密度和风速是环境因素。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风扇风阻损耗。
表贴式电机的损耗主要包括摩擦损耗和风扇风阻损耗。
通过以上公式的计算,可以对电机运行中的损耗进行评估和分析。
这有助于用户及时发现电机问题,进行维护和修复,同时也有助于优化电机结构和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参数,以获得更准确的损耗计算结果。
表贴式电机的风摩损耗公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用户了解电机的运行状态,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篇示例:表贴式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机类型,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工业设备和汽车等领域。
在电机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风摩损耗,影响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电机风摩损耗计算

电机风摩损耗计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机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其在运转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损耗,其中包括电机风扇的摩擦损耗。
电机风扇是电机操作时所必需的部件,其作用是有效地冷却电机,保持其正常运转温度。
在风扇长时间工作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摩擦损耗,影响电机的效率和寿命。
电机风扇摩损耗的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够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了解电机风扇的耗损状况,从而制定合适的维护计划和优化设计方案。
下面我们将介绍电机风扇摩擦损耗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理论知识。
我们需要了解电机风扇的工作原理。
电机风扇在运转时通过转子的旋转产生风,将周围的空气吸入并排出,从而形成冷却效果。
风扇旋转的同时会与周围空气发生摩擦,导致能量的损失。
电机风扇摩擦损耗的计算通常通过以下公式进行:\[ P_{\text{摩擦}} = \mu \times F \times v \]\( P_{\text{摩擦}} \)是风扇的摩擦损耗功率,单位为瓦特(W);\( \mu \)是空气的摩擦系数;\( F \)是风扇叶片的受力;\( v \)是风扇的旋转速度。
空气的摩擦系数\( \mu \)是一个常数,通常在标准条件下为0.02左右。
风扇叶片的受力\( F \)可以通过力学原理计算得出,其与叶片的几何形状和旋转速度有关。
风扇的旋转速度\( v \)通常由电机的工作参数确定。
在实际计算中,为了准确考虑电机风扇摩擦损耗的影响,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环境温度、空气密度等。
这些因素会对摩擦系数和叶片受力产生影响,需要进行修正计算。
电机风扇摩擦损耗的计算对于电机的性能优化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风扇的摩擦损耗情况,可以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定期检测和计算摩擦损耗也有助于及时发现风扇故障,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成本和停机时间。
电机风扇摩擦损耗的计算是电机维护和优化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计算和分析摩擦损耗情况,可以有效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运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wer loss:这个名词,出现在11及之前的版本。
指的是感应电流对应的铜耗。
比如鼠笼式异步电机转子导条铜耗,永磁体涡流损耗等。
在12及更高版本中,该名词已更名为Solidloss。
Solidloss:如上解释,出现在12及更高版本中,指的是大块导体中感应电流产生的铜耗。
Coreloss:铁耗。
指的是根据硅钢片厂商提供的损耗曲线,求得的铁耗。
Ohmic_loss:感应电流产生的损耗的密度分布。
也就是Powerloss或Solidloss的密度。
Stranded Loss R:电压源(非外电路中的)对应的绞线铜耗。
Stranded Loss:电流源,外电路中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对应的绞线铜耗。
铜耗问题,阐述如下。
铜耗分为2部分,一是主动导体产生的,比如异步和同步电机定子绕组;二是被动导体产生的,比如鼠龙式异步电机转子导条。
主动导体一般是多股绞线(也就是stranded),被动导体一般是大块导体(solid)。
它们分别对应stranded loss(R)和solid loss。
主动导体损耗:需要设置导体为stranded,并施加电压源,电流源或外电路。
当施加的是电压源时,并且给定电机相电阻和端部漏电感(此处针对二维模型)值,则后处理中results/create transient report/retangular report/stranded loss R就是主动导体的损耗,比如异步或同步电机的定子铜耗。
当施加的是电流源,外电路中的电压源或电流源时,后处理中results/create transient report/retangular report/stranded loss就是主动导体的损耗。
建议选用电压源方法计算铜耗,因为电阻值是由用户指定的,而不是软件根据截面积和长度自动计算出来的,这样可以算得比较准确。
被动导体损耗:只需要给定被动导体的电导率,并且set eddy effect,则后处理中solidloss
即是被动导体的损耗,比如鼠龙式异步电机转子导条。
这有点类似于涡流损耗的计算方法,因为涡流损耗和被动导体损耗,都是在非零电导率的导体上产生的。
以上方法,基于Ansoft maxwell 13.0.0及以上版本,并且适用于任何电机。
铁耗分析
对常规交流电机(同步或者异步电机),只有定子铁心才会产生铁耗,转子铁心是没有铁耗的,学过电机的人都明白的。
因此,只需要对定子铁心给出B-P曲线(也就是铁损曲线)。
注意,B-P曲线分为单频和多频两种,能给出多频损耗曲线最好,这样maxwell算得准些。
设置完铁损曲线以后,还要记得在excitations/set core loss,对定子铁心勾选才行。
此时,不需要给定子和转子铁心再施加电导率,这是初学者容易忽视的问题。
后处理中,通过result/create transient reports/core loss查看铁耗随时间变化曲线。
再谈一下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涡流损耗分析。
对永磁电机,永磁体受空间高次谐波的影响,会在表面产生涡流损耗;对实心转子电机,由于是大块导体,因此涡流损耗占绝大部分。
以上两种情况需要考虑做涡流损耗分析。
现以永磁电机为例,具体阐述。
对永磁体设置电导率,然后对每个永磁体分别施加零电流激励源,在excitations/set eddy effect,对永磁体勾选。
注意,若只考虑永磁体的涡流损耗,而不考虑电机其他部分(定转子铁心)的涡流损耗,则只需要给永磁体赋予电导率值,其他部件不需要赋电导率,这是初学者容易搞错的地方。
简而言之,只对需要考虑涡流损耗的部件,施加电导率,零电流激励和set eddy effect。
后处理中,通过results/create transient reports/retangular report/solid loss查看涡流损耗随时间变化曲线。
最后,再次强调一下,做涡流损耗分析,需要skin depth based refinement 网格剖分才行。
以上方法,适用于Ansoft maxwell 13.0.0及以上版本,并适用于所有电机种类
一、
MAXWELL分析磁场时,电气设备或电气元件(无论是电机还是变压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励磁线圈,另外一个是磁性材料。
所以总的损耗包括线圈损耗(也叫铜损)和磁芯损耗(也叫铁损)两个部分。
其中线圈损耗还包括直流损耗(也就是直流电阻的损耗)和交流损耗(交流电流下的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产生的损耗),这个交流损耗也叫做涡流损耗,在涡流场和瞬态场中可以通过设置EDDY EFFECTS来计算。
而铁损只能在瞬态场中计算。
铁损的计算,主要是由磁芯材料供应商提供的各种频率和工作磁感应强度下的测试数据为基础,使用STEINMETZ方程式,采用插值法得到的。
这个铁损已经包含了磁芯的所有损耗,即: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
铁损的计算分两种,一种主要是软磁铁氧体(POWER FERRITE),另外一种主要是矽钢片(ELECTRICAL STEEL),两种计算公式不同。
二、SOLIDLOSS(实体导体损耗)是指任何导体材料的损耗,既可以包含源电流,又可以有涡流电流。
SOLID CONDUCTOR(实体导体)又包含两种,一种是主动导体,即有外加电流的导体,另外一种
是被动导体,即没有外加电流。
被动导体又有两种情况,短路和开路。
定子和转子其实就是被动导体,当然有涡流存在,也就是一种SOLIDLOSS。
其实应该还有一种导体损耗,DISPLACEMENT (位移电流),但是通常都很小,一般用于交变电场分析,磁场中很少用。
三、关于powerloss和coreloss
四、关于永磁体的铁耗计算
1 .什么状况下应该给永磁体设置电导值?
象钕铁硼等导电的永磁材料, 并要考虑永磁体中涡流的影时,要设置电导率. 2 .什么状况下给永磁体加上【set Eddy effects】?要计算永磁体中的涡流的影响时,应设置. 3.又在什么状况下给永磁体赋上【零电流】
由于电机轴向长度有限, 并且单块永磁内涡流自成回路, 因此永磁体截面上的电流有正向和负向, 并且正、负电流之和应等于零。
要正确计算永磁体中的涡流,应将每块永磁体赋【零电流】。
4,若希望准确算额定转矩,应该怎么设置?(也可以同时说说硅钢片怎么设置)理论上讲,要准确计算额定转矩,应考虑永磁体中的涡流,即设置:电导率、
【set Eddy effects】、【零电流】。
但硅钢片不应设置电导率和【set Eddy effects】,
因为2D有限元是模拟轴向有一定长度的电磁问题,不能模拟很薄的硅钢片中的涡流问题,这个问题是三维问题。
5. 若希望准确计算齿槽转矩,应该怎么设定?(也可以同时说说硅钢片怎么设置)齿槽定位力矩一般是指低速下的值,因此不因考虑永磁体和硅钢片中的涡流。
6.若希望算表面贴磁的永磁电机的永磁体涡流损耗,应该怎么设定?(也可以同时说说硅钢片怎么设置)永磁体应按上面4. 中说的设置,硅钢片应将电导率设为零,不考虑硅钢片中涡流。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在计算瞬态场时,铁耗的计算由材料的特性得到,set core loss的选项上要在铁芯上勾对号。
铁心分转子铁心和定子铁心,因为定子铁心为叠片式的默认为无涡流损耗,所以不加set eddy effects。
而转子铁心是一个solid,所以要加set eddy effect计算涡流损耗。
在显示损耗时,转子损耗在soildless里,定子损耗在coreloss里。
当绕组为solid 时,solidloss加入绕组中eddy effects 效应之后的损耗。
当绕组设为stranded时不存在这样
的损耗。
当铁芯勾set eddy effects的选项时,solidloss为默认铁芯不是叠片式而是solid时的铁芯损耗。
这显然要比coreloss要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