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获取以太网中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IP地址与MAC地址讲解

一、IP地址和MAC地址1、MAC地址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或称为物理地址,也叫硬件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MAC地址是网卡出厂时设定的,是固定的(但可以通过在设备管理器中或注册表等方式修改,同一网段内的MAC地址必须唯一)。
MAC地址采用十六进制数表示,长度是6个字节(48位),分为前24位和后24位。
1.1、前24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即OUI),是由IEEE的注册管理机构给不同厂家分配的代码,区分了不同的厂家。
1.2、后24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的,称为扩展标识符。
同一个厂家生产的网卡中MAC地址后24位是不同的。
MAC地址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交换机维护着计算机MAC地址和自身端口的数据库,交换机根据收到的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字段来转发数据帧。
2、IP地址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缩写为IP Adress,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统一编址的地址格式,也称为网络协议(IP协议)地址。
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当前广泛应用的是IPv4,目前IPv4几乎耗尽,下一阶段必然会进行版本升级到IPv6;如无特别注明,一般我们讲的的IP地址所指的是IPv4。
IP地址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工作在网络层的路由器根据目标IP和源IP来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网段,如果是不同网段,则转发数据包。
3、IP地址格式和表示在计算机二进制中,1个字节= 8位= 8bit(比特)①IP地址格式和表示IP地址(IPv4)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4段(4个字节),每一段为8位二进制数(1个字节)每一段8位二进制,中间使用英文的标点符号“.”隔开由于二进制数太长,为了便于记忆和识别,把每一段8位二进制数转成十进制,大小为0至255。
IP与组播MAC地址映射关系

IP与组播MAC地址映射关系IP与组播MAC地址映射关系2010-04-20 09:12Map Multicast MAC address to IP Multicast Addresses In the course of reading throughthe BSCI authorize self-study guide,I've come across amulticast example where the author talks about the concepts behind themulticast IP to MAC address mapping.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aLayer 3IP multicast address and Layer 2multicast MAC address,the low-order 23 bits of the IP address(Layer 3)is mapped into the low-order 23 bits of the MAC address(Layer 2).The high order 4bits of the Layer 3IP address isfixed to 1110to indicate the Class Daddress space between 224.0.0.0 through 239.255.255.255 Ethernet MAC addresses start with 01:00:5E,allowing for arange from 01:00:5E:00:00:00through 01:00:5E:7F:FF:FF.With 32 total bits present in an IP address and 4highorder bits of it set at 1110,we are left with 28 bits of unique IP addresses we can use(32-4=28).But remember,23 low-order bits out of the 28 available bits are mapped to the MAC address,giving us 5r emaining bits of overlap.With the 5bits of extra overlap,there are32(25=32)IP multicast address that map to one MAC multicastaddress.The problem is,the book does not explain or show how itsolved the mapping.So Iwent about researching how it was done.If you happened to be studying for BSCI,I am referring to the section of the BSCI:Authorized Self-Study Guide,by Teare and Paquet,that starts on page 598– 600.The following is an example of how we arrive with those 32 IP addresses that map to asingle MAC address:For reference,use the following conversion chart for converting hex to binary and vice versa Let's start by using the example MAC address given in the book:01:00:5e:0a:00:01 Convert the hexadecimal MAC address 01:00:5e:0a:00:01to binary 0000 0001:0000 0000:0101 1110:0000 1010:0000 0000:0000 001Here's abreakdown of the conversion bit by bit:Isolate the 23 low-order binary bits from the converted MAC address:0000 0001:0000 0000:0101 1110: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Take the low order 23 bits from step 2and plug it into the low-order 23 bits of the IP address(do this in binary):1110 xxxx:x000 1010:0000 0000:0000 0000 1110-First 4high-order bits of the IP address for the multicast addressspace(224.x.x.x).xxxx x-5 remaining bits after the 23bits of the IP address is mapped to the MAC address plus the 4high order bits1110.This is equal to 32 total IP addresses.Convert the binary equivalent of the IP addresses to decimal,replacing the xvariableswith all the values to get all 32 possible IP addresses:111000000000 1010:0000 0000:0000 0001=224.10.0.1111000010000 1010:0000 0000:0000 0001=225.10.0.1111000100000 1010:0000 0000:0000 0001=226.10.0.111100011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27.10.0.111100100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28.10.0.111100101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29.10.0.111100110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0.10.0.111100111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1.10.0.1111010000000 1010:0000 0000:00 000001=232.10.0.111101001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3.10.0.111101010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4.10.0.111101011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5.10.0.111101100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6.10.0.111101101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7.10.0.111101110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8.10.0.1111011110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9.10.0.111100000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24.10.0.111100001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25.138.0.111100010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26.138.0.111100011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27.138.0.111100100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28.138.0.111100101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29.138.0.111100110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0.138.0.111100111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1.138.0.111101000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2.138.0.111101001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3.138.0.111101010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4.138.0.111101011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5.138.0.111101100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6.138.0.111101101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7.138.0.1111011101000 1010:0000 0000:00000001=238.138.0.1111011111000 1010:0000 0000:0000 0001=239.138.0.1 All the 32 IP addresses on step 4map to MAC address 01:00:5e:0a:00:01Convert IP Multicast Address to Multicast MAC Address Conversely,a multicast IP address can be converted to its equivalent MAC address.Once you've figured out how to convert from Layer 2MAC to Layer 3IP,doing the reverse is easy.To start,we can pick any address from the 32 IP addresses we converted above.Let's pick arandom one like 227.138.0.1 First convert the address 227.138.0.1 to binary:11100011:10001010 00000000 00000001 We're only concerned with the red colored portion which represents the low-order 23bits of the IP address.Notice that we are dropping the high order bit of the second octet.Convert those 23 bits to hexadecimal:0A:00:01We already know that the first 3-bytes(24 bits)of the MAC address is 01:00:5E.This was established earlier in thearticle.Simply append the result on step 2to the first 3-bytes andyou have your MAC address:01:00:5E:0A:00:01*You can pick any of the 32 Ip addresses we have on the list above and you will always get 01:00:5E:0A:00:01as your MAC address following the steps just mentioned.To summarize:1st octet– Notice that the first octet is left alone.2nd octet–You only need to convert the last 7bits to hex.The second octet in decimal is 138.But if you drop the highest order bit,it becomes adecimal 10 or hex 0A.3rd octet– Convert it directly to hex.4thoctet– Convert it directly to hex.。
获取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报告

主机 A
主机 X
主机 B
主机 Y
假设在一个以太网中,主机 A 欲获得主机 B 的 IP 地址 Ib 与 MAC 地址 Pb 的映射关系, ARP 协议的工作过程为: ①主机 A 广播发送一个带有主机 B 的 IP 地址 Ib 同时带有本机 IP 地址与 MAC 地址对应 关系的请求信息包,请求主机 B 用它的 IP 地址 Ib 和 MAC 地址 Pb 的映射关系进行响应; ②以太网中的所有主机(包括主机 A 和 B 在内)接收到这个请求信息,并记录下主机 A 的 IP 地址与 MAC 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③主机 B 识别该请求信息,并向主机 A 发送带有自己的 IP 地址 Ib 和 MAC 地址 Pb 映射 关系的响应信息包; ④主机 A 得到主机 B 的 IP 地址与 MAC 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在随后的数据发送过 程中使用该映射关系。 注:可以使用高速缓存技术对 ARP 工作过程进行优化,但是这个实验不要求我们实现。
获取 IP 地址与 MAC 地址的对应关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在以太网中获取 MAC 地址常常是其他工作的前提。 本实验要求使用系统提供的命令和利 用 WinPcap 编程两种方式获取以太网中主机的 MAC 地址。学习 ARP 的工作过程,深入了解 IP 地址和 MAC 地址的有关概念。 二、实验环境与工具 本实验使用以太网中的主机,以太网既可以是共享式以太网也可以是交换式以太网。 应 用程序开发工具为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MFC 三、实验原理 1、如何获取远程主机 IP 地址与 MAC 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ARP 基本思想) :
址和源 IP 地址要用虚拟的地址(因为此时不知道本机的 MAC 地址是什么) ,本机收到 ARP 请求后马上做出响应; �本机的应用程序捕捉到此 ARP 响应,获取本机的 MAC 地址,从而得到本机 IP 地址与 MAC 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Experiment of Computer Networks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周数/学时数:24课时适用专业:物联网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课程类别: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二、实验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1.对学生的要求:计算机网络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原理与应用相结合。
通过实验,学生应学会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和掌握通信媒体、网络工具的使用,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配置方法,服务器的配置和测试方法,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撰写实验报告与分析、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或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开发、管理及使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实验前学生必须要作好充分准备,对实验环节、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期结果应该有所准备;实验按要求独立完成或分组合作完成;每个实验后,按时、按实验报告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书写要规范,实验报告基本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环境(需要给出实验的环境说明和网络拓扑图)、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总结(尽可能给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
如果是小组合作完成的实验,要求在报告中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对于观察分析实验,实验后完成一定的思考题,这些思考题通常需要在认真完成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完成。
2.对教师的要求: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实际应用,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实验。
开课初任课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考核方式,以及实验环境、实验室守则、实验室安全制度;指导实验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开扩思路,参加课堂发言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验问题,培养其—1—创新能力;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整理相关的实验资料,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最后要根据课程考核方式给出实验成绩。
Internet协议分析试题库

Internet协议分析试题库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学部网络工程目录1. 单项选择(102选20题) (3)2. 多项选择(10选5题) (12)3. 判断题(95选10题) (15)4. 填空题(24选5题) (18)5. 问答题(选6) (19)1. 单项选择(102选20题)1.在以太网中ARP报文分为ARP Request和ARP Response,其中ARP Request在网络是( A )传送,ARP Response是( B )传送。
A、广播B、单播C、组播D、多播2.OSI模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A)A、利用不可路由的物理地址建立平面网络模型B、通过物理媒体以比特流格式传输数据C、利用逻辑地址建立多个可路由网络D、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层实体之间的会话3.网络类型号127.x.y.z表示(其中x,y,z表示小于或等于255的一个任意十进制数字)(C)A、一个专用地址B、一个组播地址C、一个回送地址D、一个实验地址4.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于OSI模型的(A)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B、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D、仅网络层5.IP报头的最大长度是多少个字节(B)A、20B、60C、64D、2566.下列哪个协议可提供“ping”和“traceroute”这样的故障诊断功能(A)A、ICMPB、IGMPC、ARPD、RARP7.下列对于IP地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主机部分全为“1”的IP址址称为有限广播B、0.x.y.z表示本网络的指定主机C、一个A类网的IP址址x.0.0.0表示x这个网络D、IP地址172.16.0.0~172.31.255.255属于保留地址8.为了确定将数据发送到下一个网络的路径,网络层必须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帧做什么(D)A、封装数据包B、改变其IP地址C、改变其MAC地址D、拆分数据包9.从一个C类网络的主机地址借3位时,可建立多少个可用子网(B)A、3B、6C、8D、1210.位于同一子网内的每台主机的IP地址满足(B)A、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相同B、网络部分与子网部分相同C、子网部分与主机部分相同D、只需网络部分相同即可11.ARP请求作为下列哪种类型的以太网帧被发送(A)A、广播B、单播C、组播D、定向广播12.TCP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了下列哪种类型的线路(A)13.下列哪项正确地描述了代理ARP(D)A、代理ARP允许一个无盘工作站获取另一个无盘工作站的IP址址B、代理ARP将目的IP地址解析为目的物理(MAC)地址C、代理ARP允许路由器代替本地主机回应ARP请求D、代理ARP允许路由器代替远程主机回应ARP请求14.下列哪项有关UDP的描述是正确的(D)A、UD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用于在网络应用程序间建立虚拟线路B、UDP为IP网络中的可靠通信提供错误检测和故障恢复功能C、文件传输协议FTP就是基本UDP协议来工作的D、UDP服务器必须在约定端口收听服务请求,否则该事务可能失败15.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生存时间TTL在IP数据报中的使用(D)A、TTL指出了允许发送主机在线的时间长度B、TTL指出了数据报在一个网段上停留的秒数C、TTL对数据报在一个路由器处等待的时间进行按秒计数D、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其TTL值就减一16.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UDP的多路分解过程(C)A、UDP使目标主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包通过多个IP地址进行路由B、UDP使用IP地址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主机内同步通信C、UDP使用端口编号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主机内同步通信D、UDP允许多个主机通过单一虚拟线路进行通信17.为了将几个已经分片的数据报重新组装,目的主机需要使用IP数据报头中的哪个字段(D)A、首部长度字段B、服务类型ToS字段C、版本字段D、标识符字段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TCP的功能(A)A、最高效的数据包传递B、流控制C、数据包错误恢复D、多路分解多个应用程序19.下列哪项不是TCP协议为了确保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而使用的(D)A、ACK控制位B、序列编号C、校验和D、紧急指针20.接收TCP为了表明其已收到源结点的SYN数据包,向源结点发送下列哪种类型的数据包(C)A、SYN-ACKB、SYN-2C、ACKD、RESYN21.下列哪种类型的TCP段包含窗口尺寸公告(B)A、SYNB、ACKC、PSHD、WIN22.TCP进程如何处理失败的连接(B)A、发送一个FIN段询问目的端的状态B、在超出最大重试次数后发送一个复位(RST)段C、发送一个RST段重置目的端的重传计时器D、发送一个ACK段,立即终止该连接23.下列哪种网络通信类型不需要使用路由器(A)A、直接路由B、静态路由C、默认路由D、动态路由24.为了自动建立路由表,路由器必须使用下列哪种间接路由类型(D)A、静态路由B、默认路由C、stub路由D、动态路由25.自治系统相互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时使用的协议类型为(C)A、IGRPB、IGPC、EGPD、DV A26.下列哪项最恰当地解释了RIP协议中“最大直径为15跳步”的含义(B)A、路由器最大可以有15个端口B、路由器最大可连接15个独立的网络C、任何一个网络不能超过15跳步D、任何所连接的网段都仅支持15台主机27.为了定位相邻路由器,OSPF路由器会发送下列哪种类型的数据包(B)A、Discover数据包B、Hello数据包C、Locate数据包D、Find数据包28.下列哪项不属于距离向量算法DV A稳定特性(A)A、停止B、抑制更新C、跳步数限制D、水平分割29.链路状态路由器建立下列哪项内容以描述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成本(D)A、LSA树B、DNS树C、STP树D、SPF树30.BGP虽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但它的原理与下列哪种协议或算法类似(B)A、LSAB、DV AC、IGPD、SPF31.OSI模型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D)A、为信息传送提供物理地址B、建立可以通过网段携带高层PDU的数据帧C、利用网络和主机地址通过网络路由数据包D、通过物理媒体以比特流格式传输数据3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网际层协议(C)A、IGMPB、IPC、UDPD、ARP33.下列哪种网络设备无法减少网络冲突(A)A、集线器B、网桥C、交换机D、路由器34.无盘工作站在使用RARP协议请求一个IP地址时,如何识别其自身(B)A、通过其子网掩码B、通过其MAC地址C、通过其IP地址D、通过其网络编号35.十进制数129的二进制表示是(B)A、10001000B、10000001C、11001000D、1001000036.从一个C类网络的主机地址借5位则每个子网支持的可用主机数是(B)A、3B、6C、8D、1237.下列哪个术语不是表示物理地址(A)A、端口地址B、MAC地址C、适配器地址D、硬件地址38.路由器根据下列哪种信息来做出数据包转发决定(B)A、路由器的MAC地址表B、路由器的路由表C、路由器的主机表D、路由器的NAT表39.下列哪项是距离向量算法(DV A)的别名(C)A、Dijkstra算法B、SPF算法C、Bellman-Ford算法D、LSA40.路由信息协议RIP使用下列哪种度量标准来确定路径(D)A、成本B、带宽C、滴答数D、跳步数41.下列哪项不是用于OSPF控制网络路由表更新流量的(D)A、OSPF将网络分为多个子域,称为区域路由B、OSPF支持组播,而不是广播路由信息C、OSPF仅传递路由表发生改变的条目,而不是整个路由表D、OSPF定义了15个跳步的自治系统直径42.在子网广播地址中,哪部分地址的位全为“1”(D)A、子网部分B、网络部分C、掩码部分D、主机部分43.下面哪一项不是TCP/IP网际层协议的功能(C)A、全球性寻址结构B、数据包分段C、端到端数据流服务D、服务类型请求44.Telnet是TCP/IP哪一层的协议(D)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45.对于给定的逻辑地址,网络主机使用下列哪个协议来得到其物理地址(D)A、DNSB、RARPC、DHCPD、ARP46.用一个集线器连接几台主机构成的网络拓扑结构是(B)A、总线型B、星型C、环型D、网状47.路由器工作在TCP/IP模型中的哪一层(B)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48.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属于(B)A、资源子网B、通信子网C、能源子网D、服务子网49.C类网络地址共有多少个网络位和主机位(C)A、16个网络位,16个主机位B、8个网络位,24个主机位C、24个网络位,8个主机位D、30个网络位,2个主机位50.下列哪个设备可支持在独立的IP网络之间通信(D)A、集线器B、网桥C、第2层交换机D、路由器51.TCP/IP模型的应用层对应OSI模型的(D)A、应用层B、会话层C、表示层D、以上三层都包括52.C类地址的每个网络的可用主机数为(A)A、254B、256C、65534D、6553653.D类地址也可以叫做哪类地址(D)A、单播B、广播C、专用D、组播54.传输控制协议TCP表述正确的内容是(B)A、面向连接的协议,不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B、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C、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提供可靠数据的传输D、面向无连接的服务,不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55.以下对IP地址分配中描述不正确的是(C)A、网络ID不能全为1,也不能全为0B、网络ID不能以127开头C、同一网络上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IDD、同一网络上的每台主机必须分配有唯一的主机ID56.逻辑地址202.112.108.158,用二进制表示正确的是(A)A、11001010 01110000 01101100 10011110B、10111101 01101100 01101100 10011001C、10110011 11001110 10010001 00110110D、01110111 01111100 01110111 0111011057.子网掩码的设置正确的是(C)A、对应于网络地址的所有位都设为0B、对应于主机地址的所有位都设为1C、对应于网络地址的所有位都设为1D、以上都不对58.文件传输协议(FTP)使用什么样的服务(C)A、ICMP服务B、UDP服务C、TCP服务D、SMTP服务59.在同一自治系统内实现路由器之间自动传播可达信息、进行路由选择的协议称为(C)A、EGPB、BGPC、IGPD、GGP60.下列哪项不是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的度量标准(B)A、跳步数B、路由器性能C、链路性能D、传输延迟61.对网际控制协议(ICMP)描述错误的是(B)A、ICMP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B、ICMP消息的传输是可靠的C、一般不把ICMP作为高层协议,而只作为IP必需的一个部分。
IP地址和MAC地址

IP地址和MAC地址如果你是通过校园网或小区接入Internet,那么一定听说过MAC地址。
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在这种局域网环境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MAC地址的知识,MAC地址和IP地址的区别以及MAC地址在实际应用中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
一、基础知识如今的网络是分层来实现的,就像是搭积木一样,先设计某个特定功能的模块,然后把模块拼起来组成整个网络。
局域网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在组网上我们使用的是IEEE802参考模型,从下至上分为: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标识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一般至少有三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域名地址、IP地址和MAC地址,分别对应应用层、网络层、物理层。
网络管理一般就是在网络层针对IP地址进行管理,但由于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管理起来相对困难,MAC地址一般不可更改,所以把IP地址同MAC地址组合到一起管理就成为常见的管理方式。
二、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就是在媒体接入层上使用的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
MAC地址与网络无关,也即无论将带有这个地址的硬件(如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接入到网络的何处,都有相同的MAC地址,它由厂商写在网卡的BIOS里。
MAC地址可采用6字节(48比特)或2字节(16比特)这两种中的任意一种。
但随着局域网规模越来越大,一般都采用6字节的MAC地址。
这个48比特都有其规定的意义,前24位是由生产网卡的厂商向IEEE申请的厂商地址,目前的价格是1000美元买一个地址块,后24位由厂商自行分配,这样的分配使得世界上任意一个拥有48位MAC 地址的网卡都有唯一的标识。
另外,2字节的MAC地址不用网卡厂商申请。
MAC地址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8C: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计算机网络基础》自测题A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考卷(A 卷)(20 年至20 学年度第 学期)考试时间 年 月 日(120分钟) 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 教师签名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构型主要是指_______②________。
①资源子网的拓扑构型 ②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③通信线路的拓扑构型 ④主机的拓扑构型2、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主要有:树型、环型和_______③________。
①层次型 ②网格型 ③总线型 ④网状3、传输速率为10Gbps 的局域网每1秒钟可以发送的比特数为________③_______。
①1×106②1×108③1×1010④1×10124、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_______①________。
①比特流 ②帧序列 ③分组序列 ④包序列5、以下_______③________功能不是数据链路层需要实现的。
①差错控制 ②流量控制 ③路由选择 ④组帧和拆帧6、传输层向用户提供_______②________。
①点到点服务 ②端到端服务 ③网络到网络服务 ④子网到子网服务7、用户采用以下________②_______方式划分和管理虚拟局域网的逻辑工作组。
①硬件方式 ②软件方式③存储转发方式 ④改变接口连接方式8、以下________②_______选项是正确的Ethernet MAC 地址。
①00-01-AA-08 ②00-01-AA-08-0D-80 ③1203 ④192.2.0.19、如果Ethernet 交换机一个端口的数据传输速率是100Mbps ,该端口支持全双工通信,那么这个端口的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_______③________。
①50Mbps ②100Mbps ③200Mbps ④400Mbps10、典型的Ethernet 交换机端口支持10Mbps 与100Mbps 两种速率,它采用的是_______③________。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历年真题汇总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我国互联网界曾发生所谓3Q大战,根据你的了解它们发生在哪两个公司之间?C.奇虎360与百度之间D.奇虎360与腾讯之间(2)我国早期批量生产的计算机是A.103计算机B.104计算机C.DJS-130计算机D.PDP-130计算机(3)关于客户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智能手机不能用作客户机B.平板电脑能用作客户机C.笔记本电脑能用作客户机D.高端台式机能用作客户机(4)关于笔记本电脑配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必须用Intel双核奔腾芯片B.通常有多个USB接口C.内存不超过1GBD.一般用nVIDIA网卡(5)关于软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系统软件比应用软件更贴近硬件B.软件由程序代码与相关文档组成C.共享软件都是自由软件D.数据库软件是应用软件(6)关于多媒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熵编码属于有损压缩B.源编码属于无损压缩C.有损压缩的压缩比小D.无损压缩是可逆的(7)关于OSI参考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OSI参考模型由IETF制定B.按功能可以分为7个层次C.OSI的含义是操作系统互连D.详细定义每层的实现技术(8)在TCP/IP参考模型中,实现可靠到端通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B.物理层C.网络层D.传输层(9)以太网帧的地址字段使用的是A.MAC地址B.IP地址C.域名D.端口号(10)关于无线自组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是一种对等结构的无线网络B.需要基站的支持C.在某某某事领域中有较多的应用D.可用WiFi技术实现联网(11)IEEE802.15标准针对的网络是A.无线个人区域网B.无线传感器网C.无线宽带城域网D.无线局域网(12)HTTP使用的端口号是A.21B.25C.80D.110(13)关于交换式局域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采用共享介质B.核心设备是交换机C.只支持半双工通信D.只支持1GpBs速率(14)数据传输速率为5某106bps,可以记为A.5GbpsB.5kbpsC.5TbpsD.5Mbps(15)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实现邮件投递的协议是A.IMAPB.TFTPC.某某某TPD.RARP(16)关于千兆以太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只支持光纤作为传输介质B.数据传输速率是1GbpsC.没有改变以太网帧的结构D.协议标准时IEEE802.3z(17)在网络协议中,定义控制信息格式的是:A.层次B.接口C.时序D.语法(18)BitTorent支持的P2P应用类型是A.即时通信B.文件共享C.协同工作D.流媒体传输(19)关于O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应用层实现介质访问控制B.物理层实现域名解析C.网络层实现路由选择D.会话层定义各种网络服务(20)如果交换机的带宽为8.4Gbps,具有2个千兆的全双工端口,则其百兆的全双工端口数量为:A.22B.21C.20D.19(21)100BASE-TX标准支持的传输介质是:A.单模光纤B.红外线C.同轴电缆D.双绞线(22)关于网络拓扑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星型拓扑存在中心结点B.网状拓扑是无规则的拓扑C.环型拓扑传输延时不确定D.广域网大多采用网状拓扑(23)跳频扩频的英文缩写是:A.WLANB.VLANC.DSSSD.FHSS(24)关于操作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通过文件表查找文件B.文件句柄是文件的识别依据C.内存管理通过文件系统实现D.基本驱动程序固化在BIOS中(25)关于进城与线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进城与线程是相同的概念B.进程需要存储空间C.一个线程可包含多个进程D.线程不需要分时器切换(26)关于Unix操作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属于多用户操作系统B.由内核与外壳组成C.内核的操作原语对硬件不起作用D.主要用C语言写成(27)关于Linux操作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内核直接取自UnixB.为Unix的变种C.某某某形界面只有KDED.符合POSIX标准(28)关于WindowsServer 2023操作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系统集成IIS服务B.虚拟化采用Hypervisor软件层C.系统体现了动态IT技术的趋势D.采用基于模拟器的虚拟化技术(29)关于Internet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Internet是一个信息资源网B.Internet是一个内部网C.中继器是Internet中的主要设备D.IPX是Internet使用的主要协议(30)关于ADSL接入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数据传输需要进行调制解调B.传输介质采用同轴电缆C.只支持TCP/IP网络D.上行速率通常大于下行速率(31)UDP服务的特点之一为:A.不可靠B.QosC.面向连接D.有序(32)关于IP抵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IP地址可以代替MAC地址B.一条物理连接可以绑定多个IP地址C.IP地址携带地理位置信息D.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33)如果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201.23.34.16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那么它所处的网络(包括子网)为:A.201.23.34.128B.201.23.34.192C.201.23.34.224D.201.23.34.240(34)在以太网中,使用ARP协议的目的是:A.获取端口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B.获取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C.获取MAC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D.获取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35)在对IP数据报进行分片时,分片报头与源报文报头一定相同的字段为:A.源IP地址B.头部校验和C.标志D.总长度(36)下表为一路由器的路由表,如果该路由器接收到源地址为10.2.56.79,目的IP地址为10.1.1.28的IP数据报,那么它将把该数据报投递到:子网掩码要到达的网络下一路由器255.255.0.010.2.0.0直接投递255.255.0.010.3.0.0直接投递255.255.0.010.1.0.010.2.0.5255.255.0.010.4.0.010.3.0.7A.10.3.1.28B.10.2.56.79C.10.3.0.7D.10.2.0.5(37)在发送IP数据报时,如果用户想记录该IP数据报穿过互联网的路径,那么可以使用的IP数据报选项为:A.源路由选项B.记录路由选项C.源抑制选项D.重定向选项(38)在一个大型互联网中,动态刷新路由器的路由表可以使用的`协议为:A.TELNETB.OSPFC.SIPD.IGMP(39)IPv6地址的长度为:A.32位B.48位C.64位D.128位(40)关于Internet域名服务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域名解析的两种方式为重复解析和反复解析B.域名解析可以从根域名服务器开始C.“非”的解析结果是由解析器造成的D.使用高速缓冲技术可提高域名解析的准确性(41)关于Internet域名系统的描达中,错误的是A)域名解析需要一组既某某某又协作的域名服务器B)域名服务器逻辑上构成一定的层次结构C)域名解析总是从根域名服务器开始D)递归解析是域名解析的一种方式(42)pwd是一个FTP用户接口命令,它的意义是A)请求用户输入密码B)显示远程主机的当前工作目录C)在远程主机中建立目录D)进入主动传输方式(43)为了使电子邮件能够传输二进制信息,对RFC822进行扩充后的标准为A)RFC823B)SNMPC)MIMED)CERTC)页面到页面的链接信息由URL维持D)客户端应用程序称为浏览器(45)下面哪个不是Internet网络管理协议?A)SNMPv1B)SNMPv2C)SNMPv3D)SNMPv4(46)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安全要求的防护等级是A)指导保护级B)强制保护级C)监督保护级D)专控保护级(47)下面哪种攻击属于被动攻击?A)流量分析B)数据伪装C)消息重放D)消息篡改(48)AES加密算法处理的分组长度是A)56位B)64位C)128位D)256位(49)RC5加密算法没有采用的基本操作是A)异或B)循环C)置换D)加(50)关于消息认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消息认证称为完整性校验B)用于识别信息源的真伪C)消息认证都是实时的D)消息认证可通过认证实现(51)关于RSA密码体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安全性基于椭圆曲线问题B)是一种对称密码体制C)加密速度很快D)常用于数字签名(52)关丁Kerberos认证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有一个包含所有用户密钥的数据库B)用户密钥是一个加密口令C)加密算法必须使用DESD)Kerberos提供会话密钥[答案讨论](53)用RSA算法加密时,已知公钥是(e=7,n=20),私钥是(d=3,n=20),用公钥对消息M=3加密,得到的密文是A)19B)13C)12D)7(54)下面哪个地址不是组播地址?A)224.0.1.1B)232.0.0.1C)233.255.255.1D)240.255.255.1(55)下面哪种P2P网络拓扑不是分布式非结构化的?A)GnutellaB)MazeC)LimeWireD)BearShare(56)关于即时通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只工作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D)即时通信系统均采用SIP协议(57)下面哪种服务不属于IPTV通信类服务?A)IP语音服务B)即时通信服务C)远程教育服务D)电视短信服务A)PC-to-PCB)PC-to-PhoneC)Phone-to-PCD)Phone-to-Phone(59)数字版权管理主要采用数据加密、版权保护、数字签名和A)认证技术B)数字水印技术C)访问控制技术D)防篡改技术(60)网络全文引擎一般包括器、检索器、用户接口和A)索引器B)机器人C)爬虫D)蜘蛛参考答案(1)B(2)C(3)D(4)A(5)B(6)D(7)A(8)D(9)B(10)C(11)C(12)C(13)B(14)D(15)A(16)C(17)C(18)B(19)C(20)D(21)B(22)B(23)A(24)D(25)B(26)B(27)A(28)C(29)A(30)C(31)B(32)A(33)B(34)C(35)D(36)A(37)B(38)C(39)D(40)A(41)C(42)B(43)C(44)B(45)D(46)D(47)A(48)C(49)C(50)C(51)D(52)C(53)D(54)D(55)B(56)C(57)C(58)A(59)B(60)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取本机网卡的MAC和IP地址
NetBIOS编程接口与winsock的 gethostbyname函数
获取的MAC地址和IP地址很难与WinPcap获取的设 备接口名对应
pcap_findalldevs_ex可以获取本机的网络接 口设备列表
包含了本机所有网络接口和接口上绑定的IP地址 不包含接口的物理地址
//硬件地址长度为6
ARPFrame.PLen=4;
ARPFrame.Operation =htons(0x0001); //将ARPFrame.SendHa设置为本机网卡的MAC地址。 //将ARPFrame.SendIP设置为本机网卡上绑定的IP地址。 //将ARPFrame.RecvHa设置为0。 //将ARPFrame.RecvIP设置为请求的IP地址;
查找相关资料和文档,利用Windows系统和 VC++自带的功能和函数获取本地网络接口 MAC地址和IP地址
显示高速cache中的ARP表
添加和删除ARP表项
添加
命令:arp –s inet_addr eth_addr 人为增加ARP表项一定要确保IP地址与MAC 地址的对应关系是正确的
删除
命令:arp –d inet_addr Inet_addr为“*”时删除所有表项
利用WinPcap获取IP-MAC的对应关系
获取本机网卡的MAC和IP地址
获取本机网络接口和接口上绑定的IP地址 发送ARP请求,请求本机网络接口上绑定的IP地址与 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本地主机模拟一个远端主机, 发送一个ARP请求报文,该请求报文请求本机网络接 口上绑定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捕获本机的ARP响应,获取本机网络接口卡的MAC地 址
ARPFrame.FrameHeader.FrameType=htons(0x0806);
//帧类型为ARP
ARPFrame.HardwareType=htons(0x0001);
//硬件类型为以太网
ARPFrame.ProtocolType=htons(0x0800);
//协议类型为IP
ARPFrame.HLen=6;
完整的ARP工作过程
以太网中ARP的报文格式
ARP报文中各字段的意义
硬件类型:以太网接口类型为1 协议类型:IP协议类型为080016 操作:ARP请求为1,ARP应答为2 硬件地址长度:MAC地址长度为6B 协议地址长度:IP地址长度为4B 源MAC地址:发送方的MAC地址 源IP地址:发送方的IP地址 目的MAC地址:ARP请求中该字段没有意义;ARP响 应中为接收方的MAC地址 目的IP地址:ARP请求中为请求解析的IP地址;ARP响 应中为接收方的IP地址
ARP命令
功能:用于查看、添加和删除高速缓存区中的ARP表 项 高速缓冲区中的ARP表项
动态表项:随时间推移自动添加和删除 静态表项:一直保留,直到人为删除或重新启动计算机
Windows中ARP表项的潜在生命周期:10分钟
新表项加入时定时器开始计时 表项添加后两分钟内没有被再次使用:删除 表项被再次使用:增加2分钟的生命周期 表项始终在使用:最长生命周期为10分钟
发送数据包
int pcap_sendpacket( pcap_t u_char int
};
* p, buf, size
发送ARP请求的例子(1)
#pragma pack(1) typedef struct FrameHeader_t
BYTE BYTE WORD } FrameHeader_t; typedef struct ARPFrame_t { WORD
//协议地址长度为4acket(adhandle, (u_char *) &ARPFrame,
sizeof(ARPFrame_t)!= 0)
{ …… //发送错误处理
}
else
{
…… //发送成功
}
练习和思考
为了提高ARP的解析效率,网络操作系统在实 现中一般都采用了多种改进技术。设计和制订 一个实验方案,观察和判断你使用的OS实现 了哪些ARP改进方案
} ARPFrame_t; #pragma pack()
{ //帧首部 DesMAC[6]; SrcMAC[6]; FrameType;
//ARP帧
FrameHeader_t
FrameHeader;
HardwareType;
WORD
ProtocolType;
BYTE
HLen;
BYTE
PLen;
WORD
实验6获取以太网中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RP协议的改进
高速缓存技术
高速缓存区中保存最近获得的ARP表项 高速缓冲区中ARP表项新鲜性的保持:计时器 实验表明高速缓冲区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ARP的效率
其他改进技术
目的主机接收到ARP请求后将源主机的IP地址与物理地址映射 关系存入自己的高速缓冲区 ARP请求是广播发送的,网络中的所有主机接收到ARP请求后 都可以将源主机的IP地址与物理地址映射关系存入自己的高速 缓冲区 主机启动时主动广播自己的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
Operation;
BYTE
SendHa[6];
DWORD
SendIP;
BYTE
RecvHa[6];
DWORD
RecvIP;
发送ARP请求的例子(2)
ARPFrame_t ARPFrame;
//将ARPFrame.FrameHeader.DesMAC设置为广播地址。
//将ARPFrame.FrameHeader.SrcMAC设置为本机网卡的MAC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