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文复习教案 (1)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文言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2. 分析并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3. 通过阅读文言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意识。

4. 学会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词汇的复习: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的用法和变化。

2. 文言句式的复习: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

3. 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段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注意词义、句式和语境的转换。

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典型文言文句式和词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文言文段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问题。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他们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正确性和书写规范性。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交流能力。

4. 翻译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准确性、流畅性和表达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或复习资料:提供系统的文言文学习材料,包括课文和练习题。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文言文文本、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参考译文:提供标准译文,供学生参考和对照。

4. 练习纸和笔:用于学生做练习和记录重点知识。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重点词汇。

2.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段落,理解文意。

3. 翻译练习: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文言文中的疑难问题。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第一篇:古诗词复习教案古诗词复习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积累运用,掌握知识。

“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的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和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文化源渊流长,古诗是其中的一座大观园,那一首首古诗就是花园里奇丽的小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观园。

1、先说说你熟悉的诗人有哪些?2、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王维、陆游、王昌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

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

3、同学们知道这些称号分别是指哪个诗人吗?诗仙白居易《赠汪伦》诗圣王维《春夜喜雨》诗佛李白《忆江南》诗魔杜甫《游子吟》诗囚孟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知识补充。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囚——孟郊:孟郊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诗佛——王维:王维一生信仰佛教,而且在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浓浓的佛教意味。

二、回顾交流,熟记诗词1、其实 ,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 ,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组里背背吧。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

2. 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与练习。

3. 选取适合初中生程度的文言文进行阅读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事例引出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划分句子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等。

3. 示范:选取一篇简单的文言文,示范分析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练习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词语含义、句子翻译,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分析一篇给定的文言文,划分行句结构,查找词语含义,翻译句子。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言文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阅读技巧。

3. 利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检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教材和辅导书,用于提供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文言文实例和教学PPT。

中考古诗文复习经典教案

中考古诗文复习经典教案

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2、明确古诗文在中考中的比重、分布及一般题型;3、明确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的基本知识点及古诗文的解题方法;教学重难点:掌握古诗文的翻译方法;(掌握正确译法方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进而做好简答题及赏析题)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当中不少人的语文成绩不太乐观,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主要的问题在于同学们对学习语文没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学好语文,先要对语文有兴趣,而要对语文有兴趣就要先明了为何学习语文。

巴金先生在《灯》中有一句名言:“我们不是光靠吃米活着。

”意思是我们需要精神。

语文给你的,不只是精神家园的守护,还是生命质量的拓展。

我们追求的是生命的长度还是生命的宽度?套用网络流行的说法就是想活数量还是活质量?现当代朦胧诗人舒婷有一句话: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生命。

去年暑假我去北京登长城,听到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小伙子第一次爬上长城,面对看起来壮丽的景色情致大发,“啊,长城——”(你能猜到下一句吗?)“咋就这么长!”一些电视剧中最让人受不了的句式是“我好喜欢好喜欢你!我好想好想你!”的“好好”句式,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爱情的美好,真是苍白无力。

再看我们文学里如何描绘爱情的美好,表达相思的句子: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时,莫倚楼……所以,学好古诗文将来用处大着呢。

二、古诗文在中考中的地位及比重:在2009年广州市中考题中,古诗文分布于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中的“古诗文默写”(10分)、“解析字词”(5分)及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的首位,占16分(其中古文阅读占10分,古诗阅读占6分)。

(共31分,占总分的1/5)三、主要题型:在中考题中,古诗文的题型主要有:1、填空题;A、默写填空。

这类题型属于传统的默写式填空,只要能背诵原诗文,就会解答这类题。

B、理解式空。

这类题型,考生仅能背诵诗文是不行的。

要理解全诗,弄懂每句诗文的意思,然后根据提示语来确定该填写什么。

中考古文复习教案

中考古文复习教案

中考古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2)理解并分析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特殊句式;(3)领悟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3)学会运用现代文的语言表达方式,阐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虚词的复习;2. 文言文句子结构、特殊句式的分析;3. 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4. 经典古文的阅读与赏析;5. 提高文言文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2)文言文句子结构、特殊句式的分析;(3)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

2. 难点:(1)文言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2)文言文句子结构、特殊句式的判断与运用;(3)对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特殊句式;3.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本的异同,深入理解文章主旨;4.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文言实词、虚词在语境中的运用;5.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适量练习,检验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相关古文,了解文本内容;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3. 自主学习: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分享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特殊句式;5.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本的异同,深入理解文章主旨;6.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文言实词、虚词在语境中的运用;7.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适量练习,检验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8.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9.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10. 教学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教学反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如实词推断、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等。

2.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通过对文言文的复习,提高学生的中考文言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复习与实践。

2. 文言文词语的推断与理解。

3. 文言文句子的分析与翻译。

4. 文言文篇章的理解与分析。

5. 中考文言文题型的复习与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 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文言文动画、视频等,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4. 进行模拟测试,让学生熟悉中考文言文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

4. 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

2. 第二周:推断文言文词语,理解文言文篇章。

3. 第三周:练习文言文翻译,翻译经典文言文篇目。

4. 第四周:模拟中考文言文考试,讲解答题技巧。

5. 第五周:进行中考文言文模拟测试,评估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指导书籍,用于参考和辅助教学。

2. 中考文言文真题集,用于模拟测试和学生练习。

3. 在线文言文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文言文篇目和资料。

4. 文言文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词推断和翻译练习。

5. 教学课件和教案,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理解和翻译能力。

2. 教学难点:推断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结构,翻译文言文。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2.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3.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步骤4.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汇5. 经典文言文篇目的解析和欣赏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包括断句、理解实虚词、推断句意等。

3. 实践:让学生翻译一段简短的文言文,指导并纠正翻译中的错误。

4. 分析: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汇,举例讲解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5. 欣赏:选取一篇经典文言文篇目,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理解文意并体会文言文的魅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翻译练习:评估学生在翻译练习中的准确性和理解能力。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或辅导书2. 经典文言文篇目及其注释3. 翻译练习题库4.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翻译一篇较长的文言文,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

2. 角色扮演:选取一篇含有对话的文言文,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朗读和表演,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作文练习: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可以是简短的日记或故事,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翻译方法。

2. 逐步引导:从简单的文言文开始,逐步增加难度,引导学生逐渐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课堂讨论的表现。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对文言文有直观的认识。

2. 教授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如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等,并通过实际阅读练习让学生加以运用。

3. 教授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如直译和意译、注意文化背景和词义转换等,并通过翻译练习让学生加以实践。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和中考真题。

2.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参考资料。

3. 教学PPT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

六、教学活动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答题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组织文言文阅读角,提供丰富的文言文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交流。

3. 定期举办文言文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翻译水平。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文言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3. 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八、教学实践1. 安排定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文言文阅读,如家庭作业、阅读笔记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

3. 组织文言文阅读俱乐部或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共同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文复习提纲(郝军)三、文言文阅读(加“▲”号的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文言文。

)七上▲1、《论语》六则[知识点储备]①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有弟子三千,著名者七十二人。

他修订了现今流传的《春秋》。

②《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③“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有关学习方法的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都是有关学习态度的。

⑤课文中的成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择善而从。

2、《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期行》《乘船》3、《伤仲永》王安石4、《木兰诗》《乐府诗集》[知识点储备]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此句为排比句,表现木兰出征前忙碌地准备用品的情景,也烘托出了战争的紧迫气氛。

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

④“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本句为排比句,写出木兰返乡亲人迎接的场面。

⑤“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用比喻做结,巧妙解答了木兰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

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扑朔迷离)5、《卖油翁》欧阳修(熟能生巧)▲6、《三峡》郦道元[知识点储备]①《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

《水经注》是郦道元根据魏晋人所著的一部地理书《水经》而编成的,是古代水利地理学的一部重要文献。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突出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③“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突出了夏天水流湍急的特点。

(奔放美)④春冬(清悠美)⑤晴初霜旦(秋)(凄婉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戴震难师》段玉裁8、《陌上桑》乐府诗集七下1、《黔之驴》柳宗元[知识点储备]成语:庞然大物、黔驴技穷。

▲2、《陋室铭》刘禹锡[知识点储备]①本文是一篇座右铭,用以自警。

②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

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在龙则灵。

”隐喻陋室逐步具有“名”“灵”的性质。

接着以“惟吾德馨”一句统领全篇。

下文则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室外环境之雅,用“谈笑有鸿儒,住来无白丁”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调素琴,阅金经”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结尾再用“何陋之有”予以强调,表达出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3、《爱莲说》周敦颐[知识点储备]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突出了莲的高洁可爱。

②《爱莲说》以花喻人,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菊象征隐居避世的人,牡丹象征追求荣华富贵的人,莲象征品行高洁的君子。

4、《口技》林嗣环5、《强项令》范晔[知识点储备]①本文选自《后汉书·酷吏传》。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经传体史书。

②《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6、《包拯》脱脱[知识点储备]成语:妇孺皆知、笑比河清。

7、《岳飞》毕沅[知识点储备]成语:秋毫无犯。

8、《列子》二则《杞人忧天》[知识点储备]成语:废寝忘食。

《杨布打狗》八上▲1、《小石潭记》柳宗元[知识点储备]①“从小丘西行百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小石潭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见到它还是费了一点小周折,可称为“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突出小石潭的怪。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突出水之清。

“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突出鱼之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既写出了环境的悄怆又写出了心灵的凄怆。

▲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知识点储备]①苏轼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方面也负盛名。

他的词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豪放派,与婉约派并立。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词人运用比喻描绘出月色的清朗空明。

③作者借赏月聊以自慰,其中“闲人”两字便体现了作者的不甘心。

3、《游恒山记》徐霞客[知识点储备]①徐霞客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大规模的考察,并作了详细记录和深入研究的第一人。

《徐霞客游记》系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

②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

4、《满井游记》袁宏道[知识点储备]本文在记叙描写中多处运用比喻,比如:①“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②“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③“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贵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④“麦田浅鬣寸许。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知识点储备]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最后得出“困境出人才”的观点。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曹刿论战》《左传》[知识点储备]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

②“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③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7、《干将莫邪》干宝[知识点储备]干宝是我国志怪小说的创始人,他的《搜神记》就是一部志怪小说。

8、《劳山道士》蒲松龄[知识点储备]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将古代小说中“志怪”、“传奇”、和“人情”的精华特色融为一体。

八下▲1、《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知识点储备]①《战国策》是一部先秦的历史文献,是一部国别史。

②成语:门庭若市③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细柳营》司马迁[知识点储备]①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包含十二本记、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典故:周亚夫军细柳。

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

3、《古文二则》司马光[知识点储备]①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所著《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孙权劝学》①成语: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祖逖北伐》①成语:闻鸡起舞、自相鱼肉、望风响应。

4、《公输》《墨子》(班门弄斧)[知识点储备]①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墨子言行的记录。

▲5、《桃花源记》陶渊明[知识点储备]①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后人称为靖节先生。

散文《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较为著名。

②本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

③“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本句以优美的景物描写桃花林,突出神秘的气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本部分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桃花源内一派平和的景象,描写和叙述相结合,展现桃花源的美好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

⑤成语: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豁然开朗、落英缤纷、怡然自得。

▲6、《岳阳楼记》范仲淹[知识点储备]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吞”两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②本文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③成语:百废俱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

④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7、《醉翁亭记》欧阳修[知识点储备]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②“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点:一、山水之乐,是因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

③成语:峰回路转、其乐无穷、觥筹交错、水落石出。

8、《湖心亭看雪》张岱[知识点储备]①“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九上1、《秋水》《庄子》[知识点储备]①庄子,名周,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②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2、《愚公移山》《列子》[知识点储备]①成语:大智若愚。

3、《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知识点储备]①成语:讳疾忌医、防微杜渐。

4、《捕蛇者说》柳宗元[知识点储备]①全文主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5、《论语》十则[知识点储备]①成语: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成人之美、▲6、《鱼我所欲也》《孟子》[知识点储备]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作者以比喻引出“舍生取义”这个全篇的中心论点。

②相关名人名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