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血液和血型
第十章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苏教版 )

孙O
O
李 A A、O
A、AB、B B、AB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献血法》,该法规定: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公民自愿献血。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量一般为200ml,最多不超过400ml。
献血会不会 影响自身的
健康呢?
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实践表明: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 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
减少:贫血,失血; 增多:红细胞增多症,肺原性心 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严重脱水烧伤等。
白细胞计数
成人:(5~10.0)x109 /L 减少: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 原虫感染等; 增多:急性感染,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各 种恶性肿瘤的晚期。
血小板计数
成人:1.5x1011~3.5x1011 /L
探究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 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 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 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 物运走。
血液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血液分层
血液的分层现象
抽取人的新鲜血液10 毫升,放入盛有少量柠檬 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 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 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 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异型血。
➢ 输入异型血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以免造成红细胞凝集。
➢
O型血:万能输血者。
➢
AB型血:万能受血者。
请你再来鉴定
病人 血型 可接受血型 不可接受血型
赵 B B、O 钱 AB AB A B O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章第一节 血液与血型

10.1 血液和血型1.血液是一种 组织。
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时,把 和 送到全身细胞,把细胞产生的 等废物运走。
2.取一些人的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 溶液(防止血液凝固)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试管中的血液会发生 现象。
3.观察发现,人的血液是由 和 组成的。
血细胞包括 、 和 。
4.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 ,在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 蛋白质 (约占7%)。
血浆中还含有氨基酸、 葡萄糖 (约占3%)等。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 ,运输 和 等。
5.观察血涂片以后可知,血液中 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
红细胞中含有一中红色的蛋白质,叫做 。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的蛋白质,特点是容易与氧气 ,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当血液里 数量过少,或者 中含有的 过少时,人就会出现 。
6.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 ,但数量比红细胞 。
白细胞有多种,有些白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 ,因此能保护人体的健康。
7.血小板是血液中体积 的细胞。
当人体外伤出血时,血小板就会在伤口部位聚集成团,促进并加速血液的 。
8.ABO 血型系统把人类的血型分为 型、患者 检查项目 参考值 检查结果 诊断结果 A 红细胞 3.5-5.5×1012 3×1012 B 白细胞 5-10×109 1.5×1010 C 血小板1.5-3.5×10115×1010 D血红蛋白 110-16090型、型和型四种。
9.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约)对人体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
10.输血时应该以输入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型血可以输给各类血型的病人,型血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血液和血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3.为什么手割破流血一会儿就停止? 4.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氧气在体内如何运输 5 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
6 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 7.常见的 ABO 血型分为几种类型 8.献血时为什么先要检查血型 9.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10 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1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你的体重 是多少如果按成人的比例计算,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 12.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血量的多少, 生命就会发生危险 13.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 800mL,人就会出现什么症状 (三)成果展示 观察血液分层现象方案:1.首先教师讲述实验采血 过程及对血液的处理,然后播放视频《人血液分层实 验》,水(约占 90%)蛋白质(约占 7%)血浆(55%)葡萄糖 (约占 0.1%)无机盐(约占 0.9%)废物(约占 2%)血液白细 胞血细胞(45%)血小板红细胞,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 亲眼看到血液的分层现象,将学生卷入探索情境,引导 学生投入观察、思考和描述表达活动。 2.过渡语:人体的血细胞有 3 种,红细胞、白细胞 和血小板,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呢?展示人血涂片,在学 生观察结束后完成书上表格。 3.通过问题“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封闭管道
中不停地流动,有什么用处?”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血液 的功能。方案: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 纳总结。血液的组成=血浆+血细胞,血浆的生理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 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凝血。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内容本节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的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在学习了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中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消化系统后,学生知道了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血液,而血液又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血液循环系统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除此之外,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观察血液分层现象、人血涂片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使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形态结构及功能有更准确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的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血液的分层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的组成。
(2)观察人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能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健康。
(2)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学情分析: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对生物这门学科有一定的认知水平。
而本节知识血液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许多学生可能经历过流血和血液化验的检查,但是对检查的结果——化验单和血液的成分,学生一般不清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所了解。
让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升华,上升到理论层次。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五、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课件1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止血和凝血七、教学反思:亮点:1.本节课是血液循环的基础部分,又贴合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相对活跃;2.课堂结构相对完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3.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师引导,生主体;4.在教学中能够强调考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与血型

说
根 据 什
一 说 :
么
判
断
①
②
③
④
各
表
示
什
么
?
①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②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气; 红细胞中含有一种红色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
蛋白容易和氧气结合、分离,所以能够运输氧气;血红蛋 白和氧气结合还是分离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氧气的浓度;
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低, 时,血小板就会在伤口部位聚集成团,促进止血并加 速血液的凝固;
血液中血小板含量不足时,会造成凝血障碍。
血液中各种血细胞朵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是 相对稳定的,根据下表A、B、C、D四位患者的检 查结果,可以得出什么诊断结果?
患者 检查项目 参考值
检查结果
*ABO血型系统把人类的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 和O型四种。说说是怎么进行血型鉴定的?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血型
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凝集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完成下表
病人血型 A B O AB
应该接受
可以接受
不可接受
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人体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
成,从而导致贫血。(缺铁和贫血有什么关系?)
③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数量比红细胞 少得多。 白细胞有多种,有些白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因此能保护人体的健康;(脓液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细 菌、脂肪等的混合物) 当体内某些部位有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含量会增多。
A
红细胞 3.5-5.5×1012 3×1012
诊断结果
B
白细胞 5-10×109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讲义-2.2血液和血型-冀少版

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考点梳理血液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的为血浆(约占55%);下层红色的为红细胞,中间交界面还有很薄的白色物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
一、血浆成分:含有大量的水,还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二、血细胞项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特点较大,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结构特点没有细胞核有细胞核没有细胞核正常值男:5.0×1012个/升女:4.2×1012个/升4~10×109个/升100~300×109个/升功能运输氧气防御疾病止血、加速凝血病症过少:贫血过多:发炎过少:血友病图示【要点诠释】1.血红蛋白①特点: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含血红蛋白。
②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
一般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3. 发炎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伤口周围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
血型与输血一、血型最基本的血型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
二、血量与输血1. 血量:成年人体内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2. 输血: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少量失血时,所丧失的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但如果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如果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
三、安全输血1. 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七年级下血液知识点

七年级下血液知识点
血液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初中生,学习和了解有关血液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七年级下关于血液的主要知识点:
1.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的。
其中,红细胞主要携带氧气,在身体各个部位传递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白细胞则负责免疫反应,保护身体免受疾病侵袭;血小板的作用是促进血液凝固,起到止血的作用;血浆则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含有多种营养和激素。
2. 血型:人类的血型主要分为A、B、AB和O四种,这是由血液表面的抗原和血清抗体决定的。
不同的血型之间不能互相混合,否则会导致凝血和溶血等问题。
另外,Rh血型也是血型的一种,具体是指是否含有Rh因子。
3.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指血液在体内的流动和循环,分为心脏循环和小循环两种。
心脏循环是指血液在体内的大循环,包括心脏、动脉和静脉等;小循环则是指血液在肺部的循环,将氧气传递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4. 疾病防治:血液与健康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营养的均衡,保持健康体态。
另外,如果出现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
5. 输血:如果人体因意外事故或疾病需要输血,应该首先根据病人的血型选择供血者的血型,以避免因血型不同而引发血液反应。
此外,在输血时还需要注意供血者的血液是否经过严格的筛查和检测,以避免感染疾病。
学习和掌握有关血液的知识点,对于我们的生命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于血液知识的学习,做好健康的保障。
七年级下册的输血与血型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的输血与血型的知识点近年来,人们对输血与血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于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科学知识点来说,掌握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七年级下册的输血与血型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血液基础知识血液是我们体内的液体组织,在人体内它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组织器官,同时也帮助排泄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组成。
其中红细胞是最多的,它们在血液中大约占据了45%左右,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氧气到身体各个部分。
血型血液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血型是由血液中特定的抗原和特殊的抗体组成的。
人们的血型是由他们的父母决定的,但是它并不是完全遗传的,也就是说父母的类型并不能确定孩子的血型。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这四种血型。
A型血:A型血中含有A型抗原,并且它们体内也会产生B型抗体。
B型血:B型血中含有B型抗原,并且它们体内也会产生A型抗体。
AB型血:AB型血中含有AB型抗原,但是它们不会产生A型和B型抗体。
AB型血是最为罕见的血型之一。
O型血:O型血中没有A型或B型的抗原,但是它们体内会同时产生A型和B型抗体。
输血输血是指将一种血液输送到另一种血液中。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手术和其他医疗程序中,它可以帮助增加体内的血液容积和输送所需的物质。
在进行输血之前,医生会检查病人的血型,以确定适合的血液类型。
如果病人接收与他们的血型不兼容的血液,则可能引起反应,这可能会导致轻微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在输血过程中,注射的血浆中的抵抗体和红细胞配合反应,使输血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输血时必须非常小心。
血型检测确定自己的血型很简单,可以从医院或者其他专业机构进行测试检测。
该检测基于抗血清的特定类型,通常需要取一小部分血液样本以确定血型。
该测试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是一项非常简单的检查,可以通过检查输血或器官移植时检验配型,也是了解自己身体机能的重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血液和血型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3.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向学生进行义务献血的教育,增强学生社会、对人类献爱心的自觉性。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血永久涂片。
教学重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或家畜的鲜血,做好演示实验。
2、血液组成的投影片或彩色挂图。
血永久涂片
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动脑、动手,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在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
引言:人体不断的从外界摄取养料和氧气,怎样将这些物质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血液又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川流不息地流动,完成着物质运输的任务。
师: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
演示实验:从活家禽或家畜体内抽出10ml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的试管a里,静止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
再抽取5ml血液,放入试管b里,静止半小时后再观察试管内出现什么现象。
(教师的操作要规范,要求学生注视演示实验的全过程。
)师:试管a中的血液分为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比例大致是多少?
生:(认真观察后回答)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
师:这是血浆。
生:下层是暗红色、不透明。
师:这是红细胞。
师:两层之间有什么?
生: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
师: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师:血液由什么组成?(出示血液组成的投影片或挂图。
)
师: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含少量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物质。
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生:用显微镜观察血永久涂片。
师: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它有哪些形态特点?(提示观察要点)
生: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圆饼状。
师:白细胞与红细胞有什么区别?
生: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师:红细胞与白细胞功能不同,数量不同。
红细胞为什么呈现红色?因为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特征是:在氧含量高的环境,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环境,又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此外,红细胞还能
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血液呈鲜红色,叫动脉血。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血液呈暗红色,叫静脉血。
血液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要有一定的数量,含量过少时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是“贫血”。
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师:白细胞有多种(示课本彩图四)。
它的功能是吞噬病菌(示白细胞吞噬病菌的示意图,并讲其吞噬原理)。
联系学生有时身体某部位受到病菌侵害时出现红、肿、热、疼的“发炎”症状。
小结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师:演示实验。
观察凝固的血(试管b)试管b中的血液为什么凝固了呢?血块周围出现的液体是什么?(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
)
学生认真观察试管b中的现象。
师: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血清。
联系学生自身的体会,当皮肤划破出血时会自然止血,这是因为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并释放一些物质,使血液凝固成块,这是血液的保护作用。
师:成年人全身有血细胞25万亿个,如果把这些血细胞展平,面积可达2500m2,比一个人体表面积还大1500倍,足以说血细胞的作用了。
三、血型和输血: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
献血与健康: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ml)能够自然补充恢复正常,不会影响健康。
师: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输血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抢救病人生命的措施。
国家设有血站,贮存各型血液。
其血液来源主要是义务献血者。
每个健康的成年人都应有向社会、向人类义务献血的奉献精神。
师:是不是任何人的血都能输给别人?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是能否进行输血的关键。
人类血型系统有多种,我们只了解abo血型系统。
师:请同学回答两个问题(教材第44页,3)。
生:看书、思考并回答问题。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