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勘探技术简介

合集下载

非常规油气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非常规油气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非常规油气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油气勘探技术也随之不断更新和优化。

传统勘探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于是非常规油气勘探技术就应运而生。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非常规油气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一、煤层气勘探技术煤层气勘探技术可以说是非常规油气勘探技术的开山鼻祖。

煤层气是一种天然气,由煤层中的气体和孔隙中的甲烷组成。

煤层气的勘探和开采相对传统石油和天然气,更加环保。

因为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减少了水的消耗和空气的污染,对环境损害小。

同时,煤层气的储量也相对较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煤层气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地震勘探、测井、钻井等。

其中,地震勘探是探测煤层气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地震探测煤层气的速度、透过度、反射等信息,推断出煤层气区的空间分布规律。

测井主要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电磁波等技术检测井内岩层、孔隙间的渗透率和储层厚度等;钻井则是提取地层样品进行分析,了解地层的组成结构和物性。

二、页岩气勘探技术页岩气勘探技术指的是从页岩中开采天然气的勘探技术。

页岩气的勘探难度较大,勘探效果较难保证,但其储量巨大,是未来重要的能源之一。

页岩气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勘探、水平钻井、压裂及增透等。

其中,水平钻井是页岩气勘探的一个重要技术。

水平钻井可以将钻孔垂直地穿过页岩储层,并延伸数千英尺的距离。

这样可以增加采收率,同时减少对地表环境的破坏。

压裂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页岩气的钻探效率和储量,即将压水、砂等高压物质注入页岩储层,引起断层裂缝,使瓦斯渗透至井底。

压裂技术可以大幅提高采收率,但也会带来储层、地下水的污染和地震风险等问题。

三、常规油气藏研究技术常规油气藏是指它们产生、迁移和储集的方式符合油气地质学定律的地下储层。

该项技术是油气勘探业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研究领域。

常规油气藏的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测井等。

其中,地震勘探依靠地震波在不同岩石界面的反射和折射,确定油气藏内岩性、构造形态、瓶颈等信息,从而预测油气藏的位置和储量。

煤地质与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

煤地质与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

煤地质与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煤地质和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是煤炭工业中至关重要的领域。

煤炭作为一种主要能源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煤地质与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相关概念、方法以及其在煤炭产业中的应用。

一、煤地质概述煤地质是研究煤炭生成、分布、演化以及对煤炭资源的评价和勘探的学科。

煤炭是由植物残体在一定条件下长期堆积、转化形成的一种质疑,主要成分为碳、氢、氧、氮、硫和灰分。

通过对煤地质的研究,可以了解煤炭的品质、矿化规律以及储量等信息。

二、煤层气开发技术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的天然气。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可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产生积极作用。

煤层气开发技术主要包括煤层气勘探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以及煤层气利用技术。

1. 煤层气勘探技术煤层气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各种勘探手段,如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测井技术等,对潜在煤层气资源进行勘探和评价。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确定煤层储量、煤层气压力、渗透系数以及煤层气储集条件等关键参数。

2. 煤层气开采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是指通过井道工程,如钻井、固井、完井等技术,以及注采工程,如提取、净化、输送等技术,将煤层气从煤层中开采出来。

煤层气开采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还可以为国家提供清洁能源。

3. 煤层气利用技术煤层气的利用技术包括燃烧利用、化工利用和发电利用等。

燃烧利用主要是将煤层气作为燃料进行燃烧,提供热能和动力。

化工利用则将煤层气转化为化工产品,如甲烷制乙烯。

发电利用主要是通过煤层气发电机组,将煤层气转化为电能。

三、煤地质与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应用煤地质与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在煤炭产业中广泛应用。

通过煤地质的研究,可以确定煤炭的分布范围、储量和品质等信息,为煤层气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煤层气的开采效率和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同时,煤地质和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环境保护。

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利用可以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利用技术第一章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利用技术第一章

集中开发模式
将多个煤层气井集中管理和生产, 适用于储量较大、产量较高的煤 层气田。
联合开发模式
将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等资源联 合开发和生产,以提高资源利用 率和经济效益。
煤层气开发技术措施
钻井技术
采用合适的钻井工艺和 技术,确保钻井质量和 安全,同时降低钻井成
本。
压裂技术
通过压裂作业,扩大煤 层裂隙,提高煤层气的
煤层气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01
初始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煤层气勘探技术主要以地质调查和简单的地球
物理勘探手段为主,对煤层气的认识也相对有限。
02 03
发展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逐渐成熟,人们开始利用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等手段对煤层气进行更深 入的研究。
根据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进行煤层气开发钻 井、压裂等作业,并进行生产管理。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进行详细的煤层气资源评价,制定开发方案 和计划,评估开发的经济效益。
生产管理阶段
对已开发的煤层气井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和 增产措施的实施。
煤层气开发模式
单井开发模式
针对单口煤层气井进行开发和生 产,适用于储量较小、产量较低 的煤层气田。
土壤地球化学勘探
通过研究土壤中元素含量和分布规 律,确定煤层和地质构造的位置。
岩石地球化学勘探
通过研究岩石中元素含量和分布规 律,确定煤层和地质构造的位置。
遥感勘探法
卫星遥感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煤层区域 的地表信息,通过地表特征推断 出煤层的位置和特征。
航空遥感
利用航空遥感技术获取高分辨率 的航空影像,通过影像分析确定 煤层和地质构造的位置。

采矿区块中的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

采矿区块中的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

采矿区块中的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Introduction煤炭是全球能源中占比最大的资源之一,然而它的开采和使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矿区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

本文将主要探讨煤层气在采矿区块中的勘探和开发技术。

Exploration Technology勘探是煤层气开发的第一步,煤层气勘探主要分为地面勘探和井下勘探。

地面勘探包括地质勘探和物理勘探,其中地质勘探主要是根据区域地质特征,以煤层为主要识别对象,采用地质原理探测方法对煤层进行勘探。

而物理勘探主要是借助物理探测技术,测量煤层的物理性质来推断煤层气的存在和分布。

井下勘探主要是通过钻井、测井等技术,获得煤层内的气特征信息。

综合利用地面和井下勘探数据,可以制定合理的采气方案,确保煤层气的开采效益。

Exploitation Technology煤层气的开采主要分为地下采气和地上采气两种方式。

地下采气主要是通过井下打通煤层排放煤层气,然后通过井口寻找气体出口,将煤层气搬运到地面上进行利用。

地上采气主要是针对煤层气收到地下供水、矿井瓦斯等对生产环境的影响,采用的方法是将煤层气采集到地上制气站进行加工制气,然后输送到用户现场进行使用。

地上采气因其独特的环保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了煤层气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Technical Challenges煤层气勘探和开发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井下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安全问题的解决。

钻进煤层进行勘探和开采,容易引发瓦斯爆炸、突水等事故,为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稳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安全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由于煤层气与地层的相互作用关系非常复杂,未来的煤层气勘探和开发还需要解决更多的技术问题,如煤层气流动规律、水文地质影响等。

Conclusion随着能源环境的改变,煤层气已被广泛关注,其勘探和开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煤层气是一种富含甲烷的天然气,在石炭岩中存在的煤炭中,具有丰富的资源量和潜在的能源价值。

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技术是提取煤层气资源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目前,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勘探方面,常用的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勘探和岩心分析等。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是通过测量地表的地震反射和地面重力异常等来揭示煤层气的存在。

地质勘探则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来确定煤层气的分布、构造和厚度等。

岩心分析则是通过采集煤层中的岩心样品,并进行物性测试和有机质分析等,从而确定煤层气资源的勘探潜力和开发可行性。

在煤层气的开发方面,主要涉及到煤层气井的钻探、完井和压裂等。

钻井是指通过钻孔方式打造煤层气井,在煤层中建立储层的通道。

完井则是通过套管和尾管等设备来固定和封装井眼,保证煤层气在井眼中的安全控制。

压裂则是通过注水和注轻烃等方式,使煤层气从煤中向井眼中逸出,增加气体的产出量和采收率。

在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资源分布不均匀和技术难度较大等问题,需要研发更加精确的勘探技术和开发工艺。

目前煤层气开发中主要采用的是水力压裂技术,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环境影响仍然存在争议,需要改进和创新高效、环保的开发技术。

煤层气的生产和利用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从提高产出量和采收率到净化和利用煤层气,提高其经济效益和能源利用率。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通过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勘探和开发水平,优化煤层气的产业链,可以实现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利用,为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煤层气勘探方法与技术

煤层气勘探方法与技术

煤层气勘探方法与技术煤层气勘探是指对地下煤层中的煤层气资源进行的一系列的勘探活动。

煤层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污染少等优点,所以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煤层气勘探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地质勘探、测试、评价等工作,以实现对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1.地质勘探技术:煤层气勘探首先需要进行地质调查,了解区域内煤层气的分布情况。

地质勘探方法包括地质剖面测量、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

地质剖面测量是通过地面或井下的测量手段测量地下地层的结构情况,获取地下地层的物理性质。

钻探是通过在地下进行钻探工作,获取地下地层的岩性、含煤层的厚度、埋藏深度等信息。

地球物理勘探包括地震、电法、重力法等,通过检测地下物理场和电磁场的变化,推测地下地层的情况。

2.煤层气测试技术:通过对井下的煤层气进行测试,了解煤层气的成分和含量,以及煤层气的渗透能力和产能。

煤层气测试的方法包括裂缝压后测试(DFIT)、室内压汞测试、孔隙压力测试等。

裂缝压后测试主要是通过在煤层中人工压裂操作,观测和记录压裂过程中的压力变化,以评价煤层气的渗透能力。

室内压汞测试是通过对煤样进行压汞实验,来测量煤样的孔隙特征,从而推测煤层中煤层气的储存量和产气程度。

3.煤层气评价技术:在煤层气勘探过程中,需要对煤层气的产能、储量等进行评价,以确定煤层气资源的可开发性和经济性。

煤层气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地层压力测试、井测试、数值模拟等。

地层压力测试是通过对井下的煤层气进行测试,来测量煤层气的地层压力,从而评估煤层气的储量和产能。

井测试是通过对井下的煤层气进行测试,了解煤层气的流动性和产气能力。

数值模拟是通过建立煤层气储集区的地质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预测煤层气的产能和储量。

4.煤层气开发技术:在煤层气勘探完成后,需要进行煤层气的开发工作,以实现煤层气资源的利用。

煤层气开发技术主要包括井施工技术、抽采技术、增产技术等。

井施工技术是指对煤层气井进行井筒建设的技术,包括钻井、完井等。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煤层气(Coalbed Methane,CBM)是一种埋藏在煤层中的天然气,具有高含量的甲烷和其他烃类。

煤层气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开发利用煤层气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天然气的依赖,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煤层气勘探方面,主要应用了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地质勘探主要通过钻探和采样,分析测井数据和煤样性质,了解煤层的拟静态物性、成岩演化历史、气源和成因等信息,为后续的地球物理勘探提供基础数据。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采用地震、电阻率、声波、密度等技术,通过测量和分析不同参数的变化,判断煤层气的分布、储量和产能。

地震勘探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情况,得到地下储层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判断出煤层气的分布和赋存方式。

煤层气开发技术主要包括煤层气钻井、煤层气开放与压裂、煤层气井网布置等。

煤层气钻井是指以煤层气为开采目标,在目标煤层中进行钻探和完井操作的技术过程。

煤层气开放与压裂是指通过改造煤层气井,增加煤层与井筒之间的连通性,提高煤层气的产能。

煤层气井网布置是指根据煤层气储集体的特征和开发需要,合理布置煤层气井的空间位置和井距。

目前,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在我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储量大约为103万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三。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体系,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煤层气资源分布不均匀,有些地区的勘探难度较大。

煤层气开发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成本较高。

煤层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水利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解决相关的环境问题。

未来,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望。

技术应用将更加智能化,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煤层气开发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取合理的水利处理和废弃物管理措施。

煤层气开发将与其他能源领域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电气化进程。

2.煤层气(瓦斯)地震勘探技术

2.煤层气(瓦斯)地震勘探技术

煤层气(瓦斯)地震勘探技术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二零一零年十月1 煤层气(瓦斯)勘探的意义煤层气(瓦斯)是由煤化作用形成的赋存于煤层中以甲烷为主的混合气体。

首先,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其开发利用可弥补我国常规能源的不足。

我国是煤层气资源大国,居世界第二位。

近年来,对煤层气的成因、储层特性、赋存状态、成藏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但是,相应的勘探与开发技术相对滞后。

今天,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已经把研究重点放在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

其次,瓦斯突出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灾害性问题。

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在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起数占69%。

问题关键在于煤矿开采前和开采过程中,对地下瓦斯富集的情况一无所知。

这样就使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无法根据瓦斯分布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总之,煤层气(瓦斯)的勘探、开发与利用可以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举多得利国利民的大事。

2瓦斯地质理论影响煤层气(瓦斯)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煤层埋藏深度、断层及其它构造分布、构造煤(煤层中的软分层)的分布、煤层顶底板的封闭程度(透气性)。

瓦斯富集和突出有以下基本规律:(1) 瓦斯随着煤层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加;(2) 构造煤是典型的瓦斯地质体,所有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层都发育一定厚度的构造煤;(3) 大多数瓦斯突出都发生在构造破坏带,主要与压性、压扭性断裂有关;(4) 瓦斯突出与褶皱构造关系密切,在向斜、背斜轴部及其附近有利于瓦斯聚集,易于发生瓦斯突出。

2.1煤体结构类型和构造煤瓦斯地质学从地质角度出发,根据煤体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把煤体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即原生结构煤、破碎煤、碎粒煤和糜棱煤,后三种类型是煤层中的软煤,统称为“构造煤”,是煤层层间滑动构造的产物。

当地应力和瓦斯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突出与否的关键取决于地压和瓦斯膨胀对煤壁的侧向压力于煤体抵抗能力的对比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钻井、 裸眼完井
早期
常规直井钻井、 套管射孔完井
常规钻井、 洞穴完井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5、煤层气钻完井技术
常规钻井技术 技术成熟,对施工设备的要求较低; 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钻井中,井壁稳定性较好,能完成较详实的录井工作; 不足:钻速慢,对储层伤害较大,建井周期长。 空气钻井技术 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仪表准确,劳动强度低; 钻井效率较高,建井周期短; 采用空气泡沫做循环介质,实现欠平衡钻井,有效保护储层。 不足若遇水层,会发生钻屑润湿、泥包,形成泥饼,导致卡钻。
适用范围较窄。
水平井关键环节 对施工区的地质认识程度。 连通技术。 井眼轨迹控制。 井眼稳定性控制。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5、煤层气钻完井技术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5、煤层气钻完井技术
30m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5、煤层气钻完井技术
煤层气直井井身结构
Φ244.5mm表套 Φ311.1mm钻头
1:200
自然伽马
1:200
双井径
1:200
声幅
1:200
套管接箍
1:200
井温
1:200
井斜
1:500(连斜) 1点/25m (点测)
地层倾角
1 800
1 200
1 200
500 500 2 000 500 2 000 1 200 1 500 1 000 1 000
700
单位
.m .m s/m
s
g/cm3 PU MV API Cm MV MV C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4、煤层气测井技术
评级指 标 测速
深度误差 仪器刻度 曲线重复性
图头填写
单条测井曲线质量验收评级标准
优良 小于规定容限
小于规定容限
小于规定容限
优于规定容限 齐全、准确、
清晰
评级 合格 符合规定容限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4、煤层气测井技术
现场测井速度、深度比例尺、测量值单位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曲 线 名 图件深度比


双侧向
1:200
微球形聚焦
1:200
声波时差
1:200
声波变密度(或 全波列)
1:200
补偿密度
1:200
补偿中子
1:200
自然电位
4、煤层气测井技术
煤层气测井现场提交的资料 单条(或单个组合下井仪)井场监视测井曲线图一套
(1:200),供检查质量用 综合测井曲线现场合成图一张(1:200),供现场解
释用 记录全套测井曲线的磁性介质(软盘或光盘) 现场综合报告 井斜测量记录表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4、煤层气地震勘探技术
评级指
评级级 别

优 良 合 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单条合格率
100
100
≥90
<90
/%
密度、声波、密度、声波、
五条重点曲线 深测向、井径、深测向、井径、 密 度 、 深 测 五 条 重 点 曲
质量
自然伽马皆达 自然伽马达到 向必须合格。 线中有一条不
到优良。
合格以上。
合格。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符合规定容限
符合规定容限
符合规定容限 齐全、准确、
较潦草
级别
基本合格
基本符合规定 容限
基本符合规定 容限
基本符合规定 容限
基本符合规定 容限
齐全、准确、 潦草
不合格
超过规定容 限
超过规定容 限
不齐全或超 过规定容限
不符合规定 容限
不全或不准 确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4、煤层气测井技术
全井测井曲线质量验收评级标
测井解释报告编制提纲 1、前言 2、测井施工概况 3、测井解释模型及处理参数的选择 4、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5、井身及固井质量评价 6、结论与建议
5、煤层气钻、完井技术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5、煤层气钻完井技术
美国钻完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经历四个技术 发展阶段:
现在 多分支水平井、 羽状水平井、 裸眼完井
开钻程序 钻头尺寸 套管类型 套管尺寸
上返 200m
煤 20m
30m
Φ139.7mm Φ215.9mm
双测向 (DLL)、微球形聚焦(MSFL)、自然伽马(GR)、自然电 位(SP)、双井径(CAL1)(CAL2)、补偿密度(DEN)、补偿中子 (CNL)、补偿声波(AC)、井温(TEMP)
套管井
全井进行声幅、自然伽马、套管接箍测井、声波变密度测井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4、煤层气测井技术
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
地震属性分析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3、煤层气地震勘探技术
波阻抗反演
11-2煤层断裂系统图
❖4号断层 ❖13-1煤
❖4号断层 ❖13-1煤
❖11-2煤
❖11-2煤
波阻抗数据体更有 利于小断层解释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3、煤层气地震勘探技术
AVO技术
AVO反演预测瓦斯含量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3、煤层气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 处理 技术
• 提高信噪比 • 振幅恢复 • 提高分辨率 • 地表一致性处理 • 高精度速度分析 • 偏移成像
地震采 集技术
4、煤层气测井技术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4、煤层气测井技术
煤层气测井技术
裸眼井
标准测井(4) 双侧向(DLL)、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双井径(CAL) 综合测井(9)
采样间距及回放要求:煤系地层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05m,非 煤系地层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10m;主要煤层及其上下各20m 井段,回放1:50深度比例尺放大曲线,以精细研究煤层结构
为适应地质研究或生产需要,可选测下列测井项目:地层倾角 测井、阵列声波(或长源距声波)、核磁共振测井、微电阻率 扫描、声波扫描成像、拟稳态井温测井等。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5、煤层气钻完井技术
羽状水平井技术 大大增加储层解吸范围,实现割理和裂隙有效连通。提高导流能力,
使气、水快速产出。 避免了固井、压裂等措施对储层的伤害。 单井控制范围大,占地面积小,植被破坏小,减少了地面集输工程投
资。适合地形复杂地区。 不足:技术复杂,成本高;对煤层稳定性、结构 、强度要求较高,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3、煤层气地震勘探技术
裂缝检测
利用转换波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煤层 裂缝发育方向和裂缝密度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3、煤层气地震勘探技术
裂缝检测
各向异性参数描述裂隙发育程度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3、煤层气地震勘探技术
分频技术
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3、煤层气地震勘探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