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大气压强
第3节:大气压强

问:什么是【气体压强】? 答: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对容器内壁产生的压强。
只要啤酒瓶开口,其内部的气压=大气压强
记住:当容器与大气联通时,气体的压强=大气压强。
问:大气压强很大,怎样测量大气压强? 器材:长约1m的玻璃管、水银槽。第三步:放手,发现玻璃管中的
水银柱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 后,再也不下降。
问:【大气压强】恒定不变吗? 答:不是,大气压强经常变。 问:【大气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海拔、天气、季节
海拔高,大气压小;
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
冬天大气压比夏天高。
记一记
问:深海中的鱼打捞上来,鱼身会爆裂,为什么?
答:深海中的鱼体内压强适应了海水的高压,打捞上 岸,外部气压突然较小,鱼在体内气压的作用下爆裂。
P 海水 海水 gh=1.03103 9.8 4500 4.5 107 帕
5 P =10 帕 大气压强
这么大的压强,足以把飞机压垮
所以飞机承受的压强
7 5 7 P P 海水 +P =4.5 10 +10 =4.51 10 大气压强
冬天,玻璃杯装有一部分开水,然后拧紧盖子。当开 水冷却后,盖子很难拧开,为什么?
5 6 1.013 10 帕 P gh 13.6 10 9.8 0.76 水银柱
所以大气压强
5 P 大气 P 水银柱 =1.01310
这个压强称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强
5 5 P =1.013 10 1 10 =100000帕=10万帕 大气
如果玻璃管中灌满水,则大气压强可以托起多高的水柱?
八年级 物理 人教版 第九章 第三节 大气压强(共17页PPT)

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导入新课
在瓶中灌满水,用一 张纸覆盖瓶口,压紧 后倒置,瓶中的水和 纸都不会下落,如图 所示.请你试一试, 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来证实大气压存在
两个半球,直径14英寸,约37厘米黄铜的半球
大气压强的存在
一.大气压的存在: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 大气压或气压。 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 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 压很大.
大气压强的测量
大气压强的测量
大气压强的测量
以下哪些情况会导致水银柱竖直高度发生变化? 1、管子倾斜水银柱竖直高度是否发生变化? 2、管子直径加粗,管中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 3、若玻璃管内混有少量空气
大气压强的测量
活塞式抽水机
练习 1.用自来水钢笔吸墨水时,只要把弹簧片按几下松开,墨 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 C ) A .橡皮管有吸力 C .大气压的作用 B.弹簧片有吸力 D.橡皮管里真空有吸力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D ) A. 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壶里的水不容易倒出来 B . 用吸管可是把杯中的果汁吸到口中 C. 托里拆利实验 D . 船闸
5、拉动注射器的活塞将药水吸进注射器中是利用了 ( B ) A注射器中的压力 B大气压强的作用 C液体内部的压强 D连通器的原理
6.某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中,不慎在玻璃管中混 入了少量空气,则测量结果将( B ) A.偏大 C.相等 B.偏小 D.都有可能
课堂小结
大气压的产生 大气压的存在
大气压强 大气压的数值 大气压的应用
第3节《大气压强》课件

2.1654年,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曾经做过个著名的马德堡 半球实验。人们把两个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 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当每侧的马匹达到 16匹时,才将半球拉开,并发出巨大的响声。图9.3—9为同学们 利用直径26cm的压力锅代替空心铜半球糢拟马徳堡半球实验 的情形。他们将压力锅拉开需要多大力?实际用力大小与计算 的结果是否相同?请说出你的理由。
1.013×105 Pa 4、大气压随高度上升而 减小 。
1.人的血压的正常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大约是多少帕
?自己查找资料进行估算。 人的正常血压值范围是:舒张压为60~90mmHg, 收缩压为90~140mmHg。 若人的舒张压为80mmHg,则p= ρ水银gh水银 =13.6×103kg/m3×10N/kg×0.08m=1.1×104Pa。 若人的收缩压为110mmHg,则p= ρ水银gh水银 =13.6×103kg/m3×10N/kg×0.11m=1.5×104Pa。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确实是存在的。 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大气具有流动性 大气也受到重力作用
三、大气压的测量
大气压究竟有多大? 看大气压所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
水柱太高,用水银代替
托里拆利实验 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
实验原理:P=ρgh、二力平衡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大气压的测量
三、大气压的测量
问题1 玻璃管倾斜时 水银柱的长度如何变化? 水银柱的高度如何变化? 水银柱的长度变长 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目标三:知道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明确 实验的方法原理
1、观看实验录像,弄清操作方法(2’)
课堂小结
1、大气压的存在; 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3、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
当堂检测
1、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照图 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 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C ) A.是空的 B.有水,但不满 C.充满水 D、无法判断
则P=ρ 水银gh =1.36×104kg/m3×9.8N/kg×0.76m =1.013×105Pa
粗略计算,标准大气压取1.0×105Pa
P大气
3、实验讨论: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几种情况对实验结果有无 影响?为什么? (1)、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 (2)、向水银槽里再注入水银 (3)、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一些空气 (4)、外界大气压改变
独思2’—组内讨论交流3’—全班展示
组长组织,每人回答一个问题,其他同学及时补充纠正,如有质疑,记录 并全班质疑
想一想:为什么托里拆利不用水做这个实验呢?
这是因为水的密度小,需要大约10.34m才能达到一 个标准气压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粗略量
1、测量的原理是什么? 2、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 3、需要注意的事项? 4、为什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是大气压力?应用 了什么物理知识? 5、这种方法有哪些不足?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1、观察实验,叙述现象,思考原因(3’)
现象:纸片会下落
原因:纸片受到重力的作用
现象:纸片不下落? 思考1:水对纸片有没有压力?方向如何? 水对纸片有压力,方向竖直向下
思考2:是什么在支撑着纸片呢? 是纸片下面的大气压强
实验表明: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大气压强PPT课件(人教版)

可改装为登山用的高度计。
三、大气压的变化
1、实验:拿着自制气压计从楼下到
楼上,视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
变化。
2、变化规律
(1)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2)规律:在海拔3000 m以内,
每上升10 m,大气压大约降低 100 Pa。
自制气压计
四、大气压的应用
饮料是怎样进入 口中的?
注射器如何吸入 茶壶盖上为什么
药物的?
留一个小孔?
活塞式抽水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堂小结
大气压的存在
大
大气压的测量
气
压
强
大气压的变化
大气压的应用
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产生原因:重力、流动性
管内外水银面高度
托里拆利 实验
差约为760mm 标准大气压可取
1×105Pa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液体沸点 也降低
气压计、活塞式抽水机等
见习题部分
随堂训练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九章 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处都有压强,是因为液体受到重 力且具有流动性。
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部,那大气有没有朝各 个方向的压强呢?
一、大气压的存在
1.现象
排除吸盘内的空 气,大气压把吸 盘紧压在墙面。
纸片和管内的水不 会掉下,是因为大 气压将它们顶住。
吸饮料时管内空气减 少,大气压压着饮料 沿吸管进入嘴里。
会影响测量结果吗? 使测量结果偏小
小结
➢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铁皮罐塌陷实验、吸盘等
➢ 测量大气压数值的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的值:760mm汞柱 =1.013×105Pa
3.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 第3节 大气压强

3 大气压的应用
35
2.活塞式抽水机 活塞式抽水机上有两个单向开的阀门(如图),当提起活塞时, 阀门A关闭,大气压使水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压下活塞时,阀 门B关闭,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A涌到活塞上面;当向上提 活塞时,阀门A关闭,水被活塞提升到出水管。活塞不断地被 提起、压下,水被不断地抽上来。
混淆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作用 例
2 大气压的测量
35
(2)实验分析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 空气,玻璃管内水银面之所以能够高于水银槽内的水银面,是
2 大气压的测量
35
因为大气压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大气压的数值等 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实验结论 托里拆利测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760 mm,p水银=ρ水银gh= 13.6×103 kg/m3×9.8 N/kg×0.76 m≈1.013×105 Pa。通常把这 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p0)。在粗略计算中,p0可以 取1×105 Pa。
小明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一直坚持用身边的器材动手设计
实验,以此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他找来了注射器、测力
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大气压的值。
(1)观察注射器并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1 mL; (2)用刻度尺测出 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 ,记为l=5 cm;
(3)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部,目的是排尽注射器 中空气 ,然后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第九章 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教材知识全解 易错易混全解
知识点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 知识点二 大气压的测量 知识点三 大气压的应用
1 大气压强的存在
35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人教新课标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第3节大气的压强课件(21PPT)

演示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 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 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 么现象? 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 么现象?。
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因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人的体内也 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精品课件
四、大气压的测量工具:
水银气压计
精品课件
金属盒气压计
精品课件
五、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 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 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 100 Pa。
2、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 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 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三、大气的压强
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中大气压客观存在的现 象。 2、学会测量大气压的方法,记住大 气压的大小和单位。 3、知道生活生产中利用大气压的现 象,记住抽水机的工球的大气层 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就生活在大 气海洋的底部。生活在江河湖海中 的鱼类会受到水的压强,那么大气 是否也会对我们产生压强呢?
精品课件
一、大气压的存在: 大量现象表明:大气会向 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 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二、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大气有重力,且有流动性。
精品课件
大气压的测量:
1、用吸盘测量大气压
将蘸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放 在光滑水平板上,挤出里面 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 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 脱离板面。记录刚刚拉脱时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这就是 大气对吸盘的压力。设法量 出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算出大气压的大小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ppt课件

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部,那大气有没有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呢? 如果有,你认为大气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 你能举出一些实验或实例,证明你的观点吗?
实验一
1.将硬塑料片平放在平口塑料杯口, 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 到什么现象? 现象:硬塑料片落下 分析:如果大气有压强,则硬塑料片上下面受压强 相等,纸片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如果大气没有压强, 结果相同。
实验一 2.将塑料杯装满水,仍 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用 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 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硬塑料片没有掉下来
分析:硬塑料片受重力作用,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 没有下落,必须受向上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 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实验一 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
2.大气压的数值
p大气=p水银 =r水银 gh =13.6×103 kg/m3×9.8 N/kg×0.76 m =1.013×105 Pa 标准大气压 p0= 1.013×105 Pa
粗略
能否用水来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 为什么?计算说明
3.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会下降是因为管内水银柱太高,产生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 压强,当下降到760mm处时,产生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 相等即p水银=p大气,水银柱不再下降。
(3)玻璃管中水银柱上方的空间是否有空气?
没有,是真空
(4)管子倾斜,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是否发生变化? 即所测大气压值是否发生变化? 竖直高度不变,所测大气压值也不变
现象:硬塑料片没有掉下 分析:大气的压强向各个方向
实验一 4.用一个底部有孔的硬塑料杯,重复上述实验,又 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硬塑料片始终落下 分析:排除是水将硬塑料片粘在杯口。杯子上下 两侧大气压强相等,在重力作用下,塑料片和水 落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大气压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可分为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与变化两部分。
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让学生真正认识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难点;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大气压是重要的物理现象,它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大气压,但学生对大气压的存在却并不清楚。
因此,这节课首先要让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
教科书用图13.3-1中的甲、乙两个现象和丙的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在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后课文提出: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教科书通过图13.3-2的实验使学生对大气压的大小有一个感性认识,再利用录像演示了托里拆利实验,并解释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在这里还要让学生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学生充分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基础上,课文介绍大气压的测量仪器──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
在介绍气压计时,教材把重点放在常用的金属盒气压计上。
最后让学生观察图13.3-6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的抽水示意图,通过“想想议议”来弄明白它们的工作原理。
另外,这节课的习题也非常有生活气息,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建议:
1.关于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可利用图13.3-1丙的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这个实验的效果非常明显,它既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还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增加马德堡半球模型的实验(它既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还能使学生对大气压的大小有一个感性认识)。
在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后就可让学生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图13.3-1甲、图13.3-1乙等生活现象。
图13.3-1丙的实验改为用酒精灯对饮料筒加热后封口,让它自然冷却效果也很好。
2.关于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和液体都是流体,因此它们的性质有相同之处,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的性质相似,在进行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复习液体压强的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大气压也随大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由于人们平时是站在下面向上看的,故改成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关于大气压的测量: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主要目的,而托里拆利实验是测量大气压的基本方法。
由于水银是有毒的,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实验。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录像把这个实验演示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大,学会根据现象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教具准备:
吸盘塑料挂钩一对、硬纸板、广口瓶、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空气有重力吗?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压强?
[生]空气也有压强。
[师] 你能举出几个实例或者做几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或否定大气压强的存在吗?
[生]举例……
例1:吸盘塑料挂钩
例2:用吸管吸饮料
例3:吞蛋实验
例4:覆杯实验
[师]是什么原因使纸片不会掉下来呢?
[生]讨论……
[师]对硬纸片进行受力分析,纸片受到水的压力和重力,方向都是向下的,而硬纸片不会掉下来,处于静止。
说明纸片受力平衡,必然还受到向上托的力的作用,而纸片下接触的只有空气,所以这个向上的力是由空气产生的。
[生]说明了空气有压强。
[师]改变杯子的朝向,水也不会洒出来,说明什么?
[生]说明了空气向各个方面都有压强。
二、新课教学
1、大气压的存在
[师]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其实早在17世纪科学家们对此就有所研究,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演示实验(或视频/图片)马德堡半球实验
学生实验:用一对吸盘塑料挂钩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并分析现象
[师]为什么当两个吸盘紧压在一起很难拉开?
[生]两个吸盘紧压在一起因为吸盘中没有(或很少)空气,内部没有气压(或气压小),而外部大气压将它们压在一起,要拉开它们必须克服大气力的作用。
[师]如果不用力拉开,又想将两吸盘分开,如何做?为什么?
[生]从吸盘边缘掀开,两吸盘很容易就分开了。
因为掀开后,空气进入吸盘里,吸盘里外都有大气压而相等,很轻易就能分开。
2、大气压的测量
[师]由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刚才的模拟实验,同学们体验到大气压的巨大,那么大气压到底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测量呢?
课本想想做做: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测量出吸盘紧贴桌面时的直径,可计算出与桌面的接触面,即大气压对吸盘的作用面积。
根据P=F/S可算出大气压强值。
[师]这种测量方法是否精确?为什么?
[生]不精确。
[生]弹簧测力计量程可能不够/刚刚拉脱时读数很困难
[生]吸盘内不可能绝对没有空气。
算出的大气压强只能是内外的压强差。
……
[师]科学家托里拆利帮助我们解决测量大气压的问题
视频1:托里拆利实验
[师] 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管内高出管外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P大气=P水银= g h=13.6×10³kg/m³×9.8N/kg ×0.76m=1.01 ×105 Pa
[师] 托里拆利实验注意:
1、玻璃管的长度不低于760mm,取约1m长较好。
2、玻璃管上端必须是真空,不能有空气进入。
3、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应是管内外高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
4、无论管径粗细,倾斜与否,压入水银槽的深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都不变。
[师]一般托里拆利实验是在海平面附近完成的。
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是不一样的。
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和统一,通常把等于760mm高水银柱的大气压的值叫做标准大气压。
[师]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可制成水银气压计,但携带不方便,更多情况下会使用金属盒气压计,灭火器上就有一个金属盒气压计。
[师]为什么托里拆利实验要用水银?用水会如何?
视频2: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水柱大约为10m
3、大气压的应用
[师]人类生活在大气中,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是利用大气压的,你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吗?[生]塑料吸盘挂钩
[生]“吸”饮料
[生]针筒吸药液
[生]化学课上滴管吸溶液
……
[师]模仿针筒和滴管,可以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人们设计出活塞式抽水机。
请同学们根据图中活塞式抽水机的构造,说说它们的工作过程。
[生]提起活塞时,阀门A关闭,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
压下活塞时,阀门B关闭,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A,涌到活塞上面。
再提起活塞时,阀门A关闭,它上面的水从出水管流出,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如此反复。
[师]还有一种离心式抽水机,也叫离心泵。
工作原理:离心泵工作前,入水管和泵内要灌满水,排出泵内的空气;工作时叶轮转动,利用离心现象将水甩出去,水甩出去后在叶轮附近形成一个低压区,大气压迫使低处的水推开底阀,沿进水管进入泵壳。
进来的水又被叶轮甩出去……
[师]了解了抽水机的原理后,大家知道,抽水机实际上并不是将水“抽”上来,而是利用大气压将水“压”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