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患者术后ECMO 的护理
ECMO护理要点

ECMO护理要点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工具,用于救治重症患者的肺功能衰竭。
以下是ECMO护理的要点:1. 团队合作:ECMO护理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包括尽职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
团队成员需要密切合作,互相配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团队合作:ECMO护理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包括尽职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
团队成员需要密切合作,互相配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2. 设备检查:在开始ECMO治疗之前,护士需要仔细检查所有设备的正常工作。
包括ECMO机器、动脉插管装置、静脉插管装置等。
确保所有设备都正常运转。
设备检查:在开始ECMO治疗之前,护士需要仔细检查所有设备的正常工作。
包括ECMO机器、动脉插管装置、静脉插管装置等。
确保所有设备都正常运转。
3. 监测和记录:ECMO护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ECMO机器的参数。
护士需要记录患者的血氧水平、血流量、动脉压力等数据,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监测和记录:ECMO护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ECMO机器的参数。
护士需要记录患者的血氧水平、血流量、动脉压力等数据,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4. 防感染:ECMO患者因为疾病的严重性和免疫功能下降,更容易感染。
护士需要做好消毒和洗手等防护措施,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防感染:ECMO患者因为疾病的严重性和免疫功能下降,更容易感染。
护士需要做好消毒和洗手等防护措施,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5. 管路管理:ECMO治疗涉及插管和导管的使用。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插管和导管的位置,确保其正确并无移位或堵塞。
同时,要定期更换管路,避免感染和机械故障。
管路管理:ECMO治疗涉及插管和导管的使用。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插管和导管的位置,确保其正确并无移位或堵塞。
同时,要定期更换管路,避免感染和机械故障。
6. 镇静与镇痛:ECMO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深度镇静和镇痛以减轻不适感。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镇静和镇痛药物的剂量和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ecmo手术室护理要点

ecmo手术室护理要点
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用于治疗严重的心脏或肺部疾病。
在ECMO手术室,护理人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提供全面的护理。
以下是ECMO手术室护理的关键要点:
1. 严密监测,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氧合情况。
ECMO设备的监测也需要时刻关注,确保它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任何问题。
2. 患者定位,患者在ECMO支持下需要保持特定的体位,以确保氧气和血液能够有效循环到全身。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的体位正确并且舒适。
3. 预防感染,ECMO患者容易感染,因为他们通常有创口或导管进入体内。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设备和环境的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4. 药物管理,ECMO患者通常需要大量的药物支持,包括抗凝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
护理人员需要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及时给
药,并监测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5. 患者情绪支持,ECMO患者通常病情严重,需要长时间的生命支持。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情绪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总之,ECMO手术室护理是一项高度复杂和专业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他们需要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支持,最大限度地提高ECMO治疗的成功率。
ECMO护理核心要点

ECMO护理核心要点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在严重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提供人工呼吸支持的治疗方法。
成功实施ECMO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并且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核心要点:1. 患者评估:在实施ECMO治疗之前,护士需要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呼吸状况、循环状况等。
这有助于确定ECMO治疗是否适用以及确定合适的治疗策略。
2. 导管插管:在进行ECMO治疗之前,需要插入导管以建立体外循环。
护士需要熟悉正确的导管插管技术,并且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ECMO维护:ECMO设备需要进行细致的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功能,并及时更换或修复有问题的部件。
此外,护士还需要注意血气分析结果,调整ECMO设置以维持患者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
4. 患者监测:ECMO治疗期间,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这包括监测呼吸、循环、气道压力等方面的指标。
护士需要快速响应任何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5. 护理记录:护士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护理过程和治疗效果。
这有助于其他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情况,并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决策。
护理记录应准确、完整,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ECMO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要求护士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遵循上述核心要点,护士可以提高ECMO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 以上只是ECMO护理的核心要点之一,详细的ECMO护理内容请参考可靠的指南和专业书籍。
ECMO的护理范文

ECMO的护理范文ECMO(外科体外循环)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装置来替代心肺功能的一种治疗手段。
ECMO可以提供持续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用于治疗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
在ECMO治疗期间,患者的血液通过导管引流到ECMO装置中,经过氧合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
ECMO是一项高风险的治疗,因此ECMO的护理也需要专业的护理团队和严格的操作规范。
以下是ECMO的护理内容:1.导管插入和维护:ECMO需要通过插入导管来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ECMO装置中,因此对于插管部位的护理非常关键。
护士需要定期观察导管插入部位的情况,检查导管是否松动或脱落,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氧合器监测和维护:氧合器是ECMO装置中的核心组件,用于将患者的血液氧合。
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氧合器的工作情况,包括血气分析、氧合器温度、压力和血液流量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氧合器的阻塞和漏气等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更换。
3.凝血功能监测和调整:ECMO治疗期间,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凝剂来预防血栓的形成。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等,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抗凝剂的剂量。
4.循环支持和监测:ECMO治疗需要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因此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等循环功能的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液体和药物的使用。
5.体温管理:ECMO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调节困难。
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包括提供保暖措施或降温措施。
6.患者安全监测:ECMO治疗是一项高风险的治疗,因此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7.家属支持和教育:ECMO治疗期间,患者的家属常常处于焦虑和不安的状态。
护士需要向家属提供充分的支持和教育,解答其对ECMO治疗的疑问,并帮助他们理解治疗的风险和预后。
ECMO治疗操作后护理

ECMO治疗操作后护理
1、操作完毕后,待ECMO工作正常, 协助患者舒适体位,可做床上翻身、活动。
2、治疗环境清洁,空气流通,定时空气消毒,并常规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病室内物品,以预防感染。
3、因长期肝素化,需密切观察患者各部位有无出血症状,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
4、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5、穿刺伤口的护理。
6、体外循环管路的护理
(1)因管路较重、可用血管钳将管路妥善固定在床单上,防止意外脱出。
(2)严密检查管路各衔接处及侧支,防止漏血或进空气。
7、观察置管的下肢供血情况,防止下肢缺血坏死。
8、正确涂抹耦合剂,保证ECMO正常运转。
9、协助医生准确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及时告知医生,防止出血或凝血。
10、每天观察并记录氧合器中有无凝血块等,及时告知医生。
11、注意患者体温不易过高或过低,一般保持耳温在36~37℃。
为防止行ECMO治疗期间体温下降,可应用加温毯或恒温水箱。
12、心理护理。
应采取各种的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对于ECMO的患者,气管插管时要充分镇痛、镇静,防止因患者躁动使血管插管部位渗血。
适当向患者交代病情,增强其自信心。
治疗环境可播放背景音乐,舒
缓患者的心理压力,重度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可考虑给予安定类药物。
病情稳定后家属可探视或交流,以增加患者和家属的治理信心。
ECMO护理指导

ECMO护理指导
在使用ECMO(体外膜氧合)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指导:
1. 设备操作
* 确保ECMO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 研究和掌握ECMO设备的操作方法,熟悉呼吸机和监护系统等相关设备。
2. 血流管理
* 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和动脉氧合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氧合指数和二氧化碳清除率等呼吸功能指标。
*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ECMO设备参数,维持适当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3. 抗凝治疗
* 根据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指标,合理调整抗凝剂(如肝素)的用量。
* 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出血风险评估,及时进行凝血功能监测和抗凝剂剂量调整。
4. 感染预防与处理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ECMO装置和导管的无菌。
* 定期更换导管和敷料,避免感染的风险。
* 对于已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及时进行感染评估并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5. 患者监测
*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指标。
* 定期进行血气分析和X射线检查等特殊检查,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6. 营养支持
*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要,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
* 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以上是ECMO护理的一些基本指导措施,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请在使用时遵循相关的护理准则和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相关的专业文献和指南。
体外膜肺技术(Ecmo)的护理

体外膜肺技术(Ecmo)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患者既往史、现病史、治疗情况及家庭史。
2、症状和体征: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出凝血情况,肝肾功能情况,意识情况,管道情况,疼痛分级及感染控制情况。
3、辅助检查:影像检査及其他必要辅助检査。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全套、血生化全套,血培养、血气分析、血型及输血全套和尿常规等检査结果,结合患者健康史及症状、体位评估。
5、社会心理评估:清醒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家庭背景。
6、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各项指标,早期发现异常,早期纠正:(1)循环功能检查:熟悉各项检查指标的正常值及患者在疾病情况下和生命支持疗法中应达到的最佳值,采用各种物理、药物及心理学支持,维持其最佳值。
(2)肺功能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及时与医生或呼吸治疗师沟通,给予最佳的肺保护策略。
(3)脑功能保护:包括清醒患者的止痛、镇静策略及昏迷患者的脑复苏和脑保护策略,根据患者评分情况给予相应处置及动态评估。
(4)肾功能保护:密切观察患者液体平衡情况及肾功能情况,精确记录每小时尿量,以便在发生严重的肾功能不全予以纠正,控制肾损害药物的输注,选择最佳速度和方式,必要时予以拮抗。
(5)肝功能保护: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及肝代谢药物。
(6)评估 Ecmo 食物适应证、禁忌证及可能的并发症。
2、药物治疗与护理:Ecmo 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为静脉治疗,特殊情况下包括皮下、肌肉口服、气道内、舌下、皮肤表面给药等。
其药物治疗除了原发病的治疗外,主要是凝血功能的维持和抗感染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根据 Ecmo 运转模式和最终药物分布时间浓度曲线图,调节药物的输注方式。
(2)凝血功能的控制:测定 ACT 时间并据此精确调节抗凝和拮抗药物的使。
(3)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衡量患者的感染风险及程度,结合肝肾功能,使用对应抗生素。
3、撤机的护理措施:当患者病情稳定,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及心、肺、脑、肝、肾功能得以恢复后,遵医嘱予以撤机。
ECMO护理需要做的东西

护理要点1.吸痰一定要做好,每四小时不偷懒,呼吸机选用吸痰模式,不要直接断开吸痰。
部分病人吸痰后由于呛咳会出现ECMO 流量报警,注意观察,必要时可暂时降低流量,再缓慢调回原有参数。
2.口腔护理要做好,每天三次。
每次做时,双氧水1遍,碳酸氢钠2遍,清水2遍。
3.外周静脉要好用、通畅, 输血和常规液体, 大静脉尽量不输血。
4.中心静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的升压药物及降压药物各走一路,循环不好更换药物影响较大时可考虑双泵换药,剩余药量小于5毫升直接更换,不要等待药物走空报警,其他液体走一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出现药物反应及时更换输液器。
提前配好备用泵入药品备用,不要现配。
用治疗巾包好放在吊塔上。
5.每天更换所有三通接头,加压袋的肝素盐水(500ml+1250u肝素)每天换一次。
6.计算尿量要精确,最好每小时,做不到就2-3小时。
7.吸痰动作轻柔,因为肝素抗凝, 容易弄破呼吸道粘膜。
8.所有出入量一定要结算清楚,尿量、大便、胃液、出血、透析都算出量。
9. 每次测血气时发微信:血气结果、ECMO参数(转速、流量、空氧混合器参数)、监护仪参数、呼吸机参数、尿量、透析机参数、特殊药物泵入量10. 要保持床面清洁,所有输液管清晰有序,如果是双泵更换的药物,液路一定做好标识,例如多巴胺(1)多巴胺(2),以便更换药物时思路清晰,对于循环不好的病人,换泵速度要快,更换药物后要在微量泵前观察药效,随时调节,做一个干净利落的护士!11. 所有泵摆成1到2排,每四个一组,务必清楚,以便做俯卧位。
12. 务必注意无菌原则,每次给药或抽血器都要消毒。
13. 抽血气时,避免盐水进入血气针,以免造成结果不准。
14. 压力传感器用宽胶布固定在腋中线平对右心房的水平。
15. 注意患者四肢保暖,可用尿垫包起来,或者温水球做四肢保温。
16. 严格填写ECMO记录单。
每四小时一次,工作量不大。
17, 做俯卧位时人员要充足,液路、气管插管、有创动脉测压、ECMO 管路要重点保护,面部用软垫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移植患者术后ECMO 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10-11T11:32:33.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1稿作者:漏晓艳
[导读] 辅助心脏功能,增加患者的心输出量,改善全身性循环灌注。
漏晓艳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3 1 0 0 0 3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 支持下肺移植的护理方案,提高肺移植的成功率。
方法总结3 例在ECOM 支持下进行肺移植患者护理经验,严密监护患者的体温、呼吸循环功能和凝血功能。
结果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栓塞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并且及时对症护理。
结论针对性护理方案能及时发现并处理ECMO 支持下肺移植术后出现的问题,可以满足ECMO 支持下肺移植术的护理需要。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肺移植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1-0269-02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oxygenation, ECMO) 是临床上作为一种新型的生命支持医学新手段,可以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式氧合器(膜肺)氧合再用泵将血灌入体内,替代或部分替代人的心、肺功能,支持生命以争取心、肺病变治愈及功能恢复的机会[1-2]。
在2009 年甲型H1N1 流感的救治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E CMO已经成为治疗重症顽固性心衰和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
从原则上讲,凡合并肺部感染的各种晚期肺实质或肺血管疾病只要心功能尚好,或右心功能可以恢复,不合并严重的冠心病或心办膜病等,都是双肺移植的适应症。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ECMO 越来越多应用在肺移植手术中,可以起到提高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降低肺水肿等并发症以及避免常规的体外循环等优势[3-4]。
为了提高肺移植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康复,使患者尽可能地回归原来的工作和生活,现将我院收治的行肺移植手术的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经过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在2011 年8 月至2012 年4 月期间,我院行肺移植手术的3 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得到确诊。
其中,男2 例,女1 例,年龄为56 ~ 70 周岁,平均年龄为60 岁,病程为3 至25 年,平均病程为16 年,按照疾病类型可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患者为1 例,肺气肿的患者为1 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为1 例。
心功能Ⅲ或Ⅳ级,同时并发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为1 例,其中,有1 例患者并发肺心病以及1 例患者伴有胸腔积液,其他并发症患者为1 例。
经过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肺移植患者术后的康复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需贯穿整个康复治疗过程。
做好宣传教育,将肺移植的发病机制、机理、预防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传小画册,发放到每个患者及家属的手里,增强他们对肺移植的了解,使患者更有信心战胜困难,避免恐慌、畏惧的心理产生。
肺移植患者由于对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等相关知识的缺乏,对疾病产生的极大恐惧与恐慌,患者抱有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由于体外膜肺氧合是临床上作为一种新型的生命支持医学新技术,很多病人和家属对这些新技术不了解,此时,医护人员应当多于患者和家属交流,多向他们解释和宣传,对患者和家属有疑问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解答,安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院的康复治疗过程,以利于病情尽快康复。
2.2 出血的护理[5]:
在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时,导致患者的血小板降低,引起患者的出血,是肺移植患者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要密切监测患者动静脉穿刺部位和身体出血情况、血压、心率以及血小板,并且做好记录,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主治医生联系,协助好医生做好相关处理。
与此同时,检测肺移植患者术后患者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情况,按照一定间隔时期,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状态、颜色和数量,医护人员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胸管,保证患者胸管的畅通,避免由于血块的形成而堵塞胸管。
2.3 栓塞的护理[6]:
在使用体外膜肺氧合过程中,患者的凝血功能由于多种因素发生较大的变化,也是肺移植患者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要密切监测肺移植术后患者的下肢皮肤温度,面色表情以及凝血形成等情况,在给予患者护理过程中,要记录四肢动脉的数据,尤其要密切关注足背动脉搏动、皮肤色泽以及水肿等临床症状。
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小剂量的肝素。
3 讨论
E CMO 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
ECMO 运转时,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
当患者的肺功能严重受损,对常规治疗无效时,ECMO 可以承担气体交换任务,使肺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康复获得宝贵时间,主要作用:(1)使患者的肺部得到休息,减少使用呼吸机造成肺部的损害;(2)辅助心脏功能,增加患者的心输出量,改善全身性循环灌注。
本研究通过对在本院行肺移植手术的3 例患者,心理护理、出血的护理以及栓塞的护理等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朱雪芬,徐锡凤,王永功,等.7 例肺移植患者围术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 1011-1013.
[2] 傅丽琴.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11,10(5): 387-389.
[3] 李欣,徐凌峰,王华.体外膜肺氧合在双肺移植围术期应用报告[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3,1(3): 174-177.
[4] 陈聪,林华赋,李伦明,等.体外膜肺氧合在肺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1,32(10): 336-338.
[5] 胡春晓,王谦,张建余,等.体外膜肺氧合转流在肺移植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 2010,50(27): 43-44.
[6] 周庆.体外膜肺氧合在肺移植中的应用进展[J].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28(7):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