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专题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共29张PPT)精选

第十九页,共29页。
接盘(jiē pán)加工工艺规 程卡片
工序号 工种 工 序 内 容
加工简图
设备
1
锻
锻造毛坯
三爪自定心卡盘夹
小端,粗车大端面
2
车 见平,粗车大外圆
至Ø96。
车床
第二十页,共29页。
工序号 工种 工 序 内 容
加工简图
调头夹大端,粗车
小端面保证总长52,
3
第三页,共29页。
传动轴工艺规程
(guīchéng)卡片
工 序
工 种
工序内容
加工简 图
设 备
1
下 料
圆钢ø60×265
锯 床
车一端面见平;调 2 车 头,车另一端面保
证总长259。
车 床
3
车
钻一端中心孔;钻 另一端中心孔。
车 床
第四页,共29页。
工工 序种
工序内容
加工简 图
设 备
用尾架顶尖顶住,粗
10
铣
深度比图样规定尺 寸多铣0. 25mm,作
为磨削的余量。
加工简图
设 备
铣 床
11 钳 修研两端中心孔
车 床
第九页,共29页。
工工 序种
工序内容
加工简图
设 备
磨外圆Q,M,并用砂
轮端面靠磨台肩H,1,
12 磨 调头,磨外圆N,尸, 靠磨台肩G。
外 圆 磨 床
13 检
检验
第十页,共29页。
2.中间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中间轴的材料(cáiliào)为45号钢,生 产批量为600件,中间轴如下图:
第十三页,共29页。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典型零件加工(钳工)

【技术要求】1.以凸件(下)为基准,凹件(上)配作,配合间隙,两侧错位量≦0.052.两孔距40±0.12对基准A(即凹件本身)的对称度误差≦0.25【工艺分析】本任务为镶配件加工,毛坯处理好后,首先制作凸件,达到尺寸和精度要求,再制作凹件,与凸件相配合部分应以凸件实际轮廓作为基准。
用到的主要工具如右图:【加工工艺过程】步骤1:检查来料的外形尺寸。
步骤2:分别锉削凸、凹两件各两相邻的垂直面,保证相邻面的垂直度及与大平面的垂直度。
步骤3:依图样划线,打样冲眼。
步骤4:锉削凸件另两面,保证尺寸为60±0.06mm、35±0.02mm,与各相邻边的垂直度为0.02mm,大平面垂直度为0.02mm。
步骤5:钻Ø7.8mm孔并倒角,保证孔位置正确并与钻头轴线垂直。
步骤6:铰削Ø8mm孔。
步骤7:锉削凸件边框另两面,保证尺寸为60±0.06mm、35±0.02mm,大平面垂直度为0.02mm。
步骤8:锯削凸件垂直凸槽边开口多余部分,锉削加工,保证尺寸为17±0.02mm、44±0.03mm,与各相邻面的垂直度为0.02mm。
步骤9:锯削凸件斜凸槽边开口多余部分,锉削加工,保证尺寸为17±0.02mm、角度为120°,与大平面垂直度为0.02mm。
步骤10:锉削凹件边框另两面,保证尺寸为60±0.06mm、35±0.02mm,与各相邻边的垂直度为0.02mm,大平面垂直度为0.02mm。
步骤11:钻Ø10.2mm孔并倒角,保证孔位置正确并与钻头轴线垂直。
步骤12:攻M12螺纹。
步骤13:锯削凹件凹槽的多余部分,以凸件来配作锉削加工凹槽,保证配合间隙。
步骤14:清理工件,打标记。
步骤15:打扫卫生,提交工件。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总结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总结一、零件概述本次工艺总结以某机械加工企业的典型零件为例,该零件为传动轴,主要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
零件材料为45号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
二、加工工艺流程1. 毛坯准备:根据零件图纸,制备毛坯。
本例中,采用直径为Φ50mm的45号钢棒料,长度略大于图纸要求。
2. 粗加工:对毛坯进行粗车和粗铣,初步去除余量,加工出大致的几何形状。
3. 半精加工:进一步精加工,使零件达到半成品状态,为精加工做准备。
4. 精加工:对零件进行精车、精铣和磨削等加工,确保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
5. 热处理:对精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提高其力学性能。
6. 质量检测:对处理后的零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确保满足图纸要求。
7. 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零件进行喷漆、镀铬等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8. 包装入库:将处理后的零件进行包装,并存入成品库。
三、工艺总结1. 优点:a. 采用了合理的加工顺序,保证了加工质量和效率。
b. 使用了先进的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提高了加工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c. 对关键尺寸进行了有效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 不足之处:a. 在热处理环节中,部分零件出现了裂纹,需要进一步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
b. 在表面处理环节中,部分零件表面处理效果不佳,需加强表面处理质量控制。
3. 改进措施:a. 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调整淬火和回火温度、时间等参数,减少裂纹的产生。
b. 加强表面处理设备维护和质量控制,提高表面处理效果。
c. 在质量检测环节中增加抽检频次,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品,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四、结论通过对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要注重加工顺序的合理安排、先进设备的选用、关键尺寸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等方面;同时也要关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1. 引言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是指对常见的机械零件进行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方法。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加工工艺也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包括铣削、车削、钻孔和焊接等。
2. 铣削工艺铣削是现代制造业中最常用的加工工艺之一,用于加工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旋转的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
铣削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工件固定:将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在铣床上。
•刀具选择:根据工件材料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刀具。
•加工参数设置: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轴向进给量等。
•铣削操作: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铣削操作,包括平面铣削、立体铣削和孔加工等。
•完成后的处理: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检查和清洁。
3. 车削工艺车削是将工件固定在车床上,利用刀具对工件进行旋转切削的加工工艺。
车削工艺适用于加工外圆、内圆和螺纹等形状的零件。
车削工艺的步骤如下:•工件固定:将工件用卡盘或卡钳固定在车床上。
•选择刀具:根据工件的材质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刀具。
•加工参数设置:包括转速、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的设定。
•车削操作: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车削操作,包括外圆车削、内圆车削和螺纹车削等。
•检查和修整: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检查和修整,确保质量要求。
4. 钻孔工艺钻孔是在工件上使用钻床或钻头进行孔加工的一种工艺。
钻孔工艺的步骤如下:•工件固定:将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在钻床工作台上。
•选择合适的钻头:根据孔径和材质选择合适的钻头。
•加工参数设置:设置钻削转速、进给速度和冷却液的使用等。
•钻孔操作:用钻头对工件进行孔加工,按照要求进行孔的深度和直径的控制。
•清洁和检查:对加工好的孔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孔的质量。
5. 焊接工艺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工件通过熔化和凝固的过程连接在一起的工艺。
焊接工艺的步骤如下:•工件准备:准备待焊接的工件,包括清洁和坡口处理等。
•焊接机器设置:根据材料和焊接方式设置焊接机器的参数,包括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
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

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工艺路线是指产品或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经过企业各有关部门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拟订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时,应着重考虑零件经过哪几个加工阶段,采用什么加工方法,热处理工序如何穿插,是采取工序集中还是工序分散等方面的问题,以便拟订最佳方案。
一、加工阶段的划分通常可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划分为四个加工阶段:1. 粗加工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切除各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加工余量,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高的生产率。
2. 半精加工阶段。
这一阶段是介于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间的切削加工过程,主要为工件的重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如达到必要的加工精度和留一定的精加工余量,同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终加工。
3. 精加工阶段。
这一阶段是使工件的各主要表面达到图样规定的质量要求。
4. 光整加工或超精加工阶段。
这是对要求特别高的工件采取的加工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表面尺寸精度、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及使表面强化,一般不用以纠正表面几何形状误差和相对位置误差。
二、加工顺序的确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毛坯依次通过这些工序逐步变为机器零件,而每一个工序又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1.工序集中工序集中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即在每道工序中,尽可能多加工几个表面。
工序集中到极限程度时,一个工件的所有表面均在一道工序内完成。
工序集中的特点:(1)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完成工件多个表面的加工,这样比较容易保证这些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同时也减少了工件的装夹次数和辅助时间,减少了工件在机床间转运工作量,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
(2)易于采用多刀、多刃、多轴机床、组合机床、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等高效工艺装备,从而缩短基本时间。
(3)缩短了工艺路线,减少对机床、夹具和操作工人及车间生产面积的需求,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管理工作。
(4)由于采用专用设备和高效工艺装备,使投资增大,设备调整和维修复杂生产准备工作量增大。
典型零件的选材与工艺路线分析.

2. 汽车齿轮
汽车齿轮功能—在变速箱中,通过它改变发动机、曲轴和主轴齿轮的速比; 在差速器中,齿轮增加扭矩,并调节左右轮的转速。全部 发动机动力均通过齿轮传给车轴,推动汽车运行。 工作条件—汽车齿轮受力较大,受冲击频繁,其耐磨性、疲劳强度、 心部强度以及冲击韧性等,均要求比机床齿轮高。 选材—用低碳钢进行渗碳处理来作重要齿轮。我国应用最多的 是合金渗碳钢20CrMnTi,
三、齿轮材料的性能要求
1.高的弯曲疲劳强度; 2. 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
3. 较高强度和冲击韧性。
还要求有较好的热处理工艺性能,例如热处理变形小,或变形有一定规律等。
四、典型齿轮选材举例
1.机床齿轮
机床变速箱齿轮担负传递动力,改变运动速度和方向的任务。 工作条件较好,转速中等,载荷不大,工作平稳无强烈冲击。 一般可选中碳钢制造,为了提高淬透性,也可选用中碳合金钢。
喷丸—增大表层压应力,提高疲劳强度,并清除氧化皮。
第八章 典型零件的选材与工艺路线分析
8.1齿轮选材
单元34- 1
第八章 典型零件的选材与工艺路线分析 8.1 齿轮选材 齿轮主要用于传递扭矩和调节速度, 一. 齿轮的工作条件
1.由于传递扭矩,齿根承受很大的变弯曲应力;
2.换挡、启动或啮合不均时,齿部承受一定冲击载荷;
3.齿面相互滚动或滑动接触,承受很大的接触压应力及摩擦力的作用。
第八章 典型零件的选材与工艺路线分析
8.1齿轮选材
单元34- 4
工艺路线:下料→锻造→正火→切削加工→渗碳→、淬火 及低温回火→喷丸→磨削加工 正火—可消除锻造应力,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 改善齿轮表面加工质量。
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得到表面高硬度、高耐磨性和接触疲劳抗力。 由于合金元素提高淬透性,淬火、回火后可 使心部获得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冲击韧性。
典型零件的选材及加工工艺路线分析讲解材料

轻量化
减轻材料重量,提高产品机动性,降低能源 消耗和排放。
环保化
发展可再生、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
智能化
研究具有自适应、自修复、自感应等功能的 智能材料。
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碳纤维复合材料
具有高强度、轻质、耐高温等优点,广 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高分子合成材料
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耐 磨性等,在建筑、电子、化工等领域
03
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材料的应用领域
01
航空航天
用于制造飞机、火箭等高强度、轻 质材料。
建筑领域
用于制造桥梁、高层建筑等高强度、 高耐久性材料。
03
02
汽车工业
用于制造发动机、变速器等耐磨、 耐高温材料。
电子产品
用于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精密、 小型化材料。
04
材料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化
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耐高温等性能,以 满足更高要求的工业应用。
可加工性原则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 以便于零件的制造和加工。
可维修性原则
材料应易于维修和更换,以提 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维修 成本。
常用材料介绍
钢铁
钢铁是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具 有高强度、良好的韧性和耐磨性。
铜及铜合金
铜及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 性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化工等 领域。
实例二:齿轮类零件的选材与加工工艺
灰铸铁
用于制造一般用途的齿轮,如减速器齿轮等。
球墨铸铁
用于制造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齿轮,如汽车变速毛坯准备
根据零件材料和尺寸要求,准备毛坯。
粗加工
典型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ppt课件

数量 刀长/mm
加工表面
Φ6高速钢立铣刀 1
20
粗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
2 T02 Φ6硬质合金立铣刀 1
20
精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
编制
审核
批准
共页 第页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六、确定切削用量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制定工艺过程
• ①普通铣床:铣底平面。GO • ②立式钻床:钻中心孔,钻、镗Φ20、
Φ12两个孔。GO • ③数控铣床:粗铣凸轮槽内外轮廓。GO • ④数控铣床:精铣凸轮槽内外轮廓。GO • ⑤钳工:矫平底面、表面光整、尖边倒
角。 • ⑥表面处理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确定装夹方案
•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 Φ20、Φ12两个孔时,以底面A 定位(必要时可设工艺孔), 采用螺旋压板机构夹紧。
• 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时,采用 “一面两孔”方式定位,即以 底面A和Φ20、Φ12两个孔为定 位基准,装夹示意图如下图所 示。
主轴转速 进给速度 背吃刀量 /(r/min) /(mm/min) /mm
1 一面两孔定位,粗 T07 铣凸轮槽内轮廓
2 粗铣凸轮槽外轮廓 T07
3 精铣凸轮槽内轮廓 T08
4 精铣凸轮槽外轮廓 T08
编制
审核
Φ6
Φ6 Φ6 Φ6 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专题1请根据下表选择加工精度为IT7级的铜合金圆柱表面的加工路线。
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细车(金刚车)
2、在表中序号处填空,补充完成冲孔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材料:T10A硬度:56〜60HRC
问题:
①根据零件图确定毛坯尺寸;
②填写入合理的热处理工序;
③根据要求填写合理的工序;
④根据前后工序填写所需要的床。
3、请根据以下导柱零件图和外圆柱表面的加工方案及加工精度表,制定出导柱的加工工艺路线。
下料T车端面及中心孔T车外圆T检验T热处理T研中心孔T磨外
圆T研磨T检验
4、请根据以下凸模零件图,制定出凸模的加工工艺过程。
凸模的工艺过程
(1)备料:材料为Gr12,毛坯尺寸为? 20X 55 mm将轧制的圆棒在锯床上切断。
⑵ 车削:粗车,留磨削余量,取0.5 mm。
(3)热处理:淬火、回火,保证硬度在HRC5& 60。
(4)磨外圆:用顶尖顶两端磨外圆,刃口端磨光并保留工艺顶针凸台,其余磨合至符合图样要求。
(5)去除工艺顶针凸台:去除工艺顶针凸台并磨平,保证总长度符合图样要求。
(6)检验:检验工件尺寸,对工件进行防锈处理,入库
5、请分析下图中的零件加工工艺。
%
«•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1 备料 锻件(退火状态)① 75X 75X 70mm
2 钻孔 钻三个© 1(的孔和三个 © 14的孔
4 线切割 割出凸凹模的外形尺寸
5 ②平磨 磨两大平面厚度达要求
6 ③钳 磨厚度到要求 7
④平磨
总装配
① 根据零件图确定毛坯尺寸;
② 根据前后工序填写所需要的工序和机床; ③ 根据前后工序填写所需要的工序和机床; ④ 根据前后工序填写所需要的工序和机床。
6、填空补充完成下垫板加工工艺。
材料: 1 工
、-
a
£
A
■
*
__
卄点」HI
111
20#。
硬度
42~45HRC 。
--------- -------- Y
1K
①根据零件图确定毛坯尺寸;
②填写入合理的热处理工序;
③根据前后工序填写所需要的工序和机床;
④根据前后工序填写所需要的工序和机床
8、请根据以下导套零件图和孔的加工方案及加工精度表,制定出导套的加工工艺路线。
孔的加工方案及加工精度
下料T车外圆及内孔T车外圆倒角T检验T热处理T磨内外圆T研
磨内孔-检验
凸凹模的工艺过程
(1)备料:材料为Gr12,毛坯尺寸为50m M 50m M 65mm
a.下料:将轧制的棒料在锯床上切断,其尺寸为:毛坯尺寸(重量)+7%烧损量。
b.锻造:锻造到毛坯尺寸,应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锻造后的内应力。
(2)铣削:铣削六面。
每面留磨削余量,取0.2 mm,
(3)平磨:磨削六面,两端面磨光,其余面要符合图样尺寸,保证六面垂直。
(4)划线:按图样划线。
(5)铣削:
a.以四周边为基准,钻0 10 mm型孔到0 9.5 mm;钻0 11 mm漏料孔符合图样要求。
b.粗铣型面,周边留磨削余量,取0.2 mm,肩台圆弧面铣至尺寸。
(6)热处理:淬火、回火,保证硬度HRC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