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2章 第6节 气体状态参量 粤教版选修3-3
合集下载
粤教版物理选修3-3课件:第2章-第6节 气体状态参量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与气体的状态及其变化有 关.例如,堵住打气筒的出气口往下压活塞,会感到越压越费劲, 同时气筒还会发热,这表明随着筒内空气体积的减小,压强在增 大,同时温度也在升高.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物理[YJ·选修3-3]
氢气球(如图教 2-6-1 所示)升空时,随着高度的增加,球内 氢气的压强、温度和体积都在变化.这些现象反映了气体压强、 体积、温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你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吗?本节首 先介绍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物理[YJ·选修3-3]
(3)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 平均动能 的标志.温度 的 数值表示法 叫温标.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标是 摄氏温标 ,它的单位是 摄氏温 度 ,符号是 ℃ .在国际单位制中用 热力学 温标来表示温 度,叫做 热力学温度 ,用符号 T 表示,单位是 开尔文 ,两 种温标的关系为 T=t+273.15 K .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物理[YJ·选修3-3]
温度和温标 【问题导思】 1.温度升高,是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2.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吗? 3.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零点相同吗?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物理[YJ·选修3-3]
1.温度的宏观意义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的微观解释 (1)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反之,物体温度降低时,分子热运动减弱,分子平均动能减少.物 体的每一温度值都对应着一定值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值.因 此我们说:“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物理[YJ·选修3-3]
氢气球(如图教 2-6-1 所示)升空时,随着高度的增加,球内 氢气的压强、温度和体积都在变化.这些现象反映了气体压强、 体积、温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你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吗?本节首 先介绍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物理[YJ·选修3-3]
(3)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 平均动能 的标志.温度 的 数值表示法 叫温标.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标是 摄氏温标 ,它的单位是 摄氏温 度 ,符号是 ℃ .在国际单位制中用 热力学 温标来表示温 度,叫做 热力学温度 ,用符号 T 表示,单位是 开尔文 ,两 种温标的关系为 T=t+273.15 K .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物理[YJ·选修3-3]
温度和温标 【问题导思】 1.温度升高,是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2.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吗? 3.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零点相同吗?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物理[YJ·选修3-3]
1.温度的宏观意义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的微观解释 (1)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反之,物体温度降低时,分子热运动减弱,分子平均动能减少.物 体的每一温度值都对应着一定值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值.因 此我们说:“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019年物理新同步粤教选修3-3第二章 第六节 气体状态参量

解析:温度不变,因此分子平均速率不变,体积增大后, 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变少, 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所受 的分子平均撞击力减小,气体压强减小;体积减小时,正 好相反,即压强增大,C、D 正确,A、B 错误。
答案:CD
描述气体状态的量
[例 1]
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积为 S 的圆筒
形容器竖直放置。 金属圆板 A 的上表面是水平的, 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θ, 圆板的质量为 M, 不 计圆板与容器壁之间的摩擦,若大气压强为 p0, 则被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强 p 等于 ( ) Mgcos θ p0 Mg A.p0+ S B.cos θ+Scos θ Mgcos2θ Mg C.p0+ D.p0+ S S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气体分子越 密集 ,气体的压强越大,从宏观上看,气体的压 强与 温度 和 体积 有关。
5.若大气压强 p0=76 cmHg, 如图所示, 玻璃管中装有水银,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用 ph 表示,则被封闭气体 A 的压强计算式为 pA= p0-ph ,其数值为 pA= 71 cmHg。
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
1.若已知大气压强为 p0,如图所示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 图中液体密度均为 ρ,求被封闭气体的压强。
解析:在甲图中,以高为 h 的液柱为研究对象,由二力平 衡知 p 气 S=-ρghS+p0S
所以 p 气=p0-ρgh
在图乙中,以 B 液面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方程 F 上=F 下有: p 气 S+ρghS=p0S,p 气=p0-ρgh 在图丙中,仍以 B 液面为研究对象,有 p 气+ρghsin 60°=pB=p0 3 所以 p 气=p0- 2 ρgh 在图丁中,以液面 A 为研究对象,由二力平衡得 p 气 S=(p0+ρgh1)S 所以 p 气=p0+ρgh1。 答案:甲:p0-ρgh 乙:p0-ρgh
2020版物理粤教版3-3课件:第2章 第6节 气体状态参量

案例探究 方法规律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解析:设水银柱和玻璃管的质量分别为m和M,以水银柱和玻璃管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M)gsin 30°-μ(m+M)gcos 30°=(m+M)a,
以水银柱为研究对象,设管的横截面积为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p0S+mgsin 30°-pS=ma. 因为m=ρlS,l=16 cm, 所以管内气体压强为
子撞击的作用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包装袋内 氮气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增大 不变
解析:理想气体的压强等于单位面积的内壁上所受气体分子撞击 的作用力,气体压强增大,则分子撞击的作用力增大;在缓慢施压的 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则理想气体的内能不变.
pS-p0S-mg=ma. 由以上分析可求出封闭气体压强.
一二三
【例2】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圆筒形容器竖直放置,金属圆板的 上表面是水平的,下表面是倾斜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圆板 的质量为M,不计圆板与容器内壁的摩擦.若大气压强为p0,则被圆板
一二三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2)力平衡法:选与封闭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汽缸)为研究对 象进行受力分析,由F合=0列式求气体压强.
(3)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液体不间断)的同一 水平液面上的压强相等,如甲图中同一液面C、D处压强相 等,pA=p0+ph.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触类旁通
第六节 气体状态参量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3课件第二章 第六讲 气体状态参量

二、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1.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单个分子碰撞器壁的冲力是短暂的,但是大量分子频繁地
碰撞器壁,就对器壁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 . 气体的压强
等于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2.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1)微观因素
①气体分子的密度:气体分子密度(即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
的数目)大,在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
2. 单位: (1) 国际单位: 帕斯卡 ,简称:帕,符号: Pa,
1 Pa=1 N/m2.
(2)常用单位: 标准大气压 (符号:atm)和 毫米汞柱 (符号:
mmHg).1 atm=1.013×105 Pa=760 mmHg.
3.决定压强的因素 (1)宏观上跟气体的 温度 和 体积 有关. (2)微观上跟气体分子的 平均动能 和分子的 密集程度 有关.
就多,气体压强就越大;
②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的温度高,气体分子的平均
动能就大,每个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 (可视作弹性碰撞)
给器壁的冲力就大;从另一方面讲,分子的平均速率大,
在单位时间里器壁受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就多,累计冲力
就大,气体压强就越大.
(2)宏观因素 ①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气体的平均动能越大;
(3)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摄氏温标:以冰水混合物 (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为零摄氏
度,水的沸点 ( 标准大气压下 ) 为 100 摄氏度进行分度建立 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以-273.15 ℃为0 K,温度单位: 1 K=1 ℃,建立的温标.二者关系: ①T=t+273.15 K,粗略表示T=t+273 K ②ΔT=Δt,即单位大小相等
4.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大小关系 T=t+273.15 K,近似表示为T= t+273 K . 5.两种温标比较 (1)两种温标的零点选取 不同 ,热力学温标的零点在摄氏 温标的 -273.15 ℃ . (2)两种温标的分度,即每一度的大小相同 .
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六节气体状态参量课件粤教版选修3_3

特别说明 有些同学认为物体感觉冷就是温度低, 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人体感受到物体的冷热 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被感受的物体的温度,另一方面还与 被感受物体单位时间内从人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 少有关.冬天温度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摸上去感觉铁块更 冷一些,这是因为铁块单位时间内从手上吸收的热量多.
解 析 : (1)pA = p0 - ph = 76 cmHg - 10 cmHg = 66 cmHg.
(2)pB=p0+ph2=76 cmHg+10 cmHg=86 cmHg, pA=pB-ph1=86 cmHg-5 cmHg=81 cmHg. (3)pA=p0+ρ 水 gh=1.01×105 Pa+1×103×10×1.2 Pa=1.13×105 Pa. 答案:(1)66 cmHg (2)81 cmHg (3)1.13×105 Pa
3.决定因素. (1)从微观角度来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密集 程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2)从宏观角度来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和温 度有关.
判断正误
(1)由于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因此密闭容器的 器壁在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可能不相等.(×)
(2)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一定时,气体分子的平均 动能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比较项目
摄氏温标
热力学温标
提出者 摄尔修斯和施勒默尔 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
零度的规定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 水混合物的温度
-273.15 ℃
温度名称
摄氏温度
热力学温度
温度符号
t
T
单位名称
摄氏度
开尔文
单位符号
℃
K
关系
(1)T=t+273.15 K,粗略表示: T=t+273 K (2)1 K的大小与1 ℃的大小相等
物理粤教版高二年级选修3-3第二章第6节体状态参量教学课件

(3)对于被活塞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来说,一般要取活 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而把气体压强对活塞的 压力作为所受外力中的一个,通过计算确定出气体的压 强.
例2:大气压强为P0 ,质量不计的横截面 积为S的活塞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求 气缸内的气体的压强。 m
对活塞受力分析
PS mg
PS=mg+P0S
h
②类型:1)汞柱试管型:
对汞柱受力分析: P0S
ρ hsg ps 列平衡方程
P0S=ρ hsg+PS
∴P=P0-ρ gh
若汞柱有竖直向上加速度a,则方程为
P0-ρ hsg-PS=ρ hsa
∴P=P0-ρ h(g+a)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1 .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 器壁的频繁碰撞而产生的. 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 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2.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 (1)微观——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 密集程度。 (2)宏观——气体温度和体积。
பைடு நூலகம்
热力学方面的公式.明确了绝对零度(零开) 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无限接近,不能达到.
四、压强:描述气体的力学性质
1 .压强: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叫做气体的压强.用符号p表示. 2 .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 器壁的频繁碰撞而产生的. 3.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帕斯 卡.简称帕( Pa) 1Pa=1N/m2.常用的单 位 还 有 : 标 准 大 气 压 ( atm)、 厘 米 汞 柱 (cmHg)或毫米汞柱(mmHg). 1atm=76cmHg =760mmHg =1.013×105Pa 1mmHg =133Pa
1.关于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下列说
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3课件:2.6 气体状态参量

C.p=p0-Mg/S D.p=mg/S
解析
对气缸缸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p0S=Mg+pS Mg 所以p=p0- S 故C正确.
答案
C
例4
求图3中被封闭气体A的压强.其中(1)、(2)、(3)图中的玻璃
管内都灌有水银,(4)图中的小玻璃管浸没在水中 .大气压强p0=
76 cmHg.(p0=1.01×105 Pa,g=10 m/s2,ρ水=1×103 kg/m3)
要点提炼
1.气体压强的微观决定因素是气体分子的 平均动能 和分子的 密集程度 . (1)密集程度一定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碰撞器壁时对 器壁产生的作用力就 越大 ,气体的压强也就越大.
(2)分子平均动能一定时,气体分子越密集,每秒撞击器壁单位
面积的分子就 越多 ,气体压强就越大.
2.气体压强的宏观决定因素是 温度 和 体积 .
当气体体积不变时,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升高,
典例精析 三、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
例3 (单选)如图2所示,活塞的质量为m,缸套的
质量为M.通过弹簧吊在天花板上,气缸内封有一
定质量的气体.缸套和活塞间无摩擦,活塞面积为
S,大气压强为p0.则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A.p=p0+mg/S
)
图2
B.p=p0+(M+m)g/S
新知呈现
二、 1.平均动能 三、 2.摄氏温标 开尔文 热力学温标 K 热力学 3.热力学温标 4.t+273 K
1.压力
2.(1)温度
体积
(2)平均动能
密集程度
学习探究区
一、两种温标的关系 二、压强的微观意义 三、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
一、两种温标的关系
解析
对气缸缸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p0S=Mg+pS Mg 所以p=p0- S 故C正确.
答案
C
例4
求图3中被封闭气体A的压强.其中(1)、(2)、(3)图中的玻璃
管内都灌有水银,(4)图中的小玻璃管浸没在水中 .大气压强p0=
76 cmHg.(p0=1.01×105 Pa,g=10 m/s2,ρ水=1×103 kg/m3)
要点提炼
1.气体压强的微观决定因素是气体分子的 平均动能 和分子的 密集程度 . (1)密集程度一定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碰撞器壁时对 器壁产生的作用力就 越大 ,气体的压强也就越大.
(2)分子平均动能一定时,气体分子越密集,每秒撞击器壁单位
面积的分子就 越多 ,气体压强就越大.
2.气体压强的宏观决定因素是 温度 和 体积 .
当气体体积不变时,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升高,
典例精析 三、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
例3 (单选)如图2所示,活塞的质量为m,缸套的
质量为M.通过弹簧吊在天花板上,气缸内封有一
定质量的气体.缸套和活塞间无摩擦,活塞面积为
S,大气压强为p0.则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A.p=p0+mg/S
)
图2
B.p=p0+(M+m)g/S
新知呈现
二、 1.平均动能 三、 2.摄氏温标 开尔文 热力学温标 K 热力学 3.热力学温标 4.t+273 K
1.压力
2.(1)温度
体积
(2)平均动能
密集程度
学习探究区
一、两种温标的关系 二、压强的微观意义 三、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
一、两种温标的关系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6节气体状态量教案粤教版选修3-3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气体状态量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气体状态量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气体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气体状态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气体状态量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气体状态量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内容逻辑关系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力。
-体积的定义:气体分子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温度的定义: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
-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温度成正比。
-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3.针对气体状态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气体状态量的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等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框架。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和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过程:
讲解气体状态量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气体状态量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气体状态量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气体状态量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气体状态量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气体状态量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6节气体状态量教案粤教版选修3-3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气体状态量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气体状态量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气体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气体状态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气体状态量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气体状态量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内容逻辑关系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力。
-体积的定义:气体分子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温度的定义: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
-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温度成正比。
-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3.针对气体状态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气体状态量的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等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框架。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和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过程:
讲解气体状态量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气体状态量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气体状态量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气体状态量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气体状态量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气体状态量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6节气体状态量教案粤教版选修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的状态.
栏
目
2.体积(V)
链
接
(1)含义:指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空间.
(2)单位:国际单位m3,常用单位还有L、mL.
1 L=10-3 m3=1 dm3,
1 mL=10-6 m3=1 cm3.
3.温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微观含义: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表
量之一.0 K称为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
目 链
接
③两种温度的关系:
T=t+273.15 K,一般地表示为T=t+273 K,两种温标 的零点不同,但分度方法相同,即ΔT=Δt.
4.压强(p)
(1)定义: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单位:国际单位Pa,常用单位还有标准大气压atm、毫米 汞柱mmHg. 1 Pa=1 N/m2, 1 atm=1.013×105 Pa, 1 mmHg=133 Pa, 1 atm=76 cmHg=760 mmHg.
(2)宏观因素.
①与温度有关: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气体的平均 动能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
②与体积有关: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体积越小,气体分子的 密度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
注意:(1)容器内气体压强的大小与重力无关.与液体压 强不同,液体的压强由液体的重力产生,在完全失重的 状态下,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而液体的压强消失.
撞器壁,就对器壁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气体的压强等于
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栏
目
链
2.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接
(1)微观因素.
①气体分子的密度:气体分子密度(即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 数目)大,在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就多, 气体压强就越大;
②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的温度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就大,每个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可视作弹性碰撞)给器壁的 冲力就大;从另一方面讲,分子的平均速率大,在单位时间里 器壁受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就多,累计冲力就大,气体压强就 越大.
D.如果分子密度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 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
解析: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 是由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共同决定的.选 项A和D都是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但分子的平均速率如 何变化却不知道;选项C由温度升高可知分子的平均速率增 大,但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如何变化未知,所以选项A、C、 D都不能选.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 次数正是气体压强的微观表现.故正确答案为B.
不会出现负值.T=t+273 K而不是ΔT=Δt+273 K.
►课堂训练
1.关于热力学温标的示数273.15 K和摄氏温标的示数0 ℃, 两者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273.15 K>0 ℃ B.273.15 K<0 ℃
C.273.15 K=0 ℃ D.温标不同无法比较
解析:根据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的转化关系T=t+
例1
(多选)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栏
A.-33 ℃=240 K
目
链
B.温度变化1 ℃,也就是温度变化1 K
接
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
D.温度由t ℃升至2t ℃,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273 K +t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273
K+t,由此可知:-33 ℃=240 K,故A、B选项正确;D中
初态热力学温度为273 K+t,末态为273 K+2t,温度升高
了t K,故D选项错误;对于摄氏温度可取负值的范围为0~
栏
-273 ℃,因绝对零度达不到,故热力学温度不可能取负值,目
故C选项错误.
链 接
答案:AB
方法总结:本题易错选C、D项,热力学温度的零度(绝对零 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达不到,只能接近,故热力学温度
(2)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也不同,大气压强是由 重力产生的,且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例2
一定质量的气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体积减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 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
B.如果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 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
C.如果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 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
第六节 气体状态参量
考点一 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
若容器处于加速运动状态时,又该如何计算封闭气体的压 栏
强呢?
目
链
接
提示:当容器处于加速运动状态时,选与封闭气体接触的
物体如液柱、汽缸或活塞等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
求出封闭气体的压强.
1.气体的状态参量
研究气体的性质时,常用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来描述
栏
示为:T.
目
链
(3)两种温标.
接
①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称为摄氏温度,规定1标准大气压 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沸水的温度为100 ℃,用
符号t表示.
②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称为热力学温度,规定-
273.15 ℃为热力学温度的0 K.表示符号为T,单位为开
尔文,符号为K.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 栏
273.15 K,可以进行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转化,把它们转化 为同一温标后,就可以进行大小比较了,综上所述,我们 可以看出C正确.
考点二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栏
气体压强是否与固体和液体的压强一样,也是由气体的重 目
链
力产生的呢?
接
提示:不是.
1.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单个分子碰撞器壁的冲力是短暂的,但是大量分子频繁地碰
解析:根据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可知:一定质量的理想 气体的压强,由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气体分子的密集 程度共同决定.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单位时间内分子撞 击器壁的次数越多,气体压强越大.A、C、D三个选项均 只给定了其中一个因素,而另一个因素不确定,不能判 断压强是变大还是变小,所以只有B正确.
答案:B
方法总结: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频繁的不 断的碰撞器壁产生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动能和单位 时间内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有关,即由气体 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共同决定.
►课堂训练 2.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B) 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 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 C.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 D.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