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画自己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自画像(画自己) ▏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自画像(画自己) ▏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自画像(画自己)▏人美版(北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概念,学会通过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来描绘自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欣赏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之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2. 观察和分析自己的面部特征3. 学习绘画自画像的技巧和方法4. 展示和分享自画像作品5. 讨论和反思自画像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和描绘自己的面部特征。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技巧和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自画像作品。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观察和描绘自己的面部特征时可能会出现不准确或夸张的情况。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巧上的困难和挑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2. 镜子3. 自画像作品展示板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和分析:让学生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3. 技巧讲解:讲解绘画自画像的技巧和方法,包括线条、色彩、比例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4. 绘画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进行自画像的创作。

5. 展示与分享:学生将自己的自画像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6. 讨论与反思:引导学生讨论自画像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

板书设计1. 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2. 观察和分析自己的面部特征3. 绘画自画像的技巧和方法4. 展示和分享自画像作品5. 讨论和反思自画像的意义和价值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再次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2. 鼓励学生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自画像作品,并写下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反思。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和描绘自己的面部特征,还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能和自我认知能力。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实用课件)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实用课件)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8
请根据图片的人物动态尝试画一下简笔人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10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11
比一比,看看哪个更生动?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12
作业要求:
用简笔画的方法选出自己感兴趣的 人物动作,比一比谁画的动作数量 最多,最生动,最有趣!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感谢您的阅览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1
村落图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2
想一想,说一说,对比一下,村落图的人物有什 么特点?
1
2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3
我们人的身体是有哪几 部分组成的呢?
头 躯干 四肢
(手和腿)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4
头部→
上肢→ 躯干→
圆形表现头部, 直线表示身躯和四 肢
下肢→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5
欣赏国外一个关于火柴人的创 意视频。在欣赏的过程中,看 到了什么动作呢?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6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7
想一想,猜一猜
看一下老师摆的木偶人, 猜一猜这是什么动作? 为什么你看出来了?
总结:因为我们的手 和腿的关节在动,弯 的程度不同,便可以 摆出千变万化的动态。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13
→ →
→ →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14
拓展:
简笔画人在现代的广泛使用。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15
17一年级美术上册简笔画人
16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可编辑

小学美术课画自己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画自己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画自己》教学反思这是一节一年级的美术课,学习《画自己》。

若是依照常规的教学,让学生对着镜子运用常见的绘画工具,画自己,并对发型、衣饰加入一些创新的装饰美化,完成一幅自画像。

那么强调学生把握的无非只是关于自画像这一概念,和对脸的造型、表情如何加以表现的指导。

教学目标只停留在如何画好肖像的技术层面上。

狭小的学科教学的明白得难以激起学生对生命、对理想、对家庭、对生活方式的思索与感悟,也缺乏交流与分享。

若是如此讲课,咱们的美术课将又一次被介定为图画课的行列,这与在把美术课程看做是“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新课程中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从本教材的内容而言,本人以为完全能够通过学生对自己的以后进行展望,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理想、家庭和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内容的思索,提高人文素养,定能使学生收益非浅。

于是我对这节课作了新的定位。

走进教室,就看见很多学生已经对着事前预备好的镜子左顾右盼,有几个乃至还做着鬼脸。

我没有像原先那样进行常规的课前问候,而是直接进入了教学。

师:此刻你们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是如此的童真可爱,可若是60年、70年80年以后,镜子中的你们将会是如何呢?(那个问题似乎有点出乎小孩们的预料,教室里马上沉默了。

小孩们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又看着镜子。

)生:“那时我已经很老了”一个学生突然高声的嚷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另一个学生说“我满脸都是皱纹了,额头上还有火车轨道。

”“我头发全白了,还掉了很多,而且还要拄拐杖。

”“我牙齿也掉了,嘴巴也瘪了,像我奶奶一样。

”说完,他还学着他奶奶瘪嘴的样子,逗的同窗们哄堂大笑。

……师:适才大伙儿都说了年纪和外貌的转变,可你在这么连年中,你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生:“教师,我先要读完大学,然后还想读研究生,我爸爸确实是研究生。

”“我也先念书,然后就工作了。

”师:对,咱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工作,可你想做什么呢?医生?律师?仍是别的?生:教师,我要做个服装设计师,我妈妈很喜爱漂亮的衣服的,我以后要自己设计漂亮的衣服打扮妈妈。

一年级美术画自己ppt课件

一年级美术画自己ppt课件
15
两幅作画业面分的别构是图用安什排么有不什同么的特形点式?表现的?
油画棒
水粉
16
看一看,小朋友们画的自己吧! 线条还是很生动吧!
17
看一看,小朋友们画的自己吧!
我画得怎么样?
18
看一看,小朋友们画的自己吧!
19
看一看,小朋友们画的自己吧!
有点严肃是不是! 其实我很活泼。
20
作业要求: 照镜子 画自己
1
你们知道画面画的是谁?是谁画的?
画家徐悲鸿 自画像
2
对比徐悲鸿的照片和画家自画像, 说说画家抓住了自己外貌的什么特点?
发型
脸型
五官
3
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一年级下册 第8课
4
为作画步骤排一排顺序吧!
观察自己 勾画脸形 再画细节
涂上颜色
5
照镜子观察自己,看看外貌有什么特点。
6
两个人一组互相说说有什么不同?
抓特点 别忘记
1、根据脸型勾画轮廓 2、添画头发和五官 3、线描或上色均可
21
评价
1、说一说自己有哪些收获? 2、对照同学说说他画的像吗,抓住了哪
些特点。
22
我们是快快乐乐一家人
把作业张贴在一起,组成一个全家福吧!
23
设计制作:白晓
24
7
想一想可以用怎样的线条表现?
8
对比说说他们的长相不同之处?
脸型特点 五官特征 头发长短
9
对比两位同学长相不同?
发型10表现了哪些来自物特点?不同的发型11
两位同学都在干什么? 表现的有什么不同?
欢乐地歌唱
12
这两幅作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13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自画像 ▏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自画像 ▏人美版(北京)

自画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面部,了解认识人物面部五官;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观察,有意识的记忆,照着镜子画自己的过程进行写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用线描绘自己的样子,提高用线表达人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活泼开朗,树立自信的美好情感。

重点:脸部特点的观察与用线写生表现。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语言形象地描绘出人物面部特点。

教法:自主探究。

学法:欣赏、观察、交流绘画练习。

教学具准备:学生:镜子、画纸、油画棒或水彩笔教师:课件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认识的画家有谁?2、教师简单介绍凡高。

(二)新授1、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不想见识一下这位画家的庐山真面目。

2、这就是画家梵高的自画像,老师想,同学们肯定想拥有自己的一幅自画像。

3、同学想想,要画好一幅自画像首先我们要做什么?4、下面请同学们拿出镜子,仔细观察自己,找一找自己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同桌互相说一说,老师用课件展示不同的脸形。

5、对比两位同学长相,有什么不同?6、要画好一幅自画像,除了刚才说的脸形、发型、五官以外,能使画面栩栩如生,我们还要观察些什么?7、那么,要给这幅画注入生命,我们还要在画里面体现什么?8、下面老师给同学看一下,哥哥姐姐们以前的作品,但是边欣赏的同时,同学还要注意哥哥姐姐们是怎样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

9、通过刚才的欣赏、观察、交流以后,同学们想动手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吗?(三)、请看作业要求:学生作画,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1)根据脸型勾画轮廓;(2)添画头发和五官;(3)线描或上色均可。

三、评价与总结1、学生展示作品;2、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教师总结。

四、板书设计自画像步骤:1、观察自己2、勾画脸形3、画细节4、涂上颜色五、课后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正面的头像--我给自己画张像|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正面的头像--我给自己画张像|沪教版

教案标题: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正面的头像--我给自己画张像|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面头像的基本画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自己的正面头像作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正面头像的基本画法。

2. 完成一幅自己的正面头像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面头像的基本画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完成一幅具有个性的正面头像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正面头像的范画、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2.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人物的正面头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对正面头像的兴趣。

2. 讲解正面头像的基本画法(10分钟)(1)介绍正面头像的基本比例关系,如“三庭五眼”。

(2)讲解如何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3)示范正面头像的画法,强调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准确性。

3. 学生练习(15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画出自己的正面头像。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个性化的建议。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2)学生相互欣赏、评价,选出优秀的作品。

(3)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5. 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正面头像的基本画法。

(2)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心。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为自己画一幅正面头像作品。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品,并拍照上传至班级群。

七、板书设计:1. 正面头像的基本比例关系:“三庭五眼”。

2. 正面头像的画法步骤。

3. 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心。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正面头像的基本画法,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心。

一年级美术人物教案:画出自己和家人

一年级美术人物教案:画出自己和家人

一年级美术人物教案:画出自己和家人。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绘画自己和家人的形象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3.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自己和家人的看法和理解。

2.基础讲解
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绘画自己和家人的形象,包括头型、面部特征和身体轮廓等,同时让学生了解颜色的搭配和运用。

3.实践操作
根据教师的示范,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绘制自己和家人的形象。

教师在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对学生的技巧和表现进行评估。

4.作品展示
学生在完成作品后,教师进行展示和分析评价,让学生了解他人的不同表现和看法,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5.综合评估
教师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估,综合考虑学生的观察力、表现能力、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等方面的表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如何准确地绘制自己和家人的形象
2.如何进行色彩搭配和运用
四、教学后记:
通过这次绘画活动,学生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艺术修养。

同时,学生也更好地认识了自己和家人,加强了家庭之间的感情。

作为教师,我感到非常欣慰,也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坚持绘画,成为更好的艺术家。

一年级美术课程绘制简单的人物形象

一年级美术课程绘制简单的人物形象

一年级美术课程绘制简单的人物形象美术课程在小学一年级时起到了培养孩子们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作用。

其中,绘画是学习美术的重要一环。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简单的人物形象绘制方法,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能够用自己的创造力来表现人物形象。

形象一:笑脸首先,我们从绘制笑脸开始。

笑脸是简单而又充满喜悦的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几步来完成一个笑脸的绘制。

1. 画一个圆形:在纸上使用铅笔绘制一个圆形,这将成为我们笑脸的脸部轮廓。

2. 绘制眼睛:在圆形的上方,画两个小圆,这就是笑脸的眼睛。

我们可以用黑色笔或者铅笔填充小圆。

3. 画嘴巴:在笑脸的下方,画一个微笑的弧线,这就是笑脸的嘴巴。

我们可以用红色笔或者铅笔来勾勒出嘴巴的形状。

4. 填充颜色:使用彩色铅笔或者画笔为笑脸填充颜色。

我们可以给脸部轮廓上色,例如使用黄色或者肤色,眼睛可以用黑色或者棕色,嘴巴可以用红色。

通过以上几个简单的步骤,我们就能够轻松地绘制一个可爱的笑脸了。

形象二:小朋友在绘制了简单的笑脸之后,我们可以试着绘制一个小朋友的形象。

1. 画一个椭圆形:使用铅笔在纸上绘制一个椭圆形,这将成为小朋友的脸部轮廓。

2. 绘制眼睛:在椭圆的上方,画两个小圆,这就是小朋友的眼睛。

我们可以用黑色笔勾勒出眼睛的形状。

3. 画嘴巴:在椭圆的下方,画一个小弧线代表小朋友的嘴巴。

我们可以使用红色笔或者铅笔勾勒出嘴巴的形状。

4. 绘制头发:在椭圆的上方,用波浪线状的线条来画小朋友的头发。

头发可以选择黑色或者棕色来绘制。

5. 画身体和胳膊:从小朋友脸部轮廓的两侧,画两条直线向下延伸,这代表小朋友的身体。

然后再从身体两侧绘制出两条弯曲的线条,这代表小朋友的胳膊。

6. 绘制腿和鞋子:从小朋友身体的底部,画两条直线向下延伸,这代表小朋友的腿。

然后再画出两个小鞋子,可以使用黑色或者棕色来填充鞋子的颜色。

7. 填充颜色:使用彩色铅笔或者画笔为小朋友形象填充颜色。

可以使用各种颜色让小朋友栩栩如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画自己》
课业类型:绘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学生在假期中可能会画画,可能就没有拿过画笔。

因此,这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首先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方式可以生动活泼,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

在表现方法上可适当作一些有关发型和五官的指导,最后让学生以观察和回忆为主,自由地表现自己。

这节课,我是从激趣、观察、探究、评说、描绘、欣赏入手进行教学的,旨在鼓励学生通过游戏找出同学的相貌特点;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特征;通过交流和表演进一步感受人物表情变化规律;通过教师的示范发现自画像的表现手法;通过自我表现体会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

隐性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与表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自我的信心,让学生通过作品的表现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并提高审美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启发学生观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
点并进行
表现,教学时要注意观察方法的引导,加强学习的交互性。

教学评价:
1,是否对自画像感兴趣?能否表现出自己的形象特点和表情?
2,能否通过镜子观察并说出自己的脸部特征,能比较别人脸部的不同之处。

3,作品的构图是否基本合理?表现是否肯定、自信和流畅,较少或没有反复涂
改的现象?
4,能否参与同学间的相互观察和交流,倾听别人对自己相貌特征的描述?是否能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画,并发表对别人作品的看法。

教学具准备:教师:大画纸、课件。

学生:小镜子、彩色水笔、油画棒。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猜猜我是谁?”
课前请几位学生用硬纸遮住脸部,由老师带领依次进入教室。

请学生猜猜他们是谁?你凭什么判断得这么准?(身材、个头、衣服……)儿童参与游戏活动,心情轻松愉快,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发表质疑
1,请表演的学生下移纸板,露出头发,请学生仔细比较他们的头发有何不同之处?(长短、发型、颜色……)
2,继续露出眉、眼、耳,请学生再仔细观察比较其各自的特点。

(大小、形态、位置……)
3,再露出鼻、嘴至整张脸,请学生比较每个人鼻、嘴的特点。

(长短、大小、肥瘦、形态……)
4,比较脸型。

(胖、瘦、长、短、方、圆……)
5,请学生谈谈:刚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的特征最明显?为什么?
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象的特征。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分段、分步寻找脸部特征,符合儿童注意力的广度与深度发展的规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发型、五官、脸型……)2,说一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脸部特征。

(喜、怒、哀、乐时的五官变化)
3,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

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及人物表情的无穷变化。

四、感受实践
1,讲解演示作画方法:
请学生说说老师的脸部特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在大画纸上分步画自己。

边画边讲作画方法:a.根据脸型勾画轮廓;b.添画头发和五官
(抓特点、添表情);c.上色(可线描);d.可用夸张手法画自己(教师示范几个被夸张的自画像)
2,谁想做老师的好朋友?那么就请你把画好的自己剪下来贴在老师画像的旁边,我们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吗?
3,作画要求:再仔细观察自己面部的特征,大胆地画出自己的相貌。

(对有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画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的表情)
由学生先找出老师的面部特征,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提示,画出自画像。

通过这样的示范,无疑给学生的描绘提供了“拐杖”,进一步帮助学生将脑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具象化。

五、巡视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只要能描绘出自己的某一个特征,就是好的。

2,让学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胡子样样都描绘得太细巧,反而增加了难度。

3,可用些夸张的手法,如:胖脸更胖;瘦脸更瘦;爱笑的嘴更大、更弯;爱哭的没了眼;……-
学生放假后的第一幅画,难免缩手缩脚,教师的鼓励在此时最管用。

进行个别针对性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六、欣赏评价
1,作业展示:请大家一起欣赏“大合影”。

2,自评互评:从“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谁?谁的脸部特征最明显?
3 欣赏大师们的“自画像”:艺术大师们在表现自己时,特别重视面部神情的刻画(课件欣赏徐悲鸿、凡·高等画家的自画像)。

透过他们的神情,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
互相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通过欣赏名家名作,增加美术文化含量,提高修养。

七、课后延伸
1,老师打算将这张“大合影”扫描进电脑,作为你们教室电脑的桌面背景,你们同意吗?
2,这张“大合影”是由许多长相不一,个性不同,但都聪明、可爱、充满自信的你们组成,老师希望你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向上的集体、一个互助的集体。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集体主意识。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